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的制作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
制作食用菌菌种的关键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基质: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选择适合的基质。
常用的基质包括
木屑、稻草、玉米秸秆等。
2. 基质处理:将选好的基质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等步骤,以杀灭基质中的
有害微生物和竞争性菌种。
3. 接菌:将食用菌的菌种均匀地接种到处理后的基质中。
接种时要注意保持无菌
环境,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 培养条件调控:根据食用菌的要求,调控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这些条件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和菌种的繁殖。
5. 培养时间控制: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需要不同的培养时间。
一般情况下,菌种会
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直到菌丝充满整个基质。
6. 菌种分离:将培养好的菌种分离出来,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次制作菌种的接菌源。
7. 菌种保存:将分离后的纯菌种进行保存,可以通过冷冻保存、酒精保存、干燥
保存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在制作菌种时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因此在
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不同的菌种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食用菌菌种分类和固液菌种制作方法

食用菌菌种分类和固液菌种制作方法一、固体菌种母种→原种→栽培种1、母种母种:在试管或平皿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纯菌种称为母种,因为是用试管制作的,也称之为试管种,因为是最早一级的菌种,也称之为一级种。
试管的规格一般为22mm×220mm、20mm×200mm、18mm×180mm三种,如果采用液体菌种建议使用18mm×180mm,封口用棉花或硅胶塞。
平皿的规格为直径90mm,封口用Parafilm封口膜。
为了扩大生产,母种可以转接成更多的母种,叫做母种的扩繁。
在各级菌种中,母种的纯度最高,决不允许有杂菌污染。
衰老和退化的母种也不能投入生产,出现不纯或者退化的母种要进行提纯和复壮,提纯和复壮不能达到效果就应该淘汰。
母种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从科研单位及菌种生产机构购买的,一种是组织或孢子分离后经出菇试验确认遗传稳定和高产的母种。
母种培养时间:7-10天,不同品种有差异。
食用菌菌种分类和固液菌种制作方法2、原种原种:原种是母种的菌丝体转接到棉籽壳、玉米芯、木屑或高粱粒、麦粒、枝条等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食用菌菌种,也叫做二级种。
原种制作的容器有:500ml罐头瓶、750ml罐头瓶、点滴瓶、专用菌种瓶等,罐头瓶封口用菌袋裁成见方封口,点滴瓶用棉花封口。
原种的用途是扩繁栽培种用的,即母种→原种→栽培种→栽培袋,也可以用原种直接转接到栽培袋中,即:母种→原种→栽培袋,这样不仅能够缩短菌种制作周期,也能更好的保证菌种纯度。
原种培养时间:20-30天,根据制作容器和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3、栽培种栽培种:原种经过转接扩大繁殖后称之为栽培种,栽培种用于转接栽培袋,是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食用菌菌种,也叫做三级种。
三级种制作的容器有:500ml罐头瓶、750ml罐头瓶、点滴瓶、专用菌种瓶等,除了这些和原种一样的容器,栽培种使用最多的是15cm×30cm、17cm×33cm的折角袋,封口用棉花或者专用的无棉盖体。
食用菌菌种制作

超净工作台
接种箱
臭氧灭菌器
接种工具
• 二、无菌操作
•
• 无菌操作是食用菌制种工作成败的关键,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制种过程中使用的全部材料是无菌的.二是必须采用无菌
操作方法(也包括培养条件)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制种的全
部过程是无菌的,才能培养出纯菌种。
• 1.高温灭菌 • (1)常压蒸汽灭菌(用于菌种灭菌)
3.制作步骤
马铃薯200 克去皮切块 (1厘米见 方) 放入汤锅中加入适 量清水煮沸15分钟, 用纱布过滤,留滤 汁备用 滤汁倒入汤锅,先加入17 克琼脂,加热搅拌,融化 后,再加入20克葡萄糖, 融化,用量杯定容至1000 毫升
试管分装:将溶液 加入试管中,每管 加入到1/5处,加 盖棉塞
摆斜面:将灭好菌的试管 取出,按一定倾斜度摆好, 带培养基凝固后备用
食用菌菌种制作
菌 种 制 作 的 一 般 流 程
• 第一部分:培养基制备
• 一、试管PDA(母种)培养基制备 1.所需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7克、水1000克
马铃薯
葡萄糖
琼脂
2.所需设备工具 手提高压灭菌锅、煤炉或电磁炉、汤锅、试管、棉塞、分装装置
手提高压灭菌锅
试管
橡胶塞
简易分装装置
接 种 箱
• 6.接种操作 • 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将优良的菌种移接到灭好菌的培 养基中。 • 优良菌种的标准:优良的菌种应该是菌丝浓密洁白,生 长均匀,分布一致,有芳香味,无污染。
接种操作
• 第三部分 菌种培养
• 一、培养菌种所需的环境条件 • 1.合适的温度(一般都在25℃左右,个别高温品种如草菇在 31℃)。 • 2.黑暗环境(不需要光照)。 • 3.环境空气湿度60%-70%。 • 二、注意事项: • 要经常性的检验,每格4-5天检验一次,把污染杂菌的菌种袋 (瓶)挑出来作安全性处理。 • 试管种大概7天左右就能长满,菌种袋(瓶)大概30-40天就能长 满。
一般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制作

一般食用菌母种(一级种)制作母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母种(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菌种保藏专门机构引进)一培养基制备一接种一培养检查一成品。
(一)常用培养基及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菌种生长所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含有所培养的菌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糖类、有机氮、矿物质等。
