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程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采用适用性检查方法验证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的操作过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提高微生物控制的有效性。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物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微生物控制实验室。
三、设备和试剂准备1.培养皿和管子: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器皿。
2.培养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培养基密度标准液:用于调整培养基的密度。
4.液体融化装置:用于融化固体培养基。
5.无菌纸片和无菌棒:用于为菌液接种提供无菌工具。
6.灭菌器:用于灭菌培养器皿和试剂。
7.放射源:用于灭菌工作区域。
8.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菌落生长。
9.消毒液和洗涤剂:用于清洗工作台和培养器皿。
四、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台和操作区域,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2.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
3.确保培养基质量合格,根据需要使用培养基密度标准液调整培养基的密度。
4.打开培养基瓶盖,将培养基倒入清洁的培养皿或管子中,尽量避免有气泡产生。
5.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确保培养器皿和试剂的无菌状态。
6.露肩接种法将待测菌液接种于培养皿表面,接种菌液的体积应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7.使用灭菌的无菌棒均匀涂抹接种菌液,确保菌液均匀分布在培养基表面。
8.均匀涂抹后,用无菌纸将菌液多余部分吸干。
9.将接种好的培养皿密封,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具体培养基要求确定。
10.培养箱内的培养皿应避免震动和突然变化的温度。
11.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培养皿进行观察。
12.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量和形态特征。
13.根据培养基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结论判断。
14.清洗灭菌培养器皿和试剂,彻底清洗工作区域,确保无菌状态。
五、质量控制1.确保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使用灭菌的无菌器皿和试剂,避免污染。
3.严格控制接种菌液的体积,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接种量。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培养基适⽤性标准操作规程1⽬的规范培养基适应性检查的标准操作。
2范围本规程适⽤于《中华⼈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部规定微⽣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由脱⽔培养基或按处⽅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培养基适⽤性检査。
3责任3.1本规程由质量保证中⼼主任指定⼈员起草。
3.2与本⽂件相关的部门负责⼈参与审阅,企业质量负责⼈批准本⽂件。
3.3质量控制中⼼负责具体实施本规程。
4内容4.1依据4.1.1《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1.2《中华⼈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部4.2试验⽤菌株及培养基4.3试验⽤仪器设备4.3.1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蒸汽压⼒灭菌器、净化⼯作台、电热⼲燥箱、恒温⽔浴锅、振荡器、电冰箱、天平4.3.2锥形瓶、培养⽫(9cm)、量筒、试管及塞、吸管(1ml分度,10ml分度)4.3.3接种环、⼄醇灯、⼄醇棉球或碘伏棉球、⽕柴、记号笔、灭菌镊⼦、不锈钢药匙、⽩瓷盘。
4.4操作步骤4.4.1菌液的制备接种⼤肠埃希菌、⾦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营养⾁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h。
取30~35℃培养18~24h的⼤肠埃希菌、⾦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营养⾁汤新鲜培养物1ml,⽤%⽆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 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
接种⽩⾊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改良马丁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24~48h。
取于23~28℃培养24~48h的⽩⾊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
接种⿊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改良马丁琼脂斜⾯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3~%(ml/ml)聚⼭梨酸酯80的%⽆菌氯化钠溶液,将孢⼦洗脱,然后,⽤适宜的⽅法吸出孢⼦悬液⾄⽆菌试管内,⽤含%(ml/ml)聚⼭梨酸酯80的%⽆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孢⼦数50~100cfu的孢⼦悬液备⽤。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性检查操作规程1. ⽬的:通过培养基适⽤性检查,确保购买的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于技术质量部实验员对培养基适⽤性的检查。
3. 职责:质量部实验员负责执⾏此规程。
4. 内容:4.1 检验依据:《中华⼈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2 试验⽤具:烧杯、三⾓瓶、酒精灯、接种环、平⽫、试管、吸管、移液枪、滴管、电⼦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化培养箱或恒温恒湿培养箱、单⼈净化⼯作台、⾼压蒸汽灭菌器、微⽣物限度仪、漩涡混合器、试验菌种、检查⽤培养基等。
4.3 ⽆菌培养基适⽤性检查: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菌检查同时进⾏。
4.3.1 培养基:硫⼄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按《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配制)。
4.3.2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法稀释液、冲洗液配制后应采⽤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a) 0.1%⽆菌蛋⽩胨⽔溶液取蛋⽩胨1.0g,加⽔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7.1±0.2,分装,灭菌。
b) pH7.0⽆菌氯化钠-蛋⽩胨缓冲液取磷酸⼆氢钾3.56g,⽆⽔磷酸氢⼆钠5.77g,氯化钠4.30g,蛋⽩胨1.00g,加⽔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c)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如0.9%⽆菌氯化钠溶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前或灭菌后加⼊表⾯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4.3.3 ⽆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菌⽣长。
4.3.4 灵敏度检查4.3.4.1 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获得的⼲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物学特性。
⾦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 10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3〕4.3.4.2 菌液制备a) 接种⾦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胰酪⼤⾖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硫⼄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时;b) 接种⽩⾊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沙⽒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时,上述培养物⽤pH7.0⽆菌氯化钠-蛋⽩胨缓冲液或0.9%⽆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一股莫名的动力涌上心头。
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此刻正是沉浸在创意的海洋中,挥洒文字的最佳时刻。
