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是如何选择动物
临床前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临床前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efef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6.png)
临床前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临床前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要阶段,在新药上市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而动物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在临床前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模型。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准则在选择动物模型时,科研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准则:1.1 物种的相似性人体有其独特性,但也与其他动物存在相似性。
因此,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时,选择与人体在生理结构、生理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等方面存在较高相似性的动物作为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人体的反应。
1.2 疾病模型的复制程度根据研究目的,需要选择与研究疾病相符合的动物模型。
这要求动物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特征。
例如,研究心脏病时,选择有心脏病发生的动物模型,如冠状动脉疾病的猪模型或结扎大鼠模型。
1.3 可行性和成本在实际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还要考虑其可行性和成本。
良好的动物模型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容易获得,且繁殖能力强,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动物模型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时间效益。
二、常见的动物模型2.1 小鼠模型小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遗传学研究技术相对成熟,并且小鼠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有较高相似性。
小鼠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中,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2.2 大鼠模型大鼠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也被广泛应用。
相对于小鼠,大鼠有更大的体型,更接近人体的生理结构。
在疾病研究方面,大鼠模型在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以及器官疾病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猪模型猪是人类的天然近亲,与人体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较为相似。
因此,猪模型在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创伤以及外科手术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2.4 猴模型猴子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之一,其生理结构、生理功能与人类非常相似。
猴模型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三、动物模型的应用范围动物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17980610508763230121278.png)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得选择一、药理学研究中得选择1、临床药物代谢动物学研究:首选动物及性别,应尽量与药效量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
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最好使用犬、猴子等大动物,可在同一动物上多次采样。
药物分布实验:大、小鼠较方便。
药物排泄试验:一般首选大鼠,胆汁采集可在乙醚麻醉,胆管插管引流。
2、一般药理研究主要药效作用以外广泛药理作用得研究。
动物:小鼠、大鼠、猫、犬等性别不限。
ﻫ3、作用于神经系统得药物研究:促智药:成年大小鼠一般应用幼年、老年鼠。
镇静催眠药:成年小鼠便于分组。
抗痛药:成年大小鼠,以雄性为宜。
ﻫ镇痛药:需在整体动物上进行,常用成年小鼠、兔,也可用豚鼠、犬等,雌雄兼用。
ﻫ中枢性肌松药:小鼠、猫。
解热药:首选兔。
兔:品种、年龄、室温、动物活动情况等不同,对发热反应速度与程度有明显影响,应按药典规定进行.神经节传导阻滞影响药物:首选猫,最常用得就是颈神经节,因其前后部易于区分。
4、心血管系统得药物研究:抗心肌缺血药:狗、猫、兔、大小鼠。
抗心率失常药:豚鼠。
小鼠不便操作。
ﻫ降压药:狗、猫、大鼠。
不宜用兔:外周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极敏感,血压变化大。
ﻫ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狗、猫、豚鼠、兔。
一般不用大鼠。
降血压药:大鼠、兔.模型动物:遗传性高脂血症WHHL兔。
ﻫ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一般用兔、鹌鹑。
ﻫ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大鼠、兔,个别也可用小鼠。
ﻫ5、呼吸系统药物:ﻫ镇咳药筛选:首选豚鼠,对化学刺激或机械刺激都很敏感。
猫:生理条件下很少咳嗽,可用于刺激喉上神经诱发咳嗽,在初筛基础上进一步肯定药物得镇咳作用。
犬:适用于观察药物得镇咳作用持续时间。
兔:对化学、电刺激不敏感.大小鼠:实验可靠性差。
支气管扩张药:常用豚鼠:气道平滑肌对致痉剂药物反应敏感。
大鼠:某些免疫与药理学特点与人类较近。
ﻫ祛痰药:一般用雄性小鼠,兔、猫.6、消化系统药物:ﻫ胃肠解痉药:大鼠、豚鼠、家兔、犬等,雌雄均可。
催吐、止吐:犬、猫、鸽等。
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动物.
