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认为中国诗学重表现: 《毛诗序》中的“言志说” 陆机《文赋》中提出的“缘情说” 刘勰《文心雕龙》的“情志说”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神韵说” 宋代严羽的“兴趣说” 明代李贽的“童心说” 公安派的“性灵说” 中国诗学一直贯穿的是一条以主体情感的表现 为核心的主线。

中国诗学走的是一条“以物观物”的认识之路: 以物观物的目的在“道”,而“道法自然”,所以 以物观物则可以通过对道的认识直接把握自然。 “道”曾生出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以道为本体。 但“道”又存在、体现于天地万物之中,由天地万 物的生长、变化显示其本体。 从这个角度说,这构成了本体与现象的融合无 间。 道法自然,而艺术便是通过感物而最终回归 “道”的本始状态,这便构成了独具中国诗学特色 的“感物说”。
中国比较诗学的代表性观点: 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 出版社,1988年)认为: 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西方文论偏重于模仿、 再现、写实,属于模仿论;中国文论偏重于表现、 抒情、言志,属于表现论。 在文艺的社会功能上,西方文论强调艺术在认 识上的作用,重视艺术的认识模仿功能和接近宗教 情绪的净化作用,强调美与真的结合;中国文艺强 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强调美与善的结合。 在理论形态上,西方文论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 中国文论具有直观性和经验性。

1976年由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陈鹏翔)首 先提出“阐发研究” 。 “阐发研究”过于强调用西方理论对中国文学与 文论的阐发,因而又有不少学者提出“双向阐发” 的问题。 异同比较、文化模子寻根,都是在寻求一种中 西诗学间的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对方,阐明对方, 同时也实现互证互补。 ——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东西方文论的重新整合、 建构。
具体体现: 一方面:是两个民族间有文化接触和联系,有 事实联系。但外来影响不是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主 要动力和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是出于社会历史条件民族文化条件 的相仿而产生的相似性,尽管它们之间并没有互相 影响的事实联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是由平行研究中派生和发展起来的, 是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创造。 代表人物:古添洪、陈慧桦等。 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解。 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 2、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
四、中西诗学的理论形态
其一,西方诗学尚形式,中国诗学尚整体。 其二,西方诗学偏重于分析和综合,中国诗学偏重于直 观和体悟。 其三,中西诗学的言意之辨。西方诗学不断陷于困惑和 矛盾之中,并且着力探索诗学体系的建构,而中国诗学则强 调领悟和体验,却无意于理论体系。 西方:向太阳,我向太阳把双手伸出, 我看见苍白的云织成帐幕„„ 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真理, 却不知用什么词句把它说出。 ——(俄)吉皮乌斯《无力》 中国:“得意忘言”、“不落言荃”、“言有尽而意 无穷”——“道”是不可言说的。
代表人物:叶维廉——文化模子寻根
3、原型与原型批评
代表人物:台湾学者黄维梁
三、中西诗学的范畴体系
中西诗学范畴及体系基本上由中西哲学的核心范 畴(“道”与“存在” )衍生而来。
在“世界与人”的关系上,构成了西方诗学的三 大基本体系:模仿论、表现论、象征论。
因为: 西方哲学大多探讨“存在”及“存在之 所以为存在”,由此也就构成了其认识论与 本体论。模仿、表现、象征皆根源于作为实 体的“有”、“存在”。 ——世界被分成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 文学最初被当作是对现象世界的“低级的” 模仿。其后表现论更偏重心灵世界,而象征 主义则力图从现象世界中去探寻本体世界存 在的奥妙。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 方法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
一、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 (一)影响研究 (二)平行研究
(三)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比较
1、研究的对象: 前者关注不同国家文学之间有实际交往的影响联系事实,忽 视无交往联系的各种文学现象关系研究,因此范围比较狭窄;后 者涉及并无实际影响联系的各文学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 关系研究,因此范围比较广泛。 2、研究的目的: 前者研究影响的“出发点”、“终结点”与影响的“经过路 线”,溯源求根,以求得同源性“事实联系”;后者则强调在相 似性中揭示它们文化上的差异性,同时又在不同文学间的比较中 发现它们共同的“据点”,进而探寻文学的共同规律,同时也注 重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功能性规律,并上升为理论新识。 3、研究的方法: 前者崇尚实证,重视考据与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更具有文学 史研究的特点;后者注重美学分析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运 用,更像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
