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先生的作品
田汉先生作品介绍
田汉先生作品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
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
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
《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
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获虎之夜》田汉
《获虎之夜》田汉获虎之夜田汉时间某年冬夜地方长沙东乡某山中人物魏福生富裕之猎户魏黄氏福生妻莲姑福生独生女魏胡氏莲姑之祖母李东阳邻人,甲长何维贵李之亲戚,农夫黄大傻莲姑表兄,贫颠行乞屠大,周三魏家所雇之长工布景魏福生家的“火房”(即乡人饭后的休息室,客来时的应接室,冬夜的围炉向火处。
)开幕时魏福生坐炉旁吸水烟。
其母老态龙钟坐围椅上吸旱烟。
福生之妻正泡茶。
莲姑十八九岁好女子,虽山家装束而不掩其美。
将泡好的茶用盘子托着先奉其祖母,次奉其父,次托茶四杯出“火房”送给其家的佣工。
福生目送其女出去,对其妻低语。
福生我们这孩子嫁到陈家里去不取第一也要取第二,他家那样多的媳妇,我都看见过,单就人物讲,很少赶得上我家莲儿的。
黄氏 (感着一种母亲样的夸耀)前几天罗大先生也是这样说呢。
可是也不知道费去我多少心血才替她挣了这样多的嫁奁。
不然,单只模样儿好,嫁奁太少也还是要遭妯娌们看不起的。
祖母但也当感谢仙姑娘娘,难得这几年家道还好,新近又连打了两只虎。
不然的话,你有这样顺手吗,黄氏铳已经装好了没有,福生早就装好了。
可是还没有上线。
等到稍晚一点,把线上好,今晚是准有的。
黄氏再打了一只时,我的莲儿又可以多一样嫁妆了。
我还想替她到城里去买一幅锦缎被面,买一个绣花帐檐哩。
没有几个日子就要过门了。
不赶快办,恐怕来不及。
福生我这次若打了一只大点儿的,也不必抬到城里去请赏,最好把皮剥下来替莲儿做一床褥子,倒也显得我们猎户人家的本色。
我打了第一只虎的时候,就有这个意思。
莲儿,你??(回头不见莲儿)莲儿怎么不进来,黄氏她大约听得说她的事,不好意思,回到自己房里去了吧。
福生像她这一向还好,从前她真是不听说,真把我气死了。
黄氏我不也是很气吗,听她晚上那样的哭,我又是恨,又是可怜??那颠子还在庙里吗, 福生唔,还在庙里。
住在那戏台下面。
我本想把他驱逐出境,怎奈地方人见他年纪又轻,又没有父母,也不过有些傻里傻气,并不为非作歹,所以都不肯照我的意思办,我也不好把我的意思说出来。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
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
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
《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
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中国传统京剧剧目,以它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广泛欢迎。
这个剧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代宫廷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忠诚的宫廷歌妓关汉卿的悲惨命运。
关汉卿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以美丽动人的外貌和非凡的才华为宫廷所倾倒。
然而,由于嫉妒和阴谋,她最终被迫下嫁给一个下层官员。
这个剧目以虚构的方式展示了关汉卿的人生经历,其中充满了爱恨情仇、痴情忠诚和家国情怀。
田汉的《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戏剧元素,成功地描绘了关汉卿这个角色的复杂内心世界,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传递了深刻的情感。
《关汉卿》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京剧剧目,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伦理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这个剧目通过关汉卿的悲惨命运,展示了宫廷斗争、人性的扭曲以及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时,它也强调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呼吁人们探索自我价值、追求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总之,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富有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戏剧作品。