![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2d73747a98271fe900ef908.png)
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动物摘要: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常常依赖于使用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二者的试验基础[1]。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
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以控制人类的疾病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
所以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动物,掌握一定的原则和基本实验的动物挑选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生物医学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10](一)、选择与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及疾病特征相似的动物利用实验动物某些与人类相近似的特性,通过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推断和探索。
例如,在结构与功能方面,哺乳动物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点,从解剖学上看,除在体型的大小比例存在差异外,身体各系统的构成基本相似,因此,它们在生命活动中基本功能过程也是相似的。
(二)、选用结构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进化程度高或结构功能复杂的动物有时会给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结果的获得带来难以预料的困难。
在能反映实验指标的情况下,选用结构功能简单的动物,例如果蝇的生活史短(12天左右)、饲养简便、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等诸多优点,所以是遗传学研究的绝好材料,而同样方法若以灵长类动物为试验材料,其难度是可以想像的。
(三)、选择适龄的实验动物慢性实验或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应选择幼龄动物。
在老年医学研究中,常选用老龄动物,因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功能反应已接近老年。
二、中医中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3] [20]中医中药的研究[13]由经验进入了实验研究阶段,已建立了:“阳虚”、“阴虚”、“脾虚”[4]、“脉微欲绝”、“血虚”、“血瘀”、“肝郁”、“寒证”、“热证”、“温病”及“里实”等11种动物实验模型。
其造型的思路和方法除个别者外,均是选择一些造成与临床证型相仿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机体使其产生类似临床某些证的模型。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c9644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f.png)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实验动物模型设计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利用动物进行实验时,设计合理的动物模型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原则。
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数量、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以及实验目的、方法和流程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动物模型设计的原则。
一、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种类。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的动物种类,如小鼠、大鼠、猪、猫、狗等。
选择动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易于处理的程度、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定合适的动物数量。
动物数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统计学要求、实验的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实验动物的数量应该足够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四、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注意动物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实验动物应该得到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饲料,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舒适。
应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确保动物的福利。
五、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动物实验。
不应该进行无关紧要或冗余的动物实验,以免浪费动物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以减少对动物的实验数量和强度。
六、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实验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再现性,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复制实验结果。
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控制变量和实验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七、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密切关注实验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应该充分了解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理状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评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指标。
实验动物模型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6fd0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动物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动物实验研究中涉及到动物的生命安全和福利等问题,因此,在动物实验中进行动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 种类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动物种类。
一般来说,动物种类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与研究对象相似,以便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
例如,在研究心血管疾病时,应选择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相似的动物种类,如猪、狗等。
2. 数量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数量。
一般来说,动物数量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原则,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动物数量,以保证动物福利。
3. 条件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的生理和行为状态的动物。
例如,在进行药物代谢实验时,应选择具有正常肝功能的动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代替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尽可能地选择代替动物,如细胞、组织、器官、模拟器等,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
如果必须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应尽可能地减少动物数量和实验时间,以保护动物福利。