那么,就让我们来谈谈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吧。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微生物实验室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基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础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R2A琼脂培养基作为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其适用性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案目标1.评估R2A琼脂培养基的质量,确保其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各项实验。
2.为实验室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三、方案内容1.培养基的外观检查我们要对R2A琼脂培养基的外观进行检查。
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有无杂质等。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为淡黄色,透明度好,无杂质。
2.培养基的溶解性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解,无沉淀。
3.培养基的PH值检查使用PH计对R2A琼脂培养基的PH值进行测定。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的PH值应在6.8-7.2之间。
4.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接种到已知微生物菌种中,观察其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能支持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5.培养基的稳定性检查将R2A琼脂培养基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观察其是否发生变质。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发生变质。
6.培养基的保存期检查对R2A琼脂培养基的保存期进行测定,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合格的R2A琼脂培养基的保存期一般不应低于6个月。
四、方案实施1.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R2A琼脂培养基、蒸馏水、PH计、微生物菌种、培养皿等。
2.实施检查按照方案内容逐项进行检查,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R2A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
4.结果报告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实验室负责人。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是指在培养基的研发过程中,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和质量。
这一过程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研究以及工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1.验证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适用性和稳定性;2.测试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的支持程度;3.评估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4.了解培养基的理化指标,如pH值、渗透压等。
二、实验步骤1.准备培养基和试样:根据所研究的生物体或微生物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培养基,包括成分和浓度。
同时,准备不同的试样,如细胞或微生物的悬浮液或分离物等,用于验证培养基的适用性。
2.测定培养基理化指标:测定培养基的理化指标,如pH值、渗透压、离子浓度等,确保其在范围内。
3.测定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增殖的支持程度:将细胞或微生物接种于培养基中,通过监测生物体的生长曲线、增殖速率等参数来评估培养基对其的支持程度。
可以使用细胞计数仪、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计数。
4.评估培养基对细胞或微生物的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观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活力等方面,了解培养基对其表型的影响。
同时,可以通过转录组分析、蛋白质组分析等手段,评估培养基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验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将培养基保存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生物体的培养和生长实验,以验证培养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6.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等指标,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实验结果。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室条件要符合要求,包括洁净无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2.培养基的配制要精确,注意称量和混合时间;3.使用无菌技术和条件进行细胞或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4.实验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控制组和重复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进行,避免误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讲述
起草人Prepared by:起草日期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 QC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日期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 QC审核人Reviewed by:审核日期Date: QA批准人Approved by:批准日期Date:质量部QD目的Purpose为保障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及相关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范围Scope本程序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测定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及相关工作。
职责Responsibility分析员: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执行。
及时完成各类相关记录。
在主管的指导下进行任何可能的OOS及偏差调查。
主管:监督本操作规程的执行。
对检验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指导任何可能的OOS和偏差调查。
内容procedure1检验员应根据培养基配制程序或培养基各自的说明书配制培养基。
2试验用菌种及培养基2.1菌种:2.1.1培养基灵敏度测试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国家药检所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2.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TCC 6633]2.1.3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2.1.4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2.1.5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2.1.6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TCC 16404]2.1.7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ATCC 14028]2.1.8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2.2培养基2.2.1按照培养基说明书进行配制灭菌。
2.2.2大豆酪蛋白消化肉汤Soybean-Casein Digest Broth2.2.3大豆酪蛋白消化琼脂Soybean-Casein Digest Agar2.2.4沙氏葡萄糖琼脂Sabouraud Dextrose Agar2.2.5肠道菌增菌肉汤Enterobacteria Enrichment Broth Mossel2.2.6紫红色胆汁葡萄糖琼脂Violet Red Bile Glucose Agar2.2.7麦康凯肉汤MacConkey Broth2.2.8麦康凯琼脂MacConkey Agar2.2.9RV沙门氏菌富集肉汤Rappaport Vassiliadis Salmonella Enrichment Broth2.2.10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ylose Lysine Deoxycholate Agar2.2.11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Mannitol Salt Agar2.3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2.3.1微生物计数用的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1. 目的:通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确保购买的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技术质量部实验员对培养基适用性的检查。
