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导读:时下,已步入课程改革的学校正殚精竭虑,强势推进,面貌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尚未加入课改行列的学校也在精心策划,主动适应,做好实施课改的前期准备,形势确实喜人。但是,笔者依然发现,有些人对新课程的认识有失偏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必须予以纠正。

一、课程理念的或左或右

有些人认为,实施课改就是否定传统,一切推倒重来,基于这种误解而对课改颇有微词,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

事实上,任何一场改革都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一片文化废墟上是不可能建设先进文化的。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同样,课改绝对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恰恰相反,它反思了自古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国内外的教育实践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了丰富的有益成分,可以说,支撑课改的理念虽有创新,但基本上是对传统教育精华的提取和扩展。新课程强调“加强学生课程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基础课程实施纲要》),这与我国古代学校设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求师生互动,在情感、态度的交流中,在师生、生生的合作中学习,也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双边活动”有很大联系;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探究式学习,与孔子的“学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我们一直要求学生的“独立思考,认真钻研”,其基本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新课程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求,这是对行

为主义教育方式的继承;主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倡导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这是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继承;主张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反思的能力,这是对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念的继承。因此,新课程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闭门造车杜撰出来的,是有血脉般的历史承传性的。

还有一种观点,它把课改与高考对立起来,似乎课改只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无益于高考。事实上,这也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笔者就曾见到,有些学校的高三教学主动植入新课程的理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考好成绩。他们以学生为本,主动、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结果作业量少了,师生距离近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却异常地好了;他们追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他们的知识结构,把握好教学起点,甚至实行分层教学,结果,每一位学生都跳一跳摘到了“桃子”;他们选定一定的专题,适时开展探究式学习,结果,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欲望强了;他们注重课堂的多边互动,开展合作交流,结果,学习的参与率高了,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也有了。可以说,新课程理念是提高高考成绩的推进器。

由此看来,实施课改仍需要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要反思传统教育,反思我们一贯的教学行为,对过去的一切先拿来,再挑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全面地而不是片面的把握课改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主动融入到教学行为中去。

二、校本课程的教师本位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改革了原有的课程结构,在开设国家

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开设校本课程。现在许多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锤炼,校本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有的学校甚至开发了上百门课程。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存在着偏差。

其一,盲目引进。一些学校通过一定的渠道,引进其他学校的校本教材,不加任何改编就加以使用。笔者并无意反对这种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而,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学校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基础课程实施纲要》),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的特点是由这个学校特定的教育资源决定的,不同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学生的学科发展和周边环境等方面是有差异的,照搬别人的教材,要慎之又慎;不然,何以体现“本校”,又何从显示特色?如果本地区的学校都如此翻版,那课程岂不成了地方课程?如果不同省市的学校也都如此翻版,那课程岂不成了“国家课程”?当然,不同的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上差异极少的情况自当别论。

其二,随意挪用。如有些学校开设了《高等数学》、《原子物理》、《文学概论》等校本课程,其内容只是较大学课本简单一些而已,这样的校本课程其实施目的、培养目标都令人不可思议。无非是进一步把学生束缚于课堂,严密于教师的满堂灌之下,这与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是相悖的。

其三,主观包办。有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编制教材,未能顾及学生的愿望。其实,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都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学生需要怎样的服务,这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断并包办的。校本

课程必须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的,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征询并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上述三种做法表现不同,但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教师本位或教材本位意识。照搬他人的,教师自然立马可用;照搬大学的,教师也有这方面的“家当”;包办课题,教师差不多也是驾轻就熟。教师是方便了,但学生“需要”吗?有生命力吗?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服务学生是新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当然,开发校本课程困难是很多的,但是不能迈大步,不妨先迈小步,相信,通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执着的追求和探索,我们是可以搞好校本课程建设的。

三、课程实施的虚假繁荣

在有些地方,我们似乎看到了课程改革立竿见影的效果:搞研究性学习,学生三五成群,八九为组,终于离开似乎是专供听讲、做作业的教室,于是电脑房人气正旺,图书馆人头攒动,草坪上人来人往,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也有学生的笑语阵阵。课堂教学,教师的话少了,要是遇上公开课,教师的话就更少了,代之而起的是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热热闹闹地讨论或手忙脚乱的操作,真是一派繁忙景象。其实,稍加观察、反思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一定的偏差。

不错,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应该在课堂之外寻找新的学习途径。然而,任何学习方式如果徒有外表,那么,活动仅有了活动,在“玩中学”,也仅有了“玩”。笔者

就曾见到,有些学生在满足了一段时间的玩耍之后,便不再欢迎这门课程了。必须反思,我们组织的活动,有没有真正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有没有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课堂教学中学生讲得越多就越是好课?教师不能多讲?甚至对学生不同意见也一概模棱两可?对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新课程强调教学民主,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多边互动、情感交流中获得心灵的释放,感受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但这绝不意味着课堂一定要热闹。那些一连串的廉价的提问,换取的只是学生不假思考的抢答、讨论,这样的课往往会沦落为浅薄、无序,其结果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培养目标都要落空。教师就不能大段地讲吗?有些教学内容难度并不大,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辅之以教师的适度点拨便可解决的问题当然少讲为好;然而,倘是问题难度大,学生要费很长时间才能探究出结果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讲上一通(当然这也有个怎么讲的问题)。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基础课程实施纲要》)的现状,这里的两个“过于”说明新课程是在纠正偏向,在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同时,一点也不排斥接受式学习。事实上,接受式学习有利于将前人的经验、成果直接地、快速地传授给学生,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繁难而时间不够的矛盾,只是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着眼于未来发展方面有严重缺憾,而探索式学习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不过,如果什么内容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