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壮丽的青春》课后反思

《壮丽的青春》课后反思

《壮丽的青春》课后反思《壮丽的青春》是一篇新课文,讲的是革命烈士欧阳海挺身而出勇拦惊马的故事。

这篇文章虽然是阅读课,但我在教学中却把它当作一类课来处理。

可以说它在写法是别具一格的,是以往所有课文所没有的。

它的特点集中表现于语言特色上:简洁、凝炼,节奏感强,富有激情,感染力强。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朗读,朗读,再朗读。

2、分析文章特色,欣赏语言魅力。

3、积累背诵课文,丰富词汇。

4、模仿写作。

一、朗读,朗读,再朗读我首先组织学生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朗读。

决不能小瞧学生,他们的感悟能力很强,读得特别带劲儿,一次比一次熟练,一次比一次有激情。

有的学生甚至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激动,声音越读越高,教室里回荡着他们的读书声。

尤其是读到“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和“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时,学生那专注的表情实在令人兴奋。

二、分析文章特色,欣赏语言魅力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和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学生总结出的东西是比较全面的,也是比较准确的。

他们从文中发现大量的四字词语,如。

胆小性躁竖耳瞠目瑟瑟发抖死活不动雷霆万钧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脱轨翻车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粉身碎骨车毁人亡风云变色……数了数,竟然有25个之多。

学生还以仅有的不多一点的对仗知识发现了本文语言上对仗的特点,如微风拂面明晃晃湿淋的雨衣。

细雨沾衣亮铮铮扑拉拉在飘起。

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

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

一首时代的颂歌。

一支青春的壮曲。

很快,孩子们又发现文章中几乎没有长句,而短句却很多,如前面提到的“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和“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等,同时学生还发现作者用了许多“!”三、积累背诵课文,丰富词汇分析够一段落后,学生开始背诵。

我要求他们准确无误地背,背的时候也要注意语速的变化和情感的体验。

由于课堂读了很多次,学生又非常感兴趣,文章又琅琅上口,学生很快就背会了许多段落。

壮丽的青春阅读及答案精选

壮丽的青春阅读及答案精选

壮丽的青春196X年11月18日。

清晨,轻风扑面,细雨沾衣。

欧阳海带着全班,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了峡谷。

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

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zhì chè)地逼近、逼近……50米,马不动1 40米,马不动1 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四秒钟后,脱轨覆车的惨祸,即将发生!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扑拉拉地飘起,高高地扬向风云变色的天空,他脸不变色,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列车停稳了,旅客的危险消除了!副班长从染血的车轮下,抱出重伤的欧阳海,失声痛哭,呼唤着班长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

霞光万道的天空,搭起了虹桥。

欧阳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帘。

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一首时代的颂歌,一支青春的壮曲(qū qǔ),在一位战士英勇献身中谱成!196X年11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将同一个光芒的名字——欧阳海,一起载(zài zǎi)入英雄的史册。

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一( ) 斟酌一( ) 安详—( ) 瞠目—( )3.结合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 )(2)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3)由危险转为平安。

四年级语文:8《壮丽的青春》

四年级语文:8《壮丽的青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8《壮丽的青春》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

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一、积累和运用(共9小题,计24分)学校正举行“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闪亮的青春】你所在班级搜集了下面与“青春”相关的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完成问题。

(一)最动人是青春时①2024年4月25日,中国航天再启新程,“80后”乘组闪耀星河。

②“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1989年出生,首次飞赴“天宫”的李聪说。

③逐梦苍穹.,接力远征。

“太空梦”的种子,正在无数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④来自太空的水稻种子,也在春日播种下地。

向光向上,恰如青春。

只要无惧风雨,生命之力必将散发光辉。

⑤青春,生命中最动人的年华——⑥革命年代,无数年轻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奉献牺牲,为了给中国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程,他们以明亮炽.热的青春之光,为国家发展带来热忱与朝气。

