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第二章-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第二章-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f604c3e6e009581b6bd9eb55.png)
可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隧道工程
36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1 岩石坚硬程度 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按岩性、 物理力学参数、耐风化能力划分为硬质岩和软质 岩两大类。然后根据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再分 为5级,即极硬岩、硬质岩、较软岩、软岩、极 软岩。
隧道工程
16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三)力学性质
试件尺寸(cm):15×15×30
3 裂隙岩体的强度性质 试件强度(MPa):32.8~34.6
表中数值为试件的强度 与岩石试件强度的比值
结构面强度:c=0.11MPa;φ=38
隧道工程
17
围岩分级概述
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 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 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 岩体的总称)。 依据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
隧道工程
26
围岩的分级方法
(二)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 的分级方法 1 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该方法单纯以岩石的强度为分级依据。该方法认
为:坑道开挖后,它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强度。岩石愈坚硬,坑道愈稳定;反之岩石愈松
软,坑道的稳定性就愈差。该法不全面!
隧道工程
27
围岩的分级方法
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节理很发育4级。 按照岩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将围岩分为:风化轻 微、较重、严重、极严重4级。
隧道工程
40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围岩完整程度
指标1:结构面发育程度 指标2: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由此两指标,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个级别,见下表:
隧道地质环境围岩类别分级与不良地质现象
![隧道地质环境围岩类别分级与不良地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3128c2e67ec102de2bd896f.png)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围岩类别与不良地质现象
内容 1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的相关概念 2 隧道围岩的工程性质 3 围岩的稳定性 4 隧道围岩类别分级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1主要相关概念
地下结构 支护结构 地层 周边围岩 围岩稳定性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开挖后稳定程度: 充分稳定 基本稳定 暂时稳定 不稳定
土石分类法
单一因素分类法
3.发展过程:
早期~仅岩石强度;
综合物性分类法 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类法
现在~综合多种因素,如岩体构造、
岩石强度、RQD指标等。
组合多因素分类法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4隧道围岩类别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4.围岩分级考虑的因素: 3个基本因素: ①岩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弹性波速等。 ②地质构造:岩体完整性或结构状态。
约为6~10倍隧道直径
说明:围岩既指岩体也指土体
围岩工程性质 围岩初始应力 围岩相关内容 围岩压力 围岩分级 围岩稳定性 岩体构造 物理、力学特征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地层、围岩与隧道的关系
围岩 地层
隧道 (6-10)D
D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2 隧道围岩的工程性质
土石块 归入土类
松散状
松软状
d为裂缝间距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3围岩的稳定性
岩体的破碎程度或完整状态。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3围岩的稳定性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⑵ 结构面性质和空间组合
● 性质
1) 结构面的成因; 2) 结构面的光滑程度; 3) 结构面的物质组成; 4) 结构面的规模; 5) 结构面的密集度。 ●空间组合
第二章_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谷风教育)
![第二章_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谷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c22e06e76c66137ef061937.png)
参考资料#
14
2 .2.1.2初步勘察
初勘是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 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在初步选定的路线内进行 勘察,其任务是满足初步设计对资料要求。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优选路线方案,在路 线基本走向范围内,对可能作为隧道线位的区 间进行初勘,重点勘察不良地质地段,以明 确隧道能否通过或如何通过。提供编制初步 设计所需全部工程地质资料。
第2章 隧道的地质环境
参考资料#
1
参考资料#
2
参考资料#
3
参考资料#
4
概述
参考资料#
5
参考资料#
6
2.1 隧道工程的特点
2.1.1、目前对地下工程结构体系的认识
⑴、在地下结构体系中,地层既是承载结构 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造成荷载的主要来源, 这种合二为一的作用机理与地面结构是完全 不同的。
收集的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地域地质资料,如地层、地质构造、岩性、土质等; (2)地形、地貌资料,如区域地貌类型及主要特征,不同地 貌单元与不同地貌部位的工程地质评价等;
