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贵州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贵州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摘要】文章运用1996-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贵州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了考察。
结论表明,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
究其原因,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协调机制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上下结合”的双向表达机制,构建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供给筹资体系是走出现行单主体供给机制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贵州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将“三农”问题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对西部地区不断加大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西部农村逐步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
但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广大农村面临着公共需求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
尤其像贵州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严重制约了公共财政的供给力度,许多地区不仅存在物质性、精神性贫困,而且存在着基础设施和基本生存发展条件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性贫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已成为制约贵州省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侧重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研究。
如刘义勇等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中通过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消费支出结构为函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实证研究。
其二,针对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
李朝英、王海卫在《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对策建议》中主张通过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以及慈善援助等途径实现供给机制创新。
于慎澄等在《山东省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现状与路径》中指出山东省政府应以建设新农村为发展契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付志宇、郑武权针对贵州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别从解决体制因素及供给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从文献梳理来看,关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展开,而贵州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且现有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拟通过定量分析、实证研究对贵州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供给效率进行考察并提出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拉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公共服务覆盖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居民享受公共产品的权利,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农村公共产品的特点,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同时,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可以探讨如何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深入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可以帮助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对策。
山东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导向机制研究
wi e s ae o a i l s p l d p a t a e eo me t r q i me t ,a d a r g o e s p l r e n ie o rl p b i g o s i h h t t c c p t u p y a r ci ld v lp n e u r l f a n c e n s n ra e fr t u p y o d r a d sz r a u l o d n n h f u c
文 章编 号 :0 1 8 1 (0 20 - 0 3 0 10 — 6 12 1 )5 0 6 - 4
山东省 农村公 共产 品供 给 的需求 导 向机制研 究
孙 志亮 杨焕 玲
( 岛农 业大 学经济 与管 理学 院 青 青岛 260 ) 6 1 9
摘
要: 新农村 建设 是 新 时期农 业和 农村 工作 的 重点 , 而加 大农村 公共 产 品的有 效供 给是 推进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设 的 一个核 心
村 教育 、 科技 、 医疗等农村公 共服务 。从 公共产 品 的 性 质来看 , 村公 共产品既包括农 村纯公共产 品 , 农 如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 村 道 路 建 设 、 洁 饮 水 工 程 、 业 乡 清 农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等 , 包 括 农 村 医疗 救 助 、 村 社 会 保 也 农 障 、 业 科 技 推 广 应 用 等 准 公 共 产 品 。 基 于农 业 的基 农 础 产 业 和 弱 质 产 业 的 地 位 和 性 质 ,加 之 农 民 是 低 收
