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知识要点

一、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往,到;今:适合,舒服)

空中

..而多窍(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

..(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

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

二、通假字:

南声函胡

..(通“含糊”,重浊模糊)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汝识.之乎?(通“志”,记住)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通“叩”,敲击)

三、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微风鼓.浪(吹动)

而此独以钟名.(命名)

枹.止响腾(用鼓槌敲击)

动词使动: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响)

名词作状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

事不目.见耳.闻(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

形容词作名词:枹止响.腾(声音)

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

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磔磔(于)云霄间/有大石当(于)中流余固笑(之)而不信也(代李渤的作法)

介词结构后置句:得双石于潭上/而大声发于水上

判断句:所在皆是也/或曰此鹳鹤也/或曰此鹳鹤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四、一词多义

1、鼓:微风鼓浪(鼓起)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声)

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名词)

2、绝: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

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3、而:扣而聆之(表承接)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

4、搏: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抓;动词)

5、然:然是说也(然而)

石之铿然有声音(……的样子)

6、自: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7、焉:崆崆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

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且焉置土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啊,呀。)

8、莫: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

故莫能知(不。否定性副词)

9、得:得双石于潭上(发现,找到。动词)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10、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副词)

始舍于其址(当初。副词)

1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12、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留。动词)

使人遗赵王书(送给。动词)

五、如何判定名词做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常以身翼.蔽沛公(象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如: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那样的礼节来对待)

3.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如:操军败,必北.还(意为“向北)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如:岁.赋其二(每年)

六、课文理解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1、试比较“人常疑之”“余尤疑之”,说说作者对两种说法的态度。

答:“人常疑之”,表示公众(其中包括李渤)的一般的看法,怀疑的程度一般。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余尤疑之”,直白的表示自己的观点,怀疑的程度加深。作者的“两疑”,疑就疑在郦李两位是否曾经亲临其境,而作者要正确的解释石钟山的得名,就非要亲历其境,要实地考察,自然引出下文。

2、“余固笑而不信也。”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笑”?

答:这是李渤见识浅陋的表现。作者决心深入一步,探明究竟。

3、本文是一篇考辨性的游记。作者此游的目的是考辨石钟山的得名,他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原因是什么?答: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概括起来,“风水相击,如歌钟作乐”是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惊心动魄”的特点?其作用何在?

答:作者在发现水石相击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5、“因笑谓迈曰”你又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笑”?

答: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之后,所发出充满胜利喜悦的欢笑。

6、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答: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七、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