第二,所含养分浓度和状态要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和利用。
如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使用葡萄糖的浓度多在2%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食用菌对氮素的吸收优先吸收有机氮,因此,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中应添加有机氮源,如麦麸、米糠等。
第三,要有适宜的酸碱度(pH),食用菌多数喜偏酸性,pH5.0~6.5。
第四,经过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这最后一点是要通过灭菌才能达到的,然而,灭菌的高温能破坏培养基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并能降低pH。
这一点必须在配制时就考虑到。
这就要求从使用的营养型药品试剂上,要尽量选用热稳定性好的种类,配制时,灭菌前的pH要略高于使用时所需的适宜酸碱度。
一般高压蒸汽灭菌0.1~0.12兆帕30分钟,培养基的pH下降0.1~0.3。
高压灭菌切勿压力过高,时间过长,以利培养基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适宜的pH。
目前食用菌母种生产上使用的都是固体培养基,以琼脂(洋菜)为凝固剂,琼脂的用量从10~24克不等,这依琼脂的质量而定,使用时用量要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
此外,当制作相同培养基时,高温季节要较常量多用些,以利凝固,低温季节可按常量使用;较酸的培养基也要较pH较高的培养基琼脂用量多些。
1.通用培养基通用培养基有多种配方,几乎通用于各类食用菌,常用的配方如下:(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2)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3)马铃薯麦麸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克,麦麸1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琼脂10或20克,水1升。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
食用菌菌种制作是培育食用菌的关键步骤之一,下面是制作食用菌菌种的主要步骤:
1.培养基准备:准备适合菌种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方根据不同的菌种和培养条件而异,通常包括碳源( 如葡萄糖)、氮源( 如酵母提取物)、矿物质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确保无菌状态。
2.接种菌株:从纯种培养基或已培育的食用菌菌种中挑选合适的菌株,以进行后续的培养。
接种菌株时,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外源菌的污染。
3.培养条件控制:菌种在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和繁殖,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不同的食用菌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菌种的特性进行调控。
4.培养时间和观察:菌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培养到达适当的生长阶段。
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确保其生长良好,避免不良菌株的出现。
5.分离纯化:当菌株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达到理想状态后,可以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分离,可以获得单一的、纯净的菌种,有利于后续的大规模培养和应用。
6.保存和传承:完成菌种制备后,可以将菌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如冷冻保存或制备培养基上的冻干粉,以备将来使用。
同时,可以定期传承、更新菌种,确保菌种的质量和活力。
制备高质量的食用菌菌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合适的培养基、
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及时的观察管理。
菌种质量对于食用菌生产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一、菌种制备菌种制备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猴头菌培养基。
黄豆芽2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汁,补足失水至1000毫升。
加入葡萄糖30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1克、琼脂20克,加热溶化,然后分装。
适用于猴头母种培养。
(3)玉米粉培养基。
玉米粉30克左右,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0.5克。
玉米粉煮至7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加上其余的成分。
2、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配方:(1)棉耔壳培养基。
棉耔壳100斤,麦麸15斤,石膏粉1.5斤,料水比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大多数食用菌品种。
(2)木屑培养基。
干木屑100斤,麦麸20斤,蔗糖1斤,石膏粉1.5斤,硫酸镁0.5斤,料水比按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银耳、黑木耳、猴头、金针菇、平菇等原种培养。
(3)粪草培养基。
稻草63斤,玉米粉4斤,大豆粉3斤,干牛粪25斤,过磷酸钙3斤,硫酸镁2斤,料水比1:1.1~1.3。
适合于双孢菇原种培养。
其中牛粪也可以鸡粪等等畜粪来代替,只是所加的量根据其所含氮量而定。
(4)谷粒培养基。
选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粒均可),淘洗干净,按1:2.0比例加水,煮沸30分钟,闷4~6个小时,沥去水分,标准是“煮透晾干”,再加入干料1%的石膏粉,0.5%的石灰拌匀、装瓶。
适用于平菇、双孢菇原种培养。
该种培养基发菌快,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用此培养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3、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主要用于母种,灭菌的条件是0.11~0.12千帕。
