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汇总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0456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png)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保鲜期、提高食品安全性等目的,向食品中加入的能保持食品基本属性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既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也有利于食品的质量保障和食品安全。
然而,由于食品添加剂直接与人体接触,如果质量不达标或者使用过多,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十分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纯度、溶解度、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限度和标签标识等。
首先,纯度是食品添加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食品添加剂的纯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食品添加剂的纯度通常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试,例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其次,溶解度是指食品添加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食品添加剂的溶解度对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至关重要。
溶解度的测试一般会用到重量法或者体积法等。
第三,重金属残留是指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如铅、汞、砷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第四,农药残留是指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因此食品添加剂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是必要的。
常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第五,微生物限度是指食品添加剂中微生物菌群的数量。
过多的微生物菌群可能会引起食品腐败和传播疾病。
微生物限度的检测一般使用菌落计数法、生物化学方法等。
最后,标签标识是指食品添加剂包装上所标示的成分和用途。
标签标识的准确性是保证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保证。
标签标识的检验通常是通过检查添加剂的成分和用途是否与标签上的内容一致来进行的。
总之,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对于维护食品安全和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纯度、溶解度、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限度和标签标识等指标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食品添加剂检测新方法规范
![食品添加剂检测新方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6bb75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8.png)
食品添加剂检测新方法规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也随之不断改进和规范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食品添加剂检测的新方法,并探讨其规范化的重要性。
一、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测定。
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以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
二、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检测易挥发性的食品添加剂。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蒸发成气体并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气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的特点,适用于检测微量的食品添加剂。
三、质谱联用技术(LC-MS、GC-MS)质谱联用技术是将质谱仪与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分离和检测,还可以通过质谱的特征图谱进行确定和鉴定。
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好的特点,可用于检测复杂的食品添加剂。
四、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用电流、电势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来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食品添加剂与电极间的电化学反应来确定其含量和特征。
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检测特定的食品添加剂。
规范化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重要性:1.确保食品安全:规范化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有效地筛查出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2.提高检测准确性:规范化的检测方法能够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避免不必要的误判和漏判,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3.提升监管能力:规范化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促进产业发展:规范化的检测方法能够提高食品添加剂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提供可信赖的检测手段,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食品添加剂检测新方法的规范化对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检测准确性、加强监管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4e2a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
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特性而被加入其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延长保质期、改善色泽等。
然而,滥用添加剂或者添加剂超过安全限量都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因此,建立可靠的添加剂检测方法非常关键。
一、简介添加剂检测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分析,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常,添加剂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三类。
二、物理方法1.外观观察法外观观察法是最简单直观的一种物理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颜色、形态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添加剂存在。
例如,某些食品明显的色素改变可能暗示着添加了人工色素。
2.显微镜观察法显微镜观察法主要用于检测悬浮物或沉淀物中的微小颗粒。
将食品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了添加剂颗粒,则可以初步判断添加剂的存在。
三、化学方法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
