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案.(生活中的化学)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和实验•探索和解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燃烧与氧气的消耗•实验目的:通过燃烧实验,观察氧气与物质的反应及其对氧气的消耗情况,探究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一支蜡烛、一个瓶子和一根长长的导管。
2.将蜡烛点燃,并将瓶口完全覆盖住,使瓶内不再进入新的氧气。
3.观察蜡烛燃烧过程,并留意观察蜡烛逐渐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蜡烛在瓶中燃烧后会逐渐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氧气会被燃烧物消耗。
2.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酸碱溶液相互反应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准备一杯红茶和柠檬汁。
2.将柠檬汁倒入红茶中,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3.逐渐加入红茶,直到颜色完全消失。
•实验结果:柠檬汁中的酸性物质与红茶中的酸中和,导致颜色的变化。
3. 水的沸腾与蒸发•实验目的:通过水的沸腾和蒸发实验,观察和理解水的相变过程和蒸发的原理。
•实验步骤:1.准备一锅水和一个温度计。
2.将水烧开,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观察水在烧开时产生的气泡,并留意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在沸腾时会产生气泡,温度也会不断上升,水的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讨论教学法在实验后,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推理过程,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归纳法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概括实验结果和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促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思考题等,评估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溶液浓度等。
2. 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分子运动、物质结构、化学反应等。
3.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日用品、食品、环保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概述2.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实例分析3. 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解析4. 第四课时:溶液浓度应用5.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案例分析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课后作业、小测验等。
3. 学生应用度: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分析等。
4. 学生满意度:课程反馈、问卷调查等。
六、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子运动与物质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运动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分子运动的现象和原理,如扩散、布朗运动等。
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原子、分子、晶体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如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子运动现象。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 教学安排第六课时:分子运动现象及其原理第七课时: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第八课时: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七、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等。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实例,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现象。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提高对化学的认知。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a. 水的性质与用途b. 食物的消化与营养c. 空气的组成与作用d. 燃料的燃烧与能量转化2. 化学原理的应用a. 溶液的稀释与浓度计算b.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c.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d. 化学键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观察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3. 生活用品:食品、饮料、日常用品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观察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4. 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生活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第5-8课时:化学原理的应用第9-12课时:溶液的稀释与浓度计算第13-16课时: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第17-20课时: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化学现象,并进行实验演示。
3. 学生实验: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变化。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原理。
5.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2. 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物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 食物中的化学2. 饮料中的化学3. 空气中的化学4. 水质的化学知识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1. 常见日用品的化学成分2. 药物与化学3. 材料与化学4. 环保与化学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物质。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的表现。
3. 学生完成实验、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的质量。
4. 学生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的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中的化学》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3.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物质相关案例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网站、视频等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5小时。
2. 课程共计10周,每周安排一次新的教学内容。
3. 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性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生活中的化学高中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高中教案课程:化学年级:高中课时: 2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巧3. 增强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教学内容: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介绍2. 化学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步骤和原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内容(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进行简单的汇报。
2.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提出的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实验准备: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实验分析(10分钟)1. 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2.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验背后的化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探究化学在生活中的更多案例,并做简要的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内容。
二、学习内容(15分钟)1. 实验操作:进行另一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交流经验。
三、实践操作(25分钟)1. 实验操作:学生再次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尝试不同比例的试剂。
2. 记录分析: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比例试剂对反应的影响。
