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临床应用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bf9fcfd15abe23482f4d53.png)
【关键词】甘露醇甘露醇是临床科室最常用的渗透性脱水剂,不但脱水利尿较为理想,而且还有降粘、扩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膜损害和细胞水肿,性能稳定,无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报告如下。
1 甘露醇的一般性能甘露醇分子量为18.2,分子结构式为碳、氢、氧分子及氢氧羟基、氢氧基组成。
1克甘露醇约容于5.6ml水中,临床上常用的甘露醇剂多为20%溶液。
一般认为8克甘露醇可排出水分100ml,天冷时可有结晶析出,可用800c~1000c热力温溶解冷凉后使用,20%溶液的渗透压为正常血浆的3.66倍。
口服不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一小部分在肝内转化为糖原,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或代谢缓慢。
静脉给药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
相同浓度时分子量愈小所产生的渗透压愈高,有轻度排钠贮钾作用[1][2],是目前认为脱水作用较强、性能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的脱水药物。
2 甘露醇的作用机理2.1 脱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按渗透压,平衡作用原理,甘露醇静脉给药后,能形成血管内与脑组织间渗透压差,使脑组织脱水,减少颅内容积及颅内压,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反射性抑制脑脊液的产生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容,改善循环,从而减轻细胞水肿,改善细胞代谢功能[3][6],因此甘露醇是目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患者的首选药物。
2.2 利尿作用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有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经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在肾小管保持足够多的水分,经维持其渗透压,导致水和电解质经肾脏排出体外,产生脱水及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比尿素强,排泄速度也较快。
2.3 具有抗自由基及细胞膜稳定作用,减少器官组织细胞的损害,特别是脑损害。
70年代初,dompouios等提出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脑水肿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不论何种类型脑水肿均是由于自由基对细胞的过氧化作用所致[5]。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dea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4.png)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是一种具有甜味的醇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的主要应用包括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
首先,甘露醇被广泛用于补液疗法中。
由于其高渗透压,可以从组织和血液中吸引水分,使细胞外液保持在血管内,增加有效血容量。
这种特性使得甘露醇成为常用的补液剂,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情况。
其次,甘露醇还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力和脑水肿。
在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甘露醇能通过渗透作用吸引水分,降低颅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这一作用常用于治疗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引起组织损伤,而甘露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
因此,甘露醇在治疗心肌梗死、肝损伤、急性胰腺炎等具有氧自由基损伤的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甘露醇能够减轻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
这一作用使得甘露醇在中风、心脏手术等会导致脑缺血的情况下有相应的临床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虽然有很多临床应用,但也存在不适应症和禁忌症。
例如,甘露醇在重度的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后阶段和休克性肝炎等情况下是禁用的。
此外,由于甘露醇在体内代谢较慢,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因此使用甘露醇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
综上所述,甘露醇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药物。
它的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使其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甘露醇时也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9c287131b765ce05081493.png)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关键词甘露醇临床应用甘露醇,在体内不能分解代谢。
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组织内水分回流入血管,是组织脱水,同时,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带走大量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在常用的脱水剂中,甘露醇作用最快最强,故长期备受推崇,广泛在临床使用。
本文综述该药在临床中的一些应用,希望能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魏艺明等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给予静滴甘露醇125 ml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4g,对照组给予静滴用6%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注射液。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7天后a、b 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治愈病例。
