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的诗歌意象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https://img.taocdn.com/s3/m/b685ac3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1.png)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
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高考总复习 高中语文 高中生49个古诗词常见意象典故
![高考总复习 高中语文 高中生49个古诗词常见意象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3378bcf2960590c69ec376a1.png)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康熙《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于谦《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姜夔《齐天乐·蟋蟀》:“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雁:许浑《示弟》:“秋风正摇落,孤雁又南飞。
”②思乡之情。
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③鸿雁传书,思念之情。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汇总(树木类+花草类+鸟兽类+自然现象)(附10道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汇总(树木类+花草类+鸟兽类+自然现象)(附10道练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8d9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2.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一、树木类1.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2.竹子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缺月”、“梧桐”、“庭院”渲染了一种凄凉的境界,词人内心充满孤寂之感。
二、花草类1.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最为著名的是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2.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
3.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4.芳草“芳草”是一种香草。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宋时期,“芳草”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5.落花“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爱情诗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爱情诗](https://img.taocdn.com/s3/m/5855b1bd4afe04a1b071de6e.png)
爱情诗【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1.内涵: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2.标志:①标题中多含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如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规律总结】一、内容情感1.内容:①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
②从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2.情感: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
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③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和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二、常用手法1.比兴(托物起兴)。
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
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18fb82ad02de80d5d84021.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是很容易丢分的题,下面是WTT 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x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 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XX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xx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21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xx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bb9aa9e87101f69f3195a9.png)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古诗词中很多意象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1、蝉(寒蝉)。
感身世,诉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唐卢殷《晚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之动物篇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之动物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fcbf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6.png)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之动物篇意象在古代诗歌中非常常见,而且也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之动物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意象动物篇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例4: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2)悲凉凄切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1f0a4b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2.png)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送别》,作者不可考,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到全国各地去时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因此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而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离别”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蝉以蝉表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其他类)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其他类)](https://img.taocdn.com/s3/m/a94c499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f.png)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其他类)(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①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②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③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古诗中的节令①人日。
正月初七日。
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②上元。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d2ee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0.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然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收藏下来慢慢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诗100个意象
![古诗100个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e6105860be23482fb5da4c07.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考这100个意象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高中语文意象分析
![高中语文意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69c380bceb19e8b8f6bac3.png)
高中语文意象分析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高中语文高考常考古代诗歌诗句意象分类(共63类)
![高中语文高考常考古代诗歌诗句意象分类(共63类)](https://img.taocdn.com/s3/m/da8fff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8.png)
高考古代诗歌意象类诗句1.关山(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宫阙(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酒、樽、觞(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7)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10)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1)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4.杜鹃(子规)(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5.鸟(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6.落木(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7.落花(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8.月(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9.猿(1)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10.春江(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1.鸥(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12.烟(1)依依墟里烟,烟涛微茫信难求13.草(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4.芙蓉(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5.沧海(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6.西风(1)西风紧,北雁南飞(2)背西风,酒旗斜矗(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西风残照,汉家陵阙(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17.扁舟(1)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2)驾一叶之扁舟,凌万顷之茫然(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18.佳人(1)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2)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https://img.taocdn.com/s3/m/2bb0c48f0029bd64783e2c8a.png)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高中语文诗歌意象分类诠释集锦
