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

合集下载

唐宋元明清历代宰相数量一览表,武则天统治时期多达77个

唐宋元明清历代宰相数量一览表,武则天统治时期多达77个

唐宋元明清历代宰相数量一览表,武则天统治时期多达77个宰相,中国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

随着朝代的变迁,名称和职责也有所改变。

唐朝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

尚书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仆射为长官任宰相职。

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

南宋初,宋高宗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

南宋孝宗乾道以后,又以左右丞相为宰相,仍复参知政事副相。

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左右丞及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至十多人。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

宰相制度遂废。

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

后阁职渐重,大学士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内阁无相名,有相职;无相权,有相责,内阁大学士不是宰相。

清朝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机处只是传达皇帝命令的传达室,军机大臣也不是真正的宰相。

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晚清实施新政,仿日制设内阁总理大臣为行政机关首长。

中国下上5000年出现了上千的宰相,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宰相数量多达1156个。

武则天在位的21年中有77个宰相。

下图是历代宰相数量表。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在战国时期,宰相主要是负责辅佐国君的重要职位。

当时宰相的选任是通过考试选拔的,被称为“举贤”,而之后的选任宰相改为由国君根据他们的忠诚和能力来确定。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宰相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秦朝的宰相称为丞相,是秦始皇身边的最高长官。

丞相的权力非常大,他拥有决策政务和制定政策的权力,还负责管理国家的军事和财政事务。

然而,秦始皇死后,由于秦朝政权的不稳定,丞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最终宰相一职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性。

随着汉朝的建立,宰相的制度再度恢复。

西汉时期,宰相的称号改为丞相,宰相被任命为皇帝政务的重要顾问,负责政治决策和政治施政的工作。

丞相的职责包括监察百官,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处理国内外大事等。

此外,丞相还与皇帝进行每天的政务商议和各种会议,他的职权与皇帝几近平等。

到了隋唐时期,宰相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唐朝宰相是天下事务的第一责任人,拥有最高的权力。

宰相不仅具有权力,还拥有独特的特权,如专用府第和印信等等。

到了宋代,宋朝的宰相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

宋朝时期,宰相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削弱,宰相无法直接参与决策。

这是因为宋朝皇帝设立了机构,如枢密院和政务堂等,宰相的决策权被这些机构剥夺。

此外,宰相的任命和罢免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必须经过议政和上达道路等程序。

到了明清时期,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衰落。

明代首先废除了丞相这一制度,而设立了内阁,由首辅和各部尚书组成,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明代的首辅虽然与宰相在职权上类似,但其权力受到更多的限制。

清代则进一步削弱了首辅的权力,皇帝进一步强化了个人的集权,宰相的角色只是一个礼仪性的头衔。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选任到任命,再到废除的过程。

随着历代封建政权的兴衰更替,宰相的地位和权力也随之变化。

总的来说,宰相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国家的重要决策者和政治顾问,对推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周朝:周朝时期的丞相是王室的高级官员,主要负责国家行政和军事事务。

他们通常由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担任。

2.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丞相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君主的重要顾问和决策者。

齐国的晏婴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著名的丞相,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3. 秦汉时期:秦朝设立了宰相的职位,宰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具有极高的权力和威信。

汉朝时期,宰相的职位被改称为丞相,但职权大量缩减,成为皇帝的正式顾问和仪仗官。

4.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这个时期,丞相的地位大幅下降,成为仪仗官和礼仪官员。

但仍有一些著名的丞相,如魏晋时期的钟会、杜预、王导等人,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5. 唐宋元明清:唐朝时期,设立了宰相的职位,宰相为朝廷第二号人物,权力与皇帝不相上下。

宋、元、明、清时期,丞相也是朝中的高级官员,但权力逐渐下降,成为文官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它的地位和职权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变化。

虽然丞相的权力逐渐下降,但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丞相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秦朝。

宰相是国家政权中的最高官员,拥有极高的权力。

宰相制度的演变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秦朝、西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朝。

在秦朝,宰相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负责国家的政务和军事。

然而,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宰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宰相的地位逐渐丧失。

西汉时期,宰相的角色重新被强化。

西汉设立了丞相一职,丞相是皇帝的重要顾问,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丞相具有太尉、司徒、司空等官职的掌握权,他在政务上具有相当大的权力,成为了皇帝的有力助手。

然而,在西汉后期,宰相的权力也逐渐下降,地方豪强的势力逐渐抬头,宰相的声望逐渐被削弱。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宰相的地位再次得到加强。

