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程(新)
常见病诊疗规程一、小儿肺炎1、目的:确保小儿肺炎患儿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2、围:肺炎。
3、职责:按各级医师职责、值班医师职责、管房医生职责对患儿诊疗负责。
4、诊疗规程4.1 诊断要点:1、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
2、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趾指端发绀。
3、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4、重症患者常有其他系统体征或症状,如呕吐、腹泻、抽搐、心音低钝、心率快等。
5、常见的并发症为肺气肿或肺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性脑病。
6、辅助检查(1)血象及细菌培养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细菌性肺炎血白细胞大多数增加,病毒性肺炎血白细胞正常或减低。
(2)胸部X线片可见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中带较多,少数可融合成大片浸润影,并可伴有肺不或肺气肿。
并发脓气胸、肺大疱时可见相应的改变。
4.2 鉴别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湿罗音。
婴幼儿全身症状重,因气管狭窄,易致呼吸困难,有时与肺炎不易区分,应按肺炎处理。
胸片可帮助诊断。
2、肺结核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及X线影像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但肺部罗音常不明显。
应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X线胸片及抗生素治疗后的反应加以鉴别。
3、支气管异物吸入异物可致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导致肺气肿或肺不,易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
但根据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及胸部X线检查可予以鉴别,必要时可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4.3 治疗1、一般治疗保持室空气流通、相对湿度60%;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2、病原治疗(1)抗生素:轻症肺炎可在门诊治疗,首选青霉素G、羟氨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
备选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或头孢丙烯等。
儿科疾病诊疗规范
654第二十五章儿童保健第一节营养不良【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完成病历。
2. 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史。
3. 相关疾病史(急慢性感染、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等),病情发生发展过程。
4. 合并症及治疗经过。
【检查】1. 入院后1小时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格检查外,应注意皮下脂肪减少部位、程度、水肿、精神状态及心肺功能。
2. 实验室检查:根据营养不良的程度,作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等相关检查,针对原发病作相关检查及心电图、肝脏超声、X 线检查,有条件者可作血游离氨基酸、血清酶、血微量元素及各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诊断】1. 根据临床症状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消瘦型、水肿型、混合型)和程度(轻、中、重)。
2. 尽力找出原发疾病。
3. 寻找可能的合并症。
【治疗原则】1. 迅速纠正严重合并症:如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严重感染等。
2. 及时处理各种原发疾病。
3. 调整饮食,合理喂养。
4. 可选用各种消化酶、蛋白同化类固醇如苯丙酸诺龙;补充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
5. 病情严重、血浆蛋白过低或有严重贫血者,可输全血或血浆。
6.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或转上级医院。
【疗效标准】1. 治愈:体重增长至相应身高体重标准第三个百分位以上,各项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已治愈。
2. 好转:体重增长,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各种并发症好转。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
【出院标准】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张芳蓉)第二节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喂养史、疾病史。
3. 抽搐发作状态、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喉鸣及意识障碍、有无发热等诱因。
4. 治疗经过和治疗反应。
【检查】1. 入院后15分钟必须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面神经征、腓反射、止血带征。
第二十五章儿童保健6552. 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等电解质及碱性磷酸酶。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部分:引言。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包括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呼吸道感染等。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小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一、细菌性痢疾-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史。
2.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
3.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或昏迷等中毒性痢疾表现。
4. 与之鉴别的其它腹泻。
检查1. 全身检查:疑毒痢时应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
3. 器械检查:必要时作乙状结肠镜检。
诊断1. 依据进食不洁食物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依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 本病需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巴痢疾等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
4. 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防治肺水肿等措施。
二、小儿败血症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高热及全身不适:如头痛、纳差、苍白、婴幼儿可惊厥、吐泻。
2. 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史、皮肤疔疖、脓肿史、胃肠道症状及尿路感染史。
检查1. 全身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
2. 专科检查:皮肤感染病灶、出血点、肝脾有无肿大。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加药敏试验,局部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及涂片及其他有关检查。
诊断1.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血象可初步做出诊断。