色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添加剂与某种特定的色谱柱相互作用,再通过检测吸附物质的性质来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是常用的色谱法。
2.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分析和比较添加剂和无添加剂样品的光谱特征来进行检测。
常见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通过测量样品的光谱图谱,可以确定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四、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抗体与特定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
通过制备添加剂的抗原并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等。
五、总结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则会带来危害。
因此,建立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都是常用的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检测,并与其他检测结果相互验证,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技术
![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6410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1.png)
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餐桌上的食品越来越多样化,其中不乏添加了各种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等的食品。
尽管这些添加物能够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延长其保质期,但是,它们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因此,对于食品中的添加物的检测技术对于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
食品中添加物的种类众多,包括色素、防腐剂、甜味剂、香料、增稠剂等等。
检测这些添加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食品中添加物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对食品中的添加物进行快速、高效、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适用性广。
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对食品中的任意成分进行检测,不仅仅限于添加物。
2. 转化成分析法转化成分析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检测食品中添加物的方法。
转化成分析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将添加物转化为可以进行测定的化合物,然后通过合适的检测器进行测定。
转化成分析法的优点是适用性广、检测方法简单、耗时短、成本低。
但是,转化成分析法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复杂混合物的检测就不太适用。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级别的检测方法,能够精确地测试添加物中的元素和化学结构。
这种方法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添加物,如谷氨酰胺、单甘三酯酸,以及其他的有机化学物质。
质谱法的优点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
总的来说,这些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具体的选择要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以及检测的环境、资源等等因素综合决定。
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技术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工作。
因此,政府和企业也在加强对于食品中添加物的检测技术的投入。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尽可能地了解食品中添加物的安全问题,并尽可能地减少添加物的摄入。
最后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始于健康的饮食。
食品添加剂检测
![食品添加剂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80426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3.png)
食品添加剂检测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带来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保质期等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根据其功能,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色素类、防腐剂、增稠剂等多个种类。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1.防腐剂:如硫酸亚铁、苏打粉等,用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延长其保质期。
2.抗氧化剂:如柠檬酸、硫代硫酸钠等,用于保护食品中的脂肪和维生素不被氧化破坏。
3.色素:如胭脂红、日落黄等,用于增加食品的色泽。
4.香料:如姜黄素、迷迭香酸等,用于增加食品的香气和风味。
5.增稠剂:如明胶、植物胶等,用于改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合规性进行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食品添加剂的分子结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该方法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气相色谱法更适用于易挥发性的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转化为质谱仪可检测的离子,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检测结果的评估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12_种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12_种添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b3b978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c.png)
表5 方法精密度元素名称平均测定值/(mg·kg-1)相对标准偏差/%铅0.170 3.48砷0.159 3.26汞0.013 2 4.85镉0.010 0 2.83铬0.201 2.45镍0.988 3.88硒0.144 3.042.6 样品检测实验收集了市售20个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破壁灵芝孢子粉样品,其中16~20号标明是富硒破壁灵芝孢子粉,按照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6。
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破壁灵芝孢子粉》中镉、铬、镍、砷、铅、汞的限量值分别为0.5 mg·kg-1、2.0 mg·kg-1、1.0 mg·kg-1、1.0 mg·kg-1、2.0 mg·kg-1、0.1 mg·kg-1,对产品进行分析。
