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旅游资源突破口的选择探究
药都亳州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
药都亳州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其次,由于现在人的生活压力普遍的不断增加。
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人们也越发的倾向于外出旅游释放压力。
随着人们“绿色消费”、“崇尚自然”的享受生活理念的流行,以及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增加,中医药旅游逐渐成为独具我国特色的,并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
安徽亳州,自古以来与“药”交相辉映,本文就亳州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标签:亳州;中医药;旅游一、中医药旅游1.中医药旅游的概念中医药是一种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方式,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的养生文化因绿色,副作用小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人们外出旅游不仅仅是外出和游玩,更希望通过外出旅游来获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收益。
近年来,美国兴起“出境寻医问药游”的热潮,他们外出旅游,不仅仅在乎游山玩水,还到我国盛产中草药省市旅游,到非洲寻找传统医药。
2.中医药旅游发展前景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纲要》的出台使得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健康旅游产业迎来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
《纲要》提出,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一系列的深入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以此造福人类健康。
3.中医药旅游发展的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期,逐渐加大的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发展健康产业。
发展中医药旅游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有助于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蓬勃向上的发展。
并且,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出于改善生态的目的,健康产业与农业结合越来越密切。
可利用中草药种植发展休闲旅游,并且使其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未来必有作为。
通过旅游扶贫,可以更好地进行旅游扶贫工作,尤其就一些偏远地区,通过参与中草药生产,发展中医药乡村旅游,可以推进精准扶贫。
亳州非遗的现状及其旅游开发SWOT分析
亳州非遗的现状及其旅游开发SWOT分析中小城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聚居地,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包含了地域无限的传统情感,是一个地域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将这个地域的传统语言、传统知识、价值体系,还有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于其中,是一个地域的“活化石”。
亳州是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具有悠久的历史,使亳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架构,其中包括史前文化、帝都文化、老庄文化、宗教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古商贸文化、白酒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在这些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历数千年积累传承至今,凝聚着从古至今亳州地方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情感,昭示着亳州特色的文化身份。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是亳州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中小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三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表述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民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专门对“保护”(Safeguarding)一词做出了解释,“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生存性,这些措施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记录、保存、推广、传播以及复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亳州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亳州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①胡瑞朋郭玉城文静程柳王雨汀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亳州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亳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情况下,亳州地区乡村旅游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不过也存在着诸如基础设施不全、服务观念不深刻、文化呈现不足等问题。
对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有力建议,以期亳州地区乡村旅游得到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当地居民收入,实现经济繁荣,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亳州一、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为曹操华佗故里,千年药材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且旅游资源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亳州市政府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大力支持,亳州市乡村旅游取得十分可观的成效。
截至2019年4月,亳州市有4个全省优秀旅游乡镇,5个3A级旅游村,21家省级3星级以上农家乐,300余家农业休闲观光景区,年接待游客量65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35亿元。
其中,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亳州市乡村旅游景区“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共接待游客量77.05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5.4万元,同比增长168.39%,刺激游客们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同时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在亳州地区的实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亳州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底蕴深、政府很重视、发展潜力大,正在以矫健的步伐迈向更广阔的平台,不过由于起步时间晚,因此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二、亳州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存在不足(一)基础设施不全、服务观念不深刻首先,环境情况与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当地居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景区内外的生产者、经营者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农家乐的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突出,部分经营者没有卫生许可证,并且未经过相关执业培训,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诸如路面、住宿、无线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大限制了当地的旅游开发。
再次,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无法匹配旅游高峰期游客的需要。
亳州地区旅游景点现状调研(zhangyong)
目录一.活动背景二.团队介绍三.活动安排四.队员活动心得五.亳州概况介绍六.主要景点简介七.存在问题八.建议对策九.附件一.活动背景:安徽省按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文化底蕴不同,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大致以淮河为界限分成皖北和皖南。
皖南地区一部分是沿长江或者靠近长江的城市,如铜陵、芜湖、马鞍山等,还有一些是靠近长三角或省会附近,所以皖南整体来讲经济发展较快,当然是相对于皖北来说。
皖北地处中原,与河南相连,是中国农业种植集中区;又与外界联系不如皖南同外界的联系程度高,所以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省政府提出了泛长三角经济发展圈,把与长三角经济联系密切的城市融入经济圈,以拉动安徽经济的发展。
相应的,年初提出建设沿长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经济示范区,从具体上落实这一政策。
为了平衡安徽经济增长,省政府也组织了各市地区的财经人员开展对皖北地区的经济考察,积极构建皖北经济发展区,我的一位亲戚以亳州市财政办公室的代表人员参与考察,我也他那里得到一些消息。
亳州地处皖北最北端,可以说是安徽经济最不发达的城市之一,1997年才从阜阳的一个县脱离出来成为一级地级市。
亳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或者说是拉动力有两种产业:一是药材,亳州是有名的四大药都之首,举世瞩目的神医华佗的故乡,亳州盛产白术和白芍。
二是酒业,亳州有白酒之乡的美誉,盛产的古井酒享誉全国,外界人称安徽“男有黄山松,北有古井酒”。
随着亳州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皖北地区的开发,亳州地区的旅游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亳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建城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汤,至今还有商汤的衣墓冢。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穿越亳州的涡水孕育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翻开亳州县志,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跃入眼球脑海,一代君王商汤、一代枭雄曹操和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人物、一代神医华佗、道家创始人和集大成者老子庄子.等等说不胜说,不胜枚举。
身后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为亳州的旅游资源增光添彩,为此亳州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曹氏墓群、地下运兵道、为纪念老子修建的道德中宫等等。
