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0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6辨析结构混乱(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76辨析结构混乱(含解析)
难点 76 辨析结构混乱
辨析句子是否属于结构混乱,考生应掌握“四个弄清楚”: 1.弄清楚是否属于“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 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 病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 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分析:上面这个句子中“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这 一个分句是由“这是由于……”和“这是由……所决定的”两种句式杂糅、拼接而成的,属于典型的结构 混乱。这个句子可改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 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相互影响所决定的”。 2.弄清楚是否属于“藕断丝连”。“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完整,却把这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 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以致出现结构混乱的语病。 病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 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民间的力量”在前半部分做宾语,整个句子已经完整,但加上“在舆论……的作用”后,又 使“民间的力量”做了后半部分的主语,从而造成句子结构混乱。这个句子应改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 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要靠民间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的无 可替代的作用”。 3.弄清楚是否属于“中途易辙”。“中途易辙”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话锋一转,重新说起。 病例:代表们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 大的提高。 分析:“代表们观摩……庭审以后”,其主语无疑是“代表们”,接下来又说“我们……”,很显然,偷 换了主语,这种中途更换主语的做法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混乱。要消除该句结构混乱的语病,可改为“观摩 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弄清楚是否属于“反客为主”。“反客为主”就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 因此纠缠不清,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病例: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东方电视台台长和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89 命题作文准确审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89 命题作文准确审题(含解析)

难点 89 命题作文准确审题命题作文的写作,必须讲究技巧,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考生在写作时要重点关注题眼和限制词, 还要记住这样几句话:挖掘题蕴要仔细,吃透题眼须谨慎,抽象概念形象化,形象文题哲理化。

“挖掘题蕴”指要分析题目中词语的表层意义、深层意义以及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一个词语,除了本 义外,往往还有比喻义、引申义以及语境义。

本义简单明白,一目了然,而比喻义、引申义等丰富深刻。

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意义,更应认真体会其深层的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只有把握住了这些 深层的、本质的东西,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

“吃透题眼”是针对那些短语式或单句式的作文题目而言的,考生要对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或限制词 进行甄别。

“抽象概念形象化,形象文题哲理化”是指对于抽象概念,考生要围绕所给词语用形象具体的人和事 去反映它,避免空洞的说教;对于形象化的题目,考生要注意哲理化,就是在具体的描写之后,要上升到 理性层面,力求对其有深刻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喧嚣”的常用义为“声音杂乱,不清静” 。

面对今天热闹纷繁、骚动不安的股市、 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很多人认为用它来概括当今世界和当前生活的特点十分 命题作文,恰当。

而面对喧嚣,人们的态度也多种多样,耐人寻味: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 审题是关键。

总 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还有人…… 请以“面对喧嚣”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立意 自定。

体来说,考生应 审清标题的内 涵和外延、体 裁、字数等方面 的要求。

审题的 具体方法有: 1.据题定1时不可一味贬斥。

材料中有“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 享受,还有人……” ,可见立意角度较多,易于切入。

虽然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 论文” ,但就文章标题来说,适宜写成议论文;当然,选材独到、构思巧妙、情感真挚 的记叙文,亦可选择。

分析文章结构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分析文章结构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8年4月4日分析文章结构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脸谱说起叶秀山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

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

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

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

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

“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

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

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

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

“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

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

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

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

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

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

“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

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

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

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0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精选资料 难点 0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目,考生可以采用“三个步骤,四盏神灯”的方法。

“三个步骤”是:1.细读勾画,把握主旨。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题目所涉及的内 容范围一般比较大,所以,细读文本,把握全文的主旨和结构脉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生可 以边阅读边勾画,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那些揭示文章主旨、暗含作者见解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这样既可以减少答题时将选项与原文信息比照的工作量,又可以为一些选项的比照提供快捷、 方便的线索。

2.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时,题干是标准,文本 是依据。

在明确了题干要求,筛选出真伪比较明朗的选项后,对于其他选项一定要找准其所 对应的文本信息,认真比照。

3.选出答案,复核锁定。

考生在选出答案后,须再进行复核, 要进一步确认排除干扰项的依据所在,以确保所选答案正确无误。

“四盏神灯”是指在比照信息的过程中,考生要特别注意以下扭曲原文信息的四种类型: 1.漏掉信息,以偏概全;2.因果倒置,主客颠倒;3.未然已然,信息错乱;4.无中生有, 强加因果。