由表6可知,20批次破壁灵芝孢子粉中铅、砷、汞3个元素均在限量值内,镉元素除6号样品含量略超上限值,其他批次均在限量值内,但是铬和镍两个元素含量浮动较大,铬元素含量在0.005 67~15.40 00 mg·kg-1,其中6、7、15、16和18这5个样品铬元素超过2.0 mg·kg-1,且有两个样品超过10 mg·kg-1,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镍元素含量在0.005 95~8.880 00 mg·kg-1,其中7、11、12和15这4个样品镍元素超过1.0 mg·kg,且有两个分别为7.860 00 mg·kg-1和8.880 00 mg·kg-1,应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综上,市售破壁灵芝孢子粉总体质量情况良好,个别产品指标有不符合《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破壁灵芝孢子粉》要求的情况,特别是铬和镍元素需在监管中进一步得到关注。
表6 市售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各元素含量 单位:mg·kg-1样品序号铅砷汞镉铬镍硒1号0.026 30.095 20.004 320.355 00.082 400.007 950.065 5 2号0.052 50.133 00.005 110.285 00.122 000.236 000.087 8 3号0.155 00.151 00.009 850.301 00.096 500.027 800.078 5 4号0.081 50.142 00.012 400.095 6 1.320 000.568 000.123 0 5号0.112 00.089 90.035 700.222 0 1.540 000.238 000.355 0 6号0.022 00.127 00.018 900.514 09.960000.991 000.121 0 7号0.035 20.165 00.022 400.192 015.400 00 2.330 000.055 4 8号0.045 70.182 00.007 350.412 00.555 000.577 000.181 0 9号0.165 00.160 00.013 100.102 00.196 000.964 000.144 0 10号0.048 80.094 30.008 230.433 00.877 000.058 300.026 5 11号0.095 80.085 60.009 050.369 0 1.120 00 3.690 000.356 0 12号0.124 00.102 00.009 270.365 00.962 007.860 000.028 4 13号0.052 30.135 00.014 500.111 00.384 000.844 000.245 0 14号0.033 20.144 00.020 600.287 00.005 670.009 540.412 0 15号0.024 50.156 00.004 570.298 012.300 008.880 000.059 8 16号0.02450.147 00.006 880.312 0 4.580 000.365 00 1.770 0 17号0.082 40.139 00.011 400.095 8 1.230 000.965 00 1.980 0 18号0.788 00.121 00.005 660.145 0 5.560 000.078 90 2.160 0 19号0.105 00.101 00.006 590.213 0 1.950 000.096 70 3.070 0 20号0.137 00.133 00.008 990.355 00.082 400.005 95 2.880 03 结论实验通过对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检测条件参数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微波消解-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6种重金属元素及硒元素的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65bb2631b765ce050814d6.png)
中的硝酸根还原为亚硝酸根,然后利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
亚硝酸盐的量 。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硝酸盐
在0.1mol/L硫酸钾介质中,用硫酸银除去氯离子干扰, 硝酸根离子浓度在10-2~8×10-5mol/L之间,电位值和硝酸根 浓度负对数呈直线关系,由此求出样品溶液中硝酸盐含量。
四、荧光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此法主要用于二氧化硫含量在0.1g/kg以上的食品的测 定。
第五节 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以亚硝酸钠计ADI 0~0.2 mg/kg,以硝酸钠计ADI 0~0.5mg/kg。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硝酸钠的使用限于肉类制品 及肉类罐头中,最大使用量:硝酸钠为0.5g/kg,亚硝酸钠为 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超过0.05g/kg, 肉制品不超过0.03g/kg。
三、禁用防腐剂定性测定
(一)硼酸、硼砂的定性测定
(1)姜黄试纸法:取1部分灰分,滴加少量水与6mol/L盐酸 至微酸性,边滴边搅拌,使残渣溶解,微温后过滤。将姜黄 试纸浸入滤液中,取出试纸置表面皿上于60~70℃干燥,如 有硼酸、硼砂存在时,试纸显红色或橙红色,在其变色部分 熏以氨即转为绿黑色。
本法不受检液本身的颜色或混浊干扰,也不受样品稀 释度的影响。但操作较为复杂。
五、气相色谱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成硝酸盐。用硫酸在低于
三、薄层色谱定性及半定量测定法
在酸性条件下,食品中的糖精钠用乙醚提取,挥去乙 醚后,用乙醇溶解残留物。 用薄层层析展开显色,再与标 准比较;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测定。
四、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糖精选择电极是以季铵盐所制PVC薄膜为感应膜的电极, 它和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配合使用,可以测定食 品中糖精钠含量。当测定温度、溶液总离子强度和溶液接 界电位等条件一致时,电位值与糖精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成 直接关系。
食品中添加剂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检测技术课件)
![食品中添加剂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检测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3dd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1.png)
将试样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得到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糖精钠(以糖精计) 的质量浓度 。
LOGO
LOGO
防腐剂的测定
我国允许使用常见品种: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 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 羟基苯甲酸丙酯、丙酸钙(或其钠 盐)、脱氢醋酸、双乙酸钠等。
LOGO
LOGO
LOGO
护色剂的测定
(GB/T 5009.33-2016)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LOGO
护色剂的测定
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 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38 nm,可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
LOGO
注:此法适用于样品中苯甲酸含量在0.1%以上的分析
LOGO
护色剂的测定
护色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1)发色作用;(2)抑菌作用;(3)产生风味。 常用的是亚硝酸盐、硝酸盐,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护色
剂。
LOGO
护色剂的测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甜味剂的测定
糖精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原理:样品经水提取, 高脂肪样品经正己烷脱脂、 高蛋白样品经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 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 外标法定量。
LOGO
甜味剂的测定
