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
5终版.大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终版.doc
![5终版.大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终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2802b992e3f5727a4e9628e.png)
4.若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息肉综合征、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l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査项目息肉摘除术后入院观察的患者:1 •必需完成的检查项目: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心电图、胸部X线片。
(4)腹部超声。
(5)其它,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等。
b•入院行息肉摘除术的患者:1 •必需完成的检杳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心电图、胸部X线片。
(4)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等。
(A)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湿瘀阻滞证:行气化湿,活血止痛。
(2)湿热瘀阻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脾虚湿瘀证:健脾祛湿,活血化瘀。
2.外治:根据病悄需要和临床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选用穴位注射、灸疗、贴敷、等治疗方法。
3.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1 •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消失。
2息肉消除。
3.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发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合并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时,或治疗期间出现其他新发的严重疾病时,退出本路径。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1e26d90d5bbfd0a7956737d.png)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一、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K62.1;D12.8, M8210/0)行息肉切除术(ICD-9CM-3:48.3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大便带血,肛门肿物脱出,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或粘液血便。
2.体征:直肠指检触及质软、有弹性或带蒂的肿物,指套或带血或粘液。
3.肠镜提示。
(如无法作肠镜可考虑CT等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
2.对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1)经肛门手术:适用于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息肉。
(2)经腹手术: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上基底直径大于2cm的息肉。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病变仅位于粘膜层。
(4)对于距肛缘5-15cm者,有条件可行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TEM术)。
(5)对距肛缘5-10cm,也可行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切除术(Mason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2.1;D12.8, M8210/0直肠息肉疾病编码。
2.门诊纤维内镜不能切除的广基息肉,病理未排除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
5.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
![5.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fa28ba5f01dc281e43af075.png)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结肠息肉,属于中医大肠息肉的患者。
一、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息肉(ICD-10:D12.6/D12.8/K62.1/K63.5)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后(ICD-9-CM-3:45.42),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明显患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大肠息肉(BNT-500),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大肠息肉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为结肠息肉。
诊断标准参照《胃肠病学(第三版)》(X芝田主编,人民卫生)《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等临床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大肠息肉(结肠息肉)诊疗方案”。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常见临床证候:湿瘀阻滞证。
湿热瘀阻证。
脾虚湿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大肠息肉(结肠息肉)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结肠息肉)。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时间为:a.息肉摘除术后入院观察的患者:约3个工作日晚。
b.入院行息肉摘除术的患者:约4个工作日晚。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肠息肉(ICD-10编码:D12.6/D12.8/K62.1/ K63.5)的患者。
2.患者已行内镜下治疗。
3.原有或/与术后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明显。
4.若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息肉综合征、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b8c96e6bd97f192379e922.png)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腺瘤样息肉(ICD-10:D12.6),直肠腺瘤样息肉(ICD-10:D12.8),直肠息肉(ICD-10:K62.1),结肠息肉(ICD-10:K63.5),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45.4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2版);《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5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Colorectal polypectomy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Endoscopy, 2017,49(3): 270-297.];《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编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2): 61-64.]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2版);《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第15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Colorectal polypectomy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Endoscopy, 2017,49(3): 270-297.];《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编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2): 61-64.]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008f7b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6.png)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XXX发布了2019年版的224个病种临床路径目录,其中第一篇是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该篇目录包括以下疾病: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中隔偏曲、分泌性中耳炎、甲状腺肿瘤、慢性鼻-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腺样体肥大。
