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
最新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他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
下面是我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范文一:国民经济核算[摘要]中国处于世界经济大形势之下,所以为了更加完善的认识中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居民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支出法核算的三大需求对GDP的影响等分为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居民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居民消费;三大需求首先,从GDP的国际比较入手,在汇总《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的数据后,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差距(见下图)。
2001―2010年各国GDP比较从GDP数值方面分析,中国GDP的总体走势是上升的,但是同经济大国美国同期比较,虽然在增长幅度上占优势,但是总数值仍有极大的差距需要跨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仍是全世界GDP强国,尤其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世界平均GDP 负值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92%的同期增长率。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的GDP 的发展情况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仍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我国2005年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而且通过GDP增长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GDP在2001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我们不得不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自2008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长率开始下跌,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优势,但是我们应当正视问题,从中找出原因来。
我国想要继续扩大GDP,加速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就要从宏观的方面看待这件事情。
受金融危机冲击,美欧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支撑,国际社会更对中国消费需求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正式迈入3000~6000美元阶段,这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
但是,如何转型为以内需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仍需借鉴有关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经验与教训,厘清各种认识误区和政策取向。
国民经济核算 小论文【范本模板】
浅谈GDP与人均收入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
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
虽然就GDP与日本GDP总量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9.69%,日本人均GDP为38536。
43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3338。
82亿美元,人均GDP与是日本相差11.54倍,所以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以后.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国民经济核算课程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国民经济核算课程论文试论民航业核算论文摘要: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具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对分析现有的核算方法开展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1、国民经济核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含义和基本功能1.1基础产业核算的含义民航业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休息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量、速度、比例、效益所或进行的计量等。
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包涵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
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提供服务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整体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作为第二产业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作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对,核心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国民经济方法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核算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水溶性的基本主要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绩效评价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履行职责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管理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方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获取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下放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优化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用来描述和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一种统计方法和体系,是国家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比较落后,只能提供粗略的经济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
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开始逐步完善,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核算方法和理论,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尽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核算体系中一些指标的不准确性和不全面性。
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但在实际核算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无法全面反映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
国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指标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和不全面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革。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和因素,使得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国家经济的真实情况。
对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核算方法也进行了改进,使得这些指标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
我国还在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过程中,推出了新的一些指标,如环境经济核算、绿色经济核算等,使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更加贴合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控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小论文国民经济核算是指用经济学的方法,系统地总结、记录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量和价值关系,反映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了解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一般会采用国民总收入法、国民支出法和生产法三种核算方法,分别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主要采用产品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
产品法是根据生产活动的产品流通过程,计算生产者对产品的最终价值;收入法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分配关系,计算国民经济总产出所形成的各种收入。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还需要考虑到价格指数的影响。
价格指数是衡量物价变动的指标,它通常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指数等来衡量。
价格指数一般用于计算实际增长率和实际价格变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经济发展状况。
除了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中还有许多重要的指标,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劳动力人口、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投资、财政收入和支出等。
这些指标都是反映国民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还要注意到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问题。
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核算的可信度和精度,也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
因此,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采用科学、客观、真实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同时也要避免数据造假、数据重叠等问题的出现。