⑦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奋斗的生力军、受益的主体。

浩瀚宇宙的探索中、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争分夺秒的赛场上、干事创业的沃土里,青年怀揣最朴素的希jì,将热血和年华融入山河,________。

(二)跨越时空,青春力量永远“在场”①默默坚守在腾格里沙漠治沙造林的郭玺,填补关键领域技术空白的领军人物姜磊,扎根山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90后”客家姑娘李春燕,打破世界纪录被网友赞为《无臂飞鱼》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郭金城……无论在国际赛场、科教前沿,还是在偏远乡村、海底苍穹,他们用qiè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②我们赞美青春,从来不是为了歌颂年轻的容颜,而是为青春所传递的爱国、担当、勇敢等鼓掌。

放眼未来,前路永无止境,惟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才能一往无前。

(三)筑梦太空是一场接力赛①近年来,航天员成为年轻人的偶像。

从事航天工作报效祖国,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都是30多岁,“80后”“90后”青年早已是航天队伍的主力军。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教材解读《壮丽的青春》节选自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文章用满怀的激情,富于震撼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诉了欧阳海奋不顾身救列车的惊心动魄故事,赞颂了英雄欧阳海壮丽的青春。

是一篇思想性和语言表现力都很强的好教材。

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呈放于七册二单元最后一课,是有其明确的训练目的,本单元着重训练学生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就旨在引领学生凭借教材的情感因素,综合应用学习前面课文中习得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实践。

因此,本课选编于此的意图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目的有三: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丰富好词佳句的积累,并形成积累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欧阳海把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受到正确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资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壮丽的青春》故事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曾经打动了一批批年轻人,从而投身报效祖国。

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1963年,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当今的孩子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远离儿童视野的教学内容要重组、延伸、衔接到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使其形象、鲜活,最终在学生内心强烈涌动。

重组、延伸、衔接的资源可以是:课前了解建国初期自文革前这一段历史背景,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了解欧阳海的生平;可以带着学生选择性地做延伸性阅读《欧阳海之歌》;选读一些主题、情感相类似的同期文本,与此相对应地阅读体会。

如:臧克家的《有的人》。

此外,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表现力极强,是很好的语言材料,要充分使用好教材。

《壮丽的青春》课件

《壮丽的青春》课件

金敬迈年青时的照片
毛泽东会见金敬迈
金敬迈谈笑风生
金敬迈接受《鲁豫有约》的采访
欧阳海和战士们在一起
《壮丽的青春》课文插图
朱德给欧阳海同志的题词
壮丽的青春
生字学习 课文朗读 阅读思考
图片展示
读一读下列生字
gu!
zh5ng
zh%u
钢轨
zh^u
亮铮铮
ch5ng
臂肘
t0ng j&字
ch0
ch8
f)
hu^
风驰电掣
b9n
覆车
p(
惨祸
s^ng
缤纷
颂歌
谱写
朗读课文
1.读准生字读音;
2.给各自然段标明序号。
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道峡谷中欧阳海把一匹受惊的 背着高大钢铁炮架的战马谁离了轨 道,使列车转危为安,自己却献出 了年轻的生命。
默读课文
围绕这件事,课文先讲了什么?再 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遇到危险……排除危险……壮烈牺牲
默读课文
在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欧阳海是 怎样排除危险的?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 淋的雨衣呼拉拉地飘起,他脸不变 色,心不跳,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 了轨道……
一首时代的颂歌,一支青春的乐曲, 在一位战士英勇献身中谱成!

