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们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梳理以及发展状况的分析
3日本学前教育

(二)制定与修订《保育大纲》
50年代,日本开始注重英才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在小学阶段 就建立了严格的考试制度。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文部省于1956年将《保育大纲》作 了修改,并改称为《幼儿园教育大纲》,强调幼儿园教育和小 学教育的一贯性,突出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小 学化,幼儿园教育严重小学化。这种早期教育的方式引发激烈 争论,幼儿教育研究呈现活跃状态,在早期智力开发、幼保一 元化、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幼儿教育与终生 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三是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
人口急增,婴儿出生率大幅提高,客观上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和发展。
在学前教育方面,日本进一步修订了《保育大 纲》,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颁布了《儿 童福利法》,制定了《保育所保育指南》,这 些举措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至此,日本学前教育的水平已跻身少数最发达国家之列。
(四)颁布《儿童福利法》,制定《保育所保育指南》
《儿童福利法》对保育所保育提出了新的规范和 要求,该法被誉为是尊重儿童权利和国家负有养 根据《儿童福利法》的规定,日本全国的都道县府 育儿童责任的宣言。 或指定城市都设有“儿童指导所”,专门指导儿童的
发展缓慢
第一节 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一)创立学前教育机构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令》,这是日本近代学 校制度的发端,标志着日本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 史时期,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教育改革。
这是日本关于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的最早规定。但其中 关于幼稚学校的规定并没有被人们重视。
第一节 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三)实施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1964年,日本开始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 计划),旨在提高5岁幼儿入园率,明确要求使一万人以上的 市、镇、村幼儿人员园率达到60%。结果,1971年的幼儿入园 率达到了63.5%,振兴计划完全实现。 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关于今后学校教 育综合扩充整备的基本政策》,提出了“政府基本政策实施计 划”,要求从1972年开始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 称十年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 实现4-5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 ……
日本学前教育

日本学前教育在当今社会,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其学前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学前教育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如今日本的学前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日本学前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他们认为,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自由、充满关爱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潜能。
在教育过程中,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不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孩子。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种类多样,包括幼儿园和保育所。
幼儿园主要侧重于教育,而保育所则更注重保育。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保育所,其设施都非常完善。
园内通常配备有宽敞的活动场地、丰富的玩具和教具,以及安全舒适的生活设施。
这些设施不仅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有助于他们在游戏和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日本学前教育注重综合性和体验性。
课程内容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但教学方式并非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通过游戏、实践、观察等活动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幼儿园中,经常会组织孩子们进行种植、烹饪、手工制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本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
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还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教育方法上,日本学前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会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
例如,在课堂上,如果有孩子对某个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会鼓励他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日本的学前教育

治教 二、保教并举、公私并行,私立学前教 育机构作用重大 三、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结合,教育行 政集二者之长 四、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注重教育公平 五、严格控制幼儿教师入职资格,重视 提高师资质量
5.推动保育与教育的一体化
第二节 日本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与功
能 二、学前教育的办园体制与机构概括 三、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 四、学前教育的投入体制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建设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与功能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
1. 幼儿园教育:纳入学制系统,不属于义
保育费
保教时间
日本幼儿园介绍
幼儿园
幼儿园以私立园为主,通常规 模在10~15个班,每个班教室 面积有40~50平方米。幼儿的 在园时间是4~5个小时,不设 睡房,没有午休,也有延长到 4点钟的离园选择:通常不设 保健医,在附近医院有固定联 络点。其师幼比例为1:30。
作息
日本的自来水都是 饮用水,在园里不 存在水杯消毒的日 常事务。有的幼儿 园提供午餐,有的 则是孩子自带便当。
育经费比重低 (二)日本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状 况 1. 中央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2. 地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三)日本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
1.减轻幼儿监护人的经济负担 2.缩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间家庭教育经费
负担的差距 3.扶持幼儿园,为家庭育儿提供支援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建设
(一)日本幼儿教师的总体概况
日本拥有一支庞大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女教师占绝大多数。 (二) 日本幼儿教师的任用及培养 1. 任用:实行幼儿园教员许可证制度 均需幼儿园教员许可证; 普通许可证和临时许可证 2. 培养: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3.培养现状
日本发展私立学前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

