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与电磁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与电磁波
一.热辐射
种方式之一。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由于原子的自发辐射产生)都能产生热辐
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当温度为3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在红外区。

当物体的温度在500℃以上至800℃时,热辐射中最强的波长成分在可见光区。

二.电磁波产生热
1.产生热的原理
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
生改变,这就是热效应。

2.红外线
1)简介
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

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
传到地球
2)辐射源区分
白炽发光区(Actinic range):或称“光化反应区”,由白炽物体产生的射线,
自可见光域到红外域。

如灯泡(钨丝灯,TUNGSTEN FILAMENT LAMP),太阳。

热体辐射区(Hot-object range):由非白炽物体产生的热射线,如电熨斗及
其它的电热器等,平均温度约在400℃左右。

发热传导区(Calorific range)由滚沸的热水或热蒸汽管产生的热射线。

平均
温度低于200℃,此区域又称为“非光化反应区”(Non-actinic)。

温体辐射区(Warm range):由人体、动物或地热等所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
度约为40℃左右。

3)物理性质
热效应性
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3.微波
1)简介
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2)微波性质
穿透性
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微波能与介质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以微波频率2450兆赫兹,使介质的分子每秒产生24亿五千万次的震动,介质的分子间互相产生摩擦,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
加热均匀一致。

选择性加热
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

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

由于各物质的损耗因数存在差异,微波加热就表现出选择性加热的特点。

物质不同,产生的热效果也不同。

水分子属极性分子,介电常数较大,其介质损耗因数也很大,对微波具有强吸收能力。

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比水小得多。

因此,对于食品来说,含水量的多少对微波加热效果影响很大。

热惯性小
微波对介质材料是瞬时加热升温,升温速度快。

另一方面,微波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介质温升可无惰性的随之改变,不存在“余热”现象,极有利于自动控制和连续化生产的需要。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上。

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

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似,即所谓的似声性。

例如微波波导类似于声学中的传声筒;喇叭天线和缝隙天线类似与声学喇叭,萧与笛;微波谐振腔类似于声学共鸣腔
非电离性
微波的量子能量还不够大,不足与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破坏分子之间的键(部分物质除外:如微波可对废弃橡胶进行再生,就是通过微波改变废弃橡胶的分子键)。

再有物理学之道,分子原子核在外加电磁场的周期力作用下所呈现的许多共振现象都发生在微波
范围,因而微波为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基本特性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

另一方面,利用这一特性,还可以制作许多微波器件
信息性
由于微波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兆赫兹。

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

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无例外都是工作在微波波段。

另外,微波信号还可以提供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

这在目标检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十分重要
三.应用
1.红外线的应用
1)治疗作用
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

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

长波红外线(波长1.5
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
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
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
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

2)主动式红外夜视仪
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探照灯发出的红外光会被
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

3)红外热成像仪
到,而且不受烟、雾及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

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先进的夜视观测器材。

但由于价格特别昂贵,目前只能被应用于军事上,但由于热成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电力、地下管道、消防医疗、救灾、工业检测等
技术在二、三十年内必将大规模地应用于民间市场、为人类做出贡献。

4)光波炉
高热,冷却速度也快,加热效率更高,而且不会烤焦,从而保证食物色泽。

从成本上来讲,光波管成本只比铜管或者石英管增加几元钱,所以,光波管在微波炉技术上的使用非常普遍。

2.微波的应用
1)加热原理(微波炉)
微波炉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2450MHZ 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 24.5 亿千次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

食物分子在高频磁场中发生震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热能,结果导致食物被加热。

2)杀菌机理
能紊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死亡。

四.危害
1.红外线污染
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

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0~13000埃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
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

波长大于 14000埃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

只是13000埃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

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
内障
五.微波加热的食物是否安全
最近,关于微波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的营养价值会流失、微波辐射损伤大脑等,这样的说法大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之势。

今天,我们就从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入手,来介绍微波炉的特点,并解析关于微波炉危害的那些谣言。

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
让我们从水说起。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很强,所以水分子中的电子比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头。

整体来看,水分子就一头带着正电,另一头带着负电。

在化学上,这样的分子被叫做“极性分子”。

在通常的水里,水分子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正电负电冲哪个方向的都有。

当水处在电场中的时候,带正电的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而带负电的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所谓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如果是一个静止的电场,水分子排好队也就安静下来了。

如果电场不停地转,那么水分子就会跟着转,试图和电场保持一顺儿的队形。

如果电场转得很快,那么水分子也就转得很快,类似摩擦生热,水的温度就升高了。

电磁波就相当于这样一种旋转的电场。

用在微波炉上的电磁波每秒钟要转二十几亿圈,水分子以这样的速度跟着转,自然也就“浑身发热”,温度在短时间内就急剧升高了。

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了,水分子也就安静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

不仅是水,其他极性分子也都可以被微波加热。

通常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和其他极性分子,所以在微波作用下可以被迅速加热。

而非极性的分子,比如空气以及某些容器,就不会被加热。

我们平常热完食物后觉得容器也热了,往往是被高温的食物给“烫”热的。

微波加热致癌吗?
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所以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会致癌。

前面已经在微波产生热原理中提到微波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

它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

X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所以它们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参考《电动力学》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