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写
佳节
jiā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佳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
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 情景?(串珠问题4)
年。 送来暖暖春意。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千门万户】
【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旧符
jiù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 陈旧了。
旧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 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 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清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欲断魂】
【借问】
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串珠问题3)
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 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 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
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
为什么“欲断魂”?(天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
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 5)师生交流。
教学 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 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第一课时
1. 会认“屠、苏”等 2 个字,会写“旧、符”等 2 个字。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
伸( 分钟
)情。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 日”,迁移学习,让学生
师生读)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
2. 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个进一步的了解。】
板书内容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4.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 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 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 意识。】
五、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 (课件出示 10):
元日
爆竹/ 声中// 一.岁.除.,春风/ 送暖// 入.屠.苏.。 千门/ 万户// .瞳.瞳.日.,总把/ 新.桃.// 换旧符。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元日》 )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
文原文
吃蜜食
小蜜蜂飞啊飞,飞到花朵之间。
看到花蜜很多蜜蜂开心万分的样子。
它们争先恐后地品尝,口水直流。
可是,蜜蜂们应该记住规矩,
品尝蜜糖,要有节制。
妈妈告诉小蜜蜂们,
飞到花朵上就好好地品尝,
不要贪多嚼不烂。
吃蜜食是滋养身体的时刻,
但也要有分寸和限制。
大雨下
大雨下,真大雨啊!
小草躲在大树下。
花朵也躲在家园,
希望雨过天晴再绽放。
水洗大地干净了,
飞禽们打伞出行,
小鱼儿游得高兴极了。
雨水滋润土壤,
让大地更加美丽。
大雨虽然有时候让人心烦,
可是它给大地的滋润是无限的。
下雪了
天空飘下银色的雪花,
小金鱼期待着冬天的到来。
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
像小雪人一样可爱。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
一团团,两团团的好看极了。
仿佛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大雪纷飞的景色更美。
看着外面的雪花纷飞,
心情也变得愉快。
这是三首古诗的原文,通过这些美丽的诗句,我们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小蜜蜂品尝蜜糖的时候要有节制,而大雨和雪花给大地带来了滋润和美丽。
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现,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好。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些美妙的时刻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PPT精品课件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除夜》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__把__新__桃__换__旧__符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__童__遥__指__杏__花__村__。 独__在__异__乡__为__异__客__,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情景交融:“雨纷纷”写的是当时春雨 淅沥的意境。清明节是与亲友游玩踏青或扫 墓的日子,可是诗人却孤身独行,触景伤怀, 复杂的情感可想而知。诗歌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用“雨纷纷”形容雨中行路人复杂的 心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一个人客居在异地他乡,每状元成才到路
状元成才路
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读一读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乞巧
状元成才路
[唐]林杰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先抑后扬,
状元成才路
对比交错,
相映成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清明
清明——雨纷纷 触景 行人——欲断魂 伤怀
酒家——何处有 借酒 牧童——杏花村 消愁
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
这首诗写得清丽可人,语言通俗易懂, 意境含蓄优美,写雨中行人的忧愁,笼罩 着淡淡的情思,又不令人消沉,千百年来 一直被人们传诵。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9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9古诗三首学生预学案设计学内容预习字词1.认真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2.选择能组成词语的生字,打“√”。
⎭⎬⎫符()苻()号⎭⎬⎫洒()酒()家⎭⎬⎫导()异()地3.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元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曈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元日》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清明》中描写天气和人们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
资料搜集1.搜集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的资料。
2.搜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阅读质疑1.例:“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的一人是谁?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9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元日》描写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充满欢快、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一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写到了重阳节的风俗,更在诗中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然,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要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深厚内涵及独特的过节风俗。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1. 《春晓》-孟浩然2. 《悯农》-李绅3. 《静夜思》-李白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情感。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中,有三首经典的古诗,分别是孟浩然的《春晓》、李绅的《悯农》和李白的《静夜思》。
这些古诗不仅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妙的诗意体验。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三首古诗。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悯农》-李绅饥饿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田地已枯槁,只得种苦荞。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三首古诗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春晓》描述了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
《悯农》则是抒发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村的忧虑,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而《静夜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出孤寂和惆怅的情感。
这些古诗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通过欣赏、解读和朗诵这些古诗,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诗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故事,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此外,古诗也有助于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欣赏和思考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想象和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除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这些古诗还可以在生活中为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通过朗诵这些古诗,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内心的力量。