发病第3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均100%,但试验组的治愈率63.33%(19/3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34.48%(10/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面神经炎临床治愈率显著,安全性好。
预防静脉炎李琼将96例静滴甘露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每组48例,每天静滴甘露醇150~200g。
研究组将甘露醇加温至37℃左右,然后静滴;对照组按常规输入甘露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静脉炎12.5%;对照组发生静脉炎93.7%;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滴加温甘露醇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甘露醇在体内不能分解代谢。
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组织内水分回流入血管,使组织脱水,同时,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带走大量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在常用的脱水剂中,甘露醇作用最快最强,故长期备受推崇,广泛在临床使用。
本文综述该药在临床中的一些应用,希望能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75c5af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8.png)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甘露醇概述
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的多糖衍生物,主要从玉米、大豆和高淀粉中分解
得到。
甘露醇具有多种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降低血液胆固醇、抗血管紧张素受体等特性。
它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临床
治疗中。
二、甘露醇临床应用
1.用于抗炎
甘露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糖尿病性足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增加
炎性疾病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的功能。
2.用于抗氧化
甘露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抗衰老和抗损伤。
它能够阻止自由基
的形成,增强细胞抵抗氧化的能力,避免细胞受到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
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病的发病率。
3.用于改善血管紧张素受体功能。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359b5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7.png)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广泛。
以下是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指南。
1.适应症:甘露醇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急性肾衰竭:甘露醇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渗透压,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2)高血压急症: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体液负荷,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3)颅内压增高: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血浆渗透压,减少血容量,降低颅内压,预防或改善脑水肿。
(4)急性肺水肿: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肺组织内液体积聚,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功能。
2.用药剂量与途径:(1)成人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一次性给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250g/日。
(2)儿童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100g/日。
(3)使用方法:甘露醇应以25%浓度注射液使用,每次剂量需加入相应量的葡萄糖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适当浓度,通常为5-10ml甘露醇注射液+20-25ml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
3.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核实病因,评估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血容量和电解负衡情况,必要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2)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过高浓度的甘露醇,一般建议使用25%浓度。
(3)甘露醇治疗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液排出量、血钠、电解负衡、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不宜与其他渗透性利尿剂(如甘油和异甘醇)合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应特别谨慎。
(6)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对心功能不全、肺病严重或已出现脑疝征象的患者慎重使用。
4.不良反应:甘露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高剂量使用甘露醇后,可能会导致颅内高压或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最新
![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d17ab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0.png)
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最新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地应用甘露醇,提高治疗效果,特编撰此甘露醇应用指南,以供临床参考。
一、适应症1. 颅内压升高引起的脑水肿,如脑出血、脑外伤等。
2. 严重高血压性脑病。
3. 急性肾功能损害。
4. 全身性水肿。
二、禁忌证1. 过敏史及对甘露醇过敏者。
