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卷积码
信息论与编码-卷积码
信息论与编码--卷积码(掌握利用编码电路求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差错控制编码系统中除了使用分组码之外,另一类广泛应用的称为卷积码,在分组码的编码和译码过程中,每个码字的监督元只与本码字的信息元有关,而与其它码字的信息元无关,即分组码的编码器是一个无记忆的逻辑电路。
但是,卷积码的编码过程中,本码字的监督元不仅与本码字的信息元有关,而且与前m 个码字的信息元有关,因此卷积码的编码器是一个有记忆的时序电路。
卷积码由于更充分地利用码字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减少码字长度,简化编译码电路,并得到较好的差错控制性能,因此卷积码在通信领域,特别是卫星通信,空间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7-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7-1-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例子]: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卷积码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图给出了一个(3,2,2)卷积码编码器的原理图,当某一时刻,编码器输入并行一个信息码字为mi=[mi(1),mi(2)],编码器并行输出由三个码元组成的卷积码的码字,c i (1)c (1)c i (2) c i (3)m i (1) m i (2)[ci]=[ci(1),ci(2),ci(3)]=[mi(1),mi(2),pi]。
[ci]称为一个码字。
mi 为信息元,pi 为监督元。
可以看出卷积码的输入输出关系为:ci(1)=mi(1) ci(2)=mi(2)ci(3)=mi(1)+mi(2)+mi-1(2)+mi-2(1)可见,卷积码当前输出的码字的监督元不仅与当前输入的信息元有关而且还与前2个码元有关。
这时编码器由2级移位寄存器构成。
定义:卷积码字中码元的个数为n0,码字中信息元个数为k0,由m 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编码器称m 为编码码字约束长度。
有的教材称m’=m+1为约束长度,(m+1)n0为编码码元约束长度。
卷积码记为(n0,k0,m)。
定义:R=k0/n0为码率(Code rate)。
它是表示卷积码的编码效率。
卷积码的编码器的一般形式为:看以下卷积码的约束关系图:在译码时,译码在ci 时要利用到ci-1,ci-2,同时译码字ci+1,ci+2时还要利用到ci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2012-ch6 信道编码-卷积码2
V1
g0(1,1) g1(1,1) g2(1,1)
U
g0(1,2)
σ1
g1(1,2)
σ2
g0(1,3)
V2
图6.4.13 (2,1,2)卷积码编码电路
2012/12/27
9
第六章 信道编码
6.4.5 卷积码的状态转移图与栅格描述
U
σ (0) (1) (σ’2σ’1)(V1V2) (00) (00)(00) (01)(11) (σ’2σ’1)(V1V2) (01) (10)(10) (11)(01) (σ’2σ’1)(V1V2) (10) (00)(11) (01)(00) (σ’2σ’1)(V1V2) (11) (10)(01) (11)(10)
(01/0,10/1)
图6.4.15 (2,1,2)码状态转移图(开放型)
2012/12/27
12
第六章 信道编码
6.4.5 卷积码的状态转移图与栅格描述
(2) 卷积码的状态转移图
闭合型的状转移态图:直接地描述了卷积编码器在任 一时刻的工作状况; 开放型的状态转移图:更适合去描述一个特定输入序 列的编码过程。
2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2012/12/27
第六章 信道编码
6.4.4 卷积码的译码
(1) 卷积码译码的种类:卷积码的译码可分为代数译码和 概率译码。 (2) 代数译码:从码的代数结构出发,以一个约束度的接 收序列为单位,对该接收序列的信息码组进行译码。 大数逻辑译码是代数译码的主要方法。 代数译码中,用矩阵描述比较方便。 (3) 概率译码:从信道的统计特性出发,以远大于约束度 的接收序列为单位,对信息码组进行最大似然的判决。 维特比译码和序列译码是其最主要的方法。 在维特比译码中,用篱笆图来描述码的译码更为方便。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及答案1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1.黑白气象传真图的消息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求:1)黑色出现的概率为0.3,白色出现的概率为0.7。
给出这个只有两个符号的信源X的数学模型。
假设图上黑白消息出现前后没有关联,求熵;2)假设黑白消息出现前后有关联,其依赖关系为:,,,,求其熵;2.二元对称信道如图。
;1)若,,求和;2)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和最佳输入分布。
3.信源空间为,试分别构造二元和三元霍夫曼码,计算其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
4.设有一离散信道,其信道传递矩阵为,并设,试分别按最小错误概率准则与最大似然译码准则确定译码规则,并计算相应的平均错误概率。
5.已知一(8,5)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
求:1)输入为全00011和10100时该码的码字;2)最小码距。
6.设某一信号的信息传输率为5.6kbit/s,在带宽为4kHz的高斯信道中传输,噪声功率谱NO=5×10-6mw/Hz。
试求:(1)无差错传输需要的最小输入功率是多少?(2)此时输入信号的最大连续熵是多少?写出对应的输入概率密度函数的形式。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1.答:1)信源模型为2)由得则2.答:1)2),最佳输入概率分布为等概率分布。
3.答:1)二元码的码字依序为:10,11,010,011,1010,1011,1000,1001。