糖精钠的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测定相应的峰面积, 以混合标准系列工作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含量测定方法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cdac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b.png)
一、概述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和外观,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食品进行改性、增香、增色、防腐等目的而添加的物质。
其中,焦亚硫酸钾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防止食品褪色和腐烂。
然而,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钾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食品中焦亚硫酸钾的含量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测。
二、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含量测定方法1. UV-Vis分光光度法UV-Vis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焦亚硫酸钾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焦亚硫酸钾在紫外光下的吸光特性,通过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推算出其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在食品生产和检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分离和测定食品中焦亚硫酸钾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焦亚硫酸钾进行分离,并通过识别和测定峰值来确定其含量。
该方法精确度高、灵敏度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中焦亚硫酸钾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的检测。
4.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焦亚硫酸钾进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特定条件下测量样品中焦亚硫酸钾的电化学行为,从而确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5. 总气体发生法总气体发生法是一种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焦亚硫酸钾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通过一系列反应和测定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三、结论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钾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需要严格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对人体造成危害。
希望通过对食品添加剂含量的严格监控和检测,能够保障食品质量和用户的健康。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
![如何用化学方法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9e7048d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c.png)
|科学之友|141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类型,如糖类、有机酸类、酯类、醇类等。
通过不同的色谱柱和检测器,可以有效分离和鉴定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
在检测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添加剂类型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条件,以便准确分离和鉴定各类型添加剂。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测定食品添加剂的含量。
通过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等定量方法准确测定出食品中各种添加剂的含量。
在测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标准品或已知含量的样品建立标准曲线,并使用内标物消除样品中其他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通过比较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得出各种添加剂的含量。
分离分析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可以有效分离复杂的食品样品中的各种组分。
在分离分析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操作条件,以便有效地分离食品添加剂和其他组分。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的预处理和进样技术,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有害物质检测 气相色谱法还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通过与质谱联用等技术手段进一步鉴定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样品处理技术和仪器条件,以便有效地提取和鉴定有害物质。
同时,还需要注意样品基质对测定的干扰,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液相色谱法类型检测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食品添加剂类型检测方法。
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和流动相,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分离和鉴定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
例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糖类、有机酸类、色素类等。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法也可以用于测定食品添加剂的含量。
通过标准品对照法和外标法等定量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食品中各种添加剂的含量。
在含量测定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品或已知含量的样品建立标准曲线,通过比较样品的峰高或峰面积得出各种添加剂的含量。
复杂样品分析 对于一些复杂的食品样品,如果汁、饮料等,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分离和鉴定其中的各种添加剂和其他组分。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测定”相关文档)共55张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测定”相关文档)共55张](https://img.taocdn.com/s3/m/015cc71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c.png)
国01标mo法l/:L N糕a–点OH、为它植对物照可油液,与,检于出微2限252n.生m处物测定酶吸光系度值统,与的标准巯系基列比相较,结定量合。 以破坏酶的作用,而且还能干 第将二水节 层通抗过氧干化燥剂扰滤的纸测细滤定入胞100m膜l容能量瓶量中,传用少递量水的洗涤功滤液能,加,2. 从而抑制微生物增殖,起到防腐作用。 – 几乎对人体没有毒性,是一种比苯甲酸更安全的防腐剂。 与8-羟基喹啉偶合形成橙色染料(弱碱条件下)
入水、铬酸-硫酸溶液,置沸水浴中10min。加硫代巴比妥酸溶液, 再置沸水浴中20min。溶液呈粉红色,取出放在冰水浴中冷却。
– 于532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 绘制标准曲线及计算。