2. 代谢性酸中毒。
3.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4. 收缩性心包心包炎。
5. 脱水及高渗状态。
三、用法用量1. 静脉滴注,一般剂量为20%甘露醇20-100g/d,大剂量还应观察有无持续间歇性呼吸不规则、呼吸节律混乱、脉搏增速、肌张力减低、瞳孔散大等体征,如有上述体征,需立即停药或减量。
2. 如需连续使用,剂量宜减半,用药次数宜逐渐减少。
3. 不宜与多巴胺、甲磺酸肾上腺素等药物混合使用。
四、注意事项1. 使用甘露醇应根据患者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慎用大剂量、长时间或反复应用。
2. 静脉用药时应慢速注射,以减少发生反应的可能性。
3. 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如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 甘露醇使用前需注意有无尿量减少、心功能不全、严重高钾血症等情况。
五、药物作用机制甘露醇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脑血管内血浆组分,降低脑血容量,使小脑动脉和椎动脉平均动脉压降低,从而降低颅内压。
六、不良反应1. 心血管系统:高容量应用时可出现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不全。
2. 水电解质紊乱:可引起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情况。
3. 神经系统:高剂量应用时可导致头痛、昏迷等症状。
4. 口干、口渴等普遍不适症状。
临床上甘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脑血容量减少药物,应用广泛。
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准确掌握用药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信息,做到“用药安全、疗效明显”。
希望此指南能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提高甘露醇的正确应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和健康。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7bb23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7.png)
甘露醇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什么是甘露醇?甘露醇,又称丸草疏,化学名称为山梨醇,是一种常见的可溶性糖醇。
甘露醇具有清凉爽口、不吸湿、不易结晶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甘露醇的作用甘露醇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下面列举几个主要方面:1.利尿作用:甘露醇是一种有效的利尿剂,能够增加尿液排泄,从而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废物。
2.清热解毒:甘露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3.降压作用:甘露醇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液流动阻力,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4.缓解便秘:甘露醇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缓解便秘症状。
5.镇痛作用:甘露醇具有镇痛效果,可用于缓解轻度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
甘露醇的功能主治甘露醇的功能主治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应用:甘露醇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疾病。
由于其利尿作用,常用于辅助治疗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食品工业:甘露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用作甜味剂、保湿剂等。
与其他甜味剂相比,甘露醇具有低热值、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等优点,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3.医药工业: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药剂成分,在医药工业中被用于制备口服溶液、注射液、滴眼液等制剂。
它不仅可以起到溶解作用,还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保湿性。
4.化妆品:甘露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成分,常用于制作化妆水、面膜、身体乳液等产品。
它可以提供肌肤保湿、抗炎、舒缓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中。
5.工业应用:甘露醇在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用于制造涂料、纸张、树脂等产品。
其不吸湿、保湿等特性,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注意事项甘露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适量使用:使用甘露醇时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造成不良反应。
2.孕妇和儿童慎用:孕妇和儿童慎用甘露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个人过敏:个别人群对甘露醇有过敏反应,使用前应进行皮肤测试,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临床应用甘露醇脱水的原理
![临床应用甘露醇脱水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1c4e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d.png)
临床应用甘露醇脱水的原理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脱水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改善组织和细胞的水平衡,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甘露醇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眼压增高等疾病,其作用机制如下。
首先,甘露醇通过渗透作用降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差,从而减少细胞内部的水分。
人体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细胞外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的渗透压时,细胞会通过渗透的方式吸收更多的水分,导致细胞肿胀。