5. 伦理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动物实验符合伦理标准。
例如,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对动物进行体检和麻醉,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
同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死亡,以保护动物福利。
二、动物选择的实践应用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心血管疾病研究为例,研究人员在选择动物时,应选择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相似的动物种类,如猪、狗等。
同时,应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数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实验前,应对动物进行体检和麻醉,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86ddff680203d8ce2f24d2.png)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一、名词解释1、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2、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状况下所发生的疾病称之为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3、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致病因素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称之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4、免疫缺陷动物: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免疫系统某种或多种成份缺陷的动物。
5、转基因动物:用实验方法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地表达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动物称之为转基因动物。
6、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标准化动物是指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模型性状显著且稳定的动物。
7、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动物实验都是为人服务的,一切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
8、自发性肿瘤模型:这是一类不经人工处置而自然发生的动物肿瘤模型,其发病类型、发病率均随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等不同而不同。
9、移植肿瘤模型:动物接种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皮下、腹腔、静脉、颅内等),甚至是无细胞滤液(病毒性肿瘤)后,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内一群动物患同样的肿瘤,其成功率接近100%。
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号错误的用(×)号) 1、研究人类疾病可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接近的非人类灵长目,如猴、猩猩、狒狒、长臂猿等。
(?)2、研究人类疾病只能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与人类接近的非人类灵长目,如猴、猩猩、狒肌长臂猿等。
(×)3、猕猴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
(?)4、小鼠的生殖生理非常近似于人,月经周期也是28天,可用于生殖生理计划生育及避孕药研究。
(×)5、狗具有发达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其消化生理、毒理和对疾病的反应都和人类近似,适于作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毒理学、行为学和外科手术学上的研究。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45cf7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3.png)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近年来,医学研究在不断突破与进步,而实验动物模型则成为了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在进行医学研究时,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实验动物模型时,我们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生物学相似性:实验动物模型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和代谢途径,以更好地模拟人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例如,在研究心脏病时,常选择小鼠或大鼠作为模型,因为其心脏的生理结构与人类较为相似。
2. 疾病模型特异性: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动物模型来进行研究。
例如,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时,常使用小鼠或猴子来构建β-淀粉样蛋白沉积模型。
3. 可重复性:选择的动物模型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选取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状态的动物品系能够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
二、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疾病机制研究:通过构建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可以深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
例如,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可以研究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的发生机制。
2. 药物研发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与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在实验动物体内测试新药的疗效和毒性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试验和药物治疗。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可用于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疗效。
3. 治疗方法探索:实验动物模型可以用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策略。
通过改变动物模型的基因表达或者应用特定的治疗手段,可以评估各种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疗效和可行性。
4. 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实验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例如,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可以研究血管病变的形成机制以及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后果。
5. 遗传学研究:实验动物模型在遗传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实验技巧与方法
![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实验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c26b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6.png)
动物医学专业的科研实验技巧与方法动物医学专业涉及到对动物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治疗和研究等方面的学科。