平均码长,编码效率2)三元码的码字依序为:1,00,02,20,21,22,010,011。
平均码长,编码效率4.答:1)最小似然译码准则下,有,2)最大错误概率准则下,有,5.答:1)输入为00011时,码字为00011110;输入为10100时,码字为10100101。
2)6.答:1)无错传输时,有即则2)在时,最大熵对应的输入概率密度函数为信息论习题集二、填空(每空1分)(100道)1、在认识论层次上研究信息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形式、含义和效用三个方面的因素。
2、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长篇论文,从而创立了信息论。
信息论与编码考试题(附答案版)
1.按发出符号之间的关系来分,信源可以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2.连续信源的熵是(无穷大),不再具有熵的物理含义。
3.对于有记忆离散序列信源,需引入(条件熵)描述信源发出的符号序列内各个符号之间的统计关联特性3.连续信源X,平均功率被限定为P时,符合(正态)分布才具有最大熵,最大熵是(1/2ln(2 ⅇ 2))。
4.数据处理过程中信息具有(不增性)。
5.信源冗余度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源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信源符号分布的不均匀性)。
6.单符号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取决于(信噪比)。
7.香农信息极限的含义是(当带宽不受限制时,传送1bit信息,信噪比最低只需-1.6ch3)。
8.对于无失真信源编码,平均码长越小,说明压缩效率(越高)。
9.对于限失真信源编码,保证D的前提下,尽量减少(R(D))。
10.立即码指的是(接收端收到一个完整的码字后可立即译码)。
11.算术编码是(非)分组码。
12.游程编码是(无)失真信源编码。
13.线性分组码的(校验矩阵)就是该码空间的对偶空间的生成矩阵。
14.若(n,k)线性分组码为MDC码,那么它的最小码距为(n-k+1)。
15.完备码的特点是(围绕2k个码字、汉明矩d=[(d min-1)/2]的球都是不相交的每一个接受吗字都落在这些球中之一,因此接收码离发码的距离至多为t,这时所有重量≤t的差错图案都能用最佳译码器得到纠正,而所有重量≤t+1的差错图案都不能纠正)。
16.卷积码的自由距离决定了其(检错和纠错能力)。
(对)1、信息是指各个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对)2、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错)3、马尔可夫信源是离散无记忆信源。
(错)4、不可约的马尔可夫链一定是遍历的。
(对)5、单符号连续信源的绝对熵为无穷大。
(错)6、序列信源的极限熵是这样定义的:H(X)=H(XL|X1,X2,…,XL-1)。
(对)7、平均互信息量I(X;Y)是接收端所获取的关于发送端信源X的信息量。
信息论与编码(曹雪虹第三版)第一、二章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有线信道包括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无线信道包括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
信道容量的定义与计算
信道容量的定义
信道容量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信道能 够传输的最大信息量,通常用比特率 (bit rate)来衡量。
信道容量的计算
信道容量的计算涉及到信道的带宽、 信噪比、调制方式等多个因素。在加 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香农 公式给出了信道容量的理论上限。
信道编码分类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信道编码可分为线性分组码和卷积码 两大类。
线性分组码
线性分组码定义
线性分组码是一种将信息 序列划分为等长的组,然 后对每个组独立进行编码 的信道编码方式。
线性分组码特点
编码和解码过程相对简单 ,适用于各种信道条件, 且易于实现硬件化。
常见的线性分组码
汉明码、BCH码、RS码等 。
将信源消息通过某种数学变换转换到另一个域中,然后对变换 系数进行编码。
将连续的信源消息映射为离散的数字值,然后对数字值进行编 码。这种方法会导致量化噪声,是一种有损的编码方式。
信道编码的定义与分类
信道编码定义
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增加通信系统的抗 干扰能力而在发送端对原始信息进行的一种变换。
信息熵总是非负的,因 为自信息量总是非负的 。
当随机变量为确定值时 ,其信息熵为0。
对于独立随机变量,其 联合信息熵等于各自信 息熵之和。
当随机变量服从均匀分 布时,其信息熵达到最 大值。
03
信道与信道容量
信道的定义与分类
信道的定义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它提供了信号传输的通路,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信息论基础与编码课件第八章卷积码
6
8.2卷积码的编码
图8-2(2,1,4)卷积码编码器结构
该编码器由3个移位寄存器(D)和两个模2加法器组成, 每输入一个码元就会产生2个输出,输出端第j时刻的码元 分别由下式确定:
7
8.2卷积码的编码
cc12jj
uj uj
uj2 uj3 uj1uj2 uj3
假设输出信息序列为:
u(u0u1u2 )
]
11 01 11 11
11 01 11 11
19
8.2卷积码的编码
而输入U=(10111),所以有:
11 01 11 11
11 01 11 11
c =uG[10111][
11 01 11 11
]
11 01 11 11
11 01 11 11
=(1101000101010011)
结果和前面的相同。
20
输入 u j 6 0 ,c 1 j 6 u j 6 u j 4 u j 3 = 0 1 1 0
c 2 j 6 u j 6 u j 5 u j 4 u j 3 = 0 0 1 1 0
编码输出00
输入