1 农村 公 共产 品的 内涵 与范 围界定
按 照 西方 公 共 产 品理 论 , 共 产 品是 指 满 足 社 会 公 公共需要 , 同时 具 有 受 益 的 非竞 争 性 和 消 费 的非 排 他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本文将就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1. 资金短缺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2. 供给不足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
有的农村地区缺乏适宜的教育资源,有的农村地区缺乏适宜的医疗资源,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3. 质量参差不齐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存在一些公共产品,但很多都是质量参差不齐的,例如农村的道路、学校、医院、供水等基础设施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4. 管理不善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往往受到管理不善的影响,有的地区甚至存在着公共产品管理混乱的情况,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应当加大投入,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供给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共产品领域,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中,以弥补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
3. 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管理4.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政府应当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规范和监管,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性。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供给,加强农村公共产品的质量管理,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为农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产品,如农村道路、 水利设施、教育、医疗等。这些产品的供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 活水平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 多问题,如供给不足、不均衡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了广泛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供给模 式、供给效率、供给均衡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实践 经验。国内学者则主要围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影响因素和政策措施等方 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缺乏 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全面梳理;二是缺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深入 分析;三是缺乏对现有解决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3、供给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农 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供给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竞争与 监督机制;二是供求失衡,未能充分了解农民需求,导致部分公共产品供过于求, 部分供不应求;三是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公共产品供给难以得到 控制。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方向:一是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引入市场竞争 机制,提高供给效率;二是建立农民需求表达与反馈机制,实现供求平衡;三是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与效益。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二是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三是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感谢观看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研究——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决策机制考察
编 码 形 式 , 每 个 问题 当作 一 个 项 目进 行 编码 , 个 把 每
问题 的编 码 采 用 开 头 字母 的英 文 缩 写 ,如 主要 经 济
来 源 缩 写 为 Z JL 被 调 查 地 区编 码 为 A 如 溧 阳 Y J Y; D,
相关 规 则 和 制 度体 系 。作 为 一 种 由多 主 体 参 与 、 环 多
本 文 系 国 家 社 会 科学 基 金项 目(7 J 8 江 苏 省 软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R 0 8 5 ) 段 性 成 果 之 一 0 BY04) B 2003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研究
节组 成 的 复杂 的 活 动过 程 , 它包 括 决策 主 体 及 其权 责
于 水 , 京 农 业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副 教 授 南
21 95 00
南 京 大 学 政 府 管 理 学 院 博 士后
