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彭淑清版 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彭淑清《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及学分 4适用专业(群)导游与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执笔人王红玲课程组审核院(部)审核二〇一七年二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标准的课程体系,系统地把各项要求做为训练的目标来完成,在达到技能鉴定水平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的实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有利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2.教学与实践结合,以实训项目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背记和讲解能力本课程采用教、辅、练一体化教学,边教边练,边练习边辅导,以教学带动练习,以练习主导教学,相辅相承,在定向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训实操教学,在提高学生背记和讲解能力的同时,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职业水平。

3.采用目标教学与目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为十一章,共设计了五十四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基础知识掌握及定向题型目标训练,以目标训练为实训内容,以鉴定要求为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学习到掌握再到熟练,到达到相应景点讲解要求,制定完整的训练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训练,以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能力突破。

4.坚持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开发课程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依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与技能鉴定考核机构共同探讨教学模式,共同开发设计课程。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2.能力目标(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3.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52 实践学时20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知识、导游基础后续课程无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课程授课计划表周别/学时授课内容(章/节/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方式授课场所第一学期第 1周(共4学时)第一章旅游与地理学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与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
旅游资源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或者 现象,而旅游地则是具有某种属性的社区, 两者是不同质的。但同时,两者又有着十 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在功能上,旅游地和 旅游资源都是具有旅游功能的;其次,旅 游地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而旅游资源 功能的实现又有赖于旅游地的发展。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征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2.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1)客观实际原则。 (2)综合效益原则。 (3)力求定量原则。 (4)动态发展原则。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己 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源 (旅游地)就其整体质量进行的定性评估。 它着眼于旅游者的体验。对于一系列旅游 资源(旅游地)进行一般体验性评价,其 结果可以形成一个评价序列。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二)郭来喜、吴必虎等的分类方案
1.郭来喜、吴必虎等的分类方案的分类依 据 该分类方案将旅游资源分为3个层次, 即景系(SERIAL)、景类(TYPE)、景型 (PATTERN)。景系为第一层次、景类为第 二层次、景型为第三层次。 2.郭来喜、吴必虎等的分类方案的具体内 容
(一)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
(1)广域性。 (2)区域性。 (3)地域固定性。
第一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二)旅游资源的时间特征
(1)季节变化性。旅游资源的季节性主要 表现在景观随季节更替而呈现出不同的特 征。 (2)时代性。从旅游资源的概念可以看出, 旅游资源是个包罗万象的集合,其内涵和 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1)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而言,处于旅游客体位置。 (2)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存在于旅游 现象之前。 (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类资源,而是复合型的专 门类资源,其复合程度之大,可以囊括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文 化。 (4)旅游资源之所以成为旅游主体的实践和认识对象,因 为它具备一种特殊的美学功能,成为主体的吸引物。 (5)旅游资源被旅游业(旅游媒体)所利用,产生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
2020/5/30
长白山天池 五大连池
2020/5/30
2020/5/30
2.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 第一,直接拆毁、占有文物古迹。例如北京、南京的古城墙,历史价值极高, 但很多都已经被拆毁了。
• 第二,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在风景区,工程建设不当,极有可能 破坏景区周围景观的和谐及古建筑的风格意境。
要充分研究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投资的风 险及预期的效益;要遵循市场发展的供求规 律,确定开发的层次、规模和方向,力求投 入最少,产出最多,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
2020/5/30
2. 独特性原则
• 独特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 • 求异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原因之
一。
• 富有个性的旅游景点能够对人们产生更大 旅游吸引力,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取得更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开发中要尽
•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2020/30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研究; • 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 • 中国旅游区划研究; • 中国各旅游区旅游特色及代表性旅游资源研
究;
2020/5/30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 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 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 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
• 旅游与地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由此产 2020生/5/30 了新的学科——旅游地理学。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旅游地理 环境.
• 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与经济地理、 历史地理、政治地理等并列为人文地理 学的分支学科。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

电子课件-《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A11-2555 旅游地理 绪论
组合性和 综合性
广域性和 多样性
四、旅 游资源 的特点
永续性与 不可再生

