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法律知识选择题
法律常识案例试题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 国家制定性B. 国家强制性C. 公正性D. 民主性答案:D解析: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制定性、国家强制性、普遍约束性和公正性。
民主性虽然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有关,但并非其基本特征。
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和自由C. 教育权利D. 劳动权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等,教育权利虽然重要,但并非基本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哪项行为构成盗窃罪?A. 未经他人同意,私自进入他人住宅,窃取少量财物B. 在公共场所,趁人不备,窃取少量财物C. 采取欺骗手段,使他人交出少量财物D. 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D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选项D中,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纠纷?A. 房地产纠纷B. 劳动争议C. 刑事案件D. 交通事故答案:C解析: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
刑事案件属于刑事纠纷,不属于民事纠纷。
5.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事实?A. 行为B. 事件C. 法律D. 情况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法律本身不属于法律事实,而是产生法律事实的依据。
二、判断题1. 法律的制定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和通过。
()答案:错误解析:法律的制定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和通过。
2.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答案:正确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 民事诉讼中,原告必须在被告答辩期内提出诉讼请求。
()答案:错误解析:原告提出诉讼请求的时间不受答辩期的限制。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对证据有质证的权利。
()答案:正确解析:被告人对证据有质证的权利,这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民事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

民事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选举权D. 知识产权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形式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A.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B. 受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C.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D. 乘人之危的民事法律行为答案:C4. 在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是原告的权利?A. 提起诉讼B. 放弃诉讼请求C. 申请执行D. 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害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支付违约金D. 刑事处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情形?A. 违反公序良俗B. 欺诈、胁迫C. 乘人之危D. 显失公平答案:ABC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些属于民事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国家机关答案:ABC8. 在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属于被告的义务?A. 按时出庭B. 提供证据C. 接受法院判决D. 支付诉讼费用答案:ABC三、判断题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随意处分未成年人的财产。
答案:错误10.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者默示形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答案: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4)标的确定和可能。
12. 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答案: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其主张,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受教育权C. 财产权D. 死刑答案:D2. 在我国,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以上都是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物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过失致人死亡B. 故意杀人C. 意外伤害D. 无意识行为答案:B5. 在我国,以下哪种情况可以申请行政复议?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决不服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5.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章程。
2. 什么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答: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其特点包括:(1)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2)民事诉讼以解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3)民事诉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4)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三年级宪法常识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宪法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A. 刑法B. 宪法C. 民法D. 行政法答案:B2. 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奴隶制度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谁?A. 国家领导人B. 政府C. 人民D. 政党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什么权利?A. 政治权利B. 经济权利C. 社会权利D. 文化权利答案:D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体现了什么原则?A. 公平原则B. 公正原则C. 平等原则D. 正义原则答案:C6.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A. 生命权B. 财产权C. 人权D. 劳动权答案:C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这属于哪种自由?A. 表达自由B. 思想自由C. 行动自由D. 宗教自由答案:A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体现了什么原则?A. 宗教平等原则B. 宗教自由原则C. 宗教强制原则D. 宗教歧视原则答案:B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属于公民的什么权利?A. 政治权利B. 经济权利C. 社会权利D. 文化权利答案:A10.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这体现了什么原则?A. 财产保护原则B. 财产自由原则C. 财产平等原则D. 财产分配原则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错)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对)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义务遵守法律。
(对)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义务维护国家安全。
(对)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义务参加选举。
(错)6.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权利享受免费教育。
(错)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
(对)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权利获得劳动报酬。
常识判断刷题

1.行政机关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将一般性的原则或者条款适用于个案时,需要作出一种最适当的法律效果选择。
这属于行政法的()。
A.行政效力推定原则B.行政裁量合理原则C.行政职权法定原则D.行政程序正当原则【解析】:B项正确,行政裁量合理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将一般性原则或者条款适用于个案的一种最适当的选择。