21 O9 O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是 为 农 村 经 济 、 会 、 化 发 展 及 社 文 农 民生 活 提供 公共 服 务 的 各 种 要 素 的 总 和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是 公 共 产 品 的 组 成 部 分 ,它 具 有 一 般 公 共 产 品 的特 征 , 即效 用 的不 可 分 割 性 、 益 的非 排 他 性 和 受 消费 的非 竞争 性 。发 展 经 济 学家 罗森 斯 坦 ・ 丹将 基 罗
2 .江 苏 省 苏 南 、 苏 北 地 区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决
法体 系 ; 策 信 息 沟 通机 制 ; 策 监 督 机 制 等 。农 村 决 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及长效机制——以辽宁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为例的研究
供给主体 ,在政府构建 的制度 中 ,形成农村公 共服务供给 的 合作 网络 ,以提供更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
农村 污水 垃圾 处 理 的理论 基础
l 公 共物 品理 论 。其 代表 人物是 美国著 名经济 学 家保
二 、辽 宁农 村 污 水 垃 圾 治理 服 务 供 给现 状 和 方
一
2 地 方政府治 理理论 。这一 理论强调 政府 与市场 的协 结构也要 发生相应调整 ,农村 环境治理逐渐 成为公共财政 现 调与合作 ,寻 求政府 、社会与市场 之间的合作与互 动 ,寻求 实 的着力点 ,财政 不仅要加 大对农 村污水 垃圾 治理的 投资 , 种 通过 调 动各种 力量 和资 源达 到 “ 善治 ” 目的 的社会 体 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服务也亟需创新其供给模式和治理机制 。
【 农村发展 1
农业经济 2 0 1 4 / 2
农 村 公 共 产 品供 给 模 式 及 长 效 机 制
以 辽 宁农 村 垃 圾 污 水 处 理 为 例 的研 究
◎ 赵 玉 红
摘 要 :近年 来 ,农村公 共产品供 给有 了显著改善 ,但是这种 改变的主要 推动力量是 经济发展 ,农 村公 共产品供给机制
罗 ・ 萨缪 尔森和詹姆斯 ・ 布坎南 。非排 他性和非竞争性成 为 式 公共 物 品的两个 本质属 ,这就 决定 了在市场 经济条件 下 , 辽 宁农村公共事业项 目提 供在所特有 的 “ 一事一议 ”制 公共 物品尤其是其 中的纯公共物 品 ,不可能完全通过 市场 运 度 下 ,污 水 垃圾 治理服 务供 给 呈现 出量 不足 、质 不高 的 特 作的方式来提供 ,而公共物品 的种 类繁多 ,也决定 了它不可 点 ,农村 污水垃圾治理服务缺 失比较严重 。随着城乡统 筹进 能也没有必要完全 由政府来提供 。 步深化 ,农 村社会对公共服 务的需求不断 增长 ,财政支 出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提 供安 全保 障 、 观 经 济 调控 、 入均 等 分 配 、 础 宏 收 基
教 育 、 本 医疗 防 疫 系统 以及 私 人 因 无利 可 图而 不 基
愿提 供 的一些 基础设 施 建设 、 环境 保护 、 基础 研究 等
公共产 品 L 。 我 国 城 市 的公 共 产 品 就 是 主 要 由各 2 ]
水平 ( 、 、 )公 共物 品供给 的不 同水 平 ( 、 高 中 低 , 高 中、
期) 上发 表的 《 共支 出的纯理 论 》 公 中对 公共 产 品作 出严格 的定 义 : 粹 的 公 共 产 品是 指这 样 一种 物 品 纯 和劳务 , 即每个 人消 费这 种 物 品 和 劳 务不 会 导 致 别 人对 该物 品和 劳务 消费 的减少 。村 庄公共 产 品指满
激活 了农 民的生 产 积 极性 , 是 农 户 分散 经 营 的 组 但
按 照 西方 经 济学 公共 产 品理 论 , 共 产 品 的供 公
给应 该主 要 由中央 及 各级 地 方 政 府 承 担 , 央 及 各 中 级 地方政 府 从强 制 性 的 税收 收 入 中进 行 预算 安 排 ,
又如何 提高 公共 产 品供 给效 益呢 ? 根 据 调查 样 本 量 和样 本差 异 性 的需 要 , 以及 为
级政府 提 供的 , 但是 在农村 , 级政府 供给 的公 共产 各 品则 相对 较 少 , 其 是 在 经 济 落 后 地 区, 财 力 限 尤 受 制 , 多应 由国家 提供 的公共 产 品都供 给不 足 , 许 部分 公共 产 品的供 给责 任落 在 了村 民 自治组 织 ( 委 会 ) 村 和村 民的头 上 , 因此 大 多 数 村庄 的公 共 产 品实 行社
[ 文章编号】 10 —0 X(0 6 0 —0 10 0 95 8 2 0 ) 20 0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优化研究
一
我 国农 村公 共产 品 自愿供 给 的 障碍
( 一 )集体 行 动 的 困境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的 自愿 供 给 作 为 一种 集 体 行 动 ,不 可避
下 如 何 解决 代 理 者 的 可 信承 诺 问题 ,是 农村 公共 产 品 自愿 供
农 村 的 自愿 供 给 制 度 ,与农 村 公 共 产 品利 益 息 息 相 关 的 农 民 能 否 自行 解 决 自愿 供给 制 度 的 供 给 问题 。 贝茨 认 为 由于新 制
度 的 供给 等 同于 提 供 另 一种 公共 产 品 ,获 得 这 些 制 度 、 规 则
展 和 农村 社 会 的 发 展 均 具 有 重 要 的 战略 意 义 。我 国 农村 公共 产 品供 给 中 “ 政府失灵”和 “ 市场 失 灵” 的 客 观 存在 ,为 一 种 新 的机 制— — 自愿 供 给 机 制 的 出现 创 造 了现 实 的需 求 。 农 村 公 共产 品 自愿 供 给 面 临 着集 体行 动 的 困境 ,即 集体 行 动 不
村 公共 产 品 自愿 供 给的 最重 要 主 体 ,然而 我 国农 村 公 共 产 品
第 一 ,对 作 为 理 性 经 济 人— — 农 民 的 激 励 困难 。 无 法 将 不愿 承 担 供 给 成 本 的 农 民排 除 在 公 共 产 品 的 受 益范 围外 。 与未 参 加 公共 产 品 供 给 的农 民相 比 ,参 与 的 农 民并 不 会 享 受 到更 多的 收 益 ,因 此 ,农 民缺 乏参 与 公 共产 品供 给 的动 力 。
个方 面 :
所 谓 公 共 产 品 的 自愿 供 给 , 是 相 对 于政 府 供 给 而 言 , 包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机制研究
原 因
票等形式 , 为公共产 品筹集资金 , 然后利用这些资金提供公
共产品, 它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的有效补充。在
我 国 村虽 然有一些个 人 自 农 愿供 给公 共产 品 的情 形 , 成 了 形
11 有利于弥 补 市场 失 灵、 . 政府 失 灵和 社 区失 灵 虽 然 国