甘露醇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渗透压的分子,可以增加细胞外的渗透压,使其高于细胞内的渗透压,从而促使水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达到脱水的效果。
其次,甘露醇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脑血流。
脑水肿是一种病理状态,脑组织内出现异常水肿。
水肿会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进而影响脑细胞的氧合和能量供应。
甘露醇通过调节血液的流变学,主要是减少血液的粘稠度和减少红细胞的聚集,改善其流动性,从而提高脑血液的灌注,缓解脑水肿。
此外,甘露醇还能通过调节细胞和血管的电解质平衡,改善组织的水平衡。
甘露醇可以阻止大分子物质和水从毛细血管内向组织间隙渗出,从而减轻局部水肿。
甘露醇还可以抑制钠、氯离子的复吸收,增加尿量,从而达到脱水的效果。
甘露醇脱水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细胞、组织和血液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脑水肿和眼压增高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然而,甘露醇脱水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和所有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
甘露醇脱水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等。
因此,在使用甘露醇脱水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输出量等,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及注意管理患者的血容量。
总之,甘露醇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调节细胞和血管的电解质平衡,对临床脑水肿、眼压增高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e6d0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c.png)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常用于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水肿、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一、适应症:1.急性脑水肿:甘露醇可通过渗透作用降低脑内液体含量,减轻脑组织的水肿,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2.肺水肿:甘露醇可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肺血管内液体,改善肺泡间负压,从而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肺水肿液。
3.肾功能不全:甘露醇可通过增加肾小管腔内的溶质渗透压,增加尿液排出量,减轻肾小管和间质的水肿。
二、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剂量选择:- 急性脑水肿:初始剂量为0.25-1g/kg,静脉缓慢注射,可重复应用。
- 肺水肿:剂量为0.5-1g/kg,静脉缓慢注射,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病情调整剂量。
- 肾功能不全:剂量为0.25-0.5g/kg,静脉缓慢注射,可重复应用。
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谨慎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和心脏功能,如果存在血容量不足或心脏负荷过重的情况,应慎用甘露醇。
-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等,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对于存在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低钠血症、高渗透压症等情况的患者,慎用甘露醇或需要减少剂量。
-甘露醇溶液不稳定,需密闭保存,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三、药物相互作用:1.甘露醇与一些药物会产生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改变。
临床应注意以下情况:-与镁剂同时使用可能增加甘露醇的利尿效果,需谨慎调整剂量。
-与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需谨慎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压。
-静脉注射甘露醇时,不宜与碳酸氢盐类药物合用,以免发生沉淀。
四、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口干、尿频、电解质紊乱等。
大剂量使用时,还可出现心律失常、高渗透压状态等严重不良反应。
2.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血压、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总结起来,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渗透作用改善水肿情况。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问题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a83ac2d5bbfd0a79567375.png)
二、甘露醇注射液功效用途1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甘露醇用于脱水降低颅内压的通常用量为125~500ml、2~8次/d,快速静注,静注后血液渗透压迅速提高,可使脑组织及脑积液和房水的部分水分进入血液,故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甘露醇的用量不宜过大,推荐剂量 2.5ml/公斤,可防止脑压反跳,降低颅内压效果更佳;应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易发生并发症。但较大单次剂量静注可有效减少脑体积,降低颅内压,便于手术中暴露病变、预防和治疗脑病。一般认为甘露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从脑组织的间质中脱去水分,减少颅内容物量,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而对于广泛性脑组织、血脑屏障损伤基本无效。甘露醇的临床应用宜剂量小、短疗程,并与其他利尿剂交替使用,最好在无创伤颅内压监护下进行,并通过对血压、脉搏、视乳头的观察,大致判断颅内压变化,使颅内压趋于平稳。2应用于泌尿系统急性肾前性血容量不足,如休克十分严重或超过2h,则可演变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在补液的同时应用甘露醇100ml静注,有快速扩容作用。尿量增加大于40ml/h,有利于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且可冲洗掉肾小球中的坏死阻塞物。输尿管结石在补液的同时,先静注硫酸镁解痉,再静注甘露醇300ml排石效果更佳。