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资源部分李京梅部分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ed70b9451e79b89680226ab.png)
8
二、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在借 鉴相 关 资源 和环境 承载 力评价 指标 体系 建
立 方法 的基础 上 , 结合 青 岛市 的实 际情况 , 从 资源供
一
、
引 言
水平 条 件 下 , 该 国家 或 地 区 能 持 续 供 养 的 人 口数 量” 。 根 据 自然 资 源 的物 质形 式 , [ 可 分为 土地 资源
作 为 山东 半 岛蓝 色 经济 区 的核 心地 区 , 青 岛 市
在 蓝色 经济 区建设 中肩负 着推进 海洋 产业 结构转 型 升级, 构 筑现代 海 洋产业 体系 , 打造 高新技 术海洋 产 业 集聚 区 的重 要任 务 。 目前摆 在青 岛市蓝 色经济 区
寸 阔 洛 火 学 学报
青 岛市 蓝 色 经济 区建设 的海 洋 资 源 承载 力评 价
李京梅 许 玲
( 中 国 海洋 大学 经 济 学 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 1 0 0 )
摘 要 : 从胶州 I 湾 海域 资 源 环 境 供 给 和 青 岛市 海 洋 产 业增 长 需 求 的 角 度 , 构 建 了青 岛 市 海 洋 资 源 承 载 力 综 合 评价指标体 系, 利 用模 糊综 合评 价 方 法, 对青岛市 2 O 0 1 2 O 1 O年 间 海 洋 资 源 承 载 状 况 进 行 测 度 。 结 果 表 明 ,
海岸带资源与环境专题(中国海洋大学)
![海岸带资源与环境专题(中国海洋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1c8e22482fb4daa58d4b42.png)
自然垄断 消防 有线电视 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公共物品: 国防 知识 不拥挤的不收费道路
公有地的悲剧
公有资源,是一种竞争性而非排他性的公共 物品,因此容易产生一种“公有地悲剧” 的后果。 解决办法,或者让一个所有者管理资源,或 者干脆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管制;
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是非排他性的,意味着每个人都 能消费它而不用付费,因此产生了“免费 搭车”问题。搭便车的结果是私人不会提 供这种公共物品,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 比如通过税收来提供公共物品,或通过国 家间的谈判来解决国家间的搭便车问题
海岸带资源与环境专题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李京梅
背景 一、一个故事 二、众多事例 三、两个判断:资源和人口的矛盾、发展 和环境的矛盾
第一节: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概念
一、资源的概念 (一)资源: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对人类 有用的资财,包括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 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二)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实物资源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环境容量资源
资源
环境资源
环境景观资源 生态平衡资源 气候调节资源
人力资源 社会资源 资本资源 科技资源 信息资源
(二)自然资源
什么是自然资源? 定义不少,在此仅仅给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中国资源 科学百科全书>
海岸带资源
海洋物质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能量资源
海洋非生物物质资源
海洋生物物质资源
海水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藻类资源、 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 海洋脊椎动物资源、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fc4d6ebba0d4a7302763a42.png)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王书明张志华**摘要:为了规范围填海造地行为,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与政策,但与围填海造地的实践形势相比,我国法律制度的建设显然是滞后的,因此亟须完善我国围填海造地的法律制度。
在这方面,日本、韩国、荷兰的立法经验值得借鉴。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围填海造地引发的环境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法治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围填海造地法律体系并完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规划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制度、论证评估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
关键词:围填海造地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彻底改变海洋自然属性的用海方式,围填海造地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大规模无节制的围填海造地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
如图1所示,我国的填海造地规模在逐步扩大,2003年至2005年,填海造地面积大幅增加,在2009年,填海造地规模达到了顶峰,虽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填海造地面积***本文系李京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围填海造地资源环境价值损失评估及补偿研究”(12BJY064)阶段成果。
王书明(1963 ),男,山东蓬莱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海洋社会学;张志华(1990 ),女,山东昌邑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1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5年卷总第3卷)651呈现下降趋势,但2013年又出现了大幅回升。
人们向海要地的行为已愈发难以控制,因此,应规范围填海造地活动并探寻治理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
问题的解决之策图12002 2013年全国填海造地确权面积注:本图由笔者根据《中国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制作而成。
一围填海造地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无论是海洋环境还是海洋生态系统,围填海造地活动均对其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引发了各种问题。
基于环境容量的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基于环境容量的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42c4ba0029bd64783e2cad.png)
基于环境容量的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作者:刘铁鹰李京梅来源:《软科学》2013年第08期收稿日期:2012-11-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064);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012JDPY03)作者简介:刘铁鹰(1985-),男,河北廊坊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开发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李京梅(1966-),女,河北冀县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生态经济。
摘要:扩展性地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将环境容量统一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中,在理论上放宽了基本假定。
在此基础上,通过1992~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沿海地区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入海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N型曲线关系。
除环渤海地区外,其他沿海省份的实际入海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均小于其环境容量,除辽宁、河北等省份污染物排放的极大值要高于环境容量外,其他省份没有超过环境阈值。
关键词:环境容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拓展性分析;区域分异中图分类号:F205;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011-04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开始起步,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和利用。
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
然而,在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海洋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污染速率依然很高,污染范围比较集中,部分地区污染物排放已经超过了环境容量。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
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日益关注的问题。
因而,基于环境容量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将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最早是由Grossman和Krueger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时,参考传统的经济学库兹涅茨曲线提出的,旨在说明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1]。
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
![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28378ff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5.png)
10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 第1期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张慧敏1,李京梅1,2(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22-05-04;修订日期:2022-12-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与制度设计 (16Z D A 049).作者简介:张慧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摘要:文章基于2006 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数据,综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利用熵权法得到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结合S B M 模型和M a l m q u i s t -L u e n b e r g e r 指数,测度了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㊂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长江流域以南㊁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通过影响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可以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㊂并从深化环境规制改革和强化技术创新两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海洋经济;环境规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P 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1-0104-09I n f l u e n c e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gu l a t i o no nG r e e nT o t a l F a c t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E c o n o m yZ H A N G H u i m i n 1,L I J i n gm e i 1,2(1.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 d a o 266100,C h i n a ;2.I n s t i t u t e o fM a r i n eD e v e l o pm e n t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a se do n t h ed a t ao fC h i n a 's 11c o a s t a l p r o v i n c e sf r o m2006t o 2018,t h i s p a p e r s yn -t h e s i z e d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l e da n d m a r k e t -d r i v e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g u l a t i o n s ,a n du s e de n t r o p y w e i g h tm e t h o d t o g e t t h e i n t e n s i t y o f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S B M m o d e l a n d M a l m q u i s t -L u e n b e r g e r i n d e x ,t h e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i n c o a s t a l p r o v i n c e sw a sm e a s u r e d .O n t h i sb a s i s ,i t e m p i r i c a l l y a n a l y z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n t h e g r e e n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e c o n o m y ,a n dt e s t e dt h e 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u l a t i o n c o u l d p r o m o t e t h e g r o w t ho f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b u t t h e r ew a s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b e t w e e nc o a s t a l p r o v i n c e ss o u t ha n dn o r t ho f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c o u l d a f f e c t t h e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b y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i n -p u t a n do u t p u t o f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t h i s p a p e r pu t f o r w a r d p o l -i c y s u g g e s t i o n s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g r e e n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f r o mt w o a s p e c t s :d e e p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张慧敏,等: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105 n i n g t h e r e f o r m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T e c h-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0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与利用海洋成为大势所趋,海洋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㊂但在各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开发与利用海洋的同时,大肆攫取海洋资源㊁过度排放废水废气废物的做法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㊂2021年 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㊂而要实现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唯一的路径便是提高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通过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为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㊂近年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法律㊁法规和条例办法,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限制㊂我国海洋环境规制是否对海洋经济绿色转型产生了预期影响?环境规制通过何种路径影响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有针对性地采取环境规制手段和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㊂1文献综述当前有关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主要有促进㊁抑制和非线性影响3种观点㊂部分学者支持波特假说,即环境规制会激发技术革新,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弥补环境规制成本,最终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1]㊂部分学者赞同 遵循成本 假说,即环境规制将会提高企业的环境治理成本,挤占原本用于生产和技术研发的资金,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负面作用[2]㊂非线性关系和异质性影响同样存在于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之中[3-4]㊂然而,聚焦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陈建[5]发现环境规制对海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槛值,只有在环境规制跨越门槛值的前提下,环境规制才能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㊂有关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渠道,学者们从技术创新㊁产业机构㊁要素结构㊁外商直接投资等多个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6-7]㊂而关于海洋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分析存在不足㊂目前已有少量文献研究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如钱薇雯等[8]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够对海洋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马鹤丹等[9]以海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会强化企业的创新绩效,上述研究证明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㊂但也有学者论证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如赵玉杰[10]分别检验预防型环境规制与控制型环境规制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发现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和中长期内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从中长期来看,预防型环境规制会引致技术创新,而控制型环境规制仅对技术含量低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引致作用;汪永生[11]认为 波特假说 更多适用于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㊂综上所述,环境规制能够影响海洋技术创新,但其影响方向不确定㊂此外,现有研究多表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单位期望产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技术创新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12-13],并可能是海洋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㊂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重点关注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以期为更好地发挥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依据㊂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从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看,环境规制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的环境治理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0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成本,相关企业为获取利润或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会减少技术研发,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㊂但随着环境规制约束趋紧,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中,企业间会通过竞争进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高耗能㊁高污染企业会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被迫转型的局面,清洁生产型企业为维持市场优势,将会投资于高效或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市场选择的最终结果为海洋经济整体实现绿色转型㊂但由于各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㊁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别㊂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㊂假设1: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该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㊂从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来看,环境规制的实施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资金产生 挤出效应 ,不利于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为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既会进行生产技术创新以优化生产工艺㊁减少污染物排放,又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以实现对污染排放的高效处理㊂此外,为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政府对相关企业实行税收优惠㊁财政补贴等措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激励作用㊂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企业新研发的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能够扩散至整个行业,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㊂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㊂假设2:海洋环境规制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进而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㊂3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3.1模型设定3.1.1面板数据模型本研究以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 T F P)为因变量,海洋环境规制(E R)为自变量,并加入一系列控制变量(X),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㊂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同时为便于解释回归结果,本研究对相关绝对量指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㊂对模型进行H a u s m a n检验,发现P值为0.000,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本研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α0为常数项,α1㊁α2分别表示海洋环境规制和其他一系列控制变量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μi t为个体固定效应;εi t为随机干扰项,面板模型设定如下:G T F P i t=α0+α1E R i t+α2X i t+μi t+εi t(1)3.1.2中介效应模型本研究根据温忠麟等[14-15]的研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作用,其中,技术创新投入(C X T R)和创新产出(C X C C)为两个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模型设定如下㊂G T F P i t=α0+α1E R i t+α2X i t+μi t+εi tC X T R i t/C X C C i t=β0+β1E R i t+β2X i t+μi t+εi tG T F P i t=γ0+γ1E R i t+γ2X i t+γ3C X T R i t/C X C C i t+μi t+εi t(2)3.2变量选取3.2.1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由于S l a c k s-B a s e d M e a s u r e(S B M)模型允许无效率决策单元的存在,同时可以兼顾非期望产出[16];M a l m q u i s t-L u e n b e r g e r指数可以测度存在非期望产出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17]㊂因此,本研究基于S B M模型同时结合M a l m q u i s t-L u e n b e r g e r指数测度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需要兼顾劳动㊁资本㊁能源投入以及期望产出㊁非期望产出㊂本研究以涉海就业人员数量衡量劳动投入;由于无法直接获取海洋经济的资本㊁能源投入,本研究借鉴陈诗一的研究[18],按照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换算得到11个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耗量㊂对于海洋经济资本存量,本研究参考有关学者的做法[19-20],以2000年为基期,利用永续盘存法得到各样本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海洋经济资本存量㊂对于海洋生产总值这一期望产出,同样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处理㊂由于当前并没有专门的海洋污染物的统计数据,本研究参考纪玉俊等[21]的做法,以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乘以工业 三废 排放量得到海洋 三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张慧敏,等: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107排放量,以海洋废水㊁废气和废物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㊂本研究利用M A X D E A软件测得2007 2018年样本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如表1所示㊂表12007 2018年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 a b l e1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i n c o a s t a l p r o v i n c e s(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s a n dm u n i c i p a l i t i e s)f r o m2007t o2018省(自治区㊁直辖市)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福建1.181.131.171.181.101.121.111.061.131.331.251.36广东1.141.141.171.141.131.061.081.001.131.231.001.01广西1.001.010.981.001.070.940.980.981.001.050.951.00海南1.011.100.971.090.960.970.981.001.011.121.021.16河北1.011.021.011.010.981.001.010.991.021.041.061.01江苏1.161.161.201.191.111.101.091.001.101.171.021.09辽宁1.141.471.381.471.381.141.420.990.851.131.041.00山东1.591.331.321.091.681.321.291.291.221.211.291.33上海1.041.111.011.020.961.031.080.981.031.291.351.53天津1.171.211.161.131.091.071.080.991.021.031.021.04浙江1.271.221.221.301.241.221.171.041.091.361.251.263.2.2环境规制现有研究中,尚无统一的环境规制指标㊂本研究借鉴沈能[22]以行业治污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环境规制强度代理指标的思想,以海洋产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并以单位面积征收的海域使用金来衡量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进一步综合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利用熵权法得到样本省(自治区㊁直辖市)2006 2018年的环境规制强度[23]㊂3.2.3中介变量本研究以海洋科研机构人均经费收入衡量技术创新投入(C X T R)[12],以海洋科技专利授权量衡量技术创新产出(C X C C)[24],分别从投入和产出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中介作用㊂3.2.4控制变量借鉴俞立平[25]㊁丁黎黎等[26]㊁纪建悦等[13]的研究,本研究最终选取如下控制变量:①海洋经济发展水平(D L M E),以人均海洋生产总值表示;②海洋产业结构(I S):以海洋第二产业产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③市场化(MA