科研实验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常用的技巧与方法。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备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选择与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在生态、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选择。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等。
在实验前,需要对动物进行适当的饲养与管理,以确保动物的生理状态良好,模型的可靠性。
二、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环境条件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
科学家们需要提前规划实验室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严格监测和控制这些参数。
此外,实验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与准确性。
三、样本采集与处理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是关键步骤之一。
科学家们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如血液、组织、细胞等。
在样本采集前,需要进行合适的麻醉和无菌处理,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和可靠性。
采集后,样本需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冷冻、固定、制片等。
四、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科学家们在进行动物医学科研实验时,需要合理设计实验过程,明确实验目标与步骤,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在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和解读。
五、伦理和安全意识在动物医学科研实验中,伦理和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们需要遵守相关伦理规定,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动物权益,并保障其福利。
同时,科学家们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合理使用实验设备、遵守操作规程等,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六、交流与沟通动物医学科研实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科学家们需要与同行、导师和研究团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及时汇报实验进展、讨论实验结果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选择
![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663ee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f.png)
药理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选择概述:动物模型在药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机制、效果以及安全性。
然而,在选择适当的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相似性、成本和可行性等。
本文将探讨药理学研究中动物模型选择的原则和常见的应用。
一、相似性1.1 物种相似性:选择与人类生理相似度较高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如大鼠和小鼠。
因为这些动物在生命活动、器官结构和代谢途径等方面与人类有较好的相似性,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1.2 疾病模型:根据所研究的药物治疗目标来选择与之相关的疾病模型。
例如,在心血管领域,可以使用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产生高血压或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模型来评估药物对这些情况下心脏功能改善效果。
二、成本和可行性2.1 成本: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经济实用性。
多个相关研究中常用的小鼠是较经济实惠的选择。
2.2 可行性:动物模型的选取还要根据实验室条件、技术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考虑。
对于一些高度特化的模型,如果缺乏相关资源,则不宜选择。
三、常见应用3.1 药效学评价:通过动物模型可以评估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药效学参数,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非常重要。
3.2 治疗策略验证:在新药开发阶段,动物模型常被用来验证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例如,在癌症治疗研究中,使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可以评估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3.3 安全评价:动物模型能够帮助检测潜在毒副作用,并评估药物在各种毒理学指标上的影响。
这对于药物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适当的用药指南至关重要。
四、局限性和新技术4.1 物种差异:尽管动物模型在探索药理学的研究中有很大帮助,但人类与动物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生理、代谢差异。
因此,不能直接将动物实验结果推广到人体。
4.2 替代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替代动物模型的技术,如体外细胞培养和计算机模拟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减少对动物实验的需求,并提供更快速、精确、经济高效的研究手段。
医学实验中动物模型建立的注意事项
![医学实验中动物模型建立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4a00c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e.png)
医学实验中动物模型建立的注意事项动物模型在医学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评估药物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之前,研究人员必须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伦理性。
首先,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非常关键。
动物模型的选择应该基于研究的目的和疾病的特征。
例如,如果研究的是人类癌症,那么选择拥有相似基因组和组织结构的小鼠作为模型可能是合适的。
此外,要考虑动物模型的易得性、维持成本和伦理道德问题。
其次,在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严格的伦理准则。
研究人员必须确保动物受到最低限度的痛苦和苦难,并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指导方针。
在动物实验之前,必须获得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确保实验满足替代、减少和改进(3Rs)原则。
在动物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必须注意动物的品种选择和动物的年龄。
不同的动物品种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生理特征,对于特定的疾病研究,应选择与之相关的品种。
此外,动物的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年龄会对疾病模型的建立和结果的解释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应该考虑到动物的发育阶段以及疾病的潜伏期等因素。
在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环境因素也需要特别关注。
动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动物的饮食、水质、温度和光照等应该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调节。
此外,动物饲养条件的干扰性因素(如噪音、震动等)也应尽可能减少,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也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来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此外,数据的分析和解释需要基于科学的统计方法,以减少偏差和误判。