2. 确诊需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毒痢及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 抗菌药物治疗: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 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加用激素治疗。
4. 脓性病灶切开排脓。
5. 免疫疗法。
6. 严重者转上级医院三、小儿腹泻病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常见儿科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儿科疾病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包括厌食、消瘦、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反酸、反复上腹部疼痛、呕血及便血史。
3. 有关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的家族史。
4. 以前的检查、治疗经过及疗效情况。
【检查】1. 全身体检,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2.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3. 有条件可作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
4. 有条件可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IgG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13-C素呼吸试验等。
【诊断】1. 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状,钡餐及纤维内窥镜检查的结果即可诊断。
2. 注意与应激性溃疡、胃泌素瘤所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相鉴别。
【治疗原则】1. 饮食治疗。
2. 并发症治疗,如溃疡出血等。
3. 抗酸治疗,包括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4. 保护胃粘膜,如胶体铋。
5. 根除HP治疗。
6. 病情复杂,医疗条件欠佳者,需请专科医师或转上级医院医治。
【疗效标准】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愈合。
2.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缩小。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出院标准】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门诊治疗。
小儿腹泻病【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
【诊断】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
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儿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1. 儿科诊疗常规规范1.1 门诊就诊流程- 患者到达门诊后,需先进行登记,提供相关信息;- 拍照存档;- 医生进行初步询问病情;- 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给予诊断意见和建议治疗方案;- 医生开具处方单、医嘱等。
1.2 住院病人诊疗流程- 患者入院后,在接待处进行登记,完善住院资料;- 医生进行详细询问病情;- 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住院病人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医生定期进行病情查房,调整治疗方案。
1.3 诊查项目规范- 门诊常规项目:体温测量、血压测量、心率测量、呼吸频率测量、身高测量、体重测量等;- 住院病人常规项目:上述门诊常规项目外,还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2. 儿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2.1 静脉采血- 洗手消毒;-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手背静脉;- 婴幼儿可先使用无痛针头;- 用消毒酒精擦拭皮肤,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无菌针头进行静脉穿刺,采血;- 采集血液样本后,用消毒棉球进行止血,并固定伤口;- 标本送检。
2.2 鼻胃管置入- 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给患儿及家属;-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鼻胃管;- 用生理盐水湿润鼻孔,将鼻胃管插入患儿的鼻腔,并经硬腭进入胃内;- 确认鼻胃管位置,用胶布固定鼻胃管;- 鼻胃管插入后,注射适量的空气判断管腔是否通畅;- 鼻胃管锚固好后,将管腔用盐水冲洗,然后迅速封死;- 鼻胃管使用后每天护理干净,防止感染。
2.3 小儿吸痰- 协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如俯卧位或半俯卧位;-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护目镜、口罩、防护衣穿戴齐全;-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并用生理盐水湿润管嘴;- 将吸痰管插入患儿口腔或气管;- 通过负压吸引法进行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 吸痰后,及时清洗吸痰管。
2.4 小儿注射-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注射部位,一般在大肌肉处,如臀部、大腿外侧;- 捏起注射部位皮肤,以快速、匀速的手法插入针头;- 确认无血液反流后,缓慢注射药液;- 缓慢拔出针头,用干净的棉球轻压注射部位,防止药液外渗;- 处理废弃注射器和针头。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儿科常见疾病中西医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诊断要点以发热恶寒 , 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
多兼咳嗽 , 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四时均有 , 多见于冬春 , 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自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 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 单核细胞增加。
二、中医辨证分型1 、风寒束表 : 发热轻,恶寒重 , 无汗 , 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
年长儿可诉肢体疼痛 ,头痛。
舌苔薄白 , 脉浮紧。
2 、风热犯表 : 发热重 , 恶寒轻 , 有汗或无汗,头痛 , 鼻塞流稠涕 , 咳嗽 , 咽红。
或目赤流泪 , 烦热口渴。
舌质红少津 , 苔薄黄 , 脉浮数。
3 、暑湿袭表 : 高热不退 , 或身热不扬 , 汗出不畅多头痛 , 倦怠 , 泛恶 , 鼻塞流涕 , 咳嗽。
舌尖红 , 苔白腻 , 脉数。
三、治疗( 一〉中医治疗风寒束表 : 解表散寒 , 宣肺和卫。
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2 、风热犯表 : 硫风清热 , 解毒利咽。
以银翘散和桑菊饮加减。
3 、暑湿袭表 : 清暑解表。
以新加香需饮加减。
4、外治:中药穴位敷贴、中药外洗、推拿等治疗。
〈二〉西医治疗1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 保持室内通风 , 适宜的温湿度 : 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对症治疗 :(1) 发热:可给物理降温 : 体温≥°C 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酸、布洛芬等,或静注赖氨匹林。
如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 如既往有复杂性热惊厥史 , 体温≥ 38°C 即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3 、病因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1) 利巴韦林(病毒唑) , 疗程 3 一 7 天。
剂量为 10 -15mg/kg/ 日 ,分 3-4 次口服或、化吸入、静注。
(2) 中药 : 可选用感冒冲剂(院制)、小儿金翘颗粒、健儿清解液、减味紫雪口服液等。