季节性与 节律性
时代性与 变化性
刘婷
绪论
10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11
• 一、世界遗产及其由来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了确定、保护
和恢复全人类的共同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
1.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 活动
2.理论与实用研究并举 3.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 4.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成为主流
国际旅游地理研究大致趋势
1.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 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2.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3.注重学术规范单击此处输入文字 4.国内外研究的差距不断缩小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趋势
刘婷
绪论
4
• 二、旅游地理学概念
•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 科。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 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在国际上亦称 休闲和旅游地理学(如英国)、游憩 地理学或闲暇地理学(如加拿大)、 观光地理学(如日本、韩国)等。
刘婷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
刘婷
绪论
2
本章重点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输入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 ►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世界遗产的类型及中国的世界遗产概况
刘婷
绪论
3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现在旅游者不仅追求美景,还追求心灵充实和自我完 善。来长白山的旅游者往往以获得审美愉悦、探求认识生 活、美化心灵为真正途径。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第一章:绪论
一、旅游地理学简介 1、旅游:
食、住、行、游、购、娱。
北 京 崇 文 门 饭 店
2、旅游业:为满足旅游者需要 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企业和业务 活动统称为旅游业。
3、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 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 之间关系的科学。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
黄 金 周 天 安 门 广 场
故 宫 在 “ 呻 吟 ”
四、旅游资源的观赏
1、旅游资源的美感分析: 形态美——山体高大、岩石陡峭、
雄伟、险峻、奇特、秀丽、庄严、 肃穆
例:黄山奇峰、奇松
怪石、云海、温泉
玉玲珑
色彩美——花草姹紫嫣红、雾凇 光洁晶莹、土壤红黑黄褐
声音美——泉水叮咚、梅海松涛 空谷足音、莺啼婉转
(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 A 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 B 流向较近的国家和地区 C 流向风景名胜地区 D 流向政治经济中心
第二节: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中凡能激发旅游者产生 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为 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
4、环境质量背景: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三、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客流 1、决策: 原则——最大效益原则 “旅速游缓” 步骤——确认旅游需求
搜集旅游信息 对比评价同类旅游地 影响因素——感知因素、旅游偏好
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 (1)影响旅游客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旅游者因素 旅游交通因素 经济因素
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接待因素
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第一、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第三、旅游资源必须能为旅游业所利用 第四、旅游资源能产生经济、社会、环境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1)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绪论(1)

旅游市场营销与策略
旅游市场调研
了解游客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 情况,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旅游产品推广
通过广告、促销、公关等手段,提高 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潜
在游客。
旅游销售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制定合理 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渠道,实现旅游产
品的销售目标。
旅游景区管理与保护
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地发展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01
研究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
及环境变化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和动态变化
02 分析旅游流的形成、演变和影响因素,揭示旅游流的
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特征。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与合作
03
探讨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寻求区域旅游协
同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旅游地理学为旅游业提供实 践支持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实 践支持,如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市 场营销等。
旅游地理学促进旅游业的 创新发展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可以为旅 游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旅游业的创 新发展。
CHAPTER 05
旅游地理学的未来发展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包括旅游地理学理论、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旅游地理实践应用等方面。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旅游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研究内容
包括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容量与生态保护、旅游文化与景观、旅游交通与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等。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学科性质
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旅游地理——彭淑清版 第一章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彭淑清版 第一章  绪论


4.季节性与节律性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5.时代性与变化性


首位太空游客
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不同的生产水平下,所形 成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人 文旅游资源其特点、风格 也会不同,会打上时代的 烙印。 变化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 展、旅游需求的变化和人 类开发旅游资源能力的提 高而使旅游资源范畴不断 发生变化 。
(三)中国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1.中国地貌轮廓特征 (1)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分布于中国西部,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主体,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高山、高原及其间的河 谷平原和盆地构成。如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 山——唐古拉山脉、横断山山脉、羌塘高原、拉萨河谷平 原等。 第二级阶梯由青藏高原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之间的一系列高山、高原、 盆地构成。如阿尔泰山、天山、秦岭、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 第三级阶梯分布于第二级阶梯以东,由广阔的平原和丘 陵构成。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 三角洲等。
2.中国气候特征
(1)典型的季风气候 (2)大陆性气候明显,雨热同期。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第三节 中国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和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 1.旅游区的概念 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 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 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 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 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一)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简介 区划方案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考虑: (1)旅游资源、旅游条件发展现状的相 似性; (2)行政区划体系的完整性。

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第一章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第一章绪论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研究; 中国旅游资源研究;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 中国旅游区划研究; 中国各旅游区旅游特色及代表性旅游资源研究;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度研究等。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没啥本事,只不过 “上知天文,下知 地理”,也有人说 俺有“经天纬地、 安邦定国”之才。 简历:曾任地理课 代表。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然而:古“地理”≠今“地理”
古“地理”

风水学,“地理”
二字最早见于《易经》。
今“地理”
研究地球表面的自 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的学科。
古代地理研究专家:徐霞客、郭守敬、郦道元、沈括…… 间接地理研究者:张骞、班超、玄奘、郑和…… 间接影响地理研究兴趣的书:《山海经》、《镜花缘》……
一、中国旅游活动的时空发展
(一)、时间发展 1、古代的旅游活动起源很早(巡游、宦游、漫
游、云游、周游)。 2、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了“旅游
部”,标志着中国旅游业的诞生。 3、1949年以后,旅游业作为政治外事接待活动
和福利事业发展缓慢。 4、改革开发以后,旅游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二)、空间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
整理课件中国旅游地理》 清华大学出 版社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学科性质和研究内
客;理解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内容;掌握旅游资 源的分类、特点、开发原则、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旅游地理学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第一编中国旅游地理第1章-七天

