我们如何拒斥伪科学_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_王巍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科学的性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规律的功能
• 解释功能 • 解释:从规律推出已有的事实。 • 科学的解释用于说明事件为什么发生。 • 没有给出一个规律,就不能给出一种解释。事实解释是伪装的规
–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2、科学知识的特点
•所谓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们在实践中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存储于各种媒体之上,交往 于人与人之间,活动于人的思维之中。 •科学知识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成果,它与其它知识 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 (1)科学知识的特点
• 客观真理性: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的科学 知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与客观事实一致。
• 实践检验:从客观性的角度对假说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 确证或证实:(((H∧C)→E)∧E)→H • 证伪:(((H∧C)→E)∧E)→H
科学理论的功能
• 解释功能 • 预见功能 • 生题功能
三、科学价值
1.价值与科学价值 2.科学的内在价值 3.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负载价值说
现
代
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
自
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空间
然 科
应用科学
科学、应用光学、电子学、应用 化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农
学
业科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的
弹性力学、固体力学
体
系 结 构
农业工程学、矿山工程学、冶金 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学、土 木建筑工程学、机械工程学、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4、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答:当代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重新认识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了再评价。
1. 经济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部门的布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
2. 政治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国家的政体产生明显影响,影响了国家制度是向民主制度发展还是向专制制度发展。
地理环境对战争也存在一定影响。
3. 文化(文明)与地理环境:从历史长度看,地理环境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
三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大陆文明(黄色文明)和游牧文明(绿色文明)。
5、科学研究的起点。
答:科学研究的起点:1. 经验论或归纳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通过归纳法从观察逐步上升为理论或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或科学始于观察。
2. 唯理论或演绎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从某些公理或假设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出结论或科学始于理性(逻辑推理或直觉)。
3. 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科学始于问题6、科学问题的来源。
答:1. 产生科学问题的客观因素:1)科学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科学的内在矛盾:●现有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矛盾——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
●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或悖论。
●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关于光的本性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关于燃烧本质的燃素说和氧化说、关于热的本质的热质说和热之唯动说(分子运动论)之间的矛盾。
2)科学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
2. 产生科学问题的主观因素——科学问题产生的主观条件,即科学家如何发现和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7、如何正确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P118答: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归纳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观察独立于理论之外,只有经过纯粹的观察才能进入理论形成的阶段。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观察(事实)渗透理论,认为观察的进行、观察结果的表述和解释都离不开理论,否认存在有纯粹的中性观察。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根据审议意见的修改稿)《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项目工作组2016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4)一、科学知识目标 (4)二、科学探究目标 (6)三、科学态度目标 (7)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8)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0)一、物质科学领域 (10)二、生命科学领域 (23)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30)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35)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40)一、教学建议 (40)二、评价建议 (43)三、教材编写建议 (46)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49)附录教学案例 (51)案例1 认识空气 (51)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53)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 (55)案例4 观察月相 (57)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 (59)案例6 水火箭 (61)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承担着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责任。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9-1科学技术本质论
(二)各种科学哲学标准
3、标准消解的观点
费耶阿本德:划界是人为的,有害的,因 此要消解划界标准。 正面意义:破除科学理性主义的神话。 负面意义:相对主义的幽灵。 实际上,划界并非人为,虽然是由人来
进行的,但是作出划分的根据显然是对 象的形态特征。
(二)各种科学哲学标准
科学划界有重要的伦理和政治意义 天主教会对哥白尼学说的禁锢;罗马教会对异
科学产生于人的非 自然性的生存方式
(一)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形象:科学是一种的精神生产活动
•科学劳动者 •科学劳动对象 •科学劳动资料 •科学组织管理方式
I love you!