R K E T):以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④工业化(D I):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表示;⑤对外开放程度(F D I):以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表示;⑥城镇化(U R B A N):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⑦金融相关率(F I R):以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占G D P的比重表示㊂3.3数据来源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科学可比性考虑,本研究将样本区间设定为2006 2018年,在截面上选取海南㊁福建㊁广西㊁广东㊁浙江㊁上海㊁江苏㊁山东㊁天津㊁河北㊁辽宁11个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㊂相关数据来自2007 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W i n d数据库㊂此外,由于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中,不再统计 涉海就业人员 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 两个指标,鉴于指标并非关键解释变量,且为保持数据的全面性,本研究借鉴邓翔等[27]㊁唐海燕等[28]的做法,用2017年的数据对2018年的缺失值进行补充㊂4实证分析4.1全样本面板模型回归结果表2中第(1)(2)列为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0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㊂可以发现,无论是否考虑控制变量的影响,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回归结果均在5%水平上显著㊂加入控制变量后,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1%,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长0.2935%㊂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㊁工业化程度㊁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回归结果分别在1%㊁1%㊁5%水平上显著㊂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水平高,随着环境规制压力的增强,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程度的加深能够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29]㊂同时,沿海地区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区域,F D I的流入产生的技术外溢促进了海洋经济绿色发展[30];而市场化程度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未对海洋经济绿色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其回归结果分别在5%㊁1%水平上显著㊂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㊂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质量较低,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加剧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31]㊂产业结构㊁金融相关率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㊂4.2分样本面板模型回归结果为识别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异质性影响,本研究借鉴杜军等[32]对沿海地区的划分,将11个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划分为长江流域以南沿海地区包括:海南㊁广西㊁广东㊁福建㊁浙江㊁江苏㊁上海;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包括:山东㊁辽宁㊁河北㊁天津㊂表2中第(3)(4)列分别为对长江流域以南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的回归结果㊂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长江流域以南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1%,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会提高0.2799%;而对于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回归结果并不显著㊂上述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假设1成立㊂表2面板模型回归结果T a b l e2P a n e l r e g r e s s i o n r e s u l t s变量(1)(2)(3)(4)G T F P G T F P G T F P G T F PE R0.2908**0.2935**0.2799*0.2024(2.1274)(2.2732)(1.9623)(0.6448) l n D L M E0.2779***0.3928***0.2040(3.8119)(3.7082)(1.3893)I S-0.3264-0.46250.0215(-1.2195)(-1.4935)(0.0393) MA R K E T-4.9252**1.7815-6.7933(-1.9817)(0.3051)(-1.2928) l n D I0.1393***0.01620.2570**(2.7275)(0.2664)(2.6546) l n F D I0.0734**0.05000.3719(2.1146)(1.6272)(1.4264) U R B A N-2.2871***-2.8360***-3.7626**(-4.0182)(-3.7663)(-2.1411)F I R0.0186-0.02610.0165(0.6022)(-0.6987)(0.2159)常数项1.0906***0.78752.6878***-2.2271(69.4439)(1.1362)(2.9428)(-1.2796)N1431439152R20.4110.52190.29010.5358注:*表示P<0.10,**表示P<0.05,***表示P小于0.01,括号内为t 值,下同㊂4.3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本研究分别以海洋技术创新投入和海洋技术创新产出为中介变量,研究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㊂根据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法的检验程序,首先,要在排除技术创新干扰的前提下,检验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表3第(1)列),满足中介效应的检验前提,继续对表3中第(2)(4)列进行检验㊂表3中第(2)列的回归结果表明海洋环境规制并未对技术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相反,随着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海洋技术创新投入也随之增长,第(4)列的回归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促进了海洋技术创新产出的增长,这与钱薇雯等[8]的研究结论相一致㊂表3中第(3)(5)列的回归结果表明,环境规制㊁中介变量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张慧敏,等: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109正,部分中介效应存在,即海洋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带动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假设2成立㊂表3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T a b l e3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m o d e l r e g r e s s i o n r e s u l t s变量(1)(2)(3)(4)(5)G T F P l n C X T R G T F P l n C X C C G T F PE R0.2935**0.1437**0.2954**2.5223**0.2596**(2.2732)(2.1048)(2.2996)(2.1605)(1.9804) l n C X T R0.0128*(1.9657)l n C X C C0.0135**(2.3590) l n D L M E0.2779***1.8811**0.2538***2.0229***0.3051***(3.8119)(2.4309)(3.4187)(3.0689)(4.0485)I S-0.32643.1739-0.3672-5.4875**-0.4002(-1.2195)(1.1172)(-1.3722)(-2.2676)(-1.4702) MA R K E T-4.9252**-9.3017-4.8057*-77.3357***-5.9656** (-1.9817)(-0.3526)(-1.9430)(-3.4418)(-2.3010) l n D I0.1393***-0.9080*0.1509***-0.42110.1336***(2.7275)(-1.6755)(2.9385)(-0.9122)(2.6167) l n F D I0.0734**-0.21980.0763**-0.5254*0.0664*(2.1146)(-0.5962)(2.2044)(-1.6733)(1.8963) U R B A N-2.2871***3.3777-2.3305***14.2161***-2.0958*** (-4.0182)(0.5591)(-4.1111)(2.7626)(-3.5860)F I R0.01860.47270.01250.11330.0201(0.6022)(1.4458)(0.4039)(0.4066)(0.6534)常数项0.787511.74930.63667.39810.8870(1.1362)(1.5972)(0.9141)(1.1807)(1.2770)N143143143143143R20.52190.36250.47870.64650.51705结论与政策建议5.1结论本研究基于2006 2018年我国11个沿海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影响渠道,研究结论如下㊂(1)海洋环境规制能够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海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长江流域以南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对长江流域以北沿海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㊂(2)海洋环境规制促进了海洋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增长,部分中介效应存在,即海洋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带动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㊂5.2政策建议依据前文关于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的分析,本研究从以下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两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参考㊂5.2.1深化海洋环境规制改革为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①需要完善现有海洋环境规制政策,包括修订海洋保护法律㊁法规和条例,提高海洋产业的准入门槛,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等㊂②要设定合理的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强度的合理性决定了其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㊂政府在制定相关污染排放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海洋产业与环境规制的适配性,才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㊂③地方政府需要依据自身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污染物排放等环境约束目标㊂要持续优化环境规制工具组合,充分发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于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㊂④要通过建立环境规制的监督反馈机制和环境规制的成效评价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执行效力㊂5.2.2强化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为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①加大对海洋技术创新的投入,包括人才队伍培养㊁科研经费投入等㊂地方政府既可以通过科研补贴㊁税收减免等手段,支持海洋产业进行生产工艺改进和环境技术创新;也可以发挥其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筹集社会资本,为海洋科研机构提供低息融资,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㊂②健全专利激励制度㊂政府可以通过对海洋企业㊁科研机构自主研发取得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予以奖励,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在做好知识产权登记与专利授权工作的基础上,为海洋科研机构和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海洋技术创新市场经营主体,实现海洋环境技术的产业化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 P O R T E R M E,V A N D E RL I N D EC.T o w a r dan e wc o n c e p t i o no f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J].J o u r n a l o f e c o-n o m i c p e r s p e c t i v e s,1995,9(4):97-118.[2]J O R G E N S O N D W,W I L C O X E NP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t i o na n dU S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J].T h eR a n dJ o u r n a l o fE c o-n o m i c s,1990,21(2):314-340.[3]李玲,陶锋.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5):70-82.L IL i n g,T A OF e n g.S e l e c t i o no f o p t i m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l a t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f o rC h i n e s e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i n d u s t r y:B a s e do n t h e g r e e n T F P p e r s p e c t i v e[J].C h i n aI n d u s t r i a lE c o n o m i c s, 2012(5):70-82.[4]李斌,彭星,欧阳铭珂.环境规制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基于36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4):56-68.L I B i n,P E N GX i n g,O U Y A N G M i n g k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l a t i o n,g r e e nt o t a l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C h i n a s i n d u s t r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m o d e:B a s e do nt h ed a t ao fC h i n a s36i n d u s t r i e s[J].C h i n aI n d u s t r i a lE c o n o m i c s,2013(4):56-68.[5]陈健.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2):103-107.C H E NJ i a n.T h e I m p a c t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n g r e e nd e v e l o p m e n tm a r i n ee c o n o m y[J].J o u r n a lo fT e c h n i c a lE c o-n o m i c s&M a n a g e m e n t,2021(12):103-107.[6]申晨,李胜兰,黄亮雄.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8(5):95-114.S H E N C h e n,L IS h e n g l a n,HU A N G L i a n g x i o n g.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a n d t h e g r e e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C h i n e s ei n d u s t r y:P a t hs e l e c t i o na n d m e c h a n i s m a n a l y s i s [J].N a n k a i E c o n o m i c S t u d i e s,2018(5):95-114. [7]蔡乌赶,周小亮.中国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效应[J].经济学家,2017(9):27-35.C A IW u g a n,Z H O U X i a o l i a n g.D u a le f f e c to fC h i n e s eE n v i-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n g r e e n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J].E-c o n o m i s t,2017(9):27-35.[8]钱薇雯,陈璇.中国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比较[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36(7):70-76.Q I A N W e i w e n,C H E N X u a n.As t u d y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m a-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nm a r i n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i nC h i n a:B a s e do n t h e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B o h a i S e aR i mr e-g i o na n dY a n g t z eR i v e rD e l t ar e g i o n[J].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2019,36(7):70-76.[9]马鹤丹,张琬月.环境规制组态与海洋企业技术创新:基于30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2(3):124-132.M A H e d a n,Z H A N G W a n y u e.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o f m a r i n e e n t e r p r i s e s:B a s e d o n f u z z y s e t q u a l i t a t i v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30o f f s h o r e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张慧敏,等: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111e n g i n e e r i n g e q u i p m e n tm a n uf a c t u r e r s [J ].C h i n a S o f t S c i e n c e ,2022(3):124-132.[10] 赵玉杰.环境规制对海洋科技创新引致效应研究[J ].生态经济,2019,35(10):143-153.Z HA O Y u j i e .S t u d y o nt h e i n d u c e d m a r i n e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J ].E c o l o gi c a lE c o n o -m y,2019,35(10):143-153.[11] 汪永生.环境规制能否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基于我国沿海地区面板数据的门槛检验[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9(4):62-67.WA N G Y o n g s h e n g .C a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g u l a t i o ni m pr o v e m a r i n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in n o v a t i o n :A t h r e s h o l dt e s t b a s e d o n c o a s t a l p r o v i n c i a l p a n e l d a t a [J ].O c e a nD e v e l o pm e n t a n d M a n a ge m e n t ,2022,39(4):62-67.[12] 秦琳贵,沈体雁.科技创新促进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了吗:基于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9):105-112.Q I N L i n g u i ,S H E N T i y a n .D o e st e c h n o l o g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p r o m o t et h e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o fC h i n a '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y :E m p i r i c a l t e s t b a s e do n e f f e c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o nG T F P [J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gr e s s a n dP o l -i c y,2020,37(9):105-112.[13] 纪建悦,唐若梅,孙筱蔚.海洋科技创新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沿海11省份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73-80.J I J i a n y u e ,T A N G R u o m e i ,S U N X i a o w e i .M a r i n e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m a r i n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u p -g r a d e a n dm a r i n e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b a s e do n t h r e s h o l d e f f e c t o f 11c o a s t a l pr o v i n c e s i nC h i n a [J ].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2021,41(16):73-80.[14]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2004(5):614-620.W E N Z h o n g l i n ,Z HA N G L e i ,HO U J i e t a i ,e ta l .T e s t i n g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 s [J ].A c t a P s y c h o l o gi c a S i n i c a ,2004(5):614-620.[15]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W E NZ h o n g l i n ,Y EB a o j u a n .A n a l y s e so fm e d i a t i n g e f f e c t s :T h ed e v e l o pm e n to f m e t h o d sa n d m o d e l s [J ].A d v a n c e si n P s y c h o l o gi c a l S c i e n c e ,2014,22(5):731-745.[16] T O N EK.As l a c k s -b a s e dm e a s u r e o f e f f i c i e n c yi nd a t a e n v e l -o p m e n ta n a l y s i s [J ].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 O pe r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 ,2001,130(3):498-509.[17] C H U N G Y ,F A R E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u n d e s i r a b l eo u t pu t s :A d i r e c t i o n a l d i s t a n c e f u n c t i o n a p p r o a c h [J ].M i c r o e c o n o m i c s ,1997,51(3):229-240.[18] 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 2008)[J ].经济研究,2010,45(11):21-34+58.C H E NS h i y i .G r e e n i n d u s t r i a l r e v o l u t i o n i nC h i n a :A p e r s pe c t i v ef r o mt h e c h a n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J ].E -c o n o m i cR e s e a r ch J o u r n a l ,2010,45(11):21-34+58.[1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10):35-44.Z H A N GJ u n ,WU G u i y i n g ,Z H A N GJ i p e n g .T h e e s t i m a t i o n o fC h i n a 's p r o v i n c i a l c a pi t a l s t o c k :1952 2000[J ].E c o n o m i c R e s e a r c hJ o u r n a l ,2004(10):35-44.[20] 孙鹏,宋琳芳.基于非期望超效率-M a l m qu i s t 面板模型中国海洋环境效率测算[J ].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19,29(2):43-51.S U NP e n g ,S O N GL i n f a n g.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b a s e do n u n d e s i r e ds u p e rE f f i c i e n c y -M a l m q u i s tm o d e l [J ].C h i n aP o pu l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2019,29(2):43-51.[21] 纪玉俊,张彦彦.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率评价研究:基于S B M 模型和M a l m q u i s t -L u e n b e r ge r 指数的实证分析[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36(2):1-8.J IY u j u n ,Z H A N G Y a n ya n .R e s e a r c h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r e g i o n a l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i nC h i n a :p o s i t i v ea n a l y s i s b a s e d o n m o d e l o f S B M a n d i n d e x o f M a l m q u i s t -L u e n b e r g e r [J ].J o u r n a l o fG u a n g d o n g O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2016,36(2):1-8.[22] 沈能.环境效率㊁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J ].中国工业经济,2012(3):56-68.S H E N N e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i n d u s t r i a l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 a n d i n t e n s i t y o f o p t i m a l r e gu l a t i o n :N o n l i n e a r t e s t b a s e d o ni n d u s t r i a l p a n e l -d a t a [J ].C h i n a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i c s ,2012(3):56-68.[23] 谢玲玲,王倩.海洋科技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9(4):82-88.X I E L i n g l i n g ,WA N G Q i a n .T h e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e g u l a t i o no n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d e v e l o pm e n t u n d e r t h e p a t ho f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J ].O c e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022,39(4):82-88.[24] 宁凌,宋泽明.海洋科技创新㊁海洋全要素生产率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6):164-170.N I N G L i n g ,S O N G Z e m i n g .D y n a m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m a r i n e t o t a l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E m pi r i c a l a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结构要素与评估指标体系
![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结构要素与评估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57f93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e.png)
