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精品PPT课件
PPT演示文稿杂交水稻精讲
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是我毕生 奋斗的最大追求和心愿。 全世界有22.5亿亩水稻, 2012年中国的杂交稻在印 度、越南、菲律宾,印度 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 坦、美国等国家推广面积 达到520万公顷,相当于 7800万亩,平均每公顷产 量比当地常规品种高出2吨 左右。如果世界上有一半 的稻田种上了杂交稻,按 平均每公顷增产2吨计算, 所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 亿~5亿人口。为了对世界 的粮食安全作出我们应有 的贡献,我有一个梦想, 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杂交水稻 - 产量指标
中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 是: 第一期(1996-2000年)700公斤/亩; 第二期(2001-2005年)800公斤/亩。 (在同一生态区两个百亩以上的示范片,连续两年的平均亩产) 1999年仅在湖南就有4个百亩示范片,亩产过700公斤,2000年有16个百亩 和4个千亩示范片达标,该组合由于产量高、品质好,近几年的种植面积达2000 万亩左右, 己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平均亩产560公斤左右,比一 般高产杂交稻亩增50公斤以上。 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中心育成了两个第二代的 超级杂交稻品种,并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的产量指标。2003年在湖南有四个 百亩片, 2004年在南方四省有12个百亩片亩产800公斤以上,其中有三个片为连续两 年达标。第二期的超级杂交稻已开始大面积推广。 有关人员提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大面积示范 亩产900公斤。将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在利用外缘有利基因方面己取 得相
杂交水稻与袁隆平
主讲人:罗海金
班级:化工1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 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 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 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杂交水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使中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1、抽穗开花授粉期的安全气候条件
从始穗到终花期( 10~12天),气候条件影响父母本抽穗、开 花、授(受)粉、结实,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或成败。
安全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1)不出现连续3天以上整天下雨天气; (2)日均温26~28℃,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日最低温度
2、制种技术系统研究阶段(1996-2000)
主要问题:不同生态条件下制种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育性敏感期、抽穗开花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关键技术:(1)提出了两个安全期协调安排的原理, 确定了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的原则;(2)光温敏核 不育系技术鉴定标准;(3)核心种子生产原理与技 术。
效果:形成了两系杂交稻保纯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 量和质量稳步上升。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
❖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
三系配套法
A×B→A 不育系繁殖
BB 保持系繁殖
A × R → 杂交种 杂交制种
RR 恢复系繁殖
2021/1/25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两系配套法
S 低温 短照
(可育 繁殖)
S
S系繁殖
S
×
R
高温、长照
(不育,作母本)
杂交种子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
2021/1/25
4、制种季节安排
制种季节安排原则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的途径(三系法、两系法)。 根据杂交组合生育期类型(早、中、迟熟)。 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春制
具有双季稻生产气候条件区城,在早稻生 产季节的制种。
3、制种技术提升与推广阶段(1984-2009) 主要问题:实现多种技术配套条件下的高产、安全、 高效制种。 突破的关键技术: (1)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良好的生态条件, 确保制种各时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全球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 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和北美洲。
主要产区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 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 产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 种皮,形成幼苗。
营养生长期
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 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 累养分。
THANKS.
