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防护行为模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88b1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9.png)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研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都是在云端完成的,相应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文就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从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和数据安全的保护手段等角度展开探讨。
一、云计算技术的特点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模式,它将计算资源和服务通过网络连接而共享。
相较于传统的本地计算,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可弹性扩展性。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管理,可以根据需求自动扩展或缩小计算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
2.低成本高效率。
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只需要按需付费,无需投入大量成本来购买硬件设备和建设机房等基础设施,同时云计算可以将分散的计算资源集中化,提高计算效率。
3.易迁移性。
云计算平台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各种应用程序和数据迁移至不同的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之间,从而保证了云计算平台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4.开放性和透明度。
云计算平台可以遵循各种标准和协议,便于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交互和共享。
这些特点都使得云计算成为企业和个人使用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的首选方式。
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二、数据安全保护手段在云计算环境中,数据的保护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对这些因素做一些介绍。
1.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云计算环境中最基础的安全措施,主要指的是对用户数据进行传输和交换时的保护。
常见的安全手段包括SSL/TLS协议、IPsec VPN、网络隔离和防火墙等。
2.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指在数据存储、传输或处理时,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将数据转换为不可理解的加密数据,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算法等。
3.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指管理用户访问云计算资源和应用程序的机制。
它可以细化权限设置,避免用户访问不属于它们的资源和数据。
瑞星“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白皮书
![瑞星“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f6551b59eef8c75fbfb398.png)
[转载]瑞星“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白皮书构想: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杀毒软件”,参与者越多,每个参与者就越安全,整个互联网就会更安全目标:全民防御,绝杀木马关键词:“云安全”(Cloud Security)、瑞星“木马/恶意软件自动分析系统”(Rs Automated Malware Analyzer,简称RsAMA)、“瑞星安全资料库”(Rising Security Database,简称RsSD)、瑞星卡卡6.0版我们今天面临的困境:电脑用户的痛苦和安全厂商的困境自从1988年莫里斯蠕虫病毒出现直到2004年,全球截获的电脑病毒总数有10万个;国内最大的安全公司瑞星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每天截获的新病毒数量就高达8-10万个,仅2008年上半年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就发现了近156万个病毒,其中大部分是木马病毒。
电子邮件带毒、即时通信工具带毒、网上下载的电影和MP3带毒、网页上被植入木马……可以说,只要电脑接入互联网,就会立刻面临木马病毒的包围。
但是电脑用户不是专业安全人士,在感染了木马病毒后,大部分的用户根本没有感觉,也不懂得如何通过检查注册表、可疑进程等信息进行分析并上报。
一个普通的病毒分析工程师,每天最多能分析20个左右新病毒,面对成几何级数爆炸增长的新木马病毒,反病毒公司何以承担如此严峻的任务?如果依然沿袭以往的反病毒模式,安全厂商将被淹没在木马病毒的汪洋大海中。
“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让每一台电脑都变成一个木马监测站因此,除了利用主动防御技术、未知病毒分析技术等提高杀毒软件的查杀能力之外,我们还需要对传统的木马病毒截获、分析处理方法做根本性的变革,才可以有效应对木马病毒泛滥的严峻局势。
瑞星“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的内容是,将用户和瑞星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紧密相连,组成一个庞大的木马/恶意软件监测、查杀网络,每个“瑞星卡卡6.0”用户都为“云安全”(Cloud Security)计划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分享其他所有用户的安全成果。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0ac1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d.png)
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安防系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与普及,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在提供高效便捷的安全保障的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
本文将对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探讨其技术原理、功能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原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主要依赖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首先,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庭中的安防设备与监控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安全监测网络。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门窗传感器、烟雾报警器、摄像头等等。
其次,通过云计算技术,将这些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中,实时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实现对家庭安全状况的监测和预警。
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异常行为的识别和智能化安全控制,例如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人脸、车辆等,实现智能识别和识别授权。
二、功能特点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中的安防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特点。
1.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安防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家中的监控画面、收到安全预警信息,并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关闭电器设备、打开门窗等操作,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2. 智能识别与联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实现智能识别和联动功能。