总的来说,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孩子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情感,启发想象,享受美的享受。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古诗的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欣赏古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生活的深刻意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古诗三首课件
9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元
爆竹 春风
万 象
日
曈曈 换上新的桃符
更 新
9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这是一首写 古代迎接新年 的即景之
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 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 节:点燃爆竹, 饮屠苏酒 , 开门迎新 , 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9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九 月 九 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亲人
忆 山 东 兄
遥知兄弟登高处, 想象情景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弟
9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本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 异乡 生活的孤独 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想起家乡的 兄弟 , 按照重阳节的 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表达了游子的 思乡怀亲 之情。
9 古诗三首
孤身一人
他乡、外乡;家乡以 外的地方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作为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 作外乡的客人。
9 古诗三首
每当
遇到
加倍,格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
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9 古诗三首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到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 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为庆祝 新春,人们总要拿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9 古诗三首
说一说:《元日》一诗体现了哪些节日特点? 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 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 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 萸只少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 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 “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 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 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 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 乎常情。
9.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认识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 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 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 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 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 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是指吴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 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 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 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 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 越强烈。
评析
诗人一开始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 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 人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 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 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示范优质课课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第3课时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以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著称。他的山水田园诗多表达流连山水的闲情逸致和闲居生活中的萧散情趣,喜欢刻画宁静幽美的境界。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瞑》《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者简介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再试着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 明[唐]杜 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指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客居异乡,内心非常孤独与寂寞。两个“异”字更加深了这种孤独之感,虽然身处热闹繁华的长安,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这份热闹与繁华终究不属于自己这个异乡人。
品读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示例: 元 日 清 明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读古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品读古诗
曈曈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梳理我会写:旧jiù(怀旧、新旧、念旧)符fú(符号、相符、符合)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魄)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喝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妹、师兄)独dú(单独、独自、孤独)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自行车)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
描写了清明节雨纷纷而下,人们吊唁亲人,伤心欲绝。
在外不能回家扫墓人想借酒浇愁,恰巧碰到牧童指点去杏花村的情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屠、苏”等2个字,会写“旧、符”等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本首诗的大意。
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3)检查交流情况。
①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②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元日:农历的大年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旧符(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声字结构:符“日+丨=旧”(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旧”左窄右宽,“符”上窄下宽。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是《古诗三首》。
包括《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写的是清明春雨,不仅是杏花烟雨,更是天地苍茫、浩渺,人丁兴旺的清明上河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維创作的诗歌。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
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若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也在思念自己。
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 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以上是关于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相关信息。
如果您需要帮助或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
第9课古诗三首《元日》知识教学9.古诗三首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7.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译文在阵阵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春联取下,换上新的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最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屠、苏”2个生字,会写“符”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元日》,借助注释说出古
诗所写的传统节日,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 日情景。
回忆学法,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以前理解古 诗诗意有哪些方法。
借助注释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借助书中插图等
元日
王安石
习俗:喝屠苏酒
诗意: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大年初一全家欢聚,迎着和煦的春风, 喝着屠苏酒,人们会说什么?