(3)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如地下水的类型、分带及分布情况, 埋藏深度、变化规律等;
(4)各种特殊地质地段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发育程 度与活动特点等;
参考资料#
17
(2)详勘的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 补充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 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工程地质特征,并 取得必需的工程地质的数据,为确定隧道位置的 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3)详勘工作步骤: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
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
参考资料#
12
2.2.1 隧道勘察的几个阶段
隧道地质环境围岩类别分级与不良地质现象概述PPT实用课件(共96页)
![隧道地质环境围岩类别分级与不良地质现象概述PPT实用课件(共9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7d79d748d7c1c708a145ce.png)
岩体的结构 不同块度、形状、产状的结构体构成不同类型 整体结构、块状结构 层状结构、板状结构 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层状碎裂结构 散体结构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岩 石 试 验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3围岩的稳定性
3 围岩的稳定性
➢研究围岩稳定性的意义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围岩失稳破坏性态
D
隧道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2 隧道围岩的工程性质
➢围岩的工程性质 ➢岩体的变形特性 ➢岩体的强度 ➢岩体结构分类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围岩的工程性质
了解岩体的工程性质,有助于理解隧道围岩稳定性 结构面 断层面、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等
岩体概念 结构体 被结构面切割的块体
应
变
应力=常数
应 力
应变=常数
t
t
0
0
蠕变曲线
松弛曲线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岩体的强度
1.岩石强度: 通过试件获得 2.岩体强度: 低于岩石强度,约为岩石强度的70~80%。
抗压强度: 岩石:受微裂隙制约,强度大
岩体:受结构面制约,强度小,具有各向异性
抗剪强度: 受结构面的制约 结构面发育的岩体,只有抗压的5~10%
现场试验:真实、费时、费钱 室内试验:不易取样、代表性差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2围岩的工程性质
➢岩体的变形特性
1.岩体的变形特性: 受拉、受压、剪切、流变
问题:岩体能受拉吗? 有限,一般不考虑
2.受压变形
岩石:线性、弹性 软弱结构面:非线性、塑性 岩体:弹塑性体、四个阶段 岩体既不是简单的弹性体,也不是纯粹的塑性体 而是复杂的弹塑性体 完整性好,接近弹性体
4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_ppt详解
![4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_ppt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eca4c02a58da0116d1749bb.png)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1主要相关概念
地下结构 支护结构 地层 周边围岩 围岩稳定性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的对比
位
地上结构
于
岩
土
体
以 上
地下结构
约束
约束
位于岩土体以内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的对比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1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张家界图
节理较发育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3围岩的稳定性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⑶ 岩石的力学性质
主要指岩石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b。 岩石强度越高,隧道越稳定。
(4) 围岩的初应力状态
初始应力是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根本作用力。 已初步将初始应力考虑进围岩分级之中。 在高的初始应力场条件下,围岩级别应适当降低。
岩体的结构性 导致的破坏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4隧道围岩分级
4 隧道围岩分级
➢概述
围岩分级的概念
工程目的
发展过程
围岩分级考虑的因素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 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 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
以多种因素进行组合
➢我国现行的隧道围岩分级
铁路隧道 公路隧道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4隧道围岩分级
1个附加因素: ④初始地应力:适当考虑。
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4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1.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法 代表:土石分类法~坚石、次坚石、松石、土
隧道工程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d835b02eff9aef8941e06bd.png)
褶皱
断层
节理
所有方法的基础 直观,但成本高,施工影响大 适用基本认定不良地质区段,对 施工干扰大
围岩自重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应力是随深度成线性增加 水平应力总是小于垂直应力,最多也只能与其相等
更为常用
第四节 围岩分级
1.0~2.0
<1.0(饱和状态 的土<1.5)
㈡ 围岩分级的影响因素及分级的修正
1、地下水 在隧道围岩分级中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同级围 岩中,遇水后则适当降低围岩级别。降低的幅度主要视: ①围岩的岩性及结构面的状态;②地下水的性质、大小、 流通条件及对围岩浸润状况和危害程度而定。本围岩分级 中关于地下水影响的修正参照表2-4-4和表2-4-5。
级法最早考虑了埋深对围岩级别的影响。其缺点是分类指标
