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和狐狸的教学设计
蝉和狐狸说课稿
![蝉和狐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52a8c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2.png)
蝉和狐狸说课稿《蝉和狐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蝉和狐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蝉和狐狸》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这则寓言通过讲述蝉在面对狐狸花言巧语的诱惑时,保持警惕,最终识破狐狸的诡计而得以自保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这篇寓言故事篇幅短小,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对于具体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寓言的寓意,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理解蝉为什么能识破狐狸的诡计。
引导学生从寓言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蝉和狐狸的性格特点。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寓言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寓言故事,比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
伊索寓言《蝉和狐狸》教学设计
![伊索寓言《蝉和狐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716b9c5f0e7cd1842536ee.png)
xx寓言《蝉和狐狸》教学设计xx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和葡萄》以及《牧童和狼》,谁来说说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这就是故事的寓意,它们都在故事的末尾为我们揭示,咱们一起来读读。
2、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寓言故事《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3.说起狐狸,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吧?谁来简单地给大家说说?(指名说)4.你对故事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名说)(是啊,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拖出】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打开课本】2.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察觉有诈粪便戒心【其中“粪”和“戒”为红色】谁来试着读读白板上的这些词。
很好,你读得很正确,大家一起读两遍。
这两个红色的字是生字,谁能说说怎样记住?你们的方法都挺不错,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掌握。
4.那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5.课文读完了,XX同学读得很流利。
谁能根据白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自己先练着说说,坐在一块儿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补充。
6、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评价:嗯,你说得挺完整;不错,你把重点的部分讲清楚了】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为什么在《狐狸和乌鸦》故事中,乌鸦上了狐狸的当,而在《蝉和狐狸》这个故事中,蝉却没有上狐狸的当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原因,适当地做些记号。
蝉和乌鸦一样,碰上的同样是只怎样的狐狸?你从哪儿能看出来?【在白板上圈画出重要词句,并引导读好狐狸狡猾的口气】是啊,狐狸还是这样狡猾、贪婪,蝉却没有上当,可见这是只怎样的蝉?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三、四自然段,说说蝉究竟聪明在哪儿?【你觉得这时的蝉会是用一种怎样的口气对狐狸说话呢?你能试着读出这种口气吗】谁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说蝉究竟比乌鸦聪明在哪儿?这也就是这个故事向我们揭示的寓意【拖出寓意】,我们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
蝉和狐狸说课稿ppt
![蝉和狐狸说课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5945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蝉和狐狸说课稿PPT
一、教学目标
通过蝉和狐狸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动物和自然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审美意识,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蝉和狐狸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动物和自然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蝉和狐狸的故事PPT。
了解幼儿对动物和自然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和手工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展示蝉和狐狸的故事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
2. 故事讲解
通过PPT展示蝉和狐狸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互动讨论
组织幼儿进行与故事相关的互动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互动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其他与动物和自然相关的活动,如植物种植、动物观察等。
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其他与艺术表达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蝉和狐狸》教学设计
![《蝉和狐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680a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b.png)
《蝉和狐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蝉和狐狸》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伊索寓言三则》中的一则。
课文主要讲述了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这则寓言以简洁浅近的语言把人物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篇末以一句训诫作结,画龙点睛,道出寓言的深刻内涵,引发学生思考。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钻研文本,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三年级学生对寓言已经有了初步感知,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寓言故事的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思、演、议”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感受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认识狐狸的狡诈和蝉的智慧,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能从故事中受到启示和教益,并能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启发诱导。
学法:朗读体会、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复习导入1.出示谜语: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脚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