至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主观题,可以通过“三看两表述”的方法来解答: “三看”是指:1.看文本,理清脉络。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梳理出文本的脉络结 构,把握文本重点表述的内容。

2.看题干,有效筛选。

分析题干中的显性和隐性要求,根据 具体要求从文本中寻找有效信息,确定题目涉及的语句、段落等,找到答题的关键性词句。

3.看 信息,提炼归纳。

筛选出来的材料,有的是分散、零散的,有的只承载了部分关键信息,考 生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重新整合。

“两表述”指:1.准确表述。

筛选出来的信息须要进行归纳与整合,不能直接照抄,要 注重准确表述。

2.全面表述。

根据题干的要求以及试题的分值等把握答题的要点,保证表述 的全面性。

精选资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网络穿越小说,是指现代人通过魂穿(主人公的灵魂穿越到古代并附身到古人身上)、身穿(利用各种方式使整个人穿越到古代)和重生三种方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后的传奇性文中的重经历。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

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难点 07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指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即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倾向等。

准确“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以从“一分析四理解〞入手。

“一分析〞指分析题干的要求,即确定题干是要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意思还是要求 直接写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理解〞的具体内容是:1.理解观点句。

论述类文章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 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

2.理解 事例。

事例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例,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3.理解引 用句。

论述类文章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

4.理解标志句。

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表达出 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专制下的清朝学术1.袁世硕,山东大学袁世硕终身教授。

1949 年考入山由于清王朝统治者很早便利用了明王朝的降臣降将,朝廷的设立悉依明 东大学师从冯沅君教授,毕制,定都伊始便摆出了尊孔崇儒的面孔,“修明北监为太学〞,规定学习《四 业后,成为冯沅君的助教。

书》《五经》《性理》诸书,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

康袁世硕研究元明清文熙皇帝是历代少有的博学而重视文教的帝王,读书甚多,特别崇尚朱熹。

他 学,继承了冯沅君的治学方还任用了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员,编纂理学图书,升朱熹为孔庙大成 法和谨学态度,他注重从根殿配享十哲之次,成为第十一哲。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

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 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难点 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可用“三步三看〞来概括。

所谓“三步〞,是指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可分为三个步骤,即揣摩具体的语言环境,找准关键词 语,整合信息进而归纳作答。

所谓“三看〞,是指看语句位置,看语句特征,看上下语句。

“看语句位置〞,即看其处于文章结构首、 中、尾的哪个位置。

例如,文章结尾的语句一般起“点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看语句特征〞,即看其是比 喻句,还是含蓄句。

假设为比喻句,其喻体便是关键词语;假设为含蓄句,一定要化虚为实,透过现象看 本质。

“看上下语句〞,即有时画线句的前面或后面就有解释该句含意的句子,考生只需把它拿过来,稍加 变通,即可准确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镇静气1.首段点出出游的时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三月,车往西行,不出百里,就是朱家角,再 间、地点,引出下文对周庄过去三十里,便是周庄。

依稀觉得,这些古镇的存在是上海的福分,不然, 的描写。

老在城市里,人不是会枯萎吗?不然,当春天在心里萌动的时候,到哪里去找江南呢?江南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气韵生动的生活,一种乡愁一般年年会发作的病。

是不是像我这样有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周庄这样的古镇一日比一日嘈杂起来。

小河被拥挤的游船划出一道道互相打架的水纹,尽管春风中的人,流动在古桥旁,也当得起“游人如织〞这个好词,人流有织锦一般轻盈的美感,但还是略微让人有些烦闷。

没想到,烦闷的一群人在聚宾楼突然老实了,哑巴了,眼睛直了。

一个操三弦的修长小生,一个捧琵琶的年轻姑娘,在台上说书呢。

一上来没听懂内容,可是那调儿入耳,动心,那旁假设无人的两个人——太抓人了!谁见过这样的艺术家吗?这是星期天的周庄啊,虽然说不上人山人海,可是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聚宾楼不过是巷边的一座五六张桌子的茶楼,哪里的人都可以闹哄哄地进来,坐下吆喝着要茶喝的,不坐下来只是站着看两眼的,给客人上茶和油炸臭豆腐的,可这两个年轻人就在一边的小台子上,婉2018 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 100 题 难点 08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含解析)不分版本转曲折地唱着他们的苏州评弹《玉蜻蜓·庵堂认母》。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难点 43 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1.看清选项,前后兼顾。

