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李雪莹经济学2班32012030080
摘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由贸易的思想,构建了绝对优势理论。但当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中均无绝对优势时,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说明两国如何开展贸易。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将绝对优势理论进一步推进,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此后更是涌现出大批学者对比较优势进行研究。
关键字:比较优势成本劳动生产率
在18世纪后期,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后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商业和殖民地强国,贸易保护已经是不必要的存在。在这个时期,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应运而生。亚当·斯密在该书中对重商主义限制从外国进口国内能生产的货物、对本国有逆差的国家的商品进口进行限制等方面进行了批判。此外,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贸易的思想,构建出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
下面对绝对优势理论给出一个例子:
表1-1分工前
上表说明英国一天可生产5匹毛呢或者3桶酒,而葡萄牙一天可以生产3匹毛呢或者5桶酒。由此可见,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有据对优势。在没有国际贸易时,2天两国一共可生产8匹毛呢和8桶酒。
表1-2分工后
假设分工后,两国以绝对优势进行生产,英国只生产毛呢,则2天可以生产10匹毛呢,葡萄牙只生产酒,则2天可以生产10桶酒。此时,2天两国一共可以生产10匹毛呢和10桶酒。世界总产量增加,增加了2匹毛呢和2桶酒。
表1-3交易后
若两国以5匹毛呢换5桶酒进行交易。交易后,英国和葡萄牙均拥有5匹毛呢和5桶酒。英国比不进行分工和贸易时多了2桶酒,葡萄牙比不进行分工和贸易时多了2匹毛呢。英国和葡萄牙的福利都增加了,世界总福利增加。
绝对优势理论证明了,当某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时,贸易的发生会带来世界福利的增加。
但当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中均无绝对优势时,绝对优势理论就无法说明两国如何开展贸易。由此可见,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只有在满足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适用,该理论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战后英国的粮食价格下跌。为阻挡谷物的进口,避免利益受损,土地所有者们设法制定了向进口谷物征收一定费用的法律,《谷物法》因此诞生。大卫·李嘉图知道,如果废除《谷物法》会使资本所有者获益,土地所有者受损。但作为伦敦商人,他更偏向于资本家们,而不是闲懒的地主贵族。比较优势理论无疑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大卫·李嘉图实际上代表了某一个集团的利益时,强调的是整个国家的收益。这是一个聪明十足的现代策略,他也是将经济学理论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来适用的先驱。
李嘉图认为,产品的比较优势来自于不同产品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一国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品则具有比较劣势。即便一国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每一种产品生产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具有高生产率的国家,也只能生产和出口“与外国相比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产品来获得分工
和贸易利益。
以下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
表2-1 分工前
分工前,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均生产呢绒和葡萄酒,各自生产呢绒和葡萄酒所需的劳动力(成本)如上表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生产呢绒和葡萄酒上都没有绝对优势的存在,而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存在绝对优势。因此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对于葡萄牙而言,这两种商品在国外的生产成本都比在国内自行生产的成本高,因此葡萄牙会选择自行生产这两种产品。最终两个国家不会发生贸易。但大卫·李嘉图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仍然能进行对双方有利的贸易。
两国分工情况如下所示:
表2-2 分工后
李嘉图利用劳动成本比例对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进行了比较。分工前,对葡萄牙而言,呢绒的劳动成本比例为90/100=0.9,葡萄酒的劳动成本比例为80/120=0.67。也就是说,呢绒成本为英国的0.9,葡萄酒的成本为英国的0.67,二者相比,葡萄酒的成本相对于英国更低,优势更大、更明显,因而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根据“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葡萄牙应该专业化生产葡萄酒,英国专业化生产呢绒。
由表2-2可以看出,在两国总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实际分工导致了世界总产出的增加。其中葡萄酒增加了0.125单位,呢绒增加了0.2单位。由此证明了再不存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分工可以增加世界总福利,提高劳动生产力。
表2-3 交易后
两国以1.1单位呢绒交换1.1单位葡萄酒后,两国均拥有了比分工前的更多的呢绒和葡萄酒,两国的福利通过分工和国际贸易后得到了增加。
以上例子证明,当一国在任一商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时,国际贸易依旧可以发生。并且双方均可以从贸易中获利,各自的社会总福利均得以增加。
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说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上,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一理论可概括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赫克歇尔和俄林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又叫H-O 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四、库鲁格曼等人对比较优势的分析
1、规模经济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