(狐狸)2.复习学过的与狐狸有关的故事,谈谈对狐狸的印象。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师引导交流。
三、精读课文,分析形象(一)走进“圈套”,寻找破绽。
1.出示第一自然段,理解“圈套”。
2.你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读出这是个“圈套”呢?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3.师引导交流。
(1)他抬起头,高声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①说说你关注到了哪些词语?(赞叹、您)指导朗读。
《蝉和狐狸》教案及说课
![《蝉和狐狸》教案及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7232fa3587c24028915fc3c3.png)
12、伊索寓言《蝉和狐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则寓言的故事,理解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打开书)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察觉有诈粪便戒心(其中“粪”和“戒”为红色)先自读,记住两个红色字。
指名读,再齐读。
4、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5、课文读完了,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1、蝉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没上它的当,在这个故事里,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再读读课文,适当地做些记号,针对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
2、生自由读悟课文3、交流对“狐狸”形象的感悟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感悟4、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5、引导学生感悟“蝉”的形象6、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蝉的话语7、点明寓意1、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出示幻灯片):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齐读)这也是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
(板书:聪明、吸取教训)2、生活中不总有灾难,蝉和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要善于从别人的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
《蝉与狐狸》的教学设计_模板
![《蝉与狐狸》的教学设计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98b4a43a8114431b90dd8e4.png)
《蝉与狐狸》的教学设计_模板《蝉与狐狸》的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第12课《伊索寓言》的前两则寓言《狐狸的葡萄》、《牧童和狼》,今天,咱们接着学习第三则《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2.说起狐狸,还记得咱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简单地说一说?(指名说)3.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指名说)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说)(出示幻灯片: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感知1.今天,狐狸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蝉可没上它的当,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打开书)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 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出示幻灯片:圈套故意赞叹歌唱家察觉有诈粪便戒心(其中“粪”和“戒”为红色)先自读,记住两个红色字。
指名读,再齐读。
4.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寓言说了件什么事?(指名读课文)5.课文读完了,谁能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说了件什么事呢?(先自由练说,再指名说。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师:蝉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没上它的当,在这个故事里,你对谁印象比较深刻?再读读课文,适当地做些记号,针对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想法。
(生自由读悟课文)生:我对狐狸印象比较深,因为它和在《狐狸和乌鸦》里一样,仍然用老办法来骗人,说明它的本性是阴险狡猾的。
师:从哪儿能看出来?生:它想吃蝉,便“设下圈套”,而且还“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蝉。
(师相机板书:设下圈套、故意赞叹)引导学生理解“圈套”及设下了个什么圈套。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引导学生读好这段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故意”说明狐狸的言行举止是假心假意的。
生:蝉的叫声从来就很难听,夏天时总让人觉得烦躁,所以这里的“多么美妙”也体现了蝉虚伪的夸赞。
生:我觉得说蝉是“歌唱家”也太夸张了。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
蝉和狐狸
![蝉和狐狸](https://img.taocdn.com/s3/m/9c84bed28bd63186bcebbc5c.png)
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蝉和狐狸》2、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的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教学准备: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复习1、词语:狐狸葡萄惊慌失措一贯说谎戒心无能为力圈套2、前一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谁来告诉大家你从中明白了什么?二、教学《蝉和狐狸》1、板书课题,自由读,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先写狐狸设下圈套,诱骗蝉儿上钩;接着写蝉儿识破欺诈,使狐狸凶相毕露;然后写蝉儿聪明机智的缘由;最后故事点明寓意:启发人们要善于吸取教训。
3、那我们还记得《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吗?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的狐狸是怎么具体骗蝉的,出示课文一、二节: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你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1)狐狸先设下一下圈套,“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狐狸真的是在赞叹蝉声吗?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从“故意”可以看出)(3)哪些词语表现了狐狸会骗?(一下子用了四个“您”。
“多美妙”“真”“天才”“歌唱家”“动听”等,几乎能用的好词都用上了,写出了狐狸的狡猾。
(4)狐狸表面上是花言巧语,其实是……在《乌鸦和狐狸》的故事中,乌鸦……而在《蝉和狐狸》的故事中,蝉就没有上当。
4、这两个故事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那为什么乌鸦上当了?而这里的蝉却没有上当呢?(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
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5、读3、4两节,看看蝉聪明在什么地方?(指明回答:观察粪便、树叶试探)蝉觉察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2024年度蝉和狐狸教学案例