3. 职责:质量部实验员负责执行此规程。
4. 内容:4.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2 试验用具:烧杯、三角瓶、酒精灯、接种环、平皿、试管、吸管、移液枪、滴管、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或恒温恒湿培养箱、单人净化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微生物限度仪、漩涡混合器、试验菌种、检查用培养基等。
4.3 无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4.3.1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按《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配制)。
4.3.2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稀释液、冲洗液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a) 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至7.1±0.2,分装,灭菌。
b)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无水磷酸氢二钠5.77g,氯化钠4.30g,蛋白胨1.0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c)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用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如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4.3.3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3.4 灵敏度检查4.3.4.1 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 10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3〕4.3.4.2 菌液制备a)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b)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培养基使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编制人:日期:部门:微生物室审核人:日期:替代:批准人:日期:执行日期:1、目的建立一个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查的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置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3、检验依据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二部)》附录无菌方法进行测试检查。
4、试验所需菌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5、标准规定5.1 无菌培养基使用性检查5.1.1 无菌性: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经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1.2 灵敏度:经培养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试验管接菌小于100cfu均应生长良好。
5.2 微生物限度使用性检查5.2.1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查取标准菌株大肠、金葡、枯草、白念、黑曲霉菌50~100cfu,分别接入于测试与对照培养基,经规定温度、时间培养,测试结果测试与对照培养基平均菌落数比不应小于70%。
5.2.2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取新鲜标准菌株大肠、金葡、铜绿假单胞菌制备使成10~100cfu菌悬液,分别对测试与对照培养基进行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测试,结果被测培养试验菌的生长反应情况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液体培养基应记录为生长良好/生长微弱/未生长;固体培养基应记录为符合xx菌特征/不符合xx菌特征)。
5.2.3 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检查取新鲜标准菌株大肠、金葡球菌制备使成10~100cfu菌悬液,分别对测试与对照培养基进行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即指示能力测试,结果被测培养基试验菌的的生长反应情况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液体培养基应记录为生长良好/生长微弱/未生长;固体培养基应记录为符合xx菌特征/不符合xx菌特征)。
5.2.4白色念珠菌、梭菌检查取新鲜标准菌株大肠、白念、生孢梭制备使成10~100cfu菌悬液,分别对测试与对照培养进行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测试,结果被测培养基试验菌的生长反应情况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3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4 职责:4.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4.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5 内容5.1 培养基的申购: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
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5.2 培养基的验收5.2.1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5.2.2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ZL-041)5.3 培养基的贮藏5.3.1 未开封的培养基贮存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
已开封的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处。
5.3.2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5.4 培养基的配制5.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ZL-025)。
5.4.2培养基配制方法5.4.2.1 使用商品化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
5.4.2.2 水、容器具要求:培养基配制均采用纯化水,培养基配制所用容器和配套器具应洁净。
5.4.2.3 称量与分装:快速称量所需量的合成培养基(必要时佩戴口罩或在通风柜中操作,以防吸入含有有毒物质的培养基粉末)。
以免吸潮。
先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混合。
注意避免培养基结块,然后加水至所需的量。
根据说明书要求选择是否加热。
分装体积不超过容器体积的2/3。
配制斜面等含琼脂的培养基也需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后分装。
1SOP-QM-8068-00 培养基配制、使用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培养基的配制、使用、适用性检查的操作规程,使其操作规范化,避免人为的错误。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所使用的培养基。
3.责任:本文件由QC检验员负责起草,QA主管审核,质量部经理批准;QC检验员实施。
4.内容:4.1.设备、仪器及用具、试液、培养基、菌种4.1.1设备1.1.1.净化工作台(洁净度为100级)、生化培养箱、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锅、高压蒸汽消毒器、电热恒温干燥箱(最高工作温度300℃)、冰箱。
4.1.2仪器及用具1.1.2.托盘天平、显微镜、酒精灯、灭菌剪刀、接种环、接种针、灭菌镊子、大小橡皮乳头(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并定期用70~75%乙醇溶液浸泡)、记号笔。
1.1.3.锥形瓶、吸管、试管、培养皿(90mm)、量筒。
1.1.4.洁净服、帽、口罩(用牛皮纸包严)灭菌,备用。
4.1.3试液1.1.5.消毒液(0.1%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5%来苏儿溶液),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靛基质试液(柯凡克试剂或欧-波氏试剂)、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沙黄染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4.1.4.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
4.1.5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B) 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 26003]、枯草芽孢杆菌 [CMCC(B) 63501]、乙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B) 50094]、白色念珠菌 [CMCC(F) 98001]、黑曲霉 [CMCC(F) 98003]4.2.培养基适用性的检查4.2.1.培养基质量检查对初次使用的或新购进的培养基均要按批准的规定程序进行验证、检验,即适用性检查,即已知菌对照试验,并做好检查记录。