丰富等特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2
原理
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
温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
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 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 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 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 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3
实践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选用高产、优质、抗 病虫、适应性广的水 稻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 标准,保证发芽率和 纯度。
注意品种的熟期选择 ,确保能在当地安全 抽穗和成熟。
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具有环保、持效长 等优点。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综合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和预测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
05
术
第二讲 水稻遗传育种ppt课件
AgAg AcuAcu CCDD
CCDD
西非 南美、西印度群岛 南美 南亚、东南亚 中美、南美 新几内亚
数
长雄蕊野生稻
24
A1A1
非洲
、
南方野生稻
24
澳大利亚
染
疣粒野生稻
24
东南亚、中国南部
色
小粒野生稻
48
体
尼瓦拉野生稻
24
组
药用野生稻
24
BBCC AA CC
东南亚 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 南亚、东南亚、中国南部、 新几内亚
第二讲 水稻遗传 育种
Chap.2 The genetic and breeding of rice
第一节 水稻遗传育种概述
• 我国水稻育种简史 ; • 我国水稻遗传育种的发展和成就 ; • 我国水稻的生态区域划分 ; • 国外水稻育种发展概况。
一、我国水稻育种简史
水稻育种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 ① 品种的整理和评选利用(40-50年代);
种野生稻
48
个
澳洲野生稻
24
CCDD EE
中美、南美 澳大利亚
种
非洲野生稻
24
AgAg
西非
的
短药野生稻
24
FF
西非、中非
名
紧穗野生稻
24,48
CC, BBCC
东非、中非
称
非洲栽培稻
24
、
展颖野生稻
24
染
重颖野生稻
48
颗粒野生稻
24
色
阔叶野生稻
48
体
长护颖野生稻
48
普通野生稻:丁颖,1926年广州郊区沼泽地发现。分布较 广,喜温水生,具广泛适应性。形态特征与栽培稻相似, 分蘖散生,穗粒稀疏,不实粒多,易落粒。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袁隆平)H前,中国人口冇13亿,人均对耕地仅1.4亩,预11-2030年人11将增至16亿,人均町耕地将减少到Im 左右。
面对人口增长爪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仅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川纳出两条仃效途径:一是形态改13,二是杂种优势利用。
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仃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
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W技术,彊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人的杂种优势匕才会对提高产量冇贡献。
但是, 疗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卞物技术的进步。
形态改良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
口从1968年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肩,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总这一重要课题,并设想了多种高产水稻模型。
其屮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耍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藥少, 侮株3~4个有效分簾;③短而壮实的秆。
这种模型是否高产,还冇待实践证明。
发现超尚产品种仃如下形态特征。
A.高冠层上-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
长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枳大而11能两而受光又耳不遮荫,因此能更右效地利用光能;窄叶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能强IL不易早哀。
总Z,具仃这种形态特征的水稻品种,能冇最大的冇效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冇机源。
B.矮穗层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卜•降,可使植株高度抗倒伏。
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
C・中大穗_□毎穗谷疏约6克,每亩16・17丿总。
稻谷产吊「=生物学产htx收获指数。
理论I:,英产吐潜力为1000公斤/市。
现行的矮秆品和,收获指数(HI)L2很高(>0・5), 进一步处场收蕊指数L2札严1仃限,W此,上加应依如提髙生枷%产幕以进氏-提高稻谷产量。
杂交水稻制种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措施ppt课件
22.5—24.0℃,光照13h左右;
• 两系不育系敏感点漂移; • 两系不育系割茬再生的敏感性问题。
10
两系杂交水稻的亲本关系示意图
低
不
温
不育系S
育
短 日
系
表现可育,自花授粉繁殖后 代,后代保持温光敏感特性
繁
殖
不育系S X 恢复系R
高
不育系表现不育,接收恢复
16
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基地选择、地点、时间 2、制种隔离 3、播差期、父本分期播种 4、合理的行比 5、花遇检查及调整 6、育性监控 7、割叶、“920”应用 8、赶花粉 9、去杂保纯 10、其他管理措施:水、肥、药
17
一、基地、地点、时间选择
1、抽穗扬花期天气及气候风险; 2、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气候风险。
位,其次是调整花遇、增加活性; ⑴、一般每亩总用量15-20克,不同组合差异较大;
⑵、正常见穗5-10%至见穗30%,不宜过早过迟; ⑶、分2-3次,“前轻、中重、后补”,父本适当加量
,保证父本穗位高于母本15-20cm.