例如,当系统通过摄像头检测到家中有陌生人进入时,可以自动发送警报信息并触发其他设备,如关闭电器设备、打开警报器等,从而起到威慑和防护的作用。
3.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云计算技术,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持续分析和学习。
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对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安全预警和指引。
4. 多级权限管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实现多级权限管理。
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等级,对家庭成员和访客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
云安全的反病毒应用研究
![云安全的反病毒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da2a8e8762caaedd33d45e.png)
僵 尸网络进行的拒绝服务攻击 ( D S 、 D o ) 利用操作系统或者应川
服务协议漏洞进行的漏洞攻击,或者 针埘存放存 “ ” l的川 f 1
造 千变万化的应用程序,方便第三方的开发 ; )可扩展性。 4
付 不 断 出现 的新病 毒及 其 变种 ,必须不 断地更 新病 毒特征 代码 库 ,这种被 动 的防御 方法越 来越难 以适 应计 算
机技 术的发 展 。为 了解 决这 些矛 盾 ,云安 全应 运 而生 ,它充 分发 挥 网络 资源 的优 势 ,统 一协 调各 方 面资 源 ,
变被 动 查杀 为主动 防御 ,为如 今 的计算机 安全 找到 了新 的 出路 。文 章从概 念 、关键技 术 、应 用及 展 望几 个方
1相关技术
云安全是 融合 云计 算、并行处理 、网格计算 、未 知病毒 行为分析 等技术混 合发展、 自然演化 的结果 ,或 者可以这么理 解 : 他是将云端 的计算 和商用模 式应用 到反病毒领域 ,可以说是 云计算在一 个特定领域 的应用 。所以提到云安全 ,则云计算是不 得
不 说 的 一项 。
( b信誉技术 、电子 邮件信誉技 术 、文件信誉技 术)卜多协 We j 议 关联技术 实现多层 次终端安全 解决 方案 ,帮助用户解 决企
业 内网的安 全问题。 21 00年趋 势科 技 全新推 出的云安 全 3 ,通过 云的防护 . 0
以上 的特 点,保证 了云计算 思想在云 安全方面 的应 用是 『行的。它 以互联 网作为基础 ,云端 拥有数 目庞大 的计算 机 , 可 数据 的存 储、管理 和运算不再 以传统方式 在本地计算机 或私 有的数据 中心完成 , 而是交给互联 网上 的大 型计算 中心完成。 这样使 得用户可 以从 复杂 的硬 件软件 中解脱 出来 按需从云 中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情况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92e14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f.png)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情况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更改和中断的技术、措施、法律和管理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当前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情况进行分析。
一、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信息,识别并阻断恶意攻击。
防火墙技术可以控制网络流量,筛选有效信息,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二、加密与认证技术加密技术是通过将数据进行加密转化,使得只有授权的人员能够解码和查看数据内容。
认证技术可以通过验证用户的身份,控制访问权限,防止非法访问。
三、安全审计和行为检测技术安全审计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系统日志,检测和识别安全事件,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行为检测技术可以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发现异常行为并进行适时的警示。
四、反病毒与反恶意代码技术反病毒技术通过采用病毒库、行为分析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反恶意代码技术可以识别和清除具有恶意行为的代码,保护计算机安全。
五、云安全技术云安全技术针对云计算环境进行安全防护,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手段,保障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尽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有了显著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攻击形式日益复杂多样化,比如零日漏洞、DDoS 攻击等,给安全防护带来很大压力。
其次,非法人员通过社交工程、钓鱼网站等手段攻击用户,利用其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
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也要保持及时跟进,不断拓展安全防护的边界。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加强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的合力,推动全球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在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计算安全防范策略探讨
![云计算安全防范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c9bbd876529647d27285298.png)
( 二) 云计算安全防范策略探讨 云计算安全 防范的重点信息平台与数据资产两个核心要素提供安全
防 护
计算资源共享池 ( 资源包括 网络 , 服务器, 存储 ,应用软件 , 服务 ) , 这
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 ,只需投入很少 的管理工作 ,或与服务供应商进
美。
二、云计算 的安全 防护
云计算的迅猛发展既使企业享受到云计算带来的种种益处 : 节省成 本开支 、增强计算能力 、灵活的业务应用扩展等 , 但 同时高整合 、 高竞 争、 高淘汰的新商业环境 ,也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于两个核心
要素 ,即 “ 云”自身的可用性(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 和企业核心数据的安全。 可用性是指软件系统在一段给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时 间占总时间的
确保云服务提供商能满足企业合规性的要求。对云计算的运 营运作能力 进行评估 , 如容灾能力 、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4 、 应用智能技术。即利用应用智能在端 口和传统防火墙的地址拦截 来智能地检测 、分类和控制应用程序带宽。基于云计算 的 应用程序流量 的增长 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防火墙的安全功能 。 通过对应用程序的检测 、 分类和控制 , 可 以阻止 、限制或者优化任何特定应用程序。
云计算安全防范策略探讨
陈婷 婷
湖北省十堰 广播 电视 大学 ( 教育学院 ) 湖北
十堰
4 4 2 0 0 0
【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与广泛应用 , 云计算作 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 式, 如一阵飓风席卷整个 I T界受到 了 人们 的广泛关注。 继个人 计算机 变革 、互联 网变革之后 ,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 I T浪潮 ,将带来生活、生产 方式和商业模 式的根本性 改变。与此同时,云计算安全防 范问题 也随之 出 现 ,本 文基 于云计算安全防范内容对如何解决云计算安全防范提 出了个人看法。 【 关键词】云计算 安全 防范 策略
云计算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云计算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ffd08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d.png)
云计算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云计算的安全性。