内容包括:名称、配制日期、接种菌名称、接种菌培养(阳性检查)结果、未接种菌培养(阴性检查)结果、PH值、结论、检查日期、检查者。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培养基对相关菌种的适用性,保证微生物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首次使用的培养基种类、购入的新批次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四部: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 职责:微生物检验员实施,QA监督。
5. 内容:
5.1 设备和材料
恒温培养箱、无菌培养皿/试管、接种环、酒精灯/火焰喷枪、超净工作台、<100CFU/ml 的工作菌液、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检查用、计数用)
5.2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无菌检查用
5.2.1 无菌性:
每种培养基每批随机抽取不少于10支,其中5支置30~35℃、另5支置20~25℃培养14天。
14天后均应无菌生长。
5.2.2 灵敏度
取培养基3支,其中2支接种相应的工作菌液各1ml,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置30~35℃培养3天(或20~25℃培养5天)。
逐日观察结果。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则判定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5.3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用
取无菌培养皿,吸取相应的工作菌液各1ml注入无菌培养皿,立即倾注培养基,每株试验菌接种2个培养皿,混匀,凝固。
同时用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置30~35℃培养48小时(或23~28℃培养72小时),计数。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则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6.相关表格:《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103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
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版本号:C/0 分发号:
受控状态:
编制部门:质管部
编制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发布实施
分发部门:□总经理□行政部□采购部□销售部□生产部□质管部□研发部□设备部□存档
管数从表3查被测供试品每1g或每1ml中需氧菌总数的最可能数。
6.3.5 结果判断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采用平皿法或薄膜过滤法时,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采用MPN法时,试验组菌数应在菌液对照组菌数的95%置信限内。
若各试验菌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
方法适用性确认时,若采用上述方法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检查。
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操作规程
11/11。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标准操作规程第 1 页共4页1目的规范培养基适应性检查的标准操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或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査。
3责任3.1本规程由质量保证中心主任指定人员起草。
3.2与本文件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与审阅,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本文件。
3.3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本规程。
4内容4.1依据4.1.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2试验用菌株及培养基4.3试验用仪器设备4.3.1恒温培养箱(30~35℃)、霉菌培养箱(23~28℃)、蒸汽压力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锅、振荡器、电冰箱、天平4.3.2锥形瓶、培养皿(9cm)、量筒、试管及塞、吸管(1ml分度0.01,10ml分度0.1)4.3.3接种环、乙醇灯、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火柴、记号笔、灭菌镊子、不锈钢药匙、白瓷盘。
4.4操作步骤4.4.1菌液的制备4.5.1.1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h。
取30~35℃培养18~24h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
4.5.1.2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24~48h。
取于23~28℃培养24~48h的白色念珠菌新鲜培养物1ml,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备用。
4.5.1.3 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0.05%(ml/ml)聚山梨酸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酸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倍递增稀释制成每1ml含孢子数50~100cfu的孢子悬液备用。
149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4定义培养基:供微生物生长的人工配制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生长素和水等。
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5程序5.1培养基的制备按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加纯化水进行配制。
5.2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5.2.1 营养琼脂培养基5.2.1.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32g,加纯化水至1000ml,煮沸,分装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200ml,用棉塞塞好,用两层牛皮纸包好,121℃灭菌15min,备用。
5.2.1.2用途:供细菌计数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测定。
5.2.2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5.2.2.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30.5g,加纯化水至1000ml, 煮沸,分装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200ml,用棉塞塞好,用两层牛皮纸包好,121℃灭菌15min,备用。
5.2.2.2用途:供霉菌、酵母菌检验。
5.2.3 胆盐乳糖培养基5.2.3.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35.8g,加纯化水至1000ml, 煮沸,分装于100ml的锥形瓶中,每瓶100ml,用棉塞塞好,用两层牛皮纸包好,121℃灭菌15min,备用。
5.2.3.2用途:供大肠埃希菌检验。
5.2.4 4-甲基伞型酮葡萄糖苷酸(MUG)培养基5.2.4.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2.33g,加纯化水至100ml, 煮沸,分装于20ml的试管中,每支5ml,用棉塞塞好,用两层牛皮纸包好,121℃灭菌15min,备用。
5.2.4.2用途:供大肠埃希菌检验5.2.5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5.2.5.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3.5g,加纯化水至100ml, 煮沸,分装于25ml的试管中,每管10ml,用棉塞塞好,用两层牛皮纸包好,121℃灭菌15min,备用。
5.2.5.2用途:大肠菌群检验5.2.6硫乙醇盐流体培养基5.2.6.1制法:称取脱水培养基粉末29.25g,加纯化水至1000ml, 煮沸,分装于500ml的玻璃瓶中,每瓶300ml,用胶塞塞好,密封压盖。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适用性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适用性操作规程建立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保证培养基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规程规定了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计数用培养基、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1、简述1.1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试验可用于确定实验室所使用培养基(包括购置的不同批号的成品培养基、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按处方自行配制培养基所用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等)、制备程序(包括水质控制、配制方法、灭菌程序等)、保存条件(温度、湿度、时间及盛装培养基的容器条件等)等是否满足微生物限度检查要求。