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结构要素与评估指标体系陈尚;王敏;赵志远;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栋;王其翔;柯淑云;王丽【摘要】针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构建了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的结构要素及其评估指标体系.海洋生态资本的价值是指海洋生态资本的存量价值及其产生的收益流价值,包括各类海洋生态资源的现存量价值及其组成海洋生态系统整体而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其中,海洋生态资源的现存量价值由海洋生物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境资源存量价值构成.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包含海洋供给服务、海洋调节服务、海洋文化服务和海洋支持服务等4个子要素的价值.【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23【总页数】7页(P6331-6337)【关键词】海洋生态资本;生态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要素;评估【作者】陈尚;王敏;赵志远;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栋;王其翔;柯淑云;王丽【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266100;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青岛,26600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青岛,266100;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26600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州,35000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海洋生态资本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为人类提供效益的海洋生态资源,包括海洋生物及其生境(海水、表层海底),以及它们组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整体。
开展海洋生态资本价值评估,才能定量地掌握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为海洋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海洋生态损害的补偿与赔偿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学术界对海洋生态资本的价值组成、评估指标关注不够。
大多数国外学者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以广西沿海地区为例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以广西沿海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8e5fec6bd97f192379e97b.png)
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 以广西沿海地区为例∗苏红岩1㊀李京梅2(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㊀要:目前中国政府正执行 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 .为研究围填海的成本收益,从经济㊁社会㊁生态三个维度建立了综合损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西为例,基于实际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三个沿海市所辖海域围填海的成本㊁收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海域单位面积围填海的收益成本比分别为8.15%㊁10.74%㊁19.92%,围填海的成本远高于收益,而这主要源于巨大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最后,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管理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围填海;综合损益分析;管理中图分类号:D 509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G335X (2020)01G0075G09D O I :10.16497/j .c n k i .1672G335X.202001008伴随着中国城镇化㊁工业化和人口集聚趋势的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的围填海活动呈现出速度快㊁数量多㊁体量大㊁范围广的发展态势,围填海造地的强度正在不断加剧.虽然围填海活动为沿海地区经济和涉海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但是,其作为完全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活动,造成被填海域的生物资源消失㊁周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尤其是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更为严重.近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㊁国家海洋局(现为自然资源部)逐步加强对围填海规模控制及围填海活动的管理㊁监督.2011年,两部门联合印发«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提出按照适度从紧㊁集约利用㊁保护生态㊁海陆统筹的原则对围填海计划进行统一编制和指令性管理,中央及地方围填海计划指标都不得擅自突破;2012年,再次提出要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加大对 批而未用㊁围而不建㊁填而不建 等圈占海域行为的查处力度;2017年,国家海洋局对沿海11个省(区㊁市)开展了围填海专项督查,提出将建立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大幅提高用海成本;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要求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海岸带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投入要素,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应适度开发;但是,滨海湿地等重要的㊁不可逆转的生态功能又要求必须对其加以保护.两者之间该如何权衡,国家严格管控围填海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今后应如何加强对已围填海域及战略项目围填海的管理,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加强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㊀㊀一㊁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关于围填海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围填海工程技术,围填海对海洋资源㊁生态环境的影响,损益量化分析及管理实践等方面.V a n l m p e ㊁L e n d e r i n g 等对如何提高围填海工程安全性㊁降低围57∗收稿日期:2019G05G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与制度设计 (16Z D A 04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苏红岩(1990G㊀),女,山东济南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评估.2020年第1期苏红岩李京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填海风险成本进行了研究;[1][2]V a n M a r e n a㊁O o s t等量化分析了荷兰㊁德国交界处某河口附近围填海活动对附近水域悬浮沉积物的影响;[3]K a n g㊁L e e等分别实证分析了围填海对朝鲜木浦海岸带和西北海岸带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关于围填海损益量化评估的研究,[4][5]M a d a n y等对巴林填海造地实践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成本经济分析,指出巴林填海活动影响了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并对渔业㊁农业㊁旅游业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害;[6]Z h a o等评估了崇明岛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认为大规模围填海造地使崇明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0年的3.1677亿美元下降至2000年的1.20亿美元,下降了67%;[7]M o n t e n e g r o计算了菲律宾最大的围填海造地项目C o r d o v a的生态环境损失,结论是其产生的环境损失现值高达598亿美元,占总计划成本的13%;[8]H o n g分析了韩国滩涂湿地围垦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9]另有学者研究探讨了围填海管理的管理实践,C h o 关注了1987-1994年之间韩国S h i w h a围填海工程,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演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10]H o n g在对韩国围填海工程的研究中,[9]提出要加强韩国法律法规的修订,严控围填海造地规模,以更有利地保护潮滩和盐沼湿地,并倡导在可持续管理和土地使用框架下,实施经济环境综合㊁协调发展战略;美国㊁加拿大在围填海管理中将 无净损失 原则作为湿地围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该原则要求湿地围垦项目必须在维持生物栖息地自然生产能力的前提下进行,为此需要在附近区域对破坏栖息地进行重建补偿.[11]国内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围填海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㊁水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价值测度等方面.王勇智㊁胡聪等对罗源湾围填海的研究表明,因围垦工程实施,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比,大㊁小潮期纳潮量分别下降了12.15%和12.29%;[12][13]2012年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又分别下降了8.47%和10.08%,同时还伴随着海水环境质量及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李京梅㊁王萱㊁索安宁等分别对胶州湾㊁厦门同安湾㊁曹妃甸围填海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环境容量损失进行了量化评估,如李京梅对胶州湾围填海造地损害评估结果表明,1988-2005年胶州湾围垦工程导致的生物资源及生态服务功能总损害程度高达41.33%.[14][15][16]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开始重视对围填海活动管理实践的研究,从科学用海视角对计划围填海域围填海活动适宜性㊁围填海损益等进行了初探性研究.[17][18]综上,既有研究成果中还鲜有从经济㊁社会㊁生态多维视角对区域建设用围填海活动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分析,仅有的文献只是针对具体围填海项目,对不同围填方案进行比较.[18]如果将生态成本纳入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决策体系,建设项目围填海到底意味着净损失还是净收益?在当前集约用海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围填海的管理?为促进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本文将从多维视角评价建设项目围填海活动的各项成本和收益,以广西沿海地区为例,基于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成本㊁收益分析,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今后我国管理围填海活动的对策建议.㊀㊀二、围填海综合损益分析与指标选取市场经济中资源最优配置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边际收益(M a r g i n a lR e v e n u e,M R)等于边际成本(M a r g i n a l C o s t,M C)是经济学中厂商生产决策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在对建设用围填海项目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时,也可以在充分考虑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成本㊁收益对比进而在围填还是保留之间作出权衡选择.基于经济㊁社会㊁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考虑围填海活动的外部性,对建设用围填海造地工程项目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㊁可量化的收益和成本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既有研究认为,围填海工程项目收益可表示为围填土地上生产的产品价值与围填海造地成本之差,围填海的边际收入也可用相邻陆域同类型土地的市场价格表示;围填海的成本包括工程建设成本㊁后期维护成本㊁生态服务损害成本㊁环境承载力降低的成本㊁河道淤积成本等.[19][20][21]67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月本文认为建设用围填海的收益可以分为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从不同参与主体看,经济收益主要包括项目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不考虑外部收益和外部成本)㊁项目所吸纳劳动力的工资收入㊁政府因出让海域资源使用权而获得的海域使用金;社会收益则包括缓解人地矛盾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㊁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等.根据可量化原则,进行建设用围填海综合效益分析时选取的收益指标包括:1㊁投资者投资收益;2㊁项目建设和运营期就业人员工资收入;3㊁政府海域使用金收入.借鉴既有研究,建设用围填海的成本主要考虑项目施工建设㊁运营成本和资源生态损害成本.围填海造地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围填海域的自然状态,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其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22][23]如围填海工程取土㊁吹填㊁掩埋等彻底破坏了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生境,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威胁更为直接;[24][25]围填海活动会改变水体动力条件,降低海域纳潮量,加剧局部海域的淤积状况,因此围填海造地的资源生态损害成本应作为综合损益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本文选取的可量化的成本指标包括:1㊁围填海项目工程建设及运营成本;2㊁被填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成本;3㊁海域水动力条件改变㊁泥沙淤积导致的局部海域清淤成本.综上,建设用围填海项目综合评价时所用收益与成本指标见表1.表1㊀建设用围填海综合收益与成本评价指标主要收益指标投资者投资收益涉海就业人员工资收入政府海域使用金收入主要成本指标工程建设及运营成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成本海域清淤成本㊀㊀三、广西建设用围填海综合损益分析(一)广西海域围填海现状广西海域资源丰富,其海岸带分布着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等多种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近年来这些海岸带资源受到了围填海等人为活动的严重威胁.[26]根据实地调查资料,2008年,广西全区围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1715.49h m2,其中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围填海造地面积分别为10.342h m2㊁1139.737h m2㊁565.412h m2,主要用于临海工业和港口建设;2010年底,广西全区确权围填海造地用海面积达到4815.7h m2,比2008年增加了3100.21h m2,包括港口㊁工业和城镇建设填海及围垦填海;2011年至2015年4月,广西全区新增建设项目围填海2833.09h m2,其中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分别增加757.97h m2㊁927.06h m2㊁1148.06h m2,用于滨海旅游㊁工业用地㊁港口码头建设等.可见,近年来广西围填海面积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其自然岸线㊁滩涂㊁海湾㊁红树林湿地等重要海洋资源却在不断缩减.[27][28]本文将以广西三个沿海市所辖海域资源为例,基于上述建设用围填海综合收益与成本评价指标对围填海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损益分析.(二)围填海建设项目收益1㊁投资者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与其投资成本直接相关,投资成本又可分为初始建设成本及后期运营成本.根据广西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三个沿海地市围填海建设项目海域使用情况的实际调查,统计获得2005年至2015年4月各市建设用围填海项目及各项目围填海面积.通过对用海建设项目环评报告㊁相关政府部门官网㊁项目投资集团网站等的查询,得到北海市北海电厂一期工程㊁北海铁山港12万立方米L P G冷冻储存库及配套油气码头项目㊁修造船厂项目㊁腾飞北海大酒店项目㊁广西投资集团铁山港石头埠作业区1#及2#泊位码头项目㊁北部湾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等30个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初始建设投资额;同样,对钦州市钦州港大榄坪1#及2#散杂货泊位项目㊁钦州恒隆物流有限公司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项目㊁钦州大型临海工业园原水输水工程㊁麻蓝岛陆岛运输码头项目等40个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防城港市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一期工程㊁防城港15#-17#泊位工程项目㊁防城港60万吨铜冶炼及配套40万吨精炼项目等40个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初772020年第1期苏红岩李京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始建设投资额进行调查统计.广西各沿海市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围填总面积及单位面积围填海初始建设投资额如表2所示.表2㊀2005-2015年初广西沿海市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数据统计统计围填海项目个数围填海总面积(h m 2)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初始投资额(元/m 2)北海市30776.237082.12钦州市401510.668588.92防城港市40983.319304.38通过对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主要围填海建设项目的实地调查访问,项目运营期内运营投资占初始投资的比重约为5%,由上述初始投资额及该比重可得广西各沿海市平均单位面积围填海项目建设及运营投资总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我国工业用地使用权最高出让年限为50年,如果围填海建设项目运营期限按50年计算,贴现率取20年政府公债利率4.5%,根据工程经济学等额资金计算公式可得:A =P ˑ[i ˑ(1+i )ᵡ](1+i )ᵡ-1(1)式中,P 为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投资总额,i 为贴现率,n 为项目运营期,可得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年均投资额A .根据经济学家白重恩的测算,2000-2008年我国投资回报率稳定在8%-10%左右;①方文全对我国1993-2007年平均资本回报率的估测结果在8%-13.8%之间.[29]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取10%作为广西围填海建设项目投资者平均投资回报率,则单位面积建设用围填海在项目运营期内的年均收益额为A ᶄ=1.1ˑA ,投资者可获得净利润B =0.1ˑA (不考虑围填海的负外部性).根据以上初始投资额㊁运营投资额占初始投资额比重㊁投资回报率及相应计算公式计算得广西沿海三市单位面积建设用围填海平均每年投资额㊁收益额及投资者净利润,如表3所示.表3㊀广西沿海市围填海年均投资及收益情况(元/(m 2 a ))投资总额投资者收益投资者净利润北海市376.29413.9237.63钦州市456.35501.9845.63防城港市494.36543.8049.442㊁就业人员工资收入围填海工程项目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各项目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是围填海工程项目经济收益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海工程项目对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与其生产能力密切相关,为获得广西区围填海建设项目年均生产总值与劳动力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基于2007-2014年广西历年涉海就业人员数(L )和相应年份第二㊁第三产业海洋生产总值(Y ;广西目前围填海建设项目多属于第二㊁第三产业)的基础数据,②建立如下回归方程:L =α+βY +ε(2)式中,α㊁β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扰动项.回归结果③显示,广西第二㊁第三产业海洋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大约需要新增320个劳动力.由表3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年均投资情况,并保证投资者获得10%的投资报酬,则投资者年均收益即为围填海建设项目使广西第二㊁第三产业87①②③数据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2013G07G30).资料来源于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8-2015).回归结果为:L =93.551∗∗∗+0.032∗∗∗Y ,R 2=0.82,L 单位为万人,Y 单位为亿元,∗∗∗表示估计参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月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加值,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分别为413.92元/(m 2 a )㊁501.98元/(m 2 a )㊁543.8元/(m 2 a ).进而根据拟合回归方程(2)可得单位面积建设用围填海年均就业人数.以广西各沿海市201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④作为项目所吸纳劳动力的平均收入,则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运营期限内劳动力所得年均工资收入如表4所示.表4㊀广西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年均劳动力人数及劳动力收入劳动力人数[人/(m 2 a )]平均工资[元/(人 a )]劳动力工资收入[元/(m 2 a )]北海市0.00134433658.725钦州市0.00164057665.179防城港市0.00174380776.2313㊁政府海域使用金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国家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 .2007年1月,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将全国海域划分为6个等级,确定了不同海域等别㊁不同用海类型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并于2007年3月开始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结合广西海域资源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域使用金的征收标准和征收措施,北海市海城区㊁银海区属于四等海域,北海市铁山港区㊁防城港市防城区㊁港口区㊁钦州市钦南区属于五等海域,防城港市东兴市㊁北海市合浦县属于六等海域,并进一步确定了各等级海域不同用海方式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⑤根据对广西沿海市2005年以来围填海建设项目的实际调查,北海市约75%围填海项目集中在铁山港区,防城港市约94%围填海建设项目位于港口区,钦州市海域主要位于钦南区,因此本文统一按照五等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计算.此外,三地市围填海造地主要用于工业㊁港口码头建设,根据广西国土资源厅的规定,此等别及用海类型的围填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应为45万元/h m 2,即45元/m 2.围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应一次性征收,根据等额资金计算公式将其折算到每一年,可得各沿海地市单位面积围填海建设项目带来的政府年均海域使用金收入,约为2.28元/m2.(三)围填海建设项目成本1㊁项目建设㊁运营成本建设及运营成本是围填海项目工程的主要经济成本,是项目投资者投资决策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此项成本即投资者投资总额已在计算投资者收益及投资利润时统计,如表3所示.2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损害成本围填海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及管理者的关注,[7][14][24]被填海域生物资源消失和周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的损害应当作为生态成本纳入建设用围填海生态㊁经济㊁社会综合成本评估体系.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曾对广西近海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测算,分别计算了供给服务(包括食品供给㊁原材料供给㊁基因资源供给)㊁调节服务(包括气候调节㊁气体调节㊁生物控制㊁干扰调节㊁污染物处理)㊁文化服务(包括旅游娱乐㊁科研文化)的经济价值.借鉴其研究成果,则广西近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平均单位面积价值为5044.7元/(m 2 a ).[30]考虑到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海域生态系统存在异质性,以各地市海域面积中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三种主要湿地面积占比与广西海域总面积中三种主要湿地面积占比的相对数作为权重,对广西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调整,得到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为:97④⑤资料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5».资料来源于广西908调查资料«海域使用现状综合调查报告2010».2020年第1期苏红岩李京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损益分析的围填海造地管理V i =V ˑð3j =1S i j T i ð3i =1ð3j =1S i j ð3i =1T i (3)式中,V 表示广西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i ㊁j 分别表示第i 个沿海市和第j 种重要海洋资源(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S 表示重要海洋资源的面积,T 表示海域面积.广西各沿海市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面积㊁海域面积㊁计算所得三地市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如表5所示.表5㊀广西沿海市单位面积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湿地总面积(h m 2)海域面积(h m2)单位面积海域生态服务价值(元/m 2)北海市7412.963133005925.67钦州市3427.341585005415.45防城港市2424.011867003251.60广西全区13264.316585005044.70围填海将使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面积锐减,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因此将表5中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视为建设用围填海的生态损害成本.3㊁清淤成本围填海导致近岸海域海水动力下降㊁泥沙淤积,航道建设围填海项目需要定期清淤.纳潮量大小对海湾冲淤能力有决定性作用,根据相关研究,厦门同安湾平均纳潮量约为650∗106m 3,[19]依据纳潮量测算的围填海造成的边际清淤成本与所需清淤面积之间存在如下关系:d c d z =0.0008z +1.244(4)式中,d c d z为边际清淤成本(万元/a ),z 为清淤面积(h m 2).广西海域茅尾海㊁钦州湾平均纳潮量分别为296∗106m 3㊁920∗106m 3,[31],取两者均值608∗106m 3作为广西海域平均纳潮量,则与同安湾纳潮量相差不大.采用成果参照法可知,围填海给广西海域造成的清淤成本相对较小,在以下的综合收益㊁成本比较中将不再计算.(四)广西建设用围填海成本收益比较综上,广西海域建设用围填海各项收益与成本如表6.表6㊀建设用围填海成本㊁收益对比[元/(m 2 a )]总收益总成本投资者投资收益就业人员工资收入政府海域使用金收入投资者总投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清淤成本净收益收益成本比(%)北海市413.9258.7252.28376.295925.67--5827.0358.15钦州市501.9865.1792.28456.355415.45--5302.36110.74防城港市543.8076.2312.28494.363251.60--3123.64919.92由表6可知,由于广西海岸带红树林㊁海草床㊁珊瑚礁湿地等具有供给㊁调节㊁文化教育与维护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价值较高,如果内部化生态损害,建设用围填海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其中,北海海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其围填海收益成本比最低,为8.15%;防城港海岸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较低,围填海收益成本比高于其他两地海岸带,约为19.92%;钦州海域建设项目围填海的收益成本比为10.74%.可见,围填海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无法弥补显著的甚至是不可逆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08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1月㊀㊀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管理以上分析表明,建设项目围填海,尤其是在具有重要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海岸带地区,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生态成本,而保护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这正是中国政府严禁围填海的意义所在.结合以上分析,为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借鉴国际上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管理(E c o s y s t e mGb a s e dm a r i n e s p a t i a lm a n a g e m e n t)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32]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一)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成本应成为围填海综合损益分析的重要组成在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海岸带地区,围填海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可能远远超过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在对围填项目进行综合损益分析时如果忽视这部分成本就可能作出错误决策㊁造成海岸带生态系统不可逆的损害.(二)完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㊁监测及预警机制,为围填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供依据,也为围填海域管理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㊁生态损害赔偿和补偿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如以上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损失价值是围填海造地的重要生态成本,为加强对已围填海域的管理并为战略性围填项目选址提供技术支撑,要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注意识别受影响的关键因子,包括关键物种㊁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及环境指标等.科技的发展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因子及其变化的识别提供了有效工具,例如瑞典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过程中就应用G I S技术识别开发活动可能对海岸带造成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纳入管理计划目标.[33]对围填及临近海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监测㊁阶段性评估及预警是围填海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海岸带生态系统并非静态,围填海域人类生产㊁生活活动对其影响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对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的某些关键指标进行持续性监测.缺乏对围填海域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是近些年广西及中国其他海域在海岸带自然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仍然继续围填的重要原因.动态监测数据可以作为评估用海活动生态影响及预警的基础.[34]监测和阶段性评估结果又为围填海域动态㊁适应性管理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三)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减轻或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损失对已围填海域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能够为事后的围填海综合损益分析提供依据,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对海洋生态环境本身的补偿,对海洋保护引起的个体㊁集体或区域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为使经济活动外部成本内部化而实施的补偿.[35]但是当前我国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对渔业资源的补偿,而对受损生态系统本身的补偿不足;[36]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㊁监管机制;补偿标准的确定有待改进.借助一定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确定合理的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是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机制的核心.就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看,主要有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及生态修复标准,标准的确定方法包括意愿调查法㊁生境等价分析法㊁资源等价分析法等.实施生态修复,使受损的资源恢复到没有受损时的状态是生态损害补偿的基本目标,且生态修复避开了生态损害货币化评估方法的不足,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纳.生态修复包括自然生态修复㊁人工促进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三大类.充分借鉴美国㊁欧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方法与管理经验,建立基于生态修复原则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内容与方法:针对不同生态损害类型,确立生态环境修复目标,采用资源或生境等价分析法,确定将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到基线水平的基础修复措施和补偿性修复措施,确定基于生态修复的补偿标准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为使围填及附近海域生态服务损失得以合理补偿,今后还应加强从时间㊁空间两个层面界定生态损害,修复工程及修复地址选择等技术问题的研究,逐18。