还缺乏定量描述,没有提供可靠的预测隧道围岩级别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要等到隧道开挖后才能确定。
三、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
围岩弹性波速度是判断岩性、岩体结构的综合指标,它既 可以反映岩石软硬,又可以表达岩体结构的破碎程度。因此,
在弹性波速度基础上,综合考虑与隧道开挖及土压有关的因素
完 整
结构面1~2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 为主,密闭型
结构面2~3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 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 型,少有充填物 结构面一般为3组,以节理及风化裂 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影响较大, 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多有充 填物 结构面大于3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 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 裂隙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 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 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 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
2、初始应力场 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对岩体的构造一力学特征是有一定
隧道围岩分级ppt课件
![隧道围岩分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341e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3.png)
在高的初始应力场条件下,围岩级别应适当降低。
SUI DAO GONG CHENG
隧 ⑸ 地下水的影响
道 工
程 ● 软化围岩;
● 减少层间摩阻力促使岩块滑动;
● 具膨胀性的围岩,遇水后产生膨胀等。
SUI DAO GONG CHENG
2、人为因素
隧
道
工
⑴ 隧道形状和尺寸
石英岩 150-350 10-30 50-60 20-60 石灰岩 50-200 5-20 35-50 10-50
SUI DAO GONG CHENG
片麻岩 50-200 5-20 30-50 3-5 白云岩 80-250 15-25 35-50 20-50
板 岩 60-200
7-15
45-60
2-20
土石块 归入土类
d为 裂 缝 间 距
松散状
松软状
⑵ 结构面性质和空间组合
隧
道
● 性质
工
程
1) 结构面的成因;
2) 结构面的光滑程度;
3) 结构面的物质组成;
4) 结构面的规模;
5) 结构面的密集度。
SUI DAO GONG CHENG
●空间组合
指结构面的相互位置状态。
问题: 软弱结构面有怎样的害处? 什么是不利空间组合?
单轴抗拉强度、剪切强度等等。
1.单轴抗压强度
在单向压缩条件下,岩石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单 轴抗压强度,简称抗压强度。
SUI DAO GONG CHENG
岩块的抗压强度通常是采用标准试件在压力机上加轴向
荷载,直至试件破坏。如设试件破坏时的荷载为Pc(N),
隧 横断面面积为A(mm2),则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MPa)为:
《隧道工程》课件第2讲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课件第2讲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7c6635450b1c59eef8c7b477.png)
饱水岩石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干燥岩石抗压强度
一般规定软化系数小于0.75的岩石,叫软化岩石。
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六、单向应力状态下岩石的变形特征
1.单轴压缩时应力-应变曲线 OA段为裂隙压密阶段 AB为直线段,表示线弹 性的特征 BC段为曲线段,表示弹 塑性的特征 CD为软化曲线段,表示 岩石峰值后的特征
A
σ
C B
D
O
ε
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σ
d Ee d
2.弹性模量
OB是曲线在原点O的切 线,它的斜率表示初 始切线模量; σ1 CD是A点的切线,它的 斜率表示A点的切线模 量Ee; 割线OA的斜率表示割 线模量或者平均割线 模量Es 。
O
D
A B C
1 1
Es
ε1
ε
A点所对应的应力σ1等于抗压强度σc的一半。
第二章
• • • •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 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围岩分级
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第一节
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
一、工程地质调查测绘
1、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的总要求
(1)查明隧道通过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 (2)查明隧道明否通过煤层、膨胀性地层及有害气体等。 (3)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对隧道的影响,特别是对洞口位 置及边、仰坡的影响,提出工程措施意见。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分布情况,分析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 条件,判明地下水类型、水质及补给来源,预测地下水的侵蚀 性和洞身分段涌水量。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完整程度结构面状态结构类型岩体完整性指数完整结构面12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为主密闭性巨块状整体结构075较完整结构面23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块状结构055075较破碎结构面一般为3组以节理及风化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大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层状结构块石碎石结构035055破碎结构面大于3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碎石角砾状结构015035极破碎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散体状结构015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2
第2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第四节围岩分级.