亳州旅游资源开发
亳州旅游资源与开发201118046049刘英杰摘要:本文是关于我的家乡安徽省亳州旅游资源的介绍和旅游环境的设计开发的论述。
通过对我家乡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对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案,为我的家乡的旅游资源的设计提供一些合理地建议,帮助我的家乡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
1.导言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业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有旅游资源,也有旅游景区,但是我的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没有充分利用。
这是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
为了响应节约型、资源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同时让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提一些我对我家乡旅游环境设计的想法。
2.家乡简介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
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亳州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遗产与文化的古城。
3.家乡人文旅游资源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
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有一代圣君商汤: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候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也都生于亳州。
正是如此才使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生了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
3.1曹氏家族墓群张园汉墓,是曹氏宗族墓群之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大道中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亳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亳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提升亳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亳州市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基础上,致力于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析亳州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加强文旅发展规划与布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亳州市应加强文旅发展规划与布局。
首先,要全面评估本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挖掘特色农业、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潜力,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蓝图。
其次,根据不同乡村特色,合理布局文旅项目,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个村落的文化特色得到有效展示和利用。
最后,要注重跨区域的文旅融合,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二、提升文旅产品品质与创新为了提升亳州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重视提升文旅产品的品质与创新。
首先,要注重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接待水平,增加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要注重文化创意的引入,开发独具特色的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例如,举办文化艺术展览、乡村音乐会等活动,打造文化+旅游的新业态。
最后,要积极探索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创产品与农产品的结合,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文旅宣传与营销为了提升亳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文旅宣传与营销。
首先,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亳州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要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开展推广活动,增加游客到亳州市的吸引力。
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形成亳州特色文旅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四、加强文旅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为了提升亳州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加强文旅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其次,要推动文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引导更多年轻人从事文旅行业,为亳州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2013年8月21日前言产业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产业结构、产业门类、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是衡量区域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亳州市而言,目前产业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门类,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遍地开花”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亳州市在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产业分工日趋明显的市场大背景下,难以确立予以重点支持的核心优势产业,从而使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分摊到所有的产业部门,形不成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合力,也无法发挥优势产业应该产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因此,有必要梳理亳州市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在准确把握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产业发展潜力、产业附加效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影响亳州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优势产业进行识别和确定。
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因其讲求的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历史文化的深入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经济关联的广博性、产业融合的多元性,逐渐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青睐和推崇。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甚至成为众多城市实现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必然选择。
亳州市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产业资源发达,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产业基础。
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旅游开发不到位,导致目前产业体系构建不完整、产品体系不完善、设施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对城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
在产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文化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设计,实现对亳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健全、产品独特、形象突出、品牌响亮的文化旅游产业,既是推动亳州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核心步骤,更是弘扬亳州千年历史文化、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关键内容。
基于此,本研究报告以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在立足亳州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长远诉求的基础上,结合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实际,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综合分析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分析亳州文化旅游资源
分析亳州文化旅游资源作者:冯珍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09期亳州是一座充斥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且早在1996获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2017亳州步入了“文化旅游年”,政府和群众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未见明显效果。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亳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引言文化旅游,大概含义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
”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
亳州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无可限量,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
一、亳州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亳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绵延至今。
虽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其中对亳州的研究却只在少数,且研究内容都过于老旧,没能跟上时代的变迁脚步,能为现在所用的为之甚少。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于平原地带。
亳州是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也随之兴起。