第一编中国旅游地理第1章-七天

学习方法:三个层次
评价
理解
了解
三个环节
听课——读书——思考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材第一编第一章1)
一、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
人类历史上旅行出游活动发源地之一的中国,朴素的旅游 地理记述广泛出现于诗歌、散文、游记、专著等文献中 《山海经》 《诗经》 《水经注》 最早载有我国各地山川风物与古迹的典籍
应用学科属性
旅游地理学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并直接服 务于旅游业,因此特别注重其应用性研究。欧美一些 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一直把旅游地理视为应用性 很强的学科。它们研究的旅游应用范围很广,如研究 娱乐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和其他 公共场所的开辟与容纳量的估算,度假村的发展和定 位,冬季体育运动设施的规划;研究旅游流的测定技 术和旅游流预报技术;许多国家直接把旅游地理作为 训练从事旅游职业人员的基础教材,为国家输送更多 的旅游饭店、旅馆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英国学者赫• 罗宾逊(H.Robinson)就特别强调旅游地理具有“应用 地理”性质。
文献资料分析法
中国旅游地理内容庞大而复杂、且不断 变化更新,一切都想通过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 法去学习研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因此,借 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 析研究是又一基本方法。七天酒店附近 文献资料获取可通过实地考察、官方提供 和采集等途径获取。统计图表法
这是旅游地理工作者运用统计的方法,把大量 繁杂的统计数字整理汇编加工成统计图表,用以说明 旅游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 统计图表在形式上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 表根据表中主词结构又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 表。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地理略图等来说明统计 资料的图件,可分为几何类、象形类和统计地图三种 类型。

中国旅游地理 绪论 第一、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绪论 第一、二章

旅游决策过程分三步: 旅游决策过程分三步: 1、第一步是认识需要阶段 、 2、第二步是信息收集阶段 、 3、第三步是评价对比
思考:如果你出售你的旅游产品,应该如何做? 思考:如果你出售你的旅游产品,应该如何做?
五、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 以决策行为为基础, 以决策行为为基础,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可把旅游空间行为 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划分为大、 小三个尺度。 2、三个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大小 、 省际、全国、 (1)大尺度 省际、全国、国际 ) 省内、地区( (2)中尺度 省内、地区(市)内 ) (3)小尺度 县(市)内、风景区内 )
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绪 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 郭来喜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 、 郭来喜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 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 一门学科。 一门学科。 2、 刘振礼,王兵等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 刘振礼,王兵等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3、 其共同点为: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 其共同点为: 思考: 思考:从这些学者们的定义中预测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什 么?(提示:考虑两方面内容) ?(提示:考虑两方面内容) 提示
2、美国学者罗伯特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 、 (1)身体健康的动机 ) 休息、运动、 休息、运动、治疗等 (2)文化动机 ) 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语言和宗教等 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 (3)交际动机 ) 结识朋友、探亲访友、 结识朋友、探亲访友、摆脱日常工作 (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 考察、交流、 考察、交流、会议以及从事个人兴趣研究等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发表的
《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 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 文。 50年代,旅游地理学被纳入到经济地理学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旅游地理学研 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系统研究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 论体系和方法构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大会的一个专业组, 这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 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2.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5 37) 水域风光类(6 15) 生物景观类(4 11) 天象与气象景观类(2 8) 遗址遗迹类(2 12)
建筑与设施类(7 49)
旅游商品类(1 7)
人文活动类(4 16)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避寒气候地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本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旅游地理学科,对于旅游地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有一定的考查,为了方便大家复习该考点,下面整理了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彭淑清、彭晓风复习题及答案。

本考点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1)旅游地理学与环境地理学。

考查自然基础知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景观和区域经济等内容。

(2)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在世界旅游强国中,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目的地国。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产品结构比较均衡,并在服务质量方面有所提升;国内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外国游客的增长潜力较大,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同时,我国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3)中国旅游地理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旅游已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部分国家对旅游地理研究不够、经费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

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旅游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2)中国旅游产业规模:2016年,中国国民出境旅游人次达7.76亿人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3万亿元人民币;入境出境旅游人次达7.86亿人次;全球游客总数达5.75亿人次,占全球游客总数的26.7%;人均国内出游次数4.8次。

