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
扩写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多以记叙文为多。
扩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扩写型,即题目中并不规定需扩写的地方,由答题者自己选定;另一种是指定扩写型,即在题目中已划好了需扩写的范围和要求。
(1)扩写的基本要求
扩写的一般要求是:扩写的内容要注意情节发展合理,人物的性格前后统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充实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扩写一般不改变人称和文章体裁。
(2)扩写的方法
①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中心。
把握住中心,才能围绕中心扩展情节。
注意扩写时不要改变人称。
保留与原文中心联系密切的段落。
同时还应注意扩写时不能改变原文顺序,要依原文顺序延续地写下去
②抓住扩写重点——扩写的时候,不是在原文的每部分都增加文字,而要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去扩展故事情节。
要仔细地研究哪些地方可以扩展,哪些地方可以补充,在怎样扩展和补充上下功夫,要经过周密的思索以后,再动笔写。
这就需要对扩写所提供的材料要认真研究,确定好扩写重点,安排好扩写的主次,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怎样才能确定好扩写的重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找重点,即抓住题目中的“题眼”确定扩写重点。
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确定重点。
凡是能表现中心的都是重点材料,也就是文章需要详写的部分,和中心关系不大的就是次要材料,要略写。
三是根据扩写对象确定重点。
如扩写的材料是以写人为主的,要把突出人物的特点作为重点来写;扩写材料是以写事为主的,要把事情的经过作为重点来写;扩写材料是以写活动为主的,应该把活动场面作为重点来写。
③扩写的内容一般都在原文之外,因此,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扩写作文要在读懂原文、抓住重点、找到扩写点的基础上做必要的充实。
也就是说在不改变原作主要内容,不改变原作的体裁,不改变原作的六要素的前提下添枝加叶,合理扩展充实。
这就需要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文内容进行补充。
展开想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据扩写的重点展开想象,重点明确才会在行文中使想象的方向明确。
即在运用想象时始终不忘中心,围绕中心弛骋想象,当发现自己想象偏离中心时就立刻关上想象的闸门。
二是想象要合乎情理。
想象可以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必须在情理之中。
三是要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是想象的基础。
”以广博的见闻,丰富的阅历作为写作的基础,文章才可能写得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④对照原文修改。
扩写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的,扩写完成后,要检查、对照和修改。
一般来讲,修改应注意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就所扩写的文章本身进行检查。
如文字的表达,思想内容的描述,都可能存在不妥当的地方。
二是认真对照提供的材料,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原材料可以说是我们进行扩写的依据,假如我们所扩充的内容或某一情节,与提供的材料相脱节,或相矛盾,那么,扩写的文字就算再好,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对照,主要是看原材料提供的主要情节,在我们的扩写中没有得到落实,是不是按原材料提供的中心去组织安排扩充的内容。
三是在检查与对照之后,大胆地修改。
修改可从字词开始,由句子入手,逐渐进入对段的增删、修改。
根据扩写文章的特点,修改的重点应落在情节的增删和想象内容的修正上。
前者容易跟原文有出入,后者容易出现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形。
总之,扩写要认真读懂原文,抓住扩写重点,展开合理想象,最后对照原文修改。
【例】
原文: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
他的田里有截树桩子,一只奔跑的兔子碰到树桩上,碰伤脖子死了。
那个种田人,于是放于耕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得到兔子。
这样的事是不能再发生了,而他自己反被别人笑话。
扩写文:守株待兔
从前,宋国有个庄稼汉,生性懒惰,好吃懒做。
有一天,太阳都几杆高了,他才懒洋洋地起床。
磨磨蹭蹭地吃完饭,扛着锄头去锄地。
来到地里,没干多大一会儿就坐下休息。
一阵风过后,只见蒿草摆动,一只野兔突然从草丛中窜出来,飞一样的跑,没想到撞到树桩上,撞折了脖子,死了。
懶汉看到这情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树桩前,拎起死兔子笑不拢嘴。
回家后他将那只兔子做成香喷喷的兔肉,美美地饱餐一顿。
吃完后他想,种田、铲地太苦了,还是捡兔子吃轻松。
从那天起,他再也不锄地了,天天戴着草帽坐在那棵树桩子旁,希望再有第二次、第三次兔子撞死的事发生。
一连守了两个月也没有看到一只兔子的影子。
这时,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
到秋天,别人家都收获到了满车满车的谷子,他家却没有一点收成。
这还不算,人们都笑他白日做梦,简直是个大傻瓜。
写作指导:扩写就是用合理的想象对原文进行扩充、拓展,使原文内容更加丰富具体。
对文章进行扩充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根据所提供的原材料,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合理想象。
②为突出文章中心部分,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和想象,合理补充其情节发展,使其有具体的过程。
③适当补充景物和人物的语言、动作。
