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 (1)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形象和特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
1.2 教学内容:太阳的基本形象:圆形、光芒等。
太阳的特点:温暖、光明、能量等。
1.3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图片,讨论太阳的形象和特点。
想象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心中的太阳。
第二章:绘画技巧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绘画技巧:线条、颜色、光影等。
色彩感知: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2.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色彩感知,并进行示范。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练习。
第三章:学生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创作指导:教师给予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
3.3 教学方法:独立创作:学生独立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观察和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第四章:作品展示与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感受。
评价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感悟。
4.3 教学方法:作品展示: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过程和心得。
评价交流: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5.2 教学内容:课程回顾: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分享感悟:学生分享对美术的感悟和兴趣。
5.3 教学方法:课程回顾:学生依次分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小学生艺术课《我心中的太阳》教案
小学生艺术课《我心中的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绘制心中的太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形象和特点2. 绘制心中的太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基本形象和特点,绘制心中的太阳。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心中的太阳绘制得富有创意和个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太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油画棒等)、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太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太阳的基本形象和特点,如圆形、光芒四射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绘制心中的太阳,边示范边讲解绘制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心中的太阳,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的形象和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2. 学生对太阳形象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太阳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2. 邀请家长参观学生的绘画作品,增进家校互动。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观察生活中的太阳,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作品质量等,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1课时内完成,包括导入、讲解、示范、实践、展示、总结等环节。
十、教学资源推荐:1. 《太阳的故事》视频资料,介绍太阳的起源、特点等。
2. 太阳图片素材,用于教学示例和学生参考。
一年级美术教案 我心中的太阳
一年级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教案名称:我心中的太阳教学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感受,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形象和特点。
2. 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美感认知。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太阳的图片或模型。
2. 素描纸和彩色纸。
3. 彩色铅笔、彩色水彩笔等。
4. 小刀、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太阳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和特点,并谈论太阳对我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创作活动(30分钟)a. 学生手持铅笔、素描纸,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绘制太阳的形象,可以画出太阳的圆形、圆圈、辐射线等。
b. 学生可以用彩色铅笔给太阳上色,也可以用彩色水彩笔、彩色纸等进行拼贴创作,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太阳形象。
3. 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创作的太阳作品,并进行学生间的分享和交流。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创作时的想法和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 整理和评价(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创作材料,并进行评价。
可以针对学生的创意、技巧、用色等方面进行肯定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绘制太阳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出独特的太阳形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不同表情和颜色变化,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3. 可以邀请学生到户外或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观察太阳,进一步加深对太阳形象的认知和感受。
教学反思:此教案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太阳的形象和特点,进行绘画创作,既锻炼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美感认知,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和创意能力。
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的基本形状和色彩,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太阳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形状和色彩。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3. 太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太阳的光芒和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光盘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形状、色彩,激发学生对太阳的认知。
2. 新课讲解:讲解太阳的基本形状和色彩,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太阳的基本形状和色彩。
2. 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3. 太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心中的太阳,要求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
2.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太阳的基本形状和色彩,学会了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心中的太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找到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5篇)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5篇)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商量、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太阳的学问2、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培育幼儿的想像制造力量重点难点:能通过想像制造一个自己心中的太阳,培育幼儿的想像力量及对颜色的敏感度丰富幼儿关于太阳的学问活动预备:1、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绘画纸2、有关太阳的图片,儿童制造画〔场景的布置〕3、音乐《种太阳》活动过程:一、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儿童制造画二、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观赏幼儿随着音乐欢乐地进场〔提示留意歌曲里的歌词意思〕并可随便舞蹈。