(二)通过政府资助扶持私立学前教育发展
具有公共性的日本私立学前教育机构与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最主要的区别是经费不同。在日本,国立、公立幼儿园经费的主要部分来自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公立幼儿园家长负担的金额为8%,而私立幼儿园家长负担金额为70%,就连具有福利性质的私立托儿所(保育所),家长负担也达35%。经费的差别,不仅±渤口了私立幼儿园家长的负担,引起社会的不平等,而且,还拉大了私立与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差距。经费的不足,影响了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设备、师资等方面的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改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振兴学前教育是—二战以后日本各界的一致要求,他仃从为政府应该从经费上支持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
除了《宪法》、《民法》、《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等一些基本法令对私立学校的法律约束之外,早在1899年日本就针对私立学校制定了《私方学校令》。1903年制定了《公私立专门学校规则》。1949年制定厂《私立学校法》、《私立学校法实行令》和《私立学校法施行规则》。1956年制定了《私立学校职员共济组合法》。197()年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财团法》。1975年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资助法》、《私立学校振兴资助法施行令》。同日i/还制定了《学校法人法》等一系列法令。这些法令对私立学校的性质、注册手续、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劳务管理、学生管理;对学校法人的设立、组织变更、解散、清算、会计和税务以及对学校的援助与监督等一一作了详细的规定,对私立学校的有章可循与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1.1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日本学前教育起源于江户时代,经过明治维新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日本,学前教育被认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政府和社会都非常重视。
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强调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二、1.2 日本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1. 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日本家长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他们会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以游戏为主: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3. 尊重个体差异:日本学前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4. 教师素质高:日本学前教育教师受到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能够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三、2.1 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学前教育。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等。
四、2.2 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1. 教育观念滞后: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学前班”阶段,缺乏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教育质量差距较大。
3. 师资力量不足: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五、2.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策1. 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2.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3.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日语幼儿教育发展历史