在这个时候,由于政权的分裂,宰相成为各个政权统治的实质性大权。

宰相执掌国家政务,处理重要的军事和外交事务。

北魏时期设立的侍中一职,成为了宰相的次要助手,共同负责国家决策。

然而,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宰相的地位也不断受到削弱。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宰相制度在唐朝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和巩固。

唐朝建立了官僚体制,设立了"宰相"和"宰相"两个重要职位。

宰相和宰相各负其责,在政务和军事上形成了相对分工的模式。

唐朝的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顶峰,宰相成为了皇帝的重要幕僚和左膀右臂。

然而,随着唐朝的瓦解,宰相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宰相的地位大幅度下降。

到了宋代,政治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宰相的角色逐渐弱化。

到了明清时期,宰相制度几乎完全废除,权力被皇帝直接集中掌握。

总的来说,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表明,宰相的地位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宰相制度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但也遭遇了衰落和废除的命运。

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政务和军事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是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阶段: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相国与丞相是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但没有正式的官名。

西汉初期,丞相的权力较大,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丞相的权力,建立了中朝制度,用尚书台来分割丞相的权力。

隋唐时期: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尚书令为尚书仆射,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相权一分为三。

宋元时期: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元丰改制后,宰相的权力被分割,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相权被削弱。

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明清时期:明朝初期设中书省,左右丞相。

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直接处理国家政务。

清朝沿袭明制,不设宰相,以内阁大学士协理政务。

宰相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其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的演变

宰相制度的演变

明朝开国功臣
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
(1)②直接原因:
胡惟庸专权
后,朱元璋遂罢 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 司、大理寺的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 当。
材料三:“胡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措施:
1380年,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 权分六部。(宰相制度废除)
《 宰 相 刘 罗 锅 》
明废相后 不存在宰相一职。
明清习惯称 “授大学士”为“拜相”
(3)“罢相”的影响
材料: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 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 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黄宗羲
(3)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罢相”
(1)原因 根本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直接原因—— 胡惟庸专权 (2)措施: 1380年,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权 分六部,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宰 相 制 度 的 演 变
7 明:宰相制度的废止
材料一:自秦以下,人人君 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 君者,故其在擅专威福 ――《明太祖实录》
为何“我 朝罢相”?
(1)①根本原因: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胡惟庸案 材料二
胡惟庸 汉族 濠州人
明初,朱元璋对丞 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的举动极为不 满。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 告胡惟庸谋逆。朱元璋遂以“枉 法诬贤”等罪名,将胡惟庸处死。 胡死后,其谋逆“罪状”陆续被 揭发。朱元璋为肃清“逆党”, 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前后延续 达10年之久。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是明太祖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没有 丞相,秦设丞相导致早亡。汉唐宋有贤相,但多有小人。说明朱元 璋对置相持反对态度,想削相。)

不同时代的宰相有着不同的别称你喜欢哪一个?

不同时代的宰相有着不同的别称你喜欢哪一个?

不同时代的宰相有着不同的别称你喜欢哪一个?宰相,是我国古代仅次于君王,或皇帝之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

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

宰相一职,责任重大,上以辅佐天子,下以教化人民,内以监理百官,外以安抚诸侯藩国。

所以能达到宰相之职的人,都可谓人中精英,历史典籍里也多有记载。

宰相的职位,在周朝时期已经设立,周朝称之为“太宰”。

在随后的几千年里,随着朝代的更迭,宰相的称呼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据记载,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各有不同。

丞相丞相,这个宰相的名称,大家应当最为熟悉。

历史上最有名的丞相,也最家喻户晓的应该数诸葛亮,诸葛丞相了。

当时在魏国阵营中,曹操也是称为“丞相”的。

严格意义上讲,丞相这一词,也就是从三国才开始成为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成为百官之长。

那么这时候肯定会有人会说,战国时期的李斯、苏秦和张仪不都是丞相么?其实,那时候他们都称之为相国。

相国和丞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官职的大小来说,相国的权利会更大一些。

丞相是相国的副手,相国在先秦时期就有相、相邦等之名。

中书令单从字面上讲,“中书令”这个名字真心好听,一看就很有文化味。

中书令在汉朝时期就已经设立,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

汉朝时期,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在宫内处理政务的官员,中书令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叫做“封事”,责任重要。

中书令一般也是文官出身,和现在的秘书党相似。

汉朝大文学家司马迁曾经就做过中书令这个职位,中年以后,司马迁在天文方面学识过人,就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过中书令。

中书令朝位上在丞相之上,司马迁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同平章事看过《神探狄仁杰》的读者们应该都记得,狄仁杰曾担任过“同平章事”这个职位。