基于DEMATEL-ISM_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MATEL-ISM_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718c3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a.png)
2023年 第1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109基于D E M A T E L -I S M 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史亚平,朱庆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青岛 266000)收稿日期:2023-03-20;修订日期:2023-10-24作者简介:史亚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信作者:朱庆林,副教授㊁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环境管理摘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作为一项系统性㊁复杂性战略工程,尚处于实践初期阶段,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㊂文章在厘清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 E MA -T E L -I S M 方法建模分析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程度㊁因果性质以及影响因素多层递阶结构,并采用M I C MA C 方法划分各影响因素属性,进而依据建模结果提出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综合性建议㊂结果表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㊁资本投入㊁生态产业化㊁消费意愿㊁市场交易平台构建㊁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㊁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关键因素;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为4个层级,其中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独立因素位于最深层L 4,市场交易平台构建作为依赖因素位于中心层L 2㊂关键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D E MA T E L -I S M 模型中图分类号:P 74;F 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11-0109-11R e s e a r c ho n t h e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V a l u e 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i c a l P r o d u c t sB a s e d o nD E M A T E L -I S M M o d e l S H IY a p i n g ,Z HU Q i n gl i n (S c h o o l o fO c e a n i c a n dA t m o s p h e r i cS c i e n c e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sas y s te m a t i ca n dc o m p l e xs t r a t e g i c p r o j e c t ,t h er e a l i z a t i o nof m a r i n ee c o l o gi c a l p r o d u c t v a l u e i s s t i l l i n t h e e a r l y s t a g e o f p r a c t i c e .I t i s i m p o r t a n t t o i d e n t i f y t h e k e y 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 r e a l i z i ng th e v a l u e o fm a r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T h i s p a -p e r i d e n t i f i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r e a l i z i n g t h e v a l u e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o f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T h eD E MA T E L -I S M m e t h o dw a s u s e d t o c o n s t r u c t t h em o d e l a n da n a l y z e t h e d e g r e e o fm u t u a l i n f l u e n c e ,t h e c a u s a l n a t u r e o f e a c hf a c t o r ,a n dt h e m u l t i -l a y e r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a c t o r s .T h e M I C MA C m e t h o dw a s a l s ou s e d t o c l a s s i f y t h e a t t r ib u t e s o f e ac h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F i n a l l y ,a c c o rd i n g to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em o d e l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v i d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p r o m o t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v a l u e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c o g n i t i o n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i -11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c a l p r o d u c t v a l u e,c a p i t a l i n v e s t m e n t,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c o n s u m p t i o n i n t e n t i o n,m a r-k e t t r a d i n gp l a t f o r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 c e n t i v em e c h a n i s ma n d p o l i c y s u p p o r t,s t a k e h o l d e r p a r t i c i-p a t i o n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c o m p e n s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a r e t h ek e y f a c t o r s.T h e I S M m o d e l d i v i d e s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i n t o f o u r l e v e l s,a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c o g n i t i o n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v a l u e a n d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t e c t i o nc o m p e n s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a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f a c t o r s a r e l o c a t e da t t h e d e e p e s t l e v e l L4,a n d t h em a r k e t t r a d i n gp l a t f o r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s d e p e n d e n t f a c-t o r s a r e l o c a t e d a t t h e c e n t r a l l e v e l L2.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V a l u er e a l i z a t i o n,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D E MA T E L-I S M m o d e l0引言近年来,生态产品的概念及内涵不断深化,相关决策部署也逐步落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愈发突显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到2035年全面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㊂海洋作为地球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一系列提升人居环境㊁维系生态安全㊁增进人类福祉的产品与服务[1]㊂海洋生态产品是依托于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㊁调节㊁文化等服务,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供人类使用和消费的物质和服务产品[2]㊂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通过特定的路径和机制设计,将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以货币形式量化,采用市场化或非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其经济价值,将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㊂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仅是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应有之义,也是统筹海洋经济发展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㊂目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也越发增多㊂C h e n 等[3]构建了我国台湾岛西南沿海水产养殖业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框架,并提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市场设计是关键影响因素㊂W a k i t a等[4]运用l o g i t 模型㊁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的变量因素㊂V a n d e n b u r g等[5]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并评估了贻贝㊁牡蛎和海藻养殖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机制,并提出生态系统服务量化方法不统一㊁监管框架不足等现实障碍㊂李京梅等[6]总结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 核算难 交易难 和 变现难 的现实约束㊂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海洋生态产品内涵㊁分类㊁价值实现路径等基础内容的理论探讨[6-9],缺乏对影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深层因素的挖掘,且依据主观经验所提出的价值实现策略都较为宏观㊁缺少操作性,而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环节连接紧密㊁相互影响,因此,厘清关键驱动因素并逐步提升完善是当前破局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实困境的必由之路㊂D E MA T E L-I S M模型是决策实验分析法(D E MA T E L)与解释结构模型(I S M)两种方法的结合,既能反映复杂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与相互依赖性,又能将繁杂因果关系的层级结构可视化[10],在处理社会问题及制定管理决策上具有优势[11],已应用于海洋产业生态化㊁海洋牧场㊁渔业管理等领域的研究[11-13]㊂因此,本文运用D E-MA T E L-I S M模型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锁定关键因素,理清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以期为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科学依据㊂1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影响因素识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质是将海洋生态资源转化为海洋生态资本进而转变为可交换的海洋生态产品并以货币形式量化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过程,遵循 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产-海洋生态资本-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的内在规第11期史亚平,等:基于D E MA T E L-I S M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111律[14]㊂基于相关学者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7,14-15],本文围绕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㊁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㊁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和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4个环节并结合外部环境阐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识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㊂1.1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本质上是赋予海洋生态资源使用价值的过程,体现了海洋生态资源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㊁从存在价值到使用价值㊁从 无价 到 有价 的转变㊂①并非所有的海洋生态资源都能转化为生态资产,摸清海洋生态资源的总量㊁质量㊁分布等基础信息,因地制宜发挥海洋生态资源优势,可提升其使用价值及潜在的经济价值,促进海洋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的转化㊂②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需要以明晰的自然资源产权为前提,对经营权㊁使用权等权属划分是否清晰,权责及收益边界是否明确,会直接影响海洋生态资产参与产权流转等经济活动㊂③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扩大㊁产业结构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海洋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对生态㊁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㊂④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需要人们突破对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认知,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到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观念转变[16]㊂因此,在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环节可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生态资源禀赋㊁海洋自然资源产权界定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㊂1.2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海洋生态资本是指已进入生产环节,能够获得未来收益的海洋生态资产[14],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是将海洋生态资产作为要素融入生产经营环节并实现增值的过程,体现海洋生态资产的产权实物形态向运动的资本价值形态的转变[16]㊂海洋生态资产能否盘活,①需明确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海洋生态资产使用权㊁经营权等产权流转使企业㊁组织等成为经营主体,或是通过市场化的组织方式推动海洋生态资产进入生产和交易环节[14],可加快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进程㊂②海洋生态资产向资本转化需要资本投入,面对 抵押难 融资难 的现实困境,创新海洋生态资产使用权益抵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服务正发挥重要作用㊂因此,在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环节可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经营主体培育与资本投入㊂1.3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是将海洋生态资本与技术㊁劳动等生产要素融合运营生产出海洋生态产品的过程,体现海洋生态资本的要素价值形态向海洋生态产品的交换价值形态的转变[7],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的核心在于如何运作运营以最大化提升海洋生态资本的产出效率㊂①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的基础在于产业发展,将海洋生态环境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从而实现生态产业化经营,或是集中㊁扩大海洋生态产品生产规模与其他产业集聚融合实现共生增殖,皆有利于加快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14]㊂②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离不开技术要素的投入与支持,通过技术创新挖掘新的生态生产要素以开发海洋生态产品实现生产增殖是提高海洋生态资本产出率的重要手段[17]㊂因此,在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环节可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态产业化㊁产业集聚度和技术创新㊂1.4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是海洋生态产品通过市场交易进而变现的过程,作为海洋生态产品的多项价值向货币价值转换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如何协调好海洋生态产品的供需关系㊂①公众作为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重要的消费主体,其消费意愿与需求的增加能够最广泛地提升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效率㊂②增强海洋生态产品购买渠道的便利性与品牌效应,既是拓展市场空间㊁推进海洋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海洋生态产品溢价的重要方式㊂此外,供需的有效平衡需要以健全的海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为支撑,其中科学标准化的价值评估核算体系是海洋生态产品定价变现的前提与基础,建构多样化的市场交易平台是增强供给与需求匹配度㊁实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及增值的重要载体[14],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是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的有力保障㊂因此,在海11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洋生态产品市场化环节可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意愿㊁购买渠道便利性㊁品牌效应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核算㊁市场交易平台构建与市场监督管理㊂1.5外部环境①无论是海洋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的转化,还是海洋生态资本通过运营产出具有更高交换价值的生态产品并借助市场进行交易变现,海洋生态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价值实现过程仅依靠市场机制较难良性演进,整个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引导㊂例如,政府采取税收优惠等多元化激励手段会带动更多的生产者自发进入海洋生态产品供给环节,既可让参与者 有利可图 ,同时又确保了海洋生态产品的持续供给㊂②相比于其他生态产品,海洋生态产品的流动性与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在实际管理中易出现职责不清㊁协调不足等问题,需要自然资源等部门在管理和监督中分工明确,部门间有效协调㊂③由于我国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正处于实践初期,面对家底摸不清㊁调查监测不到位㊁价值实现效率低等问题,构建全面综合的调查㊁统计㊁确权㊁监测等相关数据共享信息平台将在挖掘塑造海洋生态产品稀缺性㊁提升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㊁探索创新价值实现模式等方面发挥提质增效的作用㊂此外,由于海洋生态产品的正外部效应,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供给者的成本分担与获益者的收益分配,进而影响价值实现成效㊂④对于现阶段未实现商品化的公益性海洋生态产品,创新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使价值实现由被动 输血 转变为自我 造血 ㊂因此,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㊁部门职能定位㊁数据信息平台支撑㊁利益相关者参与度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外部条件皆会影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㊂2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结合现有文献以及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本文从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㊁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㊁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㊁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与外部环境5个维度总结归纳出20个影响因素指标,最终形成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评级体系(表1)㊂表1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T a b l e1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v a l u e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 维度因素编号影响因素指标指标含义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S1海洋生态资源禀赋指海洋生态资源的总量㊁质量㊁稀缺性㊁发展潜力等优势条件S2海洋自然资源产权界定指海洋自然资源产权主客体是否明晰㊁权责及利益边界是否明确S3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海洋经济规模㊁产业结构㊁科技创新能力等基础S4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指人们从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到兼顾生态经济效益的认知转变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S5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指海洋资源使用权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及组织模式市场化S6资本投入指绿色金融服务及投融资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S7生态技术创新指有利于海洋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及利用率提高的技术创新S8生态产业化指海洋生态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融合从而实现产业化运营S9产业集聚度指海洋生态产品的生产规模及与其他产业的集聚程度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S10消费意愿指购买海洋生态产品的意向与需求程度S11购买渠道便利性指海洋生态产品购买途径的拓宽以及市场距离的缩短S12品牌效应指海洋生态产品品牌塑造及通过推广宣传知名度的提升S13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海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范围㊁技术方法的科学化㊁标准化S14市场交易平台构建指包含海洋生态资源权益交易㊁资源配额指标交易等在内的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5市场监督管理指海洋生态产品市场监督管理㊁质量追溯管理是否完善外部环境S16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指推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S17部门职能定位指自然资源等部门在管理和监督中分工是否明确,部门间是否有效协调S18数据信息平台支撑指海洋生态产品的调查㊁统计㊁确权㊁监测的数据共享信息平台构建S19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指政府㊁企业㊁社会组织㊁公众㊁科研机构等的参与程度S20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指海洋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是否健全第11期史亚平,等:基于D E MA T E L-I S M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1133基于D E MA T E L-I S M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模型构建3.1研究方法D E M A T E L与I S M是解决多准则决策(M C D M)问题强大的结构建模工具,皆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㊂其中,D E MA T E L能够微观地确定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与因果关系并识别关键因素,而I S M能够宏观地将复杂系统拆解为不同子系统以表征层级关系,两者结合既能可视化完整清晰地影响强弱关系与多级递阶结构㊁增加研究深度,又能融合优势㊁相互补充㊁简化计算[18-19]㊂由于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不是单纯的分层结构,不同维度的不同因素会对其他因素的发展产生影响或阻碍,因此,采用D E MA T E L-I S