如病情严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 , 常用者有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 疗程 3-5 日。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最新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和指导。
在儿科领域,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常见病之一:感冒2.1 病因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
2.2 临床表现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喉咙痛、轻度发热等。
2.3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合病史判断是否患有感冒。
2.4 治疗治疗感冒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补充水分、适当服用退烧药等。
三、常见病之二:腹泻3.1 病因腹泻常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进食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也会导致腹泻。
3.2 临床表现腹泻的典型症状包括腹部胀气、腹痛、腹泻、恶心等。
3.3 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配合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
3.4 治疗治疗腹泻主要包括止泻药物使用、腹泻饮食调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四、常见病之三:发热4.1 病因发热常常是由于感染、炎症、药物反应或其他疾病引起。
4.2 临床表现发热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常伴有头痛、全身倦怠、畏寒等。
4.3 诊断通过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等方式,来判断是否患有发热。
4.4 治疗治疗发热主要包括使用退烧药物、适当休息和及时就医治疗等。
五、结论本文档介绍了最新的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包括感冒、腹泻和发热等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该规范为儿童提供准确和科学的诊疗服务,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中医理论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儿童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经验。
中医儿科常见病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食欲不振等。
下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
一、感冒感冒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头痛、咳嗽、鼻塞、喉咙痛等。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邪气入侵体内,致使气血失调。
感冒的治疗要根据病因来针对性治疗,一般治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体质:以滋养肺脾为主要原则,用做法可见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2.辛凉解表:在感冒初期可用辛凉解表,如荆芥、薄荷、藿香等,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3.清热解毒:感冒后期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黄芪、三七、柴胡等,消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
4.根据症状加减方:根据感冒症状加减中药方剂,如感冒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可用麻黄汤加减等方剂。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特征是反复咳嗽,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
中医认为咳嗽的原因有风热、燥热、肺热等,调理方法常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降火:咳嗽伴有发热症状时,可用清热降火的方法,根据体质加减用黄连、银翘、生石膏等中药配方。
2.益气润燥:咳嗽时喉咙不适,可用益气润燥的方法,如黄芪、麦冬、山药等,润肺益气,改善咳嗽症状。
3.理气和胃:咳嗽伴有胃痛、烧心等症状时,可用理气和胃的方法,如香附、柿子、茯苓等,缓解胃部不适,改善咳嗽症状。
三、发热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具体症状包括头痛、体温升高、出汗等。
中医认为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外感热毒、气虚体弱、营卫失调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里透:针对口渴、头痛、发热等症状,可用解表里透的方法,如桑叶、板蓝根、金银花等药物来清除热毒。
2.益气固表:当发热伴有脾虚、胃弱症状时,可用益气固表的方法,如党参、茯苓、黄芪等,调养气血,提高人体免疫力。
儿科疾病诊治规范制度
儿科疾病诊治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范制度旨在规范儿科疾病的诊治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的权益。
本规范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相关规定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包含门诊、住院和急诊等环节。
第三条术语定义本规范制度中涉及的术语定义如下: 1. 儿科疾病: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各种疾病,年龄范围为降生后的28天至18周岁。
2. 诊断:指通过临床察看、试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患儿的疾病种类和病因。
3. 治疗:指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对患儿的疾病进行干涉和治愈。
第二章诊断流程第四条临床察看1.医生应认真询问患儿及其家长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2.医生应关注患儿的主诉、病史、发病时间、病程及症状等信息。
3.医生应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并订立进一步检查的方案。
第五条试验室检查1.医生应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试验室检查项目,并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出解释。
2.试验室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如有异常结果,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随访工作。
第六条影像学检查1.医生应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试验室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并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出解释。
2.影像学检查结果应及时记录,并提交给医生进行分析和诊断。
第七条进一步诊断1.医生应综合临床察看、试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一步明确患儿的诊断结果。
2.院内多学科会诊可作为进一步诊断的参考,对于疑难病例应及时组织会诊。
第八条诊断报告1.医生应向患儿及其家长认真解释诊断结果,并供应书面诊断报告。
2.诊断报告应包含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试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以及治疗建议等内容。
第三章治疗流程第九条药物治疗1.医生应依据患儿的诊断结果,订立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向患儿及其家长做出解释。