(一)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形象:科学是一种生产力
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潜在形态的生产力
(一)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形象:科学是一种财富
精神财富 资本要素
(一)科学的本质
她获第三屆“中國醫師獎”, 不論是在急診科,還是在 ICU,她對危重病人的照顧 總是無微不至,有危重病人 她24小時呆在病房;到ICU 做主任後,她幾乎天天不在 家裏住,即使科室聚會吃飯, 也很少願意到步行十分鐘路 程以外的地方;她去全國各 地進行學術交流,臨走前就 把回程票買好;而每次回來, 她都是先回病房察看病人的
(四)伪科学特征
问题:研究的是脱离当前科学知识背景的伪问题: 如常规条件下水能否变油? 新的永动机有无可能? 因果报应\灵魂转世
(四)伪科学特征
事实:伪科学多涉及一些无法确定的客观 实在性的虚构事实 不具有可重复性\可重现性 强调人的感性经验的差异性 方法:排斥经验方法或把经验方法粗俗化 信则灵 把经验方法粗俗化为“眼见为实”
(四)伪科学特征
不遵守科学规范: 无公开性,无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从事伪科学的人员多是一些科学门外汉 目的中包含名利和权力的追逐
反驳关于进化论的15点质疑
反驳关于进化论的15点质疑1. 进化论仅仅是一种理论。
它既非事实,也不是科学定律。
许多人在小学时就学过,按等级划分的话,理论居於中等—它比纯粹的假说有把握,但与定律相比又略逊一筹。
然而,科学家并不是以此划分这些术语的。
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解释,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的某一方面所作的有充分依据的阐释,它可以包括事实、定律、推论以及经过检验的假说等。
」定律是有关自然界的概括性描述,而一种理论无论得到多少证实,都不会使它变成定律。
因此当科学家们谈到进化论时(或者就这个问题而言,谈到原子理论或相对论时),他们并没有表示对这一理论的真实性有任何异议。
除了进化的理论之外(所谓进化指的是遗传上的一代胜过一代的概念),人们也可能举出进化的实例来。
美国科学院把「事实」定义为「已经获得反覆证明的、实际上已被大家公认为『真实』的观测结果」。
化石记录和不计其数的其他证据证明了有机物是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进化的。
虽然没有人直接看到这些变化,但间接的证据既清楚又明确,足以令人信服。
无论哪一门科学,依靠间接证据来说明问题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例如,物理学家不可能直接看到亚原子粒子,因此他们通过观测粒子在云室中留下的特有轨迹来证明粒子的存在。
但物理学家并没有因为无法直接观测而使所得的结论欠缺说服力。
2. 自然选择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怪圈:适者生存,存者即为适者。
「适者生存」是一种有争论的自然选择表述方式,实际上更专业的表述方式应采用「生存和繁殖分异率」(differential rate of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这一术语。
这种描述法不是给各个物种贴上适应或不适应的标签,而是描述各物种在既定条件下可能留下多少后代。
将一对繁殖迅速的小嘴雀科鸣鸟和一对繁殖较慢的大嘴雀科鸣鸟放到一个食物丰富的岛上。
在几代之内,繁殖迅速的鸣鸟就可能把持了大部分食物源。
但如果大嘴鸣鸟更容易嗑开种子,那麼优势就可能转向这些繁殖较慢的鸣鸟一边。
自然辩证法讲义-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然辩证法讲义-科学与⾮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与⾮科学的划界标准⼀、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代表⼈物有⽯⾥克、卡尔纳普等⼈可证实原则:在原则上可被经验证实或证伪他们认为,可被经验证实的命题和分析命题是有意义的;其他都是⽆意义的、⾮科学的、形⽽上学的。
⼆、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英国哲学家波普尔(1902-1994)代表作:《科学发现的逻辑》(1934)《猜想与反驳》(1963)证实与证伪在逻辑上的不对称性可证伪性与可证伪原理可证伪程度波普尔认为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有:永真式命题重⾔式命题数学命题形⽽上学命题伪科学命题宗教、神话三、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代表⼈物有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
1.库恩的范式价值取向和思维⽅式基本理论和定律实验仪器和⽅法范例库恩的划界标准:范式的有⽆范式与宣传、信仰2.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法论硬核: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保护带:辅助性假说助发现法:正⾯和反⾯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预见性的有⽆进步的研究纲领和退步的研究纲领科学的划界标准与科学的评价重要结论:波普尔:单凭经验不能证实理论。
拉卡托斯:单凭经验不能证伪理论。
3.费耶阿本德的划界标准:⽆标准费耶阿本德的⽆政府主义和多元主义反对⽅法论:怎么都⾏(anything goes)科学的地位:反对科学沙⽂主义⾮理性的作⽤:保护新理论,战胜旧理论⾮科学的作⽤:科学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四、⼩结1. 有标准与⽆标准2. 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3. 直接标准与间接标准4. 综合:可重复性可证伪性形成范式进步的研究纲领⼈类的社会实践。
自然辩证法
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一节
一、“科学”的词源:
科学的本质
Science 来源于拉丁语 scientia (scio) 表示“知识”,1834年惠威
尔首先提出Scientist一词,以区别于“太广泛太崇高”的philosopher 。
“科学” 一词和“哲学”一词一样,是由19世纪日本哲学家西周首先 翻译的。西周早年留学荷兰,明治前不久,回国在京都开办私塾,介绍西 方学术思想。1874年,他出版了《百一新论》,将science译为“科学”, philosophy译为“哲学”。之后,这两个术语逐渐为人所知并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把这一类的知识称为“格致学”,“格致”即“格物致知”之意。 1893年康有为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严复在其译著《原富》中也使 用了“科学” 。之后“科学”一词渐渐通行。
构成科学理论的三要素: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 理和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定律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 的规律和预见。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
1. 客观真理性; 2. 全面系统性; 3. 逻辑完备性; 4. 科学预见性
第五章 科学认识的形成
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保障条件
主要阶段性成 果,经费
课题审查的 重点
考察申请者对所提问 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的
了解程度
申请书的核心部分,考察申请 者的研究思想及预期研究成果
考察申请者的研究能力,是 否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