同平章事,原则上来讲是简称,原名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同平章事最初用于唐太宗时。

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

梳理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

梳理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

梳理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梳理历代丞相制度的变迁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

丞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国家政务和军事事务。

随着历史的发展,丞相制度也不断变迁。

一、汉朝汉朝时期,丞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地位非常重要。

他们负责处理国家大事、领导军队、管理百官等。

在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三公就包括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唐朝。

二、魏晋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丞相的权力逐渐下降。

各地方势力不断壮大,皇帝也开始依靠地方势力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此时的丞相只是一个虚名,并没有实际权力。

三、唐朝唐朝时期,丞相的地位重新得到提升。

唐玄宗设立了两个宰相:东宫宰相和中书令兼门下省宰相。

他们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和领导军队。

此时的丞相地位非常高,被誉为“宰相丞相”。

四、宋朝在宋朝时期,丞相的权力又一次下降。

宋朝实行了官僚主义制度,官员们的晋升是通过科举考试来确定的。

这种制度使得皇帝能够更加掌握权力,而丞相只是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五、元朝元朝时期,设立了三大行省:中书省、尚书省和御史台。

其中中书省掌管政务,由宰相领导。

此时的宰相地位非常高,被称为“参知政事”。

六、明清在明清时期,设立了六部和东厂等机构来处理政务。

此时的丞相只是一个虚名,并没有实际权力。

总结起来,丞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迁。

从汉朝到唐朝,丞相地位逐渐提升;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宋朝,则逐渐下降;元朝重新提升;明清则再次下降。

这一过程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演进。

中国历代宰相制度表

中国历代宰相制度表

中国历代宰相制度表
一、先秦时期
1.朝代:夏、商、西周
2.宰相名称:尹、卿士
3.宰相职权:辅佐国王,统领百官
4.宰相任免:国王任命,有时需百官推荐
5.宰相俸禄:视官职大小及贡献而定
6.宰相办公机构:未有独立机构,多隶属于官府
7.宰相监察与考核:受国王监督,考核依赖于国王和百官的评价
8.宰相的继承与演变:由贵族世袭演变至选贤任能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朝代:春秋、战国
2.宰相名称:相、丞相、令尹
3.宰相职权:辅佐国王/国君,统领百官,负责国家行政事务4.宰相任免:国王/国君任命,有时通过举荐或选拔
5.宰相俸禄:视官职大小及贡献而定,有时给予封地或采邑6.宰相办公机构:独立机构开始出现,如秦国的丞相府
7.宰相监察与考核:受国王/国君监督,考核依赖于国王/国君和百官的评价
8.宰相的继承与演变:贵族世袭逐渐被非世袭的任命制取代
三、秦汉时期
1.朝代:秦、汉
2.宰相名称:丞相、司徒、大司徒
3.宰相职权:负责全国行政事务,位高权重
4.宰相任免:皇帝任命,有时需百官推荐或选拔
5.宰相俸禄:视官职大小及贡献而定,俸禄丰厚
6.宰相办公机构:独立机构,如秦朝的丞相府和汉朝的尚书台7.宰相监察与考核:受皇帝监督,考核依赖于皇帝和百官的评价
8.宰相的继承与演变:开始出现由皇帝直接任命的趋势,贵族世袭逐渐被取代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朝代:魏晋南北朝
2.宰相名称:尚书令、仆射、中书监令、侍中
3.宰相职权:负责全国行政事务,权力有所分散
4.宰相任免:皇帝任命,有时通过举荐或选拔。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始于汉代,汉朝时,宰相制度是以各属下的宰相为核心,由中央直接控制,以太守、太尉、太傅为主要官职,负责政务,统治全国。

隋朝时,宰相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宰相制度实行分权,把宰相分为“三公”,即太守、太尉、太傅,由中央派遣,即令其管辖全国各地,以实施中央的政策;二是宰相制度的职权和职责扩大,宰相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重大政务。

唐朝时,宰相制度有了更大的发展:一是实行政治上的分权,把宰相分为“四公”,即太守、太尉、太傅、太师,中央派遣宰相到各地实施政策;二是宰相制度的职权和职责更加明确,宰相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重大政务;三是宰相制度的组织机构也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宰相会议,经过宰相会议讨论后,决定中央政策的实施。

宋朝时,宰相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实行政治上的分权,把宰相分为“五公”,即太守、太尉、太傅、太师、太博,以分散中央集权;二是宰相制度的职权和职责更加明确,宰相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重大政务;三是宰相会议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宰相会议成为实施中央政策的最高机构,可以签订政令,解散朝廷,改变政策。