M模型可以理顺影响因素间的因果性质与逻辑关系,分析当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阻碍难题,进而为管理者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策略依据㊂D E MA T E L-I S M 模型构建步骤如下:专家对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打分形成初始直接影响矩阵,运用D E M A T E L 方法求得综合影响矩阵,并计算影响度㊁被影响度㊁中心度与原因度,最后基于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出邻接矩阵,再转化为I S M方法所需要的可达矩阵,利用可达矩阵建立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㊂3.2D E M A T E L-I S M模型构建3.2.1直接影响矩阵基于上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本研究向来自自然资源部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㊁中国海洋大学等从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研究的10位专家学者发放问卷,就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强度进行打分赋值,记分范围为0~4(0为没有直接影响;1为较弱直接影响;2为中等直接影响;3为较强直接影响;4为很强直接影响)㊂运用S P S S对专家意见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克隆巴赫系数为0.896,信度较高㊂对10份原始数据采用平均值法得出初始直接影响矩阵A,A=[a i j]20ˑ20,其中a i j代表因素S i对因素S j的影响强度,若i=j,则a i j=0,直接影响矩阵A如表2所示㊂表2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T a b l e2D i r e c t i n f l u e n c em a t r i x 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 v a l u e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编号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 S100312323323233222222 S200223222200142323122 S332033322323223122132 S403203332341422333233 S501330333322314221122 S601334033312232121233 S721321303321212220032 S832232330312223232233 S911221334024213121121 S1011132433204213221243 S1121122313330303210211 S1221232422442014210132 S1324322212302103132234 S1411323433223220432332 S1511132233141313011222 S1612223433322234200123 S1722201102212023420213 S1823221221312234313032 S1911133322244244412303 S202222132334214342224011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3.2.2 综合影响矩阵先对直接影响矩阵A 进行标准化,将矩阵A 的各行元素求和并取最大值,再令矩阵A 中的各个元素除以该最大值,得到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矩阵D ,计算公式如下:D =Am a x ð20j =1a ij i =1,2, ,20()(1) 综合影响矩阵T 是直接影响矩阵与间接影响矩阵的和[12],表示各影响因素指标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累加效果,其计算公式如下:T =[t i j ]20ˑ20=D +D 2+D 3+ D h =D (I -D )-1(2) 其中,l i m h ңɕD h =[0]20ˑ20,I 为单位矩阵㊂3.2.3 影响度㊁被影响度㊁中心度㊁原因度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 可以得到度量系统内各因素影响程度的4个重要因素:影响度㊁被影响度㊁中心度与原因度㊂指标i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他因素的程度之和即为影响度r i ,见公式(3);指标j 被其他因素影响的程度之和即为被影响度c j ,见公式(4);因素S i 在系统中施加的影响和受影响之和r i +c i 即为中心度M i ,见公式(5),中心度反映的是该因素在此系统内的重要性与作用效果;因素S i 的影响度与被影响度之差r i -c i 即为原因度N i ,见公式(6),原因度越大表示该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大,称其为原因因素,原因度越小表示该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大,称其为结果因素㊂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㊂ r =r i []20ˑ1=ð20j =1t i j[]20ˑ1, i =1,2, 20(3) c =c j []1ˑ20=ð20i =1t i j[]1ˑ20, j =1,2, 20(4)M i =r i +c i , i =1,2, 20(5)N i =r i -c i ,i =1,2, 20(6)3.2.4 可达矩阵先利用综合影响矩阵T 建立邻接矩阵Q ,计算公式如下:Q i j =1,t i j ȡλ0,t i j <λ{i ,j =1,2, ,20()(7)表3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T a b l e 3 C e n t r e d e g r e e a n d c a u s e d e g r e e 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 v a l u e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r o d u c t s 因素编号r i c j M i M i 排序N i N i 排序因素属性S 16.023.729.74182.301原因因素S 25.024.289.30190.754原因因素S 36.315.7212.0390.587原因因素S 46.956.3313.2950.625原因因素S 55.955.9811.9310-0.0312结果因素S 66.097.9013.993-1.8119结果因素S 75.166.3411.5015-1.1817结果因素S 86.597.0813.674-0.4914结果因素S 95.347.2012.537-1.8620结果因素S 106.366.0212.3880.3411原因因素S 114.976.1311.0916-1.1616结果因素S 126.135.5811.71130.548原因因素S 136.045.6311.67140.4110原因因素S 146.838.1114.941-1.2818结果因素S 155.426.3711.7911-0.9515结果因素S 166.365.3811.74120.993原因因素S 174.603.988.58200.625原因因素S 185.954.7110.66171.242原因因素S 196.987.0814.062-0.0913结果因素S 206.876.4013.2760.469原因因素其中,截距λ的设置是为了筛除系统内影响程度弱的指标间的关系,简化复杂系统内的结构㊂λ的取值越大,系统的层级结构越简单,但各因素间影响关系的描述也越笼统;λ的取值越小,系统的层级结构越复杂,但各因素间影响关系的描述也越繁杂㊁缺乏整体性㊂λ的数值可通过公式λ=α+β计算得出,即λ为综合影响矩阵T 的平均值α与其总体标准差β之和[13],或是基于经验选取多值经对比分析后确定㊂经反复斟酌与多次取值模拟,本文将λ选定为0.41,得到邻接矩阵Q ㊂为转换为I S M 方法所需的可达矩阵,先计算相乘矩阵B ,公式如下:B =Q +I(8) 对矩阵B 进行连乘得到可达矩阵R [20],计算公式如下:R =B k +1=B k ʂB k -1(9) 由此得到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R (表4)㊂第11期史亚平,等:基于D E MA T E L-I S M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研究115表4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可达矩阵T a b l e4R e a c h a b l em a t r i x 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e v a l u e 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编号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S14S15S16S17S18S19S20 S110000000000000000000 S201000000000000000000 S300100100000001000000 S400010100100001000010 S500001100000001000000 S600000100000000000000 S700000010000000000000 S800000101000001000000 S900000000100000000000 S1000000100010001000000 S1100000000001000000000 S1200000100000101000000 S1300000100000011000000 S1400000100000001000000 S1500000000000000100000 S1600000100000001010000 S1700000000000000001000 S1800000100000001000100 S1900000100000001000010 S20000001001000010000113.2.5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多层次I S M模型需要以可达矩阵R为基础计算出可达集㊁先行集及共同集㊂可达集E S i()是在可达矩阵R中因素S i所在的行中所有R i j=1所对应的列要素的集合,先行集F S i()是在可达矩阵R 中因素S i所在的列中所有R i j=1所对应的行要素的集合,共同集G S i()为二者的交集㊂当E S i()ɘF S i()=E S i()时,筛选出的影响因素S i 为第1层级指标,之后再将第1层级指标从可达矩阵R中删除,以此类推划分下一层次,最终求得第2㊁3㊁4层级指标㊂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所属第一层级的是S1㊁S2㊁S6㊁S7㊁S9㊁S11㊁S15㊁S17,第二层级是S14,第三层级是S3㊁S5㊁S8㊁S10㊁S12㊁S13㊁S16㊁S18㊁S19,第四层级是S4㊁S20,所构成的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㊂4基于D E MA T E L-I S M模型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1中心度分析中心度是体现影响因素指标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重要性㊁贡献度以及与其他指标关联性的数值,由D E MA T E L模型的中心度数据(表3)及分布图(图2)分析可知,中心度排名前5的影响因素为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㊁利益相关者参与度(S19)㊁资本投入(S6)㊁生态产业化(S8)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S4)㊂在海洋生态资源资产化环节,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S4)的中心度最高;在海洋生态资产资本化环节,资本投入(S6)的中心度最高;在海洋生态资本产品化环节,生态产业化(S8)的中心度最高;在海洋生态产品市场化环节,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的中心度最高;在外部环境维度11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上,利益相关者参与度(S19)的中心度最高㊂以上5个因素不仅是价值实现各环节及整个系统中的核心因素,并且与其他影响因素有着较强的相关性㊂图1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多层次递阶结构模型F i g.1 M u l t i-l a y e r s t r u c t u r e 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v a l u e影响度与被影响度是度量该因素与其他因素关联性强弱的数值,影响度排名前5的因素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度(S19)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S4)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S20)㊁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㊁消费意愿(S10)㊁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S16)㊂其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S19)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S4)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S20)㊁消费意愿(S10)的影响度与被影响度数值相差不大;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虽是中心度排名第一的因素,但被影响度8.11明显大于其影响度6.83,较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干扰;而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S16)的影响度明显大于被影响度,且被影响度位于全指标中的后5位,其强化顶层设计的作用不可忽视㊂4.2原因度分析原因度是区分影响因素指标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属于原因因素还是结果因素的重要数值㊂由D E MA T E L模型的原因度数据(表3)及分布图(图2)分析可知,在原因因素中影响度排名前4的是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认知(S4)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S20)㊁激励机制与政策支持(S16)㊁消费意愿(S10),该类原因指标会对结果指标产生较大的间接影响,具有较强的推动性,但相应的改变难度也会增加,应视为基础性要素对其长期重视并循序渐进的改进完善㊂在结果指标中原因度排名后5位的是图2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影响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分布F i g.2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c e n t r e d e g r e e a n d c a u s e d e g r e eo f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 v a l u e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s购买渠道便利性(S11)㊁生态技术创新(S7)㊁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㊁资本投入(S6)㊁产业集聚度(S9),由于结果指标原因度的绝对值越大,其越容易得到改变[19],因此该类结果指标改变难度相对较小,其中,市场交易平台构建(S14)㊁资本投入(S6)㊁产业集聚度(S9)的被影响度在全指标中排名前3,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而需对其进行重点关注㊂。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收益分配研究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收益分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8e21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3.png)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收益分配研究作者:贺义雄王倩来源:《会计之友》2024年第11期【摘要】海洋生态产品是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产物,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了更好地促进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环节展开探讨;其次,利用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链利益分配模型,根据利益主体对价值实现的贡献度,研究如何实现政府、市场和公众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最后,从完善产权体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高效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价值链;利益分配【中图分类号】 F234.4;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1-0127-07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突破性成就之一是促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进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服务与产品的需求[ 1 ]。
党的二十大强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标志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入新的实践阶段。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海洋资源丰富,在海洋领域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及其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目前对海洋等生态产品价值及其实现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主要针对概念、分类、政策和实现机制等展开[ 3-4 ],部分学者还针对重点区域或特殊类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研究[ 5 ]。
但从价值链与利益分配角度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行探讨却鲜有涉及。
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价值链运行的过程,不同主体在这一链条上扮演的角色和投入的贡献各不相同,因此从价值链视角深入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对价值实现过程中利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体效益,并更好地维护各主体的利益,从而提升其行为的积极主动性,这对确保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效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丰富的海洋鱼类
![丰富的海洋鱼类](https://img.taocdn.com/s3/m/bfa8df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b.png)
丰富的海洋鱼类
佚名
【期刊名称】《海洋世界》
【年(卷),期】2003(000)003
【总页数】1页(P49-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91
【相关文献】
1.海洋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鱼类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 [J], 林浩然
2.东北大西洋鱼类种群恢复取得重大进展——国际海洋勘探理事会(ICES)发表东北大西洋鱼类和甲壳类资源现状综述 [J], 熊敏思;
3.海洋底部鱼类加工行业价值链提升与优化——基于山东省鱼类企业的调研 [J], 高金田;张迪;李京梅
4.海洋底部鱼类加工行业价值链提升与优化——基于山东省鱼类企业的调研 [J], 高金田;张迪;李京梅;
5.海洋变暖致鱼类搬家以商业鱼类作为经济组成部分的国家将受到影响 [J], 唐一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海水养殖最优生产规模分析一一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
![基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海水养殖最优生产规模分析一一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d4d613a76e58fafab0033c.png)
建 了水产养 殖绿色核算模 型让 ;杨正 勇 、朱晓莉等运用 物料平衡法测 算淀 山湖水源保 护 区淡水
养殖业 总氮 污染 的环境 成本口 。( 2) 宏 观设计 海水养 殖业 的发展 战略。李大海提 出 ,我 国海水 养殖业 的行政管理思路要 以环境 为 中心 ,把控制养殖规模 、防止过度 养殖作为行政管理 的中心
一
、
问题 提 出
我 国海水养殖历史悠久 ,可养海 域面积广阔 。2 O世 纪 8 O年代 以来 ,我 国海 水养殖产业迅
猛 发展 ,海水养殖产量约 占全球海水 养殖总产量的 8 0 %以上 ,是世界最大 的海水养殖 生产 国。
海水养殖业 的发展不仅 为我国人 民的食物安全保 障和食物结构 的改 善做 出了重要贡献 ,也是实 现我 国捕捞产量 “ 零增 长”的计划 目标 ,辅助捕捞渔 民转产转业 的重要渠道 。但是 ,越来越多 的科学研究 和养殖实践 表明 ,大规模高密度 的海水养殖 的环境 污染 后果益发严重 。大量 的外 源 性投饵 、肥料 、排泄物 以及抗 菌类 药物导致 了养殖水域氮磷含量 的猛增 ,水质恶化 ,富营养严
没 有降低 其 竞 争优势 ,但 同时达 到 了环境 友 好型 的 目标 。
关 键 词 :南美 白对 虾 ;海水 养殖 ;养殖 污染 ;负外 部性 内部 化 ;最优 生 产规模
中图 分类 号 :F 3 2 6 . 4 1 1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0 9 一 ( 2 0 1 3 ) O 4 一 O 0 5 0 — 0 7
定 社 会 最 优 生 产 规模 。
2 0世纪 9 0年开始国 内大量 自然科学领域 的海水 养殖生态影响 的研究 ,在养殖 环境影响的
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
![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eb2d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2.png)
2024年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117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李京梅1,2,张萌萌1(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23-04-18;修订日期:2023-12-0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与制度设计 (16Z D A 049).作者简介:李京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资源价值评估㊁海洋生态补偿摘要:支付意愿的空间属性是影响环境物品估值效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忽略对空间距离的考量可能导致最终资源环境物品或服务的货币估值产生偏差㊂文章以青岛市海域浒苔灾害为研究对象,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测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探索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是否存在距离衰减现象;通过划分不同的距离区,测算不同距离区内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最终汇总得出浒苔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㊂研究结果显示: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 距离衰减 效应明显,距离海边较近的公众倾向于为治理浒苔支付较高的金额;青岛市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为9.84亿元/a ;不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最终导致浒苔治理经济价值的高估达27.03%㊂研究结论可为空间尺度上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参考,不仅提高了条件价值评估法估值结果的有效性,也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青岛市浒苔治理经济价值估值㊂关键词:浒苔灾害;条件价值评估法;距离衰减;价值评估中图分类号:P 74;X 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4)01-0117-09AS t u d y o n 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P a y f o r t h eM a n a ge m e n t o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i n Q i ng d a oB a s e d o nS pa t i a lD i s t a n c eE f f e c t L I J i n g m e i 1,2,Z H A N G M e n g m e n g1(1.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 d a o266100,C h i n a ;2.I n s t i t u t eo fM a r i n eD e v e l o pm e n t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e s p a t i a l a t t r i b u t e o f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 p a y i s o n e of t h em a i n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t h e v a l u -a t i o nv a l i d i t y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g o o d s ,a n di g n o r i n g t h e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o fs p a t i a ld i s t a n c e m a yl e a d t ob i a s i n t h em o n e t a r y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 r e s o u r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g o o d s o r s e r v i c e s .T h i s p a -p e r t a k e s t h e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e r a i nQ i n g d a o s e a a r e a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u s e s t h e c o n -t i n g e n t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 ,c o n s t r u c t s t h e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 -p a yf u n c t i o n m o d e l ,m e a s u r e s t h ed i s -t a n c eo f r e s p o n d e n t s f r o m Q i ng d a o c i t y s e a sh o r e ,a n d e x p l o r e sw h e t h e r t h e r ei s a d i s t a n c e d e c a y p h e n o m e n o n i nt h e w i l l i n g n e s st o p a y f o r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 m e a s u r e s t h e p u b l i c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 p a y f o r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d i f f e r e n t d i s -t a n c e z o n e s b y d i v i d i n g t h e mi n t o d i f f e r e n t d i s t a n c e z o n e s ,a n d a g g r e g a t e s t h e mt o o b t a i n t h e t o -t a l e c o n o m i c v a l u e o 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w i l l i n g -11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n e s s t o p a y f o r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i s o b v i o u s l y d i s t a n c e d e c a y,a n d t h e p u b l i c c l o s e r t ot h es e a s h o r et e n d st o p a y h i g h e r;t h et o t a l e c o n o m i cv a l u eo 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i n Q i n g d a oi s984m i l l i o n y u a n/y e a r;d i s r e g a r d i n g t h e d i s t a n c ed e c a y e f f e c tw i l l e v e n t u a l l y l e a d t o a n o v e r e s t i m a t i o n o f t h e e c o n o m i c v a l u e o 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 b y u p t o27.03%.T h e f i n d i n g s o f t h e s t u d y c a n p r o v i d e n e wr e s e a r c h i d e a s a n d s c i-e n t i f i c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n o n-m a r k e t v a l u e a s s e s s m e n t a t t h e s p a t i a l s c a l e,w h i c hn o t o n l y i m p r o v e s t h ev a l i d i t y o f t h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c o n t i n g e n t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b u t a l s o p r o v i d e s am o r e a c c u r a t e e c o n o m i c v a l u e o f 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 m a n a g e m e n t i nQ i n g d a o.K e y w o r d s:E n t e r o m o r p h a p r o l i f e r a,C o n t i n g e n t v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D i s t a n c e d e c a y,V a l u e e v a l u-a t i o n0引言条件价值评估法(C o n t i n g e n t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C VM)通过构建假想市场,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对生态环境资源改善的支付意愿(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P a y,WT P)或忍受资源损失的受偿意愿(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 A c c e p t,WT A),对那些无法在市场中表达其价值的资源环境物品或其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货币估值㊂近年来,空间属性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逐渐得到重视,空间属性与受访者支付行为的相关性越来越被认可㊂目前,受访者支付意愿的空间属性分析通常聚焦于 距离衰减 效应上, 距离衰减 效应是指受访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支付意愿与距离呈反向变动关系[1-3]㊂这种反向变动关系之所以存在,一是随着受访者距所研究环境物品越远,其旅行时间和机会成本就会越大[4];二是如若受访者越接近环境物品所在地区,则更有可能掌握关于该地区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支付意愿[5];三是居住在离环境改善地区较近的受访者拥有更加强烈的道德义务感[6];四是替代品的可用性将随着受访者距环境物品的距离增加而提高,即距环境物品越远的受访者可能拥有更多的选择,那么人们对该环境物品所愿意支付的最大支付意愿就越低[2,7-8]㊂学者们的大量实证研究也都为支付意愿与距离有关这一说法提供支持,并在如何根据距离衰减效应获取精准的环境效益值做出了贡献㊂S