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成果更新技术要点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0]22号)要求,为顺利开展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建立评价工作连续性机制,根据新修订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以下简称新规程),结合安徽实际,制定本更新技术要点。
第一部分评价成果更新、修订总则
一、工作目标
对依法审批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开发区,统一更新或修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国家级开发区成果更新工作。国家级开发区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按照新规程和本要点中相关内容,以2009年12月31日为统一评价时点,全面进行更新。
(二)省级开发区成果修订工作。省级开发区包括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按照新规程和本要点中相关内容,原则以2009年12月31日为评价修订时点,鉴于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完成时间不长,本次更新重点是在充分利用已有评价成果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修订。
三、工作依据和标准
(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标准(试行)》;
(三)《安徽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技术要点》。
五、技术路线
评价实施总体技术路线如下:①开展用地状况调查,建立数据库;
②确定评价指标、计算其现状值;③确定评价指标权重;④确定评价指标理想值;⑤进行指标标准化处理;⑥计算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
⑦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及推算尚可供地年数;⑧编制相关成果。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更新技术要点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典型工业企业调查、闲置土地调查4项内容。
一、准备工作
包括“一图四表”,即调查底图、开发区基本信息调查表、开发区用地审批及调整情况调查表、典型工业企业调查表、外业调查记录表。
表B 外业调查记录表
注:1、外业调查记录表是结合矢量图面文件属性、统计表格和评价指标的需要,对原宗地属性调查表的重新设计。
2、各项填写内容符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要求,其中“土地招拍挂情况”和“其他情况”填写“是”或“否”。
3、规划情况各项内容的填写,是针对未建成城镇用地有关指标的填写。
3
二、外业调查
1、基本信息调查
将原开发区基本情况调查表中的开发区名称、类型、成立时间、审批单位、地址、管理机构、批准土地总面积等调查结果和调查底图中的宗地和地块图上量算面积经统计汇总后一并填入到规程附录表E.I(1-8项)。
增加开发区级别项目,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以“外业调查记录表”中“用地效益”列的“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列和“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宗地为调查单元进行补充调查,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统计出其“总收入”。“土地开发率”按照其含义,应从表E3中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表E.2上的历次扩区范围线及调整的面积分别要在底图和表中表示。
2、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1)按建设状况调查
①调查对象
以评价范围内宗地、地块为调查对象,其中已供应的国有建设用地以宗地为调查单元,尚可供应土地以地块为调查单元。要求在调查底图上宗地、地块均需按调查的先后顺序编号。
②土地建设情况调查
按照新规程中的附录表C.1执行,查清开发区每一宗或每一块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原评价成果中外业调查数据和属性没有变化的部分可以继续沿用,但原地类编码需转换到新地类编码,对原“已经供应尚未建成土地C1”和“已达到供地条件未供应土地C2”归并到“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其他土地(B21)”),同时对于新设地类如“已建成农
村工矿仓储用地(B11)”要进行补充调查,并将所有图斑及相关属性填入到“外业调查记录表”中。
③建筑物基底面积和建筑面积调查
对属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中的“工矿仓储用地”地类需补充调查工矿仓储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面积,将调查结果填入“外业调查记录表”中。
(2)闲置土地调查
按照新规程中的附录表C.3执行,查清开发区每一宗闲置土地闲置类型,原地类编码需转化到新地类编码,
(3)典型工业企业调查
1、调查对象,结合开发区发展定位,优先在主导产业类型,而且按总收入或总产值前三名企业进行选取;一般不得少于10家,评价范围企业不足10家应全部选取;而且选取的企业注册和生产均应在评价范围内。
2、调查内容,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 4754-2002),按开发区典型企业情况调查表E.12进行逐个企业调查,表格内容同原成果相比增加了“宗地编号、企业产出情况中的总收入、企业内部停车场面积、绿地面积、其他面积、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面积、建筑系数”等项内容,须补充调查完善。同时地类面积数据要注意分摊处理。
(4)调查注意事项
1、经济数据处理
对出现开发区边界切割宗地情况,数据遵循比例分配原则进行数据剥离,若宗地在开发区评价范围内的用地比例在3/4以上,可将企业的经济和建筑数据全部计入,并在数据库中予以备注。
2、用地数据处理
工作底图仍然采用地籍图,评价成果更新前,应首先补充调查新增地块,结合规划、供地等相关资料补充和修正地块属性。
三、数据处理
1、基本信息调查相关数据处理
对“外业调查记录表”上,根据用地类型Ⅰ中统计A2(工矿仓储用地)的“工业企业总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进行求和,将求和所得结果填入到附录E的表E.1(10-12项);
2、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相关数据处理
对“外业调查记录表”以字段“用地类型Ⅰ”为关键字段,按“升序”进行排序;在排序后的“外业调查记录表”上对每一种用地类型的宗地面积分别进行求和,将所得求和面积填入到附录E的表E.3的“面积”列;并对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A)的每一宗土地的建筑物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物面积和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面积分别进行求和,所得求和面积填到附录E 的表E7的“面积”列。
在排序后的“外业调查记录表”上,将类型为“闲置土地”的相关属性数据填入到附录E的表E.10,并对表E.10按“已处置闲置土地”、“尚未处置闲置土地”分别进行面积汇总,汇总结果填到附录E的表E.5的“面积”列。
3、土地供应方式调查相关数据处理
对“外业调查记录表”以字段“用地类型Ⅱ”为关键字段按“升序”进行排序;在排序后的“宗地属性调查表”上对每一种用地类型的宗地面积分别进行求和,将所得求和面积填入到附录E的表E.4的“面积”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