四、总结讨论(10分钟)1. 总结反应规律:学生讨论不同试剂比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
2.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编写实验报告,总结这次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结果和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加深入理解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含5篇)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含5篇)第一篇: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中的化学【情景与需求】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课程实施】引入: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1.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⑵小组汇报结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达标过程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⑶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时,曾经用米汤来书写“无字密信”.请问:①如何读出该密信中的内容?②用酚酞试剂是否可以书写密信如果可以,该如何读出?③你还有其他方法书写密信吗?2、与同学交流,说明书写和阅读的方法.教师实物演示,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这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对于厨房中的这些物质,你所知道的它们发生的化学变化有哪些,其中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书写结果.小组汇报,复习所学知识.2-2达标过程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反应外,还发生着很多很多的化学变化.下面列举的问题,同学们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吗?⑴我们可以用食醋制作软壳鸡蛋,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⑵自来水和矿泉水当然是不同的,同学们,你知道它们不同什么地方吗?谁能用化学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⑶(想一个其它的题目)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扩大知识面.其实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化学反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静静放置着的鸡蛋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在烹煮过程中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如炒菜,炒肉,煮鸡蛋等等).4、音像资料:炒菜的学问学生倾听,了解新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发生的变化:在前边同学们提到燃料燃烧发生化学变化.同学们知道近十几年来家庭燃料发生怎样的变化吗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住用,通信交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展示各种燃料:从柴草开始……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天然气的利用我们广大农村应用的还不多,但城镇居民已广泛使用.对于天然气以及家庭所用燃料问题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考一考大家!⑴“西气东输”指的是从大西北把天然气向东部沿海城市输送.所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管道煤气的成分是不相同的.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不同:⑵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根据此结论,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气体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燃气灶由灶体,进空气管,开关等部件组成.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c、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部分燃料的热值与价格表燃料热值(J/kg)价格(元/kg)原煤2.1×107 0.8 天然气3.9 × 107 2.8 煤气1.56 × 107 4.0 液化气4.7 × 107 3.0 酒精3.0 × 107 4.0 汽油4.6 × 107 4.3 柴草1.7 × 107 0.36、学生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比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你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请你分析,上述哪种燃料是最理想的家用燃料?(3)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 a、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理由是________.b、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4)你还知道有哪些更好的能源吗? 如果把青岛市消耗的燃料全部按热值折算成消耗天然气,假若此值为日耗天然气5.5×106立方米,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相当于消耗多少吨原煤(天然气的密度为0.66kg/m3,天然气热值为3.9×107J/kg, 原煤的热值为2.1× 107J/kg).假设上述原煤平均含硫元素2.5%,则改用天然气后相当于每天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多少吨?7、学生列出计算式教师给出计算结果,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数字上感受到加强环保的重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8、小结简单回顾本节课新学到的知识,说出自己新学习到的、最感兴趣的知识,巩固所学,培养兴趣.【教学反思】1、本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厨房为线索,以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从厨房中的化学材料, 化学反应, 化学燃料, 化学与安全为专题,结合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地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视觉放开,着眼于化学发展新成果,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通过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
(2)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何正确使用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实验仪器。
2. 基本化学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实验数据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化学公式和数据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1. 实验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2.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
3. 教案和实验指导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反应的现象。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步骤和技巧。
4. 实验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记录。
5. 数据分析与讨论:学生运用化学公式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邀请化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化学实验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化学企业,了解化学实验的实际应用。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范文(6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范文(6篇)第1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一、课名:生活中的化学二、类别:综合探究课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四、问题产生的背景厨房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一样东西都是化学物质。
在厨房中,发生得最多的便是化学反应。
关注厨房里的化学,就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工作和学习。
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六、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将组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对三种小课题的研究。
各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
制定好可实施的实验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二)实施阶段第一步:各小组分别准备自己的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准备,进行实验。
第二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观摩实验过程。
