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第一章引论
微观经济学第1章
2020/12/24
29
理念6 分析经济现象长期和 短期有别
微观:长期和短期 宏观:长期和短期
2020/12/24
30
理念7,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是 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最根本的途径
西欧国家 西欧移民国 日本 亚洲(不含日本) 拉美国家 东欧与前苏联国 家 非洲国家 世界
1000 400 400 425 450 400
483 667 917 1 501 2 601 5 729 4 354
400 418 444 585 852 1 365 1 368 565 667 867 1 510 2 114 4 104 5 709
2:01 3:01 5:01 9:01 15:01 13:01 19:01
世界各主要地区1000-1998年间人均GDP水平和地区差距 (以1990年国际美元标准值计算) Maddison,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2001,p126.
41
食物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x y
R
O
2020/12/24
衣物
42
y x
T年
T+n年
食物
O
2020/12/24
衣物
43
1.6.3 采用科学方法时应该注意的 几个问题
1,做出假定是一门艺术。 2,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
有因果关系。 3 , 要 防 止 运 用 合 成 谬 误 ( fallacy of
本为iPod创造的价值约为26美元,大部分
归功于东芝的硬盘,而中国内地工人贡献
的价值则将近3美元,在韩国所增加的价值
2甚020/至12/2还4 不到1美元。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
(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
(二)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二、经济学的定义
对人类基本问题的选择和解决涉及一个社会资源 利用效率和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即资源的配置 与利用问题,这构成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 展
一、经济学带的萌芽阶段
(一)15世纪—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商业本位”, 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确立的时期。
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 学的基础,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 的工具来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了。
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构 架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假设
(二)完全信息假设
(三)除上述两个最基本假设之外,还有市场出清假设、 完全竞争假设、稀缺性假设、制度假设等。经济人假设和 完全信息假设是最基本的。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 法。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关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基本假设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三)研究对象方面 (四)主要理论方面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一)研究目的方面 (二)研究内容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更应该强调
微观经济学课堂讲义第一章引论
第一章导言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任何经济制度下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经济体制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1、1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
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一切自然资源。
狭义的土地则是指土地本身②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
以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
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主要是有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
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
商品的价格一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
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
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第一章引论(微观经济学)
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 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有限供应。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通过价格或其他方式分配。
选择:为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求,怎样 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11
二、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概念及基本问题
“经济人”假设:合乎理性的人,自利(中性词)
1. 特点:是市场经济下人得的经济行为所体现出来得一种普遍特 征。参与经济行为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做出的选择都是最优选择
2. 消费者、生产者、政府
概念及问题:资源配置
(1)Q1:为什么要配置: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36
保罗·萨谬尔森
(Paul A. Samuelson) 美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0) 的第一人。现代主流经 济学集大成者,现代经 济学之父。
每一项所言及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 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这件事务
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 经济学的人甚至没有足够 的条件来考虑国家事务。
他象一个想欣赏交响乐的聋子:给他一 个助听器,他可能仍然缺乏欣赏的才能 ,但他经过努力至少有希望领悟音乐是 怎样一回事。国家的首脑必须经常作出 牵涉到经济学的决定。当然他本人并不 必须是职业经济学者,而只须是别人提 供给他(往往相互抵触的)经济情报的 “消费者”。
三从四德 以精神伤残的方式降低女性驯服成本的手段,目标是降低家庭内的交易成本。 童养媳 让一些父母无力养育的女孩子有了托身之所,让那些原本不可能来到人世的女孩子来到
这个让其饱受艰辛的人世,让娶不起老婆的男性能够娶得起老婆,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善莫大
第一章引论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演示文稿
第5页,共15页。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所能获
得的财富,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公营”两个部分所组成。
第12页,共15页。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四、庸俗经济学后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经济学所经历的变化
首先,新古典综合派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不能并存的
结论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出现的滞胀即失业与
通货膨胀的并存的事实相违背。 其次,对新古典综合派所含有的微观经济学部分,一部
第7页,共15页。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三、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 供给)的著作,而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
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 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
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总 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 为理论,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 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
第14页,共15页。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西方经济学 持否定的态度。
❖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对西方 经济学中含有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 经营管理方法和经济运行的经验应当加以借鉴和 吸收。
第10页,共15页。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即在一定的社会中人类有效取得和利用各种经济 品的一切活动。
经济品:
数量稀缺,需要通过劳动或其他代价,才能取得
的物品,有正的价格。
自由品:
数量丰富不需要任何代价而取得的物品,
没有价格。如阳光、空气
担任三峡大学研究生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处团委书记等职,
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发表论文16篇,参与课题多项。读硕士是他们一个
班,同一个导师,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发现卿稳的基础比曾涛的好,可为什么考试的
结果却与正常预期的不同呢?直接的原因是,备考时卿稳没有曾涛专 注。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能专注而另一个人不能专注呢?
他们在争夺资源。因为这些资源是稀缺的!