云计算的安全控制技术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为了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资源和应用的安全,需要研究并实现相应的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
1. 云计算的安全挑战云计算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资源和应用的共享。
但是,这种共享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挑战。
由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复杂性、异构性以及网络结构的动态性,导致了云安全的复杂度。
特别是在云中处理的数据具有敏感性,如金融、医疗或政府机构中保护的数据更是如此。
2. 云计算安全控制的现状在目前的云计算中,常用的安全控制技术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等。
这些控制技术虽然可以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但是在面对高级的攻击技术时难以维护云计算的安全性。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新的云计算安全控制技术。
3. 云计算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云计算的智能化安全控制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并回应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在保护云计算环境的同时提高攻击检测与防御的效率。
这些技术包括基于TDNN(时间延迟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等。
3.1 基于TDNN的入侵检测TDNN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强大的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序列信号模式识别,因其在时域上具有对时间序列数据的识别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入侵行为的检测。
例如,在分析网络流量的时候,可以利用TDNN识别出网路中恶意流量,如DDoS攻击、僵尸网络和BOT网络等。
3.2 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是一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的方法,它结合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
该方法可以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通过分析和识别网络攻击行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入侵检测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识别已知的和未知的入侵行为,因此可以防范新型的入侵攻击。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是一种非常热门的技术,它通过挖掘网络流量的特征和模式,建立可靠的入侵检测模型。
云安全论文(5篇)
![云安全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f03c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9.png)
云安全论文(5篇)云平安论文(5篇)云平安论文范文第1篇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计算方式,共享的信息可以根据需求安排给各类设备,用户能够在网页上接受服务。
云计算呈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信息技术服务、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虚拟化资源的交易,并且意味着计算力量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
云计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云计算拥有特别广泛的接入口。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云计算的资源,并可以在手机、电脑或PAD上使用,云计算在网络上供应服务,并在网络上进行传递。
2.云计算拥有便利快捷性。
云可以快速、敏捷地供应资源或服务,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购买。
对于用户来说,计算力量可以在任意时间猎取,任意时间使用,而且供应的计算力量是无限的,并不存在资源不够用或资源铺张。
云计算的运营商只需要在容量预警的时候,扩大容量,准时应对增长的需求。
3.云计算拥有浩大的资源池。
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将计算资源都汇合到资源池中,利用多租户形式,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供应不同的虚拟化资源,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从资源池猎取所需服务,用户虽然不知道资源池的具置,但是可以指定资源池的也许位置。
虚拟的资源池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云计算服务的可计量性。
云计算可对资源或服务进行计量,通过服务时间或网络存储等,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用户明白资源的使用状况。
二、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会计理论、会计技术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消失的同时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企业使用云计算。
在云计算模式下,企业将自己数据信息交给云计算服务供应商来管理,从而使企业处理睬计信息更加便利快捷,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一)云计算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企业之前需要为电脑设备、机房、网络等投资大量的费用,有了云计算之后,对客户端的硬件要求就很低,用户只需要每月缴付相对低廉的月租费,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性能的电脑,省时又省力,而且还不用考虑一些设备的折旧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成本。
云计算安全问题研究
![云计算安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a1812d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8.png)
云计算安全问题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存储、处理和共享数据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云计算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使得其面临着诸多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恶意攻击、访问控制不当等。
这些安全问题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损害用户的隐私和权益。
因此,深入研究云计算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使得企业能够根据需求访问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等。
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和按需服务等特点。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IaaS 提供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PaaS 提供平台环境,让开发者能够在上面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SaaS 则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软件服务。
云计算安全问题的分类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两大类。
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1、数据泄露:由于云计算中的数据存储在云端,一旦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被突破,大量用户的数据可能会被窃取或泄露。