u j 7 0 , c 1 j 7 u j 7 u j 5 u j 4 = 0 0 1 1 c 2 j 7 u j 7 u j 6 u j 5 u j 4 = 0 0 0 1 1 编码输出11
g 1 ( x ) 1 x 2 x 3 ,g 2 ( x ) 1 x x 2 x 3
13
8.2卷积码的编码
编码后多项式为(乘积后合并也是模2):
c1(x) u(x)•g1(x) c2(x) u(x)•g2(x)
(8-8)
c 1 (x ) u (x )•g 1 (x ) (1 x 2 x 3 x 4 )(1 x 2 x 3 )
信息论与编码论文
信息论与编码论文通过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实现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论和方法。
信息论的内容之一。
信道编码大致分为两类:①信道编码定理,从理论上解决理想编码器、译码器的存在性问题,也就是解决信道能传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过这个最大值时的传输问题。
②构造性的编码方法以及这些方法能达到的性能界限。
编码定理的证明,从离散信道发展到连续信道,从无记忆信道到有记忆信道,从单用户信道到多用户信道,从证明差错概率可接近于零到以指数规律逼近于零,正在不断完善。
编码方法,在离散信道中一般用代数码形式,其类型有较大发展,各种界限也不断有人提出,但尚未达到编码定理所启示的限度,尤其是关于多用户信道,更显得不足。
在连续信道中常采用正交函数系来代表消息,这在极限情况下可达到编码定理的限度。
不是所有信道的编码定理都已被证明。
只有无记忆单用户信道和多用户信道中的特殊情况的编码定理已有严格的证明;其他信道也有一些结果,但尚不完善。
信道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误码的处理技术有纠错、交织、线性内插等。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是信道编码的任务。
信道编码的本质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
但信道编码会使有用的信息数据传输减少,信道编码的过程是在源数据码流中加插一些码元,从而达到在接收端进行判错和纠错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开销。
这就好象我们运送一批玻璃杯一样,为了保证运送途中不出现打烂玻璃杯的情况,我们通常都用一些泡沫或海棉等物将玻璃杯包装起来,这种包装使玻璃杯所占的容积变大,原来一部车能装5000各玻璃杯的,包装后就只能装4000个了,显然包装的代价使运送玻璃杯的有效个数减少了。
同样,在带宽固定的信道中,总的传送码率也是固定的,由于信道编码增加了数据量,其结果只能是以降低传送有用信息码率为代价了。
信息论与编码第6章
当校验位数增长时, 能够检测到差错图案 种类数也增长,同步 码率减小。
s 1
t 1
ps,t mi,t ms, j
i0
j0
mod 2
27
(3) 反复消息位措施
• n反复码:码率为 1/n,仅有两个码字 C0和 C1,传送1比特(k=1)
消息;
• C0=(00…0),C1=(11…1)
• n反复码能够检测出任意不大于 n/2 个差错旳错误图案 – BSC信道:pb≤1/2,n比特传播中发生差错数目越少,概率越 大 (1-pb)n> pb(1-pb)n -1>… > pbt(1-pb)n -t>… > pbn – 总以为发生差错旳图案是差错数目较少旳图案,当接受到反
– 是指信号差错概率 • 比特差错率 /比特误码率:
– 在传播旳比特总数中发生差错旳比特数所占百分 比
– 是指信息差错概率
• 对二进制传播系统,符号差错等效于比特差错;对多进 制系统,一种符号差错相应多少比特差错却难以拟定 5
差错率
• 根据不同旳应用场合对差错率有不同旳要求: – 在电报传送时,允许旳比特差错率约为: 10-4~10-5; – 计算机数据传播,一般要求比特差错率不大于: 10-8~10-9; – 在遥控指令和武器系统旳指令系统中,要求有 更小旳误比特率或码组差错率
信 源
信 源 编 码
m
信 道
编
码
C调 制 器
传 输 媒 介
解 调 器
R
信 道
译
码
m'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图6.1.2 有信道编码的数字通信系统框图
31
•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准则
信息论与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填空1.按照消息在时间和幅度上信源分类为:离线信源,连续信源。
2.信源的冗余度来源于:3.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失真,限失真。
4.AWGN波形信道平均信道受限:香农公式C=Blog2C / 1+s/n 当归一化信道容量C/B趋近0时,信道完全丧失通信功能,此时:-1.6dB。
5.同时投两个色子,3和5同时出现的自信息量:6.设信源X={0,1} P(0)=1/8信源熵为:6/81.N=7循环码生成多项式g(x)=x4+x2+x+1 求:K= 3,h(x)=x3+x+1。
2.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 : FEC , ARQ , HEC 。
3.离散无记忆信源X符号个数n,则信源符号:等概信源熵:log2n4.离散对称输入也为:等概5.设信源X={0,1} P(0)=1/8则熵为:6/8 。
6.信源发出m个0和(100-m)个1,自信息量为:mlog28+(100-m)log27/8 。
判断1.卷积码是一组特殊线性分组码:错2.信源的消息通过信道传输误码提高和信宿获得信息量下降:错3.对一个离线信源进行失真编码定长码字k不定长码字K则K>k:错4.平均互信息量I(X:Y)对信源概率分布P(X i)和条件概率分布P(Y i |X i):对5.自信息量和互信息量是条件量满足I (Y i,X i)=I(X i)+ I (Y i,X i):对6.M阶马尔可夫信源和消息长M有记忆信源其信息相同:错7.算数编码是一个无失真编码基本思想的编码:错8.连续信源和离散信源都具有非负性:对9.率失真函数值与信源无关:错10.离散信源或数字信号理论基础是限失真:错1.可用克劳夫特不等式做唯一:错2.条件熵和无条件熵关系HY(X)=H(Y):对3.非奇异码是唯一可译码:错4.任一多个码字的线性组合仍是码字:对5.纠错编码中带宽与差错减少关系是:错6.线性码最小差别越大纠错能力越强:对7.最大似然译码等价等概:对8.{0,01,011}不属于及时码:错9.DMC信道转移概率矩阵【x p】=[4个1/3 4个1/6] : 错10.互信息量I(X:Y)表示收到Y后对信源不确定度:对简答1.(P65)什么是香农容量公式为保证足够大的信道容量可采用哪两种方法?香农公式:C=Wlog(1+Ps/NoW)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单位时间的信道容量,Ps是信号的平均功率:NoW为高斯白噪声在宽带W内的平均功率,No/2是功率谱密度。