它的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宫廷中,但其中所揭示的普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剧中关汉卿这个形象的塑造,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通常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关于田汉《关汉卿》的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关汉卿和田汉《关汉卿》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并探讨《关汉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田汉《关汉卿》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写一篇田汉的戏剧《获虎之夜》读书笔记
《获虎之夜》读书笔记《获虎之夜》是田汉先生在1922年的作品,《获虎之夜》的故事发生在长沙的山里,作者通过黄大傻和猎户的女儿莲姑的自由恋爱与魏福生的封建门第观念的冲突,塑造了两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黄大傻命运多桀,爹娘相继去世,没机会读书,手艺也没学成,后来沦为乞丐,每晚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
不论是从他自己说的“每晚都来看姑娘家的灯光”还是从旁人对他“可怜这孩子已经是个颠子了”都能看出他的悲剧命运,那一连串大篇幅的自述更是把这种“悲”层层堆叠。
随着自己家道中落,黄大傻也就跟着沦落了。
可以想象,在大傻这个年纪,应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时,有鸿鹄之志、满腔抱负,但他却过着要饭过活的日子。
他有学手艺的机会却一再地放弃,对于自己的当下、未来可以说毫无把握、无能为力。
可以说,黄大傻对自己的“活”没有根本的信念,他的生命力极端脆弱。
正如他所说:“一个没有爹娘、没有兄弟、没有亲戚朋友的孩子,白天里还不怎样,到了晚上独自一个人睡在庙前的戏台底下,真是凄凉得可怕呀!烧起火来,只照着自己一个人的影子;唱歌,哭,只听得自己一个人的声音。
我才晓得世界上顶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也不是鬼,是寂寞!”对一个生命力极端脆弱的人而言,他活下去的唯一支点就是爱。
他就像飞蛾一样,只想靠“莲姑娘窗上的灯光”更近些,因为只有这样可以重温往昔父母都在时的温暖的日子,就像“还是五六年前在爹妈身边做幸福的孩子,每天到这边山上喊莲妹出来同玩的时候一样”。
这种爱,是他生命的原动力,滋养了他脆弱的生命。
在对莲姑的眷慕背后,隐含的是一个敏感少年小心拾掇起自己生命力的种子,并期望其发芽的热切的心。
“世上没什么东西能拆得开我们的手。
”这不是某部爱情电影的煽情桥段,而是出自莲姑——一个淳朴的山村姑娘之口。
从小孩子起模模糊糊的意思,到成人以后的矢志不渝,莲姑有着当代妇女最珍贵的品质:忠贞。
这让这个人物很容易与观众拉近,博得好感。
在封建门第观念的冲突下,莲姑这样一个弱女子能不畏强暴,绝不屈从那份包办婚姻,这个背后,并不单单是忠实自己的情感,也不单单是捍卫这段爱情,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自由。
田汉南归原文解释
《南归》《南归》是田汉创作的一部话剧。
以下是部分原文及解释:1.开场部分原文:1.场景描述:农家门前,井,桃树。
2.人物对话:1.少年:伯母。
2.母:啊,李大哥,钓鱼来吗?(放下衣)3.少年:伯母,您瞧,今天运气不错吧。
4.母:哦呀,真是,拿回去可以大吃一顿了。
5.少年:不,这是孝敬您的,快拿盆子来吧。
6.母:那可谢谢你了。
(进去拿盆子出来盛了鱼)你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又能干,又勤快。
3.解释: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里,少年钓鱼归来,将钓到的鱼送给伯母,展现出少年的淳朴善良以及与伯母关系的融洽。
这一场景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引出了后续关于春姐的感情故事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春姐与少年的对话原文:1.少年:(失望欲泣,讷讷然)春姐,这几年我天天想着你,求着你,难道你一点不觉得吗?2.女(春姐):(不语)3.少年:伯伯死了,家里剩下伯母同你,一个男人也没有,难道就这样过下去吗?4.女:正明弟,我是在等着一个人哩。