总结起来,医学实验中动物模型建立的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遵循严格的伦理准则,考虑动物的年龄和品种,控制环境因素,以及准确采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将有助于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伦理性和科学性,促进医学研究的进展,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实验动物选择和应用
![实验动物选择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f7e558ff00bed5b9f31d6b.png)
重复性
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重复,甚至可以标准化
为增强动物模型复制时的重复性,必须在:动物品种、 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情况、饲养管理、实验 及环境条件、季节、昼夜节律、温湿度、气压、应激、 消毒灭菌、实验方法步骤、药品厂家、批号、纯度、规 格、给药剂量、途径、方法、麻醉、镇痛等用药情况, 仪器型号、灵敏度、实验操作熟练度等。
DBA小鼠对音响刺激非常敏感。
10.根据对实验质量的要求选择动物
选择实验动物时要尽量选用标准化动物。
遗传背景明确,对携带的微生物清楚 、模型形状显著且稳定的动物。
选择标准化动物,可排除实验 动物自身携带的微生物或潜在
疾病对结果的影响
在实验中,如果选择SPF动物,可减少在 实验过程中发生感染的影响。
8.适用性
供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复制时应尽可能 考虑到今后临床应用和便于控制疾病发展,利 于研究开展。
某些雌激素能终止大小鼠早期妊娠,但不能中 之人类妊娠,选用雌激素复制大小鼠早期妊娠 模型不合适
9.选择对实验敏感的品种品系动物
对体温变化十分敏感,故适于做发 热、解热和检查致热源等实验研究
正确评估动物疾病模型
① 没有一种动物模型能完全复制人类的真实情况。 ② 模型的实验室一种间接性的研究,只可能在一个
局部或者几个方面与人类疾病相似。 ③ 模型实验结论正确性只是相对的,最终必须在人
体内得到验证。 ④ 复制过程中一旦出现人类疾病不同的情况,必须
分析其分歧程度和范围,找到平衡的共同点。
小结
实验动物的寿命各不相同,在发育上有的以日 计龄,有的以月计龄,有的以年计龄。不同品 种和品系的实验动物其寿命各不同,有的以日, 有的以月,有的以年计算。如果对狗和小鼠均观 察一年,所反应的发育过程是不同的,即使同 样是狗,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得的实验数据也不 尽相同。所以选用实验动物时,应注意到实验 动物的年龄。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动物实验技术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动物实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b6071a03d8ce2f00662352.png)
动物模型的设计注意事项
Βιβλιοθήκη 1、注意动物模型要尽可能再现所要求的 人类疾病 2、注意选用动物的实用价值 3、注意环境因素对模型的影响 4、不能盲目地使用近交系动物,不然会 导致不能控制的因素进入实验 5、尽量考虑选用与人相似进化程度高的 动物做模型 6、正确地评估动物疾病模型价值
新近培育成功的模型
4、选择和应用实验动物应注意有关国际规范
实验室操作规范(GLP)和标准操作程序 (SOP)
实验动物选择方法
1、选择与人的机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 相似的实验动物才能获得准确可靠、重复性强 的实验结果。 2、选用遗传背景明确具有已知菌丛和模型性 状显著且稳定的实验动物。 3、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 动物。 4、选择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存在的某些特殊反 应
既无胸腺,又无脾脏的动物模型; 既高血压又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动物模型; 无B细胞功能的动物模型; 无K细胞功能的动物模型; 无巨噬细胞功能的动物模型。
动物实验中 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1、选择与实验目的相适应的实验动物种类 (品种) 2、选择与实验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动物质量 3、选择与实验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动物规格
按系统范围分类
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 是指各种疾病共同性的一些病理变化过程模型。
如:发热、缺氧、水肿、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2、各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是指与人类疾病相应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如:各系统疾病模型: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按科分类模型:儿科、外科、妇科、皮肤科、 五官科、 地方病等。
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按系统范围分类 按模型种类分类
构建动物模型考虑事项
![构建动物模型考虑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fb4ad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a.png)
构建动物模型考虑事项1. 模型选择在构建动物模型时,首先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
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基因背景,因此需要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选择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种类、品系、年龄、性别等因素,以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遗传背景遗传背景是影响动物模型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动物模型时,需要了解其遗传背景,包括品系来源、遗传特点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以及在不同品系之间的比较和转化中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
3. 饲养条件饲养条件对动物模型的构建和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构建动物模型时,需要确保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
此外,饲养密度、饲养空间、饲料和饮水等因素也需要得到良好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构建动物模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动物的饮食,以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过度进食或营养不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对饲料的质量和成分进行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是构建动物模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流程、实验技术、数据处理等。
此外,还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对动物模型和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6. 伦理考虑在构建动物模型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伦理原则和法规。
尊重动物的福利和生命权,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牺牲。
同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动物的权益,如采用无痛处死技术、提供足够的医疗保健等。
7. 分析和解读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是构建动物模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第三章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
![第三章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34683ade80d4d8d15a4f98.png)