原种灭菌一般是0.12千帕,1.5小时。
(2)常压蒸汽灭菌。
主要用于原种和栽培种。
灭菌的条件一般是灭菌器内达到100℃后保持8~10个小时。
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

食用菌菌种制作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生产规程一:生产工艺流程培养基配制→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成品二:生产规程0:母种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试管18mm×180mm.1或20mm×200mm,棉主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0:原种使用650mL-750ml,耐126℃高温的五色或近五色的玻璃茵种瓶,或850ml耐126℃高温白色半透明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稀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塑料菌种瓶,或15cm×28cm耐126℃高温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各类容器部应使用棉塞,棉塞应符合规定;也可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0:栽培种使用符合原种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17cm×35cm耐126℃高溫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
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并符合原种规定。
0:母种常用培养甚及其配方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 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自然。
培养基(综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g(用浸出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o.5g,琼脂20g,水1000 mL,pH值自然。
0:生物制剂和天然材料类生物制剂如酵母粉和蛋白胨,天然材料如木屑、棉籽壳、麦麸等,要求新鲜、无虫、无螨、无霉、洁净;枯燥。
0: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先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外表擦拭消毒,然后预净20min.0:培养期的检查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0:培养条件要求不同种类或不同品种应分区培养。
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室温20℃~24℃〕,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下,通风,避光。
0:灭菌效果的检查方法培养基配制后应在4h内进锅灭菌。
母种培养基灭菌0.11MPa~0.12MPa,30min。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技术

常用消毒灭菌药品 1、酒精常用浓度75% 2、40%甲醛、高锰酸钾; 3、气雾消毒剂克霉灵、菇保号等 4、高锰酸钾常用浓度0.1%--0.2% 5、5%石炭酸(苯酚溶液) 6、1%--2%来苏儿。
母种的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的制备 1.母种培养基的配方 (1)PDA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 琼脂20g,水1000ml。 (2)综合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 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 维生素B1两片,蛋白胨2g,水1000ml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过程
煮土豆; 配制母液; 分装; 灭菌; 接种; 培养。
母种的简易制作方法
菌种组织的分离方法
母种的扩大繁殖
三、原种的制作方法
(原种培养基的制备 1.原种培养基配方: (1)棉籽壳培养基:棉籽皮78%,麸皮20%,糖1% 石膏1%。 (2)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麸皮20%,糖1% 石膏1%。 (3)谷粒培养基:小麦(玉米或谷粒)98%,石膏2%
(3)改良综合培养基:土豆100g,棉籽壳 100g,麸皮50g,葡萄糖20g,琼脂20g, 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1两片, 蛋白胨5g,水1000ml。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① 1、接种前对接种箱(室)进行清洁消毒,并准备好接种用具。
2、 将待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接种箱或室内架子上,用药物熏蒸或紫外线杀 菌灯消毒。
沁源县全民技能提升培训
田建新 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单核菌丝 2双核菌丝 3锁状联合 4菇蕾 5成熟子实体 6子实层 7担子和担孢子
灭菌设备
接种设备
培养设备
主要接种工具
1、镊子,12cm、18cm两个型号 2、试管、菌种瓶和菌种袋 3、漏斗、量筒、量杯、磨口瓶 4、电炉或煤炉 5、温度计、湿度计、塑料绳、报纸等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食用菌原种是培育高品质食用菌的开始,其制作方法关系到菌种的品质和生长效果。
下面将介绍10种关于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并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优缺点。
1. 伏击法制种法伏击法制种法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原种制作方法,其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原种制作。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尽量选用种粒外形完整、表面干净、无病害的菌盖和菌蒂。
步骤二:将菌盖和菌蒂归并,放到70%酒精中清洗30秒,然后取出沥干。
步骤三:将菌盖和菌蒂放到滤纸上,擦干表面水分,放到蒸汽锅中蒸10分钟,杀灭病菌和杂菌。
步骤四:将蒸好的菌盖和菌蒂拿出来,再次擦干表面水分,放到培养基上。
步骤五:放到恒温摇床上培养,震荡180rpm,28℃,恒温培养7-14天,即可获得食用菌原种。
