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合集下载

生态补偿实施方案(2篇)

生态补偿实施方案(2篇)

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引言】____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采取生态补偿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____年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以应对当前面临的环境挑战。

【背景分析】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退化等在内的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不仅危及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也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

为了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各国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措施。

【目标设定】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生态补偿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以下具体目标:1. 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平衡;3. 预防和逆转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质量;4. 促进可持续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5. 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实施方案】一、加强环境责任意识为了促进生态补偿的实施,各国应加大对公众和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教育力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将环境责任纳入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生态补偿责任。

二、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各国应建立专门的生态补偿基金,用于资助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

这些基金可以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国际合作等方式筹集,确保生态补偿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三、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为了有效实施生态补偿措施,各国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升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态恢复的效果。

四、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农业各国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业的生态恢复和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各国应制定并执行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禁止非法狩猎和采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补偿是指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等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受损或生态效益受损的行为者进行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生态补偿标准是指对生态环境受损或生态效益受损的程度进行评估,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经济补偿金额或措施的标准。

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生态补偿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的生态评估。

对于生态环境受损或生态效益受损的情况,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与监测,以科学数据为依据确定补偿标准。

例如,对于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化等情况,需要通过专业的调查研究,对受损程度进行客观评估,为后续的补偿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生态补偿标准应当考虑受益者的利益。

在确定补偿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受益者的利益,确保补偿金额或措施能够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例如,对于生态环境受损的区域,需要向当地居民或相关利益相关者征求意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确保生态补偿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生态补偿标准应当注重综合效益。

生态补偿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受损的经济补偿,更应当注重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在制定补偿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确保生态补偿措施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最后,生态补偿标准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为了确保生态补偿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补偿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补偿标准,确保生态补偿制度的长期有效性。

综上所述,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应当基于科学的生态评估,充分考虑受益者的利益,注重综合效益,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只有这样,生态补偿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约束和挑战。

在过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往往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出现强调了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投入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积极投入与过程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比如,通过对农田进行生态保护与恢复,可以提高农田的耕地质量,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高。

其次,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可以推动绿色发展与创新。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投入的激励措施,可以促使各个领域的经济主体转向绿色发展,推动创新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比如,对于采用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其他激励,可以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再次,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可以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投入的管理,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于各个领域的经济主体进行生态效益的评价与排行。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领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最后,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投入与管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比如,通过对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投入,可以提高湿地水质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管理与激励机制。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推动绿色发展与创新,建立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充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充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充生态补偿是指对自然资源利用者或生态系统保护者的一种经济激励
措施,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进行生态
补偿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责任: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应当明确各方的责任,确保资源
利用者或承包者能够清晰了解他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2.合理补偿:生态补偿应当以科学、客观、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
补偿标准,确保资源利用者或承包者得到公平的经济回报。

3.多元化措施:生态补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直接经济补偿、
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服务购买等,以确保防止资源被过度开发和破坏。

4.监督管理: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生态补偿的实施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资源保护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生态补充,通过采取
有效的措施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例如,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水土保持等方式,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平衡发展目标。

总的来说,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充工作是为了
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需
要遵循科学管理、公正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生态系统的健
康和稳定。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13•【字号】甬政发[2006]119号•【施行日期】2006.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甬政发[2006]1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实施“六大联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特对建立健全本市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充分认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意义(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市域内的城乡统筹、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维护生态保护区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群众为了资源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走出了有本地特色的依靠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路子,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保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生态重点保护地区的发展,维护和发展当地群众的利益。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生态建设的有效举措。

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往往无偿使用资源环境,不计资源环境成本。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推进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推进生态建设。

二、正确把握生态补偿的指导原则(四)坚持突出重点、逐步完善原则。

生态补偿涉及面很宽、范围很广、要素很多,同时也是一项前瞻性探索性的工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 〔2016〕18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 〔2016〕184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18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河南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7号),建立健全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南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建设美丽河南,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策协同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推动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

(二)基本原则。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必须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坚持保护者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必须将生态保护补偿与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等区域的转移支付力度;必须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实现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跨地区、跨流域补偿试点示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基本形成。

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关琰珠生态补偿是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物质能量流向,理顺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补偿机制既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的纽带,又是解决相邻区域之间以及更高层次上生态保育问题的关键。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态补偿机制已不仅仅是一项协调区域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流域上下游、生态公益林和矿山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已有较多的研究案例和试点,而对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则还比较薄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立厦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厦门市现有两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涉及汀溪、溪东、小坪、石兜及坂头5个水库。