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

因为命题者有时会利用考生的 粗心、紧张,在选项的后半部分设置陷阱,以迷惑考生,而许多考生没有完全把握选项信息,以致妄加判 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都仔细地加以推敲。

2.警惕“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就是比较难理解的,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心理,有些考生费尽九牛 二虎之力,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命题者在设题时就会利用这一点, 把文中本来没有的事件强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以迷惑考生。

3.警惕“张冠李戴”。

试卷中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止一个的时候, 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有这件事情, 然而没有仔细分辨这件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 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并且把自己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在设题时,命题者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 的头上,说这个官员爱民,把妻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了把嫁妆分给百姓这件事, 但没有注意到底是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和妻子是一家人,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

这样 草率判断,当然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4.警惕叙述情节时的“信息扭曲”。

在某些选项中,命题者总会在人物事件的信息表述中设下陷阱。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一位官员不断升迁,他在每个阶段都有功绩。

于是命题者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 在做太守时的功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功绩,以迷惑考生。

5.核对原文,做到万无一失。

当初步认定答案后,考生切勿草率作答,一定要把该选项所述信息与原 文仔细核对,做到有据可依,然后再选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

好言事,首劾杨维垣八大罪及阮大铖反覆变幻状,二人遂被斥。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难点45 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归纳概括”这类试题,命题者在设题时往往会使选项在时间、空间或逻辑上出现错误.考生要弄清错因的类型,保持高度的敏感,进行准确识别,以免掉入陷阱.错误类型主要有强加因果、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无中生有、颠倒是非、词语误解、张冠李戴等.1.强加因果.是指原文中前后两件事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生拉硬扯使之构成因果关系.2.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是把两件事或几件事合在一起叙述,故意混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细节.3.无中生有.是指原文中没有此意,而选项中凭空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4.颠倒是非.是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5.词语误解.这类题往往是对某一个词的解释错了,而其他表述无误.6.张冠李戴.是指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或把乙做的事放到甲身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曹彬,宋初著名将领,从小就表现得非同凡响,长大后公私分明,功勋卓著.他曾出使吴越,并出色完成任务;太祖掌管禁军时,曹彬除了正常的工作,很少与太祖往来,以避嫌.后讨伐南唐,却能礼遇南唐后主李煜,爱护百姓,不事杀伐.同时,在为官上,曹彬能体察圣意,故深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有删改)【注】①觌(dí):相见.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B .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C .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D .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答案】D 得皇帝喜爱.1.关注传主的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如本文,曹彬的生平事迹主要是出使吴越、不阿权贵、讨伐江南与使相任命风波四件事情.2.关注传文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3.关注人物语言.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4.关注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解或误译.(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文袭坐陷失州城,削籍为民.震以前功得赎,以虢州录事参军卒.太平兴国八年,衮登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知将乐县,改光禄寺丞、通判泗州.迁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俄通判宣州.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干者,给御书印纸,俾书课最,仍赐实奉以旌异之,衮预焉.改太常丞.咸平初,迁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干职闻,就加殿中侍御史.入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咸平六年,并三司使之职而分置副贰,以衮为刑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景德初,疽发于背卒,年四十五.录其弟扆为临颍主簿,子咸为将作监主簿.衮明敏有吏干,累掌财赋,清心治局,号为称职.然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真宗尝谓近臣曰:“衮公忠尽瘁,无所畏避,人罕能及,然顷在外任,颇伤残酷,所至州县,纤微之过,无所容贷.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官吏自当畏威怀恩,不敢贰过,公家之事亦无不济.乃知为吏之方,适中为善也.”(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B.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C.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D.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选拔人才,授予官职.B.伪官,指不是正统的朝廷或官府授予的官职,而是由叛军任命的官员.C.进士第,指古代科举考试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次.D.