这一原则的法理意义在于通过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达成行政权的有效率地行使。
故正确答案为B。
2.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解析】:正确答案为B。
A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题干并未体现这一原理。
B项正确,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题干中强调只要抓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体现了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原理。
C项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体现这一原理。
D项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体现这一原理。
正确答案为B。
3.地球内部具有巨大的热量,并通过不同途径由内向外散发地热能。
以下现象与地热能有关的是()。
A.台风生成B.火山喷发C.山洪暴发D.岩石风化【解析】:B项正确,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常识判断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常识判断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甲出售伪劣“良种”,被农民乙、丙、丁起诉。
甲应诉答辩后突然失踪。
对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中止诉讼B. 终结诉讼C. 延期审理D. 缺席判决2.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省电的技巧。
以下做法,不能省电的是( )。
A. 经常清洗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B. 用同等亮度的LED灯代替节能灯C. 把新、旧电池接在一起使用D. 冰箱内尽量多放或放满食物正确答案是 C,解析没电电池的电阻会升高,有电电池的电阻低,新旧电池放在一起使用,电池组的内部会消耗一定的电量,所以费电。
故选C拓展冰箱的冷冻仓放的东西多,可提高冰箱的热稳定性,有利于省电。
冷藏室东西多则相反。
因为冷藏室经常需要打开。
打开冰箱冷藏室门会使物品的温度提高,关闭冷藏室门后,冰箱需要降低所有东西的温度,因此费电3.下面各项不属于管理的基本特征的是:A.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B. 管理的主体是被管理者C. 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D.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4.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其中核心是( )。
A. 尊重文化B. 尊重历史C. 尊重劳动D. 尊重资本5 ( )不属于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A. 坚持党的领导B. 考试录用制C. 贯彻政治中立原则D. 公务员分组管理制度6 王某将与其有私仇的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李某的熟人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
本案中( )。
A.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B.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C.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D. 王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A. 以弱胜强B. 建立抗日根据地C. 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合作共同对敌D. 出现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8.我们通常说的晕车和晕船,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感受器位于( )。
A. 心脏B. 小脑C. 胃D. 耳朵9.以下不是出自《论语》的名言是()。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甲向乙索要赌债未果.于是纠集亲友把乙挟持到自己家中,然后给乙的妻子去电话说,如果不马上还钱,就打断乙的腿,甲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B.敲诈勒索罪C.非法拘禁罪D.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正确答案:C解析:为了索债而非法拘禁他人的,构成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李某在封闭的小区内练车,因技术不熟,撞死了散步的刘某,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B.交通肇事罪C.危险驾驶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本题是在小区内部,没有违反交通运输规则,故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行为人应该预见在小区内会撞到人。
但是没有停止行为,这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甲为某汽配店员工.一日和老板乙一起外出送货,甲趁乙和经销商对账时,便携带乙让自己代为看管的5万货款潜逃。
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B.盗窃罪C.抢劫罪D.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第270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题中甲将乙让自己代为看管的5万元占为己有。
构成侵占罪。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甲持刀追杀乙,眼见就要被追上时,乙见路旁停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便驾车逃跑,使摩托车遭受严重损毁。
乙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损毁财物罪B.正当防卫C.执行命令D.紧急避险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小学生法律知识问答题

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我国的根本法律是(),其他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其相抵触。
A、《刑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教师法》2、下列哪种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A、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外交部D、全日制学校3、法律规定:国徽及其图案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商标、广告B、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C、私人庆吊活动D、法院4、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它告诉我们?()A、要遵守交通规则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C、遇事要互相礼让D、如果两边没有车,即使是红灯也可以通过5、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B、各民族都有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C、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D、在少数民族地区7、当“我”独自在家时,下列哪个行为容易发生危险:()A、要锁好防盗门B、不要给陌生人开门C、入夜开灯后拉好窗帘D、当有人敲门时,先打开门,再问对方是谁8、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C、群众D、自然人9、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同样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不包括下列哪个内容?()A、决定是否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B、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C、获得稿费D、任何人不得引用1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权要求停止侵害B、有权要求恢复名誉C、有权要求消除影响D、有权要求解决升学、就业问题11、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场所不包括?()A、博物馆C、图书馆D、歌舞厅12、当父母不管我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求助B、向公安机关求助,可以打“110”报警C、离家出走D、打“12355”热线求助13、儿童必须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起始年龄一般是()周岁A、5B、6C、7D、814、教育部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小时”A、6B、8C、10D、1215小明因作业出错,被老师罚抄50遍,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老师这种变相体罚的教育方式是违法的B、老师是出于教育学生的目的,可以采用这种教育方式C、体罚方式会严重伤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D、老师要尊争学生的人格尊严16、我国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A、9C、5D、1217、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规则的是哪一项?