总之,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数据质量的问题,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可信度和精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创新刍议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创新刍议论文论文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贡献创新论文提要:本文回顾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对我国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理论与实践上总结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并提出开发一系列卫星账户、构建国民经济大核算体系,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与创新。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贡献从1953年SNA到1968年SNA、再到1993年SNA,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在理论与方法研究、制度建设、数据提供上取得了许多业绩,为社会繁荣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宏观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核算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系统、详细的数据,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国际关系方面,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是裁定我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应享受的优惠待遇的重要参考标准;在企业决策方面,国民经济核算为企业选择投资方向、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导向作用:在社会生活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反映了居民生活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也为居民进行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演进,现行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有些地方仍然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面临诸多挑战,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完善和创新,充分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缺陷朱之鑫曾在全国统计局长会议上用“三个不适应”来概括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局限:一是不适应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需要;二是不适应社会公众了解国情、认识形势的需要;三是不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体检报告”,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工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断进行着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探讨其优化和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在国际国内背景下确定的反映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规模,是经济管理、决策和研究的基本工具。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经济核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指标。
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各项指标和统计数据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能够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
在具体的统计方法、数据采集和核算标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和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 数据质量不高。
在实际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中,由于统计人员的水平、手工操作和管理的原因,导致部分数据质量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误差。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统计标准不一致。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各项指标之间的统计标准和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不一致,导致了数据之间的不可比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的效果。
3. 缺少新兴领域的统计指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领域的发展也日益重要,但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缺少相应的统计指标和数据,导致了这部分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反映。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发展。
三、优化和发展的路径和方向针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发展。
1. 提高数据质量。
在实际的数据采集和核算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统计人员的水平和培训力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改革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同时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该体制所服务的对象由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转变为以农户为基础的经济组织。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键字:财务管理制度生产力双层经济体制资产流失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1、集体经济的含义。
集体经济, 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 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2、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人民公社化时期, 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 由农户自愿联合, 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 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 投入集体所有。
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统一组织农业生产, 农民进行集体劳动。
经营方式上, 实行政社合一。
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 但脱离了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和规律,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
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农产品等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 农户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及农产品支配权。
与之相适应, 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模式。
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
该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 把经营权交给农户。
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过去的集中经营转变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家庭经营在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 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
最新浅谈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最新浅谈国民经济核算论文浅谈国民经济核算论文国民经济核算从核算框架、记帐方法等诸方面,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在核算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下面是我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民经济核算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一:浅谈国民经济核算的绿色之路【摘要】本文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崛起过程及意义,阐述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体系建立及面临的困难。
指出国民经济核算的提出为衡量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让人们意识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新的宏观调控依据。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绿色核算;GDP;SEEA体系(卫星账户)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崛起自20世纪国民经济核算这一方法问世以来,他就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系统并且详细的数据,从而满足以下方面的广泛需要:第一,他可以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诸如生产、分配、消费、投资、进出口、金融活动等等;第二,他可以显现经济学所定义的经济过程中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第三,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支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计划目标的论证,为经济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第四,在核算的国际化前提下,为进行国际比较提供支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的管理和分析。
这些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运行,一直围绕GDP(国内生产总值)展开,通过衡量GDP这一指标,来判断国家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
可以说,没有国民经济核算,就不可能有宏观经济管理,没有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分析就不能建立在坚实的计量基础上。
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从当下来看他有着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许多进入不了市场的自然资源或者自然环境不能被SNA体系吸纳,也就是说通过SNA体系计算得出的GDP值只能看出经济总产出量或经济总收入量的变化,而看不到其背后付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产生的代价。
最新浅谈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浅谈国民经济核算论文国民经济核算从核算框架、记帐方法等诸方面 ,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 ,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但二者在核算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下面是我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民经济核算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一:浅谈国民经济核算的绿色之路【摘要】本文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崛起过程及意义,阐述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体系建立及面临的困难。
指出国民经济核算的提出为衡量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让人们意识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新的宏观调控依据。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绿色核算;GDP;SEEA体系(卫星账户)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应用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崛起自20世纪国民经济核算这一方法问世以来,他就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系统并且详细的数据,从而满足以下方面的广泛需要:第一,他可以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诸如生产、分配、消费、投资、进出口、金融活动等等;第二,他可以显现经济学所定义的经济过程中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第三,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支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计划目标的论证,为经济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第四,在核算的国际化前提下,为进行国际比较提供支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的管理和分析。