2.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注意患儿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感染性疾病: (6)先天性感染 (6)新生儿败血症 (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小儿出血性疾病: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血友病 (12)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先天性心脏病 (20)一、室间隔缺损 (20)二、房间隔缺损 (21)三、动脉导管未闭 (21)四、法洛四联症 (22)五、大动脉转位 (23)六、主动脉缩窄 (24)七、肺动脉瓣狹窄 (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儿童期糖尿病 (27)川崎病 (30)心肌炎的诊治 (31)哮喘的诊治 (32)小儿结核的诊断 (34)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 (34)腰推穿刺 (36)腹腔穿刺 (36)胸膜腔穿刺抽液 (37)胸膜腔穿刺抽气 (37)胸骨穿刺 (38)住院病人诊疗规范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感染性疾病: (6)先天性感染 (6)新生儿败血症 (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小儿出血性疾病: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血友病 (12)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先天性心脏病 (20)一、室间隔缺损 (20)二、房间隔缺损 (21)三、动脉导管未闭 (21)四、法洛四联症 (22)五、大动脉转位 (23)六、主动脉缩窄 (24)七、肺动脉瓣狹窄 (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儿童期糖尿病 (27)川崎病 (30)心肌炎的诊治 (31)哮喘的诊治 (32)小儿结核的诊断 (34)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 (34)腰推穿刺 (36)腹腔穿刺 (36)胸膜腔穿刺抽液 (37)胸膜腔穿刺抽气 (37)胸骨穿刺 (38)住院病人诊疗规范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感染性疾病: (6)先天性感染 (6)新生儿败血症 (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小儿出血性疾病: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血友病 (12)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先天性心脏病 (20)一、室间隔缺损 (20)二、房间隔缺损 (21)三、动脉导管未闭 (21)四、法洛四联症 (22)五、大动脉转位 (23)六、主动脉缩窄 (24)七、肺动脉瓣狹窄 (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儿童期糖尿病 (27)川崎病 (30)心肌炎的诊治 (31)哮喘的诊治 (32)小儿结核的诊断 (34)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 (34)腰推穿刺 (36)腹腔穿刺 (36)胸膜腔穿刺抽液 (37)胸膜腔穿刺抽气 (37)胸骨穿刺 (38)住院病人诊疗规范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治疗】1.对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光疗治疗。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对于胆红素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患儿,可考虑进行换血治疗。
5.对于遗传代谢病引起的黄疸,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治疗。
6.针对黄疸的致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感染性黄疸应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7.加强护理,保持环境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8.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黄疸病需要与生理性黄疸区分开来,并进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鉴别。
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输白蛋白、血浆、纠正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病、肝泰乐、胆酸钠保肝、利胆和中药退黄等。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保温、供氧,尽早开奶,尽快排出胎便,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或白蛋白竞争结合位点的药物。
对于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小儿腹泻病病史采集应包括大便性状、次数和病程、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中毒症状以及明显病因和诱因等方面。
检查包括全身体检、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以及大便细菌培养等。
诊断可以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进行,但在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为腹泻病。
需要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包括合理饮食、控制感染、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对于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且缺乏相应检查和治疗手段的患儿,需要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包括治愈、好转和未愈等。
急性喉炎病史采集应包括发热、咳嗽、声嘶、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等方面,以及治疗经过和反应等。
检查应包括体格检查、血象检查、直接喉镜检查(但对于有严重呼吸困难者要慎用)、分泌物培养以及血气分析等。
诊断可以根据急性起病、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进行,但需要注意与咽后壁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目录一、发热二、肺炎三、热性惊厥四、儿童腹泻病五、脱水六、手足口病七、支气管哮喘八、泌尿道感染九、急性肾小球肾炎十、肾病综合征十一、急性呼吸衰竭十二、心力衰竭十三、病毒性脑炎十四、化脓性脑膜炎十五、川崎病十六、过敏性紫癜1 4 9 12 18 22 27 33 37 40 44 47 51 55 61 63发热【概述】发热(fever)即指体温异常升高。
正常小儿的体温波动于肛温36.5-37.5℃或腋温36-37℃,口温(舌下)一般比腋温高0.2-0.5℃。
肛温最能真实反映体内温度。
肛温≥38℃或腋温≥37.5℃,且1天内波动超过1℃,可定义为发热。
根据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均以腋下温度为标准):低热<38℃,中度发热38-39℃,高热为39.1-41℃,超高热为≥41℃。
【病因】1.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疾病引起的全身或局灶性感染,如败血症、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肺炎、胃肠炎等。
感染性疾病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时期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2.非感染性疾病(1)变态反应及风湿性疾病;血清病、输液反应、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川崎病、类风湿关节炎等。
(2)环境温度过高或散热障碍:高温天气、衣着过厚或烈日下户外活动过度所致中暑、暑热症、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家族性无汗无痛症、鱼鳞病等。
(3)急性中毒:阿托品、阿司匹林、苯丙胺、咖啡因等。
(4)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5)其他:颅脑外伤后体温调节异常、慢性间脑综合症、感染后低热综合症。