三、通过观赏歌曲,进行商量〔师〕提问:1、这首《种太阳》的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2、教室里有很多老师的好伙伴种的太阳娃娃,你看到有什么样的太阳娃娃?3、出示一些作品,讲解的构思与想法。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篇2活动背景:“太阳是绿色的。
”不对,太阳是红色的!”“太阳是彩色的……”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表达太阳究竟是什么颜色的问题,我不禁被孩子的话语感动了。
对于太阳,每个孩子都知道,而说起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回答却异口同声“圆的”。
这是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太阳的形态。
是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心中的太阳就是五颜六色的。
于是,在这些想法的催促下,我设计了《我心中的秀丽的太阳》这一教育绘画活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太阳、画太阳。
艺术活动是需要制造的,制造基于敢想、敢说,我盼望孩子们绘出属于自己的一个太阳形象,而不是千篇一律。
从活动中关心幼儿感受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和创作的欢乐。
活动目标:1.主动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爱的太阳。
2.学会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颜色美,提高大胆运用颜色的力量。
3.在创作时体验颜色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制造的力量。
5.引导幼儿能用帮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力量。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学问,观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特征2. 太阳的象征意义3. 太阳的绘画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太阳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提问:你们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2. 新课内容(1)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是圆形的,颜色是金黄色的。
(2)太阳的象征意义太阳象征着光明、温暖、希望和生命力。
(3)太阳的绘画方法1)先画出太阳的圆形轮廓。
2)用金黄色或其他颜色填充太阳。
3)可以添加太阳的光芒,用直线或曲线表示。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太阳形象。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太阳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太阳,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和象征意义。
2. 学生和家长一起创作一幅关于太阳的画作,要求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3. 家长签字确认,下次课带回学校进行展示。
七、板书设计略。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 我心中的太阳|岭南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6课我心中的太阳|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太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2.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太阳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教学重点:1. 太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2.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太阳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教学难点:1. 太阳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太阳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以及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光芒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太阳的特点。
二、讲解太阳的特点和象征意义(5分钟)1. 教师讲解太阳的特点,如太阳是一个圆形的天体,太阳的颜色是黄色或橙色,太阳的光芒是温暖的等。
2. 教师讲解太阳的象征意义,如太阳代表光明、希望、热情等。
三、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5分钟)1. 教师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解太阳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5分钟)1. 教师讲解太阳的表现形式,如抽象表现、具象表现等。
2.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颜色、线条等。
五、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心中的太阳,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六、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光芒等,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语言表现事物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光芒等。
2. 太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太阳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4. 学生创作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语言表现太阳的形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光芒等。
2. 新课:讲解太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太阳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描绘太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家是如何表现太阳的。
3. 练习: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创作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
学生可以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语言表现太阳的形象。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太阳形象的创意、色彩搭配、线条表现等。
5.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的基本特征和美术表现方法。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创作,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板书设计1. 我心中的太阳2. 内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太阳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学生创作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太阳,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自己心中的太阳形象。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和谐,线条表现流畅。
一年级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
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美术课的教案,主题是“我心中的太阳”。
通过此课,学生们可以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发展他们的审美情感并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
同时,也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太阳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绘画工具(颜色铅笔、画笔等)。
3.幼儿绘画纸。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们一起回顾太阳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回想太阳对地球和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益处。
二、呈现(15分钟)1.给学生们展示太阳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太阳的形状、颜色、位置等特征。
2.引导学生们通过描述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三、绘制(30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些太阳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