u t h e r l a n d等[9]基于距离影响支付意愿的假设,建立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得出每个家庭为保护F l a t h e a d湖水质的支付意愿随受访者距湖泊距离增加而减小㊂B a t e m a n等[10]在研究公众改善泰姆河水质支付意愿时,将距离衰减效应纳入支付意愿函数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位置上的受访者为改善泰姆河水质所愿意支付的金额存在差异性,验证了支付意愿距离衰减效应的存在㊂C o n c u[11]通过设计距离与支付意愿关系的最佳拟合模型,指出遗漏距离变量会使得最终汇总值产生偏差,最终导致资源的错误分配㊂国内学者研究空间属性与WT P之间的关系较晚㊂敖长林等[12]在评估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时,引入距离变量,分析受访者距三江平原湿地的距离对保护三江平原支付意愿的影响㊂模型结果表明,距离三江平原较近的受访者倾向于为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支付更高的金额,即受访者支付意愿具有 距离衰减 特征㊂尚海洋等[13]借助多分类L o g i t模型,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农户支付意愿呈现明显的 距离衰减 规律㊂魏强等[14]使用选择实验法,纳入距离变量,构建随机效应L o g i t模型,评估曹妃甸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价值㊂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距曹妃甸滨海湿地距离的增加,支持服务价值会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该研究结果揭示了支持服务价值的空间演变和区域差异㊂目前距离与WT P这种反向变动关系已经充分应用在湿地管理㊁水质改善㊁垃圾治理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领域中,相关学者就距离是否对第1期李京梅,等: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119WT P产生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检验㊂并建议在汇总支付意愿时应将距离因素纳入进去,否则会导致最终估值产生偏差㊂自2007年以来,浒苔连续16年在每年的6-7月登陆青岛,呈现连续性㊁大规模暴发态势㊂浒苔覆盖海面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15],海洋生物种群结构变化,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16]㊂不仅如此,浒苔大规模暴发也严重影响滨海景观[17],致使滨海休闲项目和海上体验项目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干扰了公众旅游观光和水上运动等相关活动,公众的环境福利水平下降[18]㊂基于我国浒苔灾害连年发生,对沿海经济活动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实背景,国内学者相继开展浒苔损害评估㊂大多学者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或选择实验法(C h o i c eE x p e r i m e n t s,C E)研究公众的浒苔灾害治理支付意愿,测算浒苔灾害造成的滨海旅游价值损失等[18-21],研究结论对制定浒苔治理政策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㊂浒苔暴发时会在海面上大面积漂浮,被打捞上来若不及时处理,会在沿岸堆积,破坏滨海景观㊂海面上漂浮和沿岸堆积的大量浒苔严重影响生活在海边附近地区居民的视觉感官,那些靠近海边地区的居民会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浒苔腐败后的恶臭气味㊂因此,在浒苔发生与治理背景下研究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时,有理由作出一个假设,即那些距海边较近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对浒苔治理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额,此时研究距海边不同距离上人们的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差异就显得十分重要㊂对青岛市居民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距离衰减效应进行可靠估计可防止遗漏变量,并可规范C VM汇总个人WT P的步骤与程序,有效减小C VM的估值结果偏差㊂本文选取青岛市海域为研究区域,使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纳入距离变量,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研究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空间演化路径和衰减模式,揭示青岛市居民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㊂本文还通过划分距离区进行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的汇总,以期获得更加精准的浒苔治理经济价值货币估值,将此结果与传统WT P估计模型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在C VM中引入空间距离的重要性㊂这可以在C VM研究中添加空间维度,为改进C VM的估值有效性提供借鉴,可进一步提高C VM非市场商品货币估值结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㊂1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1.1条件价值评估法基本原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C VM本质上评估的是希克斯消费剩余㊂在此,以浒苔治理为例,假定个体的效用U是滨海环境状态X1㊁收入y以及其他基本社会属性s的函数,可表示成U=U(X1,y,s)㊂当实施浒苔治理项目或工程后,使青岛的滨海环境恢复至浒苔发生前的状态,即浒苔完全消失,滨海环境状态得以改善,从X'1改善至Xᵡ1,即Xᵡ1> X'1㊂个人的效用水平相应发生变化,个人效用水平从U0提升至U1㊂此时,个体应做出一定的收入变化以维持总福利水平不变,假设个体为浒苔治理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为c,则有U1=U(Xᵡ1,y-c, s)ȡU0=U(X'1,y,s),该数额c即为个体为浒苔治理而愿意支付的WT P㊂良好的滨海环境是公共物品,将个体WT P进行汇总即可得到总支付意愿值,该值即为浒苔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㊂本文使用支付卡式调查问卷询问受访者浒苔治理的支付意愿,受访者在一组有序的投标值中选出其最大支付意愿区间,受访者真实支付意愿WT P i则位于其选择区间的最小投标值t l i和最大投标值t h i之间,即t l i<WT P i<t h i㊂受访者真实支付意愿为其选择区间的中点值,即:WT P i=t l i+t h i2(1) 1.2距离测算精准测算受访者距环境物品的距离对后续实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在进行距离测算时,需要对被研究环境物品的形状进行界定㊂如果从分布形式上看,环境物品呈线状分布,例如河流㊁山脉等,可将此类环境物品看作一条曲线,通过多项式函数模拟环境物品曲线方程,进而测算一点到此曲线的最短距离[22]㊂在浒苔治理情境下计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12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的最短距离时,可以将青岛市海边沿岸近似看成一条曲线㊂但由于青岛市海边曲线形状较为复杂,求解切线方程的计算量较大,并且利用切线方程计算点到曲线的最短距离时,在曲线上某点存在不可导等特殊情况下并不适用㊂本文计算受访者到青岛市海边距离时,以青岛市各个区㊁市管辖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为基本单元,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距离可以近似看成是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行政所在地距青岛市海边的最短距离㊂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平度市和莱西市距青岛海边较远,并与海不相邻,因此本文直接将平度市和莱西市分别作为一个基本单元㊂本文计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距离的具体步骤如下㊂(1)确定青岛市海边沿岸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将青岛市海边的形状离散化,选取曲线上的一些点,将其定义为一组有序目标点,组成一个点序列㊂(2)使用百度地图的坐标拾取器功能读取各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行政所在地的经纬度坐标和有序目标点的经纬度坐标㊂(3)计算受访者距点序列中所有目标点的距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d i =2r a r g s i ns i n 2l a t m -l a t i 2()+c o sl a t m ()c o sl a t i ()s i n 2l o n m -l o n i 2()éëêêùûúú(2)式中:d i 为第i 位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r 为地球半径;l a t i 为第i 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行政所在地的纬度;l a t m 为第m 个目标点的纬度;l o n i 为第i 个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行政所在地的经度;l o n m 为第m 个目标点的经度㊂(4)计算所选的目标点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选取最小值即为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最短距离㊂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得出每位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最短距离,该结果可直接运用到后面的模型分析中㊂1.3 距离函数模型构建本文通过加入距离变量,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探索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最佳空间表现模式和最佳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验证支付意愿具有距离衰减性㊂本文借鉴B a t e m a n 等[10]和C o n c u [11]的做法,引入下列两种模型,选取拟合度最优的模型,以期能获得准确的距离衰减表现形式,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度,减小模型估算结果偏差㊂模型1:WT P i =αd i s i +βi X i +εi (3) 模型2:WT P i =αl n d i s i +βi X i +εi (4)式中:WT P i 为受访者的支付意愿;d i s i 为第i 位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α为距离变量的系数;X i 为影响WT P 的其他属性变量;βi 为其他属性变量所对应的系数;εi 为随机误差项㊂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1 研究区概况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黄海,海域面积约1.22万k m 2,广阔的海域空间及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㊂但2007年以来,青岛市浒苔连年暴发,2021年黄海浒苔的覆盖面积一度高达2020年的9倍之多㊂2021年7月6日,青岛市管辖海域浒苔分布面积约为9290k m 2,覆盖面积约为490k m 2㊂浒苔治理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开展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调查,测算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可为青岛市开展浒苔治理㊁制定浒苔治理政策提供有效参考和重要理论依据㊂2.2 数据来源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收集研究数据㊂根据预调查过程中受访者反馈信息,对问卷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与修改,确定最终问卷㊂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㊂(1)背景介绍和浒苔认知调查㊂向受访者介绍浒苔现状㊁浒苔造成的影响以及开展浒苔治理重要性,帮助受访者更好地了解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㊂询问受访者去海边游玩的次数和受访者对浒苔灾害关注程度等,以获取受访者对浒苔的了解和认知程度㊂(2)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调查㊂使用支付卡引导方式获取受访者对青岛市浒苔治理的支付意愿,在此提醒受访者设计此问题是希望了解他们的 支付意愿 ,不表示他们将真正支付这笔费用,并提醒受访者根据自身真实情况作答,以提高其支付意愿的第1期李京梅,等: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121真实性㊂(3)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调查㊂询问受访者年龄㊁性别㊁收入㊁受教育程度等相关信息㊂(4)受访者位置调查㊂通过询问受访者街道信息㊁小区位置及距离其最近的公交站或地铁站,以获得受访者位置㊂课题组于2022年8 9月进行正式调研,调查小组主要由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组成㊂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对调研小组进行先期培训,培训中告知调查人员应对被调查者提出的任何有关支付意愿水平选择及其他问题进行详细解释,以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㊂本次调查对象为青岛市居民,采用线下面对面调查和线上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为保证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采取随机抽样方式,问卷投放区域覆盖青岛市的7区3市㊂最终共发出调查问卷330份,回收309份,回收率93.64%,其中剔除无效作答问卷及非青岛市居民作答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为270份㊂2.3 变量选取本文选取了距离变量及其他社会经济变量,变量的选取及赋值说明如表1所示㊂表1 变量解释与说明T a b l e 1 V a r i a b l e e x p l a n a t i o na n dd e s c r i pt i o n 变量名变量含义赋值方法D I S 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D I S =距离MA LE 性别男=1,女=2I N C 年收入/万元2以下=1,2~5=2,5~8=3,8~12=4,12~24=5,24以上=6A G E 年龄/岁19及以下=1,20~29=2,30~39=3,40~49=4,50~59=5,60及以上=6E D U 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中专=2,本科及大专=3,研究生及以上=4C O N对浒苔的关注程度非常关注=1,比较关注=2,一般=3,比较不关注=4,非常不关注=53 统计分析与结果3.1 受访者基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对受访者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占比41.85%,女性受访者占比为58.15%,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受访者主要为18岁以上人群,其中年龄19~29岁的比例最高,为30.74%,其次为30~39岁,占比为22.96%;36.30%的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大专㊂样本基本包含了青岛市区域内不同层次或水平的群体,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代表性,符合本文需要,可进行后续研究㊂从受访者的回答情况来看,32.16%的受访者认为浒苔对青岛市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44.71%的受访者认为浒苔对青岛市海域生态环境比较有影响,反映公众对浒苔损害有基本的认知能力;从关注程度上来看,36.67%的受访者对浒苔治理较为关注,而10%的受访者对浒苔治理非常关注,表明青岛市居民对浒苔治理具有较高的关注程度;针对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回答情况,愿意为治理浒苔支付一定费用的受访者占比89.63%,对于那些不愿意为浒苔治理支付费用的受访者而言,不愿意进行支付的原因主要为收入水平有限,没有能力支付和治理浒苔是政府的责任,应由政府来支付㊂3.2 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空间距离效应本文以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为因变量,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㊁性别㊁年收入㊁年龄㊁受教育程度及对浒苔治理的关注程度为自变量,分别对以下3种WT P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支付意愿函数模型估计结果T a b l e2 W i l l i n g n e s s -t o -p a yf u n c t i o nm o d e l e s t i m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变量不考虑距离衰减效应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模型1模型2D I S -1.855***L n D I S -27.547***MA L E -12.084-6.460-13.206I N C 9.355**8.000*8.305*A G E 8.6279.448*9.138*E D U -11.001-8.643-7.849C O N -28.064***-21.024**-20.595**常数项188.791***177.809***205.979***A d ju s t -R 20.0640.1330.142注:*㊁**㊁***分别表示在10%㊁5%和1%的水平上显著㊂从表2可以看出,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122海洋开发与管理2024年是影响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且系数符号为负值㊂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受访者与青岛市海边距离的增大,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也随之下降,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在空间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㊂不仅如此,通过比较传统WT P模型和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后者拟合度大于前者,说明考虑距离衰减效应模型对受访者支付行为具有更高解释力㊂比较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模型2拟合度更大,支付意愿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更加符合模型2的假设㊂为进一步探讨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空间差异,本文进行划分距离区,即将青岛市居民划分入几个距离区中,不同距离区的人们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差异较大,相同距离区内的人们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相差较小㊂在此,基于上述测算得到的各基本单元距青岛市海边距离数据,将其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并标号,画出距离与序号的散点图,结果如图1所示㊂图1距离与序号散点F i g.1 D i s t a n c e v s.o r d i n a l n u m b e r s c a t t e r p l o t图1中,距离随序号呈阶梯式增长,以此图为依据,可将青岛市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D1㊁D2㊁D3㊁D4㊂在这4个区域内,区域内距离并无较大波动,区域间距离呈现增长态势㊂其中D1区域内居民距青岛市海边的范围在0~4.1k m;D2区域内居民距青岛市海边的范围在6~11.7k m;D3区域内居民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范围在15.2~27.8k m; D4区域内居民距青岛市海边的范围在33~63.6k m㊂D1㊁D2㊁D3㊁D4距离青岛市海边的距离依次增加㊂以距离分区结果为基础,将D1㊁D2㊁D3㊁D4的样本均值代入模型2的估计结果中,可得D1区域内样本平均W T P最高,为140.58元/(人㊃a),D2区域内样本平均W T P次之,为108.11元/(人㊃a),D3区域内样本平均W T P为76.02元/(人㊃a),D4区域内样本平均W T P为33.56元/(人㊃a)㊂距离青岛市海边越近的区域内样本平均WT P越大,也验证了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存在距离衰减现象㊂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各区域平均支付意愿统计T a b l e3A v e r a g ew i l l i n g n e s s-t o-p a y s t a t i s t i c s b y r e g i o n 区域平均WT P/(元㊃人-1㊃a-1)D1140.58D2108.11D376.02D433.563.3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其他影响因素分析从表2模型估计结果可知,受访者收入水平和对浒苔的关注程度对治理浒苔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受访者性别㊁教育程度对支付意愿影响并不显著㊂其中,受访者收入水平与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呈正相关,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对环境物品的实际支付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提供更多支付,与以往绝大多数非市场估值研究结果相符合㊂另外,受访者对浒苔的关注程度与支付意愿呈正相关,对浒苔灾害表现出越多关注的受访者,更能意识到浒苔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倾向于选择更高的支付金额㊂3.4浒苔治理经济价值核算以往的研究范式通过将所有样本的平均支付意愿乘以汇总区域内总人数,进而测算总支付意愿值,但并未考虑到公众支付意愿空间上的差异性,即距环境物品不同远近地区上的人们为改善环境所愿意支付的最大支付意愿不同,这种计算方法可能会导致最后结果出现偏差㊂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距离区上人们的支付意愿进行加总,最终汇总得到浒苔治理的总经济价值㊂具体公式为:第1期李京梅,等:基于空间距离效应的青岛市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研究123 AWT P=ðn n=1MWT P nˑp e o p l e n(5)式中:AWT P为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值;n为划分成了n个区域;MWT P n为第n个区域上的受访者浒苔治理平均支付意愿;p e o p l e n为第n个区域内的人口数㊂通过将样本均值和区域内对应的人口数代入上式,其中区域内人口采用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最终可得浒苔治理经济价值,具体结果见表4㊂表4总支付意愿值测算T a b l e4T o t a l w i l l i n g n e s s-t o-p a y v a l u em e a s u r e m e n t区域平均WT P/(元㊃人-1㊃a-1)人口数/万人总支付意愿值/(亿元㊃a-1)D1140.58352.70D2108.11235.24D376.02205.44D433.56231.049.84从表4可看出,通过划分距离区汇总得到的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值为9.84亿元/a,即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为9.84亿元/a㊂若按照以往的研究范式,即构建不考虑受访者距离因素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得出受访者浒苔治理的平均支付意愿,将样本均值直接乘以青岛市总人口㊂最终得到每人每年愿意为浒苔治理支付121.91元,青岛市公众的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值为12.50亿元㊂因此,传统的不考虑距离衰减模型计算结果会造成汇总值高估,比模型2结果高估了27.03%㊂通过查阅之前青岛市浒苔治理非市场价值评估文献,发现以前大多数浒苔治理研究调查区域多集中于市南㊁市北㊁崂山和李沧市内4个区,而这些区域距海边距离较近,若将这4个区的样本均值直接应用于计算整个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最终的浒苔治理经济价值计算结果偏高㊂4结论与讨论4.1结论正确地认识并处理空间距离因素是提高C VM 方法有效性的关键步骤㊂本文选取青岛市海域为研究区域,使用支付卡式C VM调查问卷所获数据,构建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参数化模型,划分不同的距离区,评估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的总支付意愿值,主要结论如下㊂(1)本文通过测算受访者距青岛市海边的距离,引入距离变量,构建支付意愿函数模型㊂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距离对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受访者浒苔治理支付意愿距离衰减效应明显㊂本文将青岛市分为4个距离区,不同距离区上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距离青岛市海边较近的受访者倾向于为浒苔治理支付更高的金额㊂(2)通过计算4个距离区上的公众浒苔治理支付意愿,并对其进行加总,最终可得到青岛市浒苔治理总经济价值为9.84亿元/a,该值可为后续建立浒苔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技术依据㊂(3)传统WT P模型计算出的浒苔治理总支付意愿值高于模型2计算结果㊂在青岛市浒苔发生背景下,不考虑距离变量的WT P估计模型会导致最终汇总值的高估高达27.03%㊂估值结果表明在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中,纳入对受访者距环境物品空间距离的考量可有效提高C VM资源环境商品货币估值的科学性,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㊂在后续环境商品价值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到受访者距待评估环境商品的距离,并针对距离如何影响受访者支付意愿进行讨论,否则将会导致C VM估值结果产生偏差㊂4.2讨论由于C VM具有假想市场的特殊性,评估结果偏差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空间因素与C VM方法结合,以期提高C VM估值结果的准确性㊂但由于所研究环境商品本身特征㊁替代品的存在等因素,受访者支付意愿的空间表现模式可能较为复杂㊂本文虽对浒苔治理支付意愿的距离衰减效应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㊂(1)将空间信息进一步整合到非市场估值中的需求可能会持续增加,但是支付意愿的空间表现形。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关键问题探讨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关键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8cfeae90b4e767f5bcfce87.png)