1.2 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包括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计数。
1.3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特性的检查。
2 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中计数用培养基有5种,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培养基。
2.1 培养基及配制2.1.1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对照培养基;R2A琼脂培养基、R2A琼脂对照培养基;平板计数培养基。
2.1.2 配制: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配制。
2.2 试剂及稀释剂配制2.2.1 试剂: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聚山梨酯80、氯化钠。
2.2.2 稀释剂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称取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4.63g,加水1000mL溶解,分装,灭菌(121℃、15min)。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已经灭菌好的聚山梨酯80(1mL),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摇匀,即得。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9.0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分装,灭菌(121℃、15min)。
3 试剂及消毒液配制3.1 试剂新洁尔灭溶液、84消毒液、苯酚、75%医用消毒酒精。
SOP-QC10018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1.目的建立培养基配制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
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3.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4. 职责4.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正常进行。
4.2 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5. 程序5.1 培养基的贮藏5.1.1 未开封的胶水培养基贮存于阴谅室,使用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
开封的胶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谅库。
5.1.2 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5.2 培养基的配制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5.3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5.3.1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菌种及菌液制备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用菌株见表1。
菌液制备按表 1规定程序培养各试验菌株。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适量含0.05% ( ml/mI)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含0.05% ( mI/mI )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 mI/ml )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含0.05% ( mI/ml )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 8C,可在24小时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确保培养基性能可靠。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验。
责任:微生物检验员。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2010版GMP实施指南
规程:
1.不应在同一无菌室内同时操作2个或2个以上菌株。
2.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以菌种保存中心获及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一、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1、菌液制备
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50-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两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2、适用性检查
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50-100cfu),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注入待检查营养琼脂培养基和对照营养琼脂培
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4个平皿(其中2个注入待检查营养琼脂培养基,另两个注入对照营养琼脂培养基)。
30-35℃培养48h,计数。
取白色念珠菌1ml(50-100cfu),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刻注入待检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和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行制备4个平皿(其中2个注入待检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另两个注入对照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23-28℃培养72h,计数。
3、结果判断
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的70%,且菌落大小、形态两者一致,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二、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1.菌液制备
取大肠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营养肉汤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取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为10-100cfu、每1ml50-100cfu和每1ml大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两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2、适用性检查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的检查。
(1)、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2)、固体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取试验菌各0.1ml(50-100cfu)分别涂布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
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3)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接种不少于100cfu的试验菌于检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长培养时间下培养。
(4)固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取试验菌各0.1ml(10-100cfu)分别涂布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下培养。
(5)液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
各培养基的检测项目及菌株如表。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检查
3、结果判断
(1)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生长良好,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2)固体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菌落大小、形态两者一致,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3)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试验菌不生长,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4)固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菌落大小、形态、指示剂反应等两者一致,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液体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菌生长情况、指示剂反应等两者一致,判断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