到了明清两代,宰相制度也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实行政治上的分权,把宰相分为“六公”,即太守、太尉、太傅、太师、太博、太仆;二是宰相制度的职权和职责更加明确,宰相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重大政务;三是宰相会议的职权也发生了变化,宰相会议成为实施中央政策的最高机构,可以签订政令,解散朝廷,改变政策。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从汉朝到明清两代,一直被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是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

丞相官职的演变

丞相官职的演变

丞相官职的演变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比如在唐玄宗时期改尚书仆射为丞相,当时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职;元朝的行省丞相则为地方官,亦非宰相,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丞相官职的演变,希望能帮到你。

丞相官职的演变《通志》、《通典》乃至《文献通考》里面都说:“黄帝置六相。

尧有十六相。

殷汤有左右相。

周成王有左右相。

”这些都不可信。

“相”作为“高级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现,黄帝他们不可能提前知道。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现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中也有记载:“武王立……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悼武王,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出名原因不是因为生得伟大,而是因为他死得奇特,他就是跟人打赌,结果举鼎累得双目出血、绝胫而死的傻大个儿。

可他在正事上绝对不傻,任命的俩丞相可是鼎鼎大名,右丞相樗里疾,可能大家没有听过,“智囊”大家知道吧?这个词的起源,就是秦国人称赞樗里疾的,可见其人之聪明;甘茂,大家从小就听说,“十二岁拜丞相”的甘罗,甘茂是甘罗的祖父,自然也不是小角色。

《汉书》中记载如下:“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秩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3]其后丞相这个职位就存在了,中间也曾改名,比如“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时废时设,中间的变更太多。

但大部分时间内,这个职位还是存在的。

丞相一职在中央政权里的彻底废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丞相之职,建议权归六部,决定权归皇帝。

而最后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

宰相沿革部分史料

宰相沿革部分史料

宰相沿革部分史料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

有两长史,秩千石。

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

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举不法。

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

武帝建元二年省。

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

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

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

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

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

有长史,秩千石。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有两丞,秩千石。

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置长史如中丞,官职如故。

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按自后汉,时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

尚书始为机衡之任。

然当时尚书不过预闻国政,未尝尽夺三公之权也。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

其故何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

及叔季之世。

则奸雄之谋簒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而所谓三公者,古有其官,虽鼎命将迁之时,大权一出于私门,然三公未容遽废也,故必择其老病不任事,依违不侵权者居之。

——《文献通考》卷四十九《职官·宰相》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其后,以太宗甞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佗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商朝太宰、冢宰、阿衡───────────────────────────────────────西周三公、太宰、冢宰、小宰(副宰相)。

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和太保。

太宰或冢宰,由三公尤其是少师兼任。

───────────────────────────────────────东周太宰、冢宰、执政官(史籍所称)、少宰(副宰相)。

春秋时期,上卿、左相、右相(齐国),正卿(晋国),庶长(秦国),大夫(越国),左师、右师(宋国),令尹(楚国)。

战国时期,大良造、相国、左丞相、右丞相(秦国),令尹(楚国)。

───────────────────────────────────────秦朝丞相、左丞相、右丞相、御史大夫(副宰相)。

一人或二人,二人时加左右字样,以右为上。

二世时一度有中丞相,一称相国,李斯曾为丞相。

───────────────────────────────────────西汉丞相、相国、左丞相、右丞相、中书令、大司徒、宰衡、大司马(太尉)、大将军、御史大夫(副宰相)、大司空(副宰相)。

汉武帝起,设中书令分行丞相职权。

汉昭帝时起,常以重臣、外戚,加“大司马”、“大将军”等头衔实掌宰相职权。

三公为大司马(掌兵权)、大司徒(掌民政)和大司空。

───────────────────────────────────────东汉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尚书令、相国、丞相、大司空(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

东汉初年开始,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中枢实权渐入尚书令手中。

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

汉光武帝时,三公又改称司徒、太尉、司空。

东汉末一度恢复丞相,曹操亲任此职。

───────────────────────────────────────魏司徒、太尉、尚书令、录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丞相、司空(副宰相)。

魏初承东汉旧制,由三公负责行政,尚书令掌握中枢实权。

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令为中书监和中书令,监比令位次略高。

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

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

中国古代宰相变迁:历程与职责的演变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上古至西周:在这个时期,宰相的起源是“相”,是掌管一个国家或部落的重要官员。