其中同安汀溪水库位于汀溪镇境内,总库容4845万立方米,上游建有溪东水库,库容1412万立方米,总集雨面积100."8平方公里,历史上以农业灌溉功能为主。

1992年后转为饮用水源,年总供水量(含农灌用水)超亿立方米。

1996年,当时的同安县政府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把汀溪水库集雨区划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逐步为同安各界所重视。

目前,汀溪水库作为同安、翔安两区的主要饮用水源,饮水人口已达30万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水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同安、翔安人民的饮水生命线。

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汀溪水库的水质呈下降的趋势,水源水质保护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忧虑。

饮用水源作为一种商品,为维护其良好品质,库区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理应在其利益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

自水库建设以来,库区群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库时,群众奉献了珍贵的土地资源;水库做为饮用水源后,为涵养水源、保护水质,集雨区内禁止建设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很大制约,5个村至今仍未摆脱贫困状态,其中汪前村还是厦门市的特困村。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以矿产资源为例一、生态补偿相关理论(一)生态补偿的含义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

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指前者。

单从生态学视角来看,生态补偿是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恢复和补偿能力,强调的是生态系统自身的补偿功能。

在法学领域,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在公平的基础上,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转移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的过程。

强调生态补偿是一种合法、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国家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公平是生态补偿的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1.生态伦理学基础—环境正义论环境正义是对环境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公正的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环境正义既强调应该消除破坏环境的行为,有保障人类的生存权,以合理性、合法性为基础,公平地分配社会主体的环境权利义务。

环境正义的实质是基于人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相统一的社会正义,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对等化。

环境正义理论可以为能源生态补偿调节利益冲突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平衡相关利益主体的得失,最终实现分配正义和社会公平。

2.经济学基础生态经济学---生态环境价值论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认识到生态环境应包括3方面的价值:一是固有的自然资源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而天然产生的那部分价值,它取决于各个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二是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是一种间接价值;三是基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劳动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包括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劳动投入。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案例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案例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案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面列举10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案例,以展示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1. 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我国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对生态环境受损的地区进行补偿,鼓励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例如,对于水源地的保护,政府会向水源地的居民提供相应的补偿,以保证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我国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 生态公益诉讼制度的推行:我国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法庭,实行生态公益诉讼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为公众提供了保护环境权益的法律途径,有效地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4. 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我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各个领域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和意识,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教育的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

5. 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6.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我国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严格保护。

这一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了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7. 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我国通过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将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居民搬迁到生态条件更好的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和贫困问题。

8. 生态产业的发展: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9.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我国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第1章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概述 (4)1.1 能源节约的重要性 (4)1.2 环境保护的意义 (4)1.3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第2章能源管理体系 (5)2.1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5)2.2 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5)2.3 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第3章节能技术 (5)3.1 工业节能技术 (5)3.2 建筑节能技术 (5)3.3 交通运输节能技术 (5)3.4 公共机构与生活节能技术 (5)第4章清洁能源利用 (5)4.1 太阳能利用技术 (5)4.2 风能利用技术 (5)4.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5)4.4 地热能利用技术 (5)第5章环境影响评价 (5)5.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5)5.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5)5.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5)第6章污染防治技术 (5)6.1 废水处理技术 (5)6.2 废气处理技术 (5)6.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5)6.4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5)第7章生态保护与修复 (5)7.1 生态系统保护 (5)7.2 生态修复技术 (5)7.3 生态补偿机制 (5)第8章环境监测与管理 (5)8.1 环境监测技术 (5)8.2 环境监测网络 (6)8.3 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6)第9章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6)9.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6)9.2 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6)9.3 国际环保法律法规 (6)第10章环保产业与发展 (6)10.1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6)10.2 环保产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6)10.3 环保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6)第11章绿色低碳发展 (6)11.1 绿色生活方式 (6)11.2 低碳经济发展 (6)11.3 碳排放权交易 (6)第12章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6)12.1 环保宣传教育 (6)12.2 公众参与环保 (6)12.3 企业环保社会责任与实践 (6)第1章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概述 (6)1.1 能源节约的重要性 (6)1.2 环境保护的意义 (6)1.3 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7)第2章能源管理体系 (7)2.1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7)2.2 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8)2.3 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8)第3章节能技术 (9)3.1 工业节能技术 (9)3.2 建筑节能技术 (9)3.3 交通运输节能技术 (10)3.4 公共机构与生活节能技术 (10)第4章清洁能源利用 (10)4.1 太阳能利用技术 (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 (10)4.1.2 太阳能热利用 (10)4.2 风能利用技术 (11)4.2.1 风力发电 (11)4.2.2 风力机械 (11)4.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11)4.3.1 生物质燃烧 (11)4.3.2 生物质气化 (11)4.3.3 生物质液化 (11)4.4 地热能利用技术 (11)4.4.1 地热发电 (12)4.4.2 地热直接利用 (12)第5章环境影响评价 (12)5.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 (12)5.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12)5.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3)第6章污染防治技术 (13)6.1 废水处理技术 (13)6.1.1 沉淀法: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絮状物,然后通过6.1.2 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对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进行截留。

