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启示:对人事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防止把自己 的主张强加于人。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社会知觉错误及其运用
近因效应: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 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形象 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杜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 感知过程
• 观察
选择
组织 解释 反应
•感觉
•环
•味觉
•境
•嗅觉
•刺
•听觉
•激
•视觉
•触觉
PPT文档演模板
•外部因素 •大小 •强度 •对比
•活动程度 •重复程度
•新颖性 •熟悉性
•内部因素 •学习 •刺激 •个性
•对象—背景
•对
•人
•连续性 •封闭性 •接近性
☺ 需要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
是客观需求(包括体内的生理条件和外部的社会条件)的反 映。
☺ 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 指向性
☺ 多样性
☺ 层次性
☺ 潜在性
☺ 可变性
PPT文档演模板
☺ 社会制约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需要与行动
☺ 动机 原意是引起某种行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 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 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 动机。
如:“无奸不商”、女性在管理角色上的定型等。 在管理中的运用:
员工绩效评估:受知觉偏差的影响,往往出现不公平现 象。
印象管理:招聘面试中特别明显。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讲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二讲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动机水平不仅因人而异,同一个个体 的动机还因时而异
Page 21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三类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 目标行为 间接行为
需要一定产生 动机吗?
动机一定导致 行为吗?
刺激
需要
意向
愿望 驱动力
动机
行为
一种主观状态 需要多种多样 需要有时空变化 需要结构
Page 14
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奥德费的ERG理论
二、需求、动机与行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需成 要长 性
缺 要失 性 需
安全需要
Page 16
生理需要
主要观点
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 即需要是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
评价 与奖励
Page 4
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个 体 行 为 的 心 理 学 基 础
Page 5
理个 因性 的 素心
心理倾向
心理特征
需要、动机、 态度、兴趣、 理想、信念
能力、气质、 性格
社 因会 素心 理
社会知觉
价值观 角色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2.1
2.2 2.3
关于人的理论
需要、动机与行为 价值观与动机各种各样 动机强度 动机方向性 动机的坚持性 个 体 行 为 模 式
Page 22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 行为 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 推动 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 甚至错误的行为 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部积极 的行为所掩盖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 - 副本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 - 副本






归因理论的有趣发现——
a.基本归因错误: 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 还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 素的影响。
b.自我服务偏见: 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 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
二、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1.第一印象作用 第一印象往往使认知者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对方。 2.晕轮效应 对象的某种特点或某种性质在认知者看来非常突出,以至 于掩盖了对其他特点和性质的认识,这种特点或性质便起 到了一种光环效应。 3.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 前者指首先形成的认知印象对认知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后 者指最后形成的认知印象对认知者产生的影响较大。 4.定型效应 认知者对各种人形成的固定印象。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为什么不同的个体看到相同的事物却产生不同的知 觉?很多因素影响到知觉的形成,有时是知觉的歪 曲。
1.知觉者 • 当个体看到一个目标物并试图对他所看到的东西进 行解释时,这种解释受到了知觉者个人特点的明显 影响。 • 影响知觉方面最相关的个人因素:兴趣爱好,需要, 动机,过去经验,态度和期望,等等。
第二节 知觉及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知觉的重要性 人们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感官和经验的作用,把关于 某一事物的多种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外 部整体映象,这就是知觉。 一个人的知觉与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知觉对于组 织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 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


一、归因理论 对人知觉不同于对无生命客体,如:桌椅、机器、建 筑物的知觉。无生命的物体没有信仰、动机和意愿, 而人类却有。当我们观察人时,总是试图对为什么他 以某种方式行动进行解释。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知觉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知觉

2.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
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
整体的过程。
十一口 吉
(2)选择性
人总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事物当成
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当成背景,有选择地知觉
外界事物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注意:
由于感官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在众多
情却是轻松的。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周久耕--南京江宁区房产局长
(一)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2、需要和动机
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
往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中心。
打油诗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此乃皇家瑞气。”