5.少年:我知道,不过他真会回来吗?6.女:会回来的。
7.少年:怎么知道他一定会回来呢?8.女:我是这样想。
9.少年:他有信来吗?10.女:没有,打他走了以后没有半个字给我。
(怨愤地)绿衣的信差,每天走过我们家,可从不曾停留过啊。
11.少年:可不是!人家把你给忘了,你何苦老惦着人家呢?12.女:(反感地)你怎么知道他把我给忘了?13.少年:他一点儿音信也没有,怎么不是忘了呢?14.女:不写信就算忘了吗?不,他每晚总是在梦里找我来的。
15.少年:那是你忘不了他呀。
16.女:对呀,正明弟!至少我忘不了他啊。
瞧这井边的桃树底下,他不是老爱坐在那儿写诗的吗?他不是老爱拉着我的手,靠这棵树坐着,跟我讲他在各地流浪的故事的吗?瞧这树皮上不还雕着他送给我的诗吗?这棵树还活着,花还开着,树皮上的字还跟刚刻的时候一样的新鲜,我怎么能忘了他呢?17.少年:那么,春姐……18.女:(不语)19.少年:你什么时候可以忘了他呢?20.女:等到这棵树枯了,叶子落了,花不再开了,树皮上的字也没有了……21.少年:那是一辈子啊……22.女:对,一辈子我也忘不了他啊,正明弟。
田汉作品
田汉作品《获虎之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名优之死》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乱钟》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这是一部群众剧,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的一步步提高,巧妙地从侧面表现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尖锐对立。
田汉的戏剧介绍
《获虎之夜》 获虎之夜》
田汉的主要戏剧
田汉先生生平戏剧作品有: 梵峨嶙与蔷薇》 田汉先生生平戏剧作品有:《梵峨嶙与蔷薇》、 与蔷薇 咖啡店之一夜》 获虎之夜》 苏州夜话》 《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 名优之死》 古潭的声音》 颤栗》 《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南 第五号病室》 火之跳舞》 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 之死》 一致》 梅雨》 乱钟》 之死》、《一致》、《梅雨》、《乱钟》、《暴风 雨中的七个女性》 回春之曲》 械斗》 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械斗》(与马 彦祥合作) 黎明之前》 洪水》 复活》 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复活》、 阿必西尼 《阿Q正传》、《卢沟桥》、《新雁门关》、《江 正传》 卢沟桥》 新雁门关》 汉渔歌》 岳飞》 秋声赋》 黄金时代》 汉渔歌》、《岳飞》、《秋声赋》、《黄金时代》, 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 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丽人 忆江南》 梨园春秋》 关汉卿》 行》、《忆江南》、《梨园春秋》、《关汉卿》、 文成公主》 改编了戏曲《白蛇传》 《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 西厢记》等等。 环》 、《西厢记》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获虎之夜》 《名优之死 》和《获虎之夜》。
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3) 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飘来泊去”;《苏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飘来泊去” 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个“四海无家的人” 南归》 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个“四海无家的人”;《南归》里的 村女更是这样描述她眼里(心目中)的诗人: 他来, 村女更是这样描述她眼里(心目中)的诗人:"他来,我不知他打哪 儿来;他去,我不知他上哪儿去, 不管是坐着, 儿来;他去,我不知他上哪儿去,……不管是坐着,或是站着, 不管是坐着 或是站着, 他的眼睛总是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 他的眼睛总是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 如果说《南归》是一曲“流浪者之歌”,《古潭的声音》就是一 如果说《南归》是一曲“流浪者之歌” 古潭的声音》 部神秘的象征诗剧。