绿色环保制度

绿色环保制度

绿色环保制度
是为了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

这些制度旨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系统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环境评估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对新项目、政策和规划进行环境评估,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的排放进行限制,促使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

4.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

5.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制度,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

6.环境监测与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和执法机构,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7.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生态服务给予补偿,鼓励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

绿色环保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也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和遵守,形成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研究

着建设陕北能源化工战略的实施 ,陕北地区生态环 系统 和 自然 资 源所 造成 损 失 的赔 偿 ,也 包 括对 造 成
境 的破 坏 和污 染在 加 剧 ,人 与 自然 的矛 盾对 立 也 日 环境 污染 者 的收费 。狭 义 的 生态 补 偿 则主 要是 指 前
益尖锐。 因此 , 建立有效 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确保陕北 者 。 目前我 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 从 由于在排污收费方 能 源化工 基地 可持 续 发展 的关 键环 节 。 面 已经有 了一套 比较完 善 的法 规 ,急需 建立 的是基
陕北地 区的生态环境 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的发 使可持续发展的最终 目标。 当然 , 对生态补偿的理解 展提供 了空间、 资源和生态服务 , 是其生存和发展 的 也有 广 义 和狭 义之 分 。广 义 的 生态 补 偿 既包 括生 态
基 础 , 既是 经 济 活 动 的 载体 , 它 又是 生 产 要 素 。 随 系统和 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 的奖励或破坏生态 但
害资源环境 的行为进行收费, 使其外部成本 内部化 , 而带来的生态服务 的主体要支付 费用 ,生产生态服 相反 , 造成生态服务功能 对个人与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或放弃发展机会 的行为 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 ; 予 以补偿 , 使资 源和环境被适度 、 持续地开发 、 利用 损失的主体要支付费用 ,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代理


生态补偿机 制的相 关理论
于生 态系 统 服务 的 生态 补偿 机 制 ,所 以在 我们 的研
2 生 态补偿 机制 的 内涵 .
生态 补偿 机 制是 现 阶段 生态 保 护 与建 设 的 关键 究 中采 用 了狭义 的概 念 。 环节 ,而建 立健 全 生态 补 偿 机 制需 要 科 学理 论 和 方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李云燕【摘要】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本文阐明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探讨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对生态补偿的方式类型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涉及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与尺度、补偿方式与途径以及法律保障等内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需要依据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与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等进行核算.其确定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意愿调查法、市场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等.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与关键,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基本途径.对自然保护区这样的生态保护的重点功能区域,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央与省级财政应加大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作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益补充.%Nature reserve is defined as such a place where development is prohibited by the main function zoning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necessar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China's nature reserves,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researche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eco-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investi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nature reserv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ntains many elements, such as thecompens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scale, a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legal protection, et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computed 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or's direct investment and loss, opportunity cost, the cost of ecological damage restorati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the beneficiaries 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e methods of determination include direct cost method,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willingness survey method, market method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method, etc. The keys in implement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re the way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which mainly involve two basic ways: the government way and market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hould increase the vertical transfer payments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key functional areas such as nature reserves. At the same time, market mechanism should be introduced actively as a beneficial complement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1(020)012【总页数】9页(P1957-1965)【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路径;补偿标准;实施途径【作者】李云燕【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要求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基本依据划分主体功能区,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范畴,旨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

生态补偿的基本方式

生态补偿的基本方式

生态补偿的基本方式生态补偿是通过比较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与实际损失,以确保各种社会要求得以满足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护之间重要的平衡技术。