家 能提供 公共 产 品 , 国家 的政 府 官员 都有 任期 的限制 , 但 政 府官员 的“ 经济 人 理 性 ”使 其 为 了在 短 暂 的任 期 内作 出政 , 绩, 以获得升 迁 的机会 , 便倾 向于关 注短期 问题 , 供一些 投 提 资少 、 效快 的短 期“ 件” 共产 品 , 见 硬 公 而那些 耗资 大 , 效 慢 见 的“ 软性 ” 公共 产品却较 少 提供 , 就产 生 了严 重 的 “ 府失 这 政 灵” 问题 。公 共 产 品具有 消 费 的非竞 争 性 和非 排他 性 特性 , 市场机制存 在着“ 市场 失灵 ” 问题 。虽 然社 区可 以弥 补 市 的 场失灵 和 政府 失灵 , 社 区也 不是 万 能 的 , 但是 同市场 和 国家 都 受到 自 失败 的限制 一样 , 区也不 能避免 失灵 。在这 种 身 社
有先天的优势。
12 有利 于满足 农 村公 共产 品多 元化 需 求 随 着经 济 、 . 社 会、 政治 的发展 , 的发展越 来越趋 于个性 化 , 公共产 品的 人 对
了农 民 的承受 能力 , 易引 起农 民 的不满 , 者农 民拒 绝接 容 或
受 这样 的公共 产 品。在公 共产 品的使用 上 , 民通 常不愿 意 农
产 品供 给效 能来 源 于其组 织 本身 的 独特 性 。非 营 利组 织 的 民间性使其 更接 近基 层农 民 , 对基层 多元 化 的需 求能 做 出更 快捷的 回应 , 而降低 两者 之间 的交 易成 本。非营利组织 的 从 志愿性使得它在资源 的输入上主要依 靠志愿者 和社会捐赠 , 比 政府和企业更 能有效组合运用社会各方面 的资源 , 更低的 具有 生产 成本效应 。非 营利组织是非营利性和公益性 的组织 , 它倡 导积极的公民精神 , 这一共 同的价值取 向使其更致力于投身公 益事业 , 既降低 了组织动员成本 , 又提高 了供给效率。 近几年我 国居 民和农 民 的人均 收入都 有 了大幅提 高 , 在 农 村公共产 品供 给过 程 中 , 些大户 ( 某 或有钱 人 ) 在特 定 的情 况下可 能会主动 承担筹资 责任 , 形成 了独 特 的农 村公 共产 品 供 给模式 , 我 国大部 分农 村 地 区来说 , 多非 营利 组织 存 对 很 在, 在组 织体 制 和运行 方式 上 有很 大 的弹性 和适应 性 , 而 从 使公共产 品 的 自 愿供 给成 为了可能 。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定义、供给机制、路径选择的视角
.
理沧视野
农村 公 共产 品理论研 究述 评
基 于定 义、 给机制 、 供 路径选择 的视 角
卢 翔
( 中共 广东省委 党校科社教研部 , 广东 广州 5 5 ) 1 0 0 3
【 摘
要】农村公 共产 品是公共产品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公共产 品的研 究越 来越 多。从公共 产品和农村
村 公 共 产 品 定 义 和 内涵 进 行 了 界 定 。 相 比 较 而 言 , 徐 小 青 采 取 各 种 变 通 手 段 来 分 摊 公 共 物 品 供 给 的 成 本 。 吕 云 涛 等
(0 2 和匡远配等 (0 6 对农村公共产 品的定义 具有 代表性 。 2 0) 20)
(0 6 2 0 )则更 多从政府 的义 务出发提 出健全农村公共产 品资金
二 者 对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的定 义 类 似 : 小 青 将 农 村 公 共 物 品界 定 筹措 机 制 的 建 议 。 如 政 府 要 加 大 财 政 投 入 力 度 , 公 共 财 政 的 徐 使 为 :农 村 地 区 农 业 、 村 或 者 农 民 生产 、 活 共 同所 需 的具 有 “ “ 农 生 阳光 ” 普照 农村 , 要完善 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 , 合理 确定对各地
一
方面就 资金筹措机 制与农村 公共产 品供 给来看 。张军
分割 性 、 费 的非 竞 争 性 三 个 特 点 。一 般 来 说 , 公 共 产 品 在 现 (9 8 认 为 , 当 通 过 大 量 引 入 民 问 资 本 , 取 政 府 与 私 人 共 消 纯 19 ) 应 采 实 中 并 不 多见 , 们 经 常 研 究 的 是 准 公 共 产 品 , 具 有 不 完 全 同供 给 或 由私 人 供 给 等 方 式 , 方 筹 资 , 决 农 村 公 共 物 品 供 人 即 多 解 非竞 争 性 和 非 排 他 性 二 者特 点之 一 的属 于 准 公 共 产 品 。 给 所 需 的 大 量 资 金 。筹 集 公 共 物 品 生 产 和 建 设 资 金可 供 选 择 的 国 内 学 者 多是 在 萨 缪 尔 森 所 定 义 公 共 产 品 的基 础 上 对 其 渠 道 、 径 和 手 段 有 以下 几 种 : 政 渠 道 、 场 渠 道 、 人 筹 资 途 财 市 个 定义 进 一 步 深 化 和细 化 。刘鸿 渊 (0 3 认 为 非 纯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渠 道 以及 其 他 渠 道 ( 非 政 府 组 织 筹 资 渠 道 等 ) 此 外 , 村 地 20) 如 。 农 制 度 的完 善 既 要 解 决 充 分 供 给 , 要 解 决 公 平 分 配 。充 分供 给 区 公 共 物 品 生 产 筹 资 手 段 应 当多 样 化 : 税 ; 偿 筹 资 ; 用 者 又 征 有 使 需 要 在 非 纯 公 共 产 品供 给 领 域 引 入 非 政 府 资 本 , 要 市 场 力 量 付 费 购 买 ; 税 、 利 ; 助 性 手 段 等 实 为 可 行 。 王磊 (0 4 认 需 减 让 救 20) 进 入 。陈强 (0 5 认 为私 人产 品与 公 共 产 品 是 市 场 经 济 中产 品 为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入 , 20) 借助补助 、 收、 税 价 的 两 种 形 式 。 公 共 产 品 生 产 与 提 供 是 对 市 场 失 灵 的 校 正 , 是 格 等 优 惠 政 策 , 积 极 引 导 民 间 资 本 进 入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给 流 也 对市场制度缺陷的一种弥补 , 公共 产 品 是用 来 满足 公 共 需 要 的 程 , 一 步 调 整 和 优 化 财 政 支 农 结 构 , 广 大 农 民提 供 充 足 的 进 为 物 品 , 的 生 产 和 提 供 要 发 挥 机 构 、 体 、 区 , 别 是 政 府 职 农 村 公 共 产 品 。 它 团 社 特 能 ; 靠 社会 力量 、 别 是 财政 资金 ; 行 公众 参 与 决 策 。 依 特 实 (9 8 、 志 冲 (0 0 、 勇 (0 1 、 拓 坪 (0 1 、 小 青 19 ) 黄 20) 陶 20) 胡 20 ) 徐 李 彬 (04 认 为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所 限 , 国 基 层 政 府 普 20) 受 我 自筹 的 边 界 、 极 举 办 乡 镇 企 业 、 用 民 间供 给 等 作 为 乡 镇 政 积 采 以公 共 产 品 概 念 作 为 基 础 , 军 (9 6 、 庆 (9 7 魏 建 遍 面 临制 度 内财 政 收入 不足 的 困 境 , 能采 取 灵 活控 制 税 收 与 张 19 ) 叶 19) 只 (0 2 、 万 龙 等 (0 3 、 远 配 等 (06 等 从 不 同角 度 对 农 府 获 取 公 共 物 品供 给 成 本 的 方 式 , 时 通 过 自筹 、 资 的 渠 道 2 0) 林 20) 匡 20) 同 集
硕士论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硕士论文
