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知识点总结
《三峡》知识点梳理精选全文
![《三峡》知识点梳理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3966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峡》知识点梳理一、文章内容理解1、文章先写山,再写水,写水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夏、春冬、秋的水景。
2、山的特点是绵长、高峻。
夏季水的特点是汹涌、湍急;春冬季景色特点是清荣峻茂;秋季景色特点是萧瑟、凄凉。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三峡景色特点就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写四季景色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答:因为作者是为《水经》作注,重点是写水。
而三峡水夏季最盛,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4、写三峡风光时,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答:(1)三峡的山绵长、高俊,很有气势。
(2)三峡的山势决定水势,山高峡深,三峡的水才有特色。
所以先写山再写水。
5、写春冬景色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静态的,“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态的。
动静结合。
6、三峡秋季景色最突出是“猿啸”,给人萧瑟、凄凉之感。
7、文中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用了引用的修辞。
作用是:写出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8、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相似。
9、《早发白帝城》与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间有什么异同?答:(1)异:《早发白帝城》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
渔歌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同: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都是写三峡,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10、三峡适合修建水利发电站,从文中找出两条理由。
答:理由①水流湍急(原句: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知识点总结
![三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244c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4.png)
三峡知识点总结三峡,是中国长江上游的一段壮丽峡谷,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水利工程所在地。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三峡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 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大峡谷组成。
这里山峦叠嶂,江水奔腾,景色极为壮观。
二、自然风光1、瞿塘峡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
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如刀削斧砍一般。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
夔门两侧的山峰高达千米,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气势恢宏。
2、巫峡巫峡幽深秀丽,以幽深曲折的峡谷和变幻莫测的云雾闻名。
巫峡的山峰千姿百态,有的像仙女,有的像骆驼,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巫峡的江水清澈碧绿,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在山间蜿蜒流淌。
3、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谷,以滩多水急著称。
这里有许多险滩和礁石,江水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同时,西陵峡的景色也非常美丽,有许多奇特的山峰和洞穴。
三、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在峡谷底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在山顶,气温较低,气候较为凉爽。
四、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1、防洪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上游的洪水,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2、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3、航运三峡大坝的建成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
五、历史文化三峡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古代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说。
1、白帝城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
这里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屈原故里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故乡就在三峡地区的秭归县。
这里有屈原祠等纪念性建筑,传承着屈原的精神和文化。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4cc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3.png)
《三峡》复习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作品背景郦道元生活的时代,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他为了对古代的地理情况进行考订,走访了许多地方,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写成了《水经注》。
其中的《三峡》一文,描绘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二、重点字词1、字音阙(quē)处襄(xiāng)陵属(zhǔ)引沿溯(sù)飞漱(sh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空隙)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2)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5、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三、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ab87f379563c1ec4da710c.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
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⑥疾:快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飞泻③漱(shù)冲荡④其,它们,指怪柏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实在,的确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3600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三峡知识点梳理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段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所在地。
它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梳理与三峡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因而得名“三峡”。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二、自然景观1、峡谷地貌三峡地区的峡谷地貌是由地壳上升和长江水流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两岸山峰陡峭,悬崖绝壁,有的高达千米以上。
峡谷宽窄不一,最窄处仅几十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江水长江在三峡段水流湍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江水清澈碧绿,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景观。
3、植被三峡地区植被丰富多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
山上植被茂盛,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4、动物这里也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金丝猴、大熊猫等。
三、历史文化1、古代诗词自古以来,三峡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2、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
白帝城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3、民俗文化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独特的歌舞、戏曲、手工艺等。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四、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强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2、工程意义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还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f2c2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png)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汇总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三峡课文知识点
![三峡课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0d1a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2.png)
三峡课文知识点
摘要:
1.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3.三峡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4.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
5.三峡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正文: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三峡位于我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长江干流上,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长江流域著名的自然景观。
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江水流速湍急,自古以来就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瓶颈。
【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和目的】
为了解决长江航运问题,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我国决定建设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发电、防洪、航运。