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菌株易保存。
缺点:成活率较低,制作时间较长。
2. 含砂蒸法制种法含砂蒸法制种法是应用含石英砂的菌种培养基来制作食用菌原种,能提高种粒触蒸面积,提高出菌率和菌株的品质。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含砂菌种培养基。
将玉米粉、蔗糖、石英砂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含砂菌种培养基。
步骤二: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按照比例加入含砂菌种培养基中。
步骤三:将含菌培养基放在琼脂板上,在30℃下反复震动震荡搅拌。
步骤四:将培养好的固体菌种放在75%-80%的相对湿度内,保持湿润并置于通风且恒温保持在22℃下。
步骤五:待菌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将其移植到适宜的菌床中。
优点:出菌率高,菌株品质好。
缺点:制备过程中需掌握好配方和稠度。
3. 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是利用电极辐射灯产生的热量来使制种容器内的培养液升降温,低温使菌体沉积在液表面,高温则使其下沉到液底,实现制种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食用菌种子与蔓茎切片、米糠混合后,加入到恒温恒湿的发酵箱内。
工艺方法——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

工艺方法——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工艺简介首先制作优质母种,同时制备母种培养基。
然后将母种放入培养室内,待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后,就能用来接原种了。
接着制作原种,并同时制备培养基,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进行接种,一般经20-25天后便能长满瓶子。
最后制作栽培种,等其长满瓶壁后即可播种。
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0克,水1000毫升pH值5.50-6.50。
接种培养:按常规法接种后将母种放入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可用来接原种。
2、原种配方小麦(玉米):95%;石膏粉:20%过磷酸钙:20%;尿素:0.50%;白糖:0.50%;pH值:5.50-6.50。
2.1.2籽壳:87%;麸皮:10%;蔗糖白糖:0.5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0%;加水120%-130%。
接种培养:A菌的培养基出锅冷却至室温时进行接种,每只试管可接5-6瓶原种。
培养条件同母种,一般经20-25天即可长满瓶子。
注意:酒瓶培养到10-12天需摇瓶,然后再培养。
优质原种的特征是菌丝洁白、整齐,瓶壁及表面布满菌丝,有菇香味。
3、栽培种的制作接种培养:首先用75%酒精或3%来苏儿擦手及原种瓶外消毒,然后用消毒的接种铲翻松原种,在接种箱内(超净工作台上)的酒精灯火焰上方倒少许原种于灭菌的瓶料中,每瓶原种接20-25瓶,培养条件同原种。
一般20-25天即可长满,长满后应立即播种。
若暂时不用,可在10-14摄氏度下干燥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2-4摄氏度时保存不超过20天。
经低温保存的栽培种,在使用前将菌种放在常温下恢复1-2天。
第三章 食用菌菌种制作

用途
栽培生产
特点 菌丝多而壮、适应性强
生产总过程
子实体 母种
栽培
原种
栽培种
(二)状态不同的菌种
1.固体 菌种
概念 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设备、工艺简单 特点 菌龄长而不一 发酵率较低
概念 用液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2.液体 设备、工艺较复杂 菌种 菌龄短而一致 特点 发酵率高 易老化和自溶
三、菌种生产程序
2、气体灭菌法(熏蒸杀菌法)
适用:接种箱、接种室和菇房消毒。 常用药物:40%甲醛溶液、硫磺、菇保一号、 科达气雾消毒盒、克霉灵气雾消毒剂。
第二节 母种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
二、菌种分离 三、母种扩繁
一 母种培养基制作
(一)营养液制作(PDA培养基)
1.
准备工作
(1)材料 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 水。 (2)仪器用具及消毒药品 电炉子、铝锅、玻 璃棒、漏斗、纱布、止水夹、漏斗架、切菜小刀、切 板、1000ml烧杯、捆扎绳、棉花、试管 (18mm×180mm)、试管架、铁丝筐、1.5cm厚的长木 条、标签、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牛 皮纸、皮筋、纱布、恒温培养箱、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接种铲、酒精灯、火柴、记号 笔等。消毒药品包括:75%的酒精棉球、0.25%新洁 尔灭溶液、烟雾消毒王或菇保一号等。
二 菌种分离
(一)概念
菌种分离: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所需要的食用菌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单独分离出来的过程。
(二)关键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无菌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过程都要注意避免把其 它任何无关的菌体带入到培养基中。 注意二点: 1.严格树立无菌观念;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什么是食用菌菌种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简介

什么是食用菌菌种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简介什么是食用菌菌种呢?食用菌菌种是指在适宜基质上发育良好并已充分蔓延,具有结实能力,可用作食用菌生产种源的菌丝体。
本文简要介绍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供朋友们参考。
一、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简介其实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是很简单的东西,主要的设备就是一个恒温箱,一个高压灭菌锅,这两个东西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块钱,其它的试管、材料等还更便宜。
菌种制作的过程就两个:一是配制培养基,用马铃薯、琼脂、口服葡萄糖和水加温制作成液体,过滤后分装到试管里冷却。
二是把新鲜的蘑菇取一小块放到试管的培养基里面,在恒温25度左右四、五天的时间,菌种就长出来了,这就是母种了,大致的过程就这样,只不过细节需要一步一步去做而已。