二、特殊性原则 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
要求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
为实验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等提供了 很多便利条件。前面已介绍了各种常用 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这些特 点,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实验动物能简化 操作,使实验易于成功。
三、根据实验动物不同品种、品系的特点 选择动物
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
且实验动物的高、中剂量组是给予中毒剂 量的药物,如要获得真正的药物毒性作用 结果,就必须保证动物的质量和适宜的环 境。
需要两种以上的动物,才能比较正 确地预示受试药物在临床上的毒性反应, 常用的一种是啮齿类的大鼠,另一种是狗、 猴或小型猪。
生殖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目的是判 断雄性、雌性动物连续用药后,一般生殖行为和 生育力的变化。
4实验条件六经济性原则容易获得价格便宜和饲养经济七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动物实验都是为人服务的一切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同一种生物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而在动物身上有效的药物也不等于临床有效
第三章 动物实验中实验 动物的选择
作用于心血管药物的研究 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可选用犬、猫、家
兔、大鼠和小鼠。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可用豚
鼠,因小鼠不便操作不宜选用。调血脂药物研
究一般选用大鼠、家兔,尤其是遗传性高脂血 症WHHL兔是良好的模型动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豚鼠 。猫在生
理条件下很少咳嗽,但受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
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 判断雌性动物在胚胎器官 形成前、后所给的药物对胚胎的毒性和致畸性 。
围产期毒性试验 目的是判断雌性动物在产前 (妊娠后期)及产后(至哺乳结束)给药对仔代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42e50dcc175527072208c0.png)
动物的使用更要慎重,避免因滥用动物而导致在
人体上的失误,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九、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应注意有关国际 规范
动 物 实 验 达 到 实 验 室 操 作 规 范 (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 ) 和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微生物等级动物的选择:教学示范选用普
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是国内科研工作要求的标
准动物,适合于大多数科研课题,而SPF动物则是
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对于一些具有国际交流意
义的重大课题,最好选用SPF动物,但无菌及悉生
动物为非常规动物,在特殊课题需要时选用。
还应考虑所选用的动物类别或级别要与实验 条件、实验技术、方法及试剂等相匹配。既要避 免用高精密度仪器、先进的技术方法、高纯度的 试剂与低品质、非标准化、反应性能低的动物相 匹配,又要防止用低性能的测试方法、非标准化 的实验设施与高级别、高反应性能的动物相匹配,
进行条件反射试验。狗无汗腺,对发汗药不敏感,
而对流涎药比较敏感。
家兔颈部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
独立行走的,而人、马、牛、猪、狗、猫这些神经不单独行走,
如要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等作用时,须选用家兔。
家兔胸腔结构与其他动物不同,当开胸和打开心包胸膜, 暴露心腔进行操作时,只要不弄破纵隔膜,动物不需要人工呼 吸,给实验操作带来很多方便,很适合于做开胸和心脏试验。 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反应典型、 恒定,而小鼠、大鼠的体温调节不稳定,所以,我们选择家兔 做发热和检查致热原的实验研究。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3R
临床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
![临床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8cd87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e.png)
临床实验动物模型选择与应用引言在医学科研领域,动物模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新药的研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优化,临床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和应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展开讨论。
实验动物的选择可利用的实验动物种类很多,如实验大鼠、小鼠、猴子、兔子以及猪等。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目的和模型需求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模型需求需要不同的实验动物。
例如,对于心血管疾病研究,可以选择大鼠和兔子等模型;而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则需要使用猪和灵长类动物等。
2.动物生理和病理特征动物的生理和病理特征是构建实验模型的基础。
例如,猪的器官大小和生理特征较为接近人类,适用于多种实验目的;而小鼠则适用于快速筛选大量化合物的疗效。
3.实验动物的经济性在实验动物使用方面,也需要考虑经济性。
由于实验动物的价格和养护费用较高,因此需要在实验目的和模型需求满足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实用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要考虑实验目的和模型需求等。
1.药物研发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应用广泛。
在药物的初步筛选阶段,它可以用于评估其作用效果和药物毒性,降低新药测试的成本和风险。
在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动物模型也可以用于安全性、毒性和代谢稳定性评估等。
2.疾病研究动物模型也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例如,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可以构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模型,在模型中评估治疗的效果;对于癌症的研究,则需要构建肿瘤模型,在模型中评估治疗的效果。
3.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在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领域,动物模型也占据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器官移植前,可以从动物模型中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以减少人类器官移植的失败率;同时,在再生医学中,可以构建动物模型,为治疗肝脏疾病、再生心脏组织等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和应用适当的动物模型,可以在医学科研中实现有效的研究和开发。
在实验目的、动物生理和病理特征、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实验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实验目标。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dcf8a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5.png)
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动物模型设计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手段,通过对动物模型的设计和运用,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物作用等方面的特征。
