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练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咏怀古迹(其三)限时练习题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_咏怀古迹(其三)限时练习题新人教版

5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时间:40分钟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一、写出本节课有关内容(10分)第Ⅱ部分一、默写填空(每空3分,共24分)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A.暮砧(zhēn)百福并臻(zhēn)韶光(sháo)不稂不莠(liáng)B.朔漠(shuò)运筹帷幄(wù)秉承(bǐng)草木菁菁(jīng)C.渚清(zhǔ)独当一面(dāng)诤友(zhèng)流水浅浅(jiān)D.起讫(qì)嗟来之食(jiē)镌刻(juàn)泥古不化(nì)【解析】A项,“不稂不莠”的“稂”应读“láng”;B项,“运筹帷幄”的“幄”应读“wò”;D项,“镌刻”的“镌”应读“juān”。

2、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B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

“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咏怀古迹教师版(1)

咏怀古迹教师版(1)

《杜甫诗三首》(第二学时)班级姓名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2.理解《咏怀古迹》(其三)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3.赏析《咏怀古迹》(其三)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通过引导探究练习,理解并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导学部分】一、知识链接1、背景补充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

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

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2.诗题介绍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3、晓常识:⑴咏史怀古诗:《咏怀古迹》,从诗歌题材来看,这是咏史怀古诗,所谓咏史怀古,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阮籍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为乱世付出了巨大的精神代价。

铁腕政治的束缚,儒道两种人生理想的分裂,()。

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显得那么 :在政治上,他可以委曲求全;在生活中,他可以佯狂;而唯独面对他自己,他不得不真实。

多才多艺、志向高远与极度的自我压抑交织于一身,阮籍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且比常人更加丰富。

《咏怀诗》是阮籍思想感情和人生追求的体现,是诗人放浪形骸的外在表现下的灵魂内核。

阮籍除以极其放诞夸张的举止宣泄内心的矛盾痛苦之外,还把政治压迫的窒息、佯狂的孤独、理想分裂的矛盾都注入诗句,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以此来表达深沉的人生忧患,使诗歌呈现出抑郁悲凉的特征。

在艺术表现上,《咏怀诗》继承了《诗经》《庄子》的优良传统,采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借助神话传说中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而显得含蓄委婉;也有一般性陈述,但做到了。

“阮旨遥深”正是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风格的最好概括。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人生充斥着苦闷和痛苦B.使他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痛苦与进退维谷的苦闷C.痛苦与苦闷充斥着他的人生D.他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痛苦和进退维谷的苦闷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苟全不知所措直观化言近旨远B.苟且无所适从形象化微言大义C.苟全不知所措形象化言近旨远D.苟且无所适从直观化微言大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冷峻的气氛B.他以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方式,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C.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诗歌创立了一种冷峻的气氛D.他通过衰败意象的塑造、幽暗色彩的运用,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冷峻的气氛。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之《咏怀古迹(其三)》(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之《咏怀古迹(其三)》(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课时练习--必修3《杜甫诗三首》一、教学内容:必修3 《杜甫诗三首》二、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2、鉴赏诗歌语言意境三、课文知识分析1、走近杜甫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中不乏诗人的自比,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后来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吏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习题训练含答案《咏怀诗》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习题训练含答案《咏怀诗》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习题训练含答案《咏怀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4题。

(8分)咏怀诗(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1、阮籍(201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2、琅轩: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 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体诗。

(1分)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1分)A. 时代 A.韵脚 C.句数 D.平仄13.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 “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全面六句的描绘。

14.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4分)答案#112、古体诗B13、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

)14.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5题。

(8分)归洛道中(宋)陈与义①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老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②,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注】①陈与义(1090-1138),著名爱国诗人。

此诗是作者在客居汴梁10年后返回洛阳途中所作。

②毂(gǔ):车轮子穿轴的孔,用来喻车。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Word版含答案