戏剧开幕前本是一个艺术启蒙的故事: 部神秘的象征诗剧。戏剧开幕前本是一个艺术启蒙的故事:诗人 把女主人公美瑛“由尘世的诱惑里救出来了, 把女主人公美瑛“由尘世的诱惑里救出来了,给一个肉的迷醉的 人以灵魂的醒觉” 使她懂得了“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是悠久的” 人以灵魂的醒觉”,使她懂得了“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是悠久的” 的道理,并且自愿地到诗人的家中闭门读书,以求精神的升华-的道理,并且自愿地到诗人的家中闭门读书,以求精神的升华-在与女性交往中,男性常常(并且喜欢)扮演启蒙者的角色, 在与女性交往中,男性常常(并且喜欢)扮演启蒙者的角色,而且 大半是成功的。 大半是成功的。
田汉的戏剧1
内容简介:《获虎之夜》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 写的是
一个流浪青年和富农女儿恋爱的故事。富裕猎户魏福生的女儿莲 姑和寄居在自己家中的表兄黄大傻自幼相爱。然而,由于黄大傻 的父母早亡,家境败落,莲姑的父亲魏福生嫌贫爱富,不同意女 儿与黄大傻相恋,并将女儿许配给地主陈家。黄大傻知道莲姑要 出嫁的消息,非常伤心。因为思念莲姑,白天见不到,黄大傻晚 上就到魏家附近山上遥望莲姑房间的灯光,聊以自慰,不想误中 打虎的抬枪,受了重伤。黄大傻被抬到魏家后,莲姑悲痛万分, 要求当夜看护大傻一夜;但父亲坚决不同意,并称莲姑已是陈家 的人。莲姑与父亲矛盾激化,大傻见自己与莲姑的婚姻无望,于 是以猎刀自刺而死。《获虎之夜》通过莲姑与黄大傻的爱情悲剧, 谴责了以等级、财富、地位等来决定婚姻的封建意识,控诉了摧 残迫害男女青年真挚爱情的封建制度,歌颂了勇于向封建思想挑 战的青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创作了五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
军演出。8月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到长沙、 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 抗敌协会,他是组织者之一。1938年初与马彦祥等编辑出版了 《抗战戏剧》半月刊,后又去长沙筹办了《抗战日报》。1938年2 月到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负责艺术宣传 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和1个孩 子剧团,1940年到重庆,与欧阳予倩等创办《戏剧春秋》,后到 桂林领导组建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 1944年春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对 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进步戏剧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1949 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文化大革命中于 1968年被迫害致死。1979年4月为田汉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 追悼大会。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 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 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话剧代表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回春之 曲》、《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 《白蛇传》、《谢瑶环》等,充分反映了田汉创作的高超艺术和 思想深度,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 的先驱者,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 造者,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田汉代表作是什么
⽥汉代表作是什么 ⽥汉,乳名为和⼉,学名寿昌,笔名陈瑜、⾸甲、邵伯、陈哲⽣等等。
⽥汉拥有剧作家、戏曲作家、⼩说家、诗⼈等等不同的⾝份。