1、1小组通过将食醋与水垢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水垢的成分。
2、2小组通过将大理石与各种调料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大理石的成分。
3、3小组通过查资料得知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认真做好试验,记下实验数据,多实验几次以达到结果精确的目的。
整理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指导老师进行点评。
第三步:组员应反思自己的实验,得出不足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改进实验方法,再进行本实验,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第四步: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数据,网上资料,老师的点评,得出精确的结论。
整理资料,写成初步的实验报告。
第五步: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准备结题。
七、研究结果1、水垢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2、大理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3、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氧气浓度越大,天然气燃烧越充分。
八、问题拓展在这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组员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能够:1. 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应用;2. 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巧;3. 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4. 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将包括以下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2. 酸碱中和实验;3. 燃烧实验;4. 溶解实验;5. 物质的性质测试实验。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知识,如佩戴实验服、戴眼镜、洗手等,提醒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二:酸碱中和实验(20分钟)1. 布置实验仪器和试剂;2. 将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3. 将酸和碱混合,观察中和反应过程;4. 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三:燃烧实验(15分钟)1. 准备燃烧实验器材;2. 分别测试不同物质的燃烧性质;3. 记录不同物质的燃烧结果;4. 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四:溶解实验(15分钟)1. 准备溶解实验器材;2. 将不同物质溶解于水中;3. 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4. 讨论实验结果。
步骤五:物质的性质测试实验(20分钟)1. 准备实验器材和待测物质;2. 分别进行物质的酸碱性测试、溶解性测试、燃烧性测试等;3. 记录并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4. 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物质的特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2.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合作与沟通: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为了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作业,如化学知识的应用技术、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等。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灯台等。
2. 教具:题册、课件、教案等。
以上为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讲解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案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分类1.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类型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物、物、反应条件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第二章:生活中的物质性质2.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案例分析:铁的生锈原理及其应用2.2 溶液的配制和应用介绍溶液的定义和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讲解溶液的配制方法:溶解、稀释案例分析:生活中的溶液应用实例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3.1 生活中的常见元素介绍氧、碳、氢、氮等元素的日常生活应用讲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案例分析:钙、铁等元素在生活中的作用3.2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介绍水、二氧化碳、食盐等化合物的日常生活应用讲解化合物对环境和生活用品的影响案例分析:醋的化学成分及在生活中清洁的应用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4.1 气体的性质和应用介绍气体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讲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生活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气体的溶解度和气压的关系4.2 燃烧和爆炸解释燃烧和爆炸的原理讲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案例分析:火灾的预防和安全知识第五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5.1 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等讲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烧杯、试管、量筒等案例分析: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实验5.2 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实例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实验:制作泡腾片、检测碘盐等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案例分析: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及应用第六章:食品安全与化学6.1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安全介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讲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和过量危害案例分析:食品添加剂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6.2 食品污染与化学解释食品污染的概念和来源讲解食品污染的类型: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案例分析:农药残留和瘦肉精事件的分析第七章:环境与化学7.1 环境污染与保护介绍环境污染的类型: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案例分析: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7.2 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解释节能减排的概念和意义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方法: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等案例分析:使用节能灯泡的生活实践第八章:健康与化学8.1 药物的成分与作用介绍药物的基本成分和分类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正确使用方法案例分析:感冒药的成分及作用8.2 人体营养与化学解释人体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讲解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案例分析:维生素缺乏症及其预防第九章:美妆与化学9.1 化妆品成分与作用介绍化妆品的基本成分和分类讲解化妆品的功效和正确使用方法案例分析:保湿化妆品的成分及作用9.2 美容化学实验与生活举例说明美容化学实验:自制面膜、染发等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案例分析:天然成分在美容中的应用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智慧10.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洁剂、化肥、农药等讲解化学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案例分析:合理使用洗涤剂的实践10.2 生活中的化学思维解释化学思维的概念和意义讲解化学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创新等案例分析:使用化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的“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以及“化学反应”这两部分内容,是理解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1、讲述《生活中的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时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