– 本法为国标法,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制品中山梨酸的测定。
实验:食品中山梨酸钾的测定
• 样品处理:
•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0.0 ~10.0mL山梨酸钾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
一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
• 2 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苯甲酸和山梨酸
– 原理: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山梨酸、利用气相色 谱仪分离测定,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载气:氮气 – 苯甲酸、山梨酸标准溶液(石油醚和乙醚混合溶剂)
一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
• 2 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苯甲酸和山梨酸
一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检测
在一定范• 围内4其、色泽山深梨浅与酸亚及硫酸山盐梨含量酸成钾正比的。测定(氧化比色法)1
– 样品预处理:蒸馏 2 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苯甲酸和山梨酸
食品中添加剂检测方法
![食品中添加剂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602b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a.png)
食品中添加剂检测方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食品中添加剂检测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添加剂对身体的影响、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目前常见的检测技术和研究进展。
一、食品中添加剂种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食品的色、香、味、质、营养、保鲜、增加食品的稳定性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目前食品添加剂种类较多,根据功能和用途,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 防腐剂:包括硫酸盐、亚硝酸盐、高压处理等。
2.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等。
3. 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4. 香料:一般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5. 甜味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麦芽糊精等。
6. 发酵剂:如酵母、发酵盐、面筋等。
7. 稳定剂:如明胶、碳酸钾、卡拉胶等。
8. 增稠剂:如淀粉、木薯淀粉等。
9. 膨化剂:如碳酸氢钠、发酵粉等。
二、添加剂对身体的影响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
不当添加剂的使用或者添加剂超标等情况,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后果。
食品添加剂对身体的影响难以一概而论,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1. 合成色素可能会导致过敏和致癌。
2. 防腐剂如亚硝酸盐可能会导致致癌作用和免疫系统紊乱。
3. 香精香料中的苯丙酮可能会导致过敏或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4. 甜味剂的滥用可能会导致人体健康的严重问题。
5. 稳定剂如明胶可能会导致人体过敏等反应。
因此,人们应当谨慎使用添加剂,并注意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三、食品中添加剂检测方法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检测法、光谱检测法、质谱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等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如下:1. 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添加剂,并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化合物,以分离鉴定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2. 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水溶性的添加剂分析,分离结果较为准确。
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方法
![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8926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3.png)
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方法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食品添加剂。
虽然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品质和口感,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会引发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是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之一,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法规与规范,需要在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监管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方法:1. 急性毒性试验:对于局部的食品添加剂检测,可以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此项检测主要针对口腔和皮肤,具体检测过程需要进行缜密的试验步骤与实验设计。
2. 亚慢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是对食品安全性的重要评估手段。
通过使用慢性毒性试验,旨在检测食品添加剂所产生的毒性和损伤对实验室动物的影响。
3. 备选毒性试验:备选毒性试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灵敏型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等多种实验方案,依靠较为可靠的细胞模型并结合生化分析手段,可适用于食品添加剂毒性的初步筛选。
4. 毒理学评估:毒理学评估是对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生物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于统计并检测出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食品添加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监测方法安全性评估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食品添加剂的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添加剂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测食品添加剂的存在和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监测方法:1. 环境监测法:环境监测法主要采用检测环境中食品添加剂的残留情况,是一种全面的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污染源。
2. 管制性监测法:管制性监测法采用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监测,在食品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检测和监督,确保添加剂使用和添加量符合标准。