2、数据加密:如果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加密,就容易被黑客拦截和读取。
3、身份验证与授权: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能够访问和操作云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但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如果存在漏洞,就可能导致非法访问。
4、网络攻击:云计算平台可能会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SQL 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等各种网络攻击。
5、虚拟机安全:在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之间的隔离如果不够完善,可能会导致一个虚拟机的安全问题影响到其他虚拟机。
管理层面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1、合规性: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服务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数据保护法规、隐私政策等。
云计算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云计算安全防护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f411b969dc5022aaea0012.png)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兴计算模式,是下一代计 算平台的核心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 存储和网络服务。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在任何地方通过连接 的设备访问网络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位于可大规模伸缩的数 据中心,计算资源可在其中动态部署并进行共享。与传统软 件架构相比,云计算具有低成本、部署快、调整灵活等优势,能 够按需向互联网用户提供硬件服务、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 软件服务和存储服务等多项服务。
物理层:为云计算平台提供最基础的软、硬件设备,是云 计算平台的基础。
2 云计算全风险分析
由于云计算自身的虚拟化、无边界、流动性等特性,使其 面临较多新的安全威胁,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云计算的滥用、 恶用、拒绝服务攻击、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恶意的内部员工、 数据泄漏、账号和服务劫持、未知的风险场景等,这些威胁给 传统的防护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1-2]。
云计算以动态计算服务为主要技术特征,以灵活的“服务 合约”为核心商业模式,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带来前所未有 的风险[3],甚至会威胁到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信息安全。亚 马逊的“简单存储服务”两次中断事件,谷歌的大批用户文件 外泄事件等云计算信息安全事故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对云计 算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事实证明,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已成为 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分析云计算面临的各种安 全问题,构建完备的云计算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才能确保云计 算健康持续的发展。
Research of the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sks based on system architecture of cloud computing, and elaborates safety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key technologies. The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of cloud computing is explored.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threat; system structure
网络安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f375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6.png)
网络安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云计算面临的严峻挑战。
云计算作为一种供应模式,提供了高效、弹性和经济的资源管理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保障云计算系统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云计算的安全威胁与挑战1. 数据隐私和安全泄露在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的数据被存储和处理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这个过程中用户对自己数据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因此,数据隐私和安全泄露成为了云计算的关键问题。
恶意用户或黑客可能通过各种手段窃取、篡改或破坏云计算中存储的数据,严重威胁到用户的数据安全。
2. 虚拟化漏洞云计算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虚拟化技术,它能够将一个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并在每个虚拟服务器上运行不同的应用。
然而,虚拟化技术也使得云计算系统面临着由于虚拟化层次结构带来的安全漏洞。
如何确保不同虚拟机之间的隔离性,防止攻击者通过虚拟机获得云计算系统的控制权,是云计算安全的一个重要挑战。
3. 云计算供应链攻击云计算服务通常由一群云服务提供商组成的供应链提供。
这种服务供应链就会存在云计算中安全威胁的来源。
如果供应链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存在漏洞或受到攻击,整个云计算服务都可能受到破坏。
因此,如何在云计算供应链中建立一个可靠的安全环境,以确保整个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网络安全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应用1. 加密与访问控制网络安全技术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是加密。
对于云计算系统来说,加密技术能够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数据的加密,可以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同时,访问控制技术也是云计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和修改相关数据。
2. 虚拟机监控与防护虚拟机监控和防护是云计算中的重要安全技术之一。
通过监控和分析虚拟机的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云计算平台上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云计算平台上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a927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5.png)
云计算平台上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设计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发展,云平台上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以确保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和用户的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首先,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基于多层次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物理安全层、网络安全层和应用安全层。
在物理安全层,需要考虑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控制和访问权限的管理,以及防止未经授权的物理访问。