信道编码卷积码原理编码译码
(2)
m ' 0 0 1 1 0 0 . .. . . . 0 0 . .1 0 . .0 0 . .. .. . . . 0 0 . .1 0 . .0 0 . .. .. . . . m '( . . 1 ) m . .'( 2 . . )
000 000
.. ..
.... ....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 ...
... ...
... ...
... ...
... ...
... ...
............
(11,011,100,000,139;''1 1
c(1,3) 10100.. ....
二. 卷积码-----有记忆的码-----有记忆编码电路
m(1)
c(1,1) 10000.. .... c(1)c(1,2)00000.. . .(.1.,0 01 0 ,00 ,0 01 0 ,00 0 ,.)0 ..,
(11, 11,11,11,...,)000 000 011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
000 000 000 101 000 001 000 000 000 ......
000 000 000 011 001 000 000 000 000 ......
000 000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信息论与编码民大11-卷积码
表中总距离最小为2,其路径是 表中总距离最小为 ,其路径是abdc+b,相应序列为 , 111 110 010 100.它和发送序列相同,故对应发送信息 .它和发送序列相同, 位1101. . 11
按照上表中的幸存路径画出的网格图示于下图中. 按照上表中的幸存路径画出的网格图示于下图中.
a b 001 c d 110 111 100 011 100 110 010 101 010 d a b c
当前输入 b1 0 1 0 1 0 1 0 1
输出 c1c2c3 000 111 001 110 011 100 010 101
下一状态 b3 b2 a (00) b (01) c (10) d (11) a (00) b (01) c (10) d (11) 000 a 111 100 011 c b 110 001 010 d 101
维特比译码算法的演示
15
�
卷积码
1
卷积码的特点: 卷积码的特点: 监督码元不仅和当前的k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 监督码元不仅和当前的 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 比特信息段有关 = (N – 1)个信息段有关. 个信息段有关. 个信息段有关 称为码组的约束长度. 将N称为码组的约束长度. 称为码组的约束长度 将卷积码记作(n, 将卷积码记作 k, m),其码率为 . ,其码率为k/n.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路径 aaaa abca aaab abcb aabc abdc aabd abdd 对应序列 000 000 000 111 001 011 000 000 111 111 001 100 000 111 001 111 110 010 000 111 110 111 110 101 汉明距离 5 3 6 4 7 1 6 4 幸存否?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信息论与编码第六讲
101 ,G1=
011
g
0 01
g
0 11
=g
0 21
g
1 01
g
1 11
g
1 21
111 100
C=(10,11,01,01,11,00…)
011 100
101 111 011 100
101 111
011 100 101 111
┄
= (101, 001, 000, 111, 010, 011, …)
k 0
┇
K 1
g m k
k
(n1)L iL
k 0
第14页,此课件共74页哦
g m g
0 00
g
1 00
…
k 1 00
0 i0
= +m + g
0 10
g
1…
10
g k 1 10
…i1 0
┇
┇
g
0 0
L
…
g k 1 0L
…
g
0 1L
┇
g k 1 1L ┇
g …
0 ( n 1)0
g m k 1 ( n 1)0
M(D)
MP(D)
串
M0(D) M1(D)
/ 并
┆
Mk-1(D)
CP(D)
卷积
编码器
G(D)
C0(D) 并
C1(D)
/
串 C(D)
Cn-1(D)
图5-5 卷积码的转移函数矩阵
第20页,此课件共74页哦
卷积编码器可视作一个k端口入、n端口出的线性多端口 网络,可以用转移函数矩阵来描述输入、输出间关系。由 于卷积编码器其输入、输出均是无限长多项式,因而转移 函数矩阵元素也是多项式。
卷积码实验报告
卷积码实验报告篇一:卷积码实验报告实验五信道编解码()本章目标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调制解调的仿真过程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方法 5.1实验目的1. 使用MATLAB进行卷积码编/译码器的仿真。
2. 熟练掌握MATLAB软件、语句。
3. 了解卷积码编/译码器的原理、知识。
5.2实验要求1. 编写源程序、准备测试数据。
2. 在 MATLAB环境下完成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获得程序结果。
如果结果有误,应找出原因,并设法更正之。
5.3 实验原理(一)卷积码编码器 1. 连接表示卷积码由3个整数n,k,N描述。
k/n也表示编码效率(每编码比特所含的信N称为约束长度,息量);但n与线性分组码中的含义不同,不再表示分组或码子长度;表示在编码移位寄存器中k元组的级数。
卷积码不同于分组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编码器的记忆性,即卷积码编码过程中产生的n元组,不仅是当前输入k元组的函数,而且还是前面N?1个输入k元组的函数。