考察申请者对于研 究计划的把握和对 财务运行的了解。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 创新性原则 a .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理论,提出新的见解或提供新 的事实。 b. 方法上的创新 c. 应用上的创新 2. 科学性原则 3. 可行性原则 4. 需要性原则 a. 社会需求 b. 科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c. 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人员和科研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
谈谈你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谈谈你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划界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科学划界一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的科学哲学教科书都以专题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科学划界即是在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之间作出区别。
以期呈示科学特有的品格和认知价值及社会实践价值。
科学划界标准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领域内表现十分繁荣,其特点可归纳为:发展快,流派多,观点纷呈。
划界标准在这段时期总体而言,可分为从确定的标准,到标准的消解,最后标准消失的总体趋势。
本文对20世纪各流派,代表人物的划界标准阐述试图将这一趋势呈现。
一、确定的划界标准1、一元划界标准⑴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标准:他们所主张的划界标准是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
即凡是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知识)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反之则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⑵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波普尔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就是他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既是说,一个理论如果是逻辑上可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不是。
2、多元划界标准⑴邦格:邦格提出含有十种因素的公式:E=(C,S,D,F,B,P,K,A,M)。
他认为科学知识应应该满足这十种因素。
公式中:"E为特定的知识领域;C为确定知识的社团;S为承认C地位的社会;G为C的世界观;D为E的论域;F为E的形式背景(逻辑和数学工具);B为特殊背景:P为问题组合;K 为E所积累的特殊知识储备;A为C在对E提高上所抱的目标;M为方法论。
邦格认为只要对上诉所列十个因素的特征以及之间相互联系作仔细的区分比较就可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⑵萨伽德:萨伽德认为从逻辑、心理学和历史学统一的角度,科学与非科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区分:科学使用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伪科学使用相似的思维方式;科学追求经验确证和否证,伪科学忽视经验因素,科学研究者关心理论的竞争,而伪科学对科学竞争不关心;科学采用一致并简单的理论,伪科学采用许多非简单的特设性假说;科学随时代进步,伪科学则保守,停滞不前。
浅析科学划界的历史演变
浅析科学划界的历史演变科学划界作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话题,在经历了建立、过渡、消解与重构四个阶段的发展后,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笔者试图通过对各个阶段划界标准的归纳,希望可以与读者共同回顾20世纪以后科学哲学研究的动态。
标签:科学划界;绝对经验主义;相对实用主义在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科学哲学元理论的的划界问题无疑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话题。
所谓科学划界就是为科学划定一个边界,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别,从而把科学与其他知识形式区分开来,如宗教、迷信、伪科学等,以呈现出科学特有的品格和认识价值及社会实践价值。
科学划界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巴门尼德时期,他的意见与真理两条道路的区分后来被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区分以及当时所谓科学命题的确实可靠性和当时所谓迷信区分的两套标准。
但科学划界问题的真正产生是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20世纪初所谓标准科学哲学产生之后才形成的。
本文所谈到的划界问题的历史演变的四阶段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即20世纪以后的科学划界标准的建立、过渡、消解与重构。
一、绝对经验主义标准——划界标准的建立阶段用人类经验确定人类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是人们很早就提出的一种能够区别科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标准。
20世纪初西方科学哲学形成了第一个成熟的形态——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
它起源于经验论的传统、现代物理学以及数理逻辑的发展。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他们明确提出拒斥形而上学,并把清除形而上学、捍卫科学当作科学哲学的首要任务。
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是伪科学,如果不加以区分任其发展是会干扰、扭曲甚至束缚科学的发展。
如何把形而上学的伪命题从科学中清除出去就引出了关于科学的划界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接受了经验确定的标准,明确提出了用“可证实性”作为鉴别经验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即凡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自然辩证法 观察是否客观
自然辩证法观察是否客观针对观察观察是否为客观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发现与科学家的个人偏爱及社会因素无关,而是客观的、中性的、价值无涉的。
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发展总是与某位科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
当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延伸外推到人的宏观感知范围之外,进入宇观与微观层面时,科学实验不再是直观测量和简单观察,而需要借助复杂精密仪器进行科学研究。
此时科学事实的提出不再是对中性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受科学家的世界观、理论信念、科学训练甚至社会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科学进步不再是个别科学家创造的结果,而是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科学发现的形成与认可,则需要给出重新评价与全新的理解。