3应用于消化系统临床上口服甘露醇治疗肝炎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疗效较好,其作用机制为口服不吸收,肠内渗透压上升,液体排出量增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肠蠕动,排空加快,可排除肠内积血、细菌及毒素,减轻肠道管壁水肿,改善腹腔内微循环,消除腹胀症状,增加食欲,有利于病变脏器功能恢复。4应用于影像科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时间短,对肠黏膜无刺激作用,可应用于腹部平片、内窥镜检查前。胆道造影显影后,口服甘露醇胆囊收缩好,采用甘露醇调制钡剂作结肠对比造影,可减少因操作时间长,肠壁吸收钡剂中水分。5应用于骨伤科外伤后肢体肿胀,小剂量、多次静注甘露醇后血液渗透压升高,使组织间液水分向血浆扩散产生脱水作用,减轻肢体肿胀。6应用于眼科甘露醇能改变血液和房水之间的渗透梯度,从而吸收眼内水分,促进高眼压症患者眼压下降。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误区及经验甘露醇的临床应用问题在重症脑梗塞和脑出血的急性期,由于缺血或出血后脑水肿造成颅内压急剧增高,随时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降颅压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甘露醇的应用
![甘露醇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7a50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甘露醇的应用
甘露醇是一种没有热量的代用糖,通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
与蔗糖相比,甘露醇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减少糖的摄入量,不对血糖水平造成影响,对牙齿的腐蚀性较低,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减肥者使用。
除此之外,甘露醇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1. 医药行业
甘露醇在医药行业中被用作渗透性调节剂,用于治疗脑水肿、急性肺水肿等疾病。
由于它可以通过渗透压作用降低体液压力,减轻脑部和肺部的水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2. 化妆品
甘露醇在化妆品中被用作保湿剂,其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和渗透性,能够深层滋润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肌肤质地,使皮肤更加柔软和光滑。
3. 食品保鲜
甘露醇可以用于食品保鲜,例如用作蛋糕、面包等面团中的保湿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总之,甘露醇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和饮料的甜味剂,还可以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这种低热量的代用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点,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化合物。
- 1 -。
甘露醇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甘露醇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e8f5b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3.png)
甘露醇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1、甘露醇除了降颅压和中毒病人导泻,还有哪些临床用途?①组织脱水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②降低眼内压。
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眼内手术前准备。
③渗透性利尿药。
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④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⑤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甘露醇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⑥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⑦术前肠道准备等。
2、甘露醇静滴时有什么要求?①静脉滴注时,护士必须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严密监控,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要根据情况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更换留置针。
③甘露醇遇冷易结晶,应用前应仔细检查。
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必须溶解后才能使用;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停止滴注,更换药物。
出现结晶后的方法①用温水浸泡,摇晃后化开。
②如果用量大的话让药剂科跟医院协商,设恒温箱,专门用于溶解甘露醇。
③也可要求甘露醇厂家送专用的加热袋,类似于暖手宝,一次可以放进间5-6袋,温度不会很高,很方便。
3、甘露醇静滴时如何保护血管?①甘露醇的临床使用率较高,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穿刺、PICC穿刺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血管穿刺性损伤。
②选较粗的血管,血流速度较快,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③用药期间可在穿刺部位应用薄型泡沫敷料,拔针后热敷;输注时,也可留置针上端的皮肤上敷50%的红花酒精纱布,预防静脉炎。
④一旦出现注射静脉疼痛、发红等静脉炎症状,及时采取酒精湿敷、甘露醇加温输入等方法,控制静脉炎症状;必要时更换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4、甘露醇外渗如何处理?一旦发生渗漏,立即采取0.01%酚妥拉明溶液浸湿纱布湿敷、烫伤膏外敷等措施,可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防止组织坏死。
临床甘露醇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经验及常见并发症
![临床甘露醇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经验及常见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5fb9bd5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4.png)
临床甘露醇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经验及常见并发症20%甘露醇注射液作为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神经学科疾病治疗中尤其重要。
作用机制甘露醇是一种多元醇,在体内不会被代谢。