下面介绍生态补偿的基本方式: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1.调整土地利用强度: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将中高效的农田改造为湿地等,以减少土地的利用程度和污染;2.改善土地管理方式:采取有效的土地管理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改进植被状况,防止滥耕滥种等;3.建立保护地认定制度: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建立保护地体系,明确土地使用服务范围,防止地表酸性化和水土流失等;4.合理利用资源:实施节能减排以及节水等措施,维护资源水平,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损耗。

二、改善人类活动1.改进城市规划:建立合理的、有序的城市规划实际,减轻城市对生态环境的冲击;2.实施环境保护:实行断档排污、控制污染源排放等,加强环境监管;3.管理海洋生态:做好河流、湖泊、沿海滩涂的管理;4.建立生态补偿金制度:建立生态补偿等机制,协调各方权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5.实施国家生态林制度:现有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科学可持续经营,以及引导农民参与林业经营等,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森林管理。

三、建立保护机制1.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2.实施生态移民: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改善破坏斑块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3.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定额制度,通过全价支付替代,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4.组织公众参与:通过社会进步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广生态保护的文化。

四、其它重要解决的手段1.改进产业结构:转变生态消耗型的传统农业,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2.加强科学研究:搞好科学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监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对土地、植被以及植物和动物等实施监测;3.加强生态教育:开展全面的环境及生态建设教育,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4.加强生态标准监管:建立可持续发展、限制有害行为和促进德能效益的生态标准。

资源富集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略论——以陕北能源矿区为例

资源富集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略论——以陕北能源矿区为例

)女 , , 陕西高陵人 , 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经济法。
另 一 方面 , 大规 模 开发 利用 能源 资源 , 虽然 能在 短期
度与整个社会 的稳定 。从制度设计来看 , J 生态补 偿法律制度具有以下功能及作用 :
内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 , 然而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不可逆转的破坏 , 影响经济社会 的长期发展。时至
4 之 多 , 均 每 平 方公 里 土 地 蕴 藏 1 元 地 下 8种 平 0亿
资源与生态 的和谐。生态补偿及其法律制度便是基 于这 样 的理念 而产 生 , 逐 渐 被 广泛 地 应 用 于 生态 并
文 明建设 的实 践之 中 。


生态 补偿 法律 制度 : 解 资源 富集 区生态 与 破
便面 临着 生 态 保 护 与 资 源 利 用 之 间 的 矛盾 。一 方
根据 20 年 9 08 月国家环保部编制的《 全国生态 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陕北地 区属 于北方农牧交 ,
错 生态脆 弱 区 , 态环境 承 载力相 当有 限 , 生态保 生 是
护的重要领域 , 这一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受
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 , 理顺生态补偿的法律关 系, 促进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 改革生态补偿的税费体制 , 以
推 动 陕北能 源矿 区等 资源 富集 区生 态补偿 法律 制度 建设 。 关 键词 : 北 ; 源矿 区 ; 态补偿 ; 陕 能 生 法律 制度 中图分 类号 :92 6 文献 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8— 9 1 2 1 )O O )一 14— 7 D 1. A 10 65 (0 1 (5一 6 06 0
盾 。 陕北能 源矿 区作为 能 源矿 产 资源 富集 区 , 生 态保 护与 能 源 开发 冲 突的 背后 其 实是 生 态利 益 与 能 源利 其 益 的博 弈 , 而生 态补偿 法律 制度 是 帮助破 解这 一 困境 的现 实 需要 。陕 北能 源矿 区虽业 已开展 生 态补 偿 的 试 点 工作 , 其 中存在 着 不 少法律 问题 , 本原 因在 于生 态补 偿在 矿 区 内还 未上 升到 法律制 度的层 面。应该 确 但 根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政策手段,对于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地区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例如,对于那些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而限制采伐的地区,或者为了保护水源地而限制工业发展的地区,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态保护工作中。

同时,生态补偿资金还可以用于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土壤改良等,逐步改善受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生态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承担着更多的生态保护责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发展。

比如,通过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向上游生态保护地区提供资金补偿,既可以保障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投入,又可以促进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生态补偿机制还可以引导产业转移和优化布局,推动生态脆弱地区逐步摆脱对资源消耗型产业的依赖,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再者,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资源的价格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其生态价值,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生态补偿机制的引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将生态成本纳入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全过程,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征收水资源费等方式,对超采和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提供资金支持。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