而在现阶段,科学观察不再是中性的,而是由科学家的理论背景决定的。
在科学观察活动中,外部刺激与内部感知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多元而复杂的,其中,科学家的理论背景与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科学发现并不是对中性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由科学家的理论背景所决定的。
或者说,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科学家对同样的观察现象作出的解释与理解就会不同,因而形成的科学发现也会不同。
所以,科学发现不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的结果,而是在理论指导下做出解释的产物。
而针对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我认为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
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
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
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
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其次,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
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
自然辩证法3
二.辨析题:1.科学假说是科学方法发展的形式吗?答:是的。
科学假说就是人们在探索错综复杂的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用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根据,用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初级形态,是科学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桥梁。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例如魏格那提出版块漂移假说、海王星的发现、马恩提出的共产主义学说等等。
任何科学假说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这过程有两个基本阶段,即形成阶段和检验阶段,而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不断修改完善假说、使之转化为科学理论的过程。
因此,科学假说是科学方法发展的形式。
2.所有的观察称述都是单称陈述吗?科学观察过程中形成的陈述是单称陈述还是全称陈述?答:是的。
观察陈述具有语言形式,可以在人际间进行交流,它以语言形式直接陈述或描述外部世界的可观察现象。
它们是观察者在特定的地点、时间运用他们的感官得出的结果。
一般认为(至少一般的较健全的持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学说都认为),我们人的感官直接面对外部世界,又通过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而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形成关于外部世界之“反映”的人的各种感觉和知觉,然后通过语言形式依据我们的感性知觉对外部世界作出陈述和描述。
任何观察陈述都是单称陈述,而理论假说却是全称陈述,是对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的一般陈述。
归纳正是通过对观察得到的一系列经验事实进行考察,然后得出一般的陈述,也就是说,是要从“单称陈述”(个别经验事实)过渡到“全称陈述”(理论假说)。
然而从逻辑的角度讲,我们所拥有的所有观察结果都支持一种理论,这并不能保证未来观察的结果也支持同样的理论。
单称陈述。
全称陈述是对所有对象属性的描述,单称陈述是对单个相关对象属性的描述,两者是特指与单指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然辩证法简答题⾃然辩证法简答汇总⼀、古希腊⾃然观,中国古代⾃然观?1、古希腊⾃然观古希腊的⾃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之⼀,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点特征:(1)、朴素的⾃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孤⽴,缺乏深⼊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然界总画⾯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然观中国古代⾃然哲学⾃称⼀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然观萌⽣于商周时期,确⽴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然观讲求“物我⼀体,天⼈合⼀”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卦元⽓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阴阳⼏个含糊的概念,⾛不出形⽽上学的框架。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的推动。
(3)、⼀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然观的利弊得失:与⾃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然哲学的巨⼤变⾰。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然观的缺陷,是巨⼤的进步,对近代⾃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法。
(2)、弊:把⾃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起来,撇开⼴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第一节科学的本质构成科学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整理事实的方法。
——Karl Pearson科学“不是存在于书里、机械中、有数字的报告中,而是存在看不见的内心世界中”。
——K. Hoover & T. Donovan科学是一门自由的研究艺术——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知”。
▪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
▪在旧中国起初一直译为“格致”.▪后来受日本影响译为“科学”。
日本人用这个词表示西方分科的学问与中国不分科的儒学相对应。
▪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这个词。
日本人的上述理解被20世纪初年的中国知识界所接受。
▪由于科学及其活动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
[1] 也许一个严格的定义反而会使其精神实质被阉割。
▪尽管科学难以定义,但仍然可以从不同维度考量科学及其特性。
▪[1]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1、科学的涵义——它的各种形象▪马克思的认识: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是生产力。
科学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人们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种方法。