中文图书分类号:F810.45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学生姓名:邹童芳所在院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财政学研究方向: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届别: 2013届导师姓名:吴菊副教授论文完成时间:2012年10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徽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内容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一直是财政学、经济学乃至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目前得以缓解,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供给机制各方面存在的缺陷,这不利于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界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制度变迁进行梳理;在借鉴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对公共产品及其供给基础理论进行梳理;第三章是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相关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含义、构成要素、历史变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提供经验。
城乡一体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预期价 格 , o 以农村公 共服务项 目数量及 其市 场预期 价
格估算 出人均经 费 , 即一名农村 居 民所 需公 共服务 经
农村 公共服 务 的项 目标 准 。城 乡基 本 公共 服务 均等 化 的实质就是 实现农村 居 民的最低 公平 , 国农 村有 我
1 .督促各级 官员树 立 均衡发 展 的公平 观 。所谓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 就是要把城乡经济社会发 展作为一个 整体来 考 虑 , 能 人 为地 提 出两 个 标准 、 不 实施 两种政 策 、 成两种待 遇 。政府 对农村 支持 的着 搞
范围和 内容上 向公 众 提供 公共 设 施 , 展 公共 事 业 , 发 发布公共 信息 ; 目的和导 向上 为社会 公众 生活 和参 从
大量 贫 困人 口存 在 , 以国家应该 承担全 面建 立农村 所 最低 生活保 障制 度 的主 要责 任 。在农 村最 低 生 活保 障对 象认定上 , 坚持保 障特 困农 民 的基 本生 活这一 要
力点 , 不应仅仅 体 现在 文件 中 , 而应 当是切 实 地加 大 农 村 的各项 投资在财政 支出 中的份额 。 2 .转变政府 职能 , 立公共 服 务型 政府 理 念 , 树 加
大政府公共 服务 力度 。 由于我 国各 级 政府 公 共服 务 职能转变滞后 , 需要 各 级政 府转 变 职 能 , 立 公共 服 树 务型政府理念 , 起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的责任 。首 承担 先, 树立公共服 务 型政 府理 念 , 强化 政府 在 农 村公 共 产品供给 中的 主体责 任 J 。要 把 向社 会提 供公 共 产 品和服务作为各级 政府 的核 心职能 , 切实强 化政府 在 农村公 共产 品供 给中的主体 责任 , 即从 提供 公共产 品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论文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359-01摘要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要实现城乡在政策上、产业发展上、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而国民公平待遇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城市市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
而农民享受的各种公共品,却不是由政府统一从强制性税收中进行安排,反而是由农民自己进行成本分摊。
纵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可以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的。
关键词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供给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现状及缺陷(一)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农村整体发展、制约城乡一体化前进的瓶颈。
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从1978年的2.57:1,一度回落到1983年的1.82:1,再上升到1988年的2.51:1,2004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约为5-6:1,10年中我国的基尼系数上升了1.62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缺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改革滞后,同时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手段保障对公共产品的投入,也是主要原因。
具体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存在的缺陷,可以概括如下: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对称导致供给失衡;城乡二元供给机制加重公共产品供给不合理;“自上而下”方式使得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低效率;农村组织机构职能划分不清进一步使得农民需求表达失真;农村自身对公共产品投入缺乏积极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调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进鉴于以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情况的讨论,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要突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瓶颈,改进措施如下:(一)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1.合理划分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能各层级政府应按“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和支出范围,特别是县、乡、村三级财力与事权要相统一。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合作机制研究——董园村集体行动中权威现象的思考
