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动词断句法(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公开课(文言文断句)课件

公开课(文言文断句)课件

公开课之文言文断句
余闻文言,乃古文之正脉。

其言简意赅,含蓄典雅,读之如品佳茗,心旷神怡。

断句之艺,犹武中之舞剑,音乐中之击鼓,需心细如发,眼锐如鹰。

今余欲与诸君共探其中奥妙,期诸君有所得。

一、断句之义
文者,物之华也;言者,文之表也。

断句者,乃为文划界,明其义,定其位。

犹医者诊断病情,需辨症施治。

断句之道,亦需观文察义,依理而行。

二、断句之法
1.观词义:文辞之中,意义明晰,如“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须依词义,明其句读。

2.辨句式:文言之中,句式独特,如“壮志骄阳”乃谓
“壮志/骄阳”,非“壮志骄/阳”。

3.察语气:句末之叹号、问号,如“善哉乎/鼓琴”,语气
转折处,当断无疑。

4.考逻辑:文理有序,逻辑分明。

如“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三、断句之用
断句之道,非徒学之而已。

习得其法,能助诸君更深入地理解古文之意,体会古人之心。

此外,考试之中,断句题常出,得此艺者,自能游刃有余。

四、断句之例
昔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盖言读之熟,则义自明。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不明其义,则句读或乱。

然习得其法,则自然明矣。

总之,文言文断句之道,需细心体味,用心研习。

方能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能循其纹理。

吾望诸君习得此艺,共享古文之美!。

文言断句复习公开课课件

文言断句复习公开课课件

• 例5.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 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 衣帛
• 参考答案: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 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 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 参考译文:
• 晏婴,字平仲(字平,谥仲,习惯上称“平 仲”),是莱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 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工 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后, 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他的 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
• (二)利用有对称的句子,结合结构特点 断句。
•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 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 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 例6.(2019·浙江高考,改编)用“/”给文段中 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 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
•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 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
到宋代、元代,苏轼、黄庭坚、元好问,当代吴伟业,都是诗与人合为一体。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汉语》第四单元《文言文断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断句的基本原则、断句的方法和技巧、断句练习及常见句式断句实例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掌握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准确、快速地对文言文进行断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文言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识别。

教学重点:断句的基本原则,以及常见句式的断句实例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汉语》辅助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段无标点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体会断句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断句的基本原则:保持原意、符合语法、便于理解。

(2)断句方法和技巧: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对称分析法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结合断句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断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断句的基本原则:保持原意、符合语法、便于理解。

2. 断句方法和技巧:成分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对称分析法等。

3. 常见句式断句实例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古代汉语》辅助练习册上的断句练习题。

(2)翻译一段无标点的文言文,并对其进行断句。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断句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1)研究古代文化,了解文言文断句的历史背景。

(2)阅读更多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探讨文言文断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古文鉴赏、古籍整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断句的基本原则2. 断句方法和技巧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一、断句的基本原则1. 保持原意:在断句时,要确保句子的原意不被改变,遵循原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课件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课件
2019/1/13 29
当堂断句练习: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 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 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 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 坏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 亡。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 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 存。 18年
18年 22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 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 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2019/1/13 3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 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 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18年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18年 25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 有 子 存 焉 /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18年 2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 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2019高考复习文言断句公开课课件(程凡2019)

2019高考复习文言断句公开课课件(程凡2019)
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 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 亦 ┅┅┅乎”“孰与┅┅乎”“其┅┅乎”“安┅┅ 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 ┅┅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 ┅┅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被动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
固定句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何……
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
……”(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亦……邪”(孺子亦
应天象邪)“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文言文断句四大误区
1.词语不清,不懂词义 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
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
《左传》)
错误断句是因不明“与”的意义。一个词除有 其本义之外,还有语法意义。例句中的“与肉”的“ 与”是连词。“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当“给予” 讲。因此,应该这样标点: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 让他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箪粮食和肉,放在口 袋中送给他。)
应该这样标点: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住在旅馆里,我每天只吃两顿饭,
没有鲜美可口的食物享用。)
(2)给含有介词结构的语句断句,割裂介词结构与 动词之间的关系。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动词“ 观”的状语,这样断句,语意就被割裂了。正确的 标点应该是:
复音虚词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

第二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
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小 题大做》专训一文言第一题:杨复恭判山南李 茂贞……)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步:借助“特征”,寻找方法。
2021/2/4
5
三、文言断句的方法
2021/2/4
6
1、找名词(或代词) 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 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大致确定停顿的位置。
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
息怒,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即又重新
断句黄吟河诵远上道,: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 不度玉门关。
2021/2/4
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2
二、考点解读 1.考点讲解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 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 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 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 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2021/2/4
7
n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 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 书 而 读 之。
/ /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 / 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
2021/2/4
8
学以致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 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 者也,则事寡败矣。 (限6处)
如苟、纵、故、是故、于是、纵使、向使、然而、 然则、无论、至若(至于)、且夫(进一步议论)、 若夫 、是以、继而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优秀课件(精品、经典)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优秀课件(精品、经典)