二、食用菌菌种的三级分类食用菌菌种根据其来源和生产目的,通常将它们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
1、食用菌母种母种也叫一级菌种,是指经过研究选育用于繁殖培养食用菌的出发菌株,也可以是引进经试验证实有使用价值的菌株,常以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也称试管种。
2、食用菌原种也叫二级菌种,是由母种转接到与栽培基质相同或相似的谷粒、木屑、棉籽皮、麦草等为主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种。
二级菌种的扩繁是为了加快繁殖速度、扩大繁殖数量、同时提高适应性。
二级菌种培养的过程也是生理驯化过程,常以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为容器。
3、食用菌栽培种栽培种也叫三级菌种,是由原种转接、扩大到相同或相似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种,直接应用于生产,常以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为容器。
从母种到栽培种,菌丝由弱到强,菌丝体数量由少到多,菌丝的生命力也不断增强。
三、制作食用菌菌种的意义菌种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
优良的菌种应具备遗传性状稳定、生命力旺盛、高产、优质、纯度高、抗逆性强等特性。
因此,选用优良菌株,掌握好制种技术,严格菌种质量,做好菌种的保藏工作,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

食用菌简易制种技术常规制种,其设备昂员,条件要求严格,技术也复杂,菌种成本高。
建一个菌种厂,设备投资少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
简易制种技术,就是不需要专门设备,利用家里现有条件就可制种。
(一)蒸汽接种法准备:先把接种操作室打扫干净,保持潮湿清洁。
准备水壶或铝锅1只,煤球炉或电炉1只,接种台1张,接种针或大镊子一把。
蒸料灭菌桶:用铁皮做成比铝锅口径小一点的圆桶,桶底放铁筛架,桶内装菌袋、瓶。
上边口用塑料纸或木盖封口。
操作:将煤球炉或电炉放在操作台旁,再将水壶或铝锅放在炉子上面,锅内装适量的水,接种工具先放在锅内煮沸消毒。
接种时,关好门窗,洗净双手,戴上口罩。
将菌种块直接通过蒸汽放入栽培种的培养料上。
在蒸汽上接种,既舒服又方便,且接种质量可靠。
因为蒸汽在上冒的过程中产生一股冲力,把水壶或锅上的空气排开,蒸汽不断产生,就形成锅上一片无菌区。
由于菌种得到蒸汽的湿润,比在酒精灯上接的种恢复得更快,污染也少。
另外蒸汽接种不使用化学药品,可避免在接种时药品对入体的毒害。
(二)代替琼脂培养基1.绿豆粉培养基:将新鲜、干燥、不霉变的豆粉队放入锅内煮沸调团状,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塞好棉塞,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好试管上部,成捆放于高压锅内,用12公斤/厘米2压力灭菌半小时,然后慢慢放汽,取出试管凝固成斜面即成。
2.麦粒种:将小麦粒用温水浸泡2小时,捞出放入竹筛内,4个小时烧一次清水,约24小时左右,麦粒就萌发小芽约1厘米。
这时再放火锅内煮沸半小时,取出用凉水冷却后,加入石膏、干马粪使之成散粒,然后分装试管、三角瓶、蘑菇瓶、杂酒瓶,装量按常规。
塞好棉塞进行灭菌,15磅压力灭菌1小时。
然后接种。
采用此法可节约大量琼脂。
化学药品。
(三)于实体组织分离简易方法在无菌环境中,直接切取菇体未形成孢子组织块,进行培养即称简易分离技术。
方法:在第一批菇中,选取具有该品种特性的、发育正常、菌盖肥厚、朵大、无病虫害的子实体作种菇。
在蒸汽上用手把子实体一分为二,用消毒过的小刀在萌盖和菌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
制作自制食用菌菌种的步骤与方法

制作自制食用菌菌种的步骤与方法自制食用菌菌种对于爱好菇类的人来说是一项有趣且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自己种植和培育食用菌菌种,可以享受到新鲜、营养丰富的蘑菇,并且可以体验到种植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步骤和方法,帮助您制作自制食用菌菌种。
1. 选择合适的食用菌种类首先,您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食用菌种类。
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等。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菌种。
2. 准备菌种基质菌种基质是食用菌生长的培养土壤,对于制作自制菌种非常重要。
您可以选择购买现成的菌种基质,或者自己制作。
自制菌种基质的方法是混合有机质(如麦秸、木屑等)和一定比例的牛粪、菜渣等,进行堆肥处理,待基质成熟后,可以用于培养菌种。
3. 培养菌种将准备好的菌种基质填入培养容器中,可以选择使用塑料袋、培养箱等容器。
将菌种基质均匀铺在容器内,然后撒上菌种。
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以免杂菌污染。
接下来,您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菌种的生长。
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适宜生长条件,您可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具体的要求。
4. 菌丝生长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菌种会发芽并形成菌丝。
菌丝是食用菌生长的基础,也是之后菌盖形成的关键。
菌丝生长的时间会根据不同的菌种而有所不同,您需要耐心等待。
在菌丝初生时,可以给予适量的水分,保持菌培养环境湿润。
5. 菌盖形成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逐渐形成菌盖。
菌盖也是食用菌的主要部分,可供食用。
在菌盖形成的过程中,您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如果湿度过大,容易导致菌盖变软,影响品质。
如果通风不良,容易引起霉菌生长,造成菌盖腐烂。
6. 收获与保存当菌盖完全展开,菌伞开始变大时,即可进行收获。
使用干净的工具将菌盖切下,并注意保持卫生。
收获后的食用菌可以进行烹饪或者保存。
若想保持新鲜,可以立即食用;若想保存,可以将食用菌制作成干菇、腌渍菇等形式,以延长保质期。
7. 清洁与消毒在种植食用菌菌种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种植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

食用菌的菌种制作食用菌的菌种制作是食用菌栽培前提,纯度高,生命力强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取得丰产优质的先决条件,菌种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菌种生产单位的信誉和经济效益,而且更关系到广大菇农的栽培效益。