值得提醒的是,扩写允许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渲染和修饰成分,但这种补充不能离开原意。
改写古诗习作方法——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宿新市徐公店》是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的原文是“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
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的是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内容浅显易懂,孩子们理解起来不难。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改写古诗不能改变古诗的原意,在主要情节不变的情况下,把古诗所包含的内容呈现出来,把古诗写得丰满起来。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扑蝶的天真与快乐。
改写的时候就应该把握两个内容:景色描写和儿童扑蝶。
景色描写是儿童扑蝶的背景,因此,改写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后两句“儿童扑蝶”的情景。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
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
“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
“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的动作、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所表达的内涵凸显出来。
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太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
一天的奔波已经使大诗人杨万里感到精疲力竭,心想:唉,都走哦一天了,就在新市找个店住下来吧!走着走着,“徐公店”三个清秀的大字映入他的眼帘。
站在外面打量着里面,环境还真不错,于是,便迈进店里。
店小二急忙迎了上来,笑问:“客官,里边请?客官有什么吩咐?怎么称呼您?”杨万里答道:“在下姓杨名万里,天色已晚,要在此借宿一晚,不知道可否?”“呀!久仰久仰!欢迎欢迎!”小二连声答道,“杨大人,随我来!”
到了房间,小二连忙送上热水热饭。
饭后,也许是路途奔波太累了,大诗人杨万里就上床歇息,头刚碰到枕头,便进入了梦乡。
清晨,几声鸟鸣把杨万里从梦中唤醒。
杨万里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走到了门外。
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呀!稀稀拉拉的篱笆围成的菜园子里,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路边的几棵树枝上花儿已经落了,还没长出浓密的叶子。
这树、这叶、这路、这篱笆、这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的恬静、美好。
杨万里的心情格外舒畅,沉浸在这迷人的春色中。
忽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几个头上扎着小辫子,穿着麻布衣衫的孩童边喊边赶着一只漂亮的蝴蝶。
那蝴蝶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蝴蝶忽而飞舞,忽而停歇,孩子们一会儿猛追,一会儿悄悄“偷袭”,真是不亦乐乎呀!安静点,快捉到了!孩子们奔跑着,追逐着,眼看就要捉到了,突然,蝴蝶却倏地钻进了金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傻眼了,这么大的一块油菜地,去哪里找蝴蝶呀!不仅叹息道:“唉!”
此情此景,杨万里不禁笑出声来。
评:小作者能够把握诗的原意,做到重点突出,想像合理。
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有趣。
在描写儿童追赶蝴蝶的时候,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来刻画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
其次,小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对古代人的生活语言比较了解,“客官、大人、小二、久仰久仰”等词语的运用比较得体,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宋代的新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
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
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在深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只要能恰当地翻译出诗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领略诗的意境,和谐地融入人物的感受,并自然地添加有关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写出的习作具体、生动。
虽然改写后已不再是诗的体裁,却仍然充满诗意,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改写《游子吟》
各家的灯都吹灭了,小村庄的人们都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可是,从远处隐隐地看到,孟郊家的灯光还在闪烁。
原来孟郊要远行,妈妈正在为他做准备。
灯光下,孟郊的母亲正在为孟郊忙碌着。
母亲为他准备了干粮和水,在拿毛衣时,母亲发现毛衣破了,便回屋拨亮了油灯。
在灯下,母亲拿起毛衣缝了起来,一针一线缝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那么地密。
啊,线断了,母亲又眯着眼睛,纫上针,继续缝。
灯光下,母亲那憔悴的脸上,布满了重重的皱纹。
这时,母亲心想:“儿子又外出了,不知何时归来,我一定要把衣服缝结实点,让我儿子多穿些时间。
”想到这儿,那一针、一线缝得更密了。
一不小心,针扎到了母亲的手上,母亲呻吟了一声,尽管声很小,但还是惊醒了熟睡的孟郊。
孟郊看见母亲还没睡,便走了过去。
母亲见孟郊进来,把血往身上一擦。