![2024年度蝉和狐狸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c9e19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1.png)
2024/3/24
交流心得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遇到的困难、 解决方法以及收获等。
24
教师总结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
总结点评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总结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创新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形 式。
20
讨论辩论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4/3/24
确定讨论主题 围绕蝉和狐狸的故事情节或主题思想,确定一个或多个讨 论主题,如“蝉的机智与狐狸的狡猾”、“自然法则与生 存智慧”等。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鼓励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 表达能力。
16
科学学科中生物学知识拓展
01
02
03
生物多样性
介绍不同种类的蝉和狐狸,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 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 的环保意识。
2024/3/24
生物适应性
分析蝉和狐狸的生活习性 和生存策略,探讨它们如 何适应自然环境,理解生 物适应性的意义。
生态平衡
阐述蝉和狐狸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学 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
主题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探讨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以《蝉和狐狸》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关于智慧、警觉和自 我保护的小短文,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8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4
29
构思情节
02
蝉与狐狸的教学目标设计
![蝉与狐狸的教学目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090f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2.png)
蝉与狐狸的教学目标设计简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并且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蝉与狐狸为背景,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方向,也是评价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二、针对蝉与狐狸的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蝉与狐狸》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2)理解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3)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言行,体会寓言故事的含义;(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故事情节和所蕴含的道德意义;(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编写寓言故事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引导学生倡导正义、友善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学习《蝉与狐狸》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社会现象和人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1. 确定性与可行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行性,即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目标是什么,并且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
2. 指导性与综合性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指导性,能够引导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同时,教学目标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发展,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3. 阶段性与层次性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等因素,合理划分为阶段目标和层次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能力和素质。
四、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达成目标。
蝉和狐狸说课稿
![蝉和狐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07a4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b.png)
蝉和狐狸说课稿[有效降低字数:此文需准确满足标题描述的内容需求,内容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并分小节论述。
按照“蝉和狐狸说课稿”的格式进行写作。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蝉和狐狸》这个寓言故事,使学生了解到聪明和勇敢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黑板、故事书《寓言故事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蝉鸣声的音频,引导学生思考:蝉是什么动物?它是如何生活的?二、讲故事(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蝉和狐狸》的插图,介绍寓言故事的背景和基本情节。
2. 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跟读,同时注意感受故事中蝉和狐狸的形象描写和情感变化。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蝉和狐狸分别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怎么办?2. 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一部分学生表演蝉的乐观和勇敢,一部分学生表演狐狸的谎言和贪婪。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相关段落,并回答问题。
六、教学反思与巩固(5分钟)教师向学生概括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申蝉和狐狸的重要特点,并就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和巩固。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编写自己的小故事,类似于《蝉和狐狸》,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习性,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以上就是整个《蝉和狐狸说课稿》的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蝉和狐狸的教学设计
![蝉和狐狸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ee78d8a6c30c2258019ece.png)