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使认识从初级的经验形态发展到高级的理论形态,出现了作为认识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与此同时,科学成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锐利武器。
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高。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是由科学劳动者、科学劳动对象、科学劳动资料、科学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大规模的、有目的、社会化的生产知识的社会劳动。
第六讲 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又叫“批判理性主义”。
它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的,它是对 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理主义反应。其理论来源包括 近代的唯理主义和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思想,以及康德 的批判哲学。
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 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 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 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识界。1994年在伦敦去世。
主要著作:
科学哲学 1934《研究的逻辑》 1959《科学发现的逻辑》 1963《猜想与反驳》 1972《客观知识》 1982《开放的宇宙》
特设性修改:指为了使某个科学理论免遭被否证的危 险,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假定。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为了坚持一切天体都是完美 球体的学说,提出月球上存在的不可检测的物质充满 了凹处,使得月球仍然保持完美球体形状。
4.从归纳到演绎
归纳法的问题: 休谟认为,感觉材料的反复出现,充其量只是证明 了这些感觉材料在过去发生过联系,但却不能证明这 种联系在任何时间都会发生,因而也未能证明这种联 系是必然的联系。因此,通过归纳法不能得出必然性 的知识,归纳法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证明,如果用归纳 法来证明归纳法就会陷入循环论证,不满足反身性要 求。
2.从证实原则到证伪原则
证实原则作为划界标准的问题: 1. 一方面过于宽泛,把非科学的东西也纳入到科学 领域之中来;另一方面又过于狭窄,把本来是科学的 命题或理论排除在科学的范围之外。 2.从逻辑的角度看,科学理论都是全称命题,包含的 经验是无限的,任何单个的经验都是个别的,有限的, 有限的经验并不能证明无限性的科学理论。 3.科学史中的事实证明,当人们寻求证实而不能达到 目的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借助一些辅助性的特设来为 预先设定的理论辩护。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工程科学:其发展得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得水平。
基础科学得发展,出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 科。
自然科学得活动结构
科学得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目得在于分析事物得
(2)充分条件:该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经 验内容,即与过去同类陈述相比有超 过背景知识得内容。
自然科学得知识构成
1、科学事实 2、科学概念与科学定律 3、科、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组 成得三足鼎立结构。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共同得理论基础,其 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得科学水平。
1、自然科学得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科学否证发展模式、科学得社
会历史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亚里士多德得科学发展思想:
归纳
演绎
观察事实
原理
现象陈述
古典归纳主义得累积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得累积发展模式:
观察经验
归纳
科学理论
波普尔得科学否证发展模式: 科学问题 猜想 证伪
新问题
库恩得科学范式发展模式: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反常 危机
革命 新得常规科学
新得危机
拉卡托斯得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得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 证伪、取代阶段 新得研究纲领进化阶段
2、技术得发展模式 技术体系更替模式: 蒸汽时代技术体系——电力时代技术体系 ——微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社会中所有技术类型按照一定技术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得本质与结构
1、科学得本质与结构 在12世纪时才有科学得定义,科学被瞧成一种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04 第四讲 科学划界问题——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之分
5月27日,美国公民自 由联合会(ACLU)提出 上诉; 原告方认为,“590法 案”违犯了联邦宪法 第一修正案中国家与 宗教相分离的有关条 款。
被告方则认为,“590法案”并没有支 持或偏袒任何一个宗教派别。 “创世科学”与“进化科学”是关于 起源问题的两个不同的科学模型。
“创世科学”的科学模型
②用鼻认字
1980年初,发现辽宁本溪人张宝胜能用鼻认 字,6月,该市科协组织对张的测试,肯定了 他的功能。后又发现他能作人体透视。
③特异功能、气功热
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特异功能的宣传开始 改头换面,与气功联系在一起。认为‚气功‛ 可以开发‚特异功能‛,于是掀起了气功热。
某著名科学家发表文章,认为‚中医、气功 和人体特异功能的统一,可能引起医学的革 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的革 命。……那是翻天覆地的事,是科学要整个 改变面貌,整个世界也会大大地向前发展。”
美国“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 (20世纪) ‚美国的反进化论运动不只是 科学与宗教相冲突的表现,也 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愚昧无 知者的反科学运动! 不同的科学观念或科学划界标 准在特定社会、政治和文化背 景下的直接碰撞!‛
这场争论始终贯穿着 “科学是什么或科学 不是什么?”这一主 题; 这场争论导致了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国 家法律禁止或捍卫一 个具体的科学理论。
“进化科学”的科学模型
“进化科学”是指进化的科学证据以及从这些科学 证据中得出的推论。 (1)宇宙从无序的物质中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生命从 非生命中通过自然过程产生; (2)变异和自然选择足以使较早时期的低级生命种类 发展出现有的所有生命类别;
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精选.]