孟郊见了,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热泪盈眶。
他心想:“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沐浴之恩,而儿女也报答不了母亲伟大的爱。
”
母爱,像空气一样的母爱。
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里,花儿睡了,鸟儿也睡了,夜风轻轻地吹着,破旧的茅屋里有两个人,一个是上了年纪的母亲,眼睛都花了;另一位是手不释卷地捧着书的儿子。
一位慈爱的母亲知道儿子要去远行,笑眯眯的借着清柔的灯光连夜地为远行的儿子一针一线地缝衣服。
当线用完的时候,他的眼睛有点花了,但慈爱的母亲一想到儿子要远行了,他不能为远行的儿子做什么,慈爱的母亲只能为儿子把衣服缝得又密又结实,把所有的爱都缝进衣服里,让儿子穿得久一些,就怕远行的儿子迟迟不能回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嫩绿的小草无法回报春天的阳光,母亲给他的温暖,儿子的爱心要怎能回报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站在破旧的屋子里看着儿子离开,儿子对母亲说:“母亲快回去睡吧,在这里很冷,”母亲说:“儿子让母亲看着你离开吧,”儿子被感动地留下了思念的泪水。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空下着大雪,风儿不停地吹。
一个游子回到了家,稍事休息后他又要出远门了。
夜里,儿子看见母亲只穿着一件单衣,在等下吃力地为他缝补衣服,连忙说:“母亲!您快歇下吧!您身体不好,别着凉了。
”母亲听了儿子的话,怕他担心,就去睡下了。
不一会儿,她听到了儿子的呼噜声,就蹑手蹑脚地下了床,点起油灯,继续一丝不苟地给孩子缝衣服。
也许是年老眼花,一不小心把手指戳破了,但她只是放在嘴了吸了下,就接着逢了。
缝了大概半个时辰,母亲也累了,她伸了伸腰,理了理乱糟糟的头发,捶了捶背,再专心致志地缝起来。
深夜了,儿子突然醒了,看见隔壁母亲的房间露出微弱的灯光,偷偷地走过去,。
当他看见母亲疲惫的身躯在灯影里摇晃时,他再也忍不住了,失声叫道:“母亲!”母亲笑着对儿子说:“我已经把你衣服补好了。
儿啊,你可要早回啊,母亲老了,经不起一人在家的孤单啊!”眼里流露的依依不舍伤心的眼神。
“我一定会早回的,回来陪伴我亲爱的母亲。
”儿子走了。
他穿着母亲为他缝好的衣服,感觉格外温暖,也格外贴身、舒适。
他知道这衣服虽不是绫罗绸缎,但每一针都包含着母亲的爱啊!母爱如同春天的光辉,孩子就像大地的小草一样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本内容查字典原文地址:/zuowen-123596)
续写的方法与技巧——
让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续写。
续写就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将内容继续延伸,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是把不完整的故事继续补充写完整的写作。
续写的形式:从续写练习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出故事的开头,然后要求续写故事的情节和结尾。
在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续写大多都是这种方式。
另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
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第二次赛跑》。
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但是故事的中心变了,这次兔子接受教训,顺利获得胜利。
这类续写,既要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想象,注意与原文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还要有新意。
续写常用方法
(1)展开想象,合理推测原文内容。
展开想象,就是对原文故事没有写出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推想,打开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几种情况,几种结果,然后从中加以选择。
譬如,四年级有篇课文《雨中》,写的是在傍晚的雨中,一位姑娘将满载的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姑娘万分焦急。
课文仅仅对傍晚雨中路上的情景,以及姑娘翻倒箩筐的情景进行了描写。
许多同学写出了不同的文章。
有的续写出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故事,赞颂了社会的文明之风。
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了路人的冷漠,斥责了这种做法。
还有的写出了姑娘为了不堵塞交通,忍痛放弃捡拾苹果的故事。
这几种故事的结局都是合理的,这样续写的文章就会内容丰富而有新意。
(2)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特别是给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
譬如,文章《难忘的一件事》,文章给出的材料是这样的
每当我看到下雨,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位叔叔的身影,而那件事也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夏季的一天,放学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和一个小姑娘站在学校门口等人接。
天色越来越晚,我们两个都焦急不安。
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一个身影向学校奔来……
同学们的续写各种各样,大部分同学读懂了材料的内容,写出了叔叔是小姑娘的爸爸。
经过合理推想写出这位叔叔看到我的焦急,就主动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打出租车、或将自己的雨伞借给我等情节,吻合了前面的材料。
但是有的同学写出了叔叔是一个坏人,我机智勇敢地与他进行了斗争,成功脱险的事情。
仅看所续写的内容好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结合文章已经给出的材料就会发现,续写的内容与题目和开头有些矛盾。
这种与坏人斗争的事应该是惊心动魄或者是心有余悸的,而不大可能是久久难以忘怀的,你们说对吗?
