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NTM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TM 淋巴结病(儿童中最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嗜血分枝杆菌。 ②多见于儿童,1-5岁最常见,10岁以上少见,男:女为1:1.3-2.0。 ③最常累及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结,其次为耳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单侧多见。 ④多无全身症状体征,仅有局部表现,无或轻度压痛,迅速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⑤PPD试验多呈弱阳性,NTM抗原皮试为强阳性。 ⑥超声或CT: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周围炎症反应较轻,对此可酌情选择MRI检查评价。
4.播散性NTM病---- 临床上易忽视!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 ②见于免疫功能受损者,多见于HIV感染,亦可见于脏器移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和白血病等。 ③可有淋巴结病、骨病、肝病、胃肠道疾病、心内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等。 ④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为不明原因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多有进行性体重减轻、夜间盗汗 ⑤可有轻度腹痛甚至持续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脾肿大、皮下多发性结节或脓肿等。 ⑥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CD4+T细胞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肝功能异
• NTM病 指感染了NTM,并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临床、影像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细菌学分类
1.伯杰细菌分类系统(生长速度) Ⅰ.快速生长型 Ⅱ.缓慢生长型
五、病理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菌体成分及抗原与MTB有共性,毒力较MTB弱,干酪样坏死较少,机体组织反应较弱
1.NTM肺病
①病理反应:渗出性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增殖性反应: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 细胞肉芽肿形成;硬化性反应: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增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NTM 皮肤病---- 临床上易忽视的! ①主要致病菌种: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 ②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病变。 ③局部脓肿常见,多位于针刺伤口、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往往迁延不愈。 ④亦可为皮肤感染(Buruli溃疡)、游泳池肉芽肿、类孢子丝菌病、皮肤播散性和多中心结节灶。
六、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NTM 肺病(最为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②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为常见,大多已有基础肺部疾病。
③大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表现差别较大。
三、NTM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自然环境(主要为水和土壤),潮热地带为主,尚未发现动物—人及人—人间传播证据。
台湾地区
MAC(30%)、脓肿分枝杆菌(17.5%)、偶发分枝杆菌(13.0%)
上海
龟分枝杆菌(26.7%)、偶发分枝杆菌(15.4%)、堪萨斯分枝杆菌(14.2%)、MAC(13.1%)
东亚地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什么是非结核分支杆菌
•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 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
• NTM感染 指感染了NTM,但未发病。
3.皮肤NTM病
①最易侵犯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组织;
②主要病理表现: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 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
4.播散性NTM病 ①最常侵犯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亦可累及肺、骨髓、心和肾 ②肉眼观:肝、脾、淋巴 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③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数为典型肉芽肿。
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CD+T细胞(释放γ-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3.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 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拮抗剂英夫 利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 4. 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化、 尘肺等)。 5. 具有某些表型特征,如绝经期、脊柱侧弯、漏斗胸、二尖瓣脱垂和关节伸展过 度等,可对NTM易感。
④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相似,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⑤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胸部CT:通常 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 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⑥肺功能:通气功能减退较肺结核更为明显。
②组织学分型: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③坏死和空洞形成,常多发或多房性,侵及双肺,位于胸膜下,薄壁为主,空洞坏死层较厚且稀软。
2.NTM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 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2.Runyon分类 Ⅰ.光产色菌(eg.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 Ⅱ.暗产色菌(eg.瘰疬分枝杆菌) Ⅲ.不产色菌(eg.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嗜血分枝杆菌) Ⅳ.快速生长分枝杆菌(eg.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AC(67%)、快速生长分枝杆菌(16%)
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1990年(4.9%)
2010年(22.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发病机制(与MTB类似)
1.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 2. 致病过程: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及菌体成分转运
4.播散性NTM病---- 临床上易忽视!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 ②见于免疫功能受损者,多见于HIV感染,亦可见于脏器移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和白血病等。 ③可有淋巴结病、骨病、肝病、胃肠道疾病、心内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等。 ④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为不明原因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多有进行性体重减轻、夜间盗汗 ⑤可有轻度腹痛甚至持续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脾肿大、皮下多发性结节或脓肿等。 ⑥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CD4+T细胞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肝功能异
• NTM病 指感染了NTM,并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临床、影像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细菌学分类
1.伯杰细菌分类系统(生长速度) Ⅰ.快速生长型 Ⅱ.缓慢生长型
五、病理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菌体成分及抗原与MTB有共性,毒力较MTB弱,干酪样坏死较少,机体组织反应较弱
1.NTM肺病
①病理反应:渗出性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增殖性反应: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 细胞肉芽肿形成;硬化性反应: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增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NTM 皮肤病---- 临床上易忽视的! ①主要致病菌种: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 ②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病变。 ③局部脓肿常见,多位于针刺伤口、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往往迁延不愈。 ④亦可为皮肤感染(Buruli溃疡)、游泳池肉芽肿、类孢子丝菌病、皮肤播散性和多中心结节灶。
六、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NTM 肺病(最为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②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为常见,大多已有基础肺部疾病。
③大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表现差别较大。
三、NTM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自然环境(主要为水和土壤),潮热地带为主,尚未发现动物—人及人—人间传播证据。
台湾地区
MAC(30%)、脓肿分枝杆菌(17.5%)、偶发分枝杆菌(13.0%)
上海
龟分枝杆菌(26.7%)、偶发分枝杆菌(15.4%)、堪萨斯分枝杆菌(14.2%)、MAC(13.1%)
东亚地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什么是非结核分支杆菌
•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 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
• NTM感染 指感染了NTM,但未发病。
3.皮肤NTM病
①最易侵犯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组织;
②主要病理表现: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 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
4.播散性NTM病 ①最常侵犯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亦可累及肺、骨髓、心和肾 ②肉眼观:肝、脾、淋巴 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③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数为典型肉芽肿。
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CD+T细胞(释放γ-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3.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 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拮抗剂英夫 利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 4. 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化、 尘肺等)。 5. 具有某些表型特征,如绝经期、脊柱侧弯、漏斗胸、二尖瓣脱垂和关节伸展过 度等,可对NTM易感。
④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相似,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⑤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胸部CT:通常 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 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⑥肺功能:通气功能减退较肺结核更为明显。
②组织学分型: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③坏死和空洞形成,常多发或多房性,侵及双肺,位于胸膜下,薄壁为主,空洞坏死层较厚且稀软。
2.NTM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 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2.Runyon分类 Ⅰ.光产色菌(eg.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 Ⅱ.暗产色菌(eg.瘰疬分枝杆菌) Ⅲ.不产色菌(eg.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嗜血分枝杆菌) Ⅳ.快速生长分枝杆菌(eg.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AC(67%)、快速生长分枝杆菌(16%)
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1990年(4.9%)
2010年(22.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发病机制(与MTB类似)
1.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 2. 致病过程: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及菌体成分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