静脉输入甘露醇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促使水分从脑、眼等周围组织转移到血液中,从而减少脑脊液容量、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甘露醇输注方案包括连续输注或脉冲式给药,脉冲式给药较连续输注效果更好,常规推荐剂量为0.25~1g/kg体重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在10~20min的时间内静脉输入。
脉冲式给药一般推荐0.25g/kg小剂量给药,100ml的甘露醇制剂能覆盖到体重80 kg以下的患者。
在突发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高的剂量,一般使用约60g(1g/kg)的剂量。
短期使用甘露醇(1.0~2.0g/kg)通过减少脑细胞外液可以最大化地减少脑容积,临床常应用于紧急降低颅内高压的一时性治疗,比如脑疝患者,外科手术操作中为了增加暴露等。
在其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达到同样的脱水降颅内压效果,往往需要增加甘露醇的使用剂量,才可能达到同等的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因而脉冲式给予甘露醇尤其是时间较长者,使用小剂量的甘露醇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颅内压判断方法(1)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4天出现,7天达高峰;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
(2)甘露醇应用后10~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干预治疗。
(3)下一次应用甘露醇前出现典型颅内高压,用药后达到上次用药效果时,说明用药间隔时间合理。
(4)患者头痛等症状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应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5)血管性头痛、静脉点滴甘露醇后头痛亦能有所缓解,是因甘露醇的扩容作用,短时间内脑血流增加,但头痛缓解持续时间较短。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ed09fe167ec102de3bd8964.png)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进展甘露醇做为常用的脱水剂,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经常使用,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多,现就甘露醇在临床上非神经科的应用进展做一综合。
1 治疗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亦称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积水所致的特发性内耳疾病,耳鼻喉科门诊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其高渗溶液经静脉滴注进入血管,到达脑部,不易从毛细血管透人组织,故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循环转移,致组织脱水而从肾脏排出,因此能使膜迷路水肿减轻以致消除,内淋巴系压力降低,以致缓解膜迷路血管的痉挛,改善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改善局部缺氧状况,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全部症状多在2~3 d后缓解,缩短了急性期治疗时间。
王明婷[1]研究表明,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与20% 甘露醇注射液250ml,30 min 内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总有效率梅尼埃病97.37%。
2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十分常见,占所有肠梗阻的40%~60%。
在非手术治疗中,快速有效引流肠腔积气积液,降低肠腔压力,减轻肠壁水肿是治疗的关键。
20%甘露醇为高渗溶液,口服不吸收,能使肠内晶体渗透压增高,利用其高渗性阻碍水分的吸收,并促进肠管壁和细胞间水分进入肠腔,肠腔内水分增加,刺激肠壁,促进蠕动,进而减轻肠管水肿,使因肠壁水肿而加重的肠梗阻得以缓解,也使某些扭曲不重的肠袢得以复位;进入肠腔内的水分稀释肠内容物,增加了梗阻肠管压力梯度,使肠内容物更易通过狭窄段[2]。
3 老年人肠道准备及治疗老年性便秘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
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度是结肠镜检查成败的关键。
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功能减退,肠蠕动差,肠道对药物的刺激不敏感。
口服甘露醇進行肠道准备的基本原理是甘露醇溶液不被肠道吸收,在较短时间内导致肠内渗透压急剧升高,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腔内容积增多,刺激肠壁传入神经末梢反射引起肠蠕动,起到整段肠腔容积性泻下的作用,排出肠内粪便而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3]。
甘露醇的作用
![甘露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13fe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8.png)
甘露醇的作用甘露醇是一种油状、无色、无味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己二醇。
它的分子式为C6H14O6,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以下是甘露醇的几个主要作用:1. 食品添加剂:甘露醇可作为低糖食品的替代甜味剂,因其与糖的甜度相近,但热量较低(比糖的热值低35%)。
它被广泛用于糖尿病人或需要减少糖摄入的人群,以及各种减肥食品和饮料中。
甘露醇还具有保湿性、抗结晶性和增加食品质地的作用,常被用于制作糖果、口香糖、巧克力等。
2. 医药应用:甘露醇在医疗领域被广泛用作膀胱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膀胱炎等。
它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可通过增加尿液渗透压、改变细胞水分平衡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
此外,甘露醇还被应用于临床中的血浆代用品和静脉营养液的药剂稀释剂。
3. 护肤品:甘露醇能有效保湿滋润皮肤,增加角质层的水分含量,改善皮肤细微纹路和干燥现象。
它还可减少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改善皮肤的质地和光泽度。
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保护皮肤健康。
4. 感化燃料:甘露醇可用作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开始研发和应用甘露醇为基础的生物燃料,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