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摘要波普尔、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拉卡托斯在发展他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二者异同点的比较,分析了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对于以后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知识的增长前言波普尔处在一个自然科学革命的时代,也是自然科学期待重大发现的时代,需要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波普尔顺应了这种需要。
他考察了古希腊的哲学传统,认为批判对于哲学、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批判精神打破了教条,人类僵化的思维,以及不可证实的科学。
波普尔秉承爱因斯坦批判精神和康德唯理主义哲学思想,独创地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批判理性主义”学派。
他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
拉卡托斯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他承认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赞同康德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1]拉卡托斯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如果严格恪守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科学理论就无法发展,因为理论早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而且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始终处在动态的跌宕之中,与科学史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不符。
因此,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是不恰当的,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这是对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的批判性继承。
一、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证伪主义的主要内容证伪主义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他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
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
举例说明科学划界问题
一、划界问题的意义“划界”问题,即科学与非科的划界问题,始终是一个科学哲学中困扰人的举世难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要分析清楚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非科学的观念形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或者说,是要划出一个界线来回答“科学是什么”。
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出科学哲学中的许多相关问题,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科学的正常发展,对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以及对于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中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划界问题”就历来被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高度关注,而各种邪恶势力,也常常利用“划界问题”上的界线不清和故意混淆界线,来提倡伪科学,打击真正的科学。
举例来说,1616年,罗马教廷在审判伽利略以后,曾宣布哥白尼学说是“伪科学”;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以后,曾宣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犹太人的科学”,是“伪科学”;1948年,斯大林领导下的苏共中央还曾正式做出“决议”,宣布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是“伪科学”,致使大批正直的科学家被投入监狱,甚至被迫害致死。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混淆科学与伪科学,以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冒充科学,或者以科学的名义支持伪科学的情况;相反,也出现了拿“伪科学”的帽子乱打棍子的情况。
划界问题,目前正成为我国科学界、哲学界甚至整个知识界关注的重点。
由于在科学的实际运行中,科学与诗歌、小说、戏剧、宗教、神话等等意识形式容易区别清楚,困难的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而且形而上学家也常常为自己的形而上学理论打出“科学的”旗号。
科学家也常常因在研究工作中未能区别清楚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而犯错误,所以,历史上的科学家与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研究,其着重点都是要划清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搞清楚了,科学与其他非科学的界线也就清楚了。
确实,划清科学与形而上学的界线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又是一个科学家所关心的、对科学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原则及标准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原则及标准
张之沧
【期刊名称】《科学学研究》
【年(卷),期】1999(17)4
【总页数】8页(P1-8)
【关键词】科学;伪科学;划界原则;划界标准
【作者】张之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1
【相关文献】
1.科学划界与反伪科学——从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看反伪科学的社会实践意义 [J], 张增一
2.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兼论科学与伪科学的界线 [J], 林定夷
3.正名伪科学——从科学的划界标准谈起 [J], 陈首珠;孟春阳
4.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划界与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J], 张春丽
5.我们如何拒斥伪科学?——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 [J], 王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3- 2053( 2004) 02- 0118- 06
科学学研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2 No. 2 Apr . 2004
我们如何拒斥伪科学?