在这个时期,宰相通常是由部落或国家的高级贵族担任的,他们的职责包括管理土地、人民、制定法律和仪式等。

2. 春秋战国:在这个时期,宰相的职务逐渐变得更为重要。

春秋时期的各国中,宰相通常是由君主的重要亲信担任,他们的职责包括辅佐君主处理朝政、制定政策和治理地方等。

战国时期,宰相的职务更为重要,他们通常由君主最为信任的人担任,并且被视为君主的智囊和谋士。

3. 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宰相的职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

秦朝时,宰相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官员之一,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汉朝时期,宰相的职务有所变化,丞相成为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之一,负责管理政府各个部门和监督官员的职务。

4. 隋唐时期:在这个时期,宰相的职务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隋朝时,宰相是由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三省长官担任,他们负责草拟诏令和管理政府事务。

唐朝时期,宰相的职务由皇帝任命的三省长官和负责执行皇帝命令的官员担任。

5. 宋元明清时期:在这个时期,宰相的职务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宋代时,宰相通常由文官担任,他们的职责包括辅佐皇帝制定政策和处理政务。

元朝时,宰相的职务更为重要,他们通常由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担任,并且被视为君主的智囊和谋士。

明清时期,宰相的职务逐渐被取代,成为皇帝的重要谋士和辅佐官。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历史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君主对权力的掌控程度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制度的改变,宰相的职责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最早的宰相制度是在周朝的商朝末年出现的。

当时的宰相主要扮演着君主的助手和顾问的角色,负责处理国家的法律事务和代表君主接待外国使节。

宰相在政治上扮演着辅佐君主的重要角色,握有较大的权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宰相的地位更加显赫。

例如,在齐国,宰相拥有历史上著名的晏婴和晏子。

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齐国的繁荣和安定。

在秦朝时期,李斯是一个伟大的宰相,他的政策为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汉朝,宰相制度开始走向稳定,并成为了一个系统化的制度。

在汉朝,不仅设立了尚书令、丞相、御史大夫等宰相之职,还根据君主的需要设立了不同的宰相职位,以便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

宰相在政治决策和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权力,往往能对君主施加很大的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宰相制度。

在唐朝,宰相是依靠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从而保证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当时的宰相主要负责行政管理、立法、军事等方面的工作。

著名的宰相有魏征、杜如晦等人,他们的政绩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宰相制度并不总是完善的。

在宋朝,宰相制度逐渐萎缩。

宋朝的宰相往往被皇帝任命为"Duke",称为"公卿"。

他们的地位并不如前朝宰相那样重要,再加上政治上的腐败和内外的挑战,导致了政治上的动荡和不稳定。

到了明朝,宰相制度再次得到重新修复和推广。

宰相在明朝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和政治决策。

他们的任命是由皇帝亲自选定,并经过相应的程序批准。

著名的宰相有徐阶、严嵩等人,他们的政绩为明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周朝到明朝的不同阶段,其地位和职责也有所改变。

然而,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宰相都是国家重要的行政官员,他们的任命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

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

中国古代宰相的变迁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轨述迹,是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到明初朱元璋废除为止。

(一)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示相、太时、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拿示天子.助理万机”。

(二)东汉设尚书台。

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

三公的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三)魏晋三省六部制的萌芽。

魏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一番改革。

中央官职的重要改变是设了中书监、令。

(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隋称内史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

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五)宋代率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六)元朝废弃以前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制,实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又称都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政务。

(七)明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宰相

宰相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设宰相两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
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宋徽宗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
宰兼中书侍郎。
南宋初,宋高宗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副相。

辽朝设立北南两个官制
周朝
周朝
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毛公、康叔封、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括、荣伯、卫侯、苏忿生、
祭公、君牙、祭公谋父、吕侯、伯邑父、伯俗父、虢公长父、荣夷公、芮良夫、周定公、召伯虎、虢文公、南仲
皇父、尹吉甫(兮甲)、仲山甫、虢石父、祭公敦、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虢公忌父、虢公林父、周公黑肩、
五代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大,宰相的权力被皇帝侵夺的同时,本身开始插手各部司的事务。宰相往往另判、
领使、分管某一部门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司,几乎都是由宰相领判。
与唐代相比,五代时期宰相制度的一大变化是,宰相的品级得到统一固定和提高。
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二月,“升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二品”,同时规定“以中书门下侍郎为清望三品”。
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清倪瑞璿《阅马士英传》诗:“王师问罪近江濆,宰相中书醉未闻。”
职务变迁
职务变迁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
同平章事、军机大臣、总理等多达几十种官名。
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
国家机器中幕僚长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简表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简表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简表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简表一人或二人,二人时加左右字样,以右为上。