财主:“再下三年何妨?”
乞丐:“放你娘的狗屁!”
附:经典误会

时,作用于运动分析器所产生的头部、四肢、 言语器官和眼球运动的感觉。
(2)内部感觉-平衡觉

平衡觉,也称静觉。由身体的重力方向和运动
速度变化所引起的感觉。如超重、失重 眩晕 等。
体验“飞”
失重
神舟号
(2)内部感觉-内脏觉

内脏觉是内脏各器官的异常变化作
用于内脏分析器所产生的饱胀、饥
饿、恶心、呕吐、便意、头痛等感
蒙山蜂人--王玉山
上身蜜蜂重量达 40公斤,约37万 只蜜蜂上身。被 称为“世界第一 养蜂奇人 ” 。 品牌:蒙山蜂人
视(色)觉异常
有些人视觉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可分为:
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色觉异常大多数是由遗传造成的。
男:外祖父色盲 女:外祖父色盲+父亲色盲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汇总目录:绪论3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33.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68.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69.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102.按信息传递方式分类沟通可分为103.单向沟通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个性和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人性假设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之一,包括X理论、Y理论和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活动的特点。

XXX的群体动力论也是个体行为的重要理论之一。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需要与动机、价值观、态度、工作满意度、知觉、个性、气质、能力、性格、情绪等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研究内容。

这些因素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需要在组织管理中加以重视和管理。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群体行为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行为。

群体的类型、作用、发展阶段、外部环境、结构变量、凝聚力和决策方法等都是群体行为的基础内容。

同时,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也是群体行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总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

个性、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基础等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组织管理中,需要重视和管理这些因素,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79.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创意方法,可以鼓励团队成员尽可能地提出各种有创意的想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激发创造力,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创意。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例如可能会出现想法重复、质量不高、无法实现等问题。

80.名义小组法在具体操作时的步骤名义小组法是一种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确定问题、选择小组成员、明确任务、讨论和提出建议、总结和汇报。

81.德尔菲法的操作步骤及缺点德尔菲法是一种通过专家意见交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操作步骤包括确定问题、选择专家、发出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结果、再次征求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机制的含义:见书上P34。 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激励变量、机体变量以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表示: Mn=( Bn-1 ,GO ) Bn=ƒ(P ,Mn) M——刺激变量,B——反映变量, GO ——组织目标; ƒ——行为函数;m——激励机制 思考(重点问题): 从激励机制的公式来看,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什么?
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根据已往经验或先入为主印象来判断事物属性。
01
运用:看待别人,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自身又要注意要给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02
晕轮效应:以个体的某个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化为整体行为特征。
03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及袈裟”
04
启示:对人事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防止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
支配原因稳定性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不稳定
努力
运 气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行为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何种意义的解释。因此,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的联系
不同的需要结构产生不同的动机结构: 动机强度的不同,形成优势动机和辅助动机。 优势动机引发行为。 事实上,人的行为受优势动机支配,辅助动机影响。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动机起作用。 行为分为三类: 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 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这两者往往由优势动机引发。 间接行为:为将来满足需要做准备的行为。
指人们在同一时刻总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对象),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背景)。背景和对象在一定环境下可以转换。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组织行为 学—
引例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分析个体的人在社会和组织环境中形成的心理行为系统, 包括个体的感知、价值观、人格结构、思想情感、行为 规律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意义。
第一节
个体感知
所谓感知,就是个体通过其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和认识,包 所谓感知,就是个体通过其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知觉和认识,包 感知 括了所有通过感官产生的感知事物的心理过程。 感知心理过程主要分为感觉过程和认知过程。
韦纳模式
人们将自己的成功与市白龟因哪种因素,对其情 绪和工作积极性的影响颇大。
归 内因 因 因素 因素 能 力 积 极 性 力 因 能 力 情 绪 自 力 影 响 成 功 失 败 能 力 内
第一节
二、认知
个体感知
3、社会认知
(4)社会认知失真的主要原因:
A第一印象作用 B光环效应 C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 D定型作用(成见) E行为者—观察者效应 行为者— F自我粉饰性偏见
满足 个体需要 紧张 计划 现实检验 不满足 新需要
第二节
二、自我
个体心理系统
2、自我心理过程的内容
(1)自我识别 (2)自我自觉 (3)自我评价 (4)自我认同
第二节
二、超我
个体心理系统
1、超我心理过程的本质与构成
超我是社会价值与社会要求在人格系统中内化了 超我是社会价值与社会要求在人格系统中内化了 的心理过程。 超我的结构:
理想 超我 良心 道德原则 惩抑罪恶邪念 理想原则 追求至善至美
第二节
二、超我
个体心理系统
2、超我心理过程的超越原则
(1)超越快乐原则 (2)超越现实原则 (3)超越历史 (4)超越有限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_[全文]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_[全文]