水资源稀缺
矿产资源稀缺
土地资源稀缺
关于资源稀缺的几个例子:
1、天价车牌号码 2006年7月28日,一张号码为“浙C88888”的“吉祥”车牌,居然拍
出了166万元的天价!温州举办的一场小型客车特殊号牌拍卖会,让世人再 次见识到了温州人的“有钱”。而166万元的车牌号码,也刷新了国内类似 拍卖价格的新记录。吉祥号码车牌被高价拍卖,在国外很流行,在国内才不 过方兴未艾,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再到目前的最高价166万,完全与我国 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吻合 。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任何社会都面临的基本经 济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即理 性人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 限的欲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资源是有限的, 而人们的欲望又是无限的,人们在决策时,必然要 进行取舍,也就是满足某个需求必然要付出代价。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ppt
(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 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 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 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
❖ 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强调主观心理评价。
❖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 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 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
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 特定领域。
❖ 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
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 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9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 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 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
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 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6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联 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1章 18
大学微观经济学教材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引论名词解释1.经济人(economic agent):指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已无利的事。
它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
经济人假设包括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
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
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
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
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
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
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④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地、不需要任何成本地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制”,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2.稀缺(scarcity):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微观经济学第1讲 引论
[万辆]
面包
[百万吨]
9
6 3
H
D
0 1 2 3 4 5
15 14 12 9 5 0
E
0
1
2
3
4
F
5 坦克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机会成本解释:
面 包 A 15
12
可能性 坦克
[万辆]
面包
[百万吨]
B
1
C
2
D 3
9
6 3
A B C D E F
0 1 2 3 4 5
分配理论
生 产 者 行 为
需求
生 产 理 论
推荐书目:
[美]保罗 · 萨缪尔森、威廉 · 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17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 [美]格里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第2版) 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推荐网站: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对还 是错,实际上都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为有力。这 个世界确实是由少数精英统治的。那些相信自 己在智力上不受影响的实干家往往是那些已经 过世的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当权狂人信奉的 其实也不过是若干年前某些末流文人狂妄思想 的零碎而已。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935)
4.政府应该按“负所得税”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 5.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作为控制污染的方法优于实 行污染上限。(78%)
资料来源:Richard M. Alston, J.R. Kearl and Michael B.Vaughn, “Is There Consensus among Economists in the 1990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2): 203-209.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义-第1讲 引论
导语:我们还在继续,继续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梦,08年的一场战斗已经过去,我们又开始踏上09年的征程,去实现我们未完的心愿!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向前,笨鸟先飞。
第 一 章 财务管理总论本章重要知识点1.企业三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3.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协调;4.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5.财务管理的原则;6.金融资产的特点和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
【知识点一】企业三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一、企业的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提示】(1)长期亏损是企业终止的内在(根本)原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企业终止的直接原因;(2)企业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是盈利。
盈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可以概括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表达【提示】(1)每股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因为要贴现,所以考虑了时间价值;因为确定贴现率要考虑现金流量取得的风险,所以也考虑了风险因素。
再者,折现率是股东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因此,考虑了投入产出关系。
(2)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
股东财富增加=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3)有时财务目标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
但注意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并不具有同等的意义。
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价的升降,反映了股东财富的增加或减损。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也会影响股价,但并不影响股东财富。
比如,分派股利时股价下跌,回购股票时股价上升等。
结论: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4)有时财务目标还被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增加=权益价值增加+债务价值增加债务价值的变化是由市场利率变化引起,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结论: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利息率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具有相同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任何经济制度下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经济体制与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学的定义;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微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何辩证地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教学内容:1、1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问题实质上包括了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生产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何谓生产呢?生产是将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
投入又被称之为资源。
西方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①土地,又称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森林、矿藏和河流等一切自然资源。
狭义的土地则是指土地本身②劳动,它是指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③资本,亦称资本货物(或资本品),它是指人类所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一切工具、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总称;④企业家才能,这是指企业家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总和,有时将之简称为“企业家”或“管理才能”。
以上四种经济资源又被称为“生产四要素”。
因此,投入、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中都是等义的。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主要是有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
生产的结果就是商品。
商品被划分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品被分为货物和劳务,前者是有形的,如汽车和鞋子;后者是无形的,如餐馆招待和教育。
商品的价格一般大于零,价格为零的被称为“免费商品”,价格为负的为“有害品”。