三司,指唐、宋时期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三个部门,合称三司,主理财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卞衮父辈英武,作战有勇有谋.卞衮的父亲卞震在遭到贼军围困时,亲临前线,奋勇抵抗,身受重伤;后使用离间之计,反败为胜,一举击溃了贼军.B.卞衮政绩突出,官职屡次升迁.皇帝让百官推选政绩优秀的官员,卞衮入选其中,受到朝廷俸禄嘉奖,屡次担任要职,后因病而英年早逝.C.卞衮办事干练,为官清正廉洁.他在任淮南转运副使等职时,就因办事干练让皇帝知晓,从而得以加封官职;他虽然连续掌管财赋,但清白为官,颇为称职.D.卞衮性情残忍,征税严厉刻薄.他虽为官干练,清正廉洁,但性情尤为残忍狠毒,常用拷打之刑,以致有了“大虫”的外号,但深得皇帝认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2)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1.B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对“辟”的理解错误,“辟”与“举荐”不同,是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而下,征召来授予官职.3.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深得皇帝认可”有误,从末段“颇伤残酷”“无所容贷”等表述可知,皇帝对他残忍狠毒的做法并不赞同.4.(1)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2)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依据文意推断句子大意,确定得分点进行重点翻译,最后要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使句意完整通顺.本题涉及的句子中,“素”“大溃”“纠逖愆违”“矜恕”等要重点理解.【参考译文】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亲卞震,擅长写诗.考取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征召为判官.蜀平定后,仍任旧职.适逢盗贼杜承褒率军围城,援兵没有到来,卞震亲自率领士兵,一边战斗一边抵抗,被流箭射中,伤得很厉害,不能亲临军队.而州兵受到重创,收起兵器连夜逃走,刺史陈文袭不能阻止贼军,于是贼军进入并占据州城,用伪官职位和丰厚的财物引诱卞震,卞震都斩杀了他们的使者.贼军有个叫东章的人,是本州的兵校.卞震派人对他们讲清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晓以福祸,东章害怕并且相信,于是埋伏军队袭击他的同党.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陈文袭因犯失陷州城罪,被削去官职为平民百姓.卞震因以前的功劳得以赎罪,以虢州录事参军的官职去世.太平兴国八年,卞衮进士及第,多次升迁任大理评事、将知乐县,改为光禄寺丞、泗州通判.升迁为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不久任宣州通判.淳化年间,皇上命令选择百官中廉洁干练的人,发给皇上手迹印制的纸,让他们写出最优秀的人,并赐给实际的俸禄表彰嘉奖,卞衮在其中.改为太常丞.咸平初年,升为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办事能干让皇帝知晓,就地加殿封为中侍御史.入朝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并发运使.咸平六年,合并三司使的职务而分设副佐的官员,任命卞衮为刑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景德初年,背生毒疮而死去,年四十五岁.录用他的弟弟卞扆为临颍主簿,儿子卞咸为将作监主簿.卞衮聪明敏捷,有做官的才能,连年掌管财赋,以清白治理司局,被认为称职.然而他性情残忍狠毒,搜括财税严厉刻薄,专门进行拷打,以致有“大虫”的外号.真宗曾对亲近的臣子说:“卞衮秉公忠诚,竭尽心力,无所畏惧回避,人们很少能做到,然而近来在外任职,颇因残酷而使德行受损,所到州县,细微的过错,没有任何宽免.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官吏自己应当畏惧权威怀念恩惠,不敢再次犯错,公家的事情也没有办不成的.这才懂得做官的方法,适中为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44 准确、全面地概括内容要点(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44 准确、全面地概括内容要点(含解析)

难点44 准确、全面地概括内容要点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考生在阅读时要始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写了哪些人的哪些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来说,对记叙性文章,考生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一般的传记文,考生要弄清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对议论性文章,考生要找出其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说明性文章,考生要理清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

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准确、完整地分析和评价人物及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考生在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文中的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

同时,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

考生分析时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空间顺序归纳,还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考生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确各项表述正确与否。

考生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考生在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生平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从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黄子厚诗》序朱熹余年十五六,时与子厚相遇于屏山刘氏之斋馆,俱事病翁先生。

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

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

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0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0准确把握文章结构(含解析)

309 教育网 难点 20 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论证过程、说明顺序、层次关系、过渡照应、文章线索 等因素。

解答准确把握文章结构类试题,考生要注重“三析三问”。

“三析”指:1.分析标题和内容。

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内容等,明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比如文本说 明了什么事物或概念、表述了什么事件、介绍了什么人物、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等。