组织行为学吉林大学商学院刘昀教授jlu9></a>0755@1633></a>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63第一节个体感知第二节个体心理系统第三节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个体感知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一般按刺激的来源分类外部感觉:眼、耳、鼻、舌、皮肤(触、痛、冷、温觉)内部感觉:运动、平衡、机体觉(内脏觉--饿、胀、渴、窒息、恶心、性、疼痛)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衡量,二者成反比差别感觉阈限: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各种感觉都能属发生适应的现象,但只有痛觉不能适应。

明(光)适应:暗--明;暗适应:明--暗温度适应:冷水浴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视觉暂留余音绕梁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一种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能引起其它感觉的现象。

暖色调-红冷色调-蓝月光如水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感觉种类视觉适宜刺激380-780纳米电磁波(光波)紫外线:小于380纳米红外线:大于780纳米看不见颜色视觉有些人视觉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

可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色觉异常大多数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外祖父色盲女:外祖父色盲+父亲色盲色盲测试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感觉种类听觉适宜刺激20-20000赫兹空气振动(声波次声波:小于20赫兹超声波:大于20000赫兹嗅觉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味觉适宜刺激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皮肤感觉触、痛、冷、温觉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感觉种类平衡觉(静觉)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运动觉(动觉)感受器颁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内脏感觉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感觉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能保护机体,最难适应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感觉种类平衡觉(静觉)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运动觉(动觉)感受器颁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内脏感觉发生异常或病变的时候,才会引起明显感觉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能保护机体,最难适应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同一物体,不同的人的感觉是相同的,但知觉却会有差别个体感知感觉认知社会认知个体心理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态度价值观案例二*个体感知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归因理论
韦纳(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 能力 任务难度 努力 机遇 (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多创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 观评价其成果。 观评价其成果。
知觉与管理
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对决策目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 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 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 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动作语言]:体态语言信息 腿部 头部 表情 手与手掌 手部
——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交际行为:动作、表情、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
态度、言语、礼节等。
——自我知觉 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
系的认识。又称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归因理论
• 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对其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 而这种判断取决于三个标准:即一致性、恒常性、特殊性, 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 例“马教授批评学生保尔”(归因于行为发动者;归因于 行为的对象;归因于客观对象。见下页)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13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 对自己或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 色行为与其要求是否一致的认识。
14
(3)社会知觉的特性

知觉行为的选择性:对于客观事物的不 同的知觉倾向. 知觉行为选择性的因素:与刺激物本身 的强度有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强度, 而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 的大小,是带来奖励还是惩罚)。
5
2.认知的特性
(1)选择性:认知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有 选择性的感知过程。这种选择的影响因 素表现在: ①客观因素: 认知对象的特点: 认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认知对象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
6
②主观因素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 个体的需要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 以往的知识、经验; 个体的注意程度; 其他相关因素,如与个体自己的关系等。
44


企业决策模拟竞赛法; 访谈法:电话访谈 接待访谈 拜访有关人士 角色扮演法; 即席讲演法; 案例分析法;
45
二、态度

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事、物)的评 价以及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
46
(一)态度的成分
态度是在对事物的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说它只是 一种评价,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 一个人的态度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我们只能从一些外 在的语言或动作中去推测了解。 态度这个心理过程包括三方面因素: 认知因素: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 情感因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所引起的情感体验, 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意向因素(行为因素):个体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行 为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 三者既可是协调的,也可是矛盾的。
17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 一贯性标准:一贯的行为表现如何; 普遍性标准:与他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一 致; 特殊性标准:是否有特殊的原因可以解 释。