【治疗】发热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的采集和详细全面的的体格检查及对某疾病的高度认知性。
【发热的处理】发热程度不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亦无证据显示退热剂能有效地缩短发热病程;研究显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因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惧情绪。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儿科常见病本诊疗指南涵盖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常见病的列表:-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皮肤病- 发热- 儿童传染病- 肠道感染- 眼部感染- 尿路感染- 头部外伤- 儿童过敏等2. 诊断与治疗原则对于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患儿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评估。
- 注意聆听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描述,了解病情发生的时间、程度和后续变化等情况。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检查皮肤、听取肺部和心脏等。
- 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过敏史、家族史等。
-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3. 药物治疗建议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药物,注意患儿的年龄、体重、耐药情况等因素。
- 根据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准确计算药物的用量。
-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非药物治疗建议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非药物治疗建议:- 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充足的饮食和水分摄入-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常规体检和定期复查5. 注意事项在给予儿童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纠正营养不良等问题。
- 强调家长的合作,包括正确服药、按时复诊等。
- 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帮助幼儿用药、调整给药方式等。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慎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结论以上是儿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希望通过本指南能够给临床医生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病。
同时,我们也提醒医生们在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评估每位患儿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临床经验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者拒乳、反响低下等普通病症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病症,体温不升或者发热。
【检查】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者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应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病史采集】1. 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者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浮现在生后24 小时内、发展快,或者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 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TORCH 血清学检测及基因诊断〔PCR)。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引言
儿科常见疾病指的是在儿童中较为普遍出现的疾病,这些疾病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制定了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疾病的诊断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病症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等信息。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指标,以及检查器官功能和皮肤状况等。
3. 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常见疾病的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诊断结果,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如抗生素、退热药、抗过敏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2. 支持疗法: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儿,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如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等,以帮助患儿快速康复。
3. 休息和康复:对于一些需要休息和康复的疾病,医生会建议患儿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鼓励适量运动和良好饮食惯。
结论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是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而制定的。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休息和康复等措施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遵循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和发育。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篇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8)第一章新生儿科 (8)第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8)第二节新生儿败血症 (11)第三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4)第四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6)第五节早产儿管理 (19)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4)第七节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30)第八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1)第九节新生儿气漏综合征 (36)第十节新生儿窒息复苏 (37)第十一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4)第十二节新生儿休克 (47)第十三节新生儿肠外营养 (48)第十四节新生儿输血规范 (51)第十五节新生儿激素使用规范 (54)第二章呼吸科 (57)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7)第二节急性感染性喉炎 (59)第三节肺炎 (62)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67)第三章神经内科 (72)第一节吉兰-巴雷综合征 (72)第二节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75)第三节热性惊厥 (79)第四节病毒性脑炎 (83)第五节瑞氏综合征 (87)第六节化脓性脑膜炎 (90)第七节癫痫 (96)第八节惊厥持续状态 (103)第九节颅内高压 (109)第十节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 (112)第四章心血管内科 (116)第一节房间隔缺损 (116)第二节室间隔缺损 (117)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 (120)第四节病毒性心肌炎 (122)第五节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124)第五章血液肿瘤科 (130)第一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0)第二节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6)第三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40)第四节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2)第五节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抗生素使用 (145)第六节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149)第七节儿童血友病 (156)第六章肾脏、免疫科 (163)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163)第二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型) (165)第三节过敏性紫癜 (166)第四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169)第五节遗传性肾炎 (171)第六节肾小管酸中毒 (172)第七节儿童Bartter综合征 (175)第八节小儿肾功能衰竭 (176)第九节川崎病 (179)第十节渗出性多形红斑 (180)第十一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82)第十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185)第十三节狼疮性肾炎 (190)第十四节皮肌炎 (194)第十五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196)第十六节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诊疗指南 (197)第十七节慢性肉芽肿病 (199)第十八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200)第七章感染消化科 (202)第一节麻疹 (202)第二节流行性腮腺炎 (205)第三节水痘 (207)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208)第五节EB病毒感染 (212)第六节巨细胞病毒感染 (215)第七节手足口病 (218)第八节猩红热 (223)第九节细菌性痢疾 (226)第十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8)第十一节结核病 (231)第十二节梅毒 (236)第十三节肺吸虫病 (239)第十四节慢性胃炎 (242)第十五节消化性溃疡 (245)第十七节发热待查 (254)第十八节慢性腹泻 (264)第十九节肝脾肿大原因待查 (271)第二十节、浆膜腔积液原因待查 (278)第二十一节侵袭性真菌感染 (280)第八章内分泌科 (285)第一节矮小症 (285)第二节儿童糖尿病 (286)第三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90)第四节肥胖症 (292)第五节中枢性尿崩症 (295)第六节性早熟 (298)第七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00)第八节低血糖症 (303)第九节肾上腺危象 (305)第十节内分泌特殊检查诊疗规范 (306)第十一节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规范 (312)第九章重症医学科 (317)第一节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 (317)第二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抢救常规 (327)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常规 (331)第四节心力衰竭的抢救常规 (333)第五节急性中毒抢救常规 (335)第十章康复科 (342)第一节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康复指南 (342)第二节脊髓炎的康复指南 (347)第三节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指南 (358)第四节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 (363)第五节各种脑炎的康复指南 (372)第六节周围神经损伤 (376)第二篇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379)第一章肝胆外科 (379)第一节胆道扩张 (379)第二节肝脏损伤 (380)第三节小儿肝脏肿瘤 (381)第四节黄疸 (384)第五节儿童门静脉高压 (390)第二章新生儿胃肠外科 (395)第一节急性肠套叠 (395)第二节腹股沟疝 (396)第三节急性阑尾炎 (397)第四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398)第六节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401)第七节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402)第八节新生儿肛周脓肿 (403)第三章泌尿外科 (405)第一节尿道下裂 (405)第二节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 (408)第三节隐睾 (411)第四节阴囊急症 (414)第五节肾母细胞瘤 (417)第六节肾挫裂伤 (420)第七节嗜铬细胞瘤危象 (422)第八节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424)第九节盆腔泌尿生殖器肿瘤 (426)第四章心胸外科 (429)第一节先天性心脏病 (429)第二节漏斗胸 (437)第三节心包炎 (438)第四节脓胸 (439)第五节心胸外科急诊服务流程 (440)第五章骨科 (446)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446)第二节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448)第三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450)第四节先天性肌性斜颈 (454)第五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457)第六节发育性髋脱位 (460)第七节内固定取出术 (461)第八节斜颈手术 (461)第九节肱骨髁上骨折 (462)第十节滑膜炎 (463)第十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前后操作规范 (464)第六章烧伤整形科 (465)第一节烧伤 (465)第二节先天性唇腭裂 (470)第三节多、并指畸形 (474)第四节瘢痕畸形 (477)第五节皮肤病变与体表包块的整形外科诊疗 (481)第六节吸入性损伤诊疗指南 (484)第七节激素注射防治瘢痕的操作规范 (486)第七章神经外科 (488)第一节脑震荡 (488)第二节脑挫裂伤 (488)第三节弥漫性轴索损伤 (490)第五节开放性颅脑损伤 (491)第六节小儿后颅窝肿瘤 (492)第七节小儿脑积水 (493)第八节脊髓栓系综合症 (494)第九节自发性颅内出血 (495)第十节难治性癫痫 (504)第八章肿瘤外科 (509)第一节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509)第二节畸胎瘤 (518)第三节软组织感染及淋巴结病变 (520)第四节肿瘤外科常用化疗药及化疗辅助用药 (523)第三篇专科科室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526)第一章口腔科 (526)第一节乳牙龋病 (526)第二节乳牙牙髓病 (527)第三节疱疹性口炎 (530)第四节牙发育异常 (531)第五节混合牙列异常 (539)第二章眼科 (545)第一节白内障 (545)第二节结膜炎 (547)第三节泪道病 (559)第四节内斜视 (562)第五节外斜视 (565)第六节眼睑与睫毛位置异常 (567)第三章皮肤科 (572)第一节特应性皮炎 (572)第二节脓疱疮 (576)第三节荨麻疹 (577)第四节丘疹性荨麻疹 (580)第五节湿疹 (581)第四章耳鼻喉科 (585)第一节变应性鼻炎 (585)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587)第三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588)第四节儿童鼻窦炎 (589)第五节中耳炎 (592)第五章麻醉科 (596)第一节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 (596)第二节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602)第三节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615)第四节小儿术前禁食指南 (622)第六节围术期输血指南 (633)第四篇儿科常用操作规范 (642)第一章常用操作规范 (642)第一节腹膜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642)第二节骨髓穿刺术 (644)第三节腰椎穿刺术 (646)第四节胸腔穿刺术 (647)第五节膀胱穿刺术 (648)第六节人工呼吸术 (649)第七节心包穿刺术 (652)第八节心电图操作常规 (654)第九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654)第十节胸腔减压术 (655)第十一节硬膜下穿刺术 (655)第十二节肿瘤穿刺活检标准操作规范 (657)第二章口腔科常用操作规范 (661)第一节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661)第二节玻璃离子材料充填术操作规范 (665)第三节乳牙拔除术操作规范 (667)第四节窝洞制备操作规范 (670)第五节乳牙干髓术操作规范 (673)第三章皮肤科常用操作规范 (675)第一节色素激光(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75)第二节NB-UVB(Waldmam UV-100)紫外光疗仪操作规范 (676)第三节点刺试验的操作规范 (677)第四节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78)第五节高频手术系统ELLMAN 治疗仪操作规程 (679)第六节冷湿敷的操作规范 (680)第七节连续YAG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80)第八节赛诺秀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81)第九节无针高压注射器的操作规范 (682)第十节氧化锌糊换药的操作规范 (683)第四章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 (686)第一节气管插管操作技术规范 (686)第二节静脉复合+部位麻醉术中管理技术规范 (687)第三节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 (688)第四节臂丛神经组织操作技术规范 (690)第五节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规范 (691)第六节输血技术规范 (693)第七节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操作技术规范 (695)第八节危重病人抢救及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697)第九节麻醉复苏室日常工作技术规范 (698)第十节应急抢救操作技术规范 (700)第十一节困难气道处理操作技术规范 (700)第十二节日常麻醉工作技术规范 (703)第十三节体外循环室工作规范 (707)第五章输血适应症与输血指南 (713)第一节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713)第二节内科输血指南 (718)第一篇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新生儿科第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标准】(一).具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母孕期患有糖尿病、胆汁淤积、宫内感染、早产、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宫内窘迫、剖宫产、产时窒息等。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感染性疾病: (6)先天性感染 (6)新生儿败血症 (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小儿出血性疾病: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血友病 (12)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先天性心脏病 (20)一、室间隔缺损 (20)二、房间隔缺损 (21)三、动脉导管未闭 (21)四、法洛四联症 (22)五、大动脉转位 (23)六、主动脉缩窄 (24)七、肺动脉瓣狹窄 (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儿童期糖尿病 (27)川崎病 (30)心肌炎的诊治 (31)哮喘的诊治 (32)小儿结核的诊断 (34)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 (34)腰推穿刺 (36)腹腔穿刺 (36)胸膜腔穿刺抽液 (37)胸膜腔穿刺抽气 (37)胸骨穿刺 (38)住院病人诊疗规范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新生儿肺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TORCH血清学检测及基因诊断(PCR)。
6. 碱性磷酸酶、B型超声、同位素扫描、CT等。
【诊断】1.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确诊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的致病原因。
2. 需与生理性黄疸鉴别,以及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及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病因鉴别。
【治疗】1. 光照疗法。
2. 药物治疗: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
输白蛋白、血浆、纠正酸中毒。
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原发病。
肝泰乐、胆酸钠保肝、利胆。
中药退黄。
3. 一般治疗:保温、供氧,尽早开奶,尽快排出胎便,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竟争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或白蛋白竟争结合位点的药物。
4. 胆道闭锁确诊后手术治疗。
小儿腹泻病【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
【诊断】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
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纠正。
2. 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好转,脱水基本纠正。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
急性喉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发热、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3. 治疗经过及反应。
【检查】1. 入院后15分钟必须完成体格检查。
2. 应作血象检查,必要时可作直接喉镜检查,但对有严重呼吸困难者要慎用。
有条件者可作分泌物培养,严重喉梗阻者应作血气分析。
【诊断】1. 根据急性起病、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可作出诊断。
但注意与咽后壁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2. 按呼吸困难的程度,将喉梗阻分为4度,可据此掌握气管切开的时机。
【治疗原则】1. 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雾化吸入以利分泌物排出。
2. 控制感染,及时静脉输入足量抗生素。
3. 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制剂有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宜与抗生素合并使用。
4. 对症治疗,烦燥不安宜用镇静剂。
5. Ⅳ度喉梗阻,或Ⅲ度喉梗阻经治疗无缓解者,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6. 病情严重,处理困难者,应请上级医师或相应专科会诊。