(3)中国旅游结构:201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8%,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万亿元人民币。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旅游业尚处于发展期。

从国际视角看,随着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就业效应,将给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力。

中国文旅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将成为拉动国内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景区及旅游线路的特征景区主要是指为人提供游览观光等游览活动的特定区域,它既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地区的人文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气候特征
(1)典型的季风气候 (2)大陆性气候明显,雨热同期。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第三节 中国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和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 1.旅游区的概念 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 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 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 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 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一)中国旅游区划方案简介 区划方案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考虑: (1)旅游资源、旅游条件发展现状的相 似性; (2)行政区划体系的完整性。
2000年,罗兹柏、张述林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
一书中将全国划分为八大旅游区:



东北旅游大区 华北旅游大区 华东旅游大区 华南旅游大区 华中旅游大区 西南旅游大区 青藏高原旅游大区 西北塞外旅游大区
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发展趋势



1.旅游、节事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 旅游流等成为研究热点; 2.跨学科交流促进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 3.注重学术规范; 4.国内外研究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 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 一门学科。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在国际上亦称休闲和旅游地理学(如英 国)、游憩地理学或闲暇地理学(如加 拿大)、观光地理学(如日本、韩国) 等。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旅游资源研究 (二)旅游地的研究 (三)旅游者的研究 (四)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五)旅游区划的研究 (六)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七)旅游影响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一、 旅游资源的概念 本书采用国家旅游局、国家技术监督局 《旅游规划通则》(2003)给出的定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 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区的特性

(1)系统性 (2)地域性 (3)层次性 (4)优化性
(二)旅游区划的任务与原则


1.旅游区划的任务 2.旅游区划的原则 (1)差异性与相似性原则 (2)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 (3)主导性和多样性原则 (4)地域完整性与行政区划相协调的原则
二、旅游区划方案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及成因,可把旅游 资源分为两个基本的类型,即自然旅游 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 2.水域风光 3.生物景观 4.天象与气候景观 以上属自然旅游资 源类



5.遗址遗迹 6.建筑与设施 7.旅游商品 8.人文活动 以上属人文旅游资 源类
(二)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6.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 但是,这种永续性并非是绝对的,它只有在对 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利用、有效保护的前提 下才能实现。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 游资源都容易受到破坏,旅游资源若使用不当、 或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各种自然灾害、战争 等都会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而旅游资源一旦 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了,故具有不可再生性。
(三)中国地理概况及气候特征
1.中国地貌轮廓特征 (1)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分布于中国西部,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主体,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高山、高原及其间的河 谷平原和盆地构成。如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 山——唐古拉山脉、横断山山脉、羌塘高原、拉萨河谷平 原等。 第二级阶梯由青藏高原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之间的一系列高山、高原、 盆地构成。如阿尔泰山、天山、秦岭、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 第三级阶梯分布于第二级阶梯以东,由广阔的平原和丘 陵构成。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 三角洲等。

4.季节性与节律性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5.时代性与变化性


首位太空游客
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 不同的生产水平下,所形 成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人 文旅游资源其特点、风格 也会不同,会打上时代的 烙印。 变化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 展、旅游需求的变化和人 类开发旅游资源能力的提 高而使旅游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范畴不断 发生变化 。
中国旅游地理
主编:彭淑清
第一章 绪论

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内容;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熟悉我国旅游区划的原则。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麦克默里 (K.McMurry)在《地理评论》上发表“娱乐 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认为是旅游地 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旅游地理学的诞 生。 1976年在第23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成立了旅游地 理专业组,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我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期,而真正发展则是在20世纪80 年代。
实训练习题


简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旅游资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 为哪几类? 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你认为中国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几大区 域?简述每个区域的基本特色。
2.地域性和地带性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即 指旅游资源的总特征、 景观基调、色彩等具 有地域分布特色。 地域性可以表现为地 带性或非地带性的差 异。
3.组合性和综合性

在特定地域中,绝大部 分旅游资源都不是单一 存在的孤立个体,而是 各资源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而 共同形成的资源体。 如:杭州西湖十景
(三)根据旅游资源利用状况分类

(1)不可再生旅游资源
(2)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广域性和多样性 广域性:从空间而言,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山 到深谷,从赤道到极地,甚至是遥远的太空, 旅游资源无处不在。 多样性:从内容而言,因为各种自然的、人文 的因素都有成为旅游资源的可能,如前所述, 昔日的监狱、废弃的矿井、荒芜的沙漠甚至火 山、地震等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四、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一)位置、疆域和邻国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陆地面 积960万平方公里, 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 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地疆界长达2 万多千米,与15个国 家相邻。
(二)人口和民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 口13.54亿。在地区分布上,东部人口密 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 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90.56%,少数民 族人口占9.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