【三峡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峡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发电站、船闸、升船机等部分。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2335 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之一。
发电站共有32 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0 兆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船闸和升船机则是为了解决长江航运问题而设立的。
【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电力紧张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三峡工程的航运功能极大地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提高了物流效率。
最后,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建筑业等。
【三峡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如在大坝建设中采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在发电站运行中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c71e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f.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简介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壮丽的一段峡谷,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三峡地区不仅自然风光雄伟壮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
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三、自然景观(一)瞿塘峡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山峰陡峭如壁,峡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三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形如门户,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江水奔腾汹涌,气势磅礴。
(二)巫峡巫峡幽深秀丽,峡谷曲折迂回,两岸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还有众多的奇峰怪石,如神女峰,传说中是神女瑶姬的化身,形态婀娜多姿,令人遐想。
(三)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滩多水急著称。
这里有著名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峡谷两岸景色壮观,历史遗迹众多。
四、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一)防洪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洪水流量,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年发电量可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三)航运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促进了长江航运业的发展。
五、生态环境(一)生物多样性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鳍豚等。
(二)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三峡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等。
六、历史文化(一)古代诗词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等。
(二)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见证了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9f66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e.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二、重点字词解释:(1)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朝:早晨(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 (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
: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
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296e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c.png)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下面是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ng)。
'二、解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
![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bf627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8.png)
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三峡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这个知识点是八年级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典故、地理位置、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水利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介绍三峡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内容。
一、历史典故1.大禹治水三峡地区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区,大禹曾在此修建了著名的三峡闸。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水利工程建设是解决自然灾害和人类生存问题的重要手段。
2.宋代文学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在三峡地区游览,并留下了《题三峡》一诗。
这个诗句清新脱俗,表达了作者心中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峡谷。
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助于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三、自然风光三峡以其奇峰险峦、清澈溪流、壮美瀑布等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三峡的自然风光,增长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四、文化特色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巫文化和白帝文化。
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三峡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有助于增长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水利工程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八年级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需要学生了解工程建设的意义、影响和挑战,有助于提升对国家水利建设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八年级课文三峡知识点重点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自然、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十分丰富和有趣的知识点。
学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3ec2541770bf78a64295487.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流)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真,实在)8、沿泝阻绝(沿,顺流而下)(通“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7《三峡》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7《三峡》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a18b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9.png)
《三峡》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三峡》选自。
作者 (466或472-527),字,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三峡包括、、。
二、内容概括。
《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文章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
写山突出了之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通过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表现。
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
春冬则水退谭清,风景秀丽。
秋季则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如此将三峡的美丽景观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朗读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字音字形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飞漱间()属引凄异()林寒涧()肃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略无阙处略无:2、重岩叠嶂嶂:3、不见曦月曦: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襄:5、则素湍绿潭素:湍:6、飞漱间漱:7、良多趣味良:8、沿溯阻绝沿:溯:9、属引凄异属:引:10、故渔者歌曰故:11、不以疾也疾:(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衷转久绝(3)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4):间千二百里飞漱间(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回清倒影清:(3)空谷传响空谷:(4)林寒涧肃肃:(5)晴初霜旦霜:(6)素湍绿潭湍:六、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飞漱间“飞漱(于)间,省略介词“于”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七、课文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群山连绵,完全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d947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三峡》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是郦道元抒写三峡风光的游记散文,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9873b687c24028915fc3af.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襄:冲上)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流)6、飞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真,实在)8、沿泝阻绝(沿,顺流而下)(通“溯”,逆流而上)9、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1、不以疾也(快)七、理解性默写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fc66e13b3567ec112d8a71.png)
