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人物形象设置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③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④归
参考答案: ①下阕描写了美丽、聪慧、可爱的歌女形
象② “浅声”写出歌女轻柔婉转的歌声;“杏红深色”写出 歌女的衣着,杏红色的衣服在青山绿水、上下天光之间 ,显得格外深(显眼),也写出诗人印象之深;“小荷障面”写 出歌女在暑天聪明地用荷叶遮面,躲避斜晖,显得聪慧 可爱。 ③表达了词人愉悦的心情。
门阀制度 出身寒微 仕途的艰难 世道的不平 世人的冷眼
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 细节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 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 青梅嗅。
注:(1)蹴:踏,此处指打秋千(2)慵:懒,倦怠的 样子(4)袜刬指跑时掉了鞋子,以袜着地(5)金钗溜:意
(《送友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名句欣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诗名句欣赏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答:B、D(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的说法不正确,把典故理 解得过偏过实;苏轼兄弟也并没有“自居第一”的想法。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的说 法不正确,“家世”并无“傲人”之处,苏轼也了解弟弟,这一点无须嘱咐。)
三、[模板现] 鉴赏人物形象题答题 3步骤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 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 持的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 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 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 “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含羞、好奇、爱恋等)。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 追求。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首联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 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 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牛刀小试:
画堂春 张 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①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②迟,人影
鉴中移。
桃叶③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
(《子夜吴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李白诗名句欣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晖,分得翠阴④归。
[注] ①霁山:雨后山色。②画桡:有画饰的船桨。③桃叶:
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此处借指歌女。④翠阴:指
绿荷的阴凉。
后人评价这首词将自然美与女性美融为一境,下阕描写歌 女,尽现鲜明的形象。请试着分析词中歌女的形象。(6分)
画堂春
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①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②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建功立 业
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迟 暮,报国无门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悲士 游子 征人 思妇
宫女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赠友送别,怀亲念友 戍边报国,反对征伐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的《出塞》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
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
是通过这些
,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
廉的形象。
(明作用)表现了诗人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
赞美之情。
四、从角色上分,常见人物形象
人物类型 狂士
人物特征
典例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放荡风 流
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Baidu Nhomakorabea蓬蒿人”
英雄 隐士 谪客
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与外貌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 第二句是景物描写与外貌描写,展现了人物娇弱柔美的风姿 第三句是动作描写,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 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复杂的心 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弱、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 象。 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 追求。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 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 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 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 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 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 平安归来。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 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注意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歌,理解作者借物表达 什么情怀、书写什么志向。
方法四:分析典故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情感、志向、 性格等)
(2017·全国卷Ⅱ) 送子由使契丹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 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 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 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 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说特点)诗中刻画了邹明府
的官员
形象。
(析例句)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并能规范组织答案(难点)
考点阐释: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诗人形象) 二是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是否就是诗人形象?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首联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 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 悲伤落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 非常相似。
凄冷寂寞,美人迟暮,思念远 客,生离死别
李清照的《一剪梅》
百无聊赖,愁苦幽怨
张祜的《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踢开红 焰救飞蛾。
李白诗名句欣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

(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二、鉴赏人物形象“四大角度”
析典故
知人 论世
赏景、 物
作者、标题、注释
抓描写
语言、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细节等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 象,把握形象
拟行路难 鲍照 (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人鉴 赏 古
物诗 词
形 象
添 加 文 字
怀风檐琉流琴把素风眉纸千
念动下璃星音盏衣声眼伞古
忘烛花月泯何笑映掠低朦回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夜似熟冰光寄世中指微间杏
空已悉冷阴
间月尖敛洒雨
中熄记的

忆空


酒水 色光 清潋 浅滟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学 习
一 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二 掌握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