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会大量砍伐 树木和破坏草地,导致植被覆盖 率降低,土壤侵蚀和滑坡等地质
灾害发生概率增加。
水资源破坏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会大量抽取 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 资源枯竭,同时也会破坏地表水
系,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土壤质量下降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废渣和污水,这些物质会严重 污染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补偿的目的
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旨在激励人们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缓解生态环 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02
CATALOGUE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
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1
空气污染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其中含有很多的有害物
质,如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这些物质会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健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 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 义务,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提供法制保障。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 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同时加强对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生态补偿 的良性循环,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 改善。
3
生态补偿的方式和标准
针对不同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应采取不同的生 态补偿方式,如资金补偿、实物补偿等,并制定 相应的补偿标准。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之处
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矿产 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不够深 入,对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等 。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一、概念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更详细地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

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

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是指前者。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排污收费方面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急需建立的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补偿机制,所以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了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国际上使用的生态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或生态效益付费(Payment for Ecological Benefit,PEB)有相似之处,在本文中我们把它们作为同意语对待。

生态补偿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以内化外部成本为原则,对保护行为的外部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保护者为改善生态服务功能所付出的额外的保护与相关建设成本和为此而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对破坏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补偿依据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坏行为造成的被补偿者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

二、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思考冷淑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显现,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严重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如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较低的生态环境代价取得较快发展和较高效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意义生态环境补偿包括生态功能的补偿和污染环境的补偿,即通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根据“谁破坏,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要求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改变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而无需付费的观念,使整个社会认同生态环境的价值,形成“污染者付费、使用者补偿、保护者获得补偿”的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选择,其意义在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物质基础。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离开了生态环境系统创造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经济社会系统就无法运行,其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人类要想实现自己的健康发展,延续社会文明的步伐,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核心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能源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研究

能源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研究

能源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研究随着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能源领域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能源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成为了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其作用;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影响因素;四、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对策。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其作用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在自然保护领域中存在的生态服务付费和对资源环境污染进行赔偿的一种制度。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兴的政府治理手段,既可以保护环境资源,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三北”防护林项目、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水源涵养、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等项目都涉及到生态补偿机制的应用,但是,现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生态补偿机制的覆盖范围较窄。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范围主要是森林、草地、水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其他生态环境管理领域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2、生态补偿标准过低。

目前,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经济补偿、环境污染产生的危害等少数因素,而忽略了环境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导致生态补偿标准过低,难以达到理想的生态效益。

3、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力度不足。

目前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多以自愿参与为主,而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引导和推动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和措施。

4、生态补偿规划缺乏科学性。

目前生态补偿机制的规划多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和严密规划,从而无法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影响因素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影响因素较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治意愿。

其对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视和支持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条件。

2、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的提高可以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合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生态补偿制度-----以矿产资源为例一、生态补偿相关理论(一)生态补偿的含义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

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指前者。

单从生态学视角来看,生态补偿是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恢复和补偿能力,强调的是生态系统自身的补偿功能。

在法学领域,生态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主体在公平的基础上,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转移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的过程。

强调生态补偿是一种合法、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国家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公平是生态补偿的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1.生态伦理学基础—环境正义论环境正义是对环境权利与责任的合理公正的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

环境正义既强调应该消除破坏环境的行为,有保障人类的生存权,以合理性、合法性为基础,公平地分配社会主体的环境权利义务。

环境正义的实质是基于人的差异性与同一性相统一的社会正义,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对等化。

环境正义理论可以为能源生态补偿调节利益冲突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平衡相关利益主体的得失,最终实现分配正义和社会公平。

2.经济学基础生态经济学---生态环境价值论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认识到生态环境应包括3方面的价值:一是固有的自然资源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而天然产生的那部分价值,它取决于各个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二是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是一种间接价值;三是基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劳动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包括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劳动投入。

[1]李金昌、娄文来、靳乐山等,生态价值论[M].崇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Costanza,Daily等人和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研究在这方面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成为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

因此,人类在进行与生态系统管理有关的决策时,既要考虑人类福祉,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

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而对于生态环境特征与价值的科学界定,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由于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在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被他人无偿享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对于外部性内部化问题,经济学界有“庇古税”路径和科斯的“产权”路径两种路径。

“庇古税”是通过收税、补贴等经济手段将外部性内部化。

科斯的产权理论强调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干预不是治理市场失灵的唯一办法。

资源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这两个特性意味着公共物品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是等着他人去购买而自己顺便享用它所带来的利益,这就是“搭便车”。

