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音乐《惊愕交响曲》说课稿0
小班说课稿幼儿园小班音乐《惊愕交响曲》说课稿0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班音乐《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活动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
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结合flash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结构的变化。
通过本次的欣赏活动初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本次活动幼儿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三个:
1能专注的倾听音乐
2感受音乐中的强音,会用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
3能愉快,积极的参加游戏活动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强音。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学会用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
本次活动的准备有;,各种乐器,图片
本次活动的过程:此次整个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是音乐的欣赏,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中的强音,学习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做恐惧状。
第二环节是游戏,加深幼儿对音乐中强音的掌握。
第一个游戏是让幼儿自由选择小兔子或肯德基爷爷学做害怕的游戏。
第二个游戏是和老师做害怕的游戏。
第三个游戏是和乐器做害怕的游戏。
第三个环节是听音乐自由表演帮助幼儿巩固对音乐强音的掌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 第五单元 惊愕交响曲|苏少版
1.课程介绍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音乐的第五单元,主题是惊愕交响曲,使用的是苏少版。
2.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响曲,以及它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学习惊愕交响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了解其中的一些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等。
让学生学习如何欣赏音乐,如何通过音乐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上课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情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学习惊愕交响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中的一些音乐元素。
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来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让学生学会欣赏交响乐的特点和结构。
4.教学内容 4.1 交响曲的介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结构以及曲目长度都很复杂。
每个乐章使用不同的音调体系,并被划分为不同的节奏和速度。
这些特征使得交响曲成为古典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形式之一。
4.2 惊愕交响曲的谈论在我们的第五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惊愕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于1788年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创作。
它是一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它被普遍认为是古典音乐中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
这部交响曲的名字“惊愕”实际上来自于它的第二个乐章,其中有一个令人吃惊的旋律。
这部交响曲的全长为约20分钟,于当时来说是一部非常庞大的作品,它的第一乐章开始于一种坚定的行板式,而其余三个乐章则从早期的格林代尔女伯爵三线调音乐开始,节数逐渐增加。
第二个乐章是交响曲中最著名的部分,拥有一个简短的主题(通常是由低音簧片持续演奏的),其余各个部分在不同的分部中反复出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演奏,该乐章名为Andante,及致阿达格雷达(Adagio) (Fá major).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来了解其中的一些元素。
4.3 欣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让我们现在来听一下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个乐章,记住尝试专注并感受音乐,尝试了解其中的一些元素。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2课欣赏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2课欣赏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是花城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课的欣赏内容,这部作品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代表作之一。
本节课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变奏,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音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部分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还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的基本结构,分析其音乐元素。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交响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的结构分析,音乐元素的理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变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音乐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海顿及《惊愕交响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分析第二乐章变奏的结构。
4.讨论:分组讨论音乐中的情感变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
5.实践:分组演奏《惊愕交响曲》片段,体会音乐表演的魅力。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响乐的特点及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1.结构:ABA’2.音乐元素:–旋律:优美、激昂–节奏:规律、变化–和声:丰富、和谐3.情感变化:平静 - 激动 - 平静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等。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实验学校吴迪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作品《惊愕交响曲》是一首古典音乐交响曲,歌曲的旋律轻松幽默,运用力度变换和情绪对比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
让学生感受别样的交响音乐。
2.教学重、难点:A.哼唱主题音乐。
B.听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C.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体验歌曲节奏、力度、变奏方式、有无惊愕等,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