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
王巍
(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摘 要: 文章回顾并研究了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逻辑实 证主义的 可证实标准 和波普的 可否证标准, 提
出了绝对的、逻辑的划界标准; 库恩和拉卡托斯模糊了 划界标准, 使之成 为相对标准; 费伊 阿本德从其 相对主
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立场, 提出消解划界标准; 最终科学划 界被置入更为广阔的视解, 萨伽德的三要素标准与邦
波普( Karl Popper, 1902- 1994) 出生于维也纳 的一个犹太家庭。他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很熟, 还 参加过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德勒的心理诊所。
当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维也纳大行其道, 他用性冲动来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弗洛伊德将自 己的研究成果推而广之, 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 性心理学的验证。如果有人否认, 那么正是因为他 ( 她) 性压抑, 不敢或不愿承认。同样的, 弗洛伊德的 学生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用 自卑情结 来解 释人类行为: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卑造成的或是 为了克服自卑。他也将自己的自卑心理学推而广之 到所有的人类行为。如果有人否认自卑, 那么正是 因为他( 她) 自卑, 所以不敢或不愿承认,
带。保护带有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 促使科学 研究纲领的发展壮大。
拉卡托斯认为, 不存在判决性实验, 科学假说不 是被观察实验所直接否证的。科学检验有一定的韧 性, 需要长时间、全局性地考验。科学的发展其实是 进步的研究纲领取代退步纲领。进步的科学研究纲 领能够不断回应反常的挑战, 并且预测新的事实; 而 退步纲领只能被动地应付反常, 往往不能预测新事 实。这里所涉及的 进步 、退步 概念, 不再有逻辑 的绝对标准, 而是涉及到人的主观判断, 有历史的维 度。所以拉卡托斯的划界标准保留了一定的历史性 和相对性。
我们确实需要拒斥伪科学。但要拒斥伪科学, 就有必要研究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事实上科 学划界也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很多哲学家 给出了自己的划界标准。
1 绝对标准
1. 1 逻辑实证论: 可证实标准 逻辑 实证 论 者费 格 尔( Herbert Feigl, 1902 -
1988) 为科学总结了五大特征: ( 1) 主体间的可检验 性, 即要求科学理论能够接受公开的检验, 实验结果 具有可重复性; ( 2) 可靠性, 即理论不仅是可检验的, 而且检验后为真; ( 3) 精确性, 用定量的方式来表述 自然规律; ( 4) 融洽或系统性, 即整个理论体系不是 真语句的堆砌, 而是有层次的结构, 理论之间彼此关 联, 相互一致; ( 5) 广泛性, 即理论体系具有完备性, 能够最大程度地说明自然现象。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学术风格过于教条, 以致 人类行为的所有案例都被视为对自己理论的验证, 在任何情况下理论 都不会被否证。例如有人 落水 了, 如果一个人跳水救人, 弗洛伊德学派会认为这是 克服性压抑的结果, 阿德勒学派认为是对自卑的超 越; 如果这个人见死不救,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这正是 性压抑造成的, 阿德勒学派则归咎于自卑。因此无 论结果如何, 都是对他们的理论的验证, 我们无法想 象在某一特定情况, 该理论被否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0
科学学研究
第 22 卷
2 相对标准
2 1 库恩的模糊标准 库恩 ( T homas Kuhn, 1922 - 1996) 的 范
式 和 不可通约 概念使得划界问题更为困难。 因为他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常规科学 ( 即学科在范 式内部发展) 和科学革命 ( 即范式转移) 交替发生 的过程, 而不同范式 ( 常规科学) 之间又是 不可 通约 的, 没有合理比较的共同基础, 那么现代科 学与古代思想可能只是范式的不同, 没有科学与伪 科学之分。
119
欢迎批评的态度, 认为这才是科学的态度。所以他 在 1919 年底得 出结论, 科学 态度就 是批判 的态 度。[ 2]
正是由于这些背景, 波普关注的问题是 一种理 论在什么时候才可以称为科学的? 或者 一种理论 的科学性质或者科学地位有没有一个标准? 。他提 出: ( 1) 差不多任何理论我们都很容易为它找到确证 或证实 如果我们寻找确证的话。( 2) 只有确证 是担风险的预言所得的结果, 就是说, 只有我们未经 这个理论的启示而可望看见一个和这个理论不相容 的事件 一个可反驳这个理论的事件, 那么, 确证 才算得上确证。( 3) 任何 好 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 禁令: 它不容许某种事情发生。一种理论不容许的 事情越多, 就越好。( 4) 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 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 学的。不可 反驳性不是 ( 如人们时常设想的) 一个理论的长处, 而是它的短 处。( 5) 任何对一种理论的真正检验, 都是企图否证 它或驳倒它。可检验性就是可否证性; 但是可否证 性有程度上的不同: 有些理论比别的理论容易检验, 容易反驳; 它们就象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似的。( 6) 进 行确证的证明, 除非是真正检验一项理论的结果, 是 不算数的; 而这就是说, 它可以看作是一项认真的但 是不成功的否证理论的尝试。( 7) 有些真正可检验 的理论, 发现是假的, 仍旧被赞美者抱着不放 例 如专为它引进某种特设性假说, 或者特地为这个目 的重新解释这个理论, 使它逃避反驳。这种手法总 是办得到的, 但是这样营救理论免于被驳倒, 却付出 了破坏至少降低理论的科学地位的代价。所有这些 可总括起来说,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 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3]