个体心理与行为

个体心理与行为

2.两个重要概念: •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人类常常通过观察 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获得替代强化来 进行学习。 如:语言、动作 • 自我效能:对自己从事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信 念。自我效能不等同于自信。自信突出情绪化 的自我肯定,自我效能更强调自我认知,即对 个人能力是理性判断。
(五)个性理论应用
一、气质 1.定义: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特征:天赋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分 好坏 3.类型
人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性格 特点 行为 类型 气质 类型

情感 速度 情感 强度 外部 表现 运动 反映

行为 特征 ⒈热情、直爽、坦率、 ⒉勇敢、精力旺盛 ⒊脾气暴躁、易冲动
外向
不可遏止型 (兴奋型)
(1)个性与管理:现代的管理者要懂得人是有个 性的、有特征的,只有了解人的个性特点, 才能够真正管理好组织。在管理中要用人得 当,应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办法。 (2)个性与工作成就:在管理中要根据不同人的 个性特点配备不同的工作岗位,使人尽其才, 提高员工的工作成就。
第二节气质、能力和性格
二、个性的性质 • 独特性 • 稳定性 • 整体性 • 倾向性
Z 个性
X 环境
×
Y 行为
人的个性决定人的行为,领导者的个性 决定领导者的行为与领导方略。
三、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1.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是影响个性形成的 重要前提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 途径
第一节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蝎子的天性 》
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 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青 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我当然能。”青蛙 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 我游泳时蜇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 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 青蛙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有道理。青 蛙想,也许蝎子这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 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 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下。伤势严重的 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 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 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蜇你。这是我的天性。”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二)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第一,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带上一
种独特的色彩。 第二,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 质,使之服从于社会实践的要求。
三、性格的内容特征
作为一个复杂的心理构成物,性格由多个不
同方面的特征构成。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主要体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
(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等)、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 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等)、 心理活动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 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气质是一个人活动的“风格与节奏”
一般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
较为密切和直接,是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

(二)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传统的气质类型主要从以下几个特性来考察:
(1)感受性 (2)耐受性 (3)反应的敏捷性 (4)可塑性 (5)情绪兴奋性
1.胆汁质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反
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型明显,情绪兴 奋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早期表现 2. 中年成才 3. 能力的晚期表现,又称“大器晚成”。
1.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
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
三、能力的差异
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和
个体主观努力的差异,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 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有一般能力类型差异和特殊能 力类型差异。 1. 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 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 2. 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除了表现在完成同一种活 动时不同的人可能采取不同途径之外,还表现在完 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保证。

第二讲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讲 个体心理与行为
– 知识经验对恒常性的重要影响: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距离、形状-观察角度、明度-物体 表面反射系数的联系;当观察条件改变时,人们利用已经建立的 这种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
• 知觉条件变化的范围:
– 当知觉条件的变化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时,知觉便会失去恒常性而 受条件变化的影响(山顶看山脚)。
AA-CP: “你有困难尽管说”,“别假惺惺的,搞什么形 式主义”。
员工的排序
1. 工作安排得当、有趣 2. 老板的赏识、感激、表扬 3. 感觉受重用/圈内人 4. 工作稳定 5. 收入好
应用知觉和归因理论解释为什么结论会有差异?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 印象管理是采取系统的措施创设和维持 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印象,特别是防范归因偏差,即个 体努力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29
1、恒常性的种类:颜色恒常性
•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 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 在不同光线照明下,室内家具的颜色
2016/4/14
USTB PLF
30
2、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 视觉线索: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 信息。
38
– 略提知名人物以示相识而提高自己身份 – 外貌 – 自我描述 – 谄媚 – 赞同 – 观点一致
录用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常见的几种方法:自我提升(正面描述自己);个人故事 (用过去的故事塑造形象);意见顺从(顺应面试者意 见);承担责任(对过去成功事件负责);自我增强;克 服障碍(描述如何克服障碍赢得成功)。
一、知觉与学习
(一)知觉 知觉:人脑对客观世界的直接的、整体的反应,即个体为 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复习课程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复习课程
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映,又是通过一道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 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卢国(K·Lewin)在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行为 公式:
B= f (P·E)
行为
环境 个人 函数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 由需要支配的,需要(need)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 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A·Maslow)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早年曾从动物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后转入人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1943年在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1954年在著作《动机与个性》中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阐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人是有需
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仅用奖赏的办法不足以战胜其厌 恶工作的倾向,必须加强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 使其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给定的工作目标。
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 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E、 mayo)等人依据霍桑试
(二)主要论点 1、这五种需要是用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需要获得得相对满足以
后,追求高一级需要就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
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级层次发展,这五 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3、同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需要,但在这一时期内,必 定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主要缺陷: 他认为人的五种需要是生来就有的,内在的和本能的,
根本无视需要本身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他列举的五种需要都是以个人为核心的。 他认为人的需要严格的由低级到高级上升是机械唯物
主义的观点,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2.2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态度与行为