3. 随机监测法:随机监测法是以市场上常见的食品为研究对象,在市场上购买及调查样品使用添加剂是否符合标准。
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研究
![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33e6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f.png)
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化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备受争议。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探索更可靠、高效的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一、常规检测方法1.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它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不同成分来判定是否含有化学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2.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法有气相质谱(GC-MS)和液相质谱(LC-MS)。
3.光谱法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吸收、散射或发射的光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法有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二、新兴检测方法1.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利用电化学技术测量样品中的电流或电压,并根据电化学行为判断是否含有化学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电化学方法有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化学分析。
2.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材料与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通过检测生物样品中的生物分子来判定食品中的化学食品添加剂含量。
常见的生物传感器有DNA传感器和酶传感器。
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其在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具有潜力。
纳米技术可以通过纳米颗粒与化学添加剂发生特定反应来实现检测。
三、新方法的优势和挑战新兴的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一些优势,如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等。
同时,新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设备和技术的高成本等。
在新方法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
此外,加强政府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力度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结化学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研究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常规检测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以及新兴检测方法如电化学方法、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筛选出含有化学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选用合适的方法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
![选用合适的方法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https://img.taocdn.com/s3/m/9e7a358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0.png)
食品检测FOOD INSPECTION 选用合适的方法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文丨王继峰吉林省洮南市科技服务中心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胃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也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液相色谱检测法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具有高效、方便、简单的特点,能够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比如,针对分类抗氧化剂具有显著的检测效果,能够在30秒内探测出食品中的9种 目标物质。
由于该检测技术拥有较快的速度、较高的精度,因此在业内广受欢迎。
液相色谱检测法不但能够快速检测抗氧化剂,也可以对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 酸等添加剂进行快速识别,还能够进一步检测蛋糕食品中的山梨酸、脱氧乙酸,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与较好的检测效果,已经 成为相关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检测手段。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可以借助多维度的气相色谱对检测样品进行处理,提高 检测作业的准确性。
比如,检测人员可借助电子检测器、离子检测器,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多种添加剂,尤其能够快速确定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剂,并判断出糖精钠、苯甲酸的具体含量。
二、离子色谱检测法离子色谱检测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在长时间的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食品检测的重要地位,其优势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离子色谱检测法对于检测限制条件、实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在检测 前不需要开展提纯作业,可以在高浓度环境下对低浓度产品进行检测;同时,省略了对化合价态的分析,加快了检测速度,缩短了检测结果的获取时间。
第二,离子色谱检测法拓宽了食品检测范围,能够有效检测其他方法难以检测的物质,比如,离子化合物不支持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但借助检测设备与离子色谱检测法却能够精准检测离子型化合物。
第三,离子色谱检测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与灵敏度,能够有效检测各种化学添加剂,支持紫外、荧光、电脑等多种检测手段。
随着该检测方法的应用与普及,检测人员能够进一步对芳香胺、蛋白质、糖类、醇类、酚类、氨基酸等各类物质进行精准检测。
三、气相色谱检测法若检测标的为气相物体,则检测人员需要依托气相色谱法开展检测工作。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第五章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fdcd4ba8956bec0975e30b.png)
第五章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先分离再测定分离——蒸馏法:溶液萃取法、色层分离法测定——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GLC HPLC测定意义: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第一节防腐剂的测定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一,苯甲酸及其盐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P174原理--样品中的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可随水蒸汽蒸出,与样品的非挥发组分分开,然后用硫酸和重铬酸钾溶液处理,使苯甲酸以外的其他有机物氧化分解,将此氧化后的溶液再次蒸馏,用碱液吸收苯甲酸。