()A、和父母在机动车上散步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18、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等车时,应依次排队,站在道路边或站台上等候B、上车时,应等汽车靠站停稳再上车C、乘车时,可以把手伸出车窗外D、上车时,先让车上的乘客下完车,再按次序上车19、下列在公共场所中不文明的行为是?()A、在图书馆时安静、不大声喧哗B、乘车时不高声喧哗,不用急,不插队C、在看演出时大声打手机D、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20、下列行为中,不环保的是?()A、不随手乱丢垃圾B、随意丢弃塑料袋C、不乱扔废电池D、不随意乱扔口香糖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危害?()A、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B、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C、废旧塑料很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D、塑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2、下列行为符合交通跪着的是哪一项?()A、和父母在机动车道上散步B、为走近路钻过马路上的行人护栏C、10岁的小明骑自行车上学D、小红自己走过街天桥23、下列哪个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A、免杂费B、免书本费C、补助寄宿生生活费D、免除学费24、年满12周岁方可驾驶()A、人力车B、自行车C、摩托车D、三轮车25、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下列哪项行为是不正确的?()A、不用一次性筷子B、是用塑料袋购物C、节省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D、爱惜树木,保护森林26、《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A、无民事行为能力B、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所有民事活动都不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C、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28、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是什么?()A、生命健康权B、姓名权C、肖像权D、隐私权29、燃放烟花爆竹时,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安全的行为?()A、购买烟花爆竹到公安、质检等部门认定产品合格的商品购买B、点烟花爆竹时,脸不要贴得太近,以免炸伤面部和眼睛C、发现烟花爆竹不响时,急忙上前察看D、不随意拿在手中燃放30、()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C.矿藏、水流、海域、森林专属于国家所有D.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A、B、D正确。
《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因此C是错误的,应选。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 )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C.省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 )产生。
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正确答案:D解析:《选举法》第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下列主体中,依照我国选举法不列人选民名单的是( )。
A.精神病患者B.吸毒者C.老年人D.被刑事拘留者正确答案:A解析:《选举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人选民名单。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5.某省人大为了整治校园环境依法制定了《某省整治校园环境条例》,后来由于一起案件,有关部门经审查发现该条例与教育部的某一个有效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法律法规常识试题含答案解析 (5)

法律常识试题题库连载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没有违反民法的平等原则的是()①甲自然人年满22岁可以结婚,乙自然人年满18岁却不能结婚②甲上市公司可以在海外发行股票筹货,乙合伙企业却只能通过银行货款筹资③18岁的小明可以在网络直播间购物,15 岁的小敏不可以在网络直播间打赏主播④遗产继承时,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有多有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①D.②③④2.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②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③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④有偿服务原则,但是要考虑到当事人的经济承受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王霞在怀孕期间与丈夫商量,若生女孩随母姓,若生男孩随父姓。
最后生了女孩,在派出所户口登记时就写了王姓。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女孩随母姓打乱了直系血亲关系②该女孩未成年之前,姓名由父母决定③这一做法体现了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④夫妻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在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不适用于()①个人独资企业②外资企业③有限责任公司④合伙企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6.王某(男)系独生子,与朱某(女)于2014年结婚。
结婚后王某的父母赠与王某个人一套房屋,由王某与朱某共同居住。
2016年朱某父母因病去世且无遗嘱,留有一套房屋,由朱某继承。
2018年8月,王某父亲去世,分得遗产50 000元。
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行为不构成诽谤罪?A. 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并散布谣言。
B.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严重不实的评论。
C. 在公开场合中发表虚假言论损害他人名誉。
D. 对他人进行歧视性言论密谋损害其声誉。
答案:D2. 在下列情况下,人们可能因过失致人死亡而被刑事追究责任的是:A. 某人不慎踩到别人的脚并导致受伤;B. 一个人因超速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C. 在自行车行驶时未预先检查刹车是否正常;D. 在公共场合不小心碰撞到他人之后过于着急跑掉。
答案:B3. 借款人出借贷款后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款,下列哪个行为可能违反刑法?A. 出借人私自沟通借款人的亲戚并向其施加压力。
B. 出借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借款人的个人信息。
C. 出借人通过贷款机构起诉借款人以追回债务。
D. 出借人将借款人列入欠债黑名单。
答案:A二、判断题1. 在中国,未成年人不受刑事责任追究。
答案:错2. 对他人的隐私进行非法侵害可能会构成侵权行为。
答案:对3. 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而进行版权盗版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答案:对三、简答题1. 解释合同法中的"要约"和"承诺"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合同法中的"要约"指的是一方向另一方表达意愿,提出缔结合同的邀请。
它是一种具有约束性的意思表示,明示或暗示要与他人订立合同。
"承诺"是指被邀请人对要约进行接受,并表达愿意同意并履行合同的意愿的行为。
它是对要约的回应,表示愿意接受合约条件并履行合同义务。
区别:要约是由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是合同的起始点,具有约束力;而承诺是被邀请人对要约进行接受的行为,是合同的回应,确定了双方的意愿并达成合同。
2. 请解释知识产权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享有的相关权利,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它们保护了个人或公司对其创造的独特思想、创新、品牌和商业机密的合法权益。
法律常识判断练习110题附答案汇总

专项训练:法律常识判断110题附答案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根据题意作出选择。
1.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
A.相互渗透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2.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的总称,在法学上,称为( 。
A.法律体系B.法的历史类型C.法系D.法律制度3.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都属于( 。