二世时一度有中丞相。

一称相国,李斯曾为丞相。

西汉丞相初承秦制中书令大司马大将军武帝起,设中书令分行丞相职权。

昭帝时起,常以重臣、外戚,加“大司马”、“大将军”等头衔实掌宰相职权。

如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三公成帝后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行宰相职权。

哀帝时,三公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

东汉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光武帝时,三公又改称司徒、太尉、司空。

尚书令东汉初年开始,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中枢实权渐入尚书令手中。

丞相东汉末一度恢复丞相,曹操亲任此职。

三国魏三公尚书令魏初承东汉旧制,由三公负责行政,尚书令掌握中枢实权。

中书监中书令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令为中书监和中书令,监比令位次略高。

蜀丞相诸葛亮曾任此职。

大司马诸葛亮死后,继任者蒋琬称大司马。

大将军蒋琬之后,继任者姜维称大将军。

吴丞相顾雍、陆逊曾任过丞相两晋中书监中书令同魏制南北朝中书监、侍中、尚书令同为宰相,分管取旨、审核、执行等事。

隋内史令纳言尚书令中书监改称内史令,侍中改称纳言,与尚书令三者同为宰相,职权同南北朝。

唐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唐初沿隋制,恢复中书令、侍中原名。

以他官加“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义,为实际上的宰相,而以左右朴射为名义上的宰相。

唐太宗时,房玄龄曾任中书令及尚书左仆射。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宗时以此二官为宰相。

左、右丞相玄宗时由左右仆射改称,时间较短,亦仅具空名。

宋”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分别为首相和次相。

宋初实行。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分别为首相和次相。

神宗时实行。

大宰、少宰徽宗时改左右仆射为此名。

左、右丞相孝宗时实行,直至宋末。

左、右宰相在北宰相府和南宰相府各置左、右宰相。

辽金尚书令为宰相。

左、右丞相为副相。

平章政事亦为副相,其位略低于左、右丞相。

元中书令为宰相,常以皇储兼领,但形同虚设。

宰相官职的沿革

宰相官职的沿革

职官制度职官制度的诞生:夏代,随着阶级分化并产生国家机关,就开始设官分职,来治理国家和民众。

第一节宰相制度宰相:执掌朝政、统领百官的中枢职官泛称为宰相。

是君主的最高幕僚,又是百官的首长。

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一、秦汉的三公制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

1)丞相,是最高的行政长官。

2)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

3)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长,又掌管朝廷内外监察,是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2.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与掌军事的太尉、掌监察的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1)秦与汉初的丞相,虽主持全国政事,但丞相须由皇帝任命,因此皇帝才是实际的最高行政首脑。

2)内朝官,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专制,破格提拔出出身微贱的人才,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

皇帝是内朝的领袖,尚书的权力日益扩大,丞相则逐渐变为听命于内朝的执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

武帝死后,霍光就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辅政数十年(尚书在汉初本是宫中掌管章奏、图籍的小官,因在皇帝近侧,颇得宠任)。

3)随着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初仍设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至此,三公的职权已有了很大变化,成了并无多少实权的挂名宰相。

尚书令官品不高,但实权已超过三公。

4)尚书令本由士人充任,但有时也有以宦官充当的,称为中尚书令,或中书令,所以汉代的尚书令与中书令,是同职而异名。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1.魏晋时期三省制诞生:隋唐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官制。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三省的建制和三省的重要职官始于魏晋。

三省的职责分别为决策、审核和执行。

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共议朝政,较之于秦汉,他们之间的权限和分工已趋明晰。

2.隋朝:隋代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名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改称内史令;门下省首长侍中泛称纳言,尚书省之名则相沿未改。

历代宰相制度演变

历代宰相制度演变

历代宰相制度演变在秦汉时期,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宰相与太子共同管理国家大事,被称为“相国”。

在秦朝,宰相的权力非常集中,拥有几乎与皇帝相当的地位,可以制定政策和任免官员。

然而,由于秦朝政权的腐败和暴力统治,而使得宰相制度逐渐衰落。

在西汉时期,宰相的地位有所下降,皇帝更加强调自己的个人权威。

宰相的职责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负责军队和地方行政事务。

此时期的宰相多数是儒学士人,他们与皇帝有密切的师生关系。

东汉时期,由于宦官权力的增长,宰相的地位更加边缘化。

宦官掌握了皇帝的信任,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而且,东汉末年的内乱和政治动荡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隋唐时期,宰相的地位得以回复。

隋朝时宰相制度较为完善,皇帝与宰相共同研究政策,并负责整个国家的行政和军事事务。

唐朝时期,宰相的地位更加凸显,具有更大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管理政府机构。

唐朝的宰相往往是才华出众、儒学精通的名臣,如魏征、杨炯等。

宋朝时期,宰相的权力再次减弱,皇帝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权威。

宰相的权力被分散到各级官员,他们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而宰相在中央的职责则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事宜。