尽管甘露醇具有许多作用和应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制定适宜的摄入量:甘露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应当适量,过量摄入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甘露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20毫克/千克体重。
2. 对于某些人群慎用:甘露醇不能完全取代糖的功能,对于营养需求高的人群,如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注意合理摄入糖类食物,不可盲目替代。
总之,甘露醇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它具有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适量、科学搭配,以保证其发挥最佳效果,同时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https://img.taocdn.com/s3/m/a5cee5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4.png)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一、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1.甘露醇用于急性或慢性醛固酮血症
醛固酮血症是一种因血清中醛固酮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疾病。
血清醛固
酮水平上升会导致呼吸抑制、肝脏功能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因此,
醛固酮的水平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
甘露醇是
一种有效的用于治疗醛固酮血症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合成,
从而降低血清中醛固酮的水平。
同时,甘露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促进肝脏和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
2.甘露醇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
慢性肝病是指肝脏的慢性病变,可引起肝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各
种体征。
甘露醇可以抑制肝脏醛固酮水平的升高,从而减轻患者的肝细胞
损坏,促进肝脏的修复,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3.甘露醇用于各种慢性呼吸疾病
慢性呼吸疾病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结构功能障碍造成的呼吸功能紊乱引
起的长期性疾病。
甘露醇可以抑制呼吸系统中的炎症,减少炎症性损伤,
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
4.甘露醇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甘露醇临床新用途
![甘露醇临床新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e05d29245901020207409ca1.png)
顽固性超高热
用4度冷甘露醇溶液静脉输注,同时肌注 氯丙嗪15mg,安定10mg,以防出现冷 反应,效果很好。
粘连性肠梗阻
方法常规胃肠减压,吸净胃内容物后自胃管注 入20%溶液250ml,再关闭胃管,观察肠鸣音 和腹痛情况,多娄病人于灌肠20min后出现肠 鸣音增强,病人于6~12小时多次排便,症状缓 解,腹痛消失,24小时后拔出胃管,继续用 20%溶液125ml口服,1次/4小时,共服2次, 结果30例中28例治愈。若口服后肠鸣音调高伴 剧烈腹痛,位置较固定可触及包块的应尽早手 术。
输尿管结石
用25%硫酸镁20ml溶于10%葡萄糖 1010ml中,在20min内静脉输入,随后 静滴20%甘露醇205ml,在1小时内滴完, 1次/天,7~10天为一个疗程,
前房积水
用甘露醇250ml静滴,2次/天,连用6~8 天。治疗10余例病人获得良效,第二天 大部分出血吸收,第5~6天全部吸收,房 水转透明,视力近恢复,3个月后恢复正 常。
病毒性肝炎
20%甘露醇20ml,3次/天,10天降酶有效率 85.7%,退黄有效率71.3%,增加食欲,消除 腹胀有效率95%多在服药后1~2天起效 李典之治疗100例病人,方法为20%甘露醇 20ml口服,3次/天,1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 程为限,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结果总有效 率100%,其中一个疗程治愈42例,两个疗程 治愈27例,三个疗程治愈31例,个别人有轻泻, 连用3次后自行停止。
秋季腹泻
郭氏对71例年龄在2岁以下,病程在3天 以内的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38例, 对照组33例,两组均按常规补液和庆大 霉素治疗,治疗组入院当日始加用10% 甘露醇(20%甘露醇加10%葡萄糖稀释 而成)缓慢滴注,3~5滴/分钟, 2g/kg.d,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7/1例,止泻 30/9例,72小时 30/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误区及经验
神经外科鹿俊杰
20%甘露醇注射液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大面积烧烫伤等引起的水肿、腹水等疾病的常用药、首选药,笔者回顾性检索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用药经验,将甘露醇应用中的一些误区加以总结,供读者参考:
一、甘露醇的应用误区
误区一:甘露醇的应用只要考虑颅内病变,首先予20%甘露醇静点:就目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脑外伤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
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几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7%)显著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2%)。
在合并多发伤导致的低血压是不能应用甘露醇的,反之脱水可加重休克,降低脑灌注压,加重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加重。
误区二:不了解颅内压,盲目应用甘露醇:甘露醇最好
在颅内压监测下应用,调整用药。
颅内压正常值:成人0.7~2.0 Kpa(70-200mmH2O,5-15mmHg),儿童 0.5~1.0 Kpa (50-100mmH2O,4-7.5mmHg)单位换算:1kPa=7.5mmHg=102mmH20,颅内压超过正常水平的上限即,成人超过2.0kPa,儿童超过1.0kPa称为颅内压增高。