但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相比于同属一个省份的安徽黄山广为天下人熟知,而亳州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是可以和黄山相媲美的,因而才出现了“南黄山,北亳州”之说,这进一步说明亳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
二、亳州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近些年,亳州坚定不易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文化旅游资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也变得极其重视。
亳州因其蕴含丰富而珍贵的文物资源而闻名。
据统计,现在全市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处。
其中包含有明清遗址、特色建筑、墓群等。
例如:谯城区的曹操地下运兵道、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南京巷钱庄、花戏楼等;蒙城县的尉迟寺遗址、万佛塔、漆园旧址等;涡阳县的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西淝河湿地公园、华佗纪念馆等;利辛县的、刘廷墓、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
亳州古城旅游区开发的意义
亳州古城旅游区开发的意义-旅游管理亳州古城旅游区开发的意义刘田亳州拥有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亳州旅游的发展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严重不对称,为了促进亳州旅游的发展,进行旅游古城旅游区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亳州古城旅游发展现状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闻名遐迩。
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
亳州古城是亳州市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集中了亳州最重要的历史古迹资源,如北关古街、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华佗庵等历史建筑,是亳州旅游资源最集中地区块,应该成为亳州市旅游的突破口。
但是由于开发理念的原因,历史悠久的古城缺乏从整体考虑,古城面貌日见模糊,古城旅游发展受到限制。
亳州自古就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古城的文物文化资源虽然多,但是资源比较分散,并且以文物古迹为主留不住游客,旅游经济效益低很难带动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
并且整天古城的文化氛围不浓,想要通过点状来开发启动亳州城市文化旅游难度大。
古城旅游区的开发以城区地下运兵道、花戏楼、北关等历史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为载体,挖掘文化内涵,实现古城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二、亳州古城旅游区开发的现实意义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还存在很大差距。
进行古城旅游区的开发,既可以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亳州旅游的知名度和拉动亳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有利于促进古城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护、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建设新时期的城市文明是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亳州市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名胜古迹1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0多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
亳州古城旅游区内有亳州目前保存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历史街区——北关历史街区以及重要的文保单位地下运兵道、花戏楼、南京巷钱庄等。
亳州市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
亳州市旅游业的SWOT分析及对策薛华菊;方成江【摘要】享有"药都"、"酒乡"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对亳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OT)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亳州旅游业的对策及建议.【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6(027)003【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亳州市【作者】薛华菊;方成江【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地理系,青海,西宁,810008;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地理系,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工业技术第 27 卷第 3 期 2006 年 9 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 毫州市旅游业的 SWOT 分析及对策薛华菊 1 ,方成江 2Vol.27 No.3Sep.2006 ( l.ff海师范大学生地学院地理系,青海西宁 810008; 2.广西师范学院资环学院地理系,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享有“药都”、“酒乡”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毫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对毫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SWOT)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发展毫州旅游业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毫州市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i只码:A文章编号: 1672 -7177(2006)03 -0063 -04 毫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黄淮平原腹地,现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谁城区,其中涡阳、蒙城为省级文化名城.全市国土面积8.4 × 109 m2.2004 年末全市人口 545 万.1986 年 12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8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毫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样地之一,迄今已有 4000 多年历史,早在 4000 多年前,黄帝曾孙高辛氏国邑即建于毫地; 3700 多年前,商汤王建都于毫;三国时为曹魏陪都;元末小明王韩林儿也曾称帝于此,故又以‘三朝古都”名扬海内外.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古代文化,为毫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毫州”之说.但多年来,毫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滞后,2004 年,毫州市国内旅游收入仅 57 860 万元,在安徽省各市旅游收入中排名倒数第三111.本文采用 SWOT 分析方法对毫州市旅游业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毫州市放游业的对策.SWOT 分析方法是在进行区域旅游规划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了解区域旅游发展各项影响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所请SWOT 分析就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 stren钊1)、弱点( weakness)、机会 ( opportunity)和威胁( threat )进行分析,优势( S)和弱点( W )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 0 )和威胁 (T)代表区域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或者修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使其在宗旨、目标、方案及营销手段等方面适应区域旅游 SWOT 变化的需要.如何将毫州市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毫州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1 毫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1.1 旅游资源优势毫州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目前毫州市登记在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 4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处,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2 处.有“中国原始第一村”蒙城尉迟寺遗址,城父后铁营跨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玉器、石器,不但引起国内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而且吸引了美国专家、教授专程前往调查勘探.涡河南岸的付庄遗址,是典型的大汶口文化类型.有国内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型地下军事设施,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有誉为安徽小龙门石刻的北齐石刻边像,有被道教界尊为八大道观之首的涡阳天静宫,江北名寺、省重点开放寺院一一白衣律院,郭沫若亲题的“华侣纪念馆”,山西金融业在安徽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一一南京巷钱庄收稿日期:2006 -04 - 28 作者简介: f,J;华朱j(J976- L 女,去敬和县人,讲师,顶上研究生.研究方向:!!ii 土织泊'jf?.济规划.第27卷第3期2006 年 9 月Journalof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 No.3 Sep.2006 要:享有“药都”、“酒乡”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毫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对毫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SWOT)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发展毫州旅游业的对策及建议.毫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黄淮平原腹地,现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谁城区,其中涡阳、蒙城为省级文化名城.全市国土面积8.4 × 109 m2.2004 年末全市人口 545 万.1986 年 12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8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毫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样地之一,迄今已有 4000 多年历史,早在 4000 多年前,黄帝曾孙高辛氏国邑即建于毫地;3700 多年前,商汤王建都于毫;三国时为曹魏陪都;元末小明王韩林儿也曾称帝于此,故又以‘三朝古都”名扬海内外.