纯净的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吸光度值并与标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处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二.山梨酸及其盐的测定氧化比色法-- P175原理---样品中的山梨酸在酸性溶液中,用水蒸气蒸馏出来,然后用K2Cr2o7氧化成丙二醛和其他产物,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山梨酸含量成正比(530nm下测定)第二节抗氧化剂的测定BHA与BHT的分离P179样品以正己烷提取,通过硅胶柱,用正己烷淋洗,按100ml测定BHT,用无水乙醇淋洗,弃取最初5ml 用100ml测定BHA第三节发色剂的测定一,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P187原理——样品经过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燃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38nm,且色泽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亚硝酸盐含量成正比,可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第四节漂白剂的测定一、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国标中第一法)P191原理---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且色泽深浅在一定的范围内与二氧化硫含量呈正比,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03e95ce9b89680203d825d5.png)
• 一、防腐剂的测定
• (一)碱滴定法测定苯甲酸 • 1、原理 • 样品加入饱和NaCI,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 • • • • • •
•
去乙醚溶于中性乙醇,用碱滴定。 2、方法 (1)取样75g + 7.5g NaCI →300ml烧杯溶解 (2)加入70ml饱和NaCI,用10%NaOH滴至碱性 (3)定溶250ml,摇、置2h (4)过滤,取滤液100ml,置分液漏斗中,用1:1 HCI滴至酸性。用190ml乙醚分三次抽提,静置。 (5)放出乙醚层,用水洗至中性。放入锥形瓶中,回 收乙醚,加入50ml中性乙醇,10ml水,3滴酚酞,用 0.05mol/LNaOH滴至终点。
• (二)苯甲酸(钠)添加剂的测定 • ①要求:含量(%)≥99.5 (苯甲酸钠≥99)(铅计)重金属%
• • • • • • • •
•
≤0.001…… ②鉴别:1g样+20ml 40g/LNaOH,加1滴100g/L FeCl3生成赭色↓ 加HCl(1:3)白色↓(黄色火焰钠) ③测定 A. 苯甲酸 称样0.25g加入中性50%乙醇溶液25ml,2滴酚酞,用NaOH滴 至粉红色 b苯甲酸钠 提要:HCl+苯甲酸钠苯甲酸;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用乙醚 萃取生成的苯甲酸,排除干扰。据用HCl的量计算苯甲酸钠含 量称样1.5g+25ml水+50ml乙醚,10滴溴酚蓝;用0.5M HCl滴定,当 水层显淡绿色为终点(黄—紫蓝,pH=3.0-4.6)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 (P147,151,152) 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P152-154)
• 四、黄曲霉毒素AFT B1的测定(P236-239) • (一)方法原理(薄层色谱法) • 经有机溶剂提取、净化、浓缩,经薄层色谱分离,在365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 GB 13886-2007
不做鉴别、粘度、剪 切性能值
食品添加剂 β-环状糊 73
精
食品添加剂 β-环状糊精, QB 1613-1992
74 食品添加剂高锰酸钾
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 GB 2513- 2004
75 食品添加剂咖啡因
食品添加剂 咖啡因, GB 14758-1993
78
苯二酚
QB 2395-2007
79 食品添加剂乳化香精
食品添加剂 乳化香精, GB 10355-2006
不做香气
80 食品添加剂茶多酚
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QB 2154-1995
食品添加剂天然维生 81
素E
食品添加剂 天然维生素 E, GB 19191-2003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铵明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铵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D2(麦角钙化 50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D2
醇),GB 14755-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E(d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E(dl-a-醋酸生
51
l-a-醋酸生育酚)
育酚),GB 14756-1993
52
食品添加剂烟酸 食品添加剂 烟酸,GB 14757-1993
53 食品添加剂牛磺酸
食品添加剂核黄素(维 食品添加剂 核黄素(维生素 B
47
生素 B2)
2),
GB 14752-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B6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B6(盐酸吡哆
48
(盐酸吡哆醇)
醇),GB 14753-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C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C(抗坏血
49
(抗坏血酸)
酸),
GB 14754-1993
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 食品添加剂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68
基磺酸钠(甜蜜素)
(甜蜜素), GB 12488-2008
69 食品添加剂木糖醇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 GB 13509-2005
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 食品添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
70
维素钠
GB 1904-2005
71 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
食品添加剂 褐藻酸钠, GB 1976-2008
82
矾),
HG 2917-199
(铵明矾)
9
食品添加剂 天然 β-胡萝卜
食品添加剂天然 β-胡
83
素,
QB 1414-19
萝卜素
91
84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
85 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
86 液
87 食品添加剂甜菊糖甙
HG 2791-1996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 GB 14759-1993
54
食品添加剂叶酸 食品添加剂 叶酸,GB 15570-1995
55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钙, GB 17203-1998
56 食品添加剂左旋肉碱
食品添加剂 左旋肉碱, GB 17787-1999
食品添加剂生物碳酸 57
钙
食品添加剂 生物碳酸钙, QB 1413-1999
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冰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冰醋酸), 不做结晶点、酿造醋
6
醋酸)
GB 1903-2008