2.2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态度与行为

三、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从知觉对象来看,知觉可划分为对物的知觉和对人的知觉 1、定义: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社会对象)的知觉。是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 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3、情景

两张相片
张德实验,让大学生观看两张相片,然后用任何一个形容词来 描述照片上的人物。结果大学把站在大桥下的人描述为善良的、 和蔼的、乐观的、亲切的;而把栅栏后的同一个人描述为坐牢 的,阴险的、冷漠的、无情的、孤独的,没有一个被试认为他 是一个好人。
1、适应 2、对比 3、敏感化 4、感受性降低
3.如果一个美国佬一天抽三包烟,连续抽了40年之后最终死于肺癌, 那么他的家人就会谴责烟草公司,说不定还会起诉烟草公司要求获得赔 偿.

4.当一个美国佬的女儿与学校橄榄球队队长厮混不慎怀孕时,这位未婚 妈妈的家长就会谴责学校性知识教育做得不好!

5.要是一个美国佬喝醉了酒开车不慎撞到一棵树上,那么这个人喝过酒 的那家酒吧的服务员就难辞其咎。
当知觉的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保 持不变。
作用:使人更有效的适应环境
二、影响知觉的因素
1、知觉者
(1)人格特征 (2)需要与动机 (3)兴趣与爱好 (4)过去经验 (5)知识结构
迪尔波恩和西蒙做过一个实验, 让23名经理人员阅读一篇有关某钢 铁公司的资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 出各自认为该公司最需要解决的问 题。这23名经理中,有6位负责销 售,5位负责生产,4位负责财物, 8人负责其他部门。结果某个人所 写的大多跟他们主管的业务有关的 问题。比如83%的销售经理认为问 题在销售方面,而其他部门经理只 有29%的人强调销售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Ⅰ)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Ⅰ)

情感与工作绩效
情感与任务绩效
01
情感对任务绩效有显著影响,积极情感的员工通常表现出更好
的任务绩效。
情感与关系绩效
02
除了任务绩效外,情感还影响关系绩效,如团队合作和人际关
系的建立和维护。
情感调节与工作绩效
03
个体可以通过情感调节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例如通过
积极情绪的增强和消极情绪的调节。
05
情感与组织公民行为
1 2
组织公民行为与情感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自愿表现出的对组织的积 极贡献,情感对组织公民行为有重要影响。
积极情感与组织公民行为
积极情感的员工更可能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如 团队协作、帮助同事和参与组织活动等。
3
消极情感与反组织公民行为
消极情感的员工可能表现出反组织公民行为,如 偷懒、推卸责任和破坏组织氛围等。
详细描述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目标管理 、360度反馈等,以全面了解员工 的工作表现。
总结词:绩效评估与管理是衡量 员工个体心理与行为表现的重要 手段,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
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确保 评估过程客观、公正。
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薪酬、晋升、 培训等挂钩,以激励试图将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更 为全面的激励框架。
详细描述
综合型激励理论试图将内容型和过程型激励理论结合起来,建 立一个更为全面的激励框架。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外 在激励是相互作用的,组织需要同时关注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外 在激励,以激发其工作动力。综合型激励理论为组织提供了更 为全面的激励框架,有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心理和行为, 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其工作动力。
04
情感与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过程是指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过程, 个体心理特征是指个体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 和具有个体差异的心理特性。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作出反 应几个阶段,是需要—动机—行为的过程。 个性心理倾向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需要、 动机、兴趣爱好等等。这些心理因素都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拿破仑故事
4、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知觉客体因素:
知觉对象特征表露的清晰与真实程度。 知觉客体与背景的对比度 知觉客体所处环境