第二篇是妇产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过期妊娠、计划性剖宫产、完全性前置胎盘、医疗性引产、产钳助产、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自然临产分娩、足月胎膜早破行分娩等疾病。
第三篇是骨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尺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踝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踝骨折、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下端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踝关节骨折、颈椎病、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膝内翻、胸椎管狭窄症、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
第四篇是呼吸病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肺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核性胸膜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胸膜间皮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等疾病。
第五篇是口腔医学临床路径,其中包括单纯性疱疹、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中龋、腮腺多形性腺瘤、舌癌、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等疾病。
第六篇泌尿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1、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2、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3、针对膀胱肿瘤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4、针对前列腺癌的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路径。
5、针对肾结石的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路径。
6、针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7、针对肾盂癌的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8、针对输尿管癌的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49291a783e0912a2162adb.png)
(六 ) 入 院 前 。 必须完成的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2. 肝肾 功 能、电 解 质、血 糖、凝 血 功 能、血 型、Rh 因 子、 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 心电图、胸片。 (七 ) 内 镜 下 治 疗 为 入 院 后 当 天 。 1. 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 行无痛 内 镜 时,术 中 需 监 测 生 命 体 征,术 后 要 在 内 镜 室 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3. 术前酌情 使 用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染,按 顺 序 进 行 常 规 结 肠 镜 检查,检查时应用润滑剂。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 适 用 对 象 。 第 一 诊 断 为 结 直 肠 息 肉 (ICD - 10:D12.6/D12.8/ 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 (ICD-9-CM -3:45.42) (二 ) 诊 断 依 据 。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 (第12版)》(复旦大学医 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消化内镜学 (第2版)》 (科学 出版社)、 《中 国 早 期 结 直 肠 癌 筛 查 及 内 镜 诊 治 指 南 (2014,北 京)》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钡剂灌 肠 造 影 存 在 充 盈 缺 损,提 示 结 肠 和 (或) 直 肠 息 肉; 2. 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 (或)直肠息肉。 (三 ) 选 择 治 疗 方 案 的 依 据 。 根据 《实用内科学 (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 (第2版)》(科学出版社)《中国 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 (2014,北京)》等国内、外
˄䰘䇺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49291a783e0912a2162adb.png)
临床诊疗指南 1. 基本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 内镜下治疗。 (四 ) 标 准 住 院 日 为 1-2 天 。 (五 ) 进 入 路 径 标 准 。 ⒈ 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 ICD -10:D12.6/D12.8/K62.1/
K63.5大肠息肉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 时 具 有 其 他 疾 病 诊 断,但 在 住 院 期 间 不 需 要 特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 适 用 对 象 。 第 一 诊 断 为 结 直 肠 息 肉 (ICD - 10:D12.6/D12.8/ K62.1/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 (ICD-9-CM -3:45.42) (二 ) 诊 断 依 据 。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 (第12版)》(复旦大学医 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消化内镜学 (第2版)》 (科学 出版社)、 《中 国 早 期 结 直 肠 癌 筛 查 及 内 镜 诊 治 指 南 (2014,北 京)》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钡剂灌 肠 造 影 存 在 充 盈 缺 损,提 示 结 肠 和 (或) 直 肠 息 肉; 2. 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 (或)直肠息肉。 (三 ) 选 择 治 疗 方 案 的 依 据 。 根据 《实用内科学 (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 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 (第2版)》(科学出版社)《中国 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 (2014,北京)》等国内、外
— 248 —
二、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䘲⭘ሩ䊑˖ㅜа䇺ᯝѪབྷ㛐㚹˄,&'˖''..˅
㹼䮌лབྷ㛐㚹᪈䲔ᵟ˄,&'&0˖˅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https://img.taocdn.com/s3/m/52471b1cbb4cf7ec4bfed048.png)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用不同药物)
潜血、DIC、肝功、肾功、电解质 【】 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
【】 血型+Rh因子、传染病筛查 【】 次晨禁食(治疗当日)
【】 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 拟明日行结肠镜检查及治
【】 肿瘤指标筛查
疗,术前药物准备
【】 心脏彩超、肺功能、感染指 【】 手术申请单
【】 将回收的标本送病理
【】 观察有无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禁食水 【】 给予抑酸、止血、补液等对 症治疗 【】 心电监护、持续吸氧 临时医嘱: 【】 术中用药 【】 术前、术后预防性抗生素 (必要时) 【】 补液及支持治疗
温
住院第3天
住院第4天
1
2
【】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 【】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
注意肠道准备情况
状和体征,观察大便性状,注意