使用货物和劳务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便是消费。
如何生产如何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由谁来生产;其二,用什么资源生产;其三,用什么技术生产;其四,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生产。
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
商品的分配取决于收入的分配。
收入高的就比收入低的人可以消费更多、更好的商品。
为谁生产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问题。
1.2 经济体制和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1.2.1 传统经济传统经济(traditional economy),亦称“习惯性经济”(customary ecomomy)是指生产方式、交换、收入分配都遵循其习惯的一种经济。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有可能是由世代相传的传统所决定的。
1.2.2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亦称“指令性经济”(command economy),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工具的一种经济。
1在计划经济中,所有的经济决策,包括资源利用的水平、生产的组合和分配以及生产的组织形式都是由中央计划是或地方计划当局所决定的。
企业归政府所有,并按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即由政府计划决定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1.2.3 市场经济在西方学者看来,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有很多别名,包括自由放任型经济(laissez-faire ecomomy),自由企业经济(free enterprise economy)等,甚至一度也曾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capitalistic economy)。
一、市场经济的定义诺贝尔经济学的奖得主、美国麻省里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在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第16版)教材中对市场经济作了如下简明定义:“市场经济是这么一种经济,在这一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有关资源配置问题主要地是由市场供需所决定的”。
2市场经济是由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或工具的一种经济。
二、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1、生产什么的问题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所决定的。
消费者选择购买某种商品,就是用货币投入这种商品及其商品生者一票。
同时,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又成为该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来源。
2、企业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如何生产的问题。
对生产者来说,迎接价格竞争、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最佳方法就是采用最为有效的生产手段使之成本极小化。
3、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
要素市场的供需联合决定着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它们被称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
将所有的要素收益加总便得到了总收入。
因此,人们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所拥有的要素数量、质量以及要素的价格。
三、市场机制萨缪尔逊对市场的定义为:“市场是某一商品的买者相互作用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一种安排”。
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Campbell R. McConnell的定义为:“市场是联结某一特定货物和劳务买者(需求者)和卖者(供给者)的一种制度或机制”。
从此定义可知,市场本身就是一种机制或制度。
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体系。
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看来,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活动。
市场机制之所以会使经济活动有序地进由此可见,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
如果价格扭曲,便会出现资源设置失当。
四、市场成功与市场失败市场成功也正是从这一角度而言的。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话,那么,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其资源配置是有效的。
市场失败(market failure)是指单纯的市场调节可能会出现缺乏效率的情况,它是反对①参见王秋石:《西方著名学者论市场经济及其启示》,《经济译文》,1994年第1期,第43~46页。
P. Samuelson and W. Nordhaus: Economics, Sixteenth Edition, McGraw-Hill, 1998.单纯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赞同政府在其失败领域进行有效的干预的一种理论。
市场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3(1)市场有可能是垄断的,或者为寡头的;(2)可能存在着外部性;(3)可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4)一些市场,特别是保险和期货市场,不可能是完善的(5)由于信息传播缓慢,或者由于营销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导致市场调整速度缓慢或者不准确;(6)个人和企业的调整速度可能缓慢(7)个人和企业有可能得到有关产出、价格以及生产可能性等方面的错误信息;(8)个人和企业有可能并非像经济学中所假定的那样是发什么极大化的目标来行动的;(9)政府税收不可避免,并且难以以一种允许效率的形式存在。
1.2.4 混合经济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或者说是由一保看不见的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干预(即一只“看得见的手”),这势必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便是一种混合经济。
1.2.5 政府的经济目标1、充分就业希望有工作的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工作,因为,失业导资源的闲置和无法弥补的浪费。
2、稳定的价格水平避免价格总水平的大起大落,保持价格水平稳定,这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3、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可以使得相同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4、公平的收入分配应避免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它会导致社会动荡。
5、经济增长不断的经济增长可以扩大经济馅饼,提供人们的生活水准。
一、资源的有限性在任何一个国度里,无论资源多么丰富,其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的。
由于资源有限,那么生产出来的商品也是有限的,这是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不可否认的现实。
二、欲望的无限性然而,人们消费商品的欲望(或需要)却是多种多样、多层次和永无止境的。
三、稀缺法则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构成一对矛盾,它导致稀缺。
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这便是稀缺法则。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研究如何节约的学问。
没有稀缺性,便没有经济学。
稀缺性是经济这中的一个基基础性的范畴。
四、稀缺导致选择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对现有的资源的使用去向做出选择,稀缺本身就隐含着选择。
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它是稀缺性的必然结果。
换言之,如果不存在着稀缺性,便没有必要去选择,也没有必要去节约。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佳选择的学问。
总之,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
一旦某一选择已定,便会招致机会成本。
因此,机会成本是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来度量的成本或收益。
经济学研究就是使决策者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如何使机会成本更小一些。
我们将上述讨论总结图1.1之中。
3Stern: Development Economics: A Survey, Economic Journal, 1989,9机会成本是用所有的选择中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的;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的价值来度量。
1.3.1 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了推导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一般需作如下假设。
1、固定的资源 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充分就业 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置。
3、生产技术 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4、两种产品 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
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
图1.2中的W 点便代表着在现代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
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
同时,决定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它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它一般凹向原点,隐含着成本递增法则成立。
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有产率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如W 点)表明在现有假设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内点(如H 点)则表明缺乏效率。
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点的斜率就代表着该产量水平上X 的机会成本,其斜率为负表明要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势必要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第四,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
它是指随着黄油(x)的产量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黄油产量所需放弃的枪炮(y)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黄油的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为什么成本递增法则能够成立呢?关键在于,在多数情况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即资产专用性。
当然,如果资源能完全适应于生产黄油和枪炮,或者说,资源具备完全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了。
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
某种资源配置是有技术效率的,如果增加某种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能不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