![第2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第四节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a01a3622e3f5727a5e96263.png)
表4-11 初始地应力状态评估初始地应力状态主要现象硬质岩:开挖过程中时有岩爆发生,有岩块弹出,洞壁岩体发生剥离,新生裂缝多,成洞性差极高应力软质岩:岩心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著,甚至发生大位移,持续时间长,不易成洞硬质岩: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洞壁岩体有剥离和掉块现象,新生裂缝较多,成洞性较差高应力软质岩:岩心时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长,成洞性差 4 ~7 <4 ( R 评估基准 b ma表4-12 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围岩级别初始地应力状态极高应力高应力ⅠⅠⅠⅡⅡⅡⅢⅢ或ⅣⅢⅣⅤⅣ或ⅤⅤⅥⅥ。
第二章隧道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第二章隧道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dc8a7e20192e45361066f5b5.png)
• 二)影响初始应力场的因素
• 1. 重力、地质构造、地形、岩体的物理力 学性质以及地温等经常性的因素;
• 2. 新构造运动、地下水活动、人类长期活 动等暂时性的或局部性的因素。
•
• 1996年,我国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首次引进 TSP202应用于深圳中东部供水水源隧道、梅坎铁 路松南隧道、内昆线闸上隧道、朱嘎隧道等。近 年来,TSP技术也越来越多得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 员广泛认同,并成功地应用于秦岭铁路隧道、株 六铁路复线、渝怀铁路部分隧道工程、青海公伯 峡水电站导流洞、云南元墨高速公路及山西雁门 关公路隧道等几十个工程中。在工程实践中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
• 3、环境调查 • 通过对施工场地、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隧道修
建和营运交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必要的 环境保护措施。 • 4、气象调查 • 气象调查一般有下列内容:降雨、降雪、气温地 温、风向风速、雾、雪崩、洪水等。
•
• 5、围岩级别的确定
判断围岩级别是决策隧道设计、施工中 各种问题的基础。围岩级别的判定是按设 计和施工两个阶段进行。施工阶段可根据 已暴露的围岩条件判定围岩级别,是对设 计阶段的预判断进行修正,是客观、可靠、 可信的判断。
度相对较低的地质界面(或带),按成因分为原 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
• 2、岩体具有各向异性 • 岩体中由于岩石的结构、构造具有方向性,使
岩体的强度、变形,甚至渗透等性质在不同方向 上显示出差异称为各向异性;
• 3、岩体具有可变性 • 较完整的岩体比较坚固,但受到地壳地质运动
的影响,岩体必然会在地质作用下不断变化,对 工程而言,在隧道的使用年限内风化作用和地下 水作用引起岩体完整性、强度等性质的变化是研 究重点。
隧道工程总结
![隧道工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76709dfe4733687f21aa39.png)
第一章绪论1.隧道的概念:狭义定义:用以保持地下空间作为交通孔道的工程建筑物。
广义定义: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的洞室。
2.隧道的分类: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类1.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特点:(1)岩体处于一定的天然应力作用之下;(2)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3)岩体是由结构面分割的多裂隙体;(4)岩体具有各向异性;(5)岩体具有可变性。
2.RQD方法:以岩石质量为指标的分级方法——RQD方法3.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2018书)采用以围岩稳定性为基础的分级方法,由岩石坚硬和岩体完整度两个因素确定,然后给出各类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结构特征和完整性以及围岩弹性纵波等要素分为6级,然后基于地下水影响,围岩初始地应力,风化状态等进行修正。
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1.越岭线隧道位置的选择的依据: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两大因素为依据2.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的影响:3.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的原则:(1)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
(2)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3)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立,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生地表(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
这时洞口位置选择余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
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6)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
(7)边坡、仰坡不宜开挖过高,以保证洞口安全。
避免“经济洞口”选择,应根据开挖控制高度及坡度决定洞口位置。
(8)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
(9)长大隧道在洞口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以及便道等的位置。