这些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运行,一直围绕GDP(国内生产总值)展开,通过衡量GDP这一指标,来判断国家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
可以说,没有国民经济核算,就不可能有宏观经济管理,没有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分析就不能建立在坚实的计量基础上。
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从当下来看他有着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许多进入不了市场的自然资源或者自然环境不能被SNA体系吸纳,也就是说通过SNA体系计算得出的GDP值只能看出经济总产出量或经济总收入量的变化,而看不到其背后付出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所产生的代价。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和发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我们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核算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们还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在我们总结了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关键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优化,发展,研究,现状,重要性,方法,前景,国际比较,影响,未来方向,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评估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重要工具。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来源不够准确、统计口径不够统一、数据披露不够透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优化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经济参考。
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深入研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优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家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优化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核算体系有助于督促各部门提高数据报告的质量和真实性,减少因数据失真而导致的经济政策错误。
通过优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提高经济统计的国际水准,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竞争力。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国民经济论文范文精选3篇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它的形式和内容在逐渐进展、丰富。
在资本主义社会,会计是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家治理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国民经济实行计划治理、讲求经济效果的基础,比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
但是,在今天,会计在国民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所充分认识、重视,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会计在国民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一)会计可以维护我国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奉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国的所有制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公有制经济下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GJ通过税收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些国民收入又将以财政分配的形式分配到GJ的各个行业,以促进GJ各行各业的蓬勃进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缴纳税收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偷税漏税或隐瞒真实收入的情况,这就要求会计行业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严格的进行会计检查,将一些损害GJ经济利益的情况间距揭发出来。
比如一些公司或者企业只顾自身的利益,使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来增加自身收入,截留、挤占财政收入或者滥发奖金、补贴等。
此时,GJ应该在会计检查过程中对一些违法的企业进行严惩,同时制定相应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如果企业或公司违反了该条例,则会依次为准绳给予其严峻的惩处。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会计行业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重要手段的职能。
(二)会计可以加强GJ或企业的经济治理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知道除了GJ会设立专门的会计检查部门,各个公司或企业也会设置会计财务部门。
因此,我们可知,会计除了帮助GJ审查一些非法公司偷税漏税的情况,还可以帮助各企业进行成本预算,经济预测,促进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等。
我国的各企业先前对会计行业的重视不足,因此导致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资金消耗高、收益低等情况,但好在后来GJ以及各企业在不断探究中了解了会计对于降低运行风险,操纵成本的重要作用,开始设立会计部门,加强对其的治理。
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国民经济治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分为直接指标以及间接指标,如产业结构、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GNP)等,如表1所示。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
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
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
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治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紧密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进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
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
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
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
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
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对房地产业发展水平有着决定作用,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住房的商品化程度是影响房地产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经济发展周期决定房地产业的发展。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国民经济的论文一: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探析前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而生产过程的同化导致服务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份额,所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现代服务业分析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其利用现代化新技术、新服务方式和管理理念,使传统服务业的业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较强外溢效应,是对整体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其需要去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及生活服务,由此可见其具有现代性、高新技术性、知识密集性、动态性、生产性等特点,其是信息化、现代化经营理念的发展成果,公共服务职能愈加突出,所以现代服务业不同于第三产业,其广泛分布于三大产业之中。
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首先市场上对现代服务业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其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相关产品行业的发展,形成相互消耗式的波及效应,例如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业发展会带动汽车生产的壮大,现代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发展会带动钢筋、水泥等的生产等,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消耗会波及相关产业,而相关产业的消耗又会形成现代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波及,以此推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其次,受消费者以此购齐消费心理的影响,现代服务业会形成配套需求式波及效应,例如消费者最初购买智能手机的目的是观看直播球赛,但其在业余时间可能会利用智能手机拨打、观看付费电子小说、付费视频,玩付费游戏等,为满足这种配套消费需求,现代服务业的产品会自觉与相关产品形成互补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由于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科技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新兴产物,所以其具有示范作用,形成示范波及效应,例如其自身的特色决定会出现咨询、管理等新的行业形式,会在信息传播交流速度逐渐加快中影响人的消费观念,以此引领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他是宏观管理的重点工具。
下面是我们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范文一:国民经济核算[摘要]中国处于世界经济大形势之下,所以为了更加完善的认识中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居民消费水平的国际比较、支出法核算的三大需求对GDP的影响等分为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居民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居民消费;三大需求首先,从GDP的国际比较入手,在汇总《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的数据后,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差距(见下图)。
2001―2010年各国GDP比较从GDP数值方面分析,中国GDP的总体走势是上升的,但是同经济大国美国同期比较,虽然在增长幅度上占优势,但是总数值仍有极大的差距需要跨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仍是全世界GDP强国,尤其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世界平均GDP 负值的情况下,我国仍然保持了92%的同期增长率。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的GDP 的发展情况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仍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我国2005年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而且通过GDP增长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GDP在2001年到2007年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是,我们不得不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自2008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长率开始下跌,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优势,但是我们应当正视问题,从中找出原因来。