例文评析【文题】
体育课上,五(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要求根据提供的情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续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脚扭伤之后》。
2. 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把和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具体。
提示:面对省略号,我们可以引发许多想象。
可以想象王军当时痛苦的样子,以及师生的关心;可以想象师生怎样送他上医院治疗,怎样送他回家;还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同学们怎样探望,怎样帮助他补课;还可以想象不知姓名的司机,怎样帮同学们把王军送往医院;也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不忘班集体,为班级出力量……可想象的内容太多了!同学们要抓住“脚扭伤之后”来展开合理想象,会续写
出一篇好文章的。
在想象时,一定要注意“合理”,也就是要切合文中所给情节的实际,切合同学们生活的实际。
不合情理地“胡编”,会违背了练习续写的意图。
选择怎样的材料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
是要赞扬同学之间的友情呢,还是赞颂老师对学生的爱,或是要反映改革大潮中人的真情……中心确定之后,围绕中心去想象,把和中心有关的内容想具体,写具体就行了。
[续写]脚扭伤之后
体育课上,五(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只见他手指着右脚,咬着牙说:“疼……疼死我了。
”几个身高体壮的男生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出沙坑,小心翼翼地脱下他的鞋袜一看,啊,脚腕已经肿了起来,并且青里透紫地出现了淤血,王军也由于疼痛而汗珠直淌。
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有的说:“快送医院吧。
”有的说:“快打电话通知他爸妈吧。
”更有心急的同学,上前就要为他按摩,恨不得一下子把那个大肿包给揉下去。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心急火燎的时候,体育王老师却镇定自若。
他制止了要给王军按摩的同学,对大家说:“刚刚扭伤,绝不可以乱动,大家听我安排:冯旭——马上去医务室请校医,并让她带一卷绷带来;肖鹏——你劲大,把王军背到水池边。
”肖鹏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王军背到了水池边。
同学们也一齐围了过来。
老师边用水池中的冷水冲洗王军扭伤的脚,边告诉我们,这是防止继续瘀血。
一会儿,校医李老师来了,用绷带把王军脚腕上部缠紧。
体育老师又告诉我们,这是不让肿胀再扩散。
然后,他又叮嘱王军把脚架在高处,保证血液回流畅通。
看着老师熟练的操作,听着那头头是道的讲解,再看王军减轻了痛苦的表情,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一齐向老师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这时,王老师又推来一辆自行车,让王军坐在后车架上,和校医一起把他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堂课上得可真有价值,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
事后连受伤的王军都开玩笑说:“用我身体的疼痛为你们换来了急救知识,值——”从此,大家更佩服体育王老师了。
总之,续写既要注意原有故事情节,合理想象;又要敢于创新,写出新意。
写读后感的方法与技巧——
所谓读后感就是先读后感,先读就是在动笔前先读懂原文的内容;后感就是在读后联系原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它是在“读”的基础上引发思考与认识。
读后感由“读”和“感”两部分组成,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一、紧扣原文,抓住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针对原文的内容而发的,原文的内容是“感”的依据,“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和体会。
因此,写读后感必须认真阅读原文,获得真切感受。
要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即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句话,或某一问题,把它分析深刻、透彻,这样才能做中心突出,选材集中,使人愿意看,并有所启发。
二、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阅读文章后,要让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形成文字就是感想。
写感想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