实际情况下,n和k经常取较小的值,而通过N的变化来控制编码的能力和复杂性。
下面以图1中的卷积码编码器为例介绍卷积码编码器。
该图表示一个约束长度K?3的(2,1)卷积译码器,模2加法器的数目为n?2,因此,编码效率k/n?1/2。
在每个输入比特时间上,1位信息比特移入寄存器最左端的一级,同时将寄存器中原有比特均右移一级,接着便交替采样两个模2加法器,得到的码元就是与该输入比特相对应的分支字。
对每一个输入信号比特都重复上述采样过程。
图1卷积码编码器(编码效率1/2,K?3)用于描述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循环码时所使用的生成多项式也可用户描述卷积码编码器的连接。
应用n个生成多项式描述编码的移位寄存器与模2加法器的连接方式,n个生成多项式分别对应n个模2加法器,每个生成多项式不超过K?1阶。
仍以图1中的编码器为例,用生成多项式g1(X)代表上方连接,g2(X)代表下方连接,则有:g1(X)?1?X?X2g2(X)?1?X2多项式中的最低阶项对应于寄存器的输入级。
信息论与编码教案
教案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信息、熵、信源、信道、编码等。
2.熵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条件熵、联合熵、互信息等。
3.信源编码:无失真编码、有失真编码、哈夫曼编码等。
4.信道编码:分组码、卷积码、汉明码等。
5.编码技术的应用:数字通信、数据压缩、密码学等。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论与编码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编码技术的具体应用。
1.引入:介绍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技术的基本方法,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论与编码的应用,如数字通信、数据压缩等。
4.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编码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总结:回顾本课程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正确性、规范性和创新性。
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分析的深度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质量。
1.教材:选用一本适合初学者的教材,如《信息论与编码》。
2.参考文献:提供一些参考文献,如《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等。
3.在线资源:提供一些在线资源,如教学视频、学术论文等。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在讲解过程中,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3.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信息论和编码教案
实验步骤
02
05
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观察 误码率性能。
设计线性分组码编码器,实现信息序列到 码字的映射。
03
06
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线性分组码的性能差异。
实验二:卷积码编码与解码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卷积码编码和
解码实验,掌握卷积码的基本
原理和性能特点。
01
实验步骤
案例分析:差错控制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分析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差错控制 编码方法及其性能特点。
讨论差错控制编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 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信息论和编码教案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信息论基础 • 线性分组码 • 卷积码 •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 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信息论与编码应
用 • 实验与案例分析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信息论与编码概述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息量、信息熵等
编码的基本原理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加密编码等
信息熵
信息熵是描述信源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对于离散信源,信息熵 等于所有可能事件的信息量的数学期望。信息熵越大,表示信源 的不确定性越大。
信道容量与编码定理
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量,它是信道的一个固有属性。信道 容量的计算与信道的输入分布和信道转移概率有关。
编码定理
编码定理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指出对于任意给定的信道和信源,只要 编码长度足够长,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法,使得信息传输的错误概率任意小。
03
Viterbi译码算法具有较低的译 码复杂度和较高的译码性能, 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信息论与编码题集