,
公 共产品是指具 有非 排他性 和非竞 争性 特征 的社 会产 品 。根据其 特征 的 不 同 , 区分 为纯 公 共 产 品和 准 公共 产 可 品。徐小青从农 村公共服务 的角度认识 农村公 共产 品 , 他认 为 , 村公共产 品是 为了满足农村经 济发展 和农业 生产 以及 农
2 案例 介绍
董园村与小靳庄村 同属于河南省 兰考县某 乡 , 园村 全 董 村 26户 , 7 , 只有 2户姓刘 , 皆董姓 ; 庄村 全 0 8 人 全村 2 余 小靳
产 品属性 的农 村公共 设施 和公 共服 务 ; 中 , 村公 共服 务 其 农 是 不具 备物质 形态 , 以信息 、 术或 劳务等 服务形 式表 现 而 技 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 产品 。
一
供; 而对 于介于 公共 产 品与私人 产 品之间 的准公 共产 品 , 可 以选择多种提 供方式 。在图 123中, 、、 横轴表 示产 品 的需 求量 , 轴表示需求价 格。 纵
vd a s q iiru iu lNa h e u l i m. T e e r e c fa to t a rmoe raiain o e sn o p r t n b h meg n eo uh r y c n p o t e l to fp aa tc i z e ai . o
农 民生活消费共 同所需 的农村产 品, 是农 村产品 中具有公 共
其 小麦平均单产 只有 3 5 gh 2 右。 0k/m 左 7
3 农村公 共产品供给 的合 作机制 根据公 共经济学 理论 , 公共 产 品效 益是 完全 外溢 的 , 纯
一
协同语境下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一、 引言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 农村和农 民生产与生活所需要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消费 的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 如义务教育、 道路、 科 技服务等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指通过明 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 供给主体和供给方 式, 形成满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制度安排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发 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 需求总量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 农民对农村公共产 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 越迫切。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和比 较落后的农业大国, 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或现 代化目标的尽快实现, 要求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 合理地抽取资源 有效的控制,
[4 ]
: ( 1 ) 开放系统: 系
能量与信息等的交换; ( 2 ) 统与外界环境有物质、 远离平衡态: 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 3 ) 存在序参量: 序参量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主导作用, 并对系 统演变的最终状态或结构起主导作用 ; ( 4 ) 竞争与 合作: 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协同行为产生出 从而形成整个系 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 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 ( 5 ) 控制参量: 除了系 统内部协同机制的作用外, 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 为系统自组织结构的形成与功 适当的控制参量, 能的发挥提供保障; ( 6 ) 反馈机制: 任何一个开放 实现自身目 系统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标都离不开反馈, 它是系统实现有序的重要保障。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Oe. 08 t 20
・博 士 ( ) 生 论坛 ・
经济欠发 达地 区农村公 共产 品供 给机 制研究
刘银 国
( 安徽财 经大学 研究生 部 , 安徽 蚌埠 2 3 4 ) 3 0 1
摘
要 : 村公共产品 的供给与农 民的生活息息相 关, 农 农村公共 产品 的有 效供给 , 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淮 北煤炭 师范学院 学报 ( 哲学社会 科学版 ) 第2 9卷 第 5期 20 年 1 08 O月
J u a fHu ie o lId s y T a h r o e e o r lo ab iC a n u t e c es C H g n r (hl o h n oi c ne) P i sp yadSca Si cs o l e
如农村 电信 、自来水等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
给 ,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得 以顺利进行的重要 保证 , 也是缩小城 乡差距、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一 条重要途径。但是长期 以来我 国农村公共产品供 给普遍不足 , 供给效率普遍不高 , 尤其是在经济欠
发达地区,不仅严重制约 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 新农村 建设 ,而 且成 为构建农 村和谐 社会 的瓶
地 方 财政 支 农支 出虽 相 对所 占财 政 支 出 比重 较
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但是 目前大多数基层政
府并不重视农产 品信息的收集 、 传播 , 致使文化程
度偏 低 的 中 国农 民缺 乏对 现 代科 技 和周 边地 区市 场供 求 的了解 , 往盲 目生产 , 而导致 生产 出缺 往 从
活中集体共享的具有消费上 的非竞争性 、 效用上
的不可分割性及 受益上 的非排他性 的设施和服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机制重构研究