12 伊索寓言读书方法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蝉和狐狸》,紧扣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2.通过阅读《我读书,我快乐》学习读整本书的方法,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并总结伊索寓言的特点。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寓言故事并能摘抄重点内容的习惯,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紧扣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寓言故事的习惯,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读《伊索寓言集》。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1.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主预习《蝉和狐狸》,搜集有关伊索和《伊索寓言集》的资料。
2.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把自己的感受在课文上作批注。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知识回顾,引出学法。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狐狸和葡萄》和《牧童和狼》两篇伊索寓言故事,通过感悟人物形象,也明白了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谁来说一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2.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理解寓意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是啊,狐狸是一种非常会说谎的动物,这不,它又使出了同样的手法来骗人了。
这回,他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出示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狐狸和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看看这篇文章中的狐狸和蝉有什么特点?蝉到底为什么没有受骗呢?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蝉和狐狸 教学案例.doc
![蝉和狐狸 教学案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ea238d881711cc7930b71623.png)
《蝉和狐狸》教学案例南小恒盛彭洋洋—、引言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内容,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蝉和狐狸》一文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
每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二、案例分析教学片断:1、过渡:请同学们回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说一说与《蝉和狐狸》有什么相同点。
2、生:狐狸为了表达不可告人的秘密说奉承话。
师:那个词说明狐狸说假话?生:圈套师:什么意思?生:阴谋诡计、计谋、骗人的手段师:请联系上下文解释意思。
生:狐狸想把蝉从书上骗下来吃掉它所用的计谋。
师:他用的是什么计谋呢?生:用甜言蜜语来打动蝉。
师:找出狐狸说的话,用""画出来,读出狐狸赞美的语气,生练习读文。
生默读第三节,看这是一只怎样的蝉,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交流:生1:这只蝉太聪明了,他识破了蝉的嘴脸。
生2:这只蝉真是绝顶的聪明,他识破了蝉的计谋,先用一片树叶来试探他。
生3:通过读这一段话,我体会到坏人说好听的话,是因为他急于做坏事,急于想得到结果,太低估了对手的能力。
师:那么,你是说坏人要隐藏险恶用心还得沉住气吗?生:不是,我是说可以利用坏人急于求成的心态,稍微动点心思,便可以识破他的阴谋。
师:蝉是怎么察觉其中有诈的呢?生1:我从这句话看出来“你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 蝉在树上唱歌,狐狸也能听见,不需要下来。
生2 :狐狸说“你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我们都知道蝉总是“知一一知一一"叫,非常难听,只有黄莺、百灵鸟等才有美妙的歌喉。
生3:我联系上下文,看到最后一段的“自从看到你的分辨力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就对你怀有戒心了 ",说明蝉新新观察,善于分析问题。
三、案例反思:1、进入高年级了,要改变词语教学的方式,既要让学生预习时通过查字典弄清词语的意思,又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试着理解词语,因为这是阅读理解题目中常常要考察学生的。
蝉与狐狸阅读教学设计
![蝉与狐狸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cd82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9.png)
蝉与狐狸阅读教学设计【蝉与狐狸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兴趣,提高阅读技巧;2. 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欣赏能力,理解寓意;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寓言故事《蝉与狐狸》;2. 阅读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寓言故事《蝉与狐狸》的课文材料;2. 学生练习册、作文纸;3.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相关与寓言故事《蝉与狐狸》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阅读故事】2. 分发课文材料《蝉与狐狸》,让学生阅读故事。
教师通过读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寓意和主题。
【理解故事】3. 询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了解他们对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否掌握。
逐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 蝉和狐狸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的?c. 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寓意?【讨论与解析】4. 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对上述问题的不同答案并互相解答。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巩固阅读理解】5. 让学生利用课文材料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或与同桌合作。
教师逐一巡视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
【提高阅读能力】6.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编写出一篇与《蝉与狐狸》相关的小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写一个结局或展现蝉和狐狸之间的不同对话。
鼓励学生使用寓言故事的语言风格,同时要求语句通顺,思路清晰。
【展示与互动】7.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流提供反馈意见和改进建议。
五、教学延伸:1. 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朗读比赛或写作比赛,展示或发表自己的阅读成果;3. 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作文纸上的批注和评论,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六、课堂小结:通过《蝉与狐狸》寓言故事的阅读,学生不仅提高了对故事的理解能力,而且培养了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蝉和狐狸教案
![蝉和狐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dc4e719e8b8f67c1cb9ad.png)
12伊索寓言蝉和狐狸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知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情感与价值:能从语言中获得教益。
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益。