明清时期,宰相的权力有所恢复,成为了辅佐君主管理国家的重要官员。

明朝时期,宰相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朝廷重用文人,形成了名臣辈出的局面。

清朝的宰相制度则主要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是在康乾盛世时期,宰相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削弱,许多重要政策都由皇帝直接决策。

总起来说,历代宰相制度的演变与中国历史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一些时期,宰相拥有重要的权力和地位,可以制定政策和管理国家大事;而在一些时期,宰相的地位被降低,权力被皇帝或其他势力所削弱。

宰相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当时政治权力的演变和各时代统治者对于宰相制度的不同看法和利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宰相名称和职权变化情况商朝太宰、冢宰、阿衡───────────────────────────────────────西周三公、太宰、冢宰、小宰(副宰相).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和太保.太宰或冢宰,由三公尤其是少师兼任.───────────────────────────────────────东周太宰、冢宰、执政官(史籍所称)、少宰(副宰相).春秋时期,上卿、左相、右相(齐国),正卿(晋国),庶长(秦国),大夫(越国),左师、右师(宋国),令尹(楚国).战国时期,大良造、相国、左丞相、右丞相(秦国),令尹(楚国).───────────────────────────────────────秦朝丞相、左丞相、右丞相、御史大夫(副宰相).一人或二人,二人时加左右字样,以右为上.二世时一度有中丞相,一称相国,李斯曾为丞相.───────────────────────────────────────西汉丞相、相国、左丞相、右丞相、中书令、大司徒、宰衡、大司马(太尉)、大将军、御史大夫(副宰相)、大司空(副宰相).汉武帝起,设中书令分行丞相职权.汉昭帝时起,常以重臣、外戚,加“大司马”、“大将军”等头衔实掌宰相职权.三公为大司马(掌兵权)、大司徒(掌民政)和大司空.───────────────────────────────────────东汉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尚书令、相国、丞相、大司空(副宰相)、御史大夫(副宰相).东汉初年开始,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中枢实权渐入尚书令手中.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汉光武帝时,三公又改称司徒、太尉、司空.东汉末一度恢复丞相,曹操亲任此职.───────────────────────────────────────魏司徒、太尉、尚书令、录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丞相、司空(副宰相).魏初承东汉旧制,由三公负责行政,尚书令掌握中枢实权.曹丕称帝后,改秘书令为中书监和中书令,监比令位次略高.───────────────────────────────────────蜀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尚书令.诸葛亮任丞相,诸葛亮死后,继任者蒋琬称大司马.蒋琬之后,继任者姜维称大将军. ───────────────────────────────────────吴丞相.顾雍、陆逊曾任过丞相───────────────────────────────────────西晋尚书令、相国、丞相、尚书左仆射(副宰相)、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太宰、太傅和太保称上公,为虚衔.大司马、大将军为荣誉头衔,在地方充任都督.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司,也为荣誉头衔,但尚保留着一些宰相权力.以上诸公合称八公.───────────────────────────────────────东晋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副宰相)、尚书右仆射(副宰相).没袭西晋制度.───────────────────────────────────────十六国前赵、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冉魏、前秦、后秦、后凉,大多以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丞相、司徒为宰相;后赵、南凉、西凉、北凉,大多以左右长史、左右司马、尚书左右丞为宰相.北燕、西秦、大夏则先后以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左右丞、尚书、左辅、右弼为宰相.───────────────────────────────────────南朝以尚书令、录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为宰相,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副宰相.南朝地三公、八公为尊宠之衔,不是实际宰相;录尚书事偶而设置;中书监和中书令多数情况为荣誉职位.───────────────────────────────────────北朝北魏地三公、八公为名誉官衔,但在北魏初期具有一些实权.北魏地宰相是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而以尚书令为首相.东魏和西魏由北魏分裂而成,北齐则由东魏演变而成,这三个王朝地宰相职称与北魏相同,但也有少数权臣以丞相、大丞相地名衔行使相权.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名誉官位,而以大冢宰、大司徒为宰相,大冢宰为首相.───────────────────────────────────────隋朝内史令为内史省地长官,纳言为门下省地长官,尚书令为尚书省地长官.中书监改称内史令,侍中改称纳言,与尚书令三者同为宰相,职权同南北朝.以别职加上“参掌政事”、“参掌朝政”之衔,也可视为宰相.随朝地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既无实权也无属官,为荣誉官职.───────────────────────────────────────唐朝唐高祖时期,以内史令或中书令、纳言或侍中、尚书令为宰相.唐太宗即位后,新设尚书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地主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后期,改以其他官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衔并为宰相职;唐高宗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唐中宗、睿宗、武则天时,一度将中书省改称凤阁、门下省改鸾台、尚书省改称文昌台,以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左右相(即原尚书省左右仆射)为宰相.