A.规范性法律文件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C.司法机关公文D.证据4.法系的分类标准是( 。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历史传统C.法律体系D.法律部门5.以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有( 。
A.罗马法系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普通法系6.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 。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7.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 。
A.自然法B.习惯性C.不成文法D.习惯8.大陆法系在法的形式主要采用( 。
A.判例法B.习惯法C.法典D.不成文法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1.司法解释是指( 。
A.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法所作的解释B.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对法律的解释D.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对法律所作的解释12.划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标准为( 。
A.法律效力范围的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不同C.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D.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13.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害的( 。
高中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

高中法律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A. 故意B. 过失C. 故意或过失D. 无过错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行政权D. 知识产权答案:C4.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A. 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B. 教育未成年人遵守法律C. 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D. 强迫未成年人参加劳动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不包括:A. 学前教育B. 职业教育C. 军事教育D. 高等教育答案:C二、判断题1.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对)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对)3.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对)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
(对)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住宅权。
(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 请简述我国《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权的基本原则。
答: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继承权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相结合的原则;平等继承的原则;优先继承的原则;遗嘱自由的原则。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2_真题-无答案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22(总分52,考试时间90分钟)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 下列请求应依法予以支持的是( )。
A. 某男擅自按市价出售双方共有住房,其妻要求追回B. 某女起诉请求离婚,要求分割其丈夫的工伤补助金C. 按父母遗嘱某女继承全部家产,其兄要求平分家产D. 某夫妻已育有一个健康男孩,现申请收养一名孤儿2.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
A. 15岁的乙与某销售公司签订购买2部手机的合同B.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与他人签订房屋购买合同C. 丙雇佣丁的商船走私品牌手机,并与丁达成利润分成协议D. 戊通过向领导行贿的方式与某国有公司签订销售合同3. 物权法所称的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因此物权是一种( )。
A. 请求权B. 相对权C. 对人权D. 支配权4. 张家欲购买刘家的老宅,刘家一直没有同意,后张家见刘家人老势弱,迫使刘家在自己起草的房屋买卖协议上签了字。
张家的行为主要违背了下列哪项民法原则?( )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信原则5. 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年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B. 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C. 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D. 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6. 张家有甲、乙、丙三兄弟,甲幼年时被送给赵某作养子。
甲结婚时,赵某为其盖了新房,后因失火导致该房屋被烧毁。
甲的生母就将其住房腾出一间让甲夫妇及赵某居住。
不久,甲的生母病故,对于甲的生母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是( )。
A. 乙和丙B. 甲、乙和丙C. 乙、丙和赵某D. 甲、乙、丙和赵某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买卖合同中,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时间为( )。
法律常识试卷题库及答案

法律常识试卷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什么是法律?A. 一种社会规范B. 一种道德规范C. 一种宗教信仰D. 一种个人习惯答案:A2.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A. 宪法B. 刑法C. 民法典D. 行政法答案:A3. 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包括哪两类?A. 个人和国家B. 个人和企业C. 个人和集体D. 个人和组织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选举权D. 知识产权答案:C5.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无罪推定D. 罪刑相适应答案:ABCD7.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违反交通规则D. 贪污公款答案:ABD8.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赔偿损失D. 赔礼道歉答案:ABCD9. 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行政复议?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不服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决不服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受教育权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对/错)答案:对12. 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对/错)答案:错1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对/错)答案:对14. 所有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对/错)答案:错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6. 请简述什么是法律的效力?答案: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它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必须遵守,违反法律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常识判断法律知识题

常识判断法律知识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3。
人民法院是( )。
A. 国家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C. 国家审判机关D。
公安机关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从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 )进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各级人民法院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B. 统一性C。
多样性D.程序性8.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B. 特定的行政纠纷C. 特定的经济纠纷D. 特定的刑事纠纷10。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A. 拘役B。
拘留C. 拘传D。