【】 上级医师查房
有无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穿孔
【】 完成查房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行结肠镜检查,酌情行超声 【】 完成查房记录
內镜检查,根据检查所见采用相应
内镜下治疗措施
工作 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 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术期注意事项
药物、停用时间以及术后何时恢复 【】 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结肠镜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使用该类药物
查及治疗同意书
【】 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长期医嘱:
【】 根据需要,请相关科室会 长期医嘱: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各科室临床路径(卫生部)2019
![各科室临床路径(卫生部)2019](https://img.taocdn.com/s3/m/b8afb321be1e650e53ea990a.png)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弛缓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计划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直肠息肉护理临床路径
![直肠息肉护理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549200152ea551810a68763.png)
(2)饮食宜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继续半流食3-4天
(3)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时间,保证每天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一周内
(4)指导复诊:一般一周后门诊复诊,如有血便、剧烈腹痛等立即就诊
出院随访
一周内随访第一次,三个月内随访第二次,六月内随访第三次,一年随访一次
直肠息肉护理临床路径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住
院
第
1
天
(术前日)
评估
1、一般评估:神志、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老年病人停用抗凝药物的时间、过敏史、吸烟史等。
2、专科评估:大便的色、质、量
治疗
根据医嘱用药
检查
1、抽血检查,指导病人留取大便标本
2、做心电图、正侧位胸片检查。
3、追踪术前安全性检查结果。
6、观察大便的色、质、量。
7、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健康
宣教
介绍环境及各项制度、安全知识、各项检查的须知、服药须知、注意事项等,强调饮食原则,保持乐观情绪,介绍同种疾病治疗成功事例,住病人忌烟,教会病人床上自主更换体位的方法等。
入
院
第
2
天
(手术日)
评估
1、一般评估:生命体征、体重
6、指导禁食水配合的重要性
7、观察腹痛的情况及大便的色、量、质、次数
8、合理安排补液
9、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并接无菌引流袋
健康
宣教
讲解术后禁食水的目的,平卧休息的意义,留置导尿管护理的注意事项、吸氧的注意事项、PCA镇痛的方法、保持术区皮肤清洁干爽的目的、记录出入量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5cee00f46527d3250ce023.png)
直肠息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直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K62.1;D12.8, M8210/0),行息肉切除术(ICD-9-CM-3:48.36)。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症状:大便带血,肛门肿物脱出,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或黏液血便。
2.体征:直肠指检触及质软、有弹性或带蒂的肿物,指套或带血或黏液。
3.肠镜(如无法作肠镜可考虑CT等检查)。
4.经直肠超声或盆腔MRI检查(必要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
2.对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1)经肛门手术:适用于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息肉。
(2)经腹手术: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上基底直径大于2cm 的息肉。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病变仅位于黏膜层。
(4)对于距肛缘5~15cm者,有条件可行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TEM术)。
(5)对距肛缘5~10cm,也可行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切除术(Mason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9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62.1;D12.8, M8210/0直肠息肉疾病编码。
2.门诊纤维内镜不能切除的广基息肉,病理未排除腺瘤癌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3.X线胸片、心电图。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大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49291a783e0912a2162adb.png)
临床诊疗指南 1. 基本治疗 (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 内镜下治疗。 (四 ) 标 准 住 院 日 为 1-2 天 。 (五 ) 进 入 路 径 标 准 。 ⒈ 第 一 诊 断 必 须 符 合 ICD -10:D12.6/D12.8/K62.1/
K63.5大肠息肉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 时 具 有 其 他 疾 病 诊 断,但 在 住 院 期 间 不 需 要 特
4. 根据术 中 所 见 息 肉 形 态、大 小、数 目 等 决 定 内 镜 下 治 疗 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5.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 6. 通知患者出院后及时领取术后病理结果, (八 ) 出 院 标 准 。 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2. 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3. 出院评估。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 PADS 评分 量表完成打分;满 分 10 分,评 分 ≥9 分 的 患 者 结 合 实 际 情 况 完 成出院评估,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 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对出院后尚需治疗者,医 生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形式明确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 签字确认。
˄䰘䇺
˗
ƶ ᵟࡽ५ౡ˄韋伏≤˅˗
ᆼᡀ˅
˗
ᗵ享ⲴỰḕ亩ⴞ˖
˗
ƶ 㹰ᑨ㿴ǃቯᑨ㿴ǃ㋚ᑨ㿴▌㹰˗
ƶ 㛍㛮࣏㜭ǃ⭥䀓䍘ǃ㹰㌆
ƶ ࠍ㹰࣏㜭ǃ㹰රǃ5Kഐᆀ
ƶ ᝏḃᙗ⯮⯵ㆋḕ˄҉㛍ǃщ㛍ǃ㢮⓻
⯵ǃẵ∂ㅹ˅
ƶ ⎸ ॆ 䚃 㛯 ⱔ ḷ 䇠 ⢙ ㆋ ḕ ˄ &$ǃ
&$ǃ&($ㅹ˅˗
ƶ 㞩䜘䎵༠ǃᗳ⭥മǃ㜨⡷
ᰬ䰪
༽ᐛ֒
ƶ у、५ᐸ䰘䇺⯵ㆋḕ˗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f9c166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1.png)
□确定结肠镜检查时间,落实术前检查
□与患者和家属签署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同意书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肠道准备情况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确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围术期注意事项;
□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检查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治疗措施,完成内镜下息肉切除
主要护理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内镜治疗后饮食生活宣教
□并发症观察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疾病
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1.