24
25
26
八、赶花粉
1、全过程中每天3-4次,有粉赶到无粉; 2、开花时间不同亲本、天气有差异; 3、原则上前期看母不看父,中后期看父不看母; 3、每次间隔20-30分钟; 4、阴雨天。
• 杂交稻(人为或自然的不同品种杂交)的基因是杂 合的,杂交稻再生长,产生的后代基因分离,长势 长相混杂、所以杂交稻不能留种再种。
2
基本知识
• 生物界存在杂种优势,两个遗传背景不同的品种杂 交后代有生长优势;
• 两个水稻品种要实现大规模杂交,必须有一个品种 雄性功能丧失而雌性功能正常[雄性不育系(母本 )],由另一个品种(雌、雄性功能均正常)帮助其 授粉受精让其产生后代。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PPT课件
一 育秧
❖ 2 秧床准备
❖ 方式一 旋地 秧
放水耱秧床
晾干准备铺秧膜纸育
❖ 方式二 在去年水稻地中直接铲平做秧床 秧
铺秧膜纸育
❖ 优缺点:
❖ 1 方式一秧床不易平整,而方式二因为经过一年水稻种植, 较为平整,且不会在秧床上出现脚印等坑洼地方。2 方式 一简便易行,方式二费工费时。
一 育秧
❖ 3 营养土计算 ❖ 靠种子胚乳里的营养水稻可以自行生长至三叶期,为了提
种皮的通透性,使之在浸种时吸水呼吸作用一致均匀,增进酶的活性, 出芽较整齐。 ❖ (2)晒种可促使氧气进入种子内部。 ❖ (3)晒种可降低谷壳内胺A、谷壳内胺B、离层酸和香草酸等物质的 浓度,这些物质浓度高时对发芽有抑制作用。 ❖ (4)太阳光谱中的短波光如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因此,晒种有一 定的杀菌作用。
一、 育秧
❖ b 种子包衣 ❖ 种衣剂中活性成分通过不断缓慢释放,能对种子和播种后
种子 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在地下就象一个小“药肥库”, 缓慢释放,持效期40~60d,比一般浸 种或拌种施药方法 药效长2~4倍,通过内吸传导致使种子吸收,植株体内含 有农药成分, 并随种子发芽出土,内吸传导到地上未施药 的部位,有效防治苗期病虫、鸟、鼠为害,微肥 、生长调 节剂能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 我团在今年推广种子包衣技术,目的即提高秧苗质量,培 育壮秧,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杂交水稻生长发育特点
❖ 1、根系发达:根长、根粗、根多、根深、活力强。 ❖ 2、分蘖能力强:茎叶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单株分蘖可
达10--20个,成穗率可达50--60% ❖ 3、穗大粒多,谷粒重:杂交水稻每穗粒数比常规稻多25-
-35%,粒重高10% ❖ 4、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干物质多,易获高产。 ❖ 安全齐穗期对温度条件要求高
广东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2、稻瘟病
3、白叶枯病
破口期
齐穗期
防治穗颈瘟的适宜时期
(二)水稻的主要虫害
三化螟
三化螟幼虫
三化螟为害引起的白穗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为害状
稻纵卷叶螟幼虫
稻飞虱
褐飞虱
褐飞虱为害状
水稻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方法
水稻的 主要害 防治适期 虫
1、三 化螟 虫卵孵化 高峰期 防治方法
2、稻 二龄高峰 纵卷叶 期,三龄 螟 前
2.做好化学农药除治工作。 (1)早稻后期加强田间稻叶蝉除治工 作,齐穗期全面用药,每亩用10%吡虫 啉10~20克或80%敌敌畏150毫升加水80 公斤喷杀,以减少虫源; (2)抓好晚造秧田防治工作,秧田整 地前,先用吡虫啉或敌敌畏喷杀秧田喷 杀秧田四周杂草,杀死早造残留的叶蝉; (3)加强稻田防治,秧苗一叶一针期 施药1次,以后每隔5天施药1次。秧苗施 好送嫁药,带药落田。
防治措施 1. 耕作栽培防治 (1)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山坑田、低洼渍水 田环田沟、十字沟,水泥硬底化,沟渠三面光, 做到科学排灌; (2)消灭越冬寄主,铲除田间杂草、再生稻, 减少带病毒叶蝉虫源; (3)早稻同一段田,要安排同一品种,晚造 播种期应安排在收割完早稻后7月中旬播种。 秧田要集中连片,做到播种秧田统一,播种时 间统一,施肥统一,肥水管理统一; (4)推广塑盘育秧,抛秧技术。 (5)平衡施肥,科学排灌,健身栽培。大田 管理做到优化施肥,配方施肥,适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浅水回青,湿润促分蘖,多露 轻晒,促进禾苗健壮,增加抗病虫能力。
水过早。
七、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田间症状
水稻纹枯病菌核
稻瘟病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袁隆平)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人均可耕地仅1.4H,预计2030年人【1将增至16亿,人均可耕地将减少到1亩左右。
面对人口增长爪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为保障粮負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归纳出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是杂种优势利用。
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有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
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垠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人的杂种优势h,才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
但是, 育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
形态改良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