生产优质的菌种首先依靠优质的当家菌株和优良的设备条件,培养条件,此外更需要依靠具有水平的食用菌遗传育种知识,生理知识的制种技术人员。
并且这些人员在工作中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并就菌种生产计划,操作标准化,菌种检验和质量标准作业具体规定。
为此根据食用菌菌种管理条例生产1-2级菌种生产单位必须经农业主管部门批准,3级(栽培种)菌种生产单位必须经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
1.菌种级别和种型:(1)菌种分级:原种,是指用于繁殖培养食用菌出发菌株。
作为生产上使用的发出菌株,不管是何种来源都要经过严格的栽培试验,掌握菌株的基本生物特性方可投入大面积使用,原种常用玻璃试管斜面培养,这种培养方法具有观察方便,容易鉴别和易于保存的优点。
二级种:由原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种,这一级菌种是为了加快食用菌繁育进度,满足大面积时生产栽培种的需要,在培养时应当认真检查菌丝的纯培养程度和菌丝长势,保持纯种培养,制作所用的容器要求使用透有度好的玻璃瓶。
三级种(栽培种):是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由二级种扩大培养而成,常以菌瓶或菌袋作为容器。
(2)菌种的种型木屑种:以适宜某种食用菌生长的木悄作为培养基主要原料生产的菌种。
木生食用菌的栽培种常用这种种型生产,如香菇、木耳用阔叶树木屑。
粪草种:以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粪草经过发酵或不发酵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生产的菌种,如双孢蘑菇栽培种用麦杆或稻草加牛粪发酵后为培养基;草菇稻草为培养基。
麦粒种:以大、小麦作为培养基生产的菌种,由于大、小麦营养较为丰富,容易污染杂菌。
因此这种种型菌种的制作过程要求麦粒的含水量适度,灭菌要彻底,接种环境无菌条件严格,麦粒种生命率强,播种速度快等优点,但易发生鼠害。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一、母种制作(一)母种培养基制作1.母种培养基的种类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要求纯度高,不能混生杂菌,同时母种的菌丝体较为纤细,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弱。
因此,母种菌丝体需要培养在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表面光滑易于鉴别有无杂菌感染的琼脂培养基上。
适合母种菌丝生长的琼脂培养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1)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1000毫升(2)麦芽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干麦芽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10克水 1000毫升(3)胡萝卜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胡萝卜1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 1000毫升(4)蘑菇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适用于蘑菇)鲜蘑菇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 1000毫升(5)蛋白胨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维生素B1 (硫胺素)0.5毫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8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2.母种培养基的制法以最常用的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的制法为例介绍如下:先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取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入琼脂和葡萄糖(或蔗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分,使其容量仍为1000 毫升。
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 /5左右,装管时要注意不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壁和试管口。
试管口塞上大小合适的棉花塞,塞入试管口内的长度为棉塞总长的3/5。
塞好棉塞后,每10 支作一捆,用牛皮纸包扎好后,置铁丝网笼中,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如作为孢子分离用,则将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或培养皿中,然后高压灭菌。
3.母种培养基的消毒灭菌:母种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来消毒灭菌,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锅有直式、卧式和手提式三种。
将配制好后的母种培养基移入上述任何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30分钟。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
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1.制作母种(一级种)1.1菌种采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
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母种培养基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 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制作原种(二级种)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 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步骤
一、液体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克蛋白胨10克硫酸镁
0.5克硫酸二氢钾1克水1000ml
二、液体培养基的制作步骤:
1、称量、溶解
按配方称量药品,将药品置于烧杯中加水,玻璃棒搅匀。
2、分装
分装三角瓶时避免培养液黏住瓶壁口,用漏斗进行分装,三角瓶装料系数60%。
3、加棉塞
棉塞大小,松紧度要适中,一般塞入3-4厘米。
4、装锅灭菌