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古代文化,为毫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毫州”之说.但多年来,毫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滞后,2004 年,毫州市国内旅游收入仅 57 860 万元,在安徽省各市旅游收入中排名倒数第三111.本文采用 SWOT 分析方法对毫州市旅游业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毫州市放游业的对策.SWOT 分析方法是在进行区域旅游规划和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时,了解区域旅游发展各项影响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所请SWOT 分析就是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钊1)、弱点(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和威胁( threat )进行分析,优势( S)和弱点( W )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 0 )和威胁(T)代表区域旅游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或者修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使其在宗旨、目标、方案及营销手段等方面适应区域旅游 SWOT 变化的需要.如何将毫州市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毫州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毫州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目前毫州市登记在册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的文物 4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 处,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2处.有“中国原始第一村”蒙城尉迟寺遗址,城父后铁营跨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玉器、石器,不但引起国内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而且吸引了美国专家、教授专程前往调查勘探.涡河南岸的付庄遗址,是典型的大汶口文化类型.有国内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大型地下军事设施,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曹操运兵道,有誉为安徽小龙门石刻的北齐石刻边像,有被道教界尊为八大道观之首的涡阳天静宫,江北名寺、省重点开放寺院一一白衣律院,郭沫若亲题的“华侣纪念馆”,山西金融业在安徽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一一南京巷钱庄64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等.这些景观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毫州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出元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观、行知论给后人留下经典著作《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文约辞要,博大精深,提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一代圣哲庄子,曾为漆园吏,他“喻牛辞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元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的诗句,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诵;魏武帝曹操“煮酒论英雄”、“横架赋诗”的英雄气概,使天下多少有志之士为之倾倒;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神医华倍的“麻沸散”是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创的“五禽戏”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练习;巾幅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胆识、谋略与风采着实令人敬仰,其故事更是妇需皆知;一代圣君商成汤、道教之尊陈持、悯农诗人李绅、捻军首领张乐行等,都是这块蕴才积盛之地的骄子.毫州|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独特的自然旅游景观:毫州位于中国四大药都之首,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近6.67 × 104 公顷,如大寺牡丹园,苟花种植园等,集观赏、医学研究于一体.1.2区位交通优势毫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华东腹地,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来北往的集散地.交通便捷,北倚欧亚大陆桥,距商丘机场 60 km,阜阳机场 120 km,京九铁路、徐阜铁路、311 、 105 国道, 0908 国防公路, 202 、 305 、 307 省道, 501 、 502 、 506 公路以及京景高速、界阜蚌高速和商阜高速公路从境内穿叉而过,涡河航运可直通上海、杭州|.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3独特的地方特产毫州有品种丰富的地方特产:花生、大枣、核挑,毫巧、毫菊、毫花粉、绿豆粉皮以及蒙城五洲牛肉系列产品等,具有开发旅游商品的潜在优势.2 毫州市发展旅游业的劣势2.1 旅游知名度不高毫州市城市规模较小,原有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外交流不多,宣传力度不够.同时,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缺乏拳头产品,尚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此外,毫州市土地、文物、环保、城建、宗教、工商等部门各管一块各自为政.这些都是毫州市旅游业从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障碍.2.2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毫州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开发处于浅层表面,多数产品缺乏特色、内涵,无档次较高的品牌产品,竞争力不强.2.3投资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大环境制约,没有重视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创意设计,政府资金投人不足,社会招商成效不大,毫少}阳前还未形成社会共建旅游的大旅游局面和良好的技人产出机制,旅游发展缺乏后劲. 2.4旅游人才缺乏,体制不够健全由于毫州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中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部分县(市)旅游局和外事、接待部门合署办公,直接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人员较少,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制约毫州市放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2.5城市的现代化旅游功能欠完备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性很强的产业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毫州市的城市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容市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文明卫生城市”的头衔相比,还有差距和不完善之处.主要是缺乏大型的、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主题建筑群;现代旅游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等.3 毫州市发展旅游业的机遇3.1 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制定了在 20 年内实现向世界旅游大国跨越的宏伟目标.根据规划,到毫州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出元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观、行知论给后人留下经典著作《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文约辞要,博大精深,提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一代圣哲庄子,曾为漆园吏,他“喻牛辞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元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的诗句,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诵;魏武帝曹操“煮酒论英雄”、“横架赋诗”的英雄气概,使天下多少有志之士为之倾倒;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神医华倍的“麻沸散”是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创的“五禽戏”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练习;巾幅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胆识、谋略与风采着实令人敬仰,其故事更是妇需皆知;一代圣君商成汤、道教之尊陈持、悯农诗人李绅、捻军首领张乐行等,都是这块蕴才积盛之地的骄子.1.2 区位交通优势毫州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华东腹地,自古就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来北往的集散地.交通便捷,北倚欧亚大陆桥,距商丘机场 60 km,阜阳机场 120 km,京九铁路、徐阜铁路、311 、 105 国道,0908 国防公路, 202 、305 、 307 省道, 501 、 502 、 506 公路以及京景高速、界阜蚌高速和商阜高速公路从境内穿叉而过,涡河航运可直通上海、杭州|.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毫州市城市规模较小,原有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外交流不多,宣传力度不够.同时,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缺乏拳头产品,尚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此外,毫州市土地、文物、环保、城建、宗教、工商等部门各管一块各自为政.这些都是毫州市旅游业从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障碍.由于大环境制约,没有重视新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创意设计,政府资金投人不足,社会招商成效不大,毫少}阳前还未形成社会共建旅游的大旅游局面和良好的技人产出机制,旅游发展缺乏后劲.2.4由于毫州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中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部分县(市)旅游局和外事、接待部门合署办公,直接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人员较少,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制约毫州市放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性很强的产业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毫州市的城市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市容市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文明卫生城市”的头衔相比,还有差距和不完善之处.