2.分 析行文思路。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大致归纳每一个层次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线索,分析围绕线索 表述的内容。

3.分析语段的作用。

结合语段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三问”指:1.写什么。

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时,可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 什么?重点是什么?2.怎么写。

要注重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是如何介绍写作对象的(比如人物、事件、 概念、事物等)?使用了哪些技巧?采用了怎样的顺序或说明方法?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3.为什么写。

可以思考某些语句、段落为何这样安排,与文章的结构有何关系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熊佛西:戏剧家的戏剧人生熊佛西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剧熊佛西于 1900 年出生在江西省丰城市张巷乡瓘山村,从小喜欢戏剧, 作家。

原名福禧,谱名金润,考入燕京大学后,在课余从事戏剧活动。

1924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字化侬,笔名戏子,有时署名院专修戏剧。

此时,他结识了就读女子大学 Bryn Mawr College 研究院的朱 向君,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瓘君允。

异国他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

1925 年 6 月 1 日,他们在纽 山村人,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约一教堂结为连理。

和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1926 年,夫妇俩在美国取得硕士文凭后双双返国,定居北平。

熊佛西 27 部多幕剧和 16 部独幕剧,先后任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主任、燕京大学教授、北大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80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及答案【经典版】.doc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80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及答案【经典版】.doc

难点80 压缩语段而不丢失文段信息要突破这个难点,考生应掌握“三个技法”和“三个注意”:1.三个技法。

“三个技法”即摘取法、分层法和复合法。

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先把语段中的关键词勾画并摘取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将其连缀起来。

这种方法适合于要求宽泛的题目。

“分层法”是压缩语段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其次,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将主要信息连缀成句。

“复合法”是一种根据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归纳的压缩方法,常用于并列语段。

2.三个注意。

第一,压缩语段题,其答案切勿超过限定字数,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选主舍次;第二,压缩后的答案不能缺少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第三,对于包含多个语段的题目,确定答案后一定要对照语段和题目要求检查一下,看自己所写的答案是否丢掉了某个语段中的关键信息。

1.根据下面这段话的内容,在横线处补充一句话,使文段语意完整,15个字以内。

黄庭坚被贬后多有感慨,写下了这样两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当黄庭坚二十多岁及第登科的时候,巴结他的人很多,每天高朋满座,大鱼大肉。

但是当他被贬他乡的时候,所有曾经巴结他的人都离他而去。

所以,从他的身上我们要吸取一些教训,我们要记住:。

【答案】示例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坠志压缩语段试题的评分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归纳和提取文段的主来看,后面补充的内容只能是针对黄庭坚的。

这一点往往容易被考生忽视。

2.下面一段文字是对“中国梦”的阐释。

请阅读这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它包含着对道路、制度和理论思想的正确选择,包含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包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

它要求人们多一些信任、宽容和关爱,少一些冷漠、歧视和暴戾;多一些“对不起”的歉意善意,少一些恶语相向的剑拔弩张。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

难点 26 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1.细读题干,把握题意。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一种情境,要求考生从某一文章中找 出与之意思贴近的语句,因此细读题干,准确地把握题干的意思,就成了解答情境式默写题的诀窍之一。

2.扣住提示,筛选语句。

题干中所设的情境既明确了语句的出处,又缩小了筛选的范围。

因此考生 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瞻前”,还应“顾后”,善于捕捉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这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答 题。

3.检查书写,确保无误。

考生答题结束之后,必须再检查一番,以确保答案正确。

考生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着手:(1)查连贯,看所选语句与上下文是否贯通。

(2)查文字,主要检验是否错写、漏写、多 写。

(3)查书写,看有没有因书写习惯而造成笔误。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过秦论》中的“ ① ,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评判公允;《滕王阁序》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名句名篇③ ”,意境澄净;《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 ④ ”,情景交融。

考查立足“常【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别时茫茫江浸月 见”二字。

无论是教材内的名句名篇,还是教材之外的名句名篇,都二、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是比较常见从曹植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的。

同时,也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 都能体现“名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句”二字,所【答案】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考查的大多是【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题干中没有出现篇目名字, 富有哲理性、只出现了作者的名字,难度较大。

