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小结与测评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525a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4.png)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教学课件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 气变化的总称。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汇报人:XXX
• 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 力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也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
1. 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 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表示)和低压槽线(用 表示)的位置。 3.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风。 4. 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原因是 5. 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
大气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 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 地面
大气的散射作用
• 阳光分成各种波长,其中可见的光线,因人而异,波长大约[0.38~0.78 微米]左右,阳光进入大气层后,形成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等,其 中造成天空是蓝色的原因是散射。
• 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 散射
生活中的大气作用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 • 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 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 冻。
人造烟幕
烟幕是指大量烟尘(一种固体颗粒气溶胶,一般由草原或 森林火、工厂排放、火山爆发等原因造成)存在空气之中,使 水平小能见度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教学课件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高度之间的大气进行热量,动量,水分的互相交换;不同性质的空气得以相互交流,并以此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和天 气变化的总称。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汇报人:XXX
• 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 力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也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随堂练习
SUI TANG LIAN XI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
1. 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 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表示)和低压槽线(用 表示)的位置。 3.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风。 4. 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原因是 5. 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
大气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 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 地面
大气的散射作用
• 阳光分成各种波长,其中可见的光线,因人而异,波长大约[0.38~0.78 微米]左右,阳光进入大气层后,形成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等,其 中造成天空是蓝色的原因是散射。
• 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 散射
生活中的大气作用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 • 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水汽、云含量少,大气 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所以多霜 冻。
人造烟幕
烟幕是指大量烟尘(一种固体颗粒气溶胶,一般由草原或 森林火、工厂排放、火山爆发等原因造成)存在空气之中,使 水平小能见度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知识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知识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c24ac7b6137ee06eff918ed.png)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 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第一步:根据气温曲线形状判断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第三步:以“水”定型
依据
因素变化
降水的季节 年雨型 年降水量>2 000
分配(降水 (季节分配 mm
类型)
均匀)
年降水量 500~6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降水的季 冬雨型 (冬季多 年降水量 300~ 地中海气候
节分配(降 雨,夏季干旱) 1 000 mm
水类型) 少雨型 (终年少 年降水量<
雨)
250 mm
热带沙漠气 候、极地气候
3.根据某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首先,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温度带;其次, 根据海陆位置确定该地位于大陆的东岸或西岸;最后,结合全 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确定其气候类型。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什么?
答案: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解析:(1)由图示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 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甲气候类型 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上,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气 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上,冬雨夏干,为地中海气候;丁气 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为温 带季风气候。(2)读图可知,A 气压带位于北纬 30°附近,为副热 带高气压带。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向北移动,可判断图示季节 为夏季。(3)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 带的控制。
2021新版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021新版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https://img.taocdn.com/s3/m/f91257e1a21614791611281a.png)
章末复习总结
体系构建 ·思维脑图
主题整合·素养提能
一、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逆辐射 作用的影响。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 3.地面状况: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程,进而 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对太阳辐 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通过影响 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 主要的直接热源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 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 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对 流层底部,对流 层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
分 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
明显递增趋势
阳紫外线
平 从对流层顶 流 至50~55千 层米
【易错提醒】
1.大气的保温作用不仅出现在夜晚。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削弱作用的同时也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夜晚因没 有太阳辐射,因此大气不再有削弱作用,只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霜冻多出现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 一是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二是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果差,当温度 低到0 ℃以下时,就会出现霜冻。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 气平稳
人类生存环境 的天然屏障;利 于航空飞行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 大气平稳
高 层 大 气
从平流层顶 至3 000千 米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完整版)2.0《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完整版)2.0《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c646ab28ea81c758f578c4.png)
温
量
0c
mm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400 冬季温和多雨
300 分布地区:南北纬300-400之 200 间的大陆西岸
100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 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 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亚欧大陆 太 平 洋
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亚洲高副压极地低气阿压留带申低压
对比我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与同纬度
中
的非洲撒哈拉沙漠
非洲
国
地区的气候,说明
季风给我国带来哪
些影响?