欢乐对白 闻风:经过我大量实践、分析,我发现相对于女人来说,男人更喜欢 玩逻辑思维,比如说先明确观点,然后罗列事实进行推理,最后下判 断。女人却没有这么罗嗦,她们往往是抄近道直奔主题。 王为:是这样吗? 闻风: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那天我老婆做了一桌子菜,我边 吃边唠叨:“真难吃,像猪食。” 王为:什么呀? 闻风:这是明确我的观点呀!然后我会接着说:“炒这种菜的时候不 能放酱油,否则破坏了清香;还有,我早就跟你说过,拌凉菜不要放 花椒粒,弄得人满嘴发麻;呸,这是米饭还是沙子呀,牙差点硌掉 了。” 王为:对对对,这就是罗列事实。 闻风:最后我得总结呀,“哟,你可真够笨的。” 王为:这是下结论判断。 闻风: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反驳上面这段话呢? 王为:我当然会说:“我放酱油有理、放花椒粒有理、米饭其实不比 沙子硬!” 闻风:那是男人的思维,但女人才不会这么笨呢。她会直接说:“你 吃不吃?不吃滚一边去。”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健!不好吃也没见你 少吃一口。所以,男人被噎得翻过若干白眼之后,知趣地选择闭嘴。
一、(个体)知觉
知觉是在经验的背景基础之上对感觉信息的解释, 也就是说,正是通过知觉,我们才对感觉信息赋予一 定的意义。 简言之,知觉就是人从自己的立场用个人的 经验对信息做注释。 我们的知觉,或者说我们对环境信息的解 释,既以信息内容本身的特点为基础——这决定了我 们所有人的知觉的共性,同时,也受知觉者本身特点 的影响——这决定了知觉的个体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偏好、 兴趣,这使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事物打上了自己主观特 点的烙印。
拍卖清单
最靠近办公室的停车位; 单位日托托儿所; 每年2个月的带薪假期; 一间独立的私人办公室; 拥有公司里速度最快、界面最友好的计算机; 公司专车和专职司机,送您上下班; 一个更好的顶头上司; 灵活的上班时间; 到自己最喜欢的任何国内城市工作; 一流的健康利益(任何医疗费用您只需支付20%即可); 一间带按摩浴缸的浴室; 每天一份美味午餐(自动送到您面前); 有机会结识克林顿并结下深厚友谊; 您需要的技能培训。
对角色的认识和判断; (三个画家与国王) 对角色行为、社会标准的认同和期望; 对不同场合不同角色变换的理解和适应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的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 的行为模式。 角色期待 (李鸿章的角色知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

角色知觉 影响因素:角色期待的明确程度;个体角色

4、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因素 情势因素
他人制造一种情景 使人改变行为 权威法 胁迫法 操纵法
生理:遗传的生理 自然环境 差异 社会环境 心理:心理过程 工作环境 和心理特征 人际环境 过去经验 教育与学习
100
百 分 比
50
30
20
1 2 3 4 5
10
20
30
天数
遗忘曲线
社会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
1、所谓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一般只指个体对个体的知觉,也即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 进而了解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性的过 程。 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 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
从拍卖活动看我们的社会知觉
1、每人拥有10000元人民币; 2、每件物品底价100元,每次加价100元; 3、可以拍卖一件,也可以拍卖几件。
注视着中央的黑点。过一段时间后黑点周围的灰色 薄晕就会渐渐缩小。
是几何学的奇迹还是悖论?
你看到了几种颜色?
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绿及粉红。但 是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 一个颜色喔!
数数看有几个黑点! :o)
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吗?或是彼此之间是有角度的呢?

因此,知觉不等于外部现实,不是对客体的绝对的 镜像反映: 1、世界中有许多东西我们知觉不到; 2、我们知觉中的某些内容有时并非外在世界本身所 具有的; 3、我们的需要、期望、价值观等都影响我们的知觉。
知觉对于组织行为为什么重要?