考生答题时,先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生 教育性和审美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据此可以判断出所填内容应为有关生死的 性的语句。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1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1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含解析

难点 12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重要的题目类型之一,其考查的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 题目时,许多考生不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去揣摩,去思考;不明白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与鉴赏文学作 品的表现手法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知道在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时应该运用哪些专业术语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可用“一个基点,三个要素”来概括。

“一个基点”是指考生要以品味文学语言对 文章思想内容或人物形象刻画的表现力为基点,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

“三个要素”是指品味语言的表 达艺术应包含三个要素,即表现手法、语言特征、表达效果。

第一,表达艺术与表现手法是密切相关的, 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一定要指出语句的表现手法,如渲染、象征、烘托等;第二,赏析语言的表达艺术, 要分析该语段的语言特征,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核心,如要点明其语言特征是朴实自然、清新活泼、含蓄 深沉或意味隽永等;第三,品味语言的表达艺术,分析其表达效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常用的术语有生动 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深化主旨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城市上空的鸡鸣①任老贵身穿睡衣再一次走向了阳台,高度的兴奋已让他一夜未眠。

夜的清凉抚摸着任老贵绷紧的神经。

他支棱着一双耳朵,努力捕捉夜空里即将出现的蛛丝马迹。

这个秘密,是他们之间的约定,他不能失约。

他要在第一时间里迎接那一刻的到来。

半夜里做下的那1.乡村生件事,他相信做得天衣无缝。

活与城市生②夜还黑,风还凉,任老贵手扶栏杆,打量着这个已生活了几十年,既熟悉又陌生的 活的对比:乡城市。

夜生活的高潮业已过去,这个时候的城市就像一个被掏空了身体的男人,精疲力竭 村 老 家 的 鸡地趴卧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暧昧的街灯是城市的眼睛。

女儿移民美国后,老伴也去世了, 鸣 犬 吠 、 庄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个孤老头子,他愈发怀想儿时乡下的日子。

稼、河水以及③乡下老家有鸡鸣犬吠,有绿油油的庄稼、清冽的河水,他的父老乡亲们活在那片泥 人 们 最 终 归土上,死后,又葬在那片泥土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 20 准确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论证过程、说明顺序、层次关系、过渡照应、文章线索 等因素。

解答准确把握文章结构类试题,考生要注重“三析三问” 。

“三析”指:1.分析标题和内容。

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内容等,明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比如文本说 明了什么事物或概念、表述了什么事件、介绍了什么人物、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等。

2.分 析行文思路。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大致归纳每一个层次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线索,分析围绕线索 表述的内容。

3.分析语段的作用。

结合语段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三问”指:1.写什么。

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时,可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 什么?重点是什么?2.怎么写。

要注重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是如何介绍写作对象的(比如人物、事件、 概念、事物等)?使用了哪些技巧?采用了怎样的顺序或说明方法?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3.为什么写。

可以思考某些语句、段落为何这样安排,与文章的结构有何关系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熊佛西:戏剧家的戏剧人生 熊佛西是我国现代戏剧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 。

熊佛西于 1900 年出生在江西省丰城市张巷乡瓘山村,从小喜欢戏剧, 考入燕京大学后,在课余从事戏剧活动。

1924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剧 作家。

原名福禧,谱名金润, 字化侬,笔名戏子,有时署名院专修戏剧。

此时,他结识了就读女子大学 Bryn Mawr College 研究院的朱 向君,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瓘 君允。

异国他乡,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

1925 年 6 月 1 日,他们在纽 约一教堂结为连理。

1926 年,夫妇俩在美国取得硕士文凭后双双返国,定居北平。

熊佛西 山村人,是中国话剧的拓荒者 和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 27 部多幕剧和 16 部独幕剧,先后任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主任、 燕京大学教授、 北大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有 7 种戏剧集出版, 撰写了 《写 他懂现代戏剧,与京剧名家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也时相过从,对书画 剧原理》 、 《戏剧大众化的实丹青也颇有造诣。