2018年 第9期海洋开发与管理27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关键问题探讨李京梅1,2,苏红岩1(1.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18-03-16;修订日期:2018-08-1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与制度设计(16Z D A 049).作者简介:李京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资源㊁海洋经济摘要: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核心和关键㊂文章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相关概念界定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在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核算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确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晰了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内涵及海洋 生态损害补偿 与 生态损害赔偿 的联系与区别,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和生态修复标准的优缺点及适用领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未来应从两方面着手开展研究:一是海洋生态损害货币化补偿标准的科学性㊁合理性研究;二是生态修复补偿的适用范围㊁理论及应用研究㊂灵活选择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确定方法,实现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㊂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生态损害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生态损害补偿制度;补偿标准中图分类号:P 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8)09-0027-07P r e l i m i n a r y D i s c u s s i o no fK e yQ u e s t i o n s o nC o m pe n s a t i o n 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D a m a ge L I J i n g m e i 1,2,S U H o n g ya n 1(1.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 d a o 266100,C h i n a ;2.M a r i n e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u d i e s I n s t i t u t e o fO U C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De c i d i n g t h e s c a l e of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i s c e n t r a l t o t h e b u i l d i ng o f th e s y s t e mo f c o m pe n s a -t i o n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S t a r t i n gf r o mt h ed e f i n i ng o f r e l e v a n t c o n c e p t s ,thi s p a p e r i n -c l u d e d a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r e v i e w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e s t i m a t i o n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o f c o m p e n s a t i o na n d p r o p o s e dm aj o r p r o b l e m s i n c l u d e d i n p r e s e n t s t u d i e s .B e s i d e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a n d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a n d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e c o -c o m pe n s a t i o na n de c o -l i a b i l i t y w e r e c l a r if i e d .T h e a d v a n t ag e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o f d i f f e r e n t a p p r o a ch e s f o rm a ri n e e c o -c o m p e n s a t i o nw e r e a l s o c o m p a r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sw h i c h s h o u l db e f o c u s e d o n w e r e a l s o p r e s e n t e d :f i r s t l y ,t h es c i e n t i f i c a l n e s sa n dr a t i o n a l i t y o f t h e m o n e t i z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f o r 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s e c o n d l y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e c o l o gi c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I t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o p t i m a l a p p r o a c h e s s h o u l db e c h o s e n f o r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e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8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l i a b i l i t y,C o m p e n s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o f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s y s t e m0引言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海洋经济增长迅猛,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各种人为活动和突发事件导致的海洋生态损害现象不断增加,生物栖息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近海海水水质恶化,海洋生态服务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㊂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约束和干预海洋开发中的生态影响,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环境㊁经济及社会利益关系,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最终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安排㊂党中央㊁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工作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㊁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㊂最近几年,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持续出台,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系统构建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展了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相关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性㊁标准化的研究成果㊂损害补偿标准的确定是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㊂为推动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理论完善及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探究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确定依据,以期使标准的确定更为科学合理,推进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建立㊂1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相关概念界定1.1海洋生态损害科学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内涵是进一步开展损害评估与补偿研究的前提㊂目前,国外对 海洋生态损害 尚未有公认的概念界定,但国际组织机构㊁欧美等国家法律对 环境损害(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d a m a g e) 生态损害(e c o l o g i c l d a m a g e) 等概念已有较多阐述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环境损害定义为 对环境非使用价值及其支持㊁维持可接受的生活质量㊁生态平衡能力的重要不利影响 ;欧盟相关政策文件将 自然资源服务功能损伤 纳入环境损害范围并区分了生物多样性损害和以污染场所形式表现的损害[1-2];法国最高法院提出了 纯生态损害(p u r e e c o l o g i c a l d a m a g e) 的概念,其内涵接近于 初级生态损害 ㊂国外学者也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㊂欧洲环境责任白皮书认为生态损害是对自然的物质性损伤,也就是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人为的显著性损害[1]㊂学者对环境损害的界定类似于生态损害,均强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有害影响[3]㊂H e r m a nB e n j a m i n界定环境损害的概念为 任何环境资源的部分或整体的改变㊁恶化或破坏,造成对人类和自然的不利影响 [4];D e l aF a y e t t e认为环境损害是 因外在的人为原因而引发的生态系统组分及其功能㊁相互作用的一种有害的变化 [4]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立法和学者使用的是 自然资源损害(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d a m a g e) 的概念, 自然资源 是被美国中央政府㊁地方州政府㊁外国机构㊁印第安部落占有或管理控制的土地㊁渔业资源㊁野生动物㊁空气㊁水㊁地下水㊁饮用水资源㊂自然资源损害是指 对自然资源的侵害㊁破坏或者丧失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包括对损害评估的合理费用 ,基本可以看作欧洲学者经常使用的 生态(环境)损害 的同义词[5]㊂在海洋环境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C o n v e n t i o n o nt h e L a w o ft h e S e a,1982)使用了 海洋环境污染 的概念,强调污染对海洋生物㊁非生物环境及人类健康㊁正当用海活动造成的威胁,是从广义 生态损害 的角度对海洋环境污染进行界定㊂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这类新型损害,尝试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并用 纯环境损害 环境享受损害 等概念更多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第9期李京梅,等: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关键问题探讨29强调受损对象是资源环境本身但同时也是对公民享受良好环境质量权利的破坏,与国外学者的界定基本一致[6-7]㊂随着生态补偿实践不断深入,2005年以来有学者开始探索生态(环境)损害的法理内涵,以期为生态补偿实践提供法律依据㊂竺效㊁梅宏等强调生态损害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已经或可能造成生态系统整体或其组分发生不利变化的法律事实[4,8];与竺效㊁梅宏的研究不同,柯坚对环境污染损害的法理界定是基于广义的环境(生态)损害内涵,认为其既包括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也包括对人身㊁财产权利的损害,与此相对应,环境污染损害责任包括对受损生态环境清理㊁修复和恢复的责任或费用承担及人身㊁财产损害赔偿责任[9]㊂吕忠梅从环境侵权法律后果的视角定义生态环境损害,认为其是环境权利和环境法益受损而产生的一种不利益状态[10]㊂此外,我国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技术导则和管理规则,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15)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2016)也给出了 生态环境损害 的定义,均强调对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2014)则区分了 生态环境损害 和 环境损害 ,将前者作为后者的下位概念,后者还包括人身㊁财产损害㊂随着对海洋生态问题的重视,学者开始将生态损害的基本内涵运用于海洋领域[11-12]㊂我国法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6)中与 海洋生态损害 最接近的概念是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 ,借鉴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 海洋环境污染 的解释,将其界定为 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㊁危害人体健康㊁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㊁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㊂此外,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试行)“(2013)给出了 海洋生态损害事件 的概念,即由于人类活动而对海洋生态系统及生物㊁非生物因子造成有害影响的事件㊂综上,国内外学者和政策法律对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界定并不相同,但多数倾向于将生态损害界定为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与人身㊁财产损害相区分,具有模糊性㊁公共性和综合性[13]㊂科学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内涵是实施损害补偿的基础和前提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于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目标导向,本研究将海洋生态损害定义为由于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㊁海洋环境资源本身的损害㊂1.2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与赔偿明晰 损害补偿 与 损害赔偿 的区别和联系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基本前提㊂经济学家认为, 补偿 与 赔偿 两个术语的经济性质和结果一样,本质上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人对生态或环境损害的还原和修复[14]㊂法学专家认为,在环境侵权损害中,加害人对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的承担可分为 赔偿 和 补偿 ,具备环境侵权赔偿责任构成要件时称为 赔偿 ,而补偿是指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构成要件(即故意㊁过失㊁不法)有不足之处,但仍基于特定原因(如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等),由加害人对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加以填补㊂有学者明确提出, 赔偿 主要是由于责任方的过错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而给予受害者的补偿行为,即因过失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 补偿 则是由于责任方无过错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而给予受害者的补偿,是基于法律公平原则设立的例外责任,因此,是否有过错是评判责任方责任承担的标准[7,15]㊂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环境资源开发者的还原性修复应为补偿,污染者的治理性修复即为赔偿[14]㊂在英㊁美㊁法中,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一般可译为补偿或赔偿, 指对他人的损失给予价值相当的货币或其他等价物,以使受损一方当事人恢复其原有状况 [4]㊂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导则(N R D A)的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系指赔偿,是责任方的过错行为(故意㊁过失㊁违法)对他人造成损害而赔偿对方全部损失,带有惩罚性,责任方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㊂‘综合环境应对㊁赔偿和责任法“(C E R C L A)规定凡是向环境泄漏除石油以外有害物质的船舶的拥有者和运营者,应承担对自然资源带来的损害㊁减损或损失,包括评估该排放行为导致损害㊁减损或损失的合理费用;‘石油污染法“(O P A)指出,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0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但凡存在从任何移动或固定的物体向水体或海岸排放或威胁排放石油的责任方,包括船舶的所有者㊁营运人或因遗赠而受领船舶的人,临岸设施的所有者或营运人,海上设施所在地的承租人或许可证持有人等负责赔偿㊂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D i r e c t i v e2004/35/C E)使用的是预防(p r e v e n t i o n) 和 补救(r e m e d y) 概念,根据 污染者付费原则 ,当经营者的活动已造成环境损害或环境损害的迫近威胁时,该经营者应承担经济责任,采取预防或补救措施减少环境损害的风险㊂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和减少某一事件㊁行为或疏忽导致的对环境损害的迫近威胁而采取的应对措施;补救措施是指为了恢复㊁复原或替换受损自然资源和受损服务功能,或提供与受损资源和服务功能相当的替代物而采取的旨在减轻损失的措施㊂而且,如果 经营者采取了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并不影响任何规范民事责任的相关国际协定所赋予的对传统损害进行赔偿的权利 [2]㊂生态损害不同于传统的人身㊁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实质是公共环境利益的损害,具有模糊性㊁公共性和综合性[14]㊂笔者认为,基于生态环境损害是指由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导致的生态系统㊁环境或自然资源本身损害的内涵,可借鉴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D i r e c t i v e 2004/35/C E) 补救 概念的涵义,使用生态损害补偿的概念,以环境利益的可预防和可救济性为理论基础,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针对责任者因其污染或生产经营行为而导致的生态系统㊁环境㊁自然资源本身的损害(不包括传统的人身㊁财产损害㊁精神损害),责任人应该承担补偿责任,即责任人有义务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责任人不履行修复责任而由第三方代为修复的,或生态(环境)损害无法完全修复的,则实施货币补偿,用于替代责任人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义务㊂2海洋生态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确定客观合理㊁具有可操作性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是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关键㊂从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欧㊁美等国的管理实践来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可归纳为两种: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和生态修复标准㊂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被引入自然资源损害评估与赔偿领域㊂自然资源受损将导致公众环境福利水平下降,以受损之前公众的环境效用水平为基线,则损害补偿标准是保证公众环境福利不受影响的货币金额㊂基于以上共识,大量学者开始使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对溢油㊁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导致的生态损害进行货币化评估,将损害的物理量转化为经济价值作为补偿标准㊂此外,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为损害求偿提供依据㊂尤其是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开采量和贸易量的增加,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国外学者运用意愿调查法㊁旅行费用法㊁市场价格法等量化评估溢油的生态损害并以此作为求偿依据㊂如有学者调查评估了1989年埃克森石油公司 瓦尔迪兹 号油轮溢油导致的环境价值损失为49.9亿美元,其中,威廉王子湾及其附近海域非使用价值损失28亿美元[16-17]㊂由于围填海将导致被填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部丧失,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表明,1997 2007年巴林王国围海造田使生物栖息地累计流失总量达到15358h m2,海洋生态损害总经济价值高达4900万美元[18]㊂随着国内海洋生态损害问题日益突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借鉴国外自然资源损害的货币化评估方法,主要针对用海工程和溢油事故的生态影响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以期量化生态损害的经济成本,在提高人们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同时也通过不断改进的货币化损害评估方法为推进生态补偿实践提供科学依据㊂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围填海造地,导致海岸带资源减少㊁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学者也对此开展了大量损害的货币化评估:针对厦门围填海造地,彭本荣等认为围填海影响海岸带气候调节㊁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的生态损害成本为279元/m2[19];针对胶州湾围填海,李京梅等研究得单位围填海的环境损失成本约为56元/m2,已围填海域总生态效益损失约7.67亿元/a[20-21];张慧㊁肖建红等也曾就此类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22-23],此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第9期李京梅,等: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关键问题探讨31处不再一一赘述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已发展了大量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货币化评估方法㊂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程度及范围为基础的货币化补偿标准,能够灵活运用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量化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所有直接㊁间接服务价值的损失,是一种相对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损害评估标准㊂但是,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损害的货币化评估结果社会认可度较低㊂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难以分割,而货币化评估过程中人为主观的将其分解,导致最终评估结果缺乏可信度;其次,货币化评估方法本身存在各种偏差,尤其是应用意愿调查法计算海洋生态系统非使用价值损失时,不可避免地受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意愿调查法某些偏差可能更为严重,很难准确量化评估对象的生态损害,甚至可能出现同一区域㊁同一生态损害的量化评估值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具有说服力;再次,损害评估结果存在各自为是的单方面表达,忽略了补偿方的治理成本和支付能力,导致了生态补偿实践的低效率㊂3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标准货币化补偿标准确定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20世纪90年代,有国外生态学家提出生态补偿的目的在于保持生态功能基准水平而不是人们福利水平不变,建议使用生态修复原则取代意愿调查法对生态损害补偿标准进行界定㊂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损害评估方法包括生境等价分析法(H a b i t a tE q u i v a l e n c y A n a l y s i s,H E A)和资源等价分析法(R e s o u r c e sE q u i v a l e n c y A n a l y s i s, R E A),是以服务对服务的途径确定修复补偿规模,使修复行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服务收益等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服务的损失[24]㊂H E A自K i n g 等[25]首次提出后受到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 O A A)的推荐并将其编入‘自然资源损害评估导则“(N R D A,1997)[26-27]㊂之后,H E A在自然资源损害评估中得以不断推广㊂2004年,一项针对全美22个州收集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案例中,H E A占其所有评估技术的18%,是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8]㊂同年,欧盟‘环境责任指令“也开展了等价分析的案例研究[29]㊂许多学者也对H E A/R E A进行了大量方法和应用探讨[30-33],如U n s w o r t h等[30]认为需要新建3.22h m2湿地才能补偿新泽西州大沼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1968 1997年因石棉倾倒而导致的湿地生态服务损失;F o n s e c a等[31]将H E A应用于佛罗里达州凯斯国家海洋保护区海草损失的补偿标准研究,认为修复规模至少应为0.63h m2㊂随着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有部分国外经济学者对基于H E A/R E A的损害评估模式和修复补偿标准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一是类型㊁质量完全可比的替代资源难以找到;二是H E A/R E A方法隐含的前提假设是公众愿意接受修复补偿的资源服务和受损资源服务之间的交易,但在未进行偏好调查前就决定替代资源具有完全替代性是不合理的,并且可能影响福利再分配;三是当前H E A/R E A在实践应用中通常是基于服务对服务的分析范式估算出与受损生境相等的生物物理量(如面积),而即使是相等面积的修复或新建生境也未必能保证效用(或价值)不下降㊂针对以上问题,学者对H E A/R E A 的应用进行优化研究并提出了价值对价值的分析范式,以保证修复生境与受损生境服务价值相等[34-35]㊂借鉴国外研究成果,针对中国自然资源损害实际,国内学者基于生态修复原则使用H E A/R E A方法陆续开展了修复补偿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溢油和围填海生态损害修复领域[36-42]㊂如李京梅等[36-37]认为对于塔斯曼海溢油事故和胶州湾围填海导致的生态损害,修复工程的规模应分别为5.83k m2和22.47k m2才能使受损的生态服务得以补偿㊂国内在海洋生态修复补偿标准研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㊂生态修复补偿研究成果较少,难以满足近期内国家对生态脆弱区开展修复补偿的迫切需求㊂①相对于欧㊁美,在国内学术研究层面,基于生态修复目标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㊂②针对常规性用海工程(如围填海)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界定损害程度,如何选择修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2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复工程㊁修复地址㊁修复规模等技术问题鲜有充分的案例研究㊂③从方法论上看,如果人工修复工程无法实现对受损自然生境的完全替代,如何用一个大于1ʒ1的补偿比率估算修复规模㊁改变修复工程以达到基线服务水平是线性变化理想化估计,而对于非线性条件下修复规模的计算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㊂4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综上所述,国外在资源与生态损害的概念内涵界定㊁损害评估方法及补偿标准确定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理论研究及管理实践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海洋生态损害的货币量化等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㊂为提高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评估的科学合理性,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在进一步研究中,应从科学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相关概念内涵出发,探索建立标准化的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体系㊁改进生态损害货币化评估方法㊁深化生态修复补偿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政策框架与制度体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㊂具体来说,在形成统一㊁标准化的海洋生态损害概念界定基础上,关于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的研究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㊂(1)海洋生态损害货币化补偿标准的科学性㊁合理性研究㊂货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㊁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补偿政策实施的可行性㊂针对当前货币化评估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损害货币补偿标准合理有效的原则,对货币化补偿标准确定的各环节进行改进,如改进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和损害程度及范围判定的技术规程,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服务损害分类,构建政府与补偿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引入廉价磋商㊁灵活的引导技术等降低测度结果偏差等,最终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提供一个企业可支付㊁政府可执行的客观标准㊂(2)生态修复补偿的适用范围㊁理论及应用研究㊂针对不同海洋生态损害类型,建立基于生态修复原则的补偿与修复制度,包括规定生态损害的评估范围与修复目标,论证资源/生境等价分析法的适用条件,开发一揽子修复补偿工具包等,这将是今后我国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制度的核心任务之一㊂总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的货币化补偿标准和基于生态修复的补偿标准各有优劣㊂在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应针对海洋生态损害的具体案例灵活选择补偿标准界定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为生态损害补偿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深入推进生态补偿实践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 B E T L E M G.W h i t e p a p e r o n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i a b i l i t y[J].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a w,2000,12(3):405-407. [2]王轩.欧盟‘关于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97.[3] F A Y E T T ED,L O U I S E.T h e c o n c e p t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d a m a g e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i a b i l i t y r e g i m e s[M].N e w Y o r k:O x f o r d U n i-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02,130-150.[4]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5] R O D R I G U E Z A J,J A F F E P A C.T h e O i lP o l l u t i o n A c to f1990[J].T u lM a rL J,1990,15(1):1.[6]周珂.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6):101-107.[7]饶欢欢,彭本荣,刘岩,等.生态损害补偿与赔偿的科学及法律基础探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4(7):1245-1250. [8]梅宏.生态损害: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法治的问题与思路[J].法学论坛,2010,25(6):118-123.[9]柯坚.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法律救济机制:以康菲溢油污染事件为背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1):101-107.[10]吕忠梅.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的法律辨析[J].法学论坛,2017(3):5-13.[11]刘斐斐.我国海洋生态损害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12]张晶.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13]王金南,刘倩,齐霁,等.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2016(2):26-29.[14]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C]//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制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桂林: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1:175-182. [15]陈理洁,张琳.生态损害补偿与赔偿的法律基础与事件分析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红树林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红树林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bd092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0.png)
李京梅(1966-),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 论文说明:本文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49) 资助。感谢本文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作者