信息论与编码题集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信息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信息量是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越大B. 信息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成正比,概率越大,信息量越大C. 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一个二进制符号所含的信息量为1比特D. 信息量只与信息的内容有关,与信息的形式和传递方式无关答案:A解释:信息量是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度量,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越大,A选项正确;信息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成反比,概率越小,信息量越大,B选项错误;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一个二进制符号所含的信息量为1比特,这只是信息量的一种常见表示方式,实际上信息量的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C选项表述不全面;信息量不仅与信息的内容有关,还与信息的形式和传递方式有关,D选项错误。
2. 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用于描述()A. 信息的不确定性B. 信息的准确性C. 信息的冗余度D. 信息的有效性答案:A解释:信息熵是用于描述信息的不确定性,它表示信息的平均不确定性程度,A选项正确;信息熵与信息的准确性无关,B选项错误;信息熵可以反映信息的冗余度,但它本身并不是用于描述冗余度的,C 选项不准确;信息熵主要用于描述信息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有效性,D选项错误。
3. 假设一个随机事件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它们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2、0.3、0.4和0.1,那么该事件的信息熵为()A. 1.5比特B. 1.8比特C. 2.0比特D. 2.5比特答案:B解释: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为H(X) = Σp(x)log₂p(x),其中p(x)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将概率代入公式计算可得:H(X) = (0.2log₂0.2 + 0.3log₂0.3 + 0.4log₂0.4 + 0.1log₂0.1) ≈ 1.8比特,B选项正确。
4. 对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A和B,它们的信息熵分别为H(A)和H(B),那么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信息熵为()A. H(A) + H(B)B. H(A) H(B)C. H(A) × H(B)D. H(A) + H(B) H(A × B)答案:A解释:对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信息熵等于它们各自信息熵的和,即H(A, B) = H(A) + H(B),A选项正确。
信息论与编码课后习题答案
1、 在认识论层次上研究信息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 形式、含义和效用 三个方面的因素。
2、 1948年,美国数学家 香农 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长篇论文,从而创立了信息论。
3、 按照信息的性质,可以把信息分成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
4、 按照信息的地位,可以把信息分成 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
5、 人们研究信息论的目的是为了 高效、可靠、安全 地交换和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
6、 信息的 可度量性 是建立信息论的基础。
7、 统计度量 是信息度量最常用的方法。
8、 熵 是香农信息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9、 事物的不确定度是用时间统计发生 概率的对数 来描述的。
10、单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随机变量描述,而多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 随机矢量 描述。
11、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后所带来的信息量称为自信息量,定义为 其发生概率对数的负值 。
12、自信息量的单位一般有 比特、奈特和哈特 。
13、必然事件的自信息是 0 。
14、不可能事件的自信息量是 ∞ 。
15、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联合自信息量等于 两个自信息量之和 。
16、数据处理定理:当消息经过多级处理后,随着处理器数目的增多,输入消息与输出消息之间的平均互信息量 趋于变小 。
17、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X 的N 次扩展信源的熵等于离散信源X 的熵的 N 倍 。
18、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极限熵,。
19、对于n 元m 阶马尔可夫信源,其状态空间共有 n m 个不同的状态。
20、一维连续随即变量X 在[a ,b]区间内均匀分布时,其信源熵为 log 2(b-a ) 。
21、平均功率为P 的高斯分布的连续信源,其信源熵,H c (X )=。
22、对于限峰值功率的N 维连续信源,当概率密度 均匀分布 时连续信源熵具有最大值。