壮丽的青春

壮丽的青春
8* 壮丽的青春
阅读提示
课文讲述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描写了一个舍 生忘死的英雄。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浮 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再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 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中有关遇险 和排险的部分,要多读几遍,读出感情来。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课文词语
钢轨 臂肘 惨祸 色彩缤纷 颂歌
再见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壮丽的青春 1963年11月18日。

清晨,轻风扑面,细雨沾衣。

欧阳海带领全班,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了峡谷。

突然,不远处,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

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在路心,竖耳瞠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喷吐浓烟,鼓起强风,风驰电掣(zhì chè)地逼近、逼近…… 50米,马不动 1 40米,马不动1 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四秒钟后,脱轨覆车的惨祸,即将发生!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上?不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还容得斟酌吗?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水淋淋的雨衣,扑拉拉地飘起,高高地扬向风云变色的天空,他脸不变色,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了轨道……列车停稳了,旅客的危险消除了!副班长从染血的车轮下,抱出重伤的欧阳海,失声痛哭,呼唤着班长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

霞光万道的天空,搭起了虹桥。

欧阳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上露出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帘。

这位伟大战士的一生,只有23年!一首时代的颂歌,一支青春的壮曲(qū qǔ),在一位战士英勇献身中谱成! 1963年11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将同一个光辉的名字——欧阳海,一起载(zài zǎi)入英雄的史册。

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一( ) 斟酌一( ) 安详—( ) 瞠目—( ) 3.结合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 ) (2)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凭借教材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壮丽的青春》 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

凭借教材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壮丽的青春》 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

凭借教材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壮丽的青春》设计_四年级语文教案凭借教材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设计者:尹红教材解读《壮丽的青春》(人教版九义大修订教材第七册)节选自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文章用满怀的激情,富于震撼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诉了欧阳海奋不顾身救列车的惊心动魄故事,赞颂了英雄欧阳海壮丽的青春。

是一篇思想性和语言表现力都很强的好教材。

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呈放于七册二单元最后一课,是有其明确的训练目的,本单元着重训练学生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就旨在引领学生凭借教材的情感因素,综合应用学习前面课文中习得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实践。

因此,本课选编于此的意图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目的有三: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丰富好词佳句的积累,并形成积累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欧阳海把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受到正确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资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壮丽的青春》故事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曾经打动了一批批年轻人,从而投身报效祖国。

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1963年,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当今的孩子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远离儿童视野的教学内容要重组、延伸、衔接到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使其形象、鲜活,最终在学生内心强烈涌动。

重组、延伸、衔接的资源可以是:课前了解建国初期自文革前这一段历史背景,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了解欧阳海的生平;可以带着学生选择性地做延伸性阅读《欧阳海之歌》;选读一些主题、情感相类似的同期文本,与此相对应地阅读体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壮丽的青春.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壮丽的青春.doc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壮丽的青春【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

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出示有关句子:情况万分危急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分页标题#e#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六年级语文《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掌握《壮丽的青春》的基本内容;(3)理解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问题;(2)通过展示图片和观看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3)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壮丽的青春》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展示一张写有“壮丽的青春”字样的大字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老师询问学生对“壮丽的青春”这个词组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就自己所理解的“青春”进行表达。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壮丽的青春”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1.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壮丽的青春》的作者郑渊洁,了解他的成名作品《笨小孩》。

2.询问学生对郑渊洁的作品有何了解,是否有读过《笨小孩》。

3.老师介绍《壮丽的青春》的写作背景,告诉学生这是郑渊洁的一篇写给青春期学生的书信。

Step 3:读课文(15分钟)1.师生共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老师解释生词和难句。

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书信的收信人是谁?(2)为什么郑渊洁在信中说自己并没有完全长大?(3)青春期的学生与小孩有什么不同之处?Step 4:课文解读(20分钟)1.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青春期的困惑和烦恼,以及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3.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度过我们的青春期?Step 5:文学鉴赏(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文段落,并解读其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2.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技巧,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青春期的文章。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青春期应该如何理解和面对自己。

[语文,-壮丽的青春]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语文,-壮丽的青春]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语文,-壮丽的青春]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

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出示有关句子: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辽宁丹东2020届高三阶段测)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方现代思想在界定人之为人时,通常将人视为具有心灵、能够思维的主体;人的存在的特征,突出体现为既与身体无关、又与环境无关的主体性。

这种哲学观念体现在美学上,就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主体运用其心灵的先验能力构建表象,当心灵中的表象与主体的感受及其情感发生关联的时候,主体就根据其感受的愉悦与否作出审美判断,将能引发愉悦的表象判断为美的,反之则判断为丑的。