其……邪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一般不能拆散,熟悉这些固定句式, 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多在句首,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矣”“耳”后面加圆圈(。) “也”“者”常常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断句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 本方法,正确断句。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学会总结归纳 断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3.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 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 的规律。
断句步骤
第一步:通读文段,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 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 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课外演练手册》相关练习题
革命尚未成功 今朝运筹帷幄欲穷
千里目
同志仍须努力 明日决胜考场更
上一层楼
感谢聆听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对偶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对偶、排比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顶真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方 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 进行文言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

高考文言文断句(公开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章“文言文阅读”,具体内容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理解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划分句子成分,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演练,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划分文言文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2.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

步骤一:介绍淮阴侯韩信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

步骤二:展示《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2. 新课内容学习步骤一:教师示范朗读选段,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二:学生自主阅读选段,尝试进行断句。

步骤三:教师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找名词、看虚词、明语法等。

步骤四:学生根据方法,尝试划分选段的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结构。

3. 随堂练习步骤一:教师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二: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步骤三: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 小组合作步骤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篇文言文断句练习。

步骤二:各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2. 句子成分划分示例3. 句子结构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选段,完成断句练习。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终版公开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终版公开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古人行文注重对称,一般句式较整齐,且四六句居多 利用好这两大特点,我们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断句了。
对偶
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24
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
1、先断易,看词性
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
1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 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 示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 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26
完成课堂训练 提升解题能力
27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 予 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 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墨子》)
5
答题步骤
1、通读文段,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6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
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 多可悲

2019届第一轮文言文断句

2019届第一轮文言文断句

• 3、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句式和同一句中相同的句式(如 动宾机构、有而连接的并列短语等)
技法透视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特殊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 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 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 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 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 一不关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 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 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 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 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技法透视
1、排除法:在高考题的断句ABCD四个选项中,一般会有2-3处是争议处,其他 地方都是有相同断处的,我们可以借助已断部分了解句意; 2、借助名词、代词、动词断句 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断句时可先 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谓语 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 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名词、代词 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 1)、不断重复的人名一般作主语, 2)、断句时,主语一致情况下,除主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主谓(宾)都存在 的,后面则是动宾短语就可以断,只要是一件事讲完都可以断,不管长短。若 主语发生改变就要考虑句子的完整性。 3)、名字+官名一般不能分开断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动词断句法(公开课)课件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动词断句法(公开课)课件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
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
之/果然
幸运
21
小结: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一要先把动词找,二看名词和代词。 前是主语后宾语,其前其后要断开。 介词结构是状语,修饰动词于后前。 切勿将它乱分配,结合语境仔细辨。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3、析语境,确句读
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语段大意,理清句中句 间关系,确定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
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
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
曰:"事不谐矣。" 幸运
幸运
实战巩固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2、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 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
3、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 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幸运
17
链接高考 (2018全国新课标卷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 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
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
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
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
曰2021:/2/4 "事不谐矣。“ ——《后汉书·宋弘传》13
3、析语境,确句读
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语段大意,理清句中句 间关系,确定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
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Fra bibliotek律令/略举大义/
2021/2/4
11
1、找动词,明谓语
在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为核心,找到一 个动词,几乎等于找到了一个句子。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
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
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
2021/2/4
3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 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尾用“。”断开 ,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 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 句读。
2021/2/4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
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
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
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
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021/2/4
如何选择?
7
• 借助动词法
• 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古汉语 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 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 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2021/2/4
8
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动词断句法(公 开课)
析考情
• 断句是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考 查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必考 题。
★ 一般设题在文言文阅读的第1 小题,其分值一般在3分左右。
2021/2/4
2
学习目标:
• 1.通过练习, 总结归纳断句的规律 和方法。
• 2.能够灵活地将方法迁移运用,提高 断句题的正确率,树立做断句题的 信心。
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2021/2/4
9
答案【B】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2021/2/4
10
借助动词断句三步法
1、找动词,明谓语
在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为核心,找到一个动词, 几乎等于找到了一个句子。
2、观前后,定主宾
动词之后的名词或代词一般做宾语,其后要停顿;动词 之前的名词或代词,一般做主语,其前要停顿。
3、析语境,确句读
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语段大意,理清句中句间关系, 确定句读。
4
古书没有标点
2021/2/4
5
真题演练
(2018全国新课标卷二)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
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
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
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
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
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
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2021/2/4
6
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
曰20:21/2/4“事不谐矣。”
——《后汉书·宋 12
2、观前后,定主宾
动词之后的名词或代词一般做宾语,其后要停 顿;动词之前的名词或代词,一般做主语, 其前要停顿。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
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
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