在网络安全层,需要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工具来防止网络攻击,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
在应用安全层,需要采用强密码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和安全审计策略来保护应用程序和用户的数据。
其次,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对攻击的预防和检测。
为了预防网络攻击,可以采用强大的防火墙策略和访问控制策略来限制对云平台的访问。
此外,还可以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并使用最新的安全防护软件来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为了检测网络攻击,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来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并通过分析异常流量和行为模式来检测潜在的攻击行为。
第三,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注重日志管理和安全审计。
通过对系统日志和事件日志进行管理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威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此外,还可以使用行为分析和异常检测技术来识别和预测潜在的攻击行为。
同时,对管理员和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安全审计,可以保证系统的合规性和责任追踪。
第四,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数据隐私保护。
在云计算平台上,用户通常会将敏感数据存储在云端,因此确保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数据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解密数据。
此外,还可以采用访问控制策略和密钥管理策略来限制对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最后,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应该采用灵活且可扩展的架构。
由于云平台的规模通常很大,因此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用户和数据量。
云计算安全性与风险分析
![云计算安全性与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32341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b.png)
云计算安全性与风险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神器,而云计算则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在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在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与之伴随而来的风险与安全问题。
一、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代一种计算模式,也可以指代一种商业模式,甚至可以指代一类技术。
简单的说,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计算模式,它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从本地转移到网络中,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多个物理资源组合成一个逻辑资源,以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在云计算中,用户基于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向云提供商租借计算资源,而云提供商则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计算服务。
这种计算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成本,提高了效率,也使得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成为了可能。
二、云计算的安全风险然而,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大量的用户和数据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服务器上,云计算很容易成为攻击者的攻击目标,而云提供商也难以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完美的保障。
其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数据安全问题。
在云计算中,用户数据存储在云上,而云提供商也需要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因此数据被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此外,在云计算中,用户所使用的软件也可能存在漏洞,使得攻击者通过这些漏洞获取用户的敏感数据。
除了数据安全问题,云计算还存在着助长黑客行为的问题。
由于云计算对于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旦黑客攻入云环境,就能够利用云的高速网络连接来轻松地攻陷其他网站或者企业的网络环境。
而巨额数据量使得黑客们容易找到一些潜在的漏洞,同时攻击者也可以借助云计算来进行庞大的DDoS攻击。
三、云计算安全风险分析为了规避云计算的安全风险,我们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需加强对数据的保护,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
其次,加强对云服务提供商的审查和管理。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指南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d0297b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e.png)
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指南第一章:引言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技术和业务模式之一。
而随着云计算平台的普及和应用,对于平台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键的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指南,帮助您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第二章:基础设施安全2.1 强化物理安全措施:确保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的安全性,例如控制进出门禁、监控视频、安全摄像头等。
2.2 保密与访问权限:建立严格的用户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云平台。
2.3 加密传输和存储: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使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三章:身份和访问管理3.1 强密码策略:制定强密码要求,并要求用户定期更改密码,以增强平台的安全性。
3.2 多因素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例如密码加令牌或指纹识别等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的安全性。
3.3 定期审计和监测:记录和审计用户的活动日志,并监测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遏制潜在的安全威胁。
3.4 梯度授权: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敏感数据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
第四章:数据备份与恢复4.1 定期备份:定期对云计算平台的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2 分散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点的分散位置,防止一次性能灾难导致数据的完全丢失。
4.3 测试和验证备份数据: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确保数据备份的有效性。