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结合红树林资源权属性、收益性以及资产负债
表对资源数量和质量反映的需求,详细阐述了红树林资源资产、负债的概念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核算
体系,并以广西区红树林资源为例,运用 2010-2013 年数据,进行红树林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实证分析,结
果表明:2013 年广西红树林资源资产价值为 63428.3 万元,负债价值 1033.73 万元,净资产 62394.57 万元。
红树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具备极高的生态价值,具备抵御海浪、削弱台风、 保护海岸、固碳释氧、净化海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美化景观重要生态功能,已成为近年来 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环境资源热点之一。我国红树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 台 湾 和 浙 江 等 地 区 ,其 中 广 西 区 红 树 林 资 源 占 我 国 红 树 林 总 资 源 的 38% [8],是 我 国 红 树 林 资 源 重 要分布区域,具有典型代表性。但近年来,随着农业扩张、城市建设、围海养殖、填海造地等 沿 海 开 发 活 动 的 加 剧 , 广 西 红 树 林 资 源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 1960-2010 年 间 , 广 西 红 树 林 资 源 面 积 减 少 了 22.16%[9], 加 强 红 树 林 资 源 的 保 护 刻 不 容 缓 。 编 制 红 树 林 资 源 资 产 负 债 表 , 进 行 红 树 林 资源实物量统计、摸索价值量核算,既能有效反映红树林资源的资产价值和生态贡献,又能够 实时监测红树林资源的变动情况,为评价政府部门红树林资源的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841b6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d.png)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海洋资源承载力评价李京梅;许玲【摘要】From the standpoints of marine resources supply and marine industry demands ,this article buil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measured marin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Qing-dao from 2001 to 2010 b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was beyond the marin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2001 to 2006 and 2008 ,and was with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rest three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aports has increased the supply ability of marine resources to some extent ,but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is still huge ,and is a major cause for the bad performance of marin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should bereformed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industries like recreation fishery and tourism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blue economy zone .%从胶州湾海域资源环境供给和青岛市海洋产业增长需求的角度,构建了青岛市海洋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青岛市2001-2010年间海洋资源承载状况进行测度。
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ce220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4.png)
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李京梅;韩然然;许志华【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22(42)11【摘要】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也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
基于沿海11个省区生态系统亚健康程度指标和物种多样性损害指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
研究结果表明:(1)海洋生态系统亚健康程度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随着经济增长,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亚健康状态占比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
此外,实施排污费制度和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抑制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
(2)海洋物种多样性损害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随着经济增长,海洋物种多样性损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转折点为人均GDP 45145元,目前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未跨过转折点。
此外,排污费制度有利于抑制海洋物种多样性损害,而沿海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加重了海洋物种多样性损害。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尚未出现拐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如果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则势必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因此从规范海域利用方式,完善海岸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保持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沿海城市紧凑发展等方面提出保护和管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总页数】11页(P4665-4675)【作者】李京梅;韩然然;许志华【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江苏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研究——基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3.海洋产业集聚与地区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沿海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4.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研究r——基于中国沿海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5.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沿海地区6省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c897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9.png)
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李京梅;刘雨杭;苏萌;王玲玲;王子言【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22(39)10【摘要】中国是海水养殖大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促进海水养殖密度合理化,为推进海水养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多。
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79-2020年相关主题的文献样本数据,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相关的9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共现和时间线,并系统梳理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绝对数量不多,且仅涉及少数沿海地区,覆盖海域范围不全面;研究大多集中于桑沟湾和大鹏澳等具有良好养殖条件的浅海、滩涂和港湾等典型海水养殖区以及养殖品种和养殖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开展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整体从单纯研究海水养殖品种和区位选择等内容,到深入研究海水养殖技术、海水养殖服务价值和碳汇价值等内容;食品供给服务是海水养殖提供的主要服务,贝藻类混合养殖具有固碳释氧功能,是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新增长点;价值评估方法以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为主;海水养殖生态系统作为自然和人工的混合型生态系统,为海湾和滩涂等自然地貌带来额外的服务价值,相比原始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为完善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总页数】10页(P62-71)【作者】李京梅;刘雨杭;苏萌;王玲玲;王子言【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X171;P745【相关文献】1.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趋势2.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3.上海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动态变化4.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5.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414ec6f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5.png)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栋;王其翔;张涛【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9【摘要】海洋生态资本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由海洋生态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海洋生态资本评估包括海洋生态资源存量评估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体系下,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建立了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技术框架.基于物质量可量化、价值量可货币化、数据可获得性三条评估原则,筛选出9个指标定量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给出了对应的评估方法、计算公式、参数和数据来源.海洋供给服务采用养殖生产、捕捞生产和氧气生产3个指标评估;海洋供给服务采用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2个指标评估;海洋文化服务采用休闲娱乐、科研服务2个指标评估;海洋支持服务采用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2个指标评估.养殖生产、捕捞生产等指标采用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氧气生产、废弃物处理、科研服务等指标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评估;气候调节指标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休闲娱乐指标采用旅行费用法或收入替代法进行评估;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等指标采用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该套方法体系已经应用于山东省7个沿海地级市和福建省东山湾、罗源湾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可,被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吸收采用.该套方法紧密切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可为海洋主管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业务、环评审批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也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精确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总页数】10页(P6254-6263)【作者】陈尚;任大川;夏涛;李京梅;杜国英;王栋;王其翔;张涛【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中国银监会,北京100800;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青岛266100;青岛市科技信息研究所,青岛266003;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26600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管理新模式探讨 [J], 叶属峰;温泉;周秋麟2.生态系统服务评估——2013年第6届生态系统服务伙伴国际学术年会述评 [J], 巩杰;岳天祥3.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海洋生物资源的存量评估 [J], 任大川;赵志远;陈尚;夏涛;李京梅;王栋;社国英;王其翔;王丽;王敏4.深海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保护区发展趋势 [J], 谢伟; 殷克东5.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耦合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J], 陈华阳;王远;黄逸敏;伍博炜;赖文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海水养殖最优生产规模分析——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
![基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海水养殖最优生产规模分析——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7417f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6.png)
基于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海水养殖最优生产规模分析——以南
美白对虾养殖为例
李京梅;王磊
【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
【年(卷),期】2013(31)4
【摘要】论文基于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建立了一个计量经济模型使得南美白对虾养殖业中的负外部性内部化,并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一步估算了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最优产量.经过研究发现,当在负外部性内部化后,山东省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将会在2008~2010年的产量基线上下降1.48%,同时价格将会上升0.86%.相比其他省份,山东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实行负外部性内部化后没有降低其竞争优势,但同时达到了环境友好型的目标.
【总页数】7页(P50-56)
【作者】李京梅;王磊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411
【相关文献】
1.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测度与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J], 何立胜;王萌
2.交通拥挤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内部化手段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J], 彭碧丹
3.我国农业旅游负外部性的内部化研究——基于集约化视角 [J], 许宇飞
4.农田水利设施区域负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的策略——以滹沱河区域为例 [J], 王英辉;李文陆
5.华东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析——以南通市如东县为例 [J], 耿钊;周歧存;王世表;金敏;梁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上)海洋经济学复习参考题(供参考)海洋经济概论部分(一)概念:1、海洋经济: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利用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
2、海洋经济学:以海洋经济综合整体为研究对对象,揭示其本质联系及发展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指导经济实践的科学。
3、蓝色经济: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
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
4、沿海经济区: 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二)简答题:1、为什么要学习海洋经济学?我国是海洋大国,管辖海域广阔,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关注海洋就是关注我们人类的未来,关注海洋经济就是关注我们经济生活的明天2、现代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领域,未来海洋经济将成为中国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资源部分(一)概念:1、边际损害函数:污染物的排放量或污染浓度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引起的损害变化量2、环境资源的选择价值:自己将来的使用价值、自己后代的使用价值、其他人将来的使用价值3、公共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反的、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竞争性或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大气质量、河流)4、负外部性 :即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其他人或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并无需经济补偿成为负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与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
5、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包括资源核算和环境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
6、意愿调查法:问卷调查向被调查者描述被评估的资源或环境询问对方对于资源或环境质量的改善的最大支付意愿或资源环境质量下降的最少受偿意愿?(二)简答题:1、什么是负的外部性?试用负的外部性理论说明我国海洋环境资源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即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其他人或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并无需经济补偿成为负的外部性,如果边际社会净产值大于边际私人净产值,则出现边际社会收益,称之为外部经济。
用数学语言来说, 是指某种生产活动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以及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消费集) 所施加的间接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使得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的损失或收益均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价格反映出来。
出现负外部性的原因在于使用公共产品。
我国海洋环境资源问题:(1)海洋资源破坏问题:包括过度捕捞导致的渔业资源衰竭和生态资源的破坏;在海底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对海洋资源的破坏等;(2)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包括陆源污染、溢油污染、养殖污染等等;海洋资源环境问题就是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负外部性的表现,由于使用海洋这一公共产品所带来的过度捕捞和资源破坏问题。
3、自然资源的经济特性是什么?举例说明海洋资源的经济特性?1、稀缺性2、财产性3、生产要素4、市场性—商品属性海洋产业部分㈠概念:1.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做形成的生产门类。
2.临海工业: 临海工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依托与港口相关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其将港口码头纳入工业生产线的组成部分,使物流过程无缝连接,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如石油化工业、电力工业、木材加工业、船舶工业、水产品工业等。
3.海洋水产业:海洋水产业是人类在海洋中捕捞、采集、栽培、养殖,以及增殖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资源及海洋水产品加工的总称4.主导海洋产业:主导海洋产业,是指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和居于主要地位的产业部门5、海洋旅游业:海洋旅游娱乐业是指滨海地区开展的与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娱乐及经营等服务活动开发利用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形成的服务行业。
㈡简答:1.试选三个角度阐述海洋产业的分类。
1)按照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形态:远古代海洋经济、古代海洋经济、近代海洋经济和现代海洋经济;2)按照海洋开发的技术水平和时间序列可分为传统的海洋经济、现代的海洋经济和未来的海洋经济;3) 按照海洋经济的部门结构可分为海洋水产经济、海洋运输经济、海洋制盐和盐化工经济、海洋油气经济、海洋矿产经济、海洋工程经济、海洋旅游经济、海洋能源经济和海洋服务业经济;4) 按照海洋空间地理类型可分为海岸带经济、海区经济、海岛经济、河口三角洲经济、专属经济区经济和大洋经济等。
2.海洋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1)海洋油气、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构成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
2)一二三次产业结构顺序正向三二一产业结构顺序发展3)科学技术在海洋产业结构形成中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不同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3. 简述我国目前海洋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提出改善和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把握海洋产业结构的总体发展●海洋产业门类齐全,主体产业由传统产业让位于新的产业●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处在盘整时期,新的产业结构即将出现质的飞跃。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较快,传统产业仍占主体地位●我国海洋产业总体发展较快,但存在产业部门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素质加快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积极促进未来海洋产业的成长4. 简述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并举例说明主导产业如何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1.资源环境标准;2.经济增长率标准;3.经济发展后劲最大化标准;4.产业关联度标准;5.比较优势标准海岸带管理部分(一)概念:1、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是海岸带管理的高级层次管理,使海洋综合管理的区域类型,通过战略、区划、规划、立法、执法和行政监督等政府职能行为,对海岸带的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及开发利用的协调和监督管理,以达到海岸带的可持续利用。
2、 ITQs 首次把总可不捕捞量划分成较小的单元,再把它们分配给个别渔业生产单位,并允许个别渔业生产单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买卖,租用配额,其目的是使配额所有者能够更加灵活的安排作业活动。
3.软工程(二)简答题:1、简述海岸带的基本特征:1).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海岸带处于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交汇区,这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不仅具有纯海洋、纯陆地的资源,而且还具有海陆过渡地带的特种资源,因此资源物种丰富、储量巨大,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2).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海岸带处在海洋和陆地的结合部位,这里边缘效应、枢纽效应和扩散效应显著,它依靠廉价的海运和世界各国相通,发展海上贸易,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利用特有的边缘效应和枢纽效应,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有利于搞活内地经济,有利于发挥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
海岸带还处在国防前沿,对保卫国防、抵御外来侵略十分重要,因此这里往往成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宝地。
3).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海洋处于陆地的最低处,地上人为过程和自然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最终都要进入海洋,海洋污染物的绝大多数又集中在近岸海域,这就使海岸带生态系统变得相当脆弱,极易失去平衡,海岸带是侵蚀作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地方,这里的地震频繁,火山活跃、风暴潮、寒潮、赤潮等灾害的发生频率高,对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均产生较大危害。
2、海岸类型按其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答:主要有五类:基岩海岸:侵蚀海岸、断层海岸平原海岸:砾石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芦苇及盐生水草海岸冰雪海岸人工海岸3.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由哪些?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内涵是什么?1.战略性原则:(1)协调发展原则(2)经济优先原则(3)环境优先原则(4)零增长原则2.法律原则:(1)一般原则①相互联系与综合原则②代内和代际公平原则③环境安全原则(2)特殊原则①利益公平原则②海岸保护原则③项目排序原则内涵 1.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用综合观点、综合方法对海岸带的资源、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进行管理的过程。
这里强调综合的观点,综合的方法。
2.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政府行为3.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4.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统筹兼顾的协调、协商过程5.海岸带综合管理是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的手段来进行优化管理6.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最大限度的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减轻乃至恢复受影响的生态过程7.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理过程海洋法部分(一)概念:1、正常基线:以退潮时的海水与陆地分界线作为基线。
2、无害通过制度:指在不妨碍沿海国安全与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外国船舶可以迅速不停继续前进地穿过沿海国领海而不需要事先获得批准的通行制度。
3、大陆架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领海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最宽不应超过350海里。
在大陆架内,国家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海底的油气、矿藏等非生物资源和定居种生物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4、群岛水域:群岛水域是指群岛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方法划定的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
是一种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海域。
5、专属经济区:指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
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一切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于人工岛、设施和结构物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
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自由。
国家对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只有通过明文公告才能确立。
我国的专属经济区有300万平方公里。
6 、公海:公海指各沿海国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的所有部分。
公海面积约2.3亿平方公里,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64%。
7、领海基线:沿海国据以划定其领海内侧的起算线。
包括正常基线,直线基线,混合基线和其他基线4种,由各沿海国行使主权选用。
(三)简答题:1、历史性海域(水域)权利存在的基本条件:1)沿海国长久时期行使管辖权利2)该管辖权利的行使没有遭到来自被管辖区域人民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