朱君允擅诗词, 一手端庄灵秀的小楷, 在文化圈颇负盛名。

验》等理论专著三种。

对戏剧1在当时,现代戏剧在中国还是一片荒滩,熊佛西以拓荒者的勇气,创作 过一出四幕剧《蟋蟀》 ,由燕京大学学生演出。

剧中印度幽古公主游中国,教育,他一贯主张“教育民 主” , “学术自由” ,坚持“戏寻找“和平石” ,邂逅了周仁、周义、周礼三兄弟。

弟兄仨联名向公主求婚。

剧教学不能拘束于课堂,必 公主赏识其仁义礼节,宣言谁能找到“和平石”就以身相许。

为独占芳心,三兄弟竟失和反目,争风吃醋,最后互相残杀。

幕终,幽 古公主绝望地高喊: “不要了!不要了!这地球上绝对没有能医好我的伤痕 的药!我这伤痕,是永远不能医治了! ”其时北洋军阀拥兵自重,北平城政 治气氛沉闷。

这出针砭现实的话剧刺痛了张作霖, 他下令把剧作家抓进狱中 关押了三天。

熊佛西也因此声名鹊起,其后的代表作《一片爱国心》曾在北 平连续公演月余。

地处西郊燕京及清华的大学生为看戏, 晚上竟冒着严寒步 行几十里进城。

朱君允除偶尔在北平大学戏剧系教些课, 主要精力在相夫教子。

她对婚 姻爱情的态度如其名字, 蕴含着 “君子千金一诺” 之意。

熊佛西有时也用 “向 君”这个笔名。

那是一段琴瑟和谐的日子。

“九一八事变”后,各地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熊佛西深感不能让戏剧疏 离大众。

1932 年前后,应晏阳初之邀,他去河北定县主持中华平民教育促 进会(简称“平教会” )下设的农民戏剧研究委员会,同事有瞿菊农、孙伏 园、陈治策等。

他们招收练习生,培养推行农村戏剧的主要骨干,成立了十 几个农民剧团。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平津两地相继沦陷。

熊佛西写出大型 对于分析某一段文字的作 用类题,考生应该先在读懂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本段文 须通过舞台实践” 。

他提倡聘 用教师必须是“有真才实学, 而不问其来自何处,有何思 想倾向” 。

话剧《赛金花》 ,抨击当局的不抵抗主义,讽刺衮衮诸公还不如“八国联军” 字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段落 乱北平时的一名娼妓。

剧已完成排练, 戏票也已一售而光, 但当局下令禁演, 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就有不 理由是剧情涉及德军司令瓦德西,德国大使提出抗议。

那晚,熊佛西亲临剧 场,演出时间一到,大幕拉开,聚光灯照射着舞台中央的剧作家,他慷慨陈 同的作用。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 一般具有照应文题、引出下文词, 声泪俱下, 闻者悲愤难抑。

熊佛西的政治态度, 引起了日本特务的注意。

的作用,而在中间一般具有承 8 月 8 日上午,他们一家收拾行装,避难天津,住进英租界熊希龄(朱君允 的五姑父)的宅邸。

熊佛西寄人篱下,感觉多少有些不自在。

此时, “平教 会”催促他南下,熊佛西决定只身先走。

9 月 15 日,他从英租界紫竹林码 头上船,岸上朱君允挥泪告别。

上启下的作用,在结尾一般具 有照应前文、收束全文、深化 主题的作用。

同理,分析某一 句话的作用也是如此,但一句2烽火战乱, “书儿信儿,凄凄惶惶地寄” 。

最初,熊佛西收到家书还常回 信,也不时寄钱回家。

天长日久,音问渐疏。

家人只知道他到了成都。

不知 何时还传来风言风语,说熊佛西在四川另有新欢。

朱君允起初概不相信,她 知道丈夫的为人, “一个搞戏剧的,总免不了和女演员有些来往。

我怎么可 以为这些闲言碎语就对他产生怀疑呢?” 。

话虽如此,但也不免心生疑虑。

1939 年 3 月, “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在成都市成平街七十三号 挂牌成立。

首期招生八十名,校长熊佛西称这批学生为戏剧铁军。

后来,学 校在原有的戏剧专业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音乐专业,校名也改为“四川省立话可能还有领起或收束所在 段落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在 回答结构上的作用时,也要分 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

本段位 于文章的开头,因此,在结构 上,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在 内容上,肯定了熊佛西在中国 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以 及开创性。