那⽥汉的代表作品有什么呢?下⾯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代表作 ⽥汉出⽣于贫困家庭,但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
⽥汉早年留学于⽇本,之后开始了戏剧活动,写过很多著名的话剧,并且还成功改编过⼀些戏曲。
⽥汉代表作主要是戏曲⽅⾯的作品,他在戏曲、话剧⽅⾯有很⼤成就。
话剧《获虎之夜》是⽥汉早期的话剧代表作之⼀。
这个作品是发⽣在⾟亥⾰命之后,以湖南⼭村为主要背景,描写了猎户魏某因为嫌贫爱富,强迫⼥⼉莲姑断绝了与表兄黄⼤傻的恋情,并且让她嫁给其他⼈。
表兄因为思念表妹,常常在⼭上眺望莲姑的灯盏。
⼀天晚上,魏某想要猎取虎⽪来为⼥⼉增加嫁妆,结果黄⼤傻中枪,在⽣命垂危的时候莲姑⼀直守着他。
后来⼜被魏某给强⾏拆散,还打了莲姑,黄⼤傻最终⾃杀⽽死。
这部话剧主要表现了当时青年对于执着的追求以及内⼼的痛苦,同时泄露了⿊暗的封建统治。
通过对两个主⼈公的塑造,歌颂了⼀对男⼥为了⾃⼰的爱情⾄死不渝的反抗精神。
话剧《名优之死》也是⽥汉代表作之⼀。
剧本主要描写了⼀位叫做刘振声的主⼈公,刘振声作为⼀名著名的京剧演员,他对待艺术认真、严谨。
他的徒弟在有点名⽓之后被恶霸所腐蚀,刘振声为了正义从⽽进⾏了抗争,结果在恶势⼒的压迫下,不幸死在了舞台上。
主⼈公是以刘鸿声为素材,揭露了旧社会戏曲艺⼈的⾟酸和悲苦的遭遇,是⼀个⼗分真实的案例。
⽂学家⽥汉简介 ⽥汉,乳名为和⼉,学名寿昌,笔名陈瑜、⾸甲、邵伯、陈哲⽣等等。
汉族,湖南长沙⼈。
⽥汉拥有剧作家、戏曲作家、⼩说家、诗⼈等等不同的⾝份。
1968年,⽥汉因为⽂⾰不幸被迫害⽽死。
⽥汉的故乡是湘戏、影⼦戏盛⾏的地⽅。
⽥汉少年的时候常常骑在叔叔们的肩上去看戏。
参加学⽣军后,因为当时看戏不要钱,⽥汉就常常跑到看戏的地点去看京戏,在这种戏剧的氛围和影响下,⽥汉初步掌握了戏曲的形式,懂得了⼀些相关戏曲处理的办法。
田汉
黄泉无店宿忠魂, 青山有幸埋芳洁
——美曲《双飞蝶》
《关汉卿》
—田汉之绝唱
田汉在掌握和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其 丰富的想象力,结构了关汉卿的故事。它 环绕着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一剧来展开 剧情。大幕启开,即展示了元代社会一幅 血淋淋的场面:无辜民女朱小兰被贪官污 吏处死。关汉卿满腔义愤,写《窦娥冤》 以伸张正义,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
以诗的语言,诗的情调与诗的构思, 谱出了一曲关汉卿的赞歌。浓郁的 抒情色彩,伴随着化入其中的元曲 的神韵和声律,显现着浓烈的诗情 和历史的意味,令人回肠荡气,回 味无穷!
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一切进 步文人的斗争品格,也体现了田汉一生为我国 戏剧事业奋斗的亲身体验。作品在历史真实的 基础上,运用大胆的想象,炽热的诗情和作者 一贯的历史责任感,博得极高的声誉。全剧结 构完整、语言精炼、通俗,描写细腻,被公认 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堪称中国话剧史上 一座不朽的丰碑。《关汉卿》于1958年由北京 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创作背景
• 《关汉卿》创作的年代是“狠抓阶级斗争”、进而 掀起“大跃进”狂热的时代,以“高指标、瞎指挥、浮 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在这种潮流的 影响下,戏剧界也出现了“全民办文艺”、“大搞群众 创作运动”、“大放戏剧卫星”的“热气腾腾”的局面。 在“打破各种迷信,高举红旗前进”,“创作不神秘, 人人都写戏”的口号下,人们都“发了疯似的”大放 “卫星”,创作的“跃进指标”一天翻几番,谁也不甘 落后,生怕被斥为“右倾”。 《关汉卿》的创作与纪念关汉卿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1958年,世界和平大会把关汉卿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决 定当年6月为这位大戏剧家举行创作活动700周年纪念会。 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也是戏剧界的骄傲。身为剧协主 席的田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激动,因为关汉卿是他景仰 的作家。在召开的《关汉卿学术研究座谈会》上,田汉 作了专题报告,对关汉卿的一生及其作品给予很高的评 价,认为关汉卿是中国现实主义戏剧文学传统的主要奠 基人之一。对关汉卿的钦佩,使田汉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遂即萌发了要给关汉卿“写个Leabharlann ”的愿望。The End.