1、绝:①沿泝阻 绝(断)② 哀转久 绝(消失)③ 绝y cn 多生怪柏(极) 2、自: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清澈)三、古今异义: 1. 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 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清波)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③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④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⑦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 常咼猿长啸,属引凄异⑨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通假字1、略无阙处 二、一词多义三峡》知识点归纳 “阙”通“缺”,缺口) ▲1、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2、林寒涧 肃3、空谷 传响4、 回清倒影5、 晴初 霜旦6、素湍绿潭五、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略无 阙处2、重岩叠 嶂3、 不见 曦月4、 至于夏水襄陵5、 则素湍绿潭 略:完全、全部。
) 嶂:像屏障似的的咼山)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到了) (素:白色的) “略无”, 完全没有。
) ) (襄:冲上) (湍:急流)7、良多趣味8沿泝阻绝9、 属引凄异10、 故渔者歌曰11、 不以疾也七、理解性默写 (良:真,实在) (沿,顺流而下) (属:zh 口,连续) (故:所以) (快)1、 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d1a3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1.png)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一、诗歌背景
1.诗歌写作时期:唐朝初期。
2.诗歌创作地点:长江三峡地区。
二、诗歌内容
1.主题:
《三峡》主题首先是唐诗中最早的人生哲理之一:人生苦短,应当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2.结构:
《三峡》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四句诗,共十六句,全诗结构严谨。
3.描述水景:
同时,描写水的涛声和洪水的威力,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世事的无常。
4.描述峡谷景色:
诗歌以峡谷的景色为背景,描绘出山峰的壮丽、峰峦的层叠、悬崖的险峻以及峡谷的幽深。
5.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6.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三、诗歌意义与价值
1.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的代表之一,诗歌通过描写三峡的美景,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独特的自然观。
3.诗歌以大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人生苦短、珍惜时光的哲理。
5.《三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真理和国家荣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6.诗歌通过对江水、峡谷等景色的描写,体现了杰出的艺术审美,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创作范例和经验。
通过对《三峡》的整理,我们不仅能深入了解这首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价值,还能从中汲取诗歌表达、意境构建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经验。
这也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基础。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bb476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3.png)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大峡谷,因而得名“三峡”。
二、三峡的组成峡谷1、瞿塘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谷,却以雄伟险峻著称。
峡谷两岸山峰陡峭,如斧劈刀削一般。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
夔门两岸的山峰高达千米,江面最窄处不足百米,形如门户,因此得名。
2、巫峡巫峡以幽深秀丽闻名,峡谷幽深曲折,奇峰罗列,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的十二峰是其著名的景观,其中神女峰最为著名,相传神女瑶姬曾在此助大禹治水。
3、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滩多水急,以其险峻奇绝而闻名。
西陵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著名景点。
三、三峡的形成原因三峡的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和水流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得原本平坦的地面逐渐升高,形成了高山和峡谷。
同时,长江水流不断地冲刷和侵蚀着峡谷,使得峡谷不断加深加宽,最终形成了如今壮观的三峡地貌。
四、三峡的气候特点三峡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峡谷底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而山顶则气温较低,气候较为凉爽。
五、三峡的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上游的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2、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总库容约 393 亿立方米。
水库的建成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得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
六、三峡的生态环境1、植物资源三峡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珍稀植物,如珙桐、水杉等。
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部分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整体感知:作者通过对三峡地适合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三、文言知识
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处)
5、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飞漱其间(漱:冲刷)
7、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
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属:zhǔ,接连)(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故:所以)
11、不以疾也(疾,快)
12、哀转久绝(绝,消失)
13、林寒涧肃(肃,清冷)
四、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0)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中断的地
方;
(1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如有皇帝命令急需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荆州,
(1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间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长着奇怪形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冲荡下来,
(1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1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
五、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3)绝巘多生怪柏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常有高猿长啸
六、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11、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1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
13、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14、郦道元堪称写水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之大,有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三峡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15、《三峡》与《与朱元思书》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氺的湍急清澈等共同特征。
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写猿鸣烘托环境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七、拓展延伸
1、引用渔歌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把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同时也烘托了秋景悲寂、凄凉的气氛。
2、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①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
②夏天江水暴
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
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世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艰辛的悲凉感慨。
4、郦道元笔下的美丽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想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山下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答: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伟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蠢动只是,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季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其它:
1、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
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
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开放性试题
①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