气 温 0c
降水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量
mm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400 冬季温和少雨
300 分布地区:南北纬250-350之 200 间的大陆东岸
100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偏南 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 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影响,降 水较少。
降升问等结论压高。 题3,面3:等等气如当压压压何地面面值变上下面如化凸凹受何?的的热变地地不方方化均为为?匀高低压压时区区,
练一练
等压面 3
5
2
4
1
100等0M高面
B
A
C
冷
热
地面
(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1,2,3 ;
(2)1、2、3、4、5中气压最高的是 4
;
气压最低的是 5
;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Ps:看图要仔细
读下列热等现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B D
力实
环生
流活
有中
低压
冷 哪 常热
冷冷
热
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_2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
![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_2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人教版必修1.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da876487c24028915fc3bb.png)
3.填图题
此图表示____南_______(南、北)半球的近地面风向,图中①表 示 _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_度__力____ , ② 表 示 ____风__向_____ , ③ 表 示 _地__转__偏___向__力_,④表示____摩__擦__力___。
主题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天气网讯,得益于丰富的海上热量,位于太平洋深处马绍尔 群岛附近的台风胚胎已于 2019 年 2 月 20 日加强为今年第 2 号台 风“蝴蝶”,强度为热带风暴(20 米/秒)。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填一填) 1.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单位距 离 间的 ___气__压__差____叫做气压 梯度, 由此产 生的 促使大 气由 ____高__气__压___区流向__低__气__压_____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形成的过程
1.影响风的三种力 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 的共同作用,三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各不相同,具体如下所示:
2.不同情况下风向的特点(以北半球为例) (1)受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2)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A.呼和浩特 C.台北
B.上海 D.广州
解析:在水平气压场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力越大。比较四个城市处的等压线分布,呼和浩特处 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
读图,答 4~5 题。
4.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D )
A.A
B.B C.C
D.D
解析:近地面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
2021版(新教材)人教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021版(新教材)人教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https://img.taocdn.com/s3/m/31aff73758fafab068dc020f.png)
知能整合 各层大气主要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范围 低纬上界高度17—18 km; 中纬上界高度10—12 km; 高纬上界高度8—9 km
对流层顶部至50—55 km高空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
主要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②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知识网络
知识拓展 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逆温含义 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且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 约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升高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的现象,这种 现象我们称为“逆温”。如下图所示。
2.逆温的形成
(1)图a为对流层正常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 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 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
(2)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层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到最强。 (图c)
(3)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层便逐渐自下而上消 失。(图d、e)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浓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不便,使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
大气污染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
辩证 航空 影响 飞行
逆温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航空飞行, 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航空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点拨 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都会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大气垂直 运动。
学以致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ppt章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ppt章末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d5c48576a20029bd642dae.png)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
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
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
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
本 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
课 时
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8 活动 1.东亚季风 (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风向: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 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 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
关
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
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42 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过境。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
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
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
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
本 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
课 时
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8 活动 1.东亚季风 (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风向: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 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 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
关
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
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42 活动 (1)这段话是描写冷锋过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评课件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测评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df42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e.png)
D.不会对外太空和地球大气带来任何污染
综合微评(二)
第 13 题,建成并投入运转的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为 400~ 450 公里,利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保持空地联系,B 项正 确。臭氧层在空间站的下面,驻留人员受紫外线威胁大, A 项错误。利用科技手段收集云雨雾实现淡水自给还达不 到这个水平,C 项错误。会对外太空和地球大气带来一些 污染,D 项错误。故选 B 项。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答案:16.D 17.B
综合微评(二)
解析:第 16 题,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 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包括吸收、反射、散射等作 用,绝大部分到达地表,被地面吸收。据此可知,④表示 太阳辐射。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并增温后,会释放出地面长 波辐射,地面辐射除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被大气 吸收。据此可知,③为地面辐射。
综合微评(二)
第 2 题,对流层集中了约 75%的大气的质量,干洁空气主 要分布在对流层,A 项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 项正确;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C 项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 来源是地面辐射,D 项错误。故选 B 项。
综合微评(二)
(2021·长沙高一期末)臭氧层是大 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 位于距离地面约 20~30 千米的高 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 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 题,对流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对流运动的高度,一般 来说近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的高度越大,所以冬季对 流层最厚的城市其实就是冬季近地面气温最高的城市,海 口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比起其他三个城市,冬季的温度 更高,故选 A 项。
综合微评(二)
(2021·温州高一开学考试)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 射升空。“天问一号”于 2021 年 2 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 捕获。“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共完成了“绕、落、巡”三大 任务。据此回答 10~11 题。
综合微评(二)
第 13 题,建成并投入运转的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为 400~ 450 公里,利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保持空地联系,B 项正 确。臭氧层在空间站的下面,驻留人员受紫外线威胁大, A 项错误。利用科技手段收集云雨雾实现淡水自给还达不 到这个水平,C 项错误。会对外太空和地球大气带来一些 污染,D 项错误。故选 B 项。
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答案:16.D 17.B
综合微评(二)
解析:第 16 题,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 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包括吸收、反射、散射等作 用,绝大部分到达地表,被地面吸收。据此可知,④表示 太阳辐射。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并增温后,会释放出地面长 波辐射,地面辐射除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被大气 吸收。据此可知,③为地面辐射。