中国内地的比较诗学研究: 早期: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1904)、《人间词话》(1908)。 朱光潜的《诗论》(1942) 钱钟书的《谈艺录》(1948)、《管锥篇》(1979) 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1979)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198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刘小枫的《拯救与逍遥》 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 卢善庆的《近代中西美学比较》 狄兆俊的《中英比较诗学》 周来祥、陈炎的《中西比较美学大纲》 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等。
2、历史类型的相似性: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共同过程具有一致性和规 律性,这是历史比较文艺研究的前提,它决定了各 民族文学发展历史进程中存在的相似性。 历史类型学的类似,既可以表现在作品的思想、 主题、情节、形象、典型、体裁方面,也可以表现 在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方面。
注意:“历史类型学”与“主题学”中的类似不同(它仅指 文学史上在相似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这些方面的类同现象,并 非一般意义上的主题、体裁等方面的类似)。
中国诗学中的“意象”、“意境”即都源于感 物说。
虚静无为,以观万物,物我合一,通达无碍, 正构成对自然之“道”的体悟。 中国诗学的感物、意象、意境,本身走的就是 一条隐喻——象征之路,在回归自然、在全身心地 追求与道的契合中走向永恒。 道的境界便是人与宇宙本体浑然一体的境界。
总之: 西方诗学以“有”、“存在”为逻辑起点,因而“真” 便构成其最高的追求。无论是摹仿说之客观现实之真,表现 说之心灵之真,还是象征主义之本体之真,都是强调美与真 的结合。 中国诗学则以“道”为逻辑起点。“道”也以真为特征, 体现为自然之“真”,因而中国诗学亦讲艺术的真实性。但 这“真”又更多地与“善”结合在一起,“道” 也是一种 道德境界。同时“道”还是一种审美境界,是人的本真之美、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而中国诗学中的自然美、境界美、 意境美,实际上都是从“道”的审美属性中衍生而来。 道的虚静、和谐、自然,既是中国传统文人对人格境界 之追求,也构成了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
比较诗学
一、比较诗学:概念与方法
“诗学”是属于西方文论范畴的一个概念,最 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书。 “比较诗学”: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诗学 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也包括跨学科、跨文化的 诗学的比较研究。
世界各国诗学主要有三大体系: 西方诗学创造了“摹仿”、“表现”、“象 征”、“典型”、“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一整套理论范畴; 印度诗学提出了“味”、“韵”、“程式”、 “曲语”等范畴; 中国诗学有“言”、“意”、“象”、“道”、 “气”、“韵”、“神形”、“虚实”等独特范畴 和概念。 比较诗学探讨的就是如何能使各种千差万别的 诗学体系实现对话,如何在各国诗学的“同”与 “异”中寻求文艺理论的共同规律。
二、历史类型学研究和阐发研究
(一)历史类型学研究 1、历史类型学的产生 19世纪末俄罗斯的“历史比较学派”创始人 维谢洛夫斯基提出要在“一系列平行的相似事实” 中进行对比,探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性。 20世纪30年代,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继承和 发展了维谢洛夫斯基的学说,提出“历史类型学” 研究的观点。
二、中西诗学的逻辑起点
从诗学在整个人与世界的体系中来看,诗学是 对具体文艺实践的理论抽象,但它同时又是以哲学 为依托。 哲学→诗学→文学 ↘ ↓ ↙ 世界与人
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存在”;中国哲学的 核心概念则是“道”。它们代表了中国和西方各自 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同时也构成了中西诗学的逻 辑起点。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 史”,强调的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学间的影响的 研究。——可成为比较诗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美国学派打破法国学派为比较文学设置的森严 壁垒,强调在平行的比较研究中寻求跨民族、跨语 言界限的文学的共同规律。——比较诗学在其中自 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事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既 有大陆的,也有港台、海外的。 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代表作是刘 若愚的《中国的文学理论》(芝加哥大学出 版社,1975年),这是一部借用西方理论阐 发中国文学理论的著作。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有 限公司,1983年)属于《比较文学论丛》的 一本,它提出了“文化模子”理论,力图寻 求“共同的文学规律”和“共同的美学据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