日语幼儿教育发展历史日本的幼儿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来探究日语幼儿教育的发展,包括江户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和现代。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幼儿教育主要由家庭负责,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备受重视。
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例如伊藤仁斋和田村仙堂。
他们主张通过教授汉字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知识来培养幼儿的品德和智慧。
同时,游戏和歌谣也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元素。
在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体系和教学方法。
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是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幼儿教育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1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幼儿教育法》,规定了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根据这一法律,日本的幼儿教育被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政府开始扩大对日语幼儿教育的投资和支持。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增强,日语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绘本、游戏和音乐等新的教育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中。
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是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代,日本政府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且实行了全面的幼儿普及教育。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大量的幼儿园和托儿所,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幼儿教育服务。
同时,日本的幼儿教育也开始引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活动教学、综合学习和体验式教育等。
这些改革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现代是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全球化的影响,日语幼儿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现代,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普及也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资源。
现代的日语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通过游戏、探究和合作等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日语幼儿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日本近代学前教育实践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日本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实践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政策的分析,揭示日本学前教育在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在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政策三个方面分析日本近代学前教育实践,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日本近代学前教育发展历程1. 晚期封建社会:日本学前教育起源于江户时代(1603-1868年),当时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注重礼仪、道德和技能的培养。
2.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1868-1912年)后,日本开始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建立近代学前教育体系。
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令》,设立幼儿园,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正式起步。
3. 大正时代:大正时代(1912-1926年),日本学前教育逐渐发展,幼儿园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1926年,颁布《学校教育法》明确规定幼儿园为义务教育阶段,使学前教育地位得到提高。
4. 昭和时代:昭和时代(1926-1989年),日本学前教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194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将幼儿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5. 平成时代: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日本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政府实施“幼儿园教育三年免费化”政策,提高幼儿入园率。
同时,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日本近代学前教育实践特点1. 政策支持: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制定一系列政策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
如“幼儿园教育三年免费化”政策、学前教育普及率提高等。
2. 重视幼儿全面发展: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一、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1.举国上下高度重视在日本,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
“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许多妇女一结婚就放弃工作,开始为将要降生的孩子作精心准备。
她们纷纷进短期大学、母亲训练班等,学习如何实施幼儿家庭教育。
社会上各个方面也都很重视培养下一代,许多工厂向幼儿园开放,设立专门的接待日。
如面包工厂让幼儿参观生产面包的全过程,并讲解简单的道理。
日本土地最为紧张,但他们尽量给幼儿园盖平房,为的是把幼儿园的危险系数减到最小。
二战后,日本文部省就发布了《保育纲要》。
1954年到1972年,又两次提出“幼儿教育振兴计划”。
可见,文部省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足够的认识,给予极大的重视,把它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部分来抓。
2.名列世界前茅的幼儿园发展速度幼儿园发展速度快是日本幼儿教育的突出特点。
在60年代,3~6岁幼儿入园率为26.9%,到1976年,2~6岁的幼儿入园率达到63.5%,可以说是翻了一番多。
到1981年,4~5岁幼儿的入园率达到100%。
日本幼儿园比英、美晚创办半个世纪,发展速度却超过了他们。
除了举国上下高度重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既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日本,幼儿园教师被誉为人生的第一个良师益友,是重要的智力启蒙者。
因此,文部省十分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早在1949年就颁布了《教育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要求知识广博,专业知识丰富,而且在修完大学所规定的学分,经过严格的审核考试后,才能取得教师录用资格。
近年来,教师队伍的水平又提高了一步,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比例逐年增长。
因为文部省增设了四年制幼教师资培训课程,并充实了教育内容。
为了集人才于幼儿教育领域,日本大幅度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
对志愿任教的学生实行奖励制度。
日本学前教育现状及启示

日本学前教育现状及启示日本学前教育现状及启示邢台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杨秀云河北大学张孩颖邵彩玲日本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它的经济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与之相对应日本的学前教育也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并且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要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应研究日本的学前教育,借鉴其发展经验。
我们认为从学前期开始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日本学前教育的现状日本的学前公共教育机构是从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二战中遭到致命的打击,至二战后才随经济的发展得以恢复和发展。
当前日本学前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说明。
1:学前教育立法日本很早就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大作用,早在1889年,日本就制定了幼儿园规则,明确规定了幼儿教育的目标;此后在1890年又制定了新的幼儿园规则;1899年颁布《幼儿教育设施及设备规则》;1926年文部省制定《幼儿园令》和《幼儿园法这施细则》。
二战以后,随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社会、政治、教育的重大改革,学前教育很快复兴,这期间也颁布了许多涉及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公立学校设施灾害恢复费用国库负担法》,《私立学校振兴令》,《生活保护法》,《儿童福利法》,《儿童福利设施最低标准》,在《宪法》和《教职员许可法及其实行法》中,对学前教育也有要求。
具体针对学前教育的法规有:《幼儿园设置标准》,《幼儿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指南》。
这些法律和法规既保护了幼儿的权益,又使幼儿园、保育所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日本的教育立法一方面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国家便于管理,使学前教育的目标得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根据文部省颁布的《学前教育法》设立的幼儿园机构系统,收托3至5岁的儿童;另一类是根据厚生省颁布的《儿童福利法》设立的保育所机构系统,主要收托。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学前教育,看看它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明确一点,日本的学前教育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人家可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咱们还得好好学习学习呢。
说到日本学前教育,咱们得先说说它的发展历程。
日本的学前教育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那时候日本政府觉得要强国就得先强民,所以就开始重视教育。
到了大正时代,日本的学前教育已经相当成熟了,各种幼儿园、托儿所层出不穷,而且教育质量也是非常高的。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学前教育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学前教育更加普及和完善。
那么,日本学前教育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日本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非常顺畅。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成长起来自然就更快更好了。
2. 以孩子为中心:日本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3.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日本的学前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长大后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那么,日本学前教育对我们国家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1. 重视家庭教育: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还有待加强,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
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们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茁壮成长。
2. 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比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
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提高教师素质,让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3. 创新教育模式: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还有很多陈旧的教育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日本学前教育