逮捕12. 代理人应为(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A. 被代理人B。
自己C。
代理人所在机构D. 被告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C. 使用权利D。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辩证推理和类比推理都属于实质推理B.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采取三段论的推理模式C.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主要适用于判例法系国家D.类比推理在我国的司法活动中是被严格禁止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法律常识2.“反对责任擅断和反对有害追溯”,体现的法律归责原则是( )。
A.因果联系原则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C.责任法定原则D.责任自负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否定责任擅断、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根据的行为,强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还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强调“法不溯及既往”,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律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因此,答案为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3.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
A.改变B.发回C.改变或撤销D.撤销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法律常识4.依据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哪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B.不服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判决,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C.特别行政区可以自主决定外交、经济、财政等事项D.全国人大常委会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正确答案:A解析: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因此A正确。
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故B错误。
它不享有国家主权;没有外交和国防方面的权力,故C 错误。
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故D 项错误。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常识判断题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B. 刑法主要用于处理民事纠纷C. 刑法只适用于成年人D. 刑法不包括治安管理的规范答案:A. 刑法是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2.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C. 刑罚个别化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答案:B. 追溯溯及罪刑不清3.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犯罪构成要件:(选择所有正确答案)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结果答案:A. 主体 C. 行为 D. 结果二、问答题1. 列举刑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也称法无定罪,即法律规定的犯罪与刑罚,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为依据,个人不能随意创立罪名或刑罚。
这一原则保障了个人的法律权益。
- 刑罚个别化原则:刑罚应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对不同犯罪个体进行个别的量刑和教育改造,旨在达到惩罚和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犯罪需要受到相应的刑罚,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该原则既要求刑罚不能过重,也不能过轻,要根据犯罪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合理的刑事制裁。
2. 按照我国刑法,什么是自首,自首有哪些法律效果?答案:自首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主动向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是对犯罪行为的认罪态度,体现了犯罪人员对自己行为的悔过和悔罪。
自首的法律效果主要包括:- 从轻处罚:自首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对犯罪人可以减轻刑事处罚。
- 免除处罚:在某些道义罪和轻罪的情况下,自首可免除刑事处罚。
- 不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一般刑事责任的自首人员,可以不再追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审理,证明该人具备自首情节,请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 犯罪嫌疑人的自首情节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吗?为什么?答案:是的,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或已经确定的犯罪人员,依法应当从轻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3. 人民法院是()。
A. 国家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C. 国家审判机关D. 公安机关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从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进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各级人民法院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A. 分散性B. 统一性C. 多样性D.程序性8.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B. 特定的行政纠纷C. 特定的经济纠纷D. 特定的刑事纠纷10.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参考答案1.C2.C3.C4.B5.C6. B7. D8. D9. A 10.B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A. 拘役B. 拘留C. 拘传D. 逮捕12. 代理人应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B. 自己C. 代理人所在机构D. 被告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C. 使用权利D. 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14.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A. 指示B. 请示C. 批复D. 命令15. 下列公文中,不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
A. 规定B. 命令C. 条例D. 办法16. 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工作。
A. 审核B. 签发C. 会商D. 会签17. 下列关于公文处理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管理公文包括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B. 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C. 机关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性主要和直接表现为对公文约广泛依赖性D. 公文处理活动中,行政机关要全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1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 人类全部社会历史C. 自然界及其发展史D. 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19.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主义就是()。
A. 一切从理论出发B.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 使主观意志得到发现D. 调和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20.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 形而上学观点唯心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观点C. 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法观点参考答案11.B 12.A 13.B 14.C 15.B16.D 17.B18.D 19.B 20.B21.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它的存在和发生不要任何条件C. 它不能被人所认识和利用D. 它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觉22.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发展水平。