进一步分为轻度增高(2.0—2..67kpa)中度增高(2..67—5.33 kpa)重度增高(大于5.33 kpa),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67kpa 的中度增高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将大于5.33 kpa作为需紧急手术的界值,换言之也就是轻度增高(2.0—2..67kpa)可予以观察,不需要降压治疗,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目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误区三:甘露醇用量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甘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点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用量过大、用时过长可导致低颅压性头痛。
误区四、甘露醇静点速度,越快越好: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
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误区五:甘露醇含糖量高,静脉滴注可致血糖升高。
甘露醇是一种结晶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7%~7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不氧化,在人体内代谢与体内胰岛素无关,不是口腔微生物作用的适合底物而不致龋齿。
甘露醇作为脱水药和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不会导致血糖增高,且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以及防龋齿的甜味剂。
二、甘露醇临床应用经验:
20%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作用时间较长。
注药后10min~20min内颅内压开始下降,0.5h降到最低水平,可使颅内压降低50%~90%。
约1h后颅内压开始回升,约4h~8h回升到用药前水平。
一般用量:1g/kg.d~2g/kg.d,0.25g/次~0.5g/次,3次/d~4次/d。
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
1.甘露醇应用注意点:①静点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循环负荷过重而致心衰或肺水肿,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
②甘露醇中加入氨茶碱、维生素C可提高疗效,减少用量。
③进行性肾衰,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老年及心衰者联合速尿,有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时除外),因能透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组织水肿,
故孕妇禁用。
④每克甘露醇约排尿10ml,甘露醇脱水利尿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合并低蛋白血症可加重病情,应用中注意化验检测,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⑤甘露醇的规范使用,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发生率并不高,大量、长时间应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通过观察并记录尿量、尿的颜色,监测尿常规、肾功能,能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联合速尿、甘油果糖应用,一般预后良好。
如发生较重肾功能损害,给予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或行血液透折治疗,可改善肾脏功能,同时加强原发脑部疾患治疗,以提高疗效,⑥可影响某些检查结果,可使血胆红素、肌酐增加,尿酸、磷酸盐增加,分析检验结果时需综合考虑。
2、除了在专业的重症监护室具有无创或有创的颅内压监护仪外,多数情况下没有颅内压检测设备,可参照下列临床颅内压简易判断方法指导用药:①急性颅内高压,可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意识障碍,但无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一般在急性颅内高压3d~4d出现,7d达高峰;②Cushing综合征: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是中度和重度颅内高压的表现。
③甘露醇应用后10min~15min,典型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说明颅内高压需治疗干预。
④下一次应用甘露醇前出现典型颅内高压,用药后达到上次用药效果时,说明用药间隔时间合理。
⑤病人头痛等症状用药
前后变化不明显,应用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⑥血管性头痛,静点甘露醇后头痛亦能有所缓解,是因甘露醇的扩容作用,短时间内脑血流增加,但头痛缓解持续时间较短。
⑦静点甘露醇后,病人头痛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随补液、头低位等处理症状缓解,提示颅内低压。
三、甘露醇静点护理问题及措施
1、甘露醇必须在无结晶情况下应用,若有结晶,应先加温溶解后方可使用。
若静滴时出现结晶,应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2、甘露醇:静点时,护士必须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滴注速度和病情变化。
对危重患者或需加压滴注者,必须自始至终守护床前,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由于甘露醇滴速较快,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变硬、闭塞等,因此,要经常更换注射静脉部位或使用静脉留臵针,神经科病人甘露醇使用率较高,静脉留臵针、中心静脉穿刺、PICC穿刺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血管穿刺性损伤,同时所选血管较粗,血流速度较快,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4、输注甘露醇时,避免药物渗于皮下组织引起剧痛、水肿甚至坏死。
一旦发生渗漏,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局部可采取50%硫酸镁湿敷、0.01%酚妥拉明溶液浸湿纱布湿敷、烫伤膏外敷等措施,可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防止组织坏
死。
如外渗伴有局部淤血,可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注射,可降低局部血管的脆性,从而减轻或阻止液体的外渗及疼痛反应,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
如处理不及时,超过24h多不能恢复,对已发生局部缺血,严禁使用热敷,因热敷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加快,氧耗增加,加重组织坏死。
一旦出现注射静脉疼痛、发红等静脉炎症状,及时采取酒精湿敷、50%硫酸镁热敷、甘露醇加温输入等方法可控制静脉炎症状,必要时可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防止静脉炎发生,同时更换部位,进行静脉穿刺。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望智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