![高中语文诗歌意象分类诠释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7771f767b307e87101f69677.png)
诗歌意象分类诠释集锦一、花草树木类:荷:高洁雅致宁静欢愉高尚节操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对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满怀恋情追求爱情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桂花:清远与高雅皎洁与明净高风亮节超凡脱俗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孤高绝俗贞洁自爱兰:高洁典雅坚贞不渝莲:爱情牡丹:富贵美好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草:希望荒凉偏僻离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的卑微芳草:高洁情怀别情离绪思旧念旧红豆:热烈温润坚贞爱情或相思眷念之情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枫叶:悲凉信息——离愁别绪羁旅之思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强梧桐:凄凉悲伤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秋桂:高洁清雅二、飞禽走兽类蝉:生不满百的悲凉人生的倏忽即逝苍凉孤冷高洁蝉鸣:客思哀伤子规:悲惨凄恻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鹄:理想追求凤凰:生命重生吉祥蝴蝶:夫妻梦幻迷离恍惚空虚惘然莫测变幻理想幻灭雁:孤独忧伤哀怨思乡思亲向往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鱼:自由惬意猿猴:哀伤凄厉鸡狗:生活气息田园风光牛羊:乡土气息归隐之意马:奔腾追求漂泊三、风霜雨雪类:风烟:离别愁绪霜:人生易老环境的恶劣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梅雨:悠悠愁绪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秋声:悲伤凄楚冷峭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势力的力量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云:游子飘泊孤独无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四、自然景观及其它斜阳:思归破晓:希望深夜:愁思怀旧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凄凉思亲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奔放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孤帆:伶仃漂泊孤舟:孤寂飘零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官位名望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美人:忠君之情美好理想品行高洁少妇:思念闺怨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乡村:思归厌俗纯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安逸宁静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琴:相思知音柔情琵琶:幽怨羌笛:忧愁思乡钟声:苍凉愁绪时光流逝酒:欢悦得意豪情失意痛苦愁绪梦:理想思念追求。
高中语文意象
![高中语文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d435daf9aeaad1f346933ff8.png)
梧桐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李煜《相见欢》
鸿雁
①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又有鸿雁传书的传说,表现对远人的思念, 或归乡的渴望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芭蕉
孤独忧愁,特别是与离情别绪相 联系。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 心,舒卷有余情。——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羌笛
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常 让征夫怆然泪下。经常出现于唐代边塞诗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楼
或指闺房,或指曾经聚会之所,或指孤独寂寞 的居所,或指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 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 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 见欢》李煜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李清照
pt模板:徐少寒作品
凭栏
依靠着栏杆站着。类似有:倚栏”“凭 阑”。 表示思人、羁旅思乡、渴望建功立业、怀远、 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 江红》
蝉
①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是高洁的象征, 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②秋后的蝉活不久,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 若断若续的哀鸣,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 的同义词。表示悲凉、冷凄,离愁别绪 ,含有凄惨萧 索之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柳永《雨霖铃》
高中语文50个诗词意象整理
![高中语文50个诗词意象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8e63b348d7c1c709a145c5.png)
高中语文50 个诗词意象整理很多同学都反映,语文考试的时候最怕古诗词赏析。
古人的思维方式及生活环境与我们是有不同的,想读懂诗歌必须要把握其的意象。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中常出现的50 个意象,大家记下来不仅是为应战考试,也为自己今后品鉴诗词积累些素养。
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诗歌意象
月亮——思乡、怀念故友
浮云——游子
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
鹧鸪——思乡、凄清
东篱——出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
杨柳——离别怀思之情
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以及纯洁的高尚品质
松树——傲霜斗雪的品质
梧桐——凄凉、凄苦、悲伤之情
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
寒蝉——悲凉
浮萍、孤舟——漂泊之感
花草树木类: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梅花:坚强、不屈不挠。
竹:气节、正直,
谦恭、虚心。
杨柳:送别、伤感。
梧桐:凄凉、凄苦。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草:卑微、荒凉或希望、顽强生命力。
飞禽走兽类:
子规(杜鹃):凄恻、思乡。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孤雁:思乡、孤独寂寞、飘零。
沙鸥:漂零伤感。
蝉:高洁,悲秋。
斑马:惜别。
鹧鹄:离愁别绪。
哀鸿:哀伤痛苦,流离失所。
风霜雨雪类:
江水:流逝、伤时、愁苦、怀古。
秋水:盼望.烟雾:情感朦胧、惨淡。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浮云:游子、飘泊。
露、霜: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其他类:
月:人生圆缺悲欢、思乡念亲。
夕阳: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夜半:愁思怀旧。
古迹: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双鲤、尺素:书信。
西楼:桂怨。
南浦:水边送别。
长亭:路上送别。
精卫:不畏艰难。
抱柱:坚守信约。
三尺:法律。
南冠:囚犯。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
西楼:闺怨。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常见的思想感情(基调)类型:
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寂寞、孤独、烦闷,
恬淡、闲适、豁达与欢乐、愉悦、乐观,
憎恶、激愤、愤懑与仰慕、热爱,
激昂雄壮与悲壮
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情因景现所以借景在诗中出现,情也在诗中出现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通过景让读者感受到情,全诗皆是景物描写,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
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西封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以情驭景:情感在前,景物都染上了情感色彩。
05全国卷唐李华《春行即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确定不了是以上哪一种就叫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就是借助于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物通常是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莲菊松竹梅等,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观书有感题西林壁
衬托正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突出周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反衬以动写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乐静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渲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
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连续用几个、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同一种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
)
点面结合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虚实结合实写:眼前景、现实事。
虚写:联想和想象。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联想和想象于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联想)[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
抑扬王昌龄《闺怨》赏析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白描相对于工笔白描:勾勒轮廓。
工笔:细节描写。
特点是对景物粗线条勾勒不加铺陈和修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刘裕的气概讽刺南宋王朝表达自己抗敌志向
如果以上这些手法都不合适的话,那么记住表现手法还包括修辞方法如常见的:
比兴孔雀东南飞夸张、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拟人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设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反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
双关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
清新飘逸、流畅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浅白如话、华美绚丽、清丽明媚、明朗疏淡、委婉含蓄、沉郁顿挫、雄健豪放、苍凉悲壮、细腻感人、语近情深、情真意切。
如果鉴赏时我们觉得以上这些熟悉的概括不够恰切的话,需要自己选词概括,但要注意用语规范,语言最好凝炼优美。
炼字:
动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形容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数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副词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