A. 政治B. 科学C. 文化D. 生产力23. 矛盾是指()。
A.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B.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C. 事物之间的差异D. 事物之间的相互排斥24. 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前进性是事物矛盾运动的()。
A. 根源B. 本质C. 动力和源泉D. 表现形式25. 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为了()。
A. 获得客观真理B. 改造主观世界C. 解决事物的矛盾D. 指导实践26. 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等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活动,这说明()。
A. 承认主体选择作用就必然否定历史决定论B. 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C.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源于主体的选择D. 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27.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8. 社会主义是()的统一。
A. 整体和部分B. 一般和特殊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 时间和空间29.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A.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30. 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党的基本路线C. 党的思想路线D.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参考答案21.A 22.D 23.B 24.D 25.D26.B 27.C 28.B 29.C 30.A31. 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这说明()。
A. 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B. 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C. 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D.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32.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33.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
A. 出资者所有权B. 全部法人财产权C. 国有资产所有权D. 部分法人财产权34. 一般说来,在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为了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应当实行()。
A. 平衡性财政政策B. 盈余性财政政策C. 赤字财政政策D. 平衡为主、略有赤字的财政政策35.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
A. 个人业主制B. 合伙制C. 公司制D. 股份制36. ()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A. 农业B. 教育和科技C. 能源和交通D. 工业37. 下列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改革是一场革命B. 改革是对旧制度的扬弃C.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 改革的性质与过去革命不同38. 精神文明要贯彻()方针A. 重在建设的方针B. 重在普及的方针C. 重在提高的方针D. 重在批判的方针39. ()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A. 工人阶级B. 农民C. 知识分子D. 以上都不是40. 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A. 依法行政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其它手段参考答案31.D 32.B 33.B 34.B 35.C 36.B 37.D 38.A 39.A 40.A41.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A. 国有企业B. 政府机构C. 政企合一D. 公私合营42. 下面()是政府派出机构。
A. 人事局B. 工商局C. 村公所D. 省驻京办43. 公务员的调任形式有()。
A. 调入和调出B. 平调与转任C. 转任与转换D. 挂职锻炼44. 与西方文官制度标榜的文官“政治中立”具有本质区别的是:()。
A.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B.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 坚持为人民服务D. 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45. 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只录用政府机关以外的单位中()。
A. 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B. 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C. 无固定工作的人员D. 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46.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外部系统人员的交流形式是:()。
A. 转任B. 轮换C. 轮岗D. 调任47.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
A. 提出申诉和控告B. 公正廉洁C. 勤奋工作,尽职尽责D. 密切联系群众48. 下列属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是()。
A. 职位设置B. 职位说明书C. 职位分类制度D. 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制度49. 公务员受到警告处分,但年度考核称职,可以()。
A. 按时晋升工资档次B. 按时晋升职务C. 提前解除处分D. 越级晋升50. 层级制的缺点是()。
A. 上级行政领导人员管辖事务多,难免草率或忙于应付从事B. 容易造成部门林立,工作重复C. 事事依赖上级,难以形成反应迅速,雷厉风行的作风D. 容易出现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工作重复的弊端参考答案41.A 42.C43.A 44.B 45.B46.D 47.A 48.D 49.A 50.A1.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
A.准确B.合法C.及时D.从轻2.婚姻法属于()。
A.普通法B.特别法C.实体法D.程序法3.下列哪几项是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A.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公开投票原则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A.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B.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C.行为人有主观过错D.行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5.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
A.适用法律、法规错误B.违反法定程序C.超越职权D.滥用职权6.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D.刑法个别化原则7.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C.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8.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A.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B.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C.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D.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9.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D.必须是书面形式10.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系()。
A.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有行为能力也必定有权利能力B.公民具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一定有权利能力C.公民有权利能力必定有行为能力,但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D.公民有行为能力必定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参考答案1.ABC2.AC3.ABD4.ABD5.ABCD6.ABC7.ABCD8.BCD9.ABC 10.BD11. 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