日本是亚洲的一个从封建主义弱国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典型。
1868年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废除了幕府统治,把政权归还天皇。
明治维新运动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是在明治维新运动以后。
在这之前虽然曾有学者提出过开设"慈育馆"、"游戏场"之类的婴儿、幼儿保育设施的设想和建议,但并没有得以实现。
当时,一般富有的家庭都是请家庭教师到家里来给孩子进行入学前的教育,而普通平民子女的学前教育则主要是依赖"寺子屋"来进行。
直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才有了真正的学前教育机构。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一) 《学制令》中有关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定明治政府为了实现其"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理想,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且在改革过程中特别重视文化教育改革,希望通过教育去开发人才,启迪民智。
从明治维新起,日本就把发展教育作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开始发展起来。
在吸取西方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改革日本教育。
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即文化教育部), 负责全国的教育改革,领导全国的教育事业。
1872年,由文部省颁布《学制令》, 这是日本教育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法令,它的颁布,标志着明治维新后教育改革的开始。
在《学制令》里规定了近代日本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其中对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开设幼稚学校,招收6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施入小学之前的教育。
这是日本有关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的最早的规定。
但是由于当时明治政府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创建小学校方面, 《学制令》中有关幼稚学校的规定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所以到1873年,惟独幼稚学校一所也没有成立。
( 二) 国立幼儿园的建立1876年,日本政府才开始创办了日本的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这就是依据文部省文部大辅田中不二(1845~1909年) 提出的建议,在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开办的附属幼儿园,它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国立幼儿园。
日本学前教育论文(2)

日本学前教育论文(2)日本学前教育论文篇二《日本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研究和启示》摘要:二战后,日本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却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以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不久,日本经济复苏并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一个在经济、军事、技术等领域领先的国家,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教育情况,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设备设施等方面来研究日本的学前教育发展,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本文对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希望能对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 学前教育; 日本教育史许多教育史学家在探讨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时,都从1876年在东京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算起,然后根据其经历的变革过程,从制度化角度分为5个时期:早创期的学前教育(1868~1898年),发展期的学前教育(1899~1925),整备期和战时时期的学前教育(1926~1945),整顿改革期的学前教育(1946~1955),稳定发展期的学前教育(1956~至今),本文将借鉴这种划分方法,对每个阶段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发展状况和态势。
初创期的学前教育(1868~1898)一、初创期学前教育的制度化与发展为了使学前教育法制化,明治政府在1879年废除了《学制》,公布了《教育令》,该令规定:全国的教育行政由文部省统辖学校、幼儿园、图书馆等,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都要受到文部省的监督。
同年11月,文部省发布了解释《教育令》的通告,通告中规定:公立幼儿园的设立和废除由府县知事批准,私立幼儿园的设立和废除要呈报府县知事,幼儿园的保育方法要经文部大臣批准,私立幼儿园的保育方法要呈报府县知事,该通告的解释虽然对设置和废除幼儿园的批准权有所下放,但依然控制在府县一级,在1880年又公布了《修改学校令》,在该法令中将公立幼儿园划分为府县立和镇村立两种。
日本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及中日幼儿园教育对比分析