抗战时期,熊佛西到了桂林,有朋友开玩笑地问: “你为什么放着校长 不当,跑到桂林来谋事?”他嘻嘻哈哈地支吾道: “不爱江山爱美人。

” 爱 情如同革命的润滑剂,剧作家的铁胆亦具柔肠。

此时,一位艺名叫“叶子” 的女性闯进了熊佛西的心扉。

熊佛西与朱君允没有正式办过离婚手续, 也从 未再见过面。

据说熊佛西在桂林曾言:朱君允不是一般的女子,她一个人完 全有能力抚养三个孩子成人。

朱君允听闻后骂了句: “小人!言而无信! ”社 会舆论多把同情给予被遗弃的弱者, 对移情别恋者总射以道德之箭。

但由此 而来会不会把本该对社会之恶的讨伐, 转变为对个人责任的追究, 而放弃对 社会和历史的审问?对于父母的恩怨情仇,女儿熊性淑曾写道: “我们子女 不是父母婚姻的审判官, 无法断定孰是孰非。

我现在只觉得战乱是父母婚姻 悲剧的罪魁祸首。

” (原文有删改) 文章第 1 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 文章第 1 自然段写熊佛西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他被誉为 “中 国的易卜生” ,肯定了熊佛西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他对中国现 代戏剧的开创性,在结构上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本题从分析某一段作用 把握文章结构的方法有: 1.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每 个部分的意思。

3. 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的角度来考查文章的结构,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从内 容上看,本段主要写了熊佛西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开创性, 而下文正好写其戏剧创作的经历和人生历程。

从结构上看,本段出现在文3章的开头,引出下文写作的内容。

一、 (2017 届安徽省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朱光潜学术人生的通达与执着 朱光潜生于 1897 年,逝于 1986 年,九秩人生横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大历史时期,其六十多年学 术旅程也和中国现代史一样,跌宕起伏,岁月峥嵘。

读中国现代学术史,尤其现代美学史,不论是沙尘蔽 日之际,还是云灿星辉之时,朱光潜任凭风云变幻,坚守美学领地,开疆拓土,深耕细作,从未流于偏激, 却处学术先锋,其披荆斩棘之作用,中流砥柱之地位,仿佛屹立万里波涛中的航标灯塔,导引中国现代美 学巨轮破浪前行。

朱光潜出生在激荡清朝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派”的故乡,童年时期便开始从当私塾先生的父亲那里 接受系统的古文学习。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朱光潜顺应时代要求使用白话文写作,发表的白话文章 不仅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刻的见解广受称誉,而且以优美的文字和清新的文风打动许多人的心灵。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已成一边倒的舆论情势下,朱光潜以自己的切身 体验,对文言和白话两者的特点及短长做出独到分析,充分肯定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新文学倡 导者所说的“文言是死的,白话是活的”,乃不负责任的偏激之词。

因为“文言文所能有的毛病,白话文 都能有;白话文所能有的毛病,文言文也在所难免”。

朱光潜 1918 年起前后在西方人主办的大学里攻读 13 年,是同辈文人学者中留学时间最长、浸淫西方 文化甚为深广者。

尽管他的许多著作广泛运用了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但所阐述的美学和文艺学问题,绝不 只是西方理论的简单照搬和介绍,而是处处注意结合中国文艺和审美实际,在两者相互对照比较中探寻美 学和文艺学规律。

譬如他在《诗论》中进行中西诗歌比较时指出:“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 申爱慕者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

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

” 为什么中西爱情诗有这种差异?朱先生认为:其一,西方社会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

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差不多就说尽他的生命史。

中国社会侧重国家主义,文人大半生光阴在仕宦羁旅, “老妻寄异县”是常事。

他朝夕相处的往往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所以中国诗里友朋赠答和君臣 恩谊是常见的母题,而这在西方诗中却几无位置。

其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气影响,尊敬女子受社会称 颂,女子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和男子契合。

中国受“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影响, 女子最大的任务是传嗣,其次是当家,恩爱只是伦理上的义务,情投意合是比较罕见的事。

其三,中西恋4爱观也相距甚远。

西方人重视恋爱,有“爱情至上”口号。

中国人向来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 往往见于“桑间濮上”。

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侧重功名事业,至于文人,仿佛只有潦倒无聊者才肯公然寄情 于声色,而他们向来为社会所诟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