主要是缺乏大型的、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主题建筑群;现代旅游城市的各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第 3 期薛华菊等:毫州市旅游业的 SWOT 分析及对策65 2020 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 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8%.虽然毫州市旅游业尚未形成火爆场面,但所面临的国内旅游市场十分巨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2 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中部崛起”战略是安徽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机遇.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将安徽省建设成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形成黄山合肥毫州三个旅游中心,同时提出“以毫州为重点,‘两淮一蚌’为主轴,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新皖北区域性旅游区’’,这为毫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4 毫州市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市场的挑战,毫州市地处皖西北,省内旅游城市较多,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省内“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地区旅游知名度高,旅游产品较多;另一方面,毫州与寿县、淮北、宿州等地部分旅游资源相近.这些旅游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客源.另外,世界旅游业正面临着转型,由观光旅游逐渐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的放游方式转变,度假休闲旅游趋势日益突出.所以,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主要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5 旅游开发的对策与措施5.1 统筹规划,突出特色旅游市场5.1.1历史文化旅游市场毫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可开发“三国文化游”、“老庄文化游”外,还可进一步挖掘毫州市蕴藏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把文化旅游市场做大,如挖掘毫州的民间艺术一一高院、肘搁、鬼会、剪纸、地方戏等,另外,利用毫州每年农历 9 月 9 日至 10 日“药品交易博览会”活动,使毫州市文化旅游市场更加丰富多彩.5.1.2 田园观光修学旅游市场毫州种植药材始于东汉已有 2000 多年历史,药材种植品种有 170 多种,以毫苟、毫菊、毫桑、毫花粉著名.目前,毫州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近6.67 × 104 公顷.可利用毫州市广种药材的优势,结合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田园观光修学旅游产品.如 4 月初举办“苟花节川牡丹节”,“十一”举办“菊花节”,让游客在众多历史古迹中观赏毫州名花.还可利用农业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丽金花生态度假区,开展院校学生的中药鉴定、药草栽培、酿酒加工等修学旅游产品.同时,还可积极探索发展商务旅游、养身保健旅游、工业旅游.5.2加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5.2.1 大力引进旅游人才通过和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兄弟单位部门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毫州市旅游局的旅游顾问,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毫州旅游出谋划策,提高毫州|旅游品味及档次,并可利用专家影响向外界宣传,扩大知名度.5.2.2 建立培训基地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在旅游科研和教学领域,有计划地培养旅游人才,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培训||、深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技能,使毫州的旅游管理水平走在前列.5.3 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在毫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开发的顺利进行,但单靠市政府的资金投人远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一方面,可积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做到谁投资谁受益,形成全社会共办旅游的氛围,同时还应对资源的保护设立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应与规划相结合,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发药文化景点和酒文化景点.5.4 加强旅游宣传毫州市旅游景观的知名度较低,应通过加强旅游宣传来改变这种情况,宣传方式上应该多样化,除了利用各种新问媒体在主要客源地举办专项旅游展览,召开旅游新闻发布会,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各种胀游节,出薛华菊等:毫州市旅游业的 SWOT 分析及对策“中部崛起”战略是安徽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机遇.安徽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将安徽省建设成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形成黄山合肥毫州三个旅游中心,同时提出“以毫州为重点,‘两淮一蚌’为主轴,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新皖北区域性旅游区’’,这为毫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主要是市场的挑战,毫州市地处皖西北,省内旅游城市较多,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省内“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地区旅游知名度高,旅游产品较多;另一方面,毫州与寿县、淮北、宿州等地部分旅游资源相近.这些旅游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客源.另外,世界旅游业正面临着转型,由观光旅游逐渐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的放游方式转变,度假休闲旅游趋势日益突出.所以,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主要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5.历史文化旅游市场毫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可开发“三国文化游”、“老庄文化游”外,还可进一步挖掘毫州市蕴藏的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旅游的内容,把文化旅游市场做大,如挖掘毫州的民间艺术一一高院、肘搁、鬼会、剪纸、地方戏等,另外,利用毫州每年农历 9 月 9 日至 10 日“药品交易博览会”活动,使毫州市文化旅游市场更加丰富多彩.毫州种植药材始于东汉已有 2000 多年历史,药材种植品种有 170 多种,以毫苟、毫菊、毫桑、毫花粉著名.目前,毫州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近6.67 × 104 公顷.可利用毫州市广种药材的优势,结合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田园观光修学旅游产品.如 4 月初举办“苟花节川牡丹节”,“十一”举办“菊花节”,让游客在众多历史古迹中观赏毫州名花.还可利用农业高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丽金花生态度假区,开展院校学生的中药鉴定、药草栽培、酿酒加工等修学旅游产品.通过和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兄弟单位部门的横向联系,吸纳知名专家、教授作为毫州市旅游局的旅游顾问,定期邀请专家座谈,为毫州旅游出谋划策,提高毫州|旅游品味及档次,并可利用专家影响向外界宣传,扩大知名度.在毫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开发的顺利进行,但单靠市政府的资金投人远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投资渠道单一的状况,一方面,可积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可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做到谁投资谁受益,形成全社会共办旅游的氛围,同时还应对资源的保护设立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应与规划相结合,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发药文化景点和酒文化景点.5.4加强旅游宣传毫州市旅游景观的知名度较低,应通过加强旅游宣传来改变这种情况,宣传方式上应该多样化,除了利66 版旅游指南、印刷旅游招贴画等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将毫州市旅游资源放游产品及时上网,建立专门的网站,让更多的旅游者了解毫州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同时,宣传要突出特色,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进行不同内容形式的宣传,并确定重点区域.5.5切实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一,为此,在毫州市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中,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的原则,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防止开发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使景观的文化内涵遭到破坏.致谢:感谢毫州旅游局赵威局长对论文提供的资料及指导!参考文献: [ l ]万青.六安市旅游业的 SWOT 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l): 376 - 379.[2]丁文恩,姚星期,张大红.安阳市旅游业的 SWOT 分析与开发构想 [J ].经济师, 2006( l): 163 - 164.[3]邱继勤,李立华,艾南山.泸州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2) : 180 - 185.