4.4 灾难恢复计划: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云计算平台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网络安全5.1 网络隔离:建立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确保网络流量的安全性和数据的隐私性。
5.2 应用程序安全:确保云计算平台的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包括漏洞扫描、安全编码实践等。
5.3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云计算平台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代码的侵害。
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c33749336c1eb91a375db9.png)
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经取得空前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其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
这其中,云计算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它将智能网络技术、3g无线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和资源调度等先进前沿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使it 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
云计算是it领域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的标志,是“网络就是计算机”思想的具体表现,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
但是在云计算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效能的同时,其安全问题在技术、法律、监管方面都有着很多的漏洞,并且严重威胁我国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可以说,对云计算安全性的研究是云计算发展的首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刻不容缓。
接下来笔者将基于云计算的安全模型和关键技术,并结合我国云计算的研究现状,对云计算的安全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53-03云计算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出现后信息领域又一次改革,云计算的应用使各个企业能够对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更好更快的利用,能够降低企业前期的运营成本,将企业的可获利润最大化。
但是云计算在给各行各业带来福利时,云计算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由云计算问题引发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信任危机也愈演愈烈。
如2011年3月大约有15万goolge gmail用户的邮件和聊天记录被删除和恶意使用,部分用户账户信息被重置;2011年8月microsoft和amazon 在欧洲的云计算网络大规模停机,多家网站被同时关闭,数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这些云计算安全事故严重地影响了用户使用云服务的信心,据morgan stanley在2011年关于云计算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80%的用户对云服务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因此,在研究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面向社会服务模式的同时,也要从企业商业机密安全和网络用户私人信息安全角度,对云计算时代所面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云计算安全性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云计算安全性及其应用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92f3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f.png)
云计算安全性及其应用案例分析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其高效、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计算模式。
而云计算的安全性则是云计算的必备要素,如果云计算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那么整个云计算的应用就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云计算及其安全机制1.1 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通过这种计算模式,用户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和应用程序等信息和服务,即时获取计算资源和服务,而不必知道和拥有这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具体信息和细节。
1.2 云计算的分类云计算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有云是指基于互联网的、向公众开放的云计算服务,供应商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用户通过网络获得云计算服务。
私有云是指由企业、组织或政府建立的云计算平台,由专门的内部网络进行连接,主要用于实现企业内部的聚合计算、存储和使用。
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组合,它们可以根据需要组合起来,形成混合云计算模式,这种混合云计算模式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1.3 云计算的安全机制云计算的安全机制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主机防病毒、防火墙等多种技术手段。
身份认证是指通过有效的认证机制验证用户身份,确保云计算平台只向合法的用户提供服务。
访问控制是指用户以及应用程序对云计算平台的访问权限。
通过授权机制,对云计算平台上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这就可以保证使用云计算平台的用户不会非法地访问到不应该访问的资源。
数据加密是指利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这种加密技术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商的加密服务实现,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加密技术来保证数据安全。
主机防病毒是指通过使用病毒杀软件、软件防火墙等技术措施保证云计算平台不受病毒、木马、恶意软件攻击的影响。
防火墙是指基于网络安全原理、网络控制协议等技术手段,保证云计算平台内部网络不会受到非法访问、流量攻击等影响。
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因素和措施
![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因素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b979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5.png)
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因素和措施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和软件来交付计算资源和服务。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安全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安全性的考虑因素和相应的措施。
一、数据隐私和保密性在云计算环境中,用户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都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进行。
因此,数据隐私和保密性是云计算安全性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数据隐私和保密性,云服务提供商应采取以下措施:1. 数据加密:云服务提供商应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窃取。
2. 访问控制:云服务提供商应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访问和操作数据。