难点: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试做尝试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设计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2、温习《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谈对狐狸和乌鸦的看法及寓意。
围绕尝试单第一题自学课文检查自学情况1、正音。
2、所画词语、词义。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开火车读文。
2.说词语意思3.说课文主要内容围绕尝试单第二、三题细读课文认真读文,读出自己的感悟来。
教师巡回视察,适当指导学困生。
1.自读,感悟蝉和狐狸形象。
2.小组交流、合作,完善认识。
汇报交流 1.汇报对狐狸的印象。
预设:从“狐狸想吃蝉,变设下一个圈套。
”而且还“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可以看出狐狸是多么的狡猾阴险。
从故意一词可以看出狐狸不是真心赞美蝉,而是虚情假意的。
……适时引导学生读好狐狸夸赞蝉的句子。
2.汇报对蝉的印象。
预设:学生纷纷汇报自己对狐狸的认识及读后的感受。
读好赞美的话。
从蝉的举动上可以看出蝉很聪明,它察觉有诈,并当机立断扔下树叶来试探。
从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蝉善于观察、思考,善于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适时引导学生读好蝉说的话。
3.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角色读课文。
学生纷纷汇报自己对蝉的认识及读后的感受。
读好蝉说的话。
说寓意。
有感情地读文。
学生质疑谁还有问题要问?学生质疑。
全班交流适时点拨交流、讨论。
检测效果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收获作业读《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12 伊索寓言蝉和狐狸察觉有诈设下圈套怀有戒心故意赞叹聪明吸取教训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蝉和狐狸2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蝉和狐狸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d0ad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2.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蝉和狐狸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蝉和狐狸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蝉和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3. 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 探讨蝉和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文《蝉和狐狸》的课件或纸质教材。
2. 卡片或图片,用于展示蝉和狐狸的形象。
3. 问题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蝉和狐狸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蝉和狐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 蝉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 狐狸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2. 教学展开(15分钟)通过课件或纸质教材,让学生跟读《蝉和狐狸》这篇课文。
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及时停下来,解释一些生字词,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和道理。
3. 梳理故事情节(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 蝉为什么不理会狐狸的劝告,还一直唱歌?- 狐狸为什么要把蝉吃掉?4. 探讨寓意和道理(15分钟)通过问题卡片,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 这个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或人物?你有什么感受?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故事的寓意和道理,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道理到自己的生活中。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写一篇小故事,讲述一个人或动物因为自己的骄傲或贪婪而遭受惩罚。
综合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2. 学生对故事寓意和道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书写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蝉和狐狸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拦路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挑战,在面对困难时勇于迎接挑战。
蝉和狐狸教案
![蝉和狐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cea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4.png)
蝉和狐狸教案蝉和狐狸教案一、故事背景:在一片青山绿水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自由自在的蝉和一只狡猾的狐狸。
二、故事内容:一天,蝉站在大树上欢快地唱歌,狐狸听到了蝉的声音,心生一计:我要抓住蝉,吃掉它。
于是,狐狸假装对蝉的歌声非常欣赏,赞美道:“你唱得太美妙了,我非常崇拜你!”蝉对狐狸的赞美感到非常高兴,连忙停下了歌声。
狐狸见蝉停止了歌唱,心中大喜,说:“蝉啊,你这么有才华,为什么不早点出名呢?你的歌声一定能让整个森林都为之倾倒。
”蝉被狐狸的话迷惑了,心中产生了一种虚荣的念头。
狐狸接着说:“蝉啊,我可以帮你出名,只要你唱给其他动物听,我会在一旁夸赞你的歌声,并叫其他动物也来欣赏你的才华。
”蝉听到狐狸这么说,更加相信了狐狸的话。
于是,蝉同意了狐狸的提议。
第二天,蝉唱起了歌,狐狸则在一旁大声夸赞:“蝉的歌声是如此动听,让人心旷神怡!”其他动物听到了狐狸的夸赞,纷纷飞到了蝉的面前,赞美它的歌声。
蝉被这些赞美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唱歌的天才。
然而,蝉的才华并没有受到其他动物的认可,他们仅仅是为了听他的歌声而来,并没有真正欣赏他的才艺。
狐狸看到这个情景,得意地笑了笑,心想:“等着吧,我很快就会抓住你”。
正在这时,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树上的枯叶遮挡了蝉的歌声。
其他动物只听到了一阵“嘤嘤”的声音,觉得蝉已经唱得不好了。
他们纷纷离开了,只剩下狐狸还在一旁冷笑。
蝉看到其他动物都离去了,慌了神。
他问狐狸:“狐狸大哥,为什么他们都走了?”狐狸嘲笑道:“是因为他们听不到你的歌声了,他们不再觉得你有才华了。
”蝉顿时明白了自己上了狐狸的当,它后悔不已。
三、教育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人生中的虚荣心会让人迷失方向。
2.培养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价值观。
3.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声音的敏感以及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故事启发法、情景再现法、讨论法、情感教育法。
五、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人生中的虚荣心会让人迷失方向。
[教学]蝉和狐狸
![[教学]蝉和狐狸](https://img.taocdn.com/s3/m/fa7be9e4af45b307e87197dc.png)
[教学]蝉和狐狸《蝉和狐狸》教案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知道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
一、导入课文。
先指名说说《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对其中的狐狸和乌鸦各有什么看法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概括《蝉和狐狸》的主要内容。
3、想想这两则寓言有哪些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
)三、细读课文,体会寓意。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
