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性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初中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写起作文要么是干巴巴三言两语,要么就是语言罗嗦不简洁,要么层次不清,没有连贯性。针对于此,我力求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各种条件,从生活中探究写作的话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解决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情感苍白问题。我的做法是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引导学生在书本中认识生活,在课外活动中感悟生活,在校外体察生活,从而让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关键词生活探究感悟体察表现作文

初中生由于年纪小,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受多少生活历练、社会知识,人生阅历不丰富,加上他们平时读的书少,积累少。因此写起作文来,要么是干巴巴三言两语,要么就是语言罗嗦不简洁,要么层次不清,没有连贯性。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各种条件,从生活中探究写作的话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解决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情感苍白问题。我的做法是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引导学生在书本中认识生活,在课外活动中感受生活,在校外体察生活,从而让学生写出生活气息浓厚、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在书本中认识生活

初中生的学习任务重,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平常接触最多

的就是书。把阅读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阅读丰富生活,学生通过博览群书、背诵吟读,积累大量的间接生活经验。读书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书本阅读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师讲解分析,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而应探寻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书本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书本内容。探究性作文教学必须走阅读与生活结合之路。

(一)在语文课本中认识生活

教室是狭窄封闭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这唯一的空间,成了离开水的鱼儿。既然无源头活水,学生只能被渴死、困死。语文的外延应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课文里的知识,更要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时,以广阔的视野投向生活,走进书本,走近生活,去体味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丽。

(二)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生活

在学习写作时,不妨吃着“课本”这只锅里的,还要看着“课外”这口锅里的。课外广泛阅读优秀的书籍、报刊杂志作品,可以汲取营养、开阔视野、增长生活知识,并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探究,文本的点拨与启示有利于触发学生头脑中各种“潜意识”的苏醒,在文本欣赏与评价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水平。

二、引导学生在课余活动中感悟生活

课余活动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渠道,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形象也就越生动鲜活。我平时经常组织学生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余活动,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实实在在的事情,使之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引导学生在校外体察生活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离开校园,社会与家庭又是一本无字的书。我引导学生去用心翻阅,让他们懂得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生活中可入习作的材料比比皆是,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只要做到用心观察处处留意挤可得到丰富的写作材料。要让学生将万花筒般的生活聚焦一点,心有所得,我向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看一看,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平时让家长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各地欣赏美好的大自然,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寻访名人和历史的足迹。

(二)听一听,做生活的有情人

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听别人讲,可以充分感受别人的那份情感。听爸爸妈妈议论工作、讨论生活;街头巷尾、商场菜场,稍加注意,便能听到一些生动的故事、形象的语言。

(三)想一想,做生活的思考者

“思维是智慧之树上最美的果实。”我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生活。

四、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生活

观察到的生活需要时间沉淀,要让时光的长河冲去其中的尘沙,只把闪光的金子转化成闪烁的思想火花的文章。初中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乐于表现自己,有很强的可塑性,也许有些学生只是对生活的描述,没有深度挖掘。我认为要保护学生在感受生活中所激发的那点火花,给他们展示内心世界的自由。

我让学生写生活随笔时,非常重视体现层次性,对于后进生我采用“扶着走”的方法,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则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这样分层要求,可适应和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作水平,避免了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多数学生都乐于主动参与探究,自觉愉快地进行写作。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用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根源。作文需要阅读积累,更需要

用心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只有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在生活的土壤之中,引导学生在书本中认识生活,在课外活动中感受生活,在校外体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写作的话题和素材,从而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在作文中表现生活,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出版社

[3]扬一青.《作文教学探新》.语文出版社 .2007、8

[4]陶正明.《发现生活写创新的个性作文》.北京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