我的教学目标如下:(1)会唱并记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能结合图形记谱听辨出主题变奏的次数,并对学习简易的变奏方法感兴趣。
(2)初步认知交响曲,对交响音乐感兴趣。
三、学情分析:交响曲,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和枯燥的。
设计上要增加趣味性、幽默性和故事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孩子,音乐基础较差,音乐素养较薄弱,能听懂听明白,并对西方的交响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四、说教法:本课应用音乐聆听、故事讲述、创设情境。
采取体验感受、教师示范、石琴演奏、口风琴齐奏、积分比赛、图示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听觉体验中提高修养,促进发展,让他们走进音乐的殿堂,学会探索、发现、创造。
五、说教学过程:(一)、教具准备:石琴、口风琴、娃娃、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我是从四个方面来设计)第一环节激情导入1、课前曲:根据本课内容,用音乐主题编创问候语。
(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产生美丽的遐想和学习的兴趣。
)2、(语言导入)老师刚刚用一段音乐编创的问候语,其实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一首作品。
在没有进行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几个力度几号。
3、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第二环节主题铭记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图示法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记住主题旋律。
最新幼儿园小班教案《惊愕交响曲》.doc
幼儿园小班教案《惊愕交响曲》l 活动重难点:表现惊愕的感觉以及学习一下一下根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用身体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活动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律动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老鼠们,瞧,小花猫在睡觉,我们趁着小花猫在睡觉,妈妈带你们去玩会吧!二、倾听乐曲,学习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1.教师:小老鼠们,我们轻轻的回到家休息一下吧。
你们做得真棒,小花猫都没被我们吵醒呢!刚才我们听得好听的音乐叫惊愕交响曲。
我们再来安静地听一听吧。
2.教师:音乐听完了,小老鼠们,妈妈告诉你,其实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是《猫和老鼠》的故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3.教师:故事讲完了,刚才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呀?谁来说说看?你们来学学看?4.教师:哦,小老鼠走路有重重的,轻轻的。
那你听到的音乐是不是也有重重的和轻轻的啊?我们再来听听看。
(播放音乐段落)教师:哦,原来音乐重的时候小老鼠走路脚步也是重重的,身体直直的,音乐轻的时候走路轻轻的,身体弯弯的。
你们做得真棒。
那让我们跟这音乐来一步一步走一走。
(播放音乐段落)三、倾听乐曲,感受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1.教师:小老鼠们,我们轻轻走回家休息一下。
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这个音乐。
听听看,除了刚才重和轻的音乐,还有什么特别的音乐。
2.教师:刚才我这是怎么了?3.教师:那你吓一跳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呢?4.教师:让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
四、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个游戏,叫猫和老鼠。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老鼠真能干,没有吵醒小猫,吃了这么多好吃的,我们还是悄悄地走回我们的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附:故事《猫和老鼠》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
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小老鼠就轻轻地往厨房走去。
突然大懒猫伸了个懒腰,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哎,大懒猫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走进厨房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惊愕交响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惊愕交响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惊愕交响曲教案 1【作品概述】《惊愕交响曲》是人民音乐出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作者在力度上的变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品中,整节课的听赏程序是:整体聆听——主题赏析——整体复听。
从开始导入中去调动学生的主题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作品和海顿的兴趣,并主动去了解和探索。
在初步整体聆听时,感知音乐的主题思想。
主题赏析过程中,利用聆听,分析音乐要素,演唱音乐主题,分辨乐句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整体聆听,师生共同表现融入到作品中,最终让学生在发展音乐听觉思维方面和感受理解音乐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聆听分析作品,完成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惊愕交响曲》旋律的主题。
2、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其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师活动】一、故事导入:导入音乐史上的《惊愕交响曲》作品背景:据说18世纪的伦敦的观众为表现自己的高雅与高贵,经常特意到剧院观看与聆听此类音乐,但在听的时候经常打瞌睡,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观众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变奏》说课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经典曲目,它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创作。
本节课将聚焦于《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及变奏部分。
这一乐章以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结构,展现了交响乐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一乐章,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善于发现音乐中的趣味性。
然而,对于交响乐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仍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惊愕交响曲》的作者海顿及其作品特点。
2.能够识别并演唱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3.掌握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主题和变奏的识别及演唱。
2.原因:主题和变奏在音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才能准确识别和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乐器实物、乐谱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解:介绍海顿及其作品特点,讲解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