波普对这种教条态度非常反感。他称 1919 是 对自己是决定性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爱因斯坦相 对论预测的水星近日点扰动, 被英国天文学家爱丁 顿的观测所证实。在此之前, 爱因斯坦曾表示, 自己 的理论愿意接受观察的挑战。如果观测结果与自己 的理论不符, 可以最终放弃理论。波普很欣赏这种
从绝对到多元的科学划界标准
但拉卡托斯仍主张, 区分进步纲领和退步纲领 的关键, 不在于它被证实或否证, 而在于它是否真正 做出过 了 成 功的 预 测。 例如 哈 雷用 牛 顿 力学 在 1705 年就预测了哈雷慧星 1758 年 回归, 这一预测 在 53 年后果然应验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 预测了水星近日点的扰点, 这一预测也被 1919 年的 天文观测所证实。所以拉卡托斯的区分有逻辑的、 经验的标准, 也有一定的绝对性。[ 5]
由于这些伪科学潮流 一度非常猖 獗, 所以 在 1995 年科技大会召开后, 中科院有 112 名 院士联 名签发 科普倡议书 , 倡导普及科学知识, 反对 伪科学。1999 年, 李洪志的法轮功后来居上, 社 会影响极为恶劣, 所以中国开 始大规模地反 对伪 科学。
伪科学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即使在科学十分 发达的美国, 各种形形色色的伪科学思潮也是屡禁 不止, 时有发生。例如美国社会上的星占家数目大 约是天文学家的 10 倍。1981 年, 美国的阿 肯色州 曾发生过平衡对待创生论和进化论的诉讼。当时有 些宗教信仰很坚定的人试图综合上帝创世说和一部 分现代科学理论, 主张 创生论 : 宇宙是由上帝突然 从无到有地创生, 大多数动植物也是上帝创生的, 人 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格的十要素标准, 为科学划界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多元标准。
关键词: 科学划界; 萨伽德; 邦格
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 A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曾经有段时间伪科学 非常猖獗。例如, 那段时间人体科学的研究非常流 行。人体科学顾名思义, 是把人类作为科学研究的 对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对特异功能、气功等 的实际研究, 却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例如 奇 人 张宝胜自称有耳朵识字、隔瓶取物的特异功能; 严新的气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也曾流行一时, 自称 能够通过发功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 王洪成的 水变 油 宣称, 水加入一些催化剂后能够变成燃料; 很多 人用 周易 来算命, 甚至预测股票的涨落等。[ 1]
因此, 波普把可否证性标准作为科学与伪科学 的划界标准。可否证程度越高, 科学程度 也越高。 由于可否证性标准使用的是 假说- 否证法 , 所以 这一标准是逻辑的、绝对的。
但是波普的可否证性标准有其困难。首先, 有 些命题虽然满足可否证性标准, 我们却不视其为科 学。例如 用棒球棍敲脑袋 9999 下就能成仙 , 具有 很强的可否证性, 但我们不会把它看成是科学的假 说。此外, 科学史上有很多案例违反可否证性标准。 例如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 都是科学家拒绝否证的 结果。这些也是波普的 朴素否证主义 所回答不了 的。
这些创生科学的 信徒向阿肯色州法院提出诉 讼, 要求在公立中学平衡对待创生论和进化论。这 引发了教育界和司法界的一场大争论。争论的焦点 在于: 创生科学是不是科学? 这一争论又涉及到科 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法官奥弗顿认为, 科学知识 的结论是试探性的, 不是终结性的, 最终判决创生论 是不可否证的教条, 所以不是科学。
他接着批评波普的朴素否证主义不符合实际的 科学研究。因为科学家有时候是厚脸皮的: 当理论 和观察结果相冲突时, 他们要么增加辅助性的假说 来说明反常现象, 要么忽略这些反常现象, 转而研究 其他的问题。据此提出, 科学划界的单元应该是科 学研究纲领, 而不是孤立的假说。一个科学研究纲 领由硬核和保护带所组成。硬核是指核心的理论和 概念, 例如经典力学的硬核是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定律。保护带主要指围绕在硬核周围的辅助假说, 例如行星数量和质量等数据都属于经典力学的保护
波普曾把占星术视为典型的伪科学, 其标准有 两条: ( 1) 占星术家拒绝反驳; ( 2) 占星术的说明和预 测含混不清。库恩在 发现的逻辑或研究的心理学 一文中对此予以反驳。首先, 在历史上占星术记录 了许多失败的预测, 即使是占星术家也承认这样的 失败时有发生。其次, 占星术家认为对未来的预测 非常复杂, 需要涉及星座的位形和某人准确的出生 时间, 所以容易出错。但是物理学、天文学这样的精 确科学也会出现类似的辩护, 所以占星术对失败的 解释并非不合科学。只是由于现在占星术已不被信 任, 这些论证才成为虚假论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