塞好棉塞的三角瓶用双层报纸包扎好,装入灭菌锅,盖上报纸,排气后,待温度升至121℃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121—123℃,维持50min。
5、烘棉塞
当压力降至0.05MPa时带压进入无菌室,当压力即将降至零时开始放气,打开锅盖拿出报纸,将锅盖嵌一小缝,以此来烘干棉塞,维持40—50min。
6、冷却
取出三角瓶放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中,冷却后进行接种。
液体菌种生产与固体培养不同,是以液体做培养基,通过多级发酵培养得到菌液,发酵菌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
可直接做液体菌种。
目前,液体菌种发酵生产的工艺流程有:一是摇瓶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一级摇瓶种子→二级摇瓶种子→三级摇瓶种子;二是深层发酵罐培养工艺,即斜面母种→种子罐→发酵罐→液体菌种。
少量可用摇瓶震荡培养,大量的用发酵罐通气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水阀 2.加水池 3.放气阀 4.搁挡 5.搁板 6.锅 7.炉门 8.炉室 9.灰门 10热水锅 11.烟囱 12.灭菌仓
灭菌效果检验
培养基的灭菌效果要经常检验,是否灭菌彻底: ,可检查灭菌效果。 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内培养基没发生任何变化, 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可以使用。
3.紫外线照射灭菌:在无菌箱中装一支220伏、 30瓦的紫外线灯管;每次开20~30分钟,就 能达到空间杀菌的目的。照射结束后,罩黑布 半小时,以增强杀菌效果。
4.石炭酸喷雾:在每次接种之前,用5%石炭 酸溶液喷雾,可促使空气中的微粒和杂菌沉降, 防止桌面微尘飞扬,并有杀菌作用。
5.石灰揩擦:经常用药物熏蒸,易造成酸性 环境,特别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长久,污染 往往越来越严重,预防办法可把各种药品交替 使用,过一段时间(约五周)用石灰擦洗一遍, 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
培养基的灭菌
培养基装好后就要立即进行灭菌;将其中的杂 菌杀死,然后才能接入我们所需要的纯菌种, 进行培养。 不论是母种分离时用的斜面培养基,还是原种、 栽培种瓶培养基或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基,一般 都采用热力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若是斜面试管培养基,应在1 kg/cm2 (121℃) 压力下维持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开锅 取试管时,趁热放成斜面。
生产上常用的栽培种
木屑、棉籽壳菌种 麦粒菌种 玉米粒菌种 木块菌种 木筷菌种 牙签菌种
接种技术与环境的消毒
接种箱(接种室)
接种室和接种箱是进行菌种分离接种的场所, 和外界空间隔绝,防止空气流动,经过一定的 消毒措施后,室内就可达到无菌状态,防止分 离和接种时污染杂菌。一般一个接种箱就可展 开工作,如有条件也可建一个接种室。
第三章食用菌菌种的制作
第一节 食用菌菌种的概述
一、母种,也称 一级菌种或试管 种
•母种鉴定: 洁白,健壮,无 虫害,有蘑菇香 味
二、原种,也 称二级菌种
原种鉴定: 洁白,健壮, 有凝水,不 干燥
三、栽培种, 也称三级菌 种
栽培种鉴定: 洁白,健壮, 有凝水,不 干燥, 一般不 超过25-35天
灭菌材料如是原种和栽培种,应在1.5 kg/cm2 (128℃)压力保持60~90分钟,这样才能达到 灭菌目的。
常压蒸汽灭菌法:如没有具备高压锅,可用土 蒸锅或蒸笼进行。在常压的条件下,以 100℃ 的温度持续6~8小时,以杀死培养料中的各种 杂菌。
也可采用常压间歇灭菌3次,可先蒸1小时,然 后隔24小时又如法蒸1次,连续3次,就可达到 灭菌目的。
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虽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它主要是 酶类的组成成分,调节各种生命代谢活动,如磷酸二氢 钾、硫酸镁。
生长因子需要量很少,是培养基中的特殊营养物质,它 是维持食用菌正常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长因素。如马铃 薯、 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维生素也属 此类。
1.天然培养基:它是利用天然的有机物配制而 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来源广,成本低,很 适合实际生产。特别具备营养丰富、制备方便、 经济实用等优点。但他学成分不能定量,每批 成分也不稳定,因此不宜用来进行精确的科学 实验。 常用的天然培养基,有马铃薯培养基、 麦芽汁培养基、杏汁培养基、苹果培养基、麦 芽培养基、堆肥培养基等。
液体菌种
简言之就是将纯正优良的菌种,接入液体培养 基(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使菌丝繁殖形 成大量小菌球,然后将这种培养基拌入木屑或 棉籽皮料内,制成菌块、培养其形成子实体。 还可用于制原种、栽培种。 目前,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菌种,具有生产 量大、周期短、菌龄整齐、成本低廉、接种方 便等特点,是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目标。
3.木屑试管菌种保存法
用杂木屑按原种的培养基配制装入大号试管, 容量为管高的三分之二,擦净管口塞紧棉塞, 用牛皮纸包扎管口后高压灭菌,然后移入母种, 在25~28℃下培养,待长满菌丝后,立即移到 低温干燥环境保存、或埋于尿素、硝酸铵或地 洞中保存,效果更好,并能延长保存时间。
4.冷冻干燥保藏法
1.斜面低温保存法
将斜面菌种,置于冰箱内,在4℃左右低温下保存, 以后每隔2~3个月转管移接一次。这种保存方法适 于大多数食用菌菌种。但草菇菌种在5℃以下很快 死亡;所以草菇的菌种,不必放在冰箱中,置于室 温保存即可。
为了延长保存时间,试管口处要用塑料薄膜包扎, 以防培养基干固。在农村没有冰箱设备的,可把母 种试管,用石蜡封口,再用塑料薄膜包封,沉放于 清凉的井底保存。
第二节 培养基
根据各种食用菌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用 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供菌丝生长发 育,把这种营养物质叫培养基。它如同农作物 需要土壤、肥料,动物需要饲料一样。 目前,人们采用的培养基相当多,种类各不相 同。不论哪种培养基都有共同特点:一般都含 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生长因子等。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马铃薯(去皮)200克 葡萄糖 20克 琼脂 18~20克 PH值 5.5~6.0