23、对于限平均功率的一维连续信源,当概率密度 高斯分布 时,信源熵有最大值。
24、对于均值为0,平均功率受限的连续信源,信源的冗余度决定于平均功率的限定值P 和信源的熵功率 之比 。
信息论基础与编码21
• ③重复第二步的计算、比较和判决过程。若输入接收序 列长为 (l+L)k,其中,后 L 段是人为加入的全0段,则译 码一直进行到 (l+L) 个时刻为止。
• 若进入某个状态的部分路径中,有两条的部分路径值相
等,则可任选其一作为幸存路径。
19
维特比译码的应用
• 维特比译码技术在目前已作为一个标准技术在宇航和 卫星通信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5
4
S3
5
R= 10
00
01
00
00
00
00
00
第八步
17
对本例而言,按上述算法进行到第八步后,四条路 径的前面分支都合并在一起。所以,只要译码深度足够, 就可达到较低的错误概率。依此类推,对接收序列中的 诸码组进行译码。 • 维特比译码的一次运算:
– 计算每个输入分支的度量值(分支距离、累加距 离);
7
维特比译码工作原理
• 译码器不是在篱笆图上一次就计算和比较 2Lk 条路径,而是接收一段,就计算、比较一段, 从而在每个状态时,选择进入该状态的最可能 的分支。
• 维特比译码的基本思想:将接收序列 R 与篱 笆图上的路径逐分支地比较,然后留下与 R 距离最小的路径,称为幸存路径,而去掉其余 可能的路径,并将这些幸存路径逐分支地延长 并存储起来。
最大似然译码/最小距离译码
• 译码器接收到 R 序列后,按最大似然法则力图 寻找编码器在网格图上原来走过的路径,也就 是寻找具有最大度量的路径;
• 因此,译码器必须寻找与 R 有最小距离的路径, 即计算和寻找 min[d(R, Cj)]。
6
维特比译码的基本原理
• 在起始的第0个到第2个时刻内,编码器根据输入的信息元不 同从S0状态向四个可能的状态之一行进; • 本例假定信息序列长为L=5个信息组,最后 m =2个信息组是 全0,所以在篱笆图上的最后两个时刻向 S0 状态返回; • 篱笆图上各连续分支组成了可能的路径,它们代表了各种可 能的码序列; • 由于可能的输入信息序列有 2kL=25=32 个,可能的路径有32条; • 每个分支上的数字表示输出的子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论与编码--卷积码(掌握利用编码电路求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差错控制编码系统中除了使用分组码之外,另一类广泛应用的称为卷积码,在分组码的编码和译码过程中,每个码字的监督元只与本码字的信息元有关,而与其它码字的信息元无关,即分组码的编码器是一个无记忆的逻辑电路。
但是,卷积码的编码过程中,本码字的监督元不仅与本码字的信息元有关,而且与前m 个码字的信息元有关,因此卷积码的编码器是一个有记忆的时序电路。
卷积码由于更充分地利用码字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减少码字长度,简化编译码电路,并得到较好的差错控制性能,因此卷积码在通信领域,特别是卫星通信,空间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7-1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7-1-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例子]: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卷积码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图给出了一个(3,2,2)卷积码编码器的原理图,当某一时刻,编码器输入并行一个信息码字为mi=[mi(1),mi(2)],编码器并行输出由三个码元组成的卷积码的码字,c i (1)c (1)c i (2) c i (3)m i (1) m i (2)[ci]=[ci(1),ci(2),ci(3)]=[mi(1),mi(2),pi]。
[ci]称为一个码字。
mi 为信息元,pi 为监督元。
可以看出卷积码的输入输出关系为:ci(1)=mi(1) ci(2)=mi(2)ci(3)=mi(1)+mi(2)+mi-1(2)+mi-2(1)可见,卷积码当前输出的码字的监督元不仅与当前输入的信息元有关而且还与前2个码元有关。
这时编码器由2级移位寄存器构成。
定义:卷积码字中码元的个数为n0,码字中信息元个数为k0,由m 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编码器称m 为编码码字约束长度。
有的教材称m’=m+1为约束长度,(m+1)n0为编码码元约束长度。
卷积码记为(n0,k0,m)。
定义:R=k0/n0为码率(Code rate)。
它是表示卷积码的编码效率。
卷积码的编码器的一般形式为:看以下卷积码的约束关系图:在译码时,译码在ci 时要利用到ci-1,ci-2,同时译码字ci+1,ci+2时还要利用到ci 。
因此译码约束长度一般要大于编码约束长度,因为:虽然一般理解译码字ci 时只利用ci+1,ci+2但实际上这时译出的ci 可能译错,当译ci+2时同样是对ci 的一种校验。
还可以对cI 的译码进行修改。
这是卷积码的特别之处。
m 1 m 2 … m k0c 1 c 2 … c n0… …如果卷积码编码器的输入端输入有头无尾的一个半无限序列,即信息码字序列为[m] =m0,m1,m2,…mi…,则编码器的输出也将是一个半无限序列,[C] =c0,c1,c2,…ci,…,称为卷积码的码字序列。
卷积码同样有系统卷积码和非系统卷积码之分。
系统卷积码的码字中明显的包含着k0位信息码元,而非系统卷积码的信息码元是隐含在码字中的。
如图所示,为一个(2,1,2)非系统卷积码的编码器;约束关系为: ci(1)=mi-2+mi-1+mi ci(2)=mi-2+mi如果输入的信息序列为: [m]=(m0,m1,m2,……)=(1,1,1,……) 则输出的码字序列为: [C]=(11,01,10,……)。
7-1-2 卷积码的监督矩阵描述同分组码一样,卷积码也可以用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来描述。