然而,设计一个有效和可靠的动物模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1.合适的动物选择: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需要考虑到研究的目的、模型的可比性、实验经验等因素。
一般而言,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猴子等。
在选择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动物的解剖、生理、生活史等方面特征与人类的相似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转化性。
2.明确的研究目的:在动物模型设计之前,必须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是为了观察其中一生理过程的变化,或是验证其中一特定假设的正确性等。
研究目的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设计和实验的方案。
3.适当的动物数量:动物模型中动物数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到统计学的要求、实验经济性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一般而言,研究使用的动物数量应该足够,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但是也不能过度使用,应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合适的动物株系和遗传背景:在进行动物模型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株系和遗传背景。
不同的株系和遗传背景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与被研究的方向密切相关的特定的动物株系和遗传背景。
5.适当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在设计动物模型时考虑到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了动物的饲养条件、实验室环境和实验仪器的标准化等方面的要求。
6.适当的对照组和随机分组:在设计动物模型实验时,需要设置合适的对照组和随机分组,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对照组可以提供基准数据,而随机分组可以减少实验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7.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在设计动物模型时,需要考虑到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学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是如何选择动物在动物模型的制备中如何选择动物摘要:实验动物是活的仪器[1],是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中的动物实验模型,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每一种新的药物的出现和每一种新疗法的诞生,都离不开动物实验模型。
动物模型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增强实验材料的可比性,简化实验操作和样品收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要合理正确选择实验动物,了解它们的局限性。
为学习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医学,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动物模型引言:实验动物学在发展中已形成如下学科: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中医实验动物学等学科。
[2]动物实验的特点是可由实验者根据不同的课题选择动物。
制成动物模型,需要作严密的设计,包括目的、对象、方法、对照、随机分组、设定数量、指标、原始记录和统计方法等。
医学中的动物实验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每一种新的西药的出现和每一种新疗法的诞生,都离不开动物实验。
同样,动物实验也为中医、针灸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是,动物实验有它的局限性,不是所有医疗技术都需要进行动物实验,那些已经被临床实验证明有效的医疗方法,就没有必要再用动物实验来证实。
由于很多高级动物在生理和病理方面与人类有近似之处,因此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寻找新的药物和新的疗法。
但是人和动物毕竟存在很大差异,动物实验的结果,只能给临床作为参考,而不能代替临床实践。
一般情况下,一种新药或新的疗法,能否试用于临床,必须有足够的动物实验依据,但判断这种新药或新疗法是否真正有效,能否推广使用,还必须经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通常情况下,动物实验有效,临床实践也有效,但有时两者并不一致。
一种疗法,如动物实验证明有效,而临床实践证明无效,就应否定。
反过来,临床实践证明有效,而动物实验却无效,自然还应肯定。
只是在现代医学当中,大多是动物实验在先,临床实验在后,如动物实验无效的方法和药物几乎都不可能再用于临床实践,而凡能用于临床的药物和方法自然都能得到动物实验的验证。
从而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动物实验依据第一重要。
然而用此观点来评定医药疗法,则是完全错误的。
医学领域内的动物实验是医学与药学的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的研究结果最终要用动物实验加以综合检验,才能进入临床应用[3]。
中药和西药的实验研究也要采用一般药物实验研究的方法学原理和技术,包括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理学的方法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实验动物进行试验与检定,以求得临床前的科学结论。
因此,实验动物是活的精密仪器,其重要性已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认可。
在动物实验中,选择何种动物作为该项动物实验模型的实验动物对于实验的成败是很重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说明。
1选择原则根据医药课题构思与设计的需要,了解各种实验动物的生理学与病理学特点、年龄特点、性别特点等对试验效果的影响。
例如小鼠不会呕吐;家兔的体温反应灵敏;鼠兔类不会被洋金花麻醉等特点;新生、幼年、成年及老年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性差别也很大,如个别抗衰老中成药对小鼠无作用,对老年小鼠则有良效;动物选择应以一种性别为宜,如雌性与雄性小鼠寿命差别很大,若在中医药抗衰老研究中忽略这一点,则将导致错误结论。
当然实验中首先要根据国家标准,选用质量合格的各等级实验动物。
1.1选择与人的功能、代谢和疾病特点相似的实验动物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的情况。
如猪皮肤与人类想似,可以做烧伤模型;大鼠自发性高血压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想似;鸡的脂质代谢与人类相似,故可用鸡研究高脂血症。
[4]1.2选择最能反映研究指标对实验因素最为敏感的动物不同实验动物在基因型、表现型、代谢性、易感型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及不同动物的基础代谢与人类的差异对实验产生较大影响。
家兔对体温变化十分灵敏,适合热原实验研究,而大、小鼠体温调节不稳定,就不宜选用。
[5]大鼠的踝关节对炎症十分敏感[6],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多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1.3选择遗传信号明确、体内微生物得到控制、健康、发育正常的动物为使实验结果正确可靠需要选择经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控制而培育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才能排除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潜在疾病及遗传不均衡个体差异导致的反应不一致。
[7]1.4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动物这样能减少操作难度,确保实验的成功。
如大鼠没有胆囊,不能做胆囊功能的研究,却适合胆管插管,从而收集胆汁,进行消化功能方面的研究。
有些实验动物在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时,许多酶的活性降低,肝微粒体、单胺氧化酶对某些外来物的代谢作用亦减弱,所以一般应避免选用怀孕哺乳动物。
但如果为了阐明药物对妊娠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时,就必须选用妊娠动物。