日本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及中日幼儿园教育对比分析一、日本幼儿园概况日本幼儿园, 是依据日本学校教育法而设定的幼儿教育机构. 在学校教育法中指出“是和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样都被定为‘学校’. 幼儿园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 也是在幼儿之后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阶段, 主要是以对幼儿进行保育、对幼儿给予健康成长的适当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日本的学前儿童接受保育的场所, 分别由幼儿园与保育所两大机构构成, 幼儿园负责对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的场所. 而保育园是替没有时间或精力照看幼儿的监护人照看幼儿的场所, 保育范围一般为0~6岁的幼儿. 这是幼儿园与保育所的最大区别. 幼儿园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健康、环境、人际关系、语言、表现五大方面.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 日本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复杂. 日本的正规幼儿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幼稚园、保育所和认定儿童园. 除此之外, 日本还有一些“非正规”幼儿园, 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托幼服务.日本幼儿园分类正如中国的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出台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一样, 日本的幼儿园, 无论如何别具一格, 其幼儿教育也必须遵循日本教育的基本方针. 在日本, 认为:教师也是一种“环境”,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一切都可以称为“环境”, 诸如家长或是幼儿园的保安, 以及幼儿园所属社区, 等等, 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系或可产生互动的人或事物, 都属于“环境”, 即主张以广义的“大环境”来实施教育.日本幼儿教育的基本方针二、日本幼儿园现状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代表着日本幼儿园的发展趋势. 在日本, 政府会尊重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意见, 虽然制定相关政策推广认定儿童园, 却不会以法律手段强迫旧制度的“幼稚园”和“保育所”转型.随着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 幼儿园数量也有所减少. 2019年日本幼儿园数量10070所, 比2018年减少404所, 同步下降3.9%.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中, 教育者不仅要实现大方向的集体教育目标, 还必须考虑到幼儿的独特个性, 关注到每一个幼儿, 因材施教. 在日本幼儿园中,私立幼儿园数量较多, 2019年日本私立幼儿园6538所, 公立幼儿园3483所, 私立幼儿园机会是公立幼儿园的2倍.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 因此, 幼儿园要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性开展符合其发展课题的指导.近几年, 在日本幼儿园数量中, 私立幼儿园占比较大. 2019年日本私立幼儿园占比达64.9%, 在日本出生率低、幼儿园缩减的情况下, 私立幼儿园还比2018年高出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日本幼儿园在校人数, 逐年下降. 2019年日本幼儿园在校人数1145576人, 比2018年减少62308人, 同比下降5.2%.在日本各类幼儿园在校人数中看. 2019年日本私立幼儿园在校人数972296人, 占日本幼儿园在校人数84.9%;日本公立幼儿园在校人数168037人, 占日本幼儿园在校人数的14.7%;日本国立幼儿园在校人数5243人, 占日本幼儿园在校人数的0.5%.2019年日本幼儿园入园情况来看, 日本幼儿园总入园人数365117人. 其中, 私立幼儿园入园人数291360人, 占日本入园人数的79.8%;公立幼儿园入园人数71804人, 占日本入园人数19.7%.日本幼儿园的每班只有一名教师, 幼儿园没有专门的保育人员, 教师同时兼任保育工作. 而日本幼儿园的自由活动期间, 不同班级的幼儿会分散在室内和户外, 为了照顾到每位幼儿, 教师之间的共同协作是很重要的.2019年日本幼儿园教师人数93579人, 其中私立幼儿园教师人数为75362人, 占幼儿园教师人数的80.5%.三、认定儿童园认定儿童园是日本政府从2006 年以来开始推行的一种新制度的产物, 是兼顾幼儿教育、儿童福利、育儿支援三重功能的综合性婴幼儿教育与保育机构. 幼保合作型认定儿童园代表着日本幼儿园的发展趋势.2019年日本认定儿童园数量为5276所, 同比增长16.7%. 其中, 本园有5141所, 占日本认定儿童园的97.4%.2019年日本认定儿童园在园人数695214人, 其中, 日本私立认定儿童园610151人, 占认定儿童园人数的87.8%;日本公立认定儿童园85063人, 占认定儿童园人数的12.2%.2019年日本认定儿童园园各职名教育、保育职员人数共109515人, 同比增长17.9%. 其中, 女性人员有103728人, 占各职名教育、保育职员人数的94.7%.四、日本幼儿园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日本国内少子高龄化状况的不断加剧, 社区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疏离, 日本幼儿教育正面临由生活环境稀薄化带来的幼儿生活体验不足、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不良等有待解决的问题.2017 年3 月31 日, 日本正式发布新一期幼儿园教育要领(2018 年4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昭示了未来十年日本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 在此基础上, 日本又相继颁布了幼儿园设施配备方针修订案(2018 年 4 月)、幼儿园教育手册(2019 年12 月)等顶层规划, 并从2019 年10 月起全面落实幼儿教育与保育的无偿化措施. 从上述系列法案与政策规划中, 不难管窥日本幼儿教育与保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日本儿童的早期教育费用包括保育及教育费用、上下园交通费、食材费、园所活动费等. “无偿化”是指通过各种细则让家长需要负担的保育及教育费用几乎减免为零, 而交通费、食材费、园所活动费等其他费用则按照惯例依然由家长负担. 但因为儿童入所入园的早期教育费用中, 保育及教育费用占比很高, 因此免除了保育及教育费用后, 家长需要负担的部分可以说微乎其微, 从实质上来讲大大减轻了育儿负担, 可谓无限接近无偿.日本幼儿园教育新趋势分析五、中日幼儿园教育对比分析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越来越重要. 社会人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 幼儿时期的儿童所积累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往往影响其一生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与心理健康、智力发展、人际交往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 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 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 中国和日本的幼儿教育都强调环境的作用, 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能够直观地感知环境变化对自身的影响, 从而丰富知识.中国的教育目标在横向上进行划分, 分为三个教育领域: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感领域. 但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 教师对这三个领域目标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 中国在长期以文化传递为主的课程价值取向指引下, 认知领域和能力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而情感领域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在日本,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获取积极的情感, 着眼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 促使幼儿获取自我情感意识.。
日本学前教育第二三节