3.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主题和变奏,学生跟随演唱。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讨论:分组讨论主题和变奏的差异,分享学习心得。
6.总结: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总结课堂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作者、作品特点、第二乐章主题和变奏结构、教学目标等。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演唱准确性等;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对主题和变奏的掌握程度、音乐素养的提升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惊愕交响曲》
幼儿园小班教案:《惊愕交响曲》教案背景本教案设计适用于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学生。
《惊愕交响曲》是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创作的经典交响乐,这首乐曲节奏紧凑、旋律优美,非常适合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育。
本教案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欣赏活动,让小班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同时,通过视觉艺术的展示和身体动作的配合,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在欣赏乐曲的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惊愕交响曲》的基本信息;2.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3.尝试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4.欣赏视觉艺术,结合音乐感受美的表现;5.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音乐欣赏)1.教师给幼儿播放乐曲《惊愕交响曲》。
2.乐曲播放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这是一首怎样的音乐?有什么感受?•这首乐曲的节奏如何?有规律吗?•这首乐曲的旋律如何?有哪些特点?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孩子们更全面地认识乐曲,帮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3.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并引导孩子们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动自己的身体。
在乐曲中某些快节奏的部分,可以要求孩子们快速移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跌宕起伏,增强音乐欣赏的体验感。
第二节课(视觉艺术)1.教师向幼儿介绍一幅相关的视觉艺术作品,如画作、雕塑等。
并与孩子们探讨作品的不同意境。
2.在介绍完作品之后,教师播放《惊愕交响曲》,孩子们跟随音乐的旋律与画作进行情感表达。
3.在配合画作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模仿画中的图案或形状,在身体动作中更好地表现出视觉艺术作品的创意和意义。
第三节课(创意表达)1.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中有一个幼儿扮演指挥的角色,和其他小组成员跟随他的节拍来进行表演。
2.指挥者上台后,其他成员跟随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表演,可运用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元素进行创意表达,既能让孩子们得到创意表达的机会,也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和视觉艺术之间的联动。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2016上半年世幼满天星小班音乐欣赏《惊愕交响曲》小二班孙萌一、设计意图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
而音乐作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丰富着幼儿的生活和感官体验。
小班阶段的幼儿对色彩、线条、音乐、节奏、律动有浓厚兴趣,能用动作表达其感受,这一阶段是幼儿音乐感受力和听觉能力发展关键期。
指南中也建议:应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所以我以音乐欣赏作为本次观摩课的内容。
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我选取了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
因为这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
适宜小班幼儿欣赏,有助于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我们都知道:“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方法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
”因此本次活动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感官,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变化,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现这些变化。
活动目标:基于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对幼儿学情的把握,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1、能专注的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变化。
2、尝试用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
3、能积极、愉快的参加音乐游戏。
二、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专注的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强音,表现惊愕的感觉。
难点是:尝试用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中力度的变化。
三、活动准备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对音乐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加强节奏感等,我适当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动的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物质准备:视频课件、音乐、小丑图片、小兔图片四、活动流程本次活动我讲从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音乐欣赏,感受音乐中的强音---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做恐惧状---加深幼儿对音乐中强音的掌握---巩固幼儿对音乐强音的掌握等几方面来阐述。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九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教材,自我任教以来,深刻感受到教材的艺术魅力:1、以艺术的本质特征为主线:艺术的生活性、艺术的自然属性、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描绘性。
2、以人文主题构建块面内容:渗透学科知识;艺术形式的交融(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歌舞剧、音乐与诗歌、音乐与美术)。
3、以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
4、以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为最终目标。
我在实践教材时的指导思想:1、加强学科德育。
2、发挥学科特点。
3、增强人文内涵4、落实学科知识
教材结构由两个单元组成,共六课。