2、确定名单,进行分组,确定组长。
3、演示生活中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时(2课时)三、实验准备1、烧不坏的手帕实验用品: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怕;酒精溶液(酒精与水的体积比:2∶1)2、魔棒电灯实验用品: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浓硫酸、高锰酸钾3、捉迷藏实验用品:滤纸、玻璃棒;浓氨水、浓盐酸、酚酞试液四、教学过程1、讲述:(1)进行分组、确定组长。
(2)兴趣小组将通过讲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让大家对化学科学有一个基本了解。
2、讨论:(1)你认为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2)你希望通过这门校本课程了解哪些内容。
2、演示实验演示三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介绍化学实验的主要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2、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熟练基本操作二、课时:2课时三、实验准备1、仪器:试管、镊子、药匙、量筒、滴灌、广口瓶、细口瓶、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铁架台等2、药品:蒸馏水、石灰石、铜绿、稀盐酸四、教学过程:(一)讲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可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烧杯、石棉网(2)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水槽、漏斗、胶头滴管(3)称量仪器――托盘天平、量筒(4)夹持、固定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等(5)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6)其它仪器――玻璃棒、药匙、水槽、毛刷等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 (1)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方法(往试管里装固体或倾倒液体)⎪⎪⎪⎪⎪⎩⎪⎪⎪⎪⎪⎨⎧药品落入底部)。
起来,让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使试管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将试管倾斜,一斜、二送、三直立”粉末:操作要领是:“打破试管底)。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 食物中的化学2. 生活中的材料化学3. 环境中的化学第二章:化学与健康1. 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2. 食品安全与化学3. 药物与化学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1. 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2. 常见的生活用品制作实验3. 家庭小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第四章:化学与能源1. 生活中的能源类型2.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3. 节能与环保第五章:化学与生活用品1. 日用品中的化学2. 化妆品与化学3. 化学与衣物护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生活用品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创新性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中的化学》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网站、视频等5. 生活用品:食品、日用品等六、教学策略1. 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篇一: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化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教案——关注我们周围的垃圾一、主题的产生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
从而传播疾病。
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
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
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乡镇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二)能力目标1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3、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三)情感目标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四)认知水平1、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乡镇垃圾的特点。
2、认识乡镇垃圾的危害。
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出示题目我镇约有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内,会有多少垃圾呢?若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若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学生计算,老师板书日千克吨月千克吨年千克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我们刚才算的,只是石花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饭店、镇大大小小的厂家,垃圾量大在超过上面的这个数字)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地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6、制定计划: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邀请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制定自己小组活动计划,调查校内外垃圾的的主要来源,以及垃圾分类情况。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一、教案主题:生活中的化学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案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化学知识,如饮食、洗涤剂、燃料等。
2. 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介绍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盐、糖、酸、碱等。
3. 化学与健康:探讨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4. 化学与环保:分析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如塑料、废气、废水等。
5. 化学实验与生活: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 实验法: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第六章食品安全与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危害物质。
3. 掌握如何通过化学知识来保障食品安全。
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概述: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
3. 食品安全检测:介绍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如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4. 食品安全保障:讨论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来保障食品安全,如清洗、烹饪、储存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食品中的化学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化学原因。
3. 实验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溶解沉淀等。
2. 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分子运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3.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日用品、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等方法,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活中的化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课件或黑板:展示化学反应方程式、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醋除垢,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介绍相关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如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应用,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食品防腐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一个生活化的化学问题展开讨论,如如何在家中制作简易净水器。
7. 板书设计: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化学题目,巩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沟通、思考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化工厂或实验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生活中化学实验初中教案