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Word版含答案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 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翔.(xiáng)鸟 获骋.(chěng) 鹧.(shú)鸪 B .红藕.(ǒu) 玉簟.(tán) 罗裳.(cháng) C .锦.(jǐn)书 须臾.(yú) 绸缪.(móu) D .柁.(tuó) 杳.(yǎo)悠悠 吹襟.(jīn)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解析:A项,“鹧”应读zhè;B项,“簟”应读diàn;D项,“柁”应读duò。

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薄帷:薄薄的帐幔B.翔鸟..鸣北林翔鸟:盘旋飞翔的鸟儿C.白日沦.西河沦:落下D.有志不获骋.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解析:C项,沦:落下。

答案:D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4~5题。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4.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①“常插梅花醉”写词人早年赏梅的情景和兴致,表现了少女的纯真和生活的欢乐、闲适。

(新)高中语文第4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高中语文第4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4课时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籍.贯/慰藉.哀号./号.哭薄.饼/日薄.西山B.联袂./假寐鉴..别/监.生承载./载.歌载舞C.投掷./窒.息衣襟./禁.止和.面/一唱一和.D.驰骋./伶俜露..悄/悄.无声息..面/流露悄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B.白日沦.西河沦:落下C.荡荡空中景.景:景色D.气变悟时易.易:容易3.下列句子,句式和“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相同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B.欲言无予和C.素月出东岭D.清风吹我襟4.桃花颜色鲜艳美丽,因此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有这种寓意的一项(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深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丹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部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演化如果B.物换星移演绎只要C.时过境迁演绎如果D.时过境迁演化只要6.根据语境,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7.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docx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docx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语基落实1下列字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装载.(zài)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g) 驰骋.(chěng)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绸缪.(miù)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倏.忽(shū) 金衣玉食项,“号”应读“háo”。

C项,“缪”应读“móu”。

D项,“金”应为“锦”。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B.欲言无予.和予:同“预”,参与。

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

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项,予:代词,我。

3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冷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排列成行的雁队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友人的人影像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远兴叹。

项,这里应是“友人乘坐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远兴叹”。

4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红藕香残”,既表明荷花凋谢,又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既表明竹席变凉,又有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二课《拟行路难(其四)、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二课《拟行路难(其四)、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

《拟行路难(其四)、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分析诗歌的情感☆☆☆☆☆重点2鉴赏比兴手法☆☆☆☆☆重点3鉴赏人物形象☆☆☆☆☆重点4 探究诗眼☆☆☆☆☆【重点详解】重点1:分析诗歌的情感【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

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

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

【考向】分析《拟行路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诗歌的情感【例题】1.《拟行路难》的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2.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答案】1.《拟行路难》的第三句中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

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和诗歌的主旨的题目,《拟行路难》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愁”进行分析,分析主旨时要注意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忧思”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 驰骋.(chěng)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 春殿.(diàn)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 倏.然(shū)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解析:A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D2.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项,使用了比喻。

D项,使用了比喻和夸张。

答案:A3.下面是对几个诗句的鉴赏,选出有误的一项()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这两句写沉沉黑夜鸿号鸟鸣,以动衬静,突出了夜的沉寂,更象征了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恐怖,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与反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是李白在《越中览古》里给我们展示的第二幅画面,虚实结合,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暗示了勾践忘却了过去的卧薪尝胆,完全陶醉在享乐之中,这样的做法必然会使胜利化为乌有。

C.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黄遵宪这两句诗化用了唐人崔颢《黄鹤楼》中“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形容轮船驰去之迅疾,让人望远兴叹,其所含有的情感与崔颢诗大致相同,都是对远离故乡的忧伤。

D.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素月高悬、银辉万里的清朗图景,正是这个月白风清的静夜勾起了诗人心底的孤独与悲凉,可以说是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1.6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1.6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同步练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选修

咏怀八十二首(一)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完成1~2题。

1.“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一句只是单纯地写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诗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着诗人的衣襟。

这似乎只是在写自然景色,但实际上,景中有人,不仅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而且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加高妙。

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不仅写出了凄清的环境,而且衬托出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此外,该句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孤鸿是诗人自喻。

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在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迅速瓦解,诗人便似孤鸿,悲慨无处诉说。