教材所选音乐作品赋有经典性、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趣味性、交融性。
二、说教学内容:
《惊愕交响曲》(第一、二乐章)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的音乐长廊板块中的一首听赏曲,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位大师,后人称其为“交响乐之父”。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曲家在力度上的表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
1。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猫和老鼠之奶酪大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自编教材《猫和老鼠之奶酪大战》,内容是学习名曲《惊愕交响曲》。
这是海顿的名曲,乐曲A-B结构,A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鲜明的对比。
教材的知识点为了解歌曲的A-B结构,知道歌曲的强弱对比;节奏训练,听音乐指令敲节奏。
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反复多次地进行节奏的训练。
通过音乐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音乐。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游戏的规则。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美国把艺术教育立法作为国民从幼儿到大学的必修学科之一。
为什幺这样重视艺术教育呢?新的教育观念与做法是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在学习奥尔夫教学法时已有很深的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目标和理念,并学到了不少实施目。
《惊愕交响曲》说课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五常市幼儿园的郭沙娜,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的音乐欣赏课《惊愕交响曲》。
一.说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欣赏是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音乐,扩大幼儿音乐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自从动画片《猫和老鼠》在中央台热播后,幼儿们对动画片里的两位主角——猫和老鼠,不但特别熟悉而且非常喜欢,在自由活动是,我常常能看到他们学着动画片力的情节在自编自演,猫和老鼠的游戏,于是我就先到了利用现有的片源,把幼儿最熟悉的形象结合到音乐中去,这样就是原本很普通的乐曲活了起来,有了生命,于是就产生了这个音乐活动。
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目标。
1.知道乐曲名称,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2.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喜欢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知道乐曲名称,理解乐曲内容,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幼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猫和老鼠的头饰Flish动画音乐磁带门锤子(充气)三.说教法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幼儿,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理念,让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我运用了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创新,从而获得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现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艺术学科不等同于其他学科,在不同环境,不同心情下幼儿对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提问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幼儿体验到音乐的意境,感受音乐的主要内容。
四. 说学法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小班音乐活动《惊愕交响曲》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惊愕交响曲》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一、简介在小班音乐教育中,创造出一种充满惊喜和乐趣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堂优质的公开课,以教案形式呈现,并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旨在为教师提供灵感和启示。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CD或其他音频播放设备。
•音响设备。
•乐器模型或图片。
•视频资源(可选)。
3.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利用音频播放器播放著名交响乐曲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介绍交响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响曲”。
第二部分:主体活动•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声音特点。
•分组让学生模拟交响乐团,每组扮演不同乐器,共同演奏出《惊愕交响曲》的片段。
•观看相关音乐视频,并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4. 课后延伸•让学生寻找有关交响乐的资料,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简短的交响乐曲。
三、反思与改进•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需要更多细致的指导和引导。
•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实物展示,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后续可以引入更多互动元素,例如学生自编自演交响乐曲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通过本节音乐活动,学生不仅对交响乐有了初步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和教学设计能为更多教师带来启示,为小班音乐教育注入更多创意和乐趣。
接力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管弦乐合奏)》说课稿
接力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管弦乐合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管弦乐合奏)》是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和音乐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管弦乐合奏的技巧和欣赏角度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创作背景,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管弦乐合奏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唱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乐曲的节奏和音准。
2.针对重难点,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多加练习,老师及时指导,保证学生的演奏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术语。
2.采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曲的演奏技巧。
3.采用分组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采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乐曲的节奏、音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对乐曲有深入的了解。