生活中化学实验初中教案课程内容:初中生活化学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实验,并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强调实验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教学重点:1. 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实验。
2. 铁与硫酸反应实验。
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引入性问题或有趣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今天将要进行的两个化学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二、实验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实验(15分钟)1. 实验原理: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 实验步骤:取一小段试管,加入少量碳酸氢钠,然后加入硫酸,观察气泡产生。
3. 实验现象: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并有气味散发。
三、实验二:铁与硫酸反应实验(15分钟)1. 实验原理: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硫酸。
2. 实验步骤:取一小段试管,加入少量铁丝,然后加入硫酸,观察气体产生。
3. 实验现象: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体,试管变热。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让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强调实验的安全意识,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生活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时刻重视实验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范本模板】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定义与分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1.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2.1 水的性质与作用水的分子结构水的物理性质:沸点、凝固点、密度等水的化学性质:酸碱性、溶解性等2.2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与用途酸的概念与分类:有机酸、无机酸碱的概念与分类:强碱、弱碱盐的概念与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洁剂、调味品、药物等第三章:食物中的化学成分3.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糖类、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3.2 蛋白质蛋白质的概念与分类: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3.3 脂肪与油脂脂肪与油脂的概念与分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动物油脂肪与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脂肪与油脂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4.1 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气体的概念与分类: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气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防腐剂、保护气等4.2 溶液的性质与配制溶液的概念与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溶液的物理性质:均一性、稳定性等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五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1 实验基本工具与仪器实验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实验天平、称量器、温度计等5.2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称量与配制溶液滴定与滴加操作加热与冷却操作5.3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实验室安全规则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第六章:生活中的化学反应6.1 烹饪中的化学反应烹饪中常用的化学反应类型:燃烧、水解、酸碱反应食物烹饪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化学反应烹饪中香气与味道的形成原理6.2 清洁剂与去污剂的化学原理清洁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表面活性剂、溶剂、酶制剂等去污剂的酸碱性与应用环保型清洁剂的发展与使用第七章:健康与化学7.1 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作用药物的化学分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等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化学反应药物的副作用与化学关系7.2 营养素的化学作用与食物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化学作用与食物来源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抗氧化剂的作用与食物来源第八章:环境与化学8.1 空气污染与化学空气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颗粒物、有害气体、臭氧等空气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与化学原理8.2 水污染与化学水污染的来源与类型: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水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影响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与化学原理第九章: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化学在纺织与服装中的应用纺织品的化学成分与分类: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混纺等染料与助剂的化学作用与使用方法服装护理中的化学原理与方法9.2 化学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与性质:水泥、钢材、玻璃等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与环保性室内空气质量与化学关系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与探究10.1 家庭小实验与实践制作简易清洁剂与去污剂烹饪中的化学实验与探究制作环保型植物肥料与植物生长实验10.2 户外与现场实验与探究空气质量的简易检测方法水样的简易检测方法土壤酸碱度的简易检测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十一章:食品安全与化学11.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防腐剂、色素、调味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争议11.2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预防食品污染的来源与类型: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食品污染的预防措施与化学原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化学检测方法第十二章:化学在能源中的应用12.1 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与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与提炼化石燃料的燃烧反应与能量释放化石燃料的环保问题与替代能源12.2 清洁能源的化学原理与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的转化与利用电池与燃料电池的化学原理与技术核能的化学原理与核反应堆技术第十三章: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3.1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加工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合金的性能金属的熔炼、铸造、轧制、锻造等加工过程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3.2 陶瓷与塑料的化学原理与制作陶瓷的化学成分与烧制过程塑料的化学组成与成型工艺复合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医学中的应用14.1 生物技术中的化学原理酶的化学性质与催化作用基因工程中的化学技术生物制药的化学原理与工艺14.2 医学中的化学治疗与药物设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化学原理药物设计与筛选的化学技术第十五章: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15.1 化学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制备与性能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与应用生物传感器与化学检测技术15.2 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化学键理论的新进展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社会需求15.3 化学实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化学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生活中的化学物质、食物中的化学成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健康与化学、环境与化学、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与化学、化学在能源中的应用、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生活中的化学 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教案标题: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化学的应用和意义。