【转】诗词欣赏:田汉和他的散曲《蝶双飞》
【转】诗词欣赏:田汉和他的散曲《蝶双飞》诗词欣赏:田汉和他的散曲《蝶双飞》田汉先生每当我听到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每当我们随着那雄壮的乐曲唱出那激愤人心的歌词时,我都能想起田汉先生的另一作品----散曲《蝶双飞》,这是一首情细如丝,气贯长虹的伟大诗篇。
田汉先生田汉先生(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原名寿昌,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
早年留学日本,二十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如《白蛇传》、《谢瑶环》等等),写了大量的剧本(如《关汉卿》、《文成公主》等等)。
他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是我国著名的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先生写作了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窦娥冤》的写作和上演过程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和人格品质。
(我仅看过剧本)剧本的大意是:单纯善良的少女朱小兰抗拒恶奴凌辱,被赃官诬陷处斩。
关汉卿激于义愤,在歌伎朱帘秀(四姐)等人的支持下写成了悲剧《窦娥冤》。
权贵阿合马看出了关汉卿借戏剧鞭挞时政的意图,强令修改剧本,否则不许上演。
关汉卿义愤填膺,他不屈服于强暴,发誓决不更改。
朱帘秀也坚定地站在关汉卿一边,照原本演出。
这样一来,该剧在社会上的反响愈来愈大。
气急败坏的阿合马将关汉卿和朱帘秀两人双双关进监牢。
并残暴地挖掉了扮演蔡婆婆的赛帘秀的双眼。
二人“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似寒波咽!”面对强权镇压,“傲干奇枝斗霜雪”的汉卿宁死不屈。
这一切,更激起他对黑暗统治的愤恨。
他鼓励难友们“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当叶和甫来劝降时,告诉他王著因看了《窦娥冤》后十分气愤,刺杀了贪官阿台马和郝侦。
官司越打越大。
田汉最著名十首诗
田汉最著名十首诗1. 《过开平》- 一桥如带托浮槎,两岸楼台斗丽华。
- 今日家乡随处是,最难潭水绕长沙。
2. 《狱中诗》- 平生一病忧时泪,此日从容作楚囚。
- 安用螺纹留十指,早将鸿爪付千秋。
- 儿曹莫漫收遗骨,留触人间万古愁。
3. 《赠张向华将军》- 把酒持螯咤战云,一时饮者尽输君。
- 浦江两月波涛壮,始信人间有铁军。
- 时浦东已守两月,醉后能草战书文。
- 大风吹起阵旗奋,飞机大炮吾何惧。
4. 《粤北曾传虎将名》- 粤北曾传虎将名,秋风白马又南征。
- 岂因烟瘴回锋锐,常为光明作斗争。
- 清血奈何无药石?埋忠差幸有佳城。
- 络丝日夜风雷走,犹作翁源杀敌声。
5. 《题小鸟天堂》-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 历难经灾从不犯,此间毕竟有天堂。
6. 《瞻仰司马迁祠墓后作》- 剧作龙门竟若何?一天星斗少梁过。
- 雄才百代犹堪仰,鸿业千秋总不磨。
- 清水村中炉火秘,芝川桥畔血痕多。
- 传忠倘有如椽笔,柏岭苍茫望大河。
7. 《参观闯王行宫后作》- 箪食壶浆迎闯王,义军从此渡河梁。
- 英雄事业半尘土,犹有行宫壮夏阳。
8. 《看韩城古城西城门额刻石后作》- 梁奕西襟字宛然,城碑初记永昌年。
- 何当壁画迎高手,重写农军渡大川。
9. 《谒韩城烈士陵园后作》- 烈士陵园一纵观,四山飞雪澽川寒。
- 缘何万众安田井,只为群贤呕肺肝。
- 作栋成仁风未远,德辉殉国血犹丹。
- 不催圆觉催前进,今古钟声不一般。
10. 《运河》- 运河滚滚入湖来,没字危亭草满阶。
- 词客分明怀故土,钦州何必是天涯。
田汉
田汉、聂耳合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七七事变”后,创作了5幕话剧《卢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不久,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审查了田汉被捕后的表现,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8月,田汉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上海沦陷后,田汉南下长沙,旋返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12月武汉联合公演《最后的胜利》,接着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田汉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起草了成立宣言。1938年初,据抗敌剧协“决议”,田汉与马彦祥、廖沫沙等编辑出版了《抗战戏剧》半月刊。后去长沙,又筹办了长沙《抗战日报》,并着文明确提出,“现阶段的剧运路线是戏剧游击战”,号召戏剧工作者为民族解放而斗争。1938年2月,田汉应周恩来之邀,到武汉参加国共合作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任第六处处长,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1938年11月,撤离武汉到长沙,团结湖南广大戏曲艺人进行抗日救国之演出,并亲自写作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戏曲剧本。1940年应三厅召赴重庆,期间与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创
剧作家田汉
剧作家田汉
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4]
抗战开始,立刻参加集体创作话剧《芦沟桥》,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后到武汉参加抗战宣传工
田汉
田汉
作。1939年后在桂林主编《戏剧春秋》月刊,此时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了改革,写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有《江汉渔歌》、《岳飞》等。1944年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组织了西南戏剧展览会。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创作了剧本《丽人行》、《忆江南》等。1948年转入华北解放区。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
