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抗挫折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研究项目的科学依据(含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思想,立论根据,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思想:

挫折是什么?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挫折”一词可以理解为受阻、曲折或失败的情境。挫折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指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状态,情境条件,这是造成挫折的情境因素,称为挫折情境;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成为挫折认识;其三,是指伴随着挫折认知,自己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生气,哭泣,焦虑,紧张,躲避或攻击等等),称为挫折反应。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

幼儿抗挫折能力又是什么?它是指幼儿能够容忍挫折并在遭遇困境后学会将其排解的能力,它是幼儿适应社会环境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能力,是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挫折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孩子对待挫折和困难的良好心态,从而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关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是伴随着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而产生的。我国近现代心理学家主要是在引进、翻译和消化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总的来讲还没有真正的把研究的视角放在挫折心理方面。1993年,岳亚平提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拥有容忍挫折的能力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年七月,我国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围绕着中国和日本两国开展的小学生暑期活动,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也提及对学生进行挫折方面的指导很有必要。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要以多种形式对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并帮助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容忍挫折、更快地适应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内容中提到教育内容和要求应全面,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在健康领域中提到要增强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培养幼儿坚韧、不畏惧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由此可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挫折方面指导的重要性。而现阶段国内对幼儿挫折教育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幼儿挫折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实施幼儿挫折教育以及幼儿挫折教育的实施要点(方法)。国内对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也较少,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对幼教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高标准,如何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幼儿的抗挫折能力进行有效

地评估和衡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有研究表明,人的抗挫折教育的关键期在于幼儿期,尤其是3-6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在游戏中、在学习活动中都会发现有许多事情想去做但经过努力了还是无法成功,就会产生压力和不愉快的感觉,通常以发脾气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挫折感受。然而,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它与孩子的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中谁占主导地位、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归因分析,我们紧接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寻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策略方法。

(二)挫折理论

1、挫折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是指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主体与客观现实之间所发生的问题,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问题,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和处理,而不至于引起太大的痛苦和不安。它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首次提出,认为挫折主要有否认作用、合理化作用、压抑作用、替代作用、反向作用、隔离作用、投射作用和取消作用。结合这些理论,教师在幼儿行为观察时,就比较容易理解,就能做出较为科学和客观的分析。

2、挫折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认为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人对挫折的不合理认识。结合这个理论,我们在论文中提出,在幼儿抗挫折教育时,要对幼儿有合理的期望值,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从而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

3、挫折——攻击假说:是由多拉德、杜波等人在《挫折与侵犯》一书中提出,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个体遭受挫折后会引起侵犯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后来米勒做了一些修改,认为挫折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同的反应,攻击性行为只是其中的一种。结合这些理论,教师在观察个别特殊幼儿的行为时,要给予特殊的关怀,通过引导幼儿疏导情绪,鼓励、帮助幼儿战胜困难,从而逐步降低其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4、挫折——倒退理论:是挫折——攻击理论相对的一种理论,认为个体以退缩来适应挫折情境,遭受挫折后丧失追求目标的动机。结合这些理论,针对这类型的幼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考虑设置更合理的幼儿发展的个体目标,让幼儿通过努力更加触手可及,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5、挫折——奋进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提出的,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可以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结合这些理论,针对这类型的幼儿,我们在教育教

学中可以考虑设置比普通幼儿发展更高一点的个体目标,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

(三)特色与创新之处

1、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与高效的分析工具。

结合3-6岁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观察法。提出新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幼儿抗挫折能力指标测量标准,结合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因素,编制设计专业的调查问卷。影响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因素可以分为幼儿个体因素和幼儿周围环境因素。幼儿个体因素包括幼儿的身体素质、自信心、以往经验、沟通能力、动机取向、兴趣、分享意识和安全感。周围环境因素包括教师以及家长对待幼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幼儿抗挫折能力问卷划分成6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期望、沟通能力、自信心、兴趣、安全感、分享意识。经数据分析及调查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效度较为理想,可作为检测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工具使用。

2、在具体实施层面,多点结合,全面开展幼儿抗挫折教育研究。

(1)结合3-6岁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幼儿一日生活和学习各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遇到挫折时学会情绪管理,并做好幼儿的行为观察记录。

(2)采取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抗挫折绘本教育活动。经过精心挑选,适合渗透幼儿抗挫折教育的绘本主要有《长颈鹿不会跳舞》、《好消息坏消息》、《亮晶晶的泡泡》、《谁哭了》、《我不想生气》、《我喜欢我自己》、《我也可以飞》、《想飞的小能》、《小黑鱼》、《小一步对不起》、《野兔飞比》、《一只可爱的小蜘蛛》、《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等,目前,已汇编成册。

(3)结合我园的武术、足球、篮球、小舞台等特色活动渗透抗挫折教育活动,并做好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刚上幼儿园,孩子多半比较娇弱,接下来从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在教练的鼓励和指导下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武术、足球、篮球。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孩子变了,勇敢了,坚强了,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闹情绪了,身体素质也有提高了。第一次登台亮相、第一次在国旗下做小主持,多少会紧张,可就是通过这些机会的锻炼,孩子们一次比一次变得勇敢、大胆和自信。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英. 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胡琰. 幼儿抗挫折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1,31:46-48.

[3]刘丽英,刘云艳. 幼儿抗挫折能力研究综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6:4-7.

[4]麦小雪. 儿童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