人的行为是基于对现实的知觉(或我们认为看到 的现实,而不是现实本身)反映。 这个世界是我们知觉到的世界。 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现实的知觉不同,导致其行 为表现也存在差异。
类别化 刻板印象(Stereotype)--人们对某一个群体 的人形成某种概括性的固定化的印象。 “种族隔离”
政策
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3、社会知觉种类


对他人知觉、角色知觉、人际关系知觉、自我知觉。 对他人知觉--“名人效应”“知人善任”“切肤之痛” 他人的外部特征----仪表特征、表情特征、言语交往等。 知觉者的主观状态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情境特点 角色知觉–人对自己对他人的角色行为的认知与判断。
2013-8-15
45

王为:没错,我也深有感触,有一次我跟小丽决定出去吃 晚饭,我就问她:“想吃什么呀?” 小丽说:“我要吃肯德基。” 我最讨厌那种东西,于是建议说:“别吃肯德基了,咱们 换个别的吧。” 小丽很乖,说:“也行,你说吧,吃啥?” 我提了好多建议,可小丽一一否决。无奈之下,我说: “你定吧。” 小丽说:“我要吃肯德基。” 我要急了:“咱们别吃那垃圾食品啦,都是油炸的,什么 滋味也没有,再说了,那里面都是乱吵的孩子,咱俩找个 肃静的、雅致点的环境多好啊。” 小丽说:“嗯,你说的有道理。” 看她终于改变了态度,我松了一口气,问:“说吧,想吃 什么?” “肯德基。” 她的回答令我眼前一阵阵发黑。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事实, 女人认准了什么就是什么,你和她摆事实讲道理争论都没 用,因为她的思维方式压根儿就和你不一样。XY
[美]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工作目标与个人 阶段奋斗目标 实施过程 目标是否 如期完成 否 工作恳谈主 客观原因 修正目标 主观因素 工作成果评估 与潜能分析 制定培养(能 力提升)计划 是
产生成就感
3、个体行为的共同特征
自发性(Autonomous) 有原因(Caused) 目的性(Purposive) 持久性(Persistent) 可塑性(Changeable)
二、社会知觉
网络顺口溜 餐桌顺口溜的背后 握着小姑娘的手,好象回到十八九; 握着情人的手,一股暖流上心头; 握着小姨子的手,后悔当年握错手; 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离群独居的,不是动物就是神----Aristotle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47年 首创! 狼孩
个体心理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情绪过程(情) 意志活动(意) 心理现象 注意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与个体行为 人的行为受思想和心理支配,思想和心理是在长 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人的行为有 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不同的个体行为特征不同。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要有目的 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和可塑性 等特征。 一、个性与个性特点 个性(人格),源于拉丁文person。 个性 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着稳定性与倾向性的心理 特征的综合。 个性的特点: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组合; 文革对联 (节 约勤俭,生产劳动,革命团结,斗争矛盾) 整体性;稳定性;独 特性;倾向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
对象的组合
○○○○○○○○○ ●●●●●●●●● ○○○○○○○○○ ●●●●●●●●●
接近原则 相似原则
闭锁原则
连续原则
曲线正方形


这些是完全的正方形 吗?其实它们的边线 都是笔直而彼此平行 的。 比尔· 切斯塞尔创作。
扭曲的圆

韦德螺旋:这真是一个螺 旋吗? 英国视觉科学家、艺术家 尼古拉斯· 韦德向我们展示 了他的弗雷泽螺旋幻觉的 变体形式。虽然图形看起 来像螺旋,但实际上它是 一系列同心圆。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Fra bibliotek管理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人的过程。 如何识人:听其言,观其行。 诸葛亮有“七观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告之以福祸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 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魏征的“六观法”: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 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 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问题分享:
1、拍卖过程中您的感觉如何?从其他人身上,您观 察到了什么? 2、哪件物品是您非常想得到而最终没得到?为什么? 3、有哪件物品是您不敢竟买的吗?为什么? 4、生活中您怎样争取有价值的东西?
2、社会知觉过程的特征
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 归类。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 东西做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斯蒂 芬 · P·罗宾斯 1、所谓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过程的模式
个性 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