我国想要继续扩大GDP,加速国内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就要从宏观的方面看待这件事情。
受金融危机冲击,美欧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经济增长转向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的支撑,国际社会更对中国消费需求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正式迈入3000~6000美元阶段,这也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
但是,如何转型为以内需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我们仍需借鉴有关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经验与教训,厘清各种认识误区和政策取向。
所以,居民消费低已经成为中国不容忽视的问题所在,以下,我们就从不同方面分析居民消费问题。
1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我国居民消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际对比分析显示,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增速较慢、消费能力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2008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为35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而且,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居民消费规模较小、增长缓慢。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要低于GDP总量的国际地位,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
自1995年以来,各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美国的最终消费率则保持在60%以上,并在2001年后上升至70%以上;与中国同处亚洲地区的日本,其居民最终消费率也保持在50%~70%的水平。
而中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则始终处于低迷水平,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自2004年起降至40%以下。
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其发展趋势也与其他国家相左。
各国居民消费率均保持平稳甚至小幅上升的态势,整体居民消费率也保持平稳;而中国居民消费率水平则从2000年起步入下降通道。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消费呈现出水平低,同时发展趋势向下的特征。
2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中国的GDP即使已成为世界第四,但我国人口众多,普遍收入不高,且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众所周知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有效市场规模也就大打折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差距对需求的影响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收入差距是影响市场需求规模的重要因素。
在最终分配中,居民消费倾向低、储蓄倾向高的现象十分明显。
经过收入再分配以后,200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为594%,但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比重分别为644%和356%,而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在80%以上,美英等国家更是达到了95%的消费比重,差距十分明显。
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抑制消费支出。
由前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分析可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对居民消费的增长也有极大的影响。
3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和拉动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机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城乡之间的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市场的等级在不断拉大,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和拉动的中美比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对GDP增长的拉动(百分点)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GDP年均增长率%中国3920398021004604602401170美国80702980-980240100-030320如上表所示,在初次分配方面,劳动者所得偏低、企业所得偏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417%,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在50%~57%。
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为296%,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折旧比重为15%,低于日本,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生产税净额比重为136%,低于韩国,高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
且由上表可明显看出,我国与美国的最终消费所占GDP比重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4结论综合分析来看,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因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
应注重短期刺激和长期调整政策相结合,通过提高居民收入、调整消费结构、加大民生工程投资力度以及改革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综合措施,充分挖掘我国居民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性转变。
参考文献:[1]魏国强、浅析目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J].浙江统计,2004(6)[2]余芳东、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6)[3]陈卫东、居民消费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0(7)[4]刘海燕、扩大居民消费的财政制度探讨[J].中国市场,2013(16)[5]项婉玉、我国居民消费与GDP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J].中国市场,2013(29) 国民经济核算的论文范文二:森林综合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摘要将森林核算结果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目的是在传统经济核算中对森林的处理方法加以扩展,对森林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做更加全面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森林综合核算在支撑当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等三大类产品中,生态产品已成为社会最短缺、最急需和大力发展的产品,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已成为林业部门极为重要、艰巨和迫切的任务。
因此,必须及时开展森林价值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客观地评价,林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做出的贡献,准确地反映森林资源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反映森林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为国家制定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将森林核算结果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目的是在传统经济核算中对森林的处理方法加以扩展,对森林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做更加全面的整体评价。
森林综合核算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要对森林自身的价值进行核算,要将其包含在国民财富之中,第二是要对森林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即森林的产出进行综合核算,并尝试与国内生产总值衔接起来。
一、森林总价值与国民财富森林是一个国家所拥有自然资源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核算森林的总价值即森林的存量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财富。
1.森林总价值核算原则上,森林总价值应该是森林所具有的全部功能的价值,包括提供物质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价值。
但是,从目前核算所能够实现的程度看,森林存量价值主要是指林地和林木价值总和。
2.森林总价值对国民财富总量的调整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中,国民财富的核算对象是各种所有权确定、可以为其所有者在目前以及一定时期内带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产,其中包括各时期生产活动产出成果被积累起来形成的生产资产,以及一部分符合经济资产定义的非生产资产;而且,核算中以市场价格作为财富的基本估价原则,核算的是各种资产的市场价值。
就森林主题而言,上述基本原则会在两个方面导致无法在国民财富中体现森林的重要性。
第一,从内容而言,一般来说,人工林属于生产资产,可以包括在国民财富核算范围内,但天然林却有可能因为不符合经济资产的定义而被排除在国民财富范畴之外,即使包括在其中,也会仅仅作为非生产资产,与作为生产资产的森林割裂开来;第二,从估价方法而言,侧重于经济价值的估价原则无法体现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
因此,要在国民财富核算中显示森林的重要性,需要在核算方法上做以下改进:第一,扩展核算范围,使之包括所有森林;第二,将属于生产资产的森林和属于非生产资产的森林合并在一起,创建完整的森林资产概念;第三,延伸经济价值,使之包括森林的生态功能价值。
二、森林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森林功能的实现在于它为人类和经济体系提供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产出,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本项目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并定义了森林产出概念,并尝试将其与反映国民经济最终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衔接起来。
1.森林产出的定义森林产出是指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产出,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为国民经济提供的森林物质产品,二是为社会提供的森林生态服务。
森林产出没有全部包括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之中。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产出代表经济生产活动成果,一般是指物质产品产出以及通过市场提供给他人使用的服务产出。
据此,森林生态服务不能作为经济产出,除非这些生态服务通过市场实现了其服务价值,比如通过森林旅游业实现的森林景观价值;当期林木自然生长也因为无法独立计算其产出量及价值而排除在外,只是笼统地用育林和森林维护活动中的成本投入作为产出替代。
即使是已经包括在其中的部分,森林产出也没有作为林业产出加以核算。
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由于林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当一部分依托森林和林木形成的物质产品产出没有作为林业产出看待,而是被归纳到农业、畜牧业以及工业等部门产出统计之中了,比如各种干鲜林果、森林花卉、林间养殖等等。
可以说,森林产出是一个突破了现有经济活动产出计量的概念,相当于大林业(林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计算的初级林产品产出与森林生态服务产出的总计。
2.将森林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衔接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最终产出成果的指标,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核心指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