3. 数据备份和恢复:云服务提供商应定期备份用户的数据,并提供数据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在云计算环境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服务器和资源,因此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得访问权限,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或服务被滥用。
为了确保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云服务提供商应采取以下措施:1. 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防止密码被猜测或破解。
2. 多因素身份验证:引入多因素身份验证,例如使用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或生物特征识别等,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3. 访问审计:记录和监控用户的访问行为,及时检测和阻止异常访问。
三、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是云计算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用户希望其数据在云计算环境中得到正确处理和存储,并能够随时可靠地访问。
为了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云服务提供商应采取以下措施:1. 数据备份和冗余:定期备份用户的数据,并在多个地理位置存储数据的冗余副本,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 数据校验:对数据进行校验和验证,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或损坏。
3. 服务级别协议(SLA):与用户签订服务级别协议,明确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时间,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f52b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f.png)
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存储、处理和共享数据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云计算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
这使得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应用服务。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通常提供三种主要的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二、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1、数据存储和传输安全在云计算中,数据需要在网络中传输,并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可能会被窃取、篡改或泄露。
例如,网络攻击者可能会通过拦截数据包来获取敏感信息,或者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的漏洞入侵数据中心。
2、数据隔离与访问控制由于多个用户共享云计算资源,如何确保不同用户的数据相互隔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访问控制机制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被其他用户或恶意攻击者非法访问。
3、数据隐私保护用户的数据在云计算环境中可能会被云服务提供商或第三方机构收集、分析和使用,从而侵犯用户的隐私。
例如,云服务提供商可能会挖掘用户数据以获取商业价值,或者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数据提供给第三方。
4、合规性问题不同行业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法规,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服务时需要确保其数据处理活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和巨额罚款。
5、供应商依赖与信任企业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平台上,需要依赖供应商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
然而,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措施和信誉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供应商出现安全漏洞或不可靠的情况,企业的数据将面临风险。
三、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1、加密技术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安全防护行为模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摘要:随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引入,导致在应用虚拟化、边界模糊化、数据资产化、终端移动化等方面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将会给网络安全的防护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本文通过基于实时监测与分析虚拟边界数据,来发现合规应用行为模式,建立虚拟边界的访问管控模型,最终建立云计算平台的多层次、纵深防御体系。
从而提高运营商信息系统和业务整体安全性,降低了运维人力成本的投入,有力推动运营商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促进我国云计算平台安全应用的快速发展。
关键字:云计算,运营商,安全防护,行为模式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loud security protection behavior pattern analysis (China Telecom Yunnan branch,Kunming 650000,China)云安全防护行为模式分析的研究及应用LI Weixian, Liu yong,Fu WenLan,Yang XiAbstract: With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represen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 technology, resulting in 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 boundary blurred, data introduced asset-lik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new security risks, will bring serious challenges of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work.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boundary data, to find out the compliance application behavior model, set up access control model of the virtual boundary, eventually establish 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system of multi-level and defense in depth.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operator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business as a whole, reduce the cost of the operations of human activity, boost the operator the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of the industr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security applications.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operators, safety protection, behavior patterns1 引言随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引入,以及大量智能终端设备(手机、移动终端、云端)的接入,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也正由于在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形态、传输渠道和处理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在应用虚拟化、边界模糊化、数据资产化、终端移动化等方面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暴露面迅速增加,以高级持续性网络攻击(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为代表的新型攻击手段不断演进,将会给网络安全的防护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本文基于长期对云计算安全的探索和研究,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并结合近期在云计算安全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云计算安全保障框架和典型的安全防护场景。