综合微评(二)
第 2 题,对流层集中了约 75%的大气的质量,干洁空气主 要分布在对流层,A 项错误;平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升高,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B 项正确;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C 项错误;近地面气温的直接 来源是地面辐射,D 项错误。故选 B 项。
综合微评(二)
(2021·长沙高一期末)臭氧层是大 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 位于距离地面约 20~30 千米的高 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 类健康。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 题,对流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对流运动的高度,一般 来说近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的高度越大,所以冬季对 流层最厚的城市其实就是冬季近地面气温最高的城市,海 口地处我国的热带地区,比起其他三个城市,冬季的温度 更高,故选 A 项。
综合微评(二)
(2021·温州高一开学考试)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 射升空。“天问一号”于 2021 年 2 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 捕获。“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共完成了“绕、落、巡”三大 任务。据此回答 10~11 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21地球上的大气人教
![高一地理必修一21地球上的大气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371bbecefad6195f302ba6c5.png)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hPa)
C
1010
1020
A B 1030
31
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只受水完整平版课气件p压pt 梯度力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力越大,风速越大。
地面)
35
完整版课件ppt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的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2.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 用;3. 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二、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与探索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 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与高空风的形成 ; 3、摩擦力与近地面风的形成 ; 4、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的 风向
3
完整版课件ppt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 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 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 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 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 受热过程学起。
4
完整版课件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34
方向
大小
完影整版响课件ppt
风向
水平气压梯 由高压指向 取决于气压 大气运动的 一个力作用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hPa)
C
1010
1020
A B 1030
31
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只受水完整平版课气件p压pt 梯度力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力越大,风速越大。
地面)
35
完整版课件ppt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的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2.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 用;3. 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二、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与探索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 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与高空风的形成 ; 3、摩擦力与近地面风的形成 ; 4、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的 风向
3
完整版课件ppt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 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 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 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 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 受热过程学起。
4
完整版课件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34
方向
大小
完影整版响课件ppt
风向
水平气压梯 由高压指向 取决于气压 大气运动的 一个力作用
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2.1.1
![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2.1.1](https://img.taocdn.com/s3/m/62a376557fd5360cba1adb22.png)
提示:不妥当。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受热增温快,海面上温度上升慢, 因此,在陆地上形成低压,海面上形成高压,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晚上相反,吹陆风。而歌词中“海风你轻轻地吹”的情况一般只出现在白天。
[自主学习 ] 1.大气运动 (1)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________ 差异。
(1)为什么白天气温都比夜晚高?
(2)6日晚到7日早上,夜间气温大约下降了10 ℃,7日晚到8日早上,夜间气
温大约下降了3 ℃。请用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说明两个夜晚气温下降幅度不
同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由于太阳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气温的高低主要取 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弱,而夜晚没有太阳辐射,故白天气温比夜晚高。第(2)题, 晚上气温高低主要考虑大气逆辐射强弱,大气逆辐射强弱需考虑大气中的水汽 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晴朗的夜晚,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少,故大气的保温 效果差,气温下降幅度大,阴天的夜晚,云层的保温效果好,故降温幅度小。
答案:
(1)白天,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地面辐射再把能
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夜晚没有太阳辐射。 (2)晴朗的夜晚,空气中水汽 少,对地面辐射吸收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下降幅度大, 阴天的夜晚,云层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所以降温 幅度小。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 [情境导入]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战舰你静静地摇……” 歌曲《军港之夜》 思考探究:你认为该歌词中对风的说法妥当吗?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 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_______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992cb352ea551811a68741.png)
开 关
再依据地转偏向力画出风向,近地面有摩擦力,画出的
风向应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一般水平气压梯度力用
虚线箭头画,实际风向用实线箭头画。因此甲地吹西北
风,乙地吹东南风。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3 活动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地
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
目 开
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关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大陆西岸自
赤道向极地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
栏 目
漠景观。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与雨期长短存在明显的
开 关
差异,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
也产生重大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
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而华
北、东北及西北东部地区,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
物以小麦为主,兼有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 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
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 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
本 色,水网密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当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
课 时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因而形成荒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教材P39~P40 活动 1.(1)热带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地
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x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x](https://img.taocdn.com/s3/m/b3c1ed7f59eef8c75ebfb303.png)
二 大气的垂直分层 典例剖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 ℃ (2)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 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答案:(1)D (2)C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对流 低纬度:17—18 千米 层 高纬度:8—9 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 空气 对流 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 从对流层顶至 层 50—55 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升高 空气以 平流 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
高层 大气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先降低后增加 , 大气密度极小
解析: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 动状况;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距地面20千米 处气压不到地面的十分之一;由对流层的高度可知其温度变 化为20—-60 ℃。第(2)题,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对流层 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 温;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中纬度冬季, 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象。
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影响大气的 成分 和 含量 , 产生大气污染,对 生态系统 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为什么城市被称为“雨岛”? 提示:城市中因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多,凝结核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北方地区大气降尘量大。② 全球变暖,常出现连续数日微风或静风天气,并且空气温度相对较高。
问题 2.除上述原因外,造成我国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 还有哪些?