【疗效标准】1. 治愈:体温正常、喉炎症状和体征消失。
2. 好转:体温正常,气促及犬吠样咳嗽和喉鸣减轻。
3.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有加重。
支气管肺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发热,咳嗽、气促及并发症的表现。
3. 治疗经过及其疗效。
【检查】1. 体检注意呼吸频率,有否鼻扇、紫绀、三凹征,肺部细湿罗音及合并的气胸、脓胸体征。
须注意有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其它脏器功能受累而出现的症状。
2. 入院后应作血象及胸部X线检查,有条件者应作病原学检查,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积分等。
危重病例应作血气分析。
【诊断】1.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有较固定的细湿性罗音,结合X线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同时辨别病情轻重,及有无心衰、呼衰等并发症和脓气胸等合并症。
2. 可疑病例应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等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患儿宜减少活动,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
重症病例可酌情应用血浆或新鲜全血等。
2. 病原治疗:根据病情或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3. 对症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祛痰剂,雾化治疗等。
(2) 氧疗。
(3) 防治水、电解质失衡。
4. 重症患儿宜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酌情加用阿拉明或多巴胺。
严重肺炎,喘憋不能缓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
5. 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及时纠正心衰、呼衰、肠功能衰竭、脓胸及脓气胸等。
心律失常【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无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晕厥等伴随症状。
3. 既往心律失常用药情况;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经过。
【检查】1. 一般心律失常病例,入院后1小时完成体格检查,严重心律失常或继发、并发其它严重疾病的病例,入院后15分钟完成并做好相应监护;重点检查心脏大小、心音强弱、心率、心律、血压、有否气促、紫绀、肝脏进行性增大。
2. 一般心律失常诊断须有12导ECG,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条件者可做HOLTER;疑难复杂病例须有HOLTER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生理检查;做好有关基础疾病和诱因检查;心肌炎病例,强调早期心肌酶谱检查。
【诊断】根据心电改变,可明确心律失常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诱因和病因;注意判别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治疗原则】1. 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疾病,防治并发症。
2. 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监护、饮食、休息、活动。
3. 抗心律失常治疗: (1) 早搏:按早搏的性质和程度,可适时、适当选用抗心律失常药。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通过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方法刺激转律,亦可选用ATP、洋地黄、心律平等药物律;必要时可选用超速抑制转律或电转律。
房扑,房颤:控制心室率与转律相结合,药物和电转律相结合。
(2) 室性心动过速:视情采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转律或电转律。
室扑、室颤:立即抢救,尽快除颤。
(3) 缓慢性心律失常:视情采用药物或起搏的方法提高心率。
4. 射频消融:适合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的根治。
5.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须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
【疗效标准】1. 异位心律失常: (1) 显效:异位心动过速消失,早搏消失; (2) 有效:异位心动过速发生减少,早搏减少50%以上; (3) 无效:异位心律无变化,早搏减少不足50%。
2. 缓慢性心律失常: (1) 显效:心率正常稳定,症状消失; (2) 有效:心率大致正常、基本稳定,症状明显缓解; (3) 无效:心率不正常,症状无缓解。
【出院标准】显效或有效病例,生命体征稳定,再结合相关疾病的康复情况而定。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前驱感染:发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
3. 水肿、高血压、尿量、尿色情况。
4. 既往有无浮肿、血尿史。
5. 有无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检查】1. 物理检查:判断水肿程度及性质,测血压,寻找脓皮症、扁桃体红肿、龋齿等感染病灶,及时详细检查有无循环充血的表现。
2.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血沉、ASO、CRP、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补体测定,必要时查乙肝二对半、尿FDP、24h尿蛋白的定量、血脂等。
【诊断】1. 具有前驱感染的病史,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
2. 对不典型病例需与尿路感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进性肾炎、病毒性肾炎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1. 卧床休息: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
2. 调整饮食:对水肿、高血压者限盐及蛋白质。
3. 控制感染。
4. 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5. 少尿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严格控制液体入量、纠正代谢紊乱、透析治疗等。
6. 循环充血的治疗:积极利尿、可用硝普钠静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一般不用洋地黄类药物。
重者可透析治疗。
【疗效判断】1. 治愈:水肿、少尿、高血压、血尿消失,血生化正常,尿常规检查转阴,并保持3月以上。
2. 好转:临床症状及重症并发症消失, 尿常规检查仍有少量红细胞、肾功能正常。
【出院标准】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
定期随诊。
肾病综合征【病史采集】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水肿。
3. 过去有无类似浮肿史及当时情况。
4. 过去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剂量、疗程、效果。
5. 询问有无血尿、高血压及氮质血症之表现。
【检查】1. 全身水肿的程度及性质,测量腹围,有无腹水征,测血压,心脏体征,肺部体征。
2. 辅助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血清蛋白电泳、补体、血沉、胸部x线检查。
【诊断】1. 具有典型的“三高一低”临床表现可诊断单纯性肾病,若同时伴有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补体持续降低四项之一或多项者可诊断为肾炎性肾病。
2. 本病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相鉴别,必要时查抗核抗体、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等,并需详尽参考病史及有关家族史除外狼疮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紫癜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