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提问多而乱,问题随意、零碎、肤浅,缺乏探究性、甚至由教师满堂灌,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目标的达成,那怎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构建了“语文主问题”教学法。
“主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的问题。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支撑作用。“一问激起千层浪”,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语文主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炼主问题,并围绕主问题组织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是相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多、乱、肤浅而言。这是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型阅读教学、问答式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教学课题:《永生的眼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转变是巨大的!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当年的14岁的“我”和现在的
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的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本文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二是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主问题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一)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仍在黑暗中苦苦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余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1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
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二)本文后续资料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两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为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__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然不辍的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三)韦唯《爱的奉献》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触摸春天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用心灵触摸春天的盲女孩安静,对她所表现出的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态度,表示出了敬佩,在敬佩之余,不免生出点遗憾,如果盲女孩能够看见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该多好。可喜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这种假设已成为可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盲女孩重见光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永生的眼睛》。
【媒体出示《永生的眼睛》】
二、看到课题,提出疑问
【媒体出示:我是小问号,我能问】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说眼睛是永生的?
生:谁的眼睛是永生的呢?
生:课文讲述了什么事?
师:想不想知道答案,那就赶紧读课文吧,拿出你的笔,边读边划,边批注,除了你想知道的这几个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你想知道或者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划下来,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开动脑筋自己读书解决这些问题。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解决疑问,筛选主问题
生(自由读书,批注勾画)
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好,边读边批注,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
(生自由汇报)
【媒体出示:我是小工兵,我愿学】
【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收获,然后派一至两名代表说收获】生:我知道父亲替母亲捐赠了角膜,我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了母亲的角膜。
生:课文写作者的两位亲人死后捐赠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事
生:父母的眼睛是永生的:
师:那谁来回答为什么说眼睛是永生的这一问题?
(没有人举手)
师:事实上,这一问题正是这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主问题,弄懂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本文。
四、交流探究,解决主问题
【媒体出示:我是思想者,我愿想】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设计本题的目的,通过朗读,交流探究,让学生理解主问题)(各小组交流探究,派一代表在全班展示组内成果)
生:“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他愉快的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向你女儿温迪那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借机研读这两句话
研读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