田汉主要戏剧作品介绍————————————————————————————————1.《获虎之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2.《名优之死》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3.《乱钟》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近代文学家田汉及其作品
三一文库()
〔近代文学家田汉及其作品〕
田汉是在“五四”运动中产生的一位文化巨人。
下面小
编为大家带来近代文学家田汉及其作品。
一、人物介绍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乳名:
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
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
男,汉
族,湖南省长沙县人。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
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
之一。
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
第1页共4页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田汉早年留学
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1968年,田汉在中
国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
二、文学作品
戏剧作品有:
《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
州夜话》、《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
《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
《一致》、《梅雨》、《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
《洪水》、《复活》、《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
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
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
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
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
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
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
《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
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
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
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
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
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
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
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被破坏,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被软禁于南京。
同年秋,华北事件发生,田汉与应云卫、马彦祥组织中国舞台协会。
12月,邀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了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
期间曾拒绝国民党政府参与其事和给予经济补助。
翌年,改编并演出了6幕话剧《复活》,创作了独幕话剧《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和戏曲剧本《土桥之战》。
1937年春,据鲁迅小说改编5幕话剧《阿Q正传》,由中国旅行剧团首演。
“七七”事变后,创作了5幕话剧《芦沟桥》,并举行劳军演出。
不久,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审查了田汉被捕后的表现,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
8月,田汉赴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工作。
上海沦陷后,田汉南下长沙,旋返武汉从事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
12月武汉联合公演《最后的胜利》,接着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田汉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并起草了成立宣言。
1938年初,据抗敌剧协“决议”,田汉与马彦祥、廖沫沙等编辑出版了《抗战戏剧》半月刊。
后去长沙,又筹办了长沙《抗战日报》,并着文明确提出,“现阶段的剧运路线是戏剧游击战”,号召戏剧工作者为民族解放而斗争。
1938年2月,田汉应周恩来之邀,到武汉参加国共合作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任第六处处长,负责艺术宣传工作,同洪深等组建了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和一个孩子剧团。
1938年11月,撤离武汉到长沙,团结湖南广大戏曲艺人进行抗日救国之演出,并亲自写作了《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等戏曲剧本。
1940年应三厅召赴重庆,期间与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创办《戏剧春秋》,在桂林出版;田汉曾先后主持“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和“历史剧问题座谈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皖南事变”后,田汉离开重庆到湖南南岳住了近半年,随后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组建了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