对外国的经验采取批判和吸收,同时开始探 索和尝试适合日本国情的新方法。
教育家谷本富1907年的演讲内容: 1.儿童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的独立
体。 2.幼儿园是幼儿自由游戏的场所,应该禁止
日本的幼儿园
国立 县(市)立 私立
日本幼儿教育的机构 幼儿园
二元制 保育所
幼儿园与保育所的比较
比较内容 相关法令
主管
招收对象
幼儿园
保育所
学校教育法
儿童福利法
文部省
厚生省
年满3周岁~小学入学前的儿 缺少保育的0岁~小学入学
童
前的婴幼儿
保育费 保教时间
私立幼稚园由幼稚园自己规 定;公立幼稚园由地方自治 体规定。
期,是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教育改革。规定设立 幼稚小学,但是,幼稚园小学未能及时落实。
1876年,建立第一个学期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 范附属幼儿园
受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观点的影响,以“恩物”为 教材进行教育,按科目分类教学,开设的科目有: 黏土、绘画、筷子的操作、剪纸、折纸等
1884年,文部省实行了奖励开设简易幼儿园的办法。 收费低廉,因此幼儿园数量迅速增加,但是仍然不能 满足所有孩子的入园问题。因此,一些慈善性质的机 构、福利团体和私人组织开设了托儿所。
改革的背景
明治维新运动使得日本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 明治政府提出“富国强民”“殖产兴业”“文 明开化”等政策,对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方面,聘用国外专家。“拿来主义” 另一方面,大量派遣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国家 学习。
主要得益于:开明的文化政策 和自由主义思想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日本学前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一、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1.1 日本学前教育的历史沿革日本学前教育起源于古代,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的“儒学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学前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二战后,日本学前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家。
1.2 日本学前教育的特色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日本学前教育还强调与家庭的紧密合作,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二、日本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2.1 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日本学前教育强调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我国学前教育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
2.2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日本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
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适当减少对幼儿的束缚,让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3 加强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日本学前教育非常注重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国学前教育也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强与家庭的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结论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日本学前教育的优秀经验,努力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做好准备。
日本的学前教育