[4]马勇,李莹,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SWOT Analysisand Suggestionso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ozhouCity XUEHua’ j u1 ,FANG Cheng-jiang2 ( 1.GeographyDepartment in Schoolof Biologyand Geographical Scienc白,Qinghai NormalUniversity,810008,Xin吨, Qinghai, China; 2.Geography Department 川School of Resource α,ui Environme时, Guangxi NormalCollege,530001,Nanning,Guangxi,China)Abstract:Bozhoucity,awellknownnationalhistory andculturecity,isfamousforthe reputation of“ Capital of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and“ HometownofSpirits”.Moreover,ithasabundanttourismresourcesanddistinguishedfavora blelocation.However,thetourismdevelopmentofBozhoucityisbackwardserio usly.Thisarticlefirstanalysesthe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threats of Bozhoucity fortourismdevelopment,thenputsforw缸d suggestionsontourismdevelopment in Bozhoucity.Keywords: tourismdevelopment; SWOTanalysis; Bozhoucity 版旅游指南、印刷旅游招贴。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朱磊【摘要】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概念为基础,在分析亳州市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亳州市旅游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如整合的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强;产业联动较少,服务链短。
指出了亳州市推进旅游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一是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旅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做好市场的监管与服务;三是加强信息交互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等相关制度建设。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Bozhou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Bozhou city tourism resource integration,such as the intensity of integration is not enough,the attractiveness of tourism products is not strong,industrial linkage is less,service chain is short.This paper pointed ou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Bozhou.First,it is to follow the market law which based on the demand-oriented,the tourism enterprises as executor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the property rights trading market.Second,it is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they should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do good market supervision and services.Third,it is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regulations.【期刊名称】《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安徽省亳州市【作者】朱磊【作者单位】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 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1前言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各地区为了提高本地旅游产业的知名度,纷纷采取了包括包装景区景点、整合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种措施,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旅游业的竞争业已演变为城市之间的竞争。
浅谈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亳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旅游业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地都把旅游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亳州也不例外,但却未见成效。
本文论述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问题对策亳州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三面和河南接壤、隔淮北市与山东省的鲁西南仅咫尺之遥。
全市面积8374平方千米,人口530万,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亳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亳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远在3700多年前,商汤建都于亳。
公元221 年,魏文帝曹丕把亳州定为陪都,与许昌、安阳、洛阳、邺城并称五都,地位极其显赫。
元末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建立大宋政权,定都亳州,因此亳州也被称为“三朝古都”。
亳州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几千年来泱泱涡河水哺育了众多的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仅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词典》的就有100 多位。
其中有圣君商汤,有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曹操,有神医华佗等等。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人,为亳州留下了珍贵的名胜古迹。
亳州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县级文物古迹200 多处。
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的花戏楼,具有很高的军事科学研究价值的曹操地下运兵道,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的曹氏宗族墓群和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尉迟寺遗址。
亳州市的交通比较便捷,是安徽省通往中原省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京九铁路和界阜蚌高速公路的贯通,为亳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亳州物产丰富。
盛产中药材,是全国著名的中药交易市场。
亳州还是著名的酒乡,享誉全国的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就产在这里。
亳州有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却不容乐观。
早在1998 年,亳州市就提出了“把旅游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发展”的目标,而且打出了“南有黄山,北有亳州”的宣传口号。
亳州全域视角下建设“点、线、面”文化旅游强市路径研究
亳州全域视角下建设“点、线、面”文化旅游强市路径研究谢永海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24()7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华药都,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需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使文化旅游业成为开放发展的新载体、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2021年9月27日中共亳州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了“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的发展战略,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思考、谋划和推进。
基于此,分析亳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该市实现“点、线、面”文化旅游主体发展的路径。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谢永海
【作者单位】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路径的思考——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
2.全域旅游视角下贵州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建设路径研究
3.全域旅游视角下亳州市谯城
区旅游资源整合路径研究4.描绘“点、线、面”发展蓝图,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亳州的旅游资源分析
12级专升本2班学号:1214052006 姓名:李伟亳州的旅游资源分析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
亳州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
亳州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
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现状和问题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亳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总共有162处,其中自然旅游资源20处,人文旅游资源142处。
在人文旅游资源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19处,市县级128处,保存相对完好并且开发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亳州市区;涡阳天静宫规模宏大,亟待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蒙城尉迟寺遗址开发价值极高且具备打造5A级景区的资源条件,但由于目前基础较弱,要求投入相当大,现在尚未开发。
近年来,在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看与其它产业相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旅游经济在全省排名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仍居后列。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尚未形成较为明晰的“大旅游”发展思路和科学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致使经营管理体制不顺、开发利用机制不活、景区景点文化品位不高、专项经费缺乏、开发建设步伐缓慢,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不平衡,因此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二是旅游景点多头管理,导致我市文化旅游业开发不够、保护不力、管理不畅、体内竞争、投资分散、市场弱化。
多数景点分别由文广局、建委、房产局、民委、旅游局以及各县区等单位管理,条块分割,这种格局制约了亳州旅游业的发展。
亳州的旅游资源有何特点?