2.鼓励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自己心中的太阳。
3.提供相关的绘画技巧和指导,例如如何使用颜色铅笔、如何运用色彩等。
四、展示和交流(10分钟)1.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绘制太阳的过程和想法。
2.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评价和赞赏。
五、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2.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太阳,并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扩展活动:1.让学生们将绘制的太阳拼贴到一张大海报上,制作太阳的展览。
2.引导学生们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作太阳,例如使用沙子、黏土等。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们对太阳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收集学生们的作品,并给予简单的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坚持绘画。
一年级美术上册《我心中的太阳》教案、教学设计
3.通过展示一组太阳的图片,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太阳,让学生观察、欣赏,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的基本形状、颜色,以及太阳的光芒、云彩等自然现象。
2.演示绘画技巧,如如何使用水彩颜料、画笔,如何进行颜色搭配,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等。
4.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开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供个性化建议。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独特的太阳形象。
3.在绘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进度和情感体验,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4.课堂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评价、学习。
3.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撰写一篇简短的创作心得,描述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困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经验的能力。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太阳,如早晨的太阳、傍晚的太阳等,并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5.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大型太阳主题绘画作品。要求每个成员负责一个部分,共同完成整个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评价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4.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图书、网络、实地考察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如《太阳和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年级美术教案我心中太阳
目标:
1.能够描述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画出太阳。
3.能够用手指或刷子画出太阳的形状。
准备:
1.彩色纸、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刷。
2.太阳图片。
步骤:
1.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太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太阳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2.谈论太阳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描述太阳的形状和颜色,并引导他们注意太阳是圆形的,颜色是黄色的。
3.运用彩色铅笔画太阳:让学生用黄色的彩色铅笔画出太阳的形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画太阳的脸部特征。
4.运用水彩颜料画太阳:让学生用水彩颜料画太阳,可以用刷子或手指涂抹颜料。
引导学生注意太阳的颜色要均匀,可以用不同的黄色混合并添加适量的白色来调整颜色的明亮度。
5.教师示范画太阳:教师示范使用水彩颜料画太阳,并向学生解释画画的步骤和技巧。
6.学生实践:学生模仿教师示范,运用水彩颜料画太阳。
7.分享和展示:学生互相分享和展示自己画的太阳,鼓励学生互相夸
奖和交流。
延伸活动:
1.制作太阳贺卡:学生在折纸上画出太阳,可以用来制作太阳贺卡送
给家人或朋友。
2.制作太阳折纸:教学示范制作太阳折纸,让学生跟着做,并带回家
展示。
评估:
观察学生完成的画作,评估学生是否正确运用了颜色和线条来画太阳,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太阳的形状和颜色。
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太阳的理解,培养他们的
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能力。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篇一: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目标:围绕“太阳”的主题,我心中的太阳引导学生在表演、绘画、歌唱等艺术活动中,学习运用线条、基本形、色彩、节奏、形体律动和表情等基本要素,并通过对太阳的观察及富有情感的想像,引发学生感受自然带给人类的幸福和快乐。
过程:一.导入师: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面孔红通通,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学生回答)二.新课:1.太阳的小故事师: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故事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早上一起来,晚上一起走。
可是你想想,十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人们受得了吗?对了,他们快把大地都烤干了。
后来就有一个英雄,叫做后翌,他找来了一把弓箭射掉了其中的九个太阳,留下现在的这个太阳。
2.太阳的表情(1)师:虽然只剩下了一个太阳,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它们可能长什么样子。
其中有个太阳宝宝,知道太阳宝宝长什么样子吗?猜猜看。
(学生回答)师总结:太阳宝宝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它可淘气了,喜欢把自己的身上的阳光扎成一条条小辫子,还扎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小辫子。
(2)太阳妈妈呢?她可能长什么样子呢?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太阳妈妈打扮打扮呢?(学生回答)师启发:太阳妈妈找来了花姑姑,它把花瓣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瞧,现在她多漂亮啊。
(3)师:太阳爸爸呢?可能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师总结:太阳爸爸它喜欢戴各种各样的手表,瞧,它一道道光茫就变成了一只只漂亮的手表。
爸爸挺有学问的,戴了一幅深深的眼镜。
(师示范绘画)3.启发想象师:那小朋友,你们想把太阳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交流)四.课堂练习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课后小结1.我心中的太阳展2.给爸爸妈妈也猜个谜语六.课后小记本课教学注重学生的想象力的表现,着重对太阳的拟人化的表现,这方面学生有比较好的基础并且学生也在教学过程中会表现出比较高的热情.让学生理解万物生长要靠太阳的道理,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 m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下一篇教案:【篇二: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一年?? 级美术上册?? 《我心中的太??阳》教学案例甘肃省会宁?? 县会师镇回?? 民小学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小学??第一册第5??课。
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
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课题:我心中的太阳学校:东胜路小学姓名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画太阳。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形成一种热爱大自然的好习惯。
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宇宙与人的关系,让他们自发地感受到从小要热爱科学。
从而立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认识太阳理解太阳的形状、大小及画法。
教学难点:能主动运用线条、色彩、等没美术要素,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情感。