日本的学前教育在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儿童成长的基石,更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日本作为一个教育强国,其学前教育体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日本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当时,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教育,逐步建立起了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如今的日本学前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体系。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
幼儿园主要招收 3 至 6 岁的儿童,侧重于教育;而保育所则主要招收 0 至 6 岁的儿童,更注重保育。
这种多元化的机构设置,满足了不同家庭和儿童的需求。
在教育理念方面,日本学前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教师们注重引导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玩具和游戏伙伴,教师只是在一旁观察和适时给予指导。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也是日本学前教育的一大特色。
除了基础的语言、数学等学科知识,还非常注重艺术、体育和生活教育。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体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和运动能力;生活教育则让儿童学会自理和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物品等。
日本学前教育的环境创设也十分用心。
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室内外环境都充满了童趣和教育意义。
室内的教室布置温馨舒适,有丰富的图书和玩具;室外则有宽敞的操场和各种游乐设施,让孩子们能够在自然中尽情玩耍和探索。
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日本,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他们不仅要掌握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能够关爱和引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此外,日本的学前教育也非常注重家园合作。
家长们积极参与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活动,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日本学前教育特色及发展趋势

日本学前教育虽然存在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特色1:环境设计崇尚自然
日本幼儿园几乎没有水泥地,基本上是泥土,草坪也很少,且凹凸不平。日本幼教工作者普遍认为,把坑坑洼洼的地面改造成平地是一种破坏,幼儿本身就非常喜欢玩土、挖地,而且这些行为对幼儿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他们强调让幼儿们亲近自然,如光脚接触泥土。
问题3:保育所质量低,入所人数逐年下降
保育所建立之初主要是为贫民子女服务,由私人承办,重保轻教。另外,保育所从事儿童保教工作的人被称为保姆,社会地位低微,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保育所质量低的重要原因。由于质量不被社会信任,加上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入所人数也因此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左下图所示,从保育所的数目来看,1992年保育所有22637所,1993年下降到22583所,此后逐年下降,到19xx年,只有22332所。从保育所的儿童数来看,1992年儿童数为1958796人,1993年下降到1945915人,此后逐年下降,到19xx年,只有1913951人。
特色2:对教师素质及师幼比有严法》得到保育员资格证:幼儿教师必须依据《学校教育法》得到幼儿教师资格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和保育员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日本对师幼比的严格规定可见下表:
年龄段
0~12月
1~2岁
3岁
4~5岁
幼儿园阶段
教师数
日本学前教育特色及发展趋势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1:机构二元制
日本的幼儿园是根据《学校教育法》而设的幼儿教育机构,属文部省管辖,偏重教育;保育所则是根据《儿童福利法》而设的儿童福利设施,属厚生省管辖,偏重保育。由于两者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带来很多难以协调的问题。
具体案例谈日本学前教育(2篇)

第1篇一、引言学前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日本作为亚洲教育强国,其学前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学前教育的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日本学前教育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能力的儿童为目标。
本文以某知名日本幼儿园为例,分析其教育实践。
该幼儿园位于日本东京都,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幼儿园设有多功能教室、户外活动区、图书角等设施,旨在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理念1. 尊重儿童个性该幼儿园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
教师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了解儿童的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重视全面发展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交流、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能力。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3. 家园共育该幼儿园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
定期举办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家园共育。
四、课程设置1. 活动课程幼儿园课程以活动为主,包括游戏、音乐、美术、体育等。
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2. 情境课程幼儿园注重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如:角色扮演、户外探险、手工制作等。
3. 综合课程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如: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
通过综合课程,培养儿童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师资力量1. 教师选拔该幼儿园对教师选拔严格,要求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入职后,还需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师培训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我们对日本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梳理以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学前教育很注重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来对幼儿进行教育,所以我国学前教育既要学习国家课程也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对儿童进行教育,并且日本很注重对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教育,所以为了使我国未来的接班人能够具有独立性,幼儿园在培养幼儿时应该安排相应的课程,比如:让儿童学习怎么样做饭,在学校里应该设相关的课程,我们同样能够看出日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更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在教育幼儿时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让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日本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还开设了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等方面的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和培养儿童的爱心,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要以升学为目的而要以学到真正有使用价值的知识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