1.5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选择最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来做研究,可以减少困难,增加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易行性。
3R原则已经在国际上被接受推广。
附:不同种类实验动物的优缺点:[8]优点缺点(一)实验室种群1.连续饲养和记录1.生活于人工环境2.观察迅速2.标准日粮3.宿主体型大小和疾病的急性本质不太适用于临床3.个体众多或研究4.生命周期短4.一般涉及人工诱发的疾病5.标化的环境和/或遗传组成:近交、小鼠、大鼠、豚鼠、鸡6.在癌症研究领域中可用于传播性和移植性肿瘤7.有基本的生化、生理、病理资料(二)家养动物种群1.生活于与人类相似或相同的环境 1.饲养:空间、价格、管理、安全2.发病率常可比较 2.实验对象损失:屠宰3.可研究自然途径感染的自发性疾病 3.疾病记录和报导极有限4.短时间内经历疾病的全过程 4.可用的免疫学资料有限5.很适于临床研究6.有无限制的生前和死后标本7.可能进行传播研究8.在种群中疾病频率既有升高也有降低(三)野生动物种群1.容许估计自然条件下疾病的频率1.疾病记录和报告极有限2.揭示自然条件下的正常周期(非偶然的)2.关于模型动物的基本资料有限3.允许测定自然条件下的因素:3.难以在实验条件下饲养(1)预后(2)监测4.带有对家畜和人有潜在危险性的人畜互传疫病原2.不同研究实验动物选择2.1呼吸系统实验动物选择:镇咳药筛选:首选豚鼠,对化学刺激或机械刺激都很敏感。
猫:生理条件下很少咳嗽,可用于刺激喉上神经诱发咳嗽,在初筛基础上进一步肯定药物的镇咳作用。
支气管扩张:常用豚鼠:气道平滑肌对致痉剂药物反应敏感。
[9]大鼠:某些免疫和药理学特点与人类较近。
犬:适用于观察药物的镇咳作用持续时间。
兔:对化学、电刺激不敏感。
大小鼠:实验可靠性差。
2.2神经系统实验的动物选择应根据动物神经系统方面的特性而进行选择。
猴的高级神经系统发选,常用于行为学的研究,也可用作小儿麻痹症的复方研究。
选用家兔、蛙可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的药物研究。
又如豚鼠对组胺十分敏感,致死量为 0. 3 mg/kg,而小白鼠为 250 mg/kg,差异很大[11]2.3消化系统实验动物选择犬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可用来做消化系统复方研究的长期实验。
犬有发达的消化系统,可用来做消化系统复方研究的长期实验。
胃溃疡的实验模型常选用大白鼠[12]2.4泌尿、生殖系统实验的动物选择可选择犬、大鼠、兔等动物来进行复方泌尿系统药物的研究[13];猴的生殖生理与人类非常接近,是人类避孕复方药物研究理想的动物;腹膜炎复方治疗研究可选用小鼠。
例如,利用裸鼠建立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细胞系的方法[14]。
无菌取下肿瘤标本后,将标本剪成大小约 10 mm3的组织块,在裸鼠右后肢皮下包埋,当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最后取下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
培养细胞传代超过 20 代后按建系标准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共取40 例标本,裸鼠体内传代 F1 代成功6 例,F3代成功 3 例,该 3 例标本行原代培养后建成 3 个无限细胞系:人肾透明细胞癌 RCC—9863,人膀胱癌 BC—6,人前列腺癌 PC—98106,全部细胞传代 1 年以上,生长稳定,传代周期固定,其形态结构,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15]2.5心血管系统实验的动物选择犬、猴、猪有与人相似的循环系统,可用作微循环的复方药物实验研究[16]。
小型猪可自发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特点及分布情况与人类相似,是粥拌硬化复方研究的理想动物[17]。
犬和大鼠可作为高血压的研究。
一些复方药物做心血管系统实验时用家兔较理想。
例如异丙肾上腺素为强的β受体兴奋药,连续应用可形成心肌梗死样变化,用心电图和病理切片可检测病变程度。
常选用豚鼠、家兔或狗,豚鼠和狗每天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2 ~ 8 mg/kg,家兔10 ~ 16 mg/kg,连续 2 天。
[18]可见心电图 T 波由正变负或双相,并伴有 ST 段抬高;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或其他心律失常。
2.6中医药实验动物选择“寒证、热证”模型[19]:选用体重170~210g雌性大鼠。
“血瘀”模型[20]:高粘滞血症模型:选用家兔,耳缘静脉注入10 %葡萄糖生理盐水,每公斤体重注入5ml,可100%造型成功。
此模型适用于“活血化瘀”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
“血虚”模型[21]:选用雄性大鼠,体重180~250g。
此模型适用于血虚与气虚药物的研究。
3.结语实验动物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到多项原则的综合问题。
要合理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
动物实验结果不能直接用来解释人类疾病现象,需要更多的证实,不同的种族动物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其疾病规律也各不相同,应以同种系动物作对照组。
因此,如何把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技术相结合,为学习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是今后进行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
[1].赵海燕,王富晓,高延丽.促进实验动物发展的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9,30(12):36-37.[2]汤加铭,陈民利《医学实验动物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 毕建杰,叶宝兴,王建华,等.“132”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3):75-77.[4] 沈龙海,安泳潼,张填,严永高《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2第二期[5]李红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提升实验技术水平[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8-119.[6]痛风颗粒对尿酸钠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肿胀度、血清LP-PLA2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第7期张荒生王进军[7].姜光瑶,王琦,何学令,巫波,别明江,魏小庆.实验动物与公共卫生安全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1(7):64-65[8] 窦如海,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技术[9] 豚鼠气道平滑肌ATP敏感钾通道电流的动力学特性《医学基础与临床》2011年8期孙红宇、邹飞、勃兴、陈明[10] 髓腔内恒定低压直流电刺激修复家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梅强,阴小龙[11] 邹习俊;杨红宇,等,实验动物应用研究概述[J].贵州畜牧兽医,2011(2)[12]消化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医用实验动物学,2007-1-13[13].钱峰.动物病理与药理 [M]. 黑龙江,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2012[14].沈宏,张英华,等,胃舒安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3):173-176[15].王元占,杨培良,等,常用实验动物的麻醉[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4)[16]高血脂症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肝脏微循环的改变,刘玉英,赵秀梅2008[17]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8年第5期陈华[18].周连生,窦贺荣,曲爱娜,韩景田,贾桂林.对医学论著中实验动物种类与数量分布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3):275-278.[19].毕建杰,叶宝兴,王建华,等.中医“证”的动物模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3):75-77.[20]邓青秀, 彭成* 中医药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四川动物2011年第30卷第2期[21]. 罗小泉陈晓明万睿吴伟祁风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困惑与思考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