4.坡道形式:单面坡:紧坡地段隧道、水少隧道、单口掘进的隧道人字坡:长大隧道、越岭隧道、地下水丰富的隧道5.坡度大小:6.直线隧道净空:机车车辆限界< 基本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7.加宽原因:(1)车辆通过曲线时,转向架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而车辆本身却不能随线路弯曲仍保持其矩形形状。
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第二章 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f11b650f581b6bd97f19eafd.png)
(4)查明隧道附近井、泉的分布情况,并 分析隧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判断 地下水类型、水质及补给来源等内容。 (5)对于深埋隧道,应做隧道地温升温预测。 (6)综合分析岩性、构造、地下水等有关地 质测绘、勘测、测试结果,分段确定隧 道围岩级别。 (7)在隧道洞口需要接长明洞的地段,应查 明明洞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8)查明横洞、平行导坑、斜井、竖井等的 工程地质条件。
3.钻探过程中遇到地下水,应做好水位记录和观测 工作,探明含水层的位置和厚度,并取样做水质 分析,判明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4.为了解隧道通过的岩、土的力学性质,应取代表 样品进行试验。 5.对有害矿体和气体,应取样做定性、定量分析。
(二)勘探的阶段及其工作要求 1.初测要求 长隧道、特长隧道、多线隧道、工程 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以及需做代表性设计 的隧道,应编制隧道路线方案工程地质纵 断面图,分段提供隧道围岩分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长 度超过2000m控制线路方案的越岭隧道,应 充分利用卫片、航片判释,作大面积地质 测绘。
0.15~0.35
≤0.15
极破碎
(二)围岩基本分级及其修正
1、基本分级:为6级
级 别 表2-4-3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 状态(单线)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态 硬质岩(单轴饱和抗压机线 强度Rc>60MPa):受地质构 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 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 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围岩弹性 纵波速度 (km/s)
围岩分级目的: (1)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 (2)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的依据; (3)确定结构上荷载; (4)给出衬砌结构的类型及尺寸; (5)制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的基础。 围岩分级方法应满足: (1)准确客观,有定量指标; (2)便于操作使用; (3)开挖地层前得到结论。
隧道工程考点答案
![隧道工程考点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946b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2.png)
隧道⼯程考点答案第⼀章绪论1.隧道的概念:隧道是埋置于地层中的⼯程建筑物,是⼈类利⽤地下空间的⼀种形式。
是“以某种⽤途,在地⾯下⽤任何⽅法按规定形状和尺⼨修筑的断⾯积⼤于2平⽅⽶的洞室。
”2.隧道按位置分类:⼭岭隧道、⽔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3.隧道按⽤途分类:交通隧道、⽔⼯隧道和市政隧道和矿⼭隧道。
第⼆章隧道⼯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1.⼯程地质调查测绘主要内容:隧道通过地段的地质调查测绘是隧道⼯程地质勘测的核⼼⼯作。
①铁路⼯程地质技术规范的总要求②地形地貌调查③地层、岩性调查④地质构造调查⑤⽔⽂地质调查⑥滑坡、落⽯、岩堆、泥⽯流和岩溶地质调查⑦地温测定2.如何引起岩体的初始应⼒:由于岩体的⾃重和地质构造作⽤和地质地温作⽤引起3.RQD法的定义及公式:所谓岩⽯质量指标RQD是指钻探时岩芯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
岩芯复原率即单位长度钻孔中10cm以上的岩芯占有的⽐例,可写为4.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①岩⽯坚硬程度②岩体的完整程度5.围岩的基本分级:P25表格6.隧道级别的修正:①地下⽔影响的修正②围岩初始地应⼒状态修正③风化作⽤的影响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设计1.越岭线上隧道位置选择考虑因素:主要以选择垭⼝和确定隧道⾼程两⼤因素为依据。
2.隧道洞⼝位置选择(“早进晚出”+9原则):①“早进晚出”的原则②洞⼝不宜设在垭⼝沟⾕的中⼼或沟底低洼处③洞⼝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④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地表,以保持⼭体的天然平衡。
⑤减少洞⼝路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
⑥洞⼝线路宜与等⾼线正交。
⑦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淹没的河滩或⽔库回⽔影响范围以内时,隧道洞⼝标⾼应⾼出洪⽔位加波浪⾼度,以防洪⽔灌⼊隧道。
⑧为了确保洞⼝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
⑨当洞⼝附近遇有⽔沟或⽔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以排泄⽔流。
⑩当洞⼝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场地地布置时,可利⽤弃渣有计划、有⽬的地改造洞⼝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材料堆放场、⽣产设施⽤地及⽣产、⽣活⽤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杂长隧道的地质变化对施工方法及工期有决定性影 响;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 作用(施工开挖)引起地质的变化只有在施工期才能 显现出来;