二元供 给制度 ,造 成 了农村公共 产 品供 给投入不足 ,
农 民生产生活 的外 部条件却没有 得到根本 改善 , 村 农 地 区的公共 产 品严 重短缺 , 多数农 民几乎享 受不 到供 水排水 、 气 、 医疗 、 境治理 等公共产 品 。有关 供 卫生 环 数据显 示 , 1 2 世纪初 , 国有一半 的行 政村还 没有通 全 自来 水 ;%的行 政 村还 没 有通 公 路 ;%的村 还 没有 6 2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不高。这主要体现在 . 与农 民生活息息相关和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对维护农民切身利
5 地方财政研究/ 1 . 第 3 2 2 03 0 / 期
三农聚焦
。
| 虢
: 雏 强
#
强%
≠~
_辨 # 垮 糯 L *
理不 规范 , 缺乏 长效 机制 。 ( ) 国农村 公共 产品 的现 实需求 分析 二 我
是水 利灌 溉设 施 、大型 农用 基础 设施 等 与农 业生
产相关 的基础 设 施供 给 的缺乏 ,严 重制 约着 农 村发 展 。9 8 以来 , 基本 建设支 出 占全 国基本 建设 17 年 农业 支 出 的 比重 一 直 保 持 着 较 低 的态 势 ,9 5年 仅 为 18 6 0 20 . %,0 6年为 1. %, 8 1 9 仍不 到这 些 年份 的平 均水 4 平 。二 是我 国农 村公 共卫 生 和医疗 服 务事业 十 分落 后 ,农 村公共 卫 生和 医疗 服务 体 系还远 不能 满 足广
农” 问题 日益严 重 , 村 问题成 为 我 国理论 界 和社会 农 各界一直关注 的焦 点 。从经 济学角度来 看 , 问题 的原 因有两 方面 : 是农 村私 人产 品供 求 的矛盾 , 响了 一 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要建立多元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和决策体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供给机制;措施
随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深入,公共财政对农村支出逐渐增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也不断增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与此同时,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依然不足。
对农民自身而言他们不是这部分惠农措施利益的获得者,对农业农村而言也影响了其长远稳定的发展。
因此,探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意义重大。
一、相关概念
农村公共物品[1]是指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消费需求的产品或劳务,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即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
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功能分为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和消费性农村公共产品。
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目前,虽然国家财政农业支出金额逐年升高,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却呈下降趋势。
以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为例,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农民几乎享受不到供气、公共下水道、路灯等基
础设施,农村电话信号不稳定,联系不便,有线电视也没有普及,更为偏远的地区不通公路,成为农民致富的“瓶颈”;以义务教育为例,一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乡村办学条件差,学校基础设施配备简陋,缺少必要的教学教具,更不提实验室、图书馆、微机室等设备,另外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低,人员流失严重[2];以医疗卫生为例,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简陋,医疗设备缺乏,也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而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膨胀[3]。
政府热衷于投资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供给一些非生产性公共产品,例如农贸市场和文化广场等消费性公共设施建设,而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由于投资力度大,见效慢,政府供给意愿较低。
农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村教育、环境保护等发展滞后,由此使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东西部差异大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如东部地区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发达、拥有较多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使得政府有能力在农村提供较多较好的公共产品。
反之,中西部地区地势偏僻,经济不发达,资源条件差、交通不便、政府财力较弱,公共产品供给相对匮乏。
特别是在中西部极不发达的贫困山区,完全谈不上公共产品的供给。
三、导致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单一主体供给模式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供给不足
由公共财政理论基础可知,政府是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政府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支出大体分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四部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四项费用从总额上看一直在逐年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
