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实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纲要》的撰写具有一定的要求,它包括一定的构成要素,组成《课程纲要》的要素包括:
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2.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注意:《课程纲要》叙述语气以学生为主体。
案例一: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第五册)
学校名称: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教学材料: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第五册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7次印刷)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
授课时间:课文 48课时
古诗诵读 8课时
综合练习 16课时
作文 16课时
机动 32课时
总计 120课时
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336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有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了解字义,认清字形的习惯。
2.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举例、查字典、近义词替代、反义词转换、联系上下文)重点练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正确搭配,尝试运用教材中部分理解积累的词语。
3.学习圈画句中的关键词,学习抓句中关键词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能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了解比喻、拟人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学习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句式,继续积累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4.了解承接、总分、概括与具体、并列等段落结构(自然段)。学习用摘录关键词句,根据一定的提示等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承接、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总分),初步认识逻辑段。
5.能围绕一个意思用总分(或概括与具体)的方法写段;能用上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按做某件事的先后顺序把一段话写清楚,写连贯;学习根据单幅图展开合理想象,写清
楚一件事情;能用日记经常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的生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连贯,意思清楚,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6.能在交谈中注意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询问;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意思清楚,语句连贯;能具体地讲述所学过的故事内容,能正确地转述别人讲话的大意。能熟记教材规定的名句,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段落。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1.注重学习习惯、问题意识培养和学法的指导。
教学中,除了继续巩固主动、独立识字,认真书写,专心倾听的习惯外,从本册起,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勤查字典了解字义,认真预习,集中注意默读,边默读边思考,勤于提问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的好习惯。同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向教师提问。应注意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圈画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来提问;抓住看似矛盾的内容来提问。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课前的预习,怎样集中注意默读等。
2.从单元的整体出发制定各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应注意从“单元”这一整体的高度来统筹、合理地制定单元总课时中每一课时的具
体教学目标,在各课时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学习链,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较好解决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缺之间的矛盾。
如,第三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相似,细细分析可以发现每篇教材有各自的特点:13《旅行家树》和16课《海底世界》是写景状物的文章,课文写法相似,均由问题引发,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一个事物;14《瀑布》写景小诗;15《天鹅的故事》、17《小狗杜克》写的是动物,但并非写动物生活习性,而是写了动物真实感人的故事;18《走路的奥秘》是学生的习作,看似是写动物的,其实写的是学生观察蚂蚁走路的校园生活。
教学中,可以对本单元课文的教学顺序作如下调整:13、16,14、15、17、18,由于13课与16课,15课与17课在内容叙述、结构安排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可以先上13、16课、再上15、17课,14和18可以单独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13-16两篇写景文章教学中了解有关植物、海洋方面的知识不是我们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描写方法的学习、了解上;15-17课两篇写动物的文章也不是学动物知识,应以了解讲述故事为基础,渗透复述课文的方法的训练,并从具体的语言学习中感受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3.精心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体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指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达方式,学习迁移运用而精心设计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语文课堂练习设计的目的指向必须明确,应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最近发展区,紧扣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理解和体悟来精心设计。
如《镇定的女主人》一课教学时,可以围绕文中“吩咐”一词,设计这样一个语言实践活动:女主人到底吩咐保姆干什么?默读课文的3——6小节,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学生要能讲清女主人吩咐的话,就必须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有关内容。在学生独立阅
读抓住相关内容说了一段话后,教师可以引导:想想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哪些内容是必须要对保姆说的?从而使学生关注当时“情况紧急”不容女主人说一大堆话,同时根据“吩咐”一词的意思——命令他人去做某事,因此女主人不必向保姆解释为什么要拿牛奶。学生在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既认真地去读文思考,又练习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了对“吩咐”一词的理解,领悟到说话必须符合当时的情况,从而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4.树立篇章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了解文章是怎样表达的。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内容,感受文章住址,吸收积累优秀的、典范的
书面语言,还要十分关注引导学生感受、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承接、时间、地点、总分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选取材料,怎样运用语言文字的,从而初步学习和感悟写
人记事、写景状物文章的最基本的表达的方法,为写作打好基础。如,学习《海底世界》
一文时,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了总分的叙述方法一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学
习《爱迪生孵小鸡》一文时,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孵小鸡”的过程写清楚的。
5.重视仿说、仿写,关注片段训练,要求凸现基础性。
“模仿”是少年儿童学习语言,接受社会实践,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必经桥梁。通过模仿,学生逐步将别人的的写作技巧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内部言语发展
还较弱,不善于将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连贯地表达出来,“言之无序”“言之缺理”是这个年
龄段学生的通病。因此经常性让学生仿照课文中比较典型的段落形式(主要是总分、承接、并列)来写段,有助于指导学生把话写连贯、有条理。如学习《照片上的马活了》一文,可
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第3节,用“先……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再如,学习《一座铜像》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第1节介绍小于连调皮可爱的
样子的写法,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一位同学的某个特点等。
在习作要求上应注重凸现基础性,既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完整,写清楚,写明白,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