自从1968年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肩,很多水稻育种家特别注总这一亜要课题,并设想了多种高产水稻模型0其中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要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藥少, 每株3~4个有效分簾;③短而壮实的秆。
这种模型是否高产,还冇待实践证明。
发现超高产品种有如下形态特征。
A.高冠层上三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
长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积大i ftj且能两面受光又4不遮荫,因此能更竹效地利用光能;窄叶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能强且不易早衰。
总之,具有这种形态特征的水稻品种,能冇最大的冇效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有机源。
B.矮穗层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卜•降,可使植株筒度抗倒伏。
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
C.中大穗□每穗谷重约6克,每亩16.17万穗。
稻谷产量=生物学产城X收获指数。
理论上,直产肚潜力为1000公斤/ 市。
现行的矮杆品种,收获指数(HI)L2很拓(>0・5), 进•步握两收获指数匕粗当有限,凶此,主就应依籁提高生杨昭产聲以譲一参提高稻谷产量。
超级稻分子聚合育种-中国水稻研究所-庄杰云幻灯片PPT
四、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
(1) 建立30个以上重要基因的标记;
(2) 针对产量、品质、抗性等水稻重要 性状,建立聚合2个以上性状有利 基因的分子育种技术;
(3) 建立我国水稻推广品种的基因信息 和标记信息数据库;
(4) 创造聚合了多个有利基因的新种质 或新材料10份以上;
四、预期目标和技术指标
(5) 育成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组合〕 5个以上,稻米品质主要指标到达国标二 级以上,产量比对照显著增产,抗研究根底雄厚
➢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
的开掘及应用:2005年国家科
技进步奖一等奖。
➢
汕优10号: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协优9308: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协优46:
五、工作根底
➢ 育种研究根底雄厚
育成的品种有8个 被农业部认定为 超级稻,超级稻 品种数居全国各 单位第一。
五、工作根底
一、总体目标和根本思路
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技术核心,构 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围绕功能基因开发分子标记,筛选适 合于种质鉴定和〔或〕育种材料筛选 的标记。
开掘有利等位基因,创立多基因聚合 材料,育成优良新品种〔组合〕。
二、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 传统育种为我国水稻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 在实现水稻产量的两次飞跃后,水稻单产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创新点1 通过基因标记的开发和应用,开掘和利
用水稻种质中携带的有利等位基因, 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传统育种手 段,创立聚合了多个有利基因的新材 料和新品种,严密地结合了种质资源 研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 技术,有利于加快有利基因开掘和应 用的进程。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水稻的杂种优势强弱有如下的趋势:籼 粳交>籼爪交>粳爪交>籼籼交>粳粳交。依 据我们研究,籼粳杂交稻库大源足,其产量 潜力比现行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稻可 提高30%以上。但是,要利用籼粳杂种优 势的难度很大,最主要的是籼稻和粳稻为不 同亚种,亲缘关系较远,二者之间存在不亲 和性,致使籼粳杂种的受精结实不正常,一 般结实仅30%左右,因此,其实际产量不 高。
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自从1968年 Dr.Donald提出理想株型概念后,很多水稻 育种家特别注意这一重要课题,并设想了多 种高产水稻模型。其中著名的是国际水稻研 究所Dr.Khush提出的“新株型”稻,其主 要特征是:①大穗,每穗250粒;②分蘖少, 每株3~4个有效分蘖;③短而壮实的秆。这 种模型是否高产,还有待实践证明。发现超 高产品种有如下形态特征。
选育C4型超级杂交稻
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源于玉米的C4基 因已被成功克隆并正在导入超级杂交稻的亲 本。理论上C4基因的光合效率比水稻的C3 基因高30%,初步测定,有个别含C4基因 的亲本植株,其叶片的光合效率比对照高 10.30%,但还不稳定,仍在继续选育中。
前景
基于第二期超级杂交稻取得的成就,我们特提出一 个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的丰产工程计划,即种三亩 超级杂交稻产出现有四亩地所生产的粮食。计划用5年 时间在全国发展6000万亩,产8000万亩的粮食。该工 程既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又能节约2000万亩耕地, 以发展其它经济效益更高的项目,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 由于这项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受到了各 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7年已在湖南省率先实施, 在20个示范县中有18个县达标。2008年已验收的7个 早稻示范县,20个县全部达标。安徽芜湖市、河南信阳 市也在积极地实施这项工程,而且效果良好。