(二)阅读《杂诗十二首(其二)》,完成3~4题。

3.这首诗从傍晚写到__________,从明月的冷寂写到__________的悲凄。

全诗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练习题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练习题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练习题一、选择题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2. 《咏怀古迹其三》中提到的古迹是?A. 长城B. 泰山C. 华清宫D. 未央宫A. 沧海B. 桑田C. 烽火D. 雁阵二、填空题1. 《咏怀古迹其三》中,“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______。

”这句诗出自《咏怀古迹其三》。

3. 在《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以“______”比喻自己的一生。

三、判断题1.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

()2. 《咏怀古迹其三》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

()3. 《咏怀古迹其三》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指诗人自己。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咏怀古迹其三》中提到的古迹的特点。

2. 诗人在《咏怀古迹其三》中表达了哪些情感?3. 请举例说明《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修辞手法。

五、翻译题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六、默写题1. “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载空悠悠。

”3.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草萋萋鹦鹉洲。

”七、作文题请以《咏怀古迹其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游记散文。

要求:结合诗句,描述你在古迹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思。

八、匹配题1.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九、排序题1.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十、改错题1.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潺湲古懂憔悴损前合后偃遥岑远目B.栖惶罪孽辩论稿冠冕堂皇插科打诨C.绸缪洋火雨淋铃阿谀献媚错落有致D.踯躅包涵汗涔涔舞榭歌台残羹冷灸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3.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5.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6.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 驰骋.(chěng)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 春殿.(diàn)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 倏.然(shū)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帷幕商榷文过饰非飞皇腾达B.缘分倦殆不经之谈老羞成怒C.坐落差池浮想联翩甘之如饴踌躇披星带月弥天大谎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50710007)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

孤鸿号.外野号:哀号。

B.荡荡空中景.景:景色。

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C.义士还家尽.锦衣尽:完毕。

红藕香残玉簟秋.秋:秋凉、凉意。

D.不眠知夕永.永:长久。

望影倏不见倏:疾速,忽然。

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4.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忧思独伤心B.只今惟有鹧鸪飞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念此怀悲凄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5.名句默写。

(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越王勾践破吴归,。

,只今惟有鹧鸪飞。

(3)。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4)花自飘零水自流。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2)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3)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Word版含答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语基落实1下列字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装载.(zài)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g) 驰骋.(chěng)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绸缪.(miù)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倏.忽(shū) 金衣玉食项,“号”应读“háo”。

C项,“缪”应读“móu”。

D项,“金”应为“锦”。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B.欲言无予.和予:同“预”,参与。

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

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项,予:代词,我。

3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清冷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排列成行的雁队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友人的人影像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远兴叹。

项,这里应是“友人乘坐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远兴叹”。

4下列诗句或词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项,使用了对偶。

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

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5~6题。

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红藕香残”,既表明荷花凋谢,又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既表明竹席变凉,又有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诗之身世感怀(教师版)

咏怀诗之身世感怀(教师版)

咏怀诗之身世感怀类诗歌练习(教师版)一、知识点拨1.定义:身世指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

身世感怀诗是诗人就自己的经历、遭遇发表议论,抒发感慨的诗歌。

2.常见意象:秋风、冬雪、烟雨、云山、江流、夕阳、残红、菊花、杜鹃、落叶、雁、酒、泪等。

3.常用手法:情景交融、用典、对比、反衬等。

4.思想感情①不被重用赏识的孤愤之情。

②四处漂泊、生活无着之苦。

③蔑视权贵、笑傲王侯之气。

二、习题演练1.(2013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诸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2013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答: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师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 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师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 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对点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联写皎洁的月亮慢慢升起到山顶,月光如银,轻泻在山中的小溪上,水汽飘浮在溪水上,又弥漫在山间。

颔联接着写到,月光照耀下的水汽如同天上的白云,轻轻地飘到诗人所居住的山寺前。

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烟”的洁白,又用一“流”字点出了“烟”飘流的动态。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的,即通过物来吟情的。