新的一年到了 你们又长一岁, 祝你们快快乐乐、 健健康康长大。
祝爷爷奶奶 身体健康,长 命百岁。
新的一年我 们的日子会一 年比一年好。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时光亮而温 暖的太阳。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唐代杰出诗人,因其晚年居住 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 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主要 作品有《泊秦淮》《秋夕》等。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习俗:换桃符
诗意: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
人们放鞭炮, 在鞭炮声中迎 接新年的到来。
亲人们欢聚 一堂,畅饮屠 苏酒,相互说 着祝福的话。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 都忙着把旧桃符换成新桃符。
通过这首诗,你感受到怎样的节日氛围?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诗人。
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 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 古诗三首初读感知课件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 2.想一想,古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tú sū
屠苏
mù
牧童
我会读
hún
断魂
xiōnɡ
兄弟
jiǔ
喝酒
bèi
加倍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屠苏( sū shū ) 兄弟( kiōng xiōng )
屠
魂
苏
酒 牧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符 欲魂 借 酒何 牧 兄独异 佳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符号 欲望 灵魂 借书 酒家 何处 牧童 兄弟 独自 异乡 佳节
课堂小结
填一填: 1. 《元日》是___宋_____代诗人_王__安__石___写的诗作,描写的
少
shào (少女)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读一读:
多少. 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少. 年已经长大成人。
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元日
清明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初读感知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几首描写古人过节的古诗。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 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北
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写的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代表作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 生文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完美版)
字词解释
倍(bèi)思亲:加倍地思念亲人。倍: 加倍。 遥:远。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茱(zhū)萸(yú):一种香气浓烈的植 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
古诗三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世 誉为“诗佛”。他的家住在华山以东的地方,所以诗题 称之为“山东”。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 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 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主要作品:《鸟鸣涧》《山居秋暝》《竹里馆》《送元 二使安西》《使至塞上》等。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课堂练习
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__把__新__桃__换_旧__符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__童__遥__指__杏_花__村___。 独__在__异__乡__为__异_客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课件 第9课 古诗三首
返回
虎操 占嫩 顺均 叠隙 茎柄 萎瞧 固
笔顺:
dié
叠
下面的“且” 字里面是两横
部首:又 结构:上中下 组词:重叠 重峦叠嶂 形近字:宜 字义:重复地堆,累积。
返回
虎操 占嫩 顺均 叠隙 茎柄 萎瞧 固
笔顺:
xì
隙
“日”字要 写得扁一些
部首:阝 结构:左右 组词:空隙 白驹过隙 形近字:嘹 字义:空(kònɡ),没有东西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生字课件 第9课 古诗三首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9 古诗三首
首
页 符欲魂借酒
何牧兄独异
佳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符欲 魂借 酒何 牧兄 独异 佳
笔顺:
fú
左下竖稍短些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音符 符号
形近字:筏
字义:①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
②相合。
返回
符欲
hé
魂借
酒何
牧兄
独异
佳
笔顺: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何况 无可奈何 形近字:荷 字义:代词,表示疑问。
返回
符欲 魂借 酒何 牧兄 独异 佳
笔顺:
mù
最后一笔捺 要稍长一些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牧童 游牧
形近字:放
字义:放养牲口。
返回
符欲 魂借 酒何 牧兄 独异 佳
后鼻音
xiōnɡ 部首:口
字义:由一套动作编排成的体育或
三个口要写 得紧凑一些
军事活动。
返回
虎操 占嫩 顺均 叠隙 茎柄 萎瞧 固
笔顺:
翘舌音
zhàn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练习
知识点我会写: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写出了一片喜庆,人们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新对联欢度春节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整体感知
1.《元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你怎样理 解“元”字?
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 “元”在古代有开始的意思,“元日”即一年开 始的日子,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2.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思考一下诗中给我们 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些活动?
饮屠苏酒、迎红日、换桃符
饮屠苏
吃年夜饭,人们举杯 同庆,迎接新年的到来, 餐桌上菜品丰富,人们 展望来年衣食无忧,生 活充足。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 踏青等习俗。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停顿: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整体感知
读了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话理解一下诗文大意。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细雨 霏霏,天地一片迷蒙的景象。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被 雨水沾湿,神情落魄。
九月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即想念、思念的意思。 山东,在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区别于今天 的山东省。在这首古诗中,山东指华山以东,诗人 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课文解读
1.长安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为什么诗人还会 感到孤独呢?
诗人孤身在外,在氛围浓厚的节日里,看到身 边的人都有亲友相聚,联想到自己不过是“独在 异乡”,更添心内愁绪,于是在节日里就倍感孤 独而遥想家乡亲人了。
元日
王安石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 说可以祛除瘟疫。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绘有神像的桃 木板,意在祈福灭祸。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 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 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 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 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 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用自己话来说一说 诗文大意。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生地疏,举目无亲, 做外乡的客人。每逢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我”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 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遗憾的 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2.怎样理解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安石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 的诗文颇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 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 说理,精于修辞,内容反映社会现实。 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别具一格 。散文雄健峭拔,列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存 世。
背景资料
《元日》作于作者初拜相,正要 进行新政改革之时。为摆脱宋王朝 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 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王安 石被宋神宗召见,随即上书主张变 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 的新气象,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贴对联,表达一 种美好的心愿。
新桃换旧符
课文解读
1.《元日》这首诗中,用的最精炼传神的是哪 个字(找出本诗的诗眼)?
