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趋势
摘要:团体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对于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的探索仍十分缺乏,团体心理咨询师的培训也还不规范和系统。本文对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以概括总结。
关键词:团体;理论;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2
由于团体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目前的团体心理咨询实践仍主要依据西方的咨询理论。近年来,关于理论整合和咨询理论本土化呼声渐强,摆脱以往直接因袭西方咨询理论、建构适合中国人自己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发展前景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统理论的整合化
研究发现,各种咨询理论都有可能取得积极的疗效,但在咨询实践中往往单凭某种取向的咨询理论已经无法全面解释团队成员的
所有问题,这就促进了整合的发生。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心理咨询理论趋向整合的思想就开始萌芽,许多心理学家在反思了传统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团体心理咨询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割裂后,认为未来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必须走整合的道路,以便更全面且简洁地揭示团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为实践服务。所谓的整合是指将不同的理论作更高层次的统整和综合。
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理论的整合化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团体心理咨询自身理论学派之间的集中和渗透;二是团体心理咨询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
首先,团体心理咨询传统理论之间的互相借鉴和渗透促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团体心理咨询的涵义,更有效地为团体成员的发展提供帮助,在实践中整合使用多种理论的指导咨询技术和方法,大力推动了成员间交流和团体咨询实践的发展。因此,后现代团体心理咨询应该在多元化基础上适度地集中和融合,以更好地促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只有借鉴其他心理学领域甚至非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来探索团体心理问题,而不是走孤立的发展道路,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团体心理咨询已经受到跨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力资源理论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等方面的影响,面对新时代的到来,团体心理咨询各理论之间及其与其它学科的理论之间的适度整合将是新世纪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本土理论的建构化
近年来,港台地区和大陆学者都在探索如何开发适合中国人心理行为的团体咨询模式。2003 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提出了身心灵
(body-mind-spirit approach)全人健康辅导模式。该理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健身方法及生活哲学融入团体咨询中,是对团体咨询模式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创新。
笔者认为,建构本土化的理论就应该加入中国式的想法和看法,使中国的国情,即文化、经济、政治因素融入研究中,这样才能在理论上推陈出新、有所突破。本土理论的建构不仅应考虑到我国传统的文化背景、经世哲学、地域价值观差异等,更应该在多元化的视角下建构出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论,并应在一直以来被忽略的团体咨询的过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一)建构应吸纳传统文化与处世哲学
国外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建立的理论、采用的方法,都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加大挖掘、整理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建构本土团体心理咨询理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例如,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及观念,其追求“仁爱”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作为一门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在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中加入“仁爱”观念,可以帮助成员了解如何修身养性、力行近仁,帮助成员学会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再有如墨家所提倡的“兼爱”取向,它强调的是一种人人平等的爱,一种藉著人际间的互动性与个人的主动性来实现共同利益的爱。这种价值取向与团体心理咨询中所提倡的成员间开放分享,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极为符合,完全可以被本土化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所吸纳和借鉴。
(二)建构应符合多元文化咨询背景
团体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可以理解为帮助成员真正认识自己的
存在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未来进行自由选择。但是,由于人的存在的多样性,团体心理咨询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式。关注团队成员的文化背景对发现和解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必要的。有些技术与团队成员的社会认知是矛盾的,因此,关注成员的文化背景对理论与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团体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的成员,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意识和觉察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冲突、敌意。因此,未来的团体心理咨询将比现在更重视了解、接纳和适应多元文化,重视多元文化咨询背景下理论的建构。
(三)建构应适应社会快速变化
现在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团体心理咨询的作用和效果不够稳定和持久,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变化,人们的适应可能出现许多新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威胁到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将越来越多,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患者比例不断上升,对团体心理咨询的需求必然会随之加大。所以,只有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来建构能够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团体心理咨询理论,更好的为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苦恼或面临严重心理应激和挑战的人提供帮助。
(四)建构应揭示成员变化过程
由于团体咨询具有复杂性、研究者很难不带主观偏见地进入成员的经验世界从而获得有关团体和团队成员的真实资料、成员的内心体验难以进行客观的控制和大样本的比较等原因,目前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难以揭示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在工作机制,更无法捕捉到成员变化的真正过程。要探究团体咨询中的动力过程和成员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以在现象学视角的指导下,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认为“客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是通过与主体的互动来呈现自己的。研究者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是主体与客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相互重新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逐步获得对客体此时此地的理解。
因此,要建构揭示成员变化过程的理论,可采用如下模式:团队领导者在自然情境下采用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等方法收集成员的主观体验报告,使用归纳法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通过与团体成员的互动理解并解释其行为的发展变化,从原始资料逐步抽象出概念,直至最后形成理论。
三、实践与理论结合化
目前,在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中,“闭门造车”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一些研究课题由于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不仅缺少应用价值,而且对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建设也缺乏意义。正确的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的关系应该是遵循以理论指导应用,以应用验证和丰富理论的原则。因此,只有坚持在社会实践中研究,坚持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途径,才是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