亳州的旅游资源有何特点?一、山水秀美,自然风光宜人亳州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秀丽,以五雁山、洪山、皖陵山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著称。
五雁山位于亳州市区西南,以其奇峰怪石、古树参天的景观而闻名,其中的天印洞更是被誉为“天地之奇观”。
洪山素有“仙山佳丽”的美誉,山上自然景观独特,还有一座古刹云山寺,是佛教名山之一。
皖陵山位于亳州市西北,山势险峻,风景奇特,被誉为“亳州名山”。
二、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亳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亳州市区有著名的宋代古建筑——亳州府衙,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行政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此外,亳州还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出过许多历史名人,如唐代文学家杜牧、明代学者吕渭老等,他们的文化碑铭和故居遗址都是亳州的文化名片。
三、传统民俗,民风淳朴独特亳州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民俗风情的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多样且独特。
在传统节日里,亳州的民众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腊八节时的庙会和年夜饭,元宵节的灯笼展览和民俗表演等。
此外,亳州还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亳剧、花灯等,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亳州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四、丰富的历史遗迹,见证历史发展亳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的皖陵和明代的亳州古城遗址。
皖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规模庞大,建筑精美,被誉为“明代第一陵”。
亳州古城遗址则是明代亳州城的遗址,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它见证了亳州的历史发展,并保留了大量文物和古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五、特色美食,独具魅力亳州的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还有独特的地方美食。
亳州盐津鸡是当地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以其独特的调味和口感,以及独特的烹饪方法而闻名。
此外,亳州还有其他多种特色小吃和传统美食,如麻糖、花肉米糕、狗肉火烧等,这些美食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味蕾,还可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经 济 发 展 速 度 提 升 的 要 素 主 要 依 赖 于 其 传 统 的 地 方
资源, 如粮食 种植 、 中药 材 加 工 、 白酒 销 售 , 甚 至房地
产 经 济 等 。对 于 其 境 内 丰 富 的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 基本 或 者说很 少在地方 经济 发 展 中发 挥 作用 , 而造 成这
Vo 1 . 1 1 No . 1 8
S e p .2 0 1 3
2 0 1 3年 9月
亳 州 市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存 在 问 题 及 应 对 策 略 研 究
牛 传 红
( 亳 州 职 业技 术学 院 管理 学 系 , 安 徽 毫州 2 3 6 8 0 0 )
摘 要 : 亳 州 市作 为 我 国首 批 国 家历 史文 化 名 城 和 中 国优 秀 旅 游 城 市 , 拥 有 众 多的旅 游 资源 , 并 以 其 特 有 的 最 大 中 药 材 集散 地 的优 势 , 号 称 四 大 药 都 之 首 。近 年 来 , 亳 州市旅 游 业发 展较 快 , 但 其 旅 游 产 业 的 效 益 和 贡 献 还 难 以 与 其 具 有 的 资 源 状 态相 匹配 。 因此 , 科 学分 析 亳 州 旅 游发 展 的 问题 , 并 进行 相应 的策略 研 究 , 是进 一步 开发 亳州旅 游资 源 , 做 大做 强 亳 州旅 游 业 的 关 键 。
国 家 相 关 部 门认 定 为 国 家 级 资 源 。 2 0 0 6年 , 在 毫 州 本 地流行 的华佗 “ 五 禽 戏” 、 亳 州“ 二 夹 弦” 入 选 为 安 徽 省第一 批非 物质文 化遗产 名 录 ; 2 0 0 8年 , 毫州“ 二
毫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Ju ao Ge cnen e nl y or lf r nSec ad c o g n e i T h o
绦 色 科 技
第 8期
毫州文化旅游 资 源分 析
张伟伟
( 州师 范 高等专 科 学校 , 亳 安徽 蒙城 2 3 0 ) 3 5 0
摘 要 : 过 进 行 实地 调 查 和 资料 分 析 , 对 目前 亳 州 旅 游 业 需 要 实 现 可持 续发 展 的 现 状 , 出 以 文 化 旅 通 针 提 游 作 为 发 展 旅 游 产 业 的核 心要 素 , 亳 州 的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进 行 了 定 量 和 定 性 的分 析 。 对 关 键 词 : 化 旅 游 ; 源 ; 型 分 析 ; 级 分析 ; 州 文 资 类 等 亳
转 变 密 切 相 关 。关 于 文 化 旅 游 的 概长 久 的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 毫 州 地 处
安徽 省西 北部 , 于 中部 欠发 达 地 区 , 化旅 游 的研 属 文
究 起 步 更 晚 , 内 外 对 于 亳 州 文 化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研 国
提 升 亳州 的旅 游 经济 _ 。 7 ]
内涵 ] 。亳 州位 于 安徽 省 西 北 部 , 一 座 具 有 3 0 是 70 多年 历史 的文 化古 城 , 久 的历 史 、 多 的名 人 和传 悠 众
承 深 厚 的 灿 烂 文 化 , 得 毫 州 的 文 化 旅 游 具 有 鲜 明 使
文化 主要有 史 前 文 化 、 庄 道 家 文化 、 国 文 化 、 老 三 帝 都 文化 、 中医药 文 化 和 明清商 业 文化 等 。
亳 州 的 历 史 源 远 流 长 , 史 前 文 化 为 代 表 的 有 以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02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现状
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
01
2019年,亳州市旅游总收入达到约5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
了约15%。
旅游接待人数稳步上升
02
2019年,亳州市共接待游客约800万人次,相比2018年增长
了约8%。
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03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
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客源互送 的目标。
完善产业链条
01
延伸产业链条
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推动相关产 业融合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
02
促进产业协同
加强与文化、体育、科技等产业的融 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03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提升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配套服务 水平,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 的服务。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亳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亳州市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但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推广和经营方面还存在很 大的提升空间。
研究展望
01
深入挖掘亳州市的文化旅游资源
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丰
富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
0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
亳州古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亳州古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古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成为热议话题。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亳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亳州古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亳州古城位于河南省亳州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城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如亳州市博物馆、太颖门、北涧桥等,这些古老而珍贵的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古城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是亳国和宋国的重要都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亳州古城在保护和发展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亳州古城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尽管亳州市政府一直将古城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扩张的需求,古城的保护工作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城市发展对于古城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部分历史建筑因拆除或改建而遭受破坏。