[截短卷积码的基本监督矩阵]:m ic i例如:卷积码编码电路如图所示,求监督矩阵,并求当输入信息源为10010时,对应的输出码字?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看一个(3,1,2)系统卷积码,其编码电路为:n0=3, k 0=1, m=2, m’=m+1=3输入信息序列:m={……mi+1, mi, mi -1, mi-2, ……} 输出码字为:[ci]={mi, pi1, pi2} 可以看出其监督关系为: pi1=mi+mi-1 pi2=mi+mi-2下面看一下在编码器一个约束长度的监督关系:0mi-2+0pi-2,1+0pi-2,2+1mi-1+0pi-1,1+0pi-1,2+1mi+1pi,1+0pi,2=0 1mi-2+0pi-2,1+0pi-2,2+0mi-1+0pi-1,1+0pi-1,2+1mi+0pi,1+1pi,2=0 写成方程的矩阵形式:000 100 110 [C i ]T=[0]100000101其中码字序列[Ci]为截短卷积码;[Ci]=[ci-2,ci-1,ci]=[mi-2, pi-2,1, pi-2,2, mi-1, pi-1,1, pi-1,2, mI, pi,1, pi,2]定义其系数矩阵为:[h]=000 100 110 =[P 20 P 10 P 0I 2]=[h 2 h 1 h 0]100000101截短卷积码的基本监督矩阵。
[P 2]=[P 1]= 1 [P 0]= 1 [0]= 0 [I 2]= 1 01 0 1 0 0 1m im ip i1p i2基本监督矩阵的一般形式为:[h]=[Pm0 Pm-10 ……P10 P0Ir0]=[hm hm-1 ……h1 h0]hm = Pm0 ; hm-1 = Pm-10……h1 = P10; h0= P0Ir0;基本监督关系为:[h][Ci]T=[0][h]矩阵为n0-k0=r0行,(m+1)×n0列矩阵;Ir0矩阵为(n0-k0)×(n0-k0)单位阵;0矩阵为(n0-k0)×(n0-k0)零矩阵;Pm矩阵为(n0-k0)×k0阶矩阵;例如上面介绍的(3,2,2)系统卷积码的基本监督矩阵为:[h]=[100 010 111] r0=3-2=1行; (m+1)×n0=3×3=9列矩阵;P2=[10]; P1=[01]; P0=[11]。
h2=100; h1=010; h0=111;[初始截短卷积码的监督矩阵]:初始截短卷积码定义为:在编码器初始状态为零时,初始输入m+1个信息码字编码器输出的卷积码。
即:[C]初=[c0 c1 … cm],根据基本监督矩阵的定义,可以很方便地得到初始截短卷积码的监督关系为:[H]初[C]初=[0],而监督矩阵为:[H]初= P0I r0=h0P10 P0I r0h1 h0……P m0 P m-10 ……P10 P0I r0h m h m-1……h1 h0[H]初矩阵为(m+1)×r0行;(m+1)×n0列;(3,1,2)卷积码的[H]初为:[H]初= h0=110101h1h0100 110000 101h2 h1 h0000 100 110100 000 101(3,2,2)卷积码的[H]初为:[H]初= h0=111h1h0010 111h2h1h0100 010 111[卷积码的监督矩阵];上面介绍的是初始截短卷积码的监督矩阵,实际上卷积码的监督矩阵应当是一个有头无尾的矩阵,它对应的基本监督关系为:[H][C]T=[0]其中:[C]=[C0,C1,C2,……Cm,Cm+1,……][H]= P0I r0=h0P10 P0I r0h1 h0…………P m0 P m-10 ……P10 P0I r0h m h m-1……h1h0 P m0 P m-10 ……P10 P0I r0h m h m-1……h1h0 P m0 P m-10 ……P10 P0I r0h m h m-1……h1h0…. …. … …例如(3,2,2)卷积码的监督矩阵为:[H]= h0=111h1h0010 111h2h1h0100 010 111 …h2h1h0100 010 111 …h2h1h0100 010 1117-1-3卷积码的生成矩阵描述卷积码同样也可以用生成矩阵来描述,[卷积码的生成矩阵]:同分组码一样,卷积码的生成矩阵与监督矩阵同样也有相互正交的关系: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得到:截短卷积码的基本监督矩阵的一般形式为:[g]=[g0 g1 …… gm]=[Ik0P0T 0P1T ……0P mT]初始截短卷积码的监督矩阵的一般形式为:[G]初=g 0 g 1 …… g m =I k0P 0T 0P 1T ……0P m T g 0 …… g m-1I k0P 0T ……0P m-1T …… ……g 0I k0P 0T卷积码的无穷监督矩阵的一般形式为:[G]= g 0 g 1 …… g m =I k0P 0T 0P 1T ……0P m Tg 0 g 1…… g m I k0P 0T 0P 1T ……0P m T …………g 0 g 1 …… g m I k0P 0T 0P 1T ……0P m Tg 0 g 1 …… g m I k0P 0T 0P 1T ……0P m T …………例如:(3,1,2)卷积码的这几种矩阵分别为:[h]=000 100 110=[P 20 P 10 P 0I 2]=[h 2 h 1 h 0]100 000 101[g]=[111 010 001]=[I 1P 0T 0P 1T 0P 2T ][G]初= g 0 g 1 g 2 = I 1P 0T 0P 1T 0P 2T = 111 010 001g 0 g 1 I k0P 0T 0P 1T000 111 010g 0 I k0P 0T 000 000 111[G]= g 0 g 1 g 2 =111 010 001 g 0 g 1 g 2 111 010 001 …… ……g 0 g 1 g 2 111 010 001 g 0 g 1 g 2 111 010 001 …… ……[卷积码生成矩阵的多项式描述]:看一个(3,1,2)系统卷积码,其编码电路为:通过前面的(3,1,2)系统卷积码的例子的编码电路可以看出:编码器的三个输出支路可以由三个生成多项式来确定。
g(1)(x)=1 g(2)(x)=1+x g(3)(x)=1+x2一个(n0,k0,m)卷积码的支路生成多项式的一般形式为:m im ip i1p i2g(1)(x)=g0(1)+g1(1)x+…+gm(1)xm g(2)(x)=g0(2)+g1(2)x+…+gm(2)xm ……g(n0)(x)=g0(n0)+g1(n0)x+…+gm(n0)xm 如果用向量表示支路的生成多项式为: g(i)=[ g0(i) g1(i) g2(i)…… gm(i) ] 这时,卷积码的基本生成矩阵为:[g]=[g0 g1 …… gm]=[g0(1) g0(2) … g0(n0) g1(1) g1(2)…g1(n0) ……gm(1) gm(2)…gm(n0)]g0=[g0(1) g0(2) … g0(n0)] g1=[g1(1) g1(2)…g1(n0)]……gm=[gm(1) gm(2)…gm(n0)]由这个基本生成矩阵可以得到卷积码的生成矩阵和初始截短卷积码的生成矩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