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意图免费搭车,那么最终结果是没人能够享受到公共物品,因为“搭便车”问题会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但是,公共物品并不等同于公共所有的资源。

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则容易产生“公地悲剧”问题。

即如果一种资源无法有效地排他,那么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最终导致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

二、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践(一)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1986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这是一部有关管理、勘查、保护、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基本法律,使矿产资源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规定有矿产资源的勘探费、开采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在一些地方立法中还规定有环境资源补偿费或生态环境补偿费、海域使用费等。

1996年8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

2000年国务院颁布《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2003年颁布的促进西部开发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纲要指出:“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

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补偿费,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筹集到充足的资金,以促进我国生态保护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提出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

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对本地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监督管理,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新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企业要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对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应尽快制订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等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

实施地质环境保障工程,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和过量开采与污染的监测。

尽快完成重点地区地质灾害普查,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前期地质勘查,搞好重大工程的地质基础工作。

强化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中各种名类不同的资源环境管理、保护、治理的收费(税务部门征收的资源税,资源产业管理部门的收费,某些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试行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生态补偿的性质。

(二)国内生态补偿目前存在问题上述各种政策措施对于遏制自然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筹集环境保护资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现行法律政策的存在问题①收费名目多,缺少协调各个部门与自然资源开发有关的收费名目繁多,有的相互之间重复,有的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这就削弱了国家作为自然环境资源所有者代表实现其价值的权威性,影响了这一手段的效果。

②缺少科学依据,激励作用不强没有根据自然环境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活动的损失为基础制定收费费率,标准偏低,从而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手段单调如上所述,运用的经济手段绝大部分为征收税费这一种,而其他经济手段则运用甚少。

二是现行税制中目前只有少量的税收措施零散地存在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中。

针对生态环保的主体税种不到位,相关的税收措施也比较少,并且规定过粗,这些税种设计之初对生态环保考虑得很不充分,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资源和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未来,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调节。

④资金挪用严重既然收取的费用是自然环境资源价值的体现,是自然资源产品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维护自然环境资源的再生产,这些费用必须再投入到自然环境资源的恢复、保护与增殖项目中去,但被挪作它用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个别地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挪用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办公用房的租赁、改造、建设,以及参与非法高息吸存和投资典当行,造成了严重损失和浪费。

挪用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也是最普遍、最不被人注意的形式是,根据管辖权限收费,安排使用。

这就造成位于一地的开发者向在另一地的管辖者交费,这样,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就不能得到补偿,这部分价值实际是被挪到别处使用了。

⑤法律体系不健全在我国现行的环保政策法规中,缺乏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特点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利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向纵深发展。

而《矿产资源法》只是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税,而对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补偿没有明文规定,成为现行法律体系的一个“盲区”。

因此,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2、国内职能部门政策执行问题①基层矿政管理不到位或缺失。

一些地方领导、矿业权人和基层群众矿业法制观念淡薄,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观念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意识还有待提高。

加之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缺乏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一些矿业权人或业主急功近利,加剧了矿产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

首先,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心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降低生态环保门槛,或矿产资源开采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就上马建设,或环境评估报告流于形式。

其次,一些地方政绩压倒民生。

为了政绩,许多地方挖空心思,通过给予企业“超国民待遇”来吸引投资,追求经济的增长,一些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本不可或缺的环境评估因此变成了招商引资的优厚筹码。

再次,矿产资源国家所有,但地方生态管理部门隶属于地方、受制于地方使得它们很难有所作为。

由于这些地方更重视经济利益,领导及直属单位都有相关任务,导致环保等生态管理部门难以执法。

还有一些“有心无力”的生态保护部门连“心”也丢了,有的甚至参与到这种“猫帮老鼠”的游戏中去,与地方政府、排污矿山企业共创“多赢”局面。

当环保精神被践踏,生态被恶化,真正受损的无疑是公益与民主。

②矿山生态管理职责交叉,缺乏明确的分工。

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工作涉及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由于职责交叉,缺乏明确的规定,在监督管理、整治项目、资金投入上形不成合力,影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效果也不明显。

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由于补偿是利益差别的整合器,可以改变成本收益的时空、动态关系,促使有害行为的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激励有益行为的社会化并得到回报,国内应尽快建立以市场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保障为前提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