3.示范: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魅力。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
5.展示: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乐曲的节奏和音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乐曲名称、创作者、创作背景、音乐术语、演奏技巧等。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七彩管弦(四)。
曲作者海顿是古典乐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海顿的“伦敦”交响曲,每一部都有一种固定的性格刻画,其中《第九十四交响曲》以其第二乐章最为著称。
二、学情分析1.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听辨、感知、理解、判断能力,但对外国作品和音乐家了解较少,对古典音乐作品的聆听兴趣不是很高。
2.八年级的学生比较活跃并富于幻想,乐于进行音乐活动,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3.学生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音乐知识相对薄弱,对交响曲的了解不多,实际授课中需要及时渗透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随琴唱一唱音乐主题,熟记音乐主题。
2.了解变奏Ⅱ和变奏Ⅲ、Ⅳ分别采用了什么变奏手法。
3.了解这首编号为“第九十四”的交响曲为什么叫“惊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变奏Ⅱ和变奏Ⅲ、Ⅳ分别采用了什么变奏手法。
2.难点:分析变奏手法(交响乐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庞大,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五、教学方法聆听音乐作品、感受作品风格,通过情境创设、聆听感知、探索发现、深入感悟、拓展延伸等,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分析音乐变奏手法。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学生聆听《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音频进入教室,多媒体播放交响乐现场的图片。
组织教学,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受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聆听感知:1.介绍作曲家:海顿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奠基人之一。
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仅交响曲就超过了一百首。
其中有《惊愕》《告别》《伦敦》等。
此外还创作了清唱剧《四季》,室内乐《皇帝四重奏》等。
这首作品为什么叫“惊愕”?这首作品作于1791年,当时海顿首次来到英国,受到那里人们的热烈欢迎。
但是,那些衣冠楚楚、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淑女并不懂海顿的音乐,她们只是附庸风雅到音乐会上凑凑热闹。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范文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惊愕交响曲》是音乐学科中的一首经典作品,属于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之一。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培养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包括结构、节奏、旋律等要素。
②能力目标:能够听辨识别《惊愕交响曲》的曲调和情感表达。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欣赏能力。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能够准确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难点是:听辨识别《惊愕交响曲》的曲调和情感表达。
二、说教法学法音乐是一门体验性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听觉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准备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以便给学生播放《惊愕交响曲》的音乐。
同时,我还会准备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用于介绍和解释音乐的特点和背景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将播放《惊愕交响曲》的开头部分,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我会问学生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环节二、分析音乐特点通过播放整首《惊愕交响曲》,我会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这些音乐特点,并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加以解释。
环节三、体验音乐情感在学生对音乐的基本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将选择一些音乐片段,让学生闭上眼睛,专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环节四、总结和展示通过以上的听辨和体验,我会让学生总结《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并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
这首交响曲是海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教材通过这首交响曲,旨在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交响乐的组成、特点等还需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他们专注地感受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背景、作者及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交响曲的欣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背景、作者及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2.难点: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2.运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3.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交响乐的演奏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海顿及《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教授:a.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交响乐的组成、特点等。
b.分析《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幽默元素。
c.播放交响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
3.实践环节: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乐曲中的幽默元素,分享自己的感受。
b.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运用交响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总结与拓展: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响乐的重要性。
b.推荐相关的交响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愕交响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九年级第一学期艺术(音乐)教材,自我任教以来,深刻感受到教材的艺术魅力:1、以艺术的本质特征为主线:艺术的生活性、艺术的自然属性、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描绘性。