2.
□无□有,原因: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K63.500/K62.100/K63.5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实验室检查单,完善内镜前检查
□评估结肠息肉经内镜下治疗的指征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3-4天
住院第5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粪便性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穿孔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查房记录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今日出院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e93af48e518964bcf847c72.png)
(七)内镜下治疗为入院后第≤ (七)内镜下治疗为入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 1.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 疗同意书。 2.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 2.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 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 意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用 3.按顺序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用 润滑剂。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 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 规范实施治疗。 5.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 5.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 症处理。
重点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疾病变异记录
住院第3 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
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肠道准备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查房记录 行结肠镜检查,酌情行超声內镜检查,根据检查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治疗措 施 将回收的标本送病理 观察有无结肠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长期医嘱:(检查后) 长期医嘱:(检查后) :(检查后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专科治疗后护理 少渣饮食或禁食 临时医嘱: 临时医嘱: 利多卡因凝胶1 利多卡因凝胶1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 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 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2版)》 (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 12 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 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 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 1.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 直肠息肉; 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 2.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消化科临床路径病例—大肠息肉
![消化科临床路径病例—大肠息肉](https://img.taocdn.com/s3/m/5c10e2194431b90d6c85c716.png)
4、并发症观察
• 第四天 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2、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3、内镜治疗后饮食生活宣教。
4、并发症观察。
• 第五—七天
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2、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 第八—九天 1、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2、出院指导
结肠镜检查相关宣教
1 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 目的、 术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合作。
2 预约行内镜下治疗者,按医嘱检查凝血机制(出凝血时间
及血小板),停服抗凝剂、阿司匹林类药物至少一周以上。 3 若患冠心病、肺心病、肝脏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
潴留等病史者,请于检查前告知医生。
4 检查后当日即可进食,但宜减少活动;如行活检或内镜下 治疗术者,应卧床休息3日或遵医嘱。 5 女性月经期、妊娠期间原则上不进行检查。 返回
肠道准备方法
• 检查前1日进流质,检查日晨禁食。口服泻药常用以下几种:
1 于检查日晨4:00口服25%硫酸镁200ml,再服5%GNS500ml或 温开水1500ml,2小时内服完,或用硫酸镁粉50g加温开水 200ml冲服。
2 于检查前2小时口服20%甘露醇250ml,15分钟后服温开水 1000ml,30分钟后开始腹泻3-5次,但此法不适用于肠息肉 电切的病人。 3 取番泻叶5-10g,用沸水500ml冲泡两次共1000ml,当茶饮, 检查前日午后泡饮1次,检查当日晨再泡饮1次。一般服药 后2-3小时腹泻4-6次。 4 若肠道准备不满意则在检查前用温水清洁灌肠,直至排出 无渣粪水。 返回
消化科实施临床路径病种
——
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腺瘤样息肉(ICD-10 :D12.6 ),直肠腺瘤样息肉(ICD-10 : D12.8),直肠息肉(ICD-10 : K62.1 ), 结肠息肉(ICD-10 : K63.5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 :45.42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
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第2 版); 《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第15 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2 版); Colorectal polypectomy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Endoscopy, 2017 ,49(3): 270-297.]; 《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编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2): 61-64.] 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2. 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中华医
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第2 版); 《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第15 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2 版); Colorectal polypectomy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Endoscopy, 2017 ,49(3): 270-297.]; 《中国大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综合预防共识意见(摘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编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2): 61-64.] 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 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1
2.6/D12.8/K62.1
/K63.5 大肠息肉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w 3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 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CA24-2、CEA等)。
4. 腹部超声、心电图、X 线胸片。
(七)内镜下治疗为入院后第w 3天
1. 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 行无痛内镜时,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3. 按顺序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查时应用润滑剂。
4. 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5. 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对症处理。
(八)出院标准
1.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2. 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患者年龄V 18岁,或〉65岁者,可疑存在肠道特殊疾病患者,进入相应临床路径。
2.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其他脏器基础疾病及凝血
功能障碍者,退出本路径
3. 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出院或转外科,进入普外科治疗住院流程。
4. 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合并症,如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肠道穿孔或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等,必要时转外科手术,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5. 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肠道感染住院流程。
6. 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5枚以上,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 或侧向生长型息肉等。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肠息肉(ICD-10 : D12.6/D12.8/K62.1/K63.5 )
行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ICD-9-CM-3 : 45.42)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 _ 年龄:______________ 门诊号: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