制法:先将新鲜无病害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后 切成小薄片,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 20分钟后过滤,其滤汁为马铃薯煮汁,然后加 琼脂和葡萄糖煮溶,后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 装管(瓶)灭菌备用。 一般食用菌母种的分离 和培养都适合此培养基。
2.液体石蜡保存法
食用菌的菌丝体都可用此法保存,方法简单, 只在斜面菌种试管内,注入一层已灭过菌的液 体石蜡,注入量以高出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 种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的活动,然后 在棉塞外包以塑料薄膜,直立存放于室内干燥 处或低温下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年以上。
使用液体石蜡菌种时,只要用接种计从斜面上 挑取少许菌体,放在新鲜的培养基上;经过培 养,即可应用,原种则重新蜡封,继续保存。
无菌箱及无菌室的消毒灭菌
l.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一般每平方米 需40%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8毫升,进行熏 蒸。使用时,先密闭门窗,量甲醛溶液盛入容 器中、然后倒入量好的高锰酸钾,人员随之离 开接种室,关紧房门,熏蒸20—30分钟即可。 2.0.1%升汞水消毒:用0.1%升汞水浸过的 纱布或海绵进行揩擦,或用喷雾器喷雾灭菌, 喷雾后 20~30分钟,箱内的杂菌和雾滴一起 落到箱底被杀死,内部的空气就变得很清洁。
2.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培养基中,适当增 加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少量 别的有机物,成为半合成培养基,介于天 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之间。主要目的是 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3.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已知的有机物或 无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由于各种化学 成分已经清楚,容易控制,所以适合某些 定性和定量研究。
⑶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 菇片边缘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 培养基上。每张菇片共撕10个裂面,接10支试 管,一次分离共接30~40支试管;
⑷将试管置于15~30℃下培养;
⑸培养期间每天都要检查发菌情况,从中选择菌 丝浓白粗壮、边缘整齐、长速正常、无绿、黄 及浆糊状等杂菌斑点的,表现最好的分离种转 接于木屑麸皮培养基上,于15~30℃下培养;
2.原种扩接
选取10支菌丝洁白、粗壮、生长整齐的试 管种进行原种的扩接,另外20支纯菌丝母种等 做完出菇试验后再作留种及相关处理。一支试 管种可接5瓶原种,每支试管接完要进行火焰 干热灭菌后再扩接另一支试管。接种完毕后取 出菌种瓶放入25℃左右恒温箱培养,菌丝满瓶 后10天左右进行出菇试验。
3.出菇试验
碳源是构成细胞物质的主要元素,也是食用菌生长发膏 所需能量来源。碳源的主要原料是糖类、淀粉、纤维素 物质。代表物质是葡萄糖、蔗糖、玉米粉、麸皮、米糠、 锯木屑、棉籽壳等。
氮源是食用菌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 素,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一切生命活动都 离不开这些物质。氮源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胨、尿素、 硫酸铵、含有氮素的物质有玉米、棉籽壳。
⑹菌丝发满后,在接种箱内去掉棉塞,用蜡封口, 用黑膜包裹后于4~9℃的冰箱内保藏;
⑺在下一个生产季节与原始保藏种作对比试验, 择优作为生产用种。每季都如此筛选,能逐步 提高菌种各方面的性状,使发菌加快,抗逆抗 杂性增强,质量明显提高。
(二) 孢子分离法
同一品种经过四年以上栽培就会表现出一些退 化现象,如出菇迟,长势弱,转潮慢,产量不 高等。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进行母种繁 殖是解决种性退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因子实体 孢子弹射量大,接种操作简易,在栽培专业户 中推广孢子分离提纯复壮技术是可行的。
这种方法采用真空、干燥、低温等手段,使菌 种新陈代谢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低温下 快速冷冻,又在低温下真空干燥,而使菌细胞 的结构与成分保持原来状态而保存菌种。
还有沙土保存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滤纸片 保存法、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法、麦粒保藏法、 干孢子真空保藏法等。这里不一一介绍。要根 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及具体条件而定,一边保存, 一边还要分离,复壮,做好选育工作,延续菌 种的忧良性能。
一般接种10~20袋即可,接种后在适宜 温度下发菌,菌丝长满后移到出菇最佳条件下 进行观察。对菌丝生长速度快,吃料能力强, 出菇早,朵形好,转潮快,产量高,质量好的 菌种可用于扩大培养,投入栽培生产。
第四节 食用菌菌种的保存
无论是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如果未及时使用, 其菌丝就会很快衰老,降低生产力,影响产量 和质量。因此,菌种必须进行适当的保存,其 目的是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止杂菌感 染。 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采用低温、 干燥与缺氧的条件,以中止菌种的繁殖,降低 其新陈代谢,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母种孢子分离与接种
(1)采菇
选择菇体形态好,生长势健壮,并能代表该 品种性状接近成熟的平菇子实体,采摘一丛或两 丛作为种菇拿回室内备用。要求所采的子实体菌 盖边缘稍卷或已接近平展。
(2)装置与灭菌
用0.2%新洁尔灭清洗干净3个1000毫升烧杯 和3个培养皿,烘干水分后将培养皿放入烧杯底 部。切取菌盖长达7~9厘米上层或中层的一朵 子实体,用药棉蘸75%酒精轻擦菌盖和菌柄后, 将菌褶朝下放入烧杯中的培养皿中如有插菇钢丝 架更好。此操作完成后在烧杯口沿上盖好用无菌 水润湿的4层沙布,上面再盖一层白纸,用皮筋 扎口,以次类推连同3个同样处理的烧杯一起放 入接种箱。接种箱中另放入30~40支PDA试管培 养基,接种铲、镊子酒精灯等工具,用10毫升甲 醛加6克高锰酸钾混合后对接种箱进行熏蒸消毒 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