“暖”字是本诗的诗眼,用的最精炼传神。暖字 既指诗中新年到来,“春风送暖”,也寄托了作者 渴望除旧革新,将新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 户的美好愿望。
2.再读古诗,想想“春风送暖”的“暖 意”来自哪里,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 感受到暖?
2.诗人远在他乡,是怎样知道家乡的兄弟“登 高”“插茱萸”?
这是诗人的想象,并非实际描写。诗人只是联想 到以前在家中时,每逢重阳节,都会和兄弟们进行 一样的活动,然而如今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加了, 更添内心的愁闷思绪。
拓展延伸
1.“千×万×”式词语。 千变万化 千呼万唤 千头万绪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叮万嘱 千山万水 千秋万代 千丝万缕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 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黎明取出很多东 西来......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 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 很小,却从里面取出很 多东西来……寓言故事 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 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寓言会讲述一 个短小的故事。
这个单元的每篇寓 言故事读后,都会 让我们想到生活中 的许多事和人。
课堂小结
《元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写了宋代居民过春节时喜庆的民俗 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 法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结构图示
炮竹别旧年——爆竹
元 日
举杯迎新年——屠苏酒 喜庆、欢乐
对联寄心愿——桃符
清明
杜牧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 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 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后来,由于清明与寒 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 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课堂小结
总结《清明》一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清明》描绘了一幅清明烟雨图,表达了诗人 孤身在外的愁苦和望见酒家想借酒浇愁的期望, 进而重新振作起来的情感。
寓言会藏着 深刻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 的智慧,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来自于历史 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 读起来轻松有趣。有《鹬蚌相争》、 《南辕北辙》、《东郭先生和狼》、 《农夫与蛇》、《叶公好龙》等。我们 会读到很多既可笑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怎样阅读寓言故事呢?
1.先要读懂故事内容。 2. 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联系生活深入体会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多音字
wèi:(为了) 为
wéi:(行为) chǔ:(处理) 处 chù:(处所)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
习俗。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
戴茱萸的习俗。
茱萸
反义词
独——(众) 异——(同) 佳——(劣)
朗读指导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知识链接
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九月初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因重阳气 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 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人们在 重阳节这天,往往会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 花、遍插茱萸等,以求祈福避灾。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屠苏的力量 暖暖的曈日 新春到来的温暖
3.春风送来暖意,千家万户除旧迎新,除了 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还有没有别 的深层含义?
“春风送暖”不仅仅是对新年到来的祈盼, 其中更寄托了诗人推行新政,革除时弊,将新 政的温暖送入寻常百姓家的美好心愿。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新的一年到来了,人们贴桃符、燃鞭炮庆祝欢 呼。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对来年的美好祈盼中,诗人 见此情景,有感而发,渴望除旧革新,将新政改革 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同学们,读懂这个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了吗?你们一定想读 到更多的精彩寓言故事吧?那就赶快看《中国古代寓言》吧!
除了中国古代寓言,其他国家的寓言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比如有: 《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古希腊的寓言。这部寓言集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 王国,里面的借助众鸟的羽毛想得到鸟王称谓的寒鸦,勤劳的蚂蚁和最后 向蚂蚁乞食的屎壳郎,吃不到葡萄反而说葡萄酸的狐狸…… 《克雷洛夫 寓言》是俄国杰出预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讲了很多动物和植物的故事, 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橡树和芦苇》……《拉•封丹寓言》是 法国寓言,里面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却被作者赋予新的意义…… 喜欢 读书的你,快来打开世界寓言宝库的大门吧!
背景资料
清明节在仲春(农历二月)与暮 春(农历三月)之交,也就是每年 的4月4日——6日之间。清明本是是 二十四节气中“春雨惊春清谷天” 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则是中国传 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人们踏青 出游、祭祖扫墓、缅怀先人。
会写的字
多音字
行 xínɡ:(行人) hánɡ:(行业)
结构图示
雨纷纷——欲断魂
问酒家——杏花村
愁闷
振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 (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 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 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 》《山居秋暝》等。
中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
——(宋)苏东坡
课堂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 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结构图示
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举目无亲 重阳佳节——加倍思亲 遥知兄弟——怀念亲人
谢谢观看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流 利、准确地朗读三首古诗。
2 背诵并默写古诗。
3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中 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了解传统节日春节、清明、重阳的来历 及其文化内涵。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朗读指导
朗读时,一定要注意断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背景资料
此诗系诗人离开家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 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 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 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 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 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