酸的比率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
7
柠檬酸
GB 1987-2007
柠檬酸,GB/T 8269-2006
8
食品添加剂乳酸 食品添加剂 乳酸,GB 2023-2003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品添加剂磷酸 食品添加剂 磷酸,GB 3149-2004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钾, HG 2452-1993
26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 GB 1891-2007
27 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钠, GB 1907- 2003
食品添加剂单硬脂酸 食品添加剂 单、双硬脂酸甘油酯,
28
甘油酯(40%)
GB 1986-2007
食品添加剂改性大豆 29
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 76
酸钾(AK 糖)
食品添加剂 乙酰磺胺酸钾 (AK 糖),QB 2393-1998
只做苯,甲醇,乙醇,
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 食品添加剂 液体二氧化碳(石灰窑 乙醛,其他含氧有机
77
化碳
法和合成氨法),GB 10621-2006 物,氯乙烯含量,蒸
发残渣
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 食品添加剂 特丁基对苯二酚,
食品营养强化剂 煅烧钙, GB 9990-2009
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 食品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44
盐酸盐
GB 10794-2009
45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A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A, GB 14750-1993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 B1 46
(盐酸硫胺)
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 B1(盐酸硫
胺),
GB 14751-1993
GB/T 10783-2008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GB 7658-2005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甙,
GB 8270-1999
只做辣椒红
只做山梨糖醇 只做甜菊糖甙第二
法
58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 GB 1901-2005
59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食品添加剂 苯甲酸钠, GB 1902-2005
60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 GB 1905-2000
61
食品添加剂丙酸 食品添加剂 丙酸,HG 2925-1989
62 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 GB 13736-2008
63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钙, HG 2921-1999
64 食品添加剂丙酸钠
食品添加剂 丙酸钠, HG 2922-1999
65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
食品添加剂 溴酸钾,
HG 2681-1995
66 食品添加剂硫酸钙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 GB 1892-2007
67 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食品添加剂 糖精钠, GB 4578-2008
不做白度
21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GB 1888-2008
22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钙,
GB 1889-2004
23 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钾, GB 1895-2004
食品添加剂沉淀碳酸 24
钙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 GB 1898-2007
25 食品添加剂碳酸钾
39
钠,
HG 2928-19
氢二钠
99
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 40
钠
食品添加剂 三聚磷酸钠, QB 1034-1991
不做白度、三聚磷酸 钠含量
41 食品添加剂乳酸钙
食品添加剂 乳酸钙, GB 6226-2005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 42
锌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锌, GB 8820-1988
43 食品添加剂活性钙
不做其他核苷酸
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 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
36
二钠
QB/T 2846-2007
不做其他核苷酸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 37
钠
食品添加剂 磷酸氢二钠, HG 2920-2000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 38
钙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钙, HG 2927-1999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
食品添加剂焦磷酸二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
1
重金属限量
验, GB/T 5009.74-2003
2
砷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5009.76-2003
3 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 GB 8817-2001
不做二甲基咪唑
4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 GB 1886-2008
5
食品添加剂盐酸 食品添加剂 盐酸,GB 1897-2008
17
钠,
GB 8273-200
血酸钠
8
食品添加剂植酸 (肌 食品添加剂 植酸 (肌醇六磷
18
醇六磷酸)
酸),
HG 2683-1995
食品添加剂连二亚硫 食品添加剂 连二亚硫酸钠 (保险
19
酸钠 (保险粉)
粉),HG 2682-1995
20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 GB 1887-2007
10 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
食品漆加剂 氢氧化钠, GB 5175-2008
11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钠, GB 6782-2009
12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GB 13737-2008
13
柠檬酸钾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GB 14889-1994
14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 GB 15358-2008
不做熔点范围
食品添加剂六氰合铁 15
酸四钾(黄血盐钾)
食品添加剂 六氰合铁酸四钾 (黄血盐钾),HG 2918-1999
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 16
丙酯
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 GB 3263-2008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
钠
食品添加剂 磷酸二氢钠, HG 2919-2000
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 33
钠
食品添加剂 酪蛋白酸钠, QB/T 380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