同时写作了话剧《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
1944年春,田汉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主持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检阅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进步戏剧队伍和大批优秀剧作的演出,对加强戏剧队伍的团结和坚持进步戏剧运动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抗战胜利后,田汉于1946年春回到上海,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
这个时期,田汉主要是以公开身份组织领导演剧活动。
除了新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演剧团体之外,田汉更注意戏曲艺人的团结和民族传统形式的运用和改造,广泛动员戏剧界各种力量,投入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
他紧密团结广大戏剧工作者,为壮大戏剧队伍、繁荣戏剧创作做了大量工作。
他积极推动戏曲改革,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写出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作品。
1964年,先后受到张春桥、康生的攻击和陷害。
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12月10日受迫害致死。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田汉是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并被选为第一、第二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49年后田汉任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
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1979年4月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编辑本段【主要代表作】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故事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描写富裕猎户魏某嫌贫爱富,强迫女儿莲姑中断与表兄黄大傻的恋情,另许他人。
黄大傻思念表妹,每晚登山眺望莲姑的灯灭。
一夜魏某在山上放置了抬枪欲猎取虎皮为女添置嫁妆。
黄大傻误中抬枪,在黄生命垂危之际莲姑坚守不离。
魏某强行拆散二人,并毒打其女。
黄大傻愤而自戕。
田汉通过这一婚姻悲剧,表达出当时青年的痛苦和追求,揭露了黑暗专制的封建势力,体现了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
剧本通过莲姑和黄大傻两个形象的塑造,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3幕话剧《名优之死》是田汉在南国时期的代表作,剧本描写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杨大爷所腐蚀,刘振声坚持正义、起而抗争,在恶势力压迫下,愤懑病发,倒毙于舞台之上。
刘振声这一艺术形象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是一个真实生动的艺术典型。
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是剧作家艺术创造臻于成熟的体现。
田汉以这些艺术形象揭露令人窒息的黑暗势力,批判的锋芒不停留于金钱势利的丑恶,而着眼于流氓、恶霸、官僚得以横行的整个社会制度。
虽然是悲剧结局,但不是孤独的追求和个人的毁灭,而写出了人们的抗争和逐步觉醒。
《名优之死》的语言自然、深沉,于1927年冬在上海梨园公所首演,由洪深饰刘振声,杨闻莺饰凤仙,左明饰左宝奎,欧小凤饰肖玉兰,唐槐秋饰杨大爷,陈白尘饰记者。
独幕话剧《乱钟》写于1932年初,由大道剧社首演于上海。
剧本反映1931年“九·一八”之夜,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听到日军进攻沈阳、炮轰北大营的消息后,鸣钟集合,慷慨赴战的事迹,无情地鞭笞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投降行径。
这是一部群众剧,作者通过青年学生们思想认识的一步步提高,巧妙地从侧面表现反动当局的投降主义和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尖锐对立。
作家以澎湃的气势、炽烈的热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提出了“与广大工人、农民和市民们联合起来武装自救”的口号,这是田汉创作新阶段的特色。
由于作家迅速及时地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乱钟》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3幕话剧《回春之曲》写于1934年底,1935年1月上海舞台协会首演。
剧中塑造了爱国青年高维汉和梅娘的动人形象。
原在南洋教书的高维汉,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热恋的华侨学生梅娘,回国投入抗日战争。
他在上海“一·二八”战役中英勇作战身负重伤。
梅娘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回国参加了救护工作。
剧本把青年忠贞的爱情和民族解放的崇高爱国之情结合起来,把主人公悲欢离合的遭遇和群众斗争的热烈场面结合起来,开拓了新的境界。
剧本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描写都比较单纯,但作者擅长抒写感情场面、设置情境,使爱国之情和纯洁的爱情分外激动人心。
多幕剧《丽人行》写于1946年底至1947年春。
剧本写女工刘金妹遭受日本兵的侮辱,加上工厂倒闭,家庭生活无着,被迫沦落,几乎被逼到了绝路。
她的遭遇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的苦难。
知识妇女梁若英既向往革命、有一定的正义感,又经不住痛苦的折磨,软弱苟安。
她离开从事革命的丈夫章玉良后,与银行家王仲原同居,直至被王遗弃才逐步觉醒。
新女性李新群不仅有革命者的勇敢、机智,还以深切同情帮助女工刘金妹,引导梁若英。
生活现实又使得3个女性走到了一起,迎接斗争,争取抗战胜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