其次,亳州古城的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
尽管亳州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旅游开发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亳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亳州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未来,亳州古城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亳州古城有机会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
亳州古城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游客体验,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亳州古城可以借鉴其他成功的古城开发经验进行创新。
通过与其他古城的交流合作,亳州古城可以学习先进的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亳州市政府可以加强与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合作,进行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另外,亳州古城可以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和特色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
在保护古城的基础上,可以发展与古城文化相关的产业,如旅游、文创产品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市旅游资源突破口的选择探究
*
刘 珍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旅游业是亳州比较重要的经济产业。
虽然亳州市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业的发展却没有跟随时代的潮流而不断进步。
归根结底,是因为亳州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有效的突破口,而这也是文章着重探讨的内容。
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为亳州市选择一个真正有效的突破口,让亳州市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亳州;旅游业;旅游资源;突破口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0-0026-01
——————————————基金项目: 2017年院级科研课题:基于“故宫模式”引发的对亳州旅
游产品开发的思考(BYK1727)
作者简介: 刘珍(1985—),女,安徽亳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
室内装饰设计。
国内的旅游业市场竞争很激烈,各地区为了提高自身的旅游业竞争力,打响本地旅游业的知名度,只有对自身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丰富自身旅游业的发展内涵,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促进自身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亳州市的旅游业而言,其要突破眼前的发展困境,就要注重寻找旅游资源的突破口,让自身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亳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亳州市是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也是京九铁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还有不少国道和省道从其市内经过。
尤其是在高速交通快速发展的当下,亳州市的区位与交通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为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当前亳州市的旅游业发展依旧比较滞后,归根结底是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到位或者不合理。
1)文物保护意识薄弱,让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的受损会影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2)亳州市的旅游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人才的支撑。
任何一个旅游业都要注重做好旅游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引进旅游管理科学技术,并且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
3)亳州市旅游单位对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力度不够,使其旅游资源吸引力不足[1]。
亳州市要注重更新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观念,寻找有效的突破口,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 亳州市旅游资源突破口的合理选择
2.1 从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资源入手
亳州市是皖北平原的一座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不少的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比如“曹操运兵道”“铁营遗址”“南京寺钱庄”“白衣律院”“花戏楼”等。
这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因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对人们的吸引力比较大,这也是亳州市不可逆转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所在。
因此,亳州市旅游单位应该做好文化遗产与名胜古迹的养护工作,同时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做好旅游资源的管理工作。
比如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可以划分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遗址遗迹、综合自然旅游地、综合人文旅游地等,有利于优化当前亳州市的旅游资源管理,这也是亳州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而且为了提高这一旅游资源管理质量,旅游单位还需注重引进人才,让管理人才辅助旅游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亳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服务等多个方面的质量[2]。
2.2 加强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亳州市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或比拟的优势。
比如亳州市的“五禽戏”“二夹弦”等优秀的民俗文化会吸引一些喜爱民俗文化艺术的游客前来。
这样的旅游资源是亳州市旅游企业应该重视的资源,尤其是在倡导弘扬和继承民俗文化的今天,亳州市拥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会为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优势。
因此,亳州市的旅游单位可组织游客参加当地民俗文化的活动,将其纳入旅游名目之中,让游客可以在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下,接受其良好的熏陶,并感受亳州市民俗文化的魅力,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2.3 充分开发地方特产的旅游产品资源
亳州市地方特产比较多,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游发出新的活力[3]。
在“旅游以与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医药产业、工业等相关企业单位合作,共同打造新型的旅游业。
比如亳州市旅游单位可以与医药产业合作,充分利用亳州市的中药材资源,打造出各种各样的新型旅游项目,比如中药种植体验旅游项目、药膳旅游项目、养生保健旅游项目等。
通过这样的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增加旅游区的游客数量,同时也提高旅游区项目的体验质量,最终促进亳州市旅游资源的创造性利用,为亳州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4]。
3 结束语
亳州市的旅游业发展速度呈现比较缓慢的状态,但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旅游单位应该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寻找促进亳州市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切实提高亳州市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提高其旅游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欢.亳州市旅游资源突破口的选择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
2016(5):98-99.[2]陈晓璐.亳州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62-65.[3]王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亳
州市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2):66-72.[4]王奎元.以旅游资源优势为突破口强化对外宣[J].对外大传播,
1998(4):32-34.
(收稿日期:201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