2. 通过实验和活动,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大脑风暴: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和想象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例如:为什么湿衣服会干?为什么橙子的颜色会变淡?为什么清洁剂能除去污渍等。
知识讲解:2. 简要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食品和饮料加工、药品研发、化妆品生产等,并强调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 解释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元素、化合物等,并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进行说明。
4. 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煮饭、燃烧和腐蚀等,解释化学反应的原理。
实验活动:5. 实验1:观察烧烤的化学反应a. 学生们将一片生土豆放在火上进行烧烤。
b. 观察火烧土豆的变化,如颜色、形状和质地的变化。
c. 分析火烧土豆的化学反应和产物,并与生活中的烹饪过程进行关联。
6. 实验2:观察食物变质的化学过程a. 学生们将相同的食物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常温、冷藏、冷冻)。
b. 观察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如颜色、气味和质地的变化。
c. 解释食物变质的原因,涉及化学反应、微生物作用和氧化等。
巩固和评估:7.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其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
8. 作业:让学生撰写一份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教学资源:- 烧烤用具(火炉、铁网、土豆)- 不同种类的食物(如水果、面包、奶制品等)- 实验室用具(容器、放大镜等)- 化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教学拓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和讨论。
组织一个化学实验展示活动,让学生们展示他们发现的有趣的化学现象,并解释相关的化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一、课名:生活中的化学
二、类别:综合探究课
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问题产生的背景
厨房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一样东西都是化学物质。
在厨房中,发生得最多的便是化学反应。
关注厨房里的化学,就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工作和学习。
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将组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对三种小课题的研究。
各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
制定好可实施的实验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二) 实施阶段
第一步:各小组分别准备自己的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准备,进行实验。
第二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观摩实验过程。
1、1小组通过将食醋与水垢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水垢的成分。
2、2小组通过将石与各种调料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石的成分。
3、3小组通过查资料得知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认真做好试验,记下实验数据,多实验几次以达到结果精确的目的。
整理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指导老师进行点评。
第三步:组员应反思自己的实验,得出不足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改进实验方法,再进行本实验,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第四步: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数据,网上资料,老师的点评,得出精确的结论。
整理资料,写成初步的实验报告。
第五步: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准备结题。
七、研究结果
1、水垢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2、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3、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氧气浓度越大,天然气燃烧越充分。
八、问题拓展
在这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组员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
我们在充实了自身的学业的同时,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团队,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功。
当然,化学的课题研究当然也丰富了我们的化学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个课题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让我更加扎实的学到了相关的化学知识。
我认为只有将学习融入生活,才能学的有趣,学得牢固。
参考书目:
演示条件:
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束缚。
通过实地调查,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问题解决活动,通过交流、协作等活动,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活用能力的伸展,使得学生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与他人的协作化和共有化,实现学习者的生产性学习。
在本节课中,根据综合学习具有的特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参与意识、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唤醒。
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心、动行,并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寓于活动中。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主体的、实践的、探索的、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达到一个整体的综合教育。
培养学生在新时期环境下的新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在“开放”中锻炼自己的体力;在“开放”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在“开放”中实践着学习做时代的主
人。
让学生既有书本的知识,又有实践生活中取得的知识;既有掌握知识的能力,又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既有自己的“主见”,又善于吸取别人的“他见”,富有活力。
强调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选择中获得成功,给学生带来真正自主训练、自主设计和自主活动,带来了任学生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附:综合实践活动课网上操作流程
一、教师操作方法
第一步,社区服务主题管理
教师登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系统后,点击社区服务,进入社区服务主界面,点击进入我的主题,到达社区服务列表。
点击添加按钮,填写社区服务主题名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其他指导老师的信息,点击保存,即可创建一个社区服务主题。
主题创建后我们要进行小组管理,点击小组管理,进入小组管理界面,点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学生中勾选小组成员,填写小组名称,点击保存,即可添加小组。
小组添加完成以后进行指定组长,点击指定组长,弹出的小组成员,在中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点击保存即可。
小组成立以后,找到课题状态,点击启动即可。
第二步,社区服务小组互动审批
教师审批社区服务基本信息方法;教师登陆以后,在小秘书界面,可以看到等待审批的信息,选择社区服务的活动信息,点击活动名称,进入活动的详细界面,可以看到看到活动的详细容,认真检查活动容,确认没有问题后,点击“添加”,填写相关的审批容,点击保存,我们就可以看到老师的点评容就显示在相应位置,点评完毕后,我们的学生就可以提交相关的活动报告容了。
第三步,个人社区服务报告审批
教师审批个人社区服务报告;教师在登陆以后,在我们的小秘书界面上可以看到社区服务的相关容,有以下个人社区服务报告等待点评,我们点击这个报告的标题,进入到他的报告的详细界面,查看他的小结与反思,点击点评,即可对他的社区服务活动报告进行点评,填写好点评容后点击保存即可。
教师对学生发布通知,进行过程性的提醒
教师登陆以后,在界面的左上角有一个教师提醒的功能区域,点击管理,可以看到通知列表,点击添加,我们可以填写通知的标题,选择通知接受的班级,填写通知结束的时间,填写通知的相关容,点击保存即可。
(注:结束时间是指通知到该时间后就不再显示。
)
二、学生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