此外,通过在云平台上引入业务行为模式分析过滤策略,利用该策略对云计算应用场景提供业务异常行为的针对性检测和分析,最终可形成安全可靠的公有云安全防护体系。
2 云安全应用行为模式分析研究2.1基本思路通过围绕电信行业的主要业务应用安全需求,采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实施云平台整体安全防护措施部署,使云平台具备租户、虚拟机和安全域隔离,形成云平台边界安全防护机制。
防护机制不但保障用户使用大数据分析平台Web应用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具备对云计算应用平台进行漏洞扫描、配置基线检查、弱口令检测、版本检测、数据防泄漏和补丁管理等功能,还能对虚拟化环境中VM流量进行细粒度监测,具备虚拟化环境中对用户身份进行强认证和日志审计的能力,能够对用户访问敏感信息行为进行报警、阻断、跟踪和追溯,支持对虚拟化环境下各类设备的状态监测、数据取证等安全管理。
此防护机制还制定了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安全管理机制、责任认定机制、数据保护和使用安全机制与规范,最终建立起电信业务应用行为分析模型,可及时发现可疑的应用操作。
通过云安全应用行为安全防护机制的建立,并最终构建云安全应用行为模式分析体系。
2.2构建云安全行为模式分析防护体系2.2.1云平台安全防护充分利用现有云安全控制措施及最新的产品虚拟化技术,实现对云运营平台自身的安全防护以及承载业务的安全防护。
2.2.2构建基于安全域的纵深防护体系对于云计算系统,可以根据威胁、安全需求及策略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域,并基于安全域设计相应的边界防护、内部防护等策略部署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构造纵深防护体系。
2.2.3建立并实现基于云平台业务应用行为分析模式过滤系统通过定制版本的NIDS(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AS(安全审计系统)或其虚拟化产品(VIDS/VSAS)作为网络探针收集云平台相关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流,构建软件ESPC行为分析和策略管控平台,从而建立起云平台业务应用行为分析模型,通过对业务应用正常行为模式基调的分析来发现、检测和甄别业务异常行为。
2.3云安全保障体系关键技术2.3.1云安全整体防护总体架构设计云安全防护设计充分考虑云计算的特点和要求,基于对安全威胁的分析,明确来自各方面的安全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的安全控制措施,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和最新技术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以满足风险管理要求,保障和促进云计算业务的运行和发展。
2.3.2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云平台的安全保障可以分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
首先,在技术方面,需要按照分层、纵深防御的思想,基于安全域的划分,从物理基础设施、虚拟化、网络、系统、应用、数据等层面进行综合防护;其次,在管理方面,应对云平台、云服务、云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安全事件、运行维护和监测、度量和评价进行管理。
云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框架2.3.2.1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技术实现架构设计云计算平台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不同于传统系统,它也必须实现和提供资源弹性、按需分配、全程自动化的能力,不仅仅为云平台提供安全服务,还必须为租户提供安全服务,因此需要在传统的安全技术架构基础上,实现安全资源的抽象化、池化,提供弹性、按需和自动化部署能力。
(1)总体技术实现架构充分考虑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最新的安全防护技术发展情况,为了达成提供资源弹性、按需分配的安全能力,云平台的安全技术实现架构设计如下:云平台安全技术实现架构说明:安全资源池:可以由传统的物理安全防护组件、虚拟化安全防护组件组成,提供基础的安全防护能力。
安全平台:提供对基础安全防护组件的注册、调度和安全策略管理。
可以设立一个综合的安全管理平台,或者分立的安全管理平台,如安全评估平台、异常流量检测平台等。
安全服务:提供给云平台租户使用的各种安全服务,提供安全策略配置、状态监测、统计分析和报表等功能,是租户管理其安全服务的门户。
通过此技术架构,可以实现安全服务/能力的按需分配和弹性调度。
当然,在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具体部署时,仍可以采用传统的安全域划分方法,明确安全措施的部署位置、安全策略和要求,做到有效的安全管控。
对于具体的安全控制措施来讲,通常具有硬件盒子和虚拟化软件两种形式,可以根据云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部署。
(2)与云平台体系架构的无缝集成云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与云平台体系架构有机的集成在一起,对云平台及云租户提供按需的安全能力。
具有安全防护机制的云平台体系架构(3)工程实现云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最终落实和实现应借鉴工程化方法,严格落实“三同步”原则,在系统规划、设计、实现、测试等阶段把落实相应的安全控制,实现安全控制措施与云计算平台的无缝集成,同时做好运营期的安全管理,保障虚拟主机/应用/服务实例创建的同时,同步部署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并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
2.3.2.2云平台安全域划分和防护设计安全域划分是按照安全域的思想,以保障云计算业务安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网络系统划分为不同安全区域,并进行纵深防护。
(1)安全域的逻辑划分按照纵深防护、分等级保护的理念,基于云平台的系统结构,对其安全域进行划分。
(2)网络隔离为了保障云平台及其承载的业务安全,需要根据网络所承载的数据种类及功能,进行单独组网。
组网包括管理网络、存储网络、迁移网络、控制网络。
(3)安全防护设计云计算系统具有传统IT系统的一些特点,其在外部接口层、核心交换层的安全域划分是基本相同的,针对这些传统的安全区域仍旧可以采用传统的安全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防护。
但云平台由于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服务层、资源层的安全域划分与传统IT系统有所不同,这主要体现在虚拟化部分,即生产区、非生产区、管理区、支撑服务区、堡垒区、DMZ区等。
2.3.2.3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的演进(1)虚拟化环境中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为了适应虚拟化环境,以及对虚拟机之间的流量、跨安全域边界的流量进行监测和访问控制的需要,安全设备在保持架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产品形态方面由硬件转变成了软件,在部署方式方面,主要通过合理设计虚拟化网络逻辑结构,将虚拟化安全设备部署在合理的逻辑位置,同时保证随着虚拟主机的动态迁移,能够做到安全防护措施和策略的跟随。
(2)云平台业务环境中业务行为分析过滤系统的部署定制化的NIDS/SAS或其虚拟化VIDS/VSAS作为网络探针部署在内网云平台核心交换机或虚拟交换机,将所有业务访问操作的数据流镜像到网络探针系统,网络探针设备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定制化ESPC服务器进行分析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