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
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歌声多么美妙”、“天才的歌唱家”、“动听的歌喉”,“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朗读狐狸的话。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
(“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表现了蝉在狐狸面前,头脑清醒,保持警觉,并当机立断进行试探。
)4、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5、这是一只的怎样的狐狸,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说明狐狸露出了真面目,也充分显示了蝉的智慧。
)6、细读蝉对狐狸说的话,抓住“掺杂”、“怀有戒心”来体会蝉因为同伴受害而对狐狸早有警觉,善于观察、思考。
)7(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8(理解寓意。
(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4)学习名言: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伊索寓言
读书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蝉和狐狸》,紧扣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2.通过阅读《我读书,我快乐》学习读整本书的方法,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并总结伊索寓言的特点。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寓言故事并能摘抄重点内容的习惯,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紧扣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寓言故事的习惯,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读《伊索寓言集》。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1.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自主预习《蝉和狐狸》,搜集有关伊索和《伊索寓言集》的资料。
2.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把自己的感受在课文上作批注。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知识回顾,引出学法。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狐狸和葡萄》和《牧童和狼》两篇伊索寓言故事,通过感悟
人物形象,也明白了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谁来说一说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
2.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蝉和狐狸》。
(齐读课题)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理解寓意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是啊,狐狸是一种非常会说谎的动物,这不,它又使出了同样的手法来骗人了。
这回,他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出示自学指导1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狐狸和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看看这篇文章中的狐狸和蝉有什么特点?蝉到底为什么没有受骗呢?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学生自读感悟。
(2)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形成共识。
(3)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抓关键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集体交流蝉的机警和狐狸的狡猾。
学生谈到哪句,教师就指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
2.学会对比思考,通过具体语言材料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讨论交流:这样的花言巧语,狐狸也曾对乌鸦说过,为什么《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
(教师预设:“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
而“蝉”善于观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
3.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以后遇到这样的人或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相机板书:善于观察、保持清醒、存有戒心、警惕试探)
4.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假如乌鸦遇到了蝉,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预设:乌鸦老弟,你怎么会上狐狸的当呢?难怪人们都说菜鸟呢! 哎哟,蝉老弟,我的肉都被狐狸骗走了,以后你遇到它可要注意呀……)
5.有感情朗读。
(1)同学们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他的语言、神态、动作呢?练读后,指名读。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寓言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蝉的聪明吧。
(齐读最后一句)
(3)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吗?你觉得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吸取哪些教训?
生活实例: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考试不检查丢分,迷信手机中奖,电视上猜字谜等。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6.你知道相关的名言吗?交流。
PPT出示名言共勉。
(1)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英)罗素
(2)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人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总结深化学习方法
1.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这是读一篇寓言故事的方法。
那我们如何读整本《伊索寓言集》呢?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7页《我读书,我快乐》的内容总结方法。
3.教师总结:
(1)查看《伊索寓言集》目录。
(2)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形象,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3)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借来的书: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抽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言的语句。
(四)课后作业:阅读《伊索寓言集》
1.伊索寓言版本较多,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运用所学的阅读《伊索寓言集》的方法认真阅读《伊索寓言集》,并思考:(1)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寓言故事?
2.这篇寓言展示了什么道理?(3)文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语言、动作或神态体现人物特点的?
六、板书设计《狐狸和蝉》
语言、动作、神态
(聪明机智)的蝉
(贪婪狡诈)的狐狸
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大单庄小学杨传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