教具准备教具:图片、挂图、学生范作学具:图画本、水彩笔教具活动设计一导入1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提问)大家看一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什么形状呢?(学生回答:是圆形)2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见到的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学生讨论回答)3大家看一看,老师画的圆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那刚才我们说到了那么多圆,那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圆呢?对了,老师画的饿这个圆就是太阳(出示课题:我心中的太阳)二讲授1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阳是什么样的呢?2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大家想不想见见他们啊!(出示图片)引出太阳有表情其实太阳不只有这两种表情,大家想一想太阳还会有什么表情呢?(提问)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3——4名)3 大家画的非常好,但是太阳除了有表情还有什么?对了就是光芒。
那光芒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上来为太阳加上光芒呢?4老师这里有一个太阳的家族,这里面有各种表情各种光芒的太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学生学着分析)5我们刚才讲到太阳有表情和光芒,那太阳是自己在天空中的吗?大家都说不是,那太阳的朋友又是谁呢?他们在一起干什么?是在做游戏吗?我们怎样才能让太阳和他的朋友们每天都开心的做游戏呢?三学生练习1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其他小朋友的画(学生学会分析)2 要求每一个学生画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画,要画上表情及光芒,色彩要鲜艳。
评价小结让学生自愿到讲台上介绍自己的画的内容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最后就这节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我心中的太阳1-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太阳的形象。
3.培养学生对美的审美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色彩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太阳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太阳的形象及特征。
3.绘画和色彩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太阳的形象和特征。
2.如何教授学生绘画和色彩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5分钟)1.让学生观察窗外的阳光,了解太阳的重要性。
2.简单介绍太阳的特征和形象。
2. 讲解阶段(15分钟)1.讲解太阳的形象和特征。
2.介绍绘画和色彩的基础知识,例如线条、色彩的基础概念。
3. 实践阶段(30分钟)1.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2.辅导学生如何掌握线条和色彩的基础技能。
4. 评价阶段(10分钟)1.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绘画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 总结阶段(5分钟)1.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收获。
2.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美术、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资源1.纸张、铅笔、颜料、画笔等美术绘画工具。
2.PPT或其他多媒体演示资料。
六、教学评价1.学生绘画作品。
2.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书面反思。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导入、讲解、实践、评价、总结五个阶段的设计,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加深对美术和绘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太阳的特征和形象。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示例展示、辅导练习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技能。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色彩掌握方面还需要加强。
下一步,我将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多向学生讲解色彩的组合和搭配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绘画和美术方面的基本技能。
《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学案例
《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理解太阳的作用与基本形式。
2、使用多种造型元素实行创作;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主题突出、添加背景)。
3、学会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构图知识;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
从东忙到西,傍晚才收工。
(打一物象)—太阳2、歌曲欣赏《种太阳》。
(板书:我心中的太阳)二、授新:1、科普教育:理解太阳的作用及其基本形式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情境中太阳图片,创设情境,为后续的联想作铺垫。
①太阳有什么作用?(发光照亮大地、带来温暖、让花更红草更绿……)②太阳的基本形式是怎么样的?(由两局部组成:光圈+光芒)三、观察与比较1、比较中外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观察教材《古印第安人的金太阳》和《中国剪纸》作品:①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提供:威严、神秘、怪异、开心等词)②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四、自由讨论和你的朋友说一说,除了太阳的基本画法外,还能怎样表现光圈和光芒?五、欣赏与探究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开拓思路,激发想象。
六、想象与表现1、选好一个主题实行构思创作。
(主题参考:贪吃的太阳、睡觉的太阳、开心的太阳、太阳哥哥做运动、太阳姐姐在看书、太阳妹妹过生日……)2、使用点、线、面、色画一个自己想象的太阳。
(穿插构图知识)七、作品展评相互欣赏同学的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教师点评八、总结太阳这么美丽,对人们那么重要,所以,我们更加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共创美好家园。
九、课后拓展除了用彩笔画太阳,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或其它材料表现太阳?方法:剪纸、拓印、泥塑材料:废纸、水果、橡皮泥。
一年级《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
一年级《我心中的太阳》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形态和特点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三、教学重点1. 太阳的画法2. 手工制作太阳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太阳的神态和表情的表现2. 手工制作太阳的创意和设计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图片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3. 剪刀、胶水、彩纸等手工制作材料4. 投影仪或白板5. 教学课件或视频教案内容请继续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太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教授:讲解太阳的形态和特点,示范太阳的画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太阳。
3. 创作实践: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心中的太阳,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和色彩。
4. 手工制作:讲解手工制作太阳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太阳绘画作品。
2. 完成一个手工制作的太阳作品。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太阳的形态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太阳主题的摄影比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进行太阳能环保教育。
3.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包括对太阳形态、特点的认知,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查和反馈。
第16 课 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岭南版
第16 课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美术一年级上册的第16课,教材为岭南版。