✓ 施工期需要对地质定量的评价而非定性; ✓ 积累经验提高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准确率和水平及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水平声波反射法
它利用孔间地震剖面法(ABSP)的原理及相应软件开发的 一种超前预报方法。
其原理是向岩体中辐射一定频率的高频地震波,当地震 波遇到波阻抗分界面时,将发生折射、反射,频谱特征也将 发生变化,通过探测反射信号(接收频率为声波频段的地震 波),求得其传播特征后,便可了解工作面前方的岩体特征 。
三、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
围岩弹性波速度是判断岩性、岩体结构的综合指标,它既 可以反映岩石软硬,又可以表达岩体结构的破碎程度。因此, 在弹性波速度基础上,综合考虑与隧道开挖及土压有关的因素 (岩性、风化程度、破碎状态、含水及涌水状态等),将围岩分 为7级。
迭加成水平应力
重力应力场:岩体由于自重形成的应力场。它是地心引力和 离心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σv= H σH=μ/(1-μ)· H
λ = μ/(1-μ)为侧压力系数
构造应力场:地壳各处发生的一切构造变形与破裂都是 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较复杂,对岩体稳定影响较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垂直 于构造线方向;水平分量一般大于垂直分量。构造应力 一般为压应力。水平应力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具有很 强的方向性。
岩体的范围:取决于工程的形状、位置、工程类型、工程规 模等。
岩体与岩石的区别:岩石和岩体过去统称岩石。岩体是 地壳的一部分,有结构体及结构面组成,即由各种岩石 块体组合而成的岩石结构物。
岩石指天然的石料,其性质取决于矿物成分、结构和 构造。岩石可以看成是均质、各向同性的材料。
岩体的初始应力场(地应力):岩体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的内在
1)处理系统中文界面,操作方便,程序的对比功能设置 有利于分析对比;
2)处理系统有自动、手动处理两种方式,适应研究复杂 隧道地质条件的需要;
3)仪器的三分量接收器在孔中采用黄油耦合,简单速度 快,既经济、又少影响隧道施工的时间。
突出特点是增强高分辨能力。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国产TGP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建立隧道工程完整地质资料的需要。
实例:日本东海道干线旧丹拿隧道(长7.84km)1981 年开工后曾遇到高压涌突水,致使该隧道建设工期达16 年之久;日本的万之濑川引水隧道(8.2km),在施工 中出现严重涌突水,致使5次改变施工方案,延误工期近 2年;而国内的一些煤矿瓦斯爆炸、隧道塌方事故也多见 报道,例如宜万铁路的马鹿箐隧道、野三关隧道岩溶突 水事故等。
➢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地质超前预报。 ➢不良地质及灾害地质超前预报。 ➢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警预报。
『 2.3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岩体(rockmass):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石单元体(或称岩 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 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 质体。
我国工程部门在将分级法应用到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时 ,已注意到必须考虑岩体的地质构造、风化程度、地下水状况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将由单一岩石强度决定的值适当降低, 即:
式中 值是由岩石强度决定的, 是考虑地质条件的折减 系数,一般情况下, <1.0。
(二)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60年代,我国在积累大量铁路隧道修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岩体综合物性指标为基础的“岩体综合分级法”, 并于1975年经修正后被我国“铁路工程技术规范(隧道)”所采 用。该分级法将隧道围岩分为6级 。
程度的坍塌现象,坍塌后的坑道呈拱形而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
4)不稳定的
二、围岩的分级方法 (一)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在这种分级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普落托奇雅 柯诺夫(M.Jipoctonbn Monos)教授提出的“岩石坚固系数”分级 法(或称“ ”值分级法,或普氏分级法)。这种分级方法在我 国的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经过强烈构造运动,岩层产状比较平缓时:σv=γH 构造运动强烈、岩层产状复杂的地区:多数情况为σv >γH
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
水平应力多为压应力,拉应力甚少。 σH与σv的关系: ① H<500 m:σH>σv 。 ② H> 1000m:σH=σv 。 水平应力有强烈的方向性。
自重应力引起的侧限水平应力 构造应力的水平分量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目前国内外超前地质预报手段分为:常规地质法、超前导 坑预报法、超前钻探预报法、物探方法四种。
常规地质法:包括地质素描法、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地下和地 表相关性分析法、地质作图法、数码成像、技术位移向量分析 法等。