唐中宗复辟后,又以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相.唐玄宗即位后,一度将中书省改称紫微省、门下省改称黄门省、尚书省改称文昌台,以紫微令、黄门令、左右丞相(即原尚书省左右仆射)为宰相.不久又恢复中宗复辟后地官称,一直沿用至唐朝灭亡.───────────────────────────────────────五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为宰相───────────────────────────────────────十国暂缺资料───────────────────────────────────────北宋宋太祖开国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分别为首相和副相.正副宰相和枢密院地正副枢密使合称为宰执,或宰辅.宋神宗改革官制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分别为首相和次相.另设副相四员,依次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沿书右丞.宋徽宗再度改官制,以太宰为首相,少宰为次相,副相四员地官名依旧.───────────────────────────────────────南宋宋高宗时,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孝宗时,改设左、右丞相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一直没用至南宋灭亡.───────────────────────────────────────辽朝设左宰相、右宰相,并设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为副宰相.───────────────────────────────────────金朝开国之初,设相当于宰相之职地“勃极烈”人为宰相.金太祖在攻占燕云地区后,在这一地区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为宰相.金太宗在汉地建尚书省,设尚书左右仆射,作为汉地地宰相.金熙宗时期,统一了内地和汉地地官制,废除了勃极烈制度,以尚书令、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并设左丞、右丞为副相,另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官作为正、副宰相地助手.此时地尚书令为荣誉职衔,以左丞相、右丞相为实际宰相.海陵王时期,再改官制,以尚书令为宰相,而不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并废除平章政事;金世宗时期,又再改官制,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官,又以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元朝元太祖成吉思汗丞相一职称为大必?赤.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以中书令、左右丞相为宰相,由大臣担任.元世祖忽必烈时,仿照汉制地官制,以中书令为宰相,常以皇储兼领,但形同虚设,而实际上地宰相为左、右丞相,又设平章政事为次相,而以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沿袭元朝制度,以中书省为中枢机构,设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以平章政事为次相.洪武年(公元年),废除丞相一职,改设内阁,置学士协办,皇帝亲理国政,六部掌中枢大权.但这时地内阁大学士公为皇帝地顾问和秘书,地位不高.明成祖朱棣在位时,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参预机务,形成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内阁大学士开始公开参预机要事务,协理朝政.明仁宗在位时,内阁大学士多由尚书、侍郎等高官担任,地位明显提高,大学士成为实际上地宰相.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大学士有权批答各处上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然后皇帝裁决.大学士从此掌握大权,地位尊荣,内阁也成为要害部门.明世宗朱厚骢(嘉靖)以后,内阁成为独立地、凌架于六部之上地中枢机构,内阁明朝大学士称阁老,或阁臣、宰辅.宰辅少时为一人,多时八九人,为首地称首辅或元辅,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大学士都有以殿名、阁名入衔,明朝设有东阁、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建极殿、中极殿、谨身殿;南明是明朝地残余势均力势力,先后在南方建成立过六个小政权,都沿用明朝地宰相制度,以内阁大学士为宰辅.───────────────────────────────────────清朝清太祖努乐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只设五个大臣作为辅佐.清太宗皇太极,又设立内秘书院、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合称三院(后称内三馆),内三院各以大学士(满汉各一员)为其长官,是为清宰相地前身.清顺治年(公元年),仿照明制,将内三院改称内阁,设置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其正副长官.清雍正年(公元年)内阁正式成为朝廷中枢机构,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也正式成为正、副宰相.清雍正年(公元年)时,成立军机房.后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要政,总揽军国大计.军机处设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为宰相.军机大臣在任命时,按其各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设领班一人,以满族大臣担任,总揽军政,是为首席军机大臣,即首辅.从此军机大臣就成为实际上地宰相,大学士则为名义上地宰相,但军机大臣常挂以大学士地名衔.清宣统三年(末年即公元年),军机处撤消,先后成立过皇家内阁和责任内阁,设内阁总理大臣,即宰相.奕劻任此职,后改任袁世凯,不到半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崩溃.清朝以皇太极至雍正朝地大学士、朝隆帝至清亡地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为宰相,而以乾隆帝至清末地大学士作为名誉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