2、以人文主题构建块面内容:渗透学科知识;艺术形式的交融(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歌舞剧、音乐与诗歌、音乐与美术)。
3、以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
4、以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为最终目标。
我在实践教材时的指导思想:1、加强学科德育。
2、发挥学科特点。
3、增强人文内涵4、落实学科知识
教材结构由两个单元组成,共六课。
教材所选音乐作品赋有经典性、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趣味性、交融性。
二、说教学内容:
《惊愕交响曲》(第一、二乐章)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的音乐长廊板块中的一首听赏曲,作曲家海顿,奥地利人,维也纳古典乐派第一位大师,后人称其为“交响乐之父”。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作曲家在力度上的表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
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在教时安排上,我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围绕第一乐章的赏析及交响乐队的简介展开教学,第二课时主要赏析第二乐章,让学生感受音乐、对变奏旋律片段的分析,从而学习掌握对音乐再创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三、说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
因此,在教学目标方面,我是这样制定的:1、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家海顿,让海顿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并从中懂得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优秀品格;2、在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作品过程中,让学生领略音乐中古典气质和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认识其精华所在;
3、结合作品欣赏、作品分析,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
四、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感受欧洲交响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2、学习变奏曲式及《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2)教学难点:旋律的变奏创
编
五、说教法、学法: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集体探究,教师适当引导,建立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课堂模式。
说教法:1、建立开方式教学环境。
所谓开放式教学,我的理解是,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课堂主动权的下放: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音乐家海顿的资料进入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其次,开放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同时,了解维也纳的作曲家及作品风格。
2、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最出彩的就是乐段的变奏,所以,让学生创编旋律变奏也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学生在创编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对原作旋律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说学法:
课前自我学习探究的自主学习方式。
通过互联网、书报等了解维也纳,了解音乐家海顿。
这样在课堂上不再被动,而是主动
接受知识。
并且个人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让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教师在组织教学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在为一段旋律创编一段小变奏时,鼓励学生全体参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不限形式,各显其能,很多学生都把自己最自信的一面表现出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六、说教学对象:
九年级的学生就像个小大人,自我意识膨胀,个性张扬,有着很强的“成人感”,但是,就因为这种成人感,使得他们在情感体验上也日益丰富,例如对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等等,都有更多的体会,所以在音乐的情感体验上更加生动形象,我的学生们,他们也具有这些共性,但我更能感受到他们的青春的气息,他们时尚,有时我还没听过的乐队,他们已经可以说上几句了,喜欢流行音乐,特别喜欢酷的、动感的音乐。
喜欢老师和他们喜欢同一类的歌手或者音乐。
对于课本上的音乐兴趣不大,但对于音乐家的故事、或者一些有价值的音乐常识还是很感兴趣的。
七、说教学过程
导入:快乐导入教学,在新课标的新理念下,我追寻着快乐教学,追寻着快乐课堂,试着让学生在快乐自然的课堂上感受快
乐,体验快乐。
用优美的语言、亲切的目光将学生的情绪很快的引领到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
出示课题——典雅的乐章,教师深情的朗诵介绍维也纳。
创设情境,认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家。
师:说说这几位音乐家是谁?(教师展示幻灯片)生:学生讨论说出。
(说明:1、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2、用深情的朗诵与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聆听:新课标中说“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最有特点的就是主旋律不断变奏和力度的变化,在这个环节,通过完整的欣赏,师生共同分析作品要素,围绕主旋律几个变奏旋律的赏析,让学生了解变奏曲式的概念。
1、在聆听后,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1)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2)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3)《惊愕交响曲》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段是什么?说明:通过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
2、、作品分析:(1)、唱一唱主题音乐(说明: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题变奏,先学唱主题音乐,有助于学生对主题音乐变奏有更好的把握。
)(2)、分析主题变奏:<a> 分别赏析
主题音乐及各段变奏音乐,教师适当引导。
<b> 学生思考:每段变奏音乐有何特点?说明:通过逐段赏析变奏音乐,让学生更深入的解读作品。
概述变奏曲式(说明:在学生主动思考后,再给出变奏曲式的定义。
)
实践:参与音乐实践,获得审美体验: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注重学生有效参与,只有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用各自喜欢的变奏手法,为一段旋律创编小变奏。
(教师出示旋律片断)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创编。
展示成果。
聆听《小星星变奏曲》(说明:让学生更完整感受并掌握变奏曲式)
畅谈:欣赏完作品后,再让学生去体会音乐家的魅力,课前让学生自学海顿的音乐生涯,在课上讨论如何学习虽然是贫苦出身的海顿,但却对自己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畅谈如何对自己的理想拼搏的精神,从中懂得平凡的生命也可以有伟大的理想,只要持有信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