[思维线索] 主要从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中分析。 [答案] ①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②能源、 资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③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④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⑤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及生物生存;②危害工农业生 产;③影响天气与气候变化。
问题 2.讨论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思维线索] 主要抓住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答案]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植被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环境保护的管理、技术条件、资源利用方式、经 济发展模式等。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小结与测评
问题 研究 解疑 难
何时“蓝天”常在 [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
[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问题 1.概括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思维线索] 主要从材料及亲身感受中获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 大气污染的特点:污染成分及物质比较复杂;污染范围 和强度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越重,危害 越大。
我国目前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
问题 1.上述原因中哪些是人为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 [思维线索] 主要看是否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答案] 人为原因:①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废气排放量大, 处理难度和成本高。②废气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 分布广。③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大。④城市化发展迅速、 建筑工地多、扬尘多。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及治理案例
问题 1.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相比,人为 原因有何不同?
[思维线索] 主要从污染物来源方面分析。 [答案]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气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 中的汽车尾气排放;而“伦敦烟雾事件”中的污染气体主要来自工业 生产中的煤炭燃烧。
问题 2.仅考虑人为原因,试对“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 治理时间更长”作出合理解释。
[思维线索] 结合城市化发展、交通运输发展及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 [答案]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拥有量不断增 长,且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 形成观点并讨论
关于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建议: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 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 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 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 升级,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 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 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 整合 构网 络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 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光合作用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②臭氧 ③水汽和杂质 ④电离层 ⑤保温 ⑥冷热不均 ⑦水平气压梯度力
问题 2.除上述原因外,造成我国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 还有哪些?
[思维线索] 主要从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中分析。 [答案] ①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②能源、 资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③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④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⑤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大气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及生物生存;②危害工农业生 产;③影响天气与气候变化。
问题 2.讨论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思维线索] 主要抓住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答案]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植被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环境保护的管理、技术条件、资源利用方式、经 济发展模式等。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章末小结与测评
问题 研究 解疑 难
何时“蓝天”常在 [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
[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问题 1.概括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思维线索] 主要从材料及亲身感受中获取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 大气污染的特点:污染成分及物质比较复杂;污染范围 和强度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越重,危害 越大。
我国目前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
问题 1.上述原因中哪些是人为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 [思维线索] 主要看是否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答案] 人为原因:①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废气排放量大, 处理难度和成本高。②废气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 分布广。③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大。④城市化发展迅速、 建筑工地多、扬尘多。
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及治理案例
问题 1.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和“伦敦烟雾事件”相比,人为 原因有何不同?
[思维线索] 主要从污染物来源方面分析。 [答案]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气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 中的汽车尾气排放;而“伦敦烟雾事件”中的污染气体主要来自工业 生产中的煤炭燃烧。
问题 2.仅考虑人为原因,试对“洛杉矶烟雾治理时间比伦敦烟雾 治理时间更长”作出合理解释。
[思维线索] 结合城市化发展、交通运输发展及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 [答案]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汽车拥有量不断增 长,且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 形成观点并讨论
关于我国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建议: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控高 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 快调整能源结构;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 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 升级,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 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 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 整合 构网 络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 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光合作用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②臭氧 ③水汽和杂质 ④电离层 ⑤保温 ⑥冷热不均 ⑦水平气压梯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