国家财政资金向城市投资多而向农村投资少,县、乡镇政府又缺乏足够的财政资金去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也没有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2、供需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目前,乡村及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并不能左右公共产品的提供内容及方式,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模式依然延续的是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因此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极有可能受到当地政府官员利益或政绩的影响。
造成政府不愿投资那些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但是见效缓慢的公共物品,而是热衷于投资提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公共设施项目。
3、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根源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都集中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其目的是优先发展城市,然后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因此,财政对农村的投入略显匮乏。
目前城市化建设已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城乡的差异却日渐增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市与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差距逐渐拉大。
四、解决措施
1、建立多元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拓宽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增加资金来源,改变政府单一的供给模式,吸引市场及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最终实现以政府供给为主,市场供给、农民自愿供给有益补充的三者相结合的供给方式发展,既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和农民成本负担,同时又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政府方面要搞活本区域经济建设,提升政府主导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村民自愿提供方面要完善“一事一议”政策,“一事一议”项目要求村民充分发表自己的权利和需求意愿,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出一份力,某种程度使得村民真正参与了村级事务的管理。
另一方面,由于有村民集资、村集体集资以及政府财政支持,它也是实现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一种途径。
2、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和决策体制
首先,优化供给结构要把农村的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基础设施摆在首位。
一是继续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覆盖到每个村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二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文盲及半文盲状态。
三是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其次是完善决策机制。
一方面,由上级政府制定的公共产品供给内容并不一定反映农民的真实意愿和偏好,农村公共产品没有发挥最大效益,造成资源浪费,
农民的负担加重。
另一方面,根据“经济人”条件假设,农民也具有逐利性,做出的选择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而且受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经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选择公共物品时并没有理性和科学的分析思考,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不具有长远战略性,公共产品也不能实现最合理的结构配置。
综合以上两点,即建立先由民主表达需求意愿,然后提交政府集中决策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形成良性决策机制[4]。
3、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所谓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下,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隔发展思路,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新体制。
取消农业税之后,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势必减少,为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极为重要。
通过改革和完善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平衡各地区的财力差异,保证地方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为本社区提供基本公共物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洪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中国财政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彭白桦.新时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
[4] 韩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政法讯息, 2012.1.
【作者简介】
尚文君(1989.2-)女,山西大同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11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及地方政府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