最基本方法。主要根据掌子面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 状及其发育状况、岩体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等的变化趋 势,结合地表地质调查结果,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的断层 、不同岩类间的接触界面、隧道前方围岩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 形式等。它是其它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基础。
隧道工程第二章隧道工程地 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收集隧道所 在岩体的有关资料,并运用相应的地质理论和灾害发生规 律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施工掌子面前方岩 体情况及成灾可能性做出预报。
✓ 勘测设计阶段投入所限,勘察精度不够, 导致设计与实 际不符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和运 营带来极大的危害;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导坑法、正洞导坑法。
利用已有隧道地质资料进行与已有隧道平行的施工隧道的 地质预报,根据超前施工的平行隧道或导坑所遇地质情况推测 隧道将遇到怎样的地质情况则是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报的一种重 要方法,特别是当两平行隧道间距较小时预报效果更佳。
超前钻探预报法:包括深孔水平钻探、5~8m加深炮孔探测 及孔内摄影。
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正确地考虑了地质构造特征、风化状 况、地下水情况等多种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建 议了各类围岩应采用的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此外,这种分 级法最早考虑了埋深对围岩级别的影响。其缺点是分类指标 还缺乏定量描述,没有提供可靠的预测隧道围岩级别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要等到隧道开挖后才能确定。
初始应力的一般特征
根据国内外的实测资料分析、总结发现,初始应力随
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大测深已超过3000 m ,大部分 测点在1000m之内。我国测点最深的500多米,一般在 200 m 深度以内) σv = 0.027H(MPa)(地下几十m至2700m左右的范 围内,垂直应力大体上等于按岩石平均容重为2.7g/㎝3 计算。 )
数据采集时通过依次激发隧洞一边侧墙等间隔炮孔,产生 以波形式向周围方向的能量传递,从掌子面前方任一波阻 抗差异界面反射的信号及直达波信号将被2个三分量检波器 接收,该过程所需时间约1小时。然后利用TSPwin软件处 理可得P波和S波波场分布规律,最终显示掌子面前方与隧 道轴线相交的反射同相轴及其地质解译的二维或三维成果 图。由相应密度值,可算出预报区内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进而可划分该区围岩工程类别。解译技术很关键!
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预报原理: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超前预报 系统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均匀地质体中产生的反射波特性来 预报隧洞掌子面前方及周围临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该法属 多波多分量探测技术,可以检测出掌子面前方岩性的变化 ,如不规则体、不连续面、断层和破碎带等。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震源和检波器的布置除离开开挖面对施工干扰较小外, 还因反射波位于直达波、面波延续相位之外而不受干扰,因 此记录清晰、信噪比高、反射波同相轴明显。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属于电磁波物探技术。电磁波通过天线向地下 发射,遇到不同阻抗介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接收 机利用分时采样原理和数据组合方式,把天线接收的信号转 化为数字信号,主机系统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彩 色线迹信号,并以时间剖面的形式显示出来,供解译人员分 析。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超前水平钻探场景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物探方法:包括地震波反射法、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 外探测、跨孔CT、高分辨率电法、声监测法、电测法、核磁 共震法、陆地声纳法、TRT真地震反射成像技术、水平声波剖 面法(HSP)、 TST超前预报技术、地震负视速度法、 TGP12超 前预报技术等。
超前水平钻孔法是最直接的方法。通过钻孔钻进速度测试和钻 孔岩芯的观察及相关试验获取掌子面前方岩石(体)的强度指 标、可钻性指标、地层岩性资料、岩体完整程度指标及地下水 状况等直接资料 。国内主要在水工隧道(洞)工程中,国外 已较为普遍。不仅可以确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而且可 以起到探水的作用。
『 2.2 ▎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质超前预报
根据坑道开挖实践,坑道开挖后的稳定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充分稳定的 坑道在长时间内有足够的自稳能力,无需任何人为支护
而能维持稳定,无坍塌、偶尔有掉块。
2)基本稳定的 坑道会因爆破、岩块结合松弛等而产生局部掉块,但不
会引起坑道的坍塌,坑道是稳定的。
3)暂时稳定的 大多数坑道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坑道开挖后呈现出不同
地质雷达被认为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地球物理方法,但 由于预报距离短,易受隧道洞内机器、管线的干扰,目前多 用于岩溶洞穴、含水带和破碎带的探测预报。
『 2.2 ▎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美国GSSI公司产的SIR—20型地质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