高考复习 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实战同步练习

高考复习 第1单元 咏怀八十二首实战同步练习

高考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wéi)徘徊.(huí)获骋.(chěnɡ)鹧鸪..(zhèɡū)B.玉簟.秋(diàn) 绸缪.(miù) 须臾.(yú) 杳悠.悠(yōu)C.倏.不见(yōu) 顷.刻(qǐnɡ) 勾.践(ɡōu) 悲凄.(qī)D.阮.籍(ruǎn) 惟.有(wéi) 万钧柁.(duò) 留滞.(zhì)解析:选D。

A.“徘徊”的“徊”应读huái;B.“绸缪”的“缪”应读móu;C.“倏不见”的“倏”应读sh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徘徊孤鸿万里辉B.锦衣鹧鸪寂寥绕指柔C.览古罗裳玉簟一剪梅D.须臾绸缪留滞转如轮解析:选A。

“万里辉”应为“万里晖”。

3.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鉴:照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C.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绸缪:做准备解析:选D。

“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4.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解析:选A。

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悽,终晓不能静。

5.这首诗的前六句使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意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日、素月、西河、东岭、房户、枕席。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咏怀八十二首》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咏怀八十二首》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一)阅读《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完成1~2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一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3~5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3.诗中的二、三句描述了两幅怎样的画面?它们暗示着什么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的最后一句写眼前所见,与二、三两句所写景物有何不同?诗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情感?据此可以想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般的绝句在结构上是四个层次:起、承、转、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怀诗之身世感怀类诗歌练习(教师版)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早春黄鹂刚刚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2)对早春的喜爱;“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作者一种珍惜光阴和时间,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时光的感慨!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①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柳诗旨在表达诗人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

B、李诗描写了诗人被贬的境遇和不能回归的深沉忧伤,情调悲怆沉郁。

C、两诗都写到了“望”,就内容而言,柳宗元“望”的是故乡,李德裕“望”的是京城,思念都很深切。

D、两诗都写到了“山”,就手法而言,柳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李诗用的则是拟人手法。

(2)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来为人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简要分析其好在哪里。

(6分)(1)A(A项错在“旨在表达诗人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不够全面准确,由“散向峰头望故乡”可见柳诗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2)(1)“割”意思是割断、割裂(解释字义,2分),(2)海边的群山像锋利的剑刃一样将自己的愁肠割断,使用了比喻手法,(置回原句分析1分,手法1分)(3)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被贬之痛和思乡之愁。

(感情2分)或:(1)“绕”意思是围绕、环绕(解释字义,2分),(2)青山将崖州城层层围住,使得诗人无法从此处脱身,使用了象征(或拟人)手法,(置回原句分析1分,手法1分)(3)写出了自己政治上的困境。

(感情2分)3.(2013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诸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4.(2013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答: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4分)(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答: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志未绝。

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4分)5.(2011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参考答案】本诗首联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补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典故出自《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的一种无奈的超脱。

(补充:这个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

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人生无论贤愚的确最后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

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6.(2008年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参考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达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7.(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①三四两句中的“烟”的特点:2分。

“色白”“具有动态”(流动)各1分。

②如何描写:2分,对“色白”和“具有动态”的描写各1分。

色白:只指出比喻而未进一步分析(如“使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可以算对;未指出比喻手法而在分析中指出了如云的白色,可理解为包含了比喻,也算对。

具有动态:实际上采用了比拟手法,不过评分标准中未指出,所以,指出“比拟”(拟物)算对,未指出不算错。

具体分析中指出来“流”的作用即应算对。

注意:如果没有明确回答第一问(答出“色白”和“具有动态”),而在分析描写时指出了这两个特点,可以认为已经看出来了“烟”的特点,但回答不明确,第一问可给1分。

如果在分析描写时只指出来一个特点(如有“色白”而无“具有动态”),则第一问不得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①原因一,喜爱山中夜景(1分);分析,重点是“惜夜景”(1分)。

②原因二,思家(1分);分析,重点是“无家客”(思家)和“独”(孤独)(1分)。

不分析“独”也不扣分。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秋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4分)答: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乐景写哀情”,更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表达了诗人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以及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之情。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此诗写了生活中那个细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案:该诗即事感怀,通过写家书封好又拆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11.(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