按照这种美学思路,主体被极度高扬了,客体则被极度贬低了。

简言之,现代主体性美学通过高扬主体性及其创造力,将人类这个物种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

针对上述理论弊端,生态美学首先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人类的存在理解为“生态存在”,也就是身在生态系统之中的存在:生态系统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是人类存在的母体。

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

按照生态美学的思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度利用的资源,而是人类得以产生且赖以生存的本源。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

湖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备考精编金卷(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辽宁丹东2020届高三阶段测)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方现代思想在界定人之为人时,通常将人视为具有心灵、能够思维的主体;人的存在的特征,突出体现为既与身体无关、又与环境无关的主体性。

这种哲学观念体现在美学上,就是以康德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主体运用其心灵的先验能力构建表象,当心灵中的表象与主体的感受及其情感发生关联的时候,主体就根据其感受的愉悦与否作出审美判断,将能引发愉悦的表象判断为美的,反之则判断为丑的。

按照这种美学思路,主体被极度高扬了,客体则被极度贬低了。

简言之,现代主体性美学通过高扬主体性及其创造力,将人类这个物种从自然世界中无以复加地突出出来,甚至割断了人与自然界的血肉联系。

针对上述理论弊端,生态美学首先根据生态学原理,将人类的存在理解为“生态存在”,也就是身在生态系统之中的存在:生态系统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是人类存在的母体。

人类是生态系统生生之功能、生生之德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是因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天赋良知及其反思能力,将自身对于生态系统的责任理解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身使命理解为帮助生态系统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共生状态。

按照生态美学的思路,自然不是人类可以无度利用的资源,而是人类得以产生且赖以生存的本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壮丽的青春阅
读答案
壮丽的青春
1963年11月18日清晨,轻风拂面,细雨沾衣。

欧阳海带领全
班战士,走在野营队伍的最后,担任收容任务。

朝前看,嗬,好险的一道峡谷。

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zh5ng)铮,像条弯曲的臂肘(zh%u),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来。

七班战士紧跟着人欢马跃的炮兵连,进入峡谷。

突然,不远处,
两山缝隙里,冲出一列火车。

列车驶近了,炮兵连一匹胆小性躁的
黑色驮马,骤然受惊,背着高大的钢铁炮架,疯狂地窜上铁道,横
在路心,竖耳瞠(ch5ng)目,瑟瑟打抖,死活不动。

奔腾呼啸的车头喷吐着浓烟,鼓起强风,飞快地逼近……。

50米,马不动!40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
急转弯!陡坡路!30米距离,4秒钟后,列车脱轨倾覆的惨祸即
将发生!
列车滚动巨大的钢轮,响声隆隆,越逼越近……
冲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还容
得半点迟疑?
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他脸不变色心不跳,拼尽全力把马
推离了轨道……
列车停稳了,旅客们脱险了!
副班长在血染的车轮下,抱起重伤的战友,呼唤着他的名字。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
道的天空,出现了一条彩虹,欧阳海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望望转危
为安的列车,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嘴角露出微笑,安祥地合上了
眼帘。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迟疑:
②转危为安:
2.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3.用“____”线画出描写欧阳海内心活动的句子。

4.用“~~~~”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5.为什么欧阳海合上眼帘时“嘴角露出微笑”?这反映了欧阳海具有怎样的崇高品质?
《壮丽的青春》答案
1.①拿不定主意②转危急为平安
2.本文主要写了欧阳海战士在关键的时刻,急中生智把受惊的马推离轨道避免了一场国家财产受到损失,不幸光荣地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的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冲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还容得半点迟疑?
4.两道钢轨明晃晃,亮铮铮,像条弯曲的臂肘,绕过山脚,吃力地延伸过去。

5.因为他看到了列车停稳了,旅客们脱险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国家的财产得到了保护。

反映了欧阳海同志爱祖国爱人民,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要保护国家财产的崇高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