该课程主要教授给学生如何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太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将用颜色和构图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人们心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掌握用颜色和构图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来向学生展示太阳的不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在人们心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 概念讲解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太阳在人们心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比如太阳代表光明、温暖和希望等。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听讲,做好笔记。
3. 色彩搭配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看一些代表性的太阳画像,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色彩搭配技巧,比如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搭配等。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像,理解并记忆常用的色彩搭配技巧。
4. 构图基础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或其他画册来向学生讲解构图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条、形状、空间、节奏等方面。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并好好理解构图的基本原理。
5. 创作实践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教师要求学生在作品构图和色彩搭配上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同时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主要从作品构图、色彩搭配、创造力、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问答环节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义,掌握用颜色和构图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岭南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我心中的太阳-岭南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描绘太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对太阳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描绘太阳的基本技巧,运用几何形状和线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太阳画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感融入画作,使作品具有个性和表现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太阳的特点。
- 示范与实践: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学生跟随实践。
-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太阳的认知和感受。
二、观察与讨论1.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变化。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太阳的特点。
三、示范与实践1.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几何形状和线条描绘太阳。
2.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示范,尝试绘制自己的太阳。
四、创作与分享1.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太阳画作。
2. 小组分享: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作的作品,评价学生对太阳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描绘其他自然现象,如月亮、星星等,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太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等。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太阳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16 我心中的太阳(教案)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我心中的太阳》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知道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太阳的基本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温度等。
2.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光照、热量、生物生长等。
3. 绘画太阳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画笔、颜料、纸张等。
4. 太阳相关的文化内涵:太阳神、太阳传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绘画太阳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示范法:演示绘画太阳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绘画太阳,提高绘画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谜语导入:“白天出来,晚上不见,照亮大地,温暖人间。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太阳。
进而引出课题《我心中的太阳》。
2. 讲授新课(10分钟)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温度等。
介绍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光照、热量、生物生长等。
讲解绘画太阳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画笔、颜料、纸张等。
3. 示范绘画(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绘画太阳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绘画太阳的方法和技巧。
4.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画自己心中的太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和绘画太阳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1、激发引出太阳:从一个谜语引出。
2、欣赏太阳:通过课件展示不同情景中的太阳。
3、话说太阳:通过看课件,说说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才能保护也我们的朋友-太阳。
4、绘画太阳:太阳如此重要,用我们的手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
5、表演太阳:通过自己的画演一演太阳的各种表情。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想象-我心中的太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兴趣。
2、能够绘画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太阳。
3、学习简单表达作品,培养学生初学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想”“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就天亮,他走黑洞洞”。
生:太阳。
(由一个谜语引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太阳:
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情境中太阳,[通过课件的演示,对太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话说太阳: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捕捉闪光点,因势利导把课堂内容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的生存与生长都离不开太阳,人类更离不开太阳,在学生的心目中会产生,我们要爱护太阳,保护太阳]
四、画太阳
1、点题:太阳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没有太阳,我们将无法生活,想想,我们怎样用小小的彩笔画出我们心目中的太阳呢请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阳画出来。
”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作画。
3、欣赏范样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激励。
4、简单评价
抽取其中的3-5篇作品,先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已。
如为什么用这种颜色为什么用这种形状这些图画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一起来评价。
评价标准:画面要大方;色彩搭配要适度;和别人不一样
(通过观察欣赏,开拓学生的思维)
5、拓展
通过讨论,从中发现新材料,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
学习的精神
五、演太阳
选几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太阳的各种表情(学生的表演即符合儿童的特点,又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