利用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
基于分子技术和田间试验,鉴别出两个源于普 通野生稻(O.rufipogon)的增产QTL,每个QTL具 有比高产对照杂交组合(V优64)增产18%的效应。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选择,已育成1个带 有上述两个QTL位点的优良恢复系R163,它的杂 交种Y两优7号(Y58S/R163),2008年被认定为 湖南省的第二期超级稻,大面积生产一般亩产700 公斤左右。
从形态学观点来看,提高植株高度是提高生物学产量 有效而可行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引起倒伏。为解 决这个问题,不少育种家正试图使茎秆更粗壮,但此 举会导致收获指数下降,因此,很难达到超高产。上 述由叶片组成的高叶冠层植株模型能同时将高生物学 产量、高收获指数和高度抗倒伏三者较好的统一起来, 从而能实现超高产。
A.高冠层
上三叶叶片应长、直、窄、凹、厚。长 而直的叶子不仅叶面积大而且能两面受光又 互不遮荫,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窄叶 所占的空间面积小,能增加有效的叶面积指 数;凹字形可使叶片坚挺不披;厚叶光合功 能强且不易早衰。总之,具有这种形态特征 的水稻品种,能有最大的有效叶面积指数和 光合功能,为超高产提供充足的光合产物即 有机源。
第一步,2010年亩产830公斤(2009年有三 个百亩达标);
第二步,2012年亩产860公斤; 第三步,2015年完成任务。
我国小麦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李 振 声)
一、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2年我国小麦平均亩 产48.8公斤,到2008年平均亩产达到317.5公斤, 增长6.5倍。小麦播种面积从1952年的3.717亿亩, 到1991年增至4.6422亿亩,到2008年又减少到 3.5426亿亩,比1952年还减少了0.1744亿亩。 而小麦总产从1952年的0.1813亿吨,到2008年 增加到1.1246亿吨,增长了6.2倍。实现了供需平 衡有余。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们在利用籼粳杂 种优势育种上终于取得成功,育成一批结实 率正常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籼粳杂交稻组合。 主要经验,一是利用广亲和基因以克服籼粳 稻之间的不亲和性:二是用具有混合亲缘的 中间型材料而不是用典型的籼、粳品种作亲 本,以协调其它方面的矛盾。
3、借助分子技术
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是今后作物 育种的发展方向,这也是选育超级杂交稻具 有巨大潜力的途径。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水稻还有很大的产量潜力。 根据以上各项研究进展,2006年科技部已立项和 启动了第三阶段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即到2015 年第三期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指标是 900公斤/亩。
遵照科技部2008年立项的“强优势水稻杂交 种创制与应用研究”计划,我们提出分三步走的计 划来实现第三期目标:
B.矮穗层
成熟期稻穗顶部离地面仅60~70cm, 这种结构由于重心下降,可使植株高度抗倒 伏。抗倒是培育超高产水稻必备的特性。Fra bibliotekC.中大穗
每穗谷重约6克,每亩16.17万穗。稻谷产量=生物学 产量×收获指数。理论上,其产量潜力为1000公斤/ 亩。现行的矮秆品种,收获指数(HI)已很高(>O.5), 进一步提高收获指数已相当有限,因此,主要应依赖 提高生物学产量以进一步提高稻谷产量。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袁隆平)
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人均可耕地仅1.4亩, 预计2030年人口将增至16亿,人均可耕地将减少 到1亩左右。面对人口增长压力和耕地减少的严峻形 势,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 超级水稻育种计划。
技术路线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 可归纳出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 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有 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结合,效果较差。 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 高技术,最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 杂种优势上,才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但是, 育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生 物技术的进步。
利用稗草的DNA创造水稻新资源 通过穗颈注射法将稗草的总DNA导入恢复系 (R207),后代产生变异,从这些变异株中选育出 新的优良、稳定的恢复系RB207-1,它具有如下 性状特征。 ①穗大粒多; ②粒重比原始R207大大提高。 尤其是其杂交种GDS/R.B207.1,株型良好, 杂种优势强,在海拔较高的山区(400-800米)表现 特别好